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  (第二十三集)  1985/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4-009-0023

  請掀開經本,卷中一百一十八頁。經文: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是主命鬼王,他也有一些問題,在大會當中提出來向佛請教。他的這些問題與我們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絕不可以把它當作神話小說來看。經上所說,如來五語所宣,決定是真實不虛。所謂『主命』,就是他主管閻浮提眾生的生死。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留意的,他並沒有權要我們長壽、要我們短命,他沒有這個權。他這個權責就好像美國的移民局一樣,你進來、出去的時候,他管這個東西。像我們在台灣戶政事務所,他管這個,小孩出生了要去報戶口,他是管這個,鬼裡面也有管這個事情的。下面他就說:

  【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這個生死不得安,這是真的,絕大多數生死都不得安。在現在由於科學發達,衛生、醫藥都比以往要進步,所以這生死比較過去是要好一點。生比從前是好得太多,可是死恐怕不如以往,不如從前。可是這些鬼,他們的本意是希望生與死都能夠得到平平安安,都能這樣得到。可惜的就是眾生不能懂得這些鬼王的好意,於是乎自己造許許多多違法、違理的造作,這樣才能夠叫『生死俱不得安』。下面這就舉出事實來說:

  【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

  這就是教給我們,人就是當在小孩出生的時候,不管是生男生女,這生的時候應當要給他修福,要給他做善事。你修福,鬼王很想保護你,因為你自己本身有福,換句話就增長他的力量。好像辦事情,一切都如法,很順利通過,一點為難都沒有。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造作許多罪業,這事情麻煩,他很想保護你,可是你那罪業擺在那個地方,他也無可奈何。這就是勸我們在什麼時候應當修福。鬼王來保護,這土地神也是福德鬼之一,管轄一個地區,當然這個地區都不很大,猶如我們人間的鄰長、里長一樣,管一個小區域,這也是善神。所以只要你修善,這些善神都歡喜,都能夠『擁護子母』,使他能夠得到安穩。下面又說:

  【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這段經文這個註解裡面註得很詳細,諸位自己可以細細的去看。小孩生下來的時候,大多數,這是在我們中國過去的舊社會,大多數都是像經上所講的,這絕不是給產母小孩培福,而是給他造罪業。你家裡生了一個小孩,歡喜,好事,那些眾生也是母子,怎麼可以殺害別人來慶祝自己?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所以你這裡歡喜,家裡生小孩歡喜,那個地方跟一切眾生結下冤仇,這都是麻煩事情,所以絕對不會得到安樂。如果這小孩福報大,折福;福報要不大,那就是多災多病,這些冤業找上門來,就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個註也註得非常之好,諸位自己去看。為什麼?這底下說出這個原因: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

  這是餓鬼道裡有這些鬼,專門受用小孩胎胞。在生產的時候有許許多多這些惡鬼,如果這時候沒有善神、沒有土地來保護,那這事情就非常的嚴重。這些土地善神來保護,自己要能夠修福,增長土地善神的威德,那個惡鬼就遠離了。如果不知道修福,這一些惡鬼是決定避免不了的。

  【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

  這是鬼王等於說派的這些土地、這些善神來保護這母子。

  【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聚集眷屬。】

  這就是眾生的過失。人生在世,一定要知道,凡是我們在順境裡面種種的享受,與天地鬼神都有密切的關係。在過去,我們中國人對佛教的信仰很深,佛教傳到中國將近有一千九百年的歷史,將近兩千年。我在大陸江南一帶走過許多的地方,一般人家供祖先牌位都供的是「天地君親師」,江南都是這個供法,人人都曉得答謝天地靈祇。有這一些善神保佑自己的一家,保佑這個地方,這是應當要修福,答謝土地善神。不但不曉得感激,反而來殺生,聚集這些眷屬來作樂,這個做法叫鬼神都不安。

  【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因為這樣的緣故,這就是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修福,『俱損』這就是損害,剛才說過,福德大的折福,如果說福薄的,就有些災難、橫事常常會惹上身。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前面是講生,這個地方講死。主命鬼王就是管閻浮提眾生的生死。所以曉得人生的時候要知道修福。在臨命終時,可見得這個鬼王是一個善神,他不問這個人生前是作善還是作惡,他都不希望這個人墮在惡道,總是想盡方法使他能夠生到善道。可是他自己有沒有這個權力?他又沒有這個權力,一個人生善道或者生惡道,還是憑自己業力牽引,他不過是主其事而已。所以下面說,『何況自修善根』,自己要在生前能夠修學一切善根,那就是增長他的力量,他很快幫助你到三善道去受生。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這是講一個人在世的時候,一生行善。這種事情我想我們許許多多同修都曾經見到過,看到有這個或者是親戚朋友老人臨過去的時候,在病院將走的時候他會說,他看到什麼人來了、什麼人來了,所說的都是已經死了的人,都是熟人。看到他爸爸媽媽、祖父祖母、伯伯叔叔這些親戚,看到這些人來了。這種事情我見過太多太多,凡是一說看到這些人來,事情就麻煩了,他的病就不容易好。是不是真的這些人來?給諸位說,不是的,是假的,是冤家債主。他要現個冤家債主現身你會害怕,你不願意跟他走。他會變,這些惡鬼會變,變作你的家親眷屬來誘惑你、來騙你,你上當了,跟他走了。走了之後他把你抓去,他要報復你。前面講生的時候,真的這種情形我們不曉得,剛生的小孩也不會講話,什麼情形我們不知道;人將死的時候他還會說話,這情形我們知道。你要沒見過,你可以到醫院去打聽打聽,那個醫院裡面的醫生護士他們見多了,這種情形見得太多太多。你看佛在三千年前講這個《地藏經》就給我們說得這麼清楚。

  為什麼一個人行善,還會有這麼多惡鬼惡神來找他麻煩?諸位要曉得,這些惡鬼惡神是無量劫以來的冤家債主,那個仇恨深的生生世世追著你。你們看到《三昧水懺》,佛門裡頭有個懺悔的《慈悲三昧水懺》,那個因緣就是由悟達國師興起的。悟達國師是唐朝人,他是有一個冤鬼,一個仇人,追他十世,他十世都是出家修行的高僧,他總是跟著。但是真正修行人有很多護法神,他沒有辦法,他不能接近。到這一生他是國師,皇帝的老師,這個皇帝送他一張沉香的寶座,我們中國從前講「太師椅」,沉香雕的。那沉香價值就高,在台灣一斤沉香恐怕要賣到十萬塊錢,你說那一張太師椅,那真是名貴。他接受過來之後,心裡就起了貢高我慢,我是皇帝的老師,坐的是沉香寶座。這貢高我慢的心一生起來,護法神走了。護法神一離開,他這冤家找來了,找來以後膝蓋上長了一個人面瘡,幾乎送了命。這是得迦諾迦尊者,這是個阿羅漢,給他兩個人調解。這個冤家臨走的時候,就說出這一段因緣。十世高僧,一念貢高我慢之心生起來,惡鬼惡神就找上門。人不可不修德,一念之間喪失了德行,麻煩事情就來了。

  所以這『百千惡道鬼神』,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一生當中,不要說別的,沒有學佛之前我們吃的這些動物,殺害的這些動物,牠甘心嗎?我們殺雞來吃,雖然說那個雞,或者是前生我是雞、他是人,他吃了我,今生我要吃回頭,冤冤相報。但是牠不甘心,牠迷惑顛倒,牠不覺悟。如果那個雞覺悟的話,「好,歡歡喜喜,我們兩個債到此就算了,就完了」,那就沒事。你把那個雞抓來殺的時候,那個雞也不會飛、也不會蹦、也不會跳,甘心情願伸出脖子來給你殺,命債一次就還清,以後我們再不要結冤仇。牠不是這麼想,牠還是亂飛亂跑,還得要討命,可見得牠不甘心。不甘心怎麼樣?那牠就來要命債。

  現在在台北有一位廣化法師,也是個很好的法師,很難得的法師。他在沒有出家之前是個軍人,軍隊裡面他做軍需官,所以這錢來得方便,軍中幾年他一天吃一隻雞。以後出了家,出家之後好像沒有多久,常常感覺到有很多雞圍繞著他。他在洗澡間洗澡的時候,摔了一跤,腿骨頭跌斷變成殘廢。他說那個時候,跌倒的時候,他感覺到手上有好幾隻雞,在手上。所以現在他知道這是重罪輕報,到現在要拄兩根枴杖。殺業太重,他自己清清楚楚。可是以前,沒有學佛以前,不曉得。像這種現世的果報也非常非常之多,我們不能不謹慎。末後一句,『何況本造惡者』,這個主命鬼王想幫助他也幫不上忙。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這是教給我們的修法。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凡是自己有喜慶之事,或者是家親眷屬過世這個時候,一定要曉得修福。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中國人喜歡做壽,壽做了沒幾天,他就害病,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都來了。做壽免不了要殺生,免不了要聚集親朋好友來慶祝。你慶祝你長壽,你叫許許多多眾生短命、橫死,你的壽大概也就差不多要到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容易造罪業,出家的,我們也看到很多法師、大德、居士壽一做,好像以後真的就一年不如一年。這我們在台灣親眼見到,好多。

  佛在大乘經典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最。法供養比財供養更要殊勝。這個『大供養』,像我們現在發起的印經這是「大供養」,請法師來講經是大供養。尤其是印經。請法師來講經,聽的人不太多,如果能有幾百人、幾千人來聽經,這福報大;聽經的人少,福報就少。印經,現在沒人看,將來還有人看,這個經書至少能夠流傳幾百年。現在我們印的書我相信流傳二、三百年不成問題。二、三百年當中,多少人看!如果有人看到這個經,能夠依教奉行,修行證果,那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像現在流通錄音帶、錄影帶,也是無量的功德,這是大供養。『轉讀尊經』,這是我們自己在這一天讀經,來修福;『念佛菩薩名號』,這是念佛,讀經、念佛來修這個供養。『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這就是家親眷屬一定要懂得佛法,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能夠如理如法的來給他修。縱然他有罪業也能夠遠離惡道,那這些妖魔鬼怪也不能夠害他,不能傷害他。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這一段要注意到,那就是臨終聞佛菩薩名號,或者是大乘經典,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此地經文上是『除五無間殺害之罪』,「除」這個字在此地的確是個雙關語。從一方面說,五無間殺害之罪都能夠除滅,這是一個講法;另外一個講法,除去五無間殺害之罪,其餘的罪都能夠免。免是暫免,不是永久的免。所以這個字在此地有兩個講法,這兩個講法都能講得通,妙就妙在此地。為什麼都能講得通?那就關於前面那個聞,問題在這個地方。如果說臨終他聞佛菩薩名號,他一聞他就相信,一聞他就回頭,那的確像聞阿彌陀佛名求生西方淨土,真的五無間罪都行。你看《十六觀經》裡面講,五逆十惡臨終的時候十念往生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這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有例子,所以西方世界真正不可思議。也許有人問,一生造罪業,臨終聞得一佛名,就能夠免一切惡報,好像有一點太不公平。這是以我們凡夫心來測度這一樁事情。其實不然,臨終他那個心純真,這個時候他是真正徹底的悔過自新,這難得,再重的罪過,你能夠悔改,就是善。所以臨終這一念,他真的徹底悔改,徹底回頭,所以他能往生,這裡頭絕不是僥倖。連五無間罪都能除,何況『小小惡業』?像墮餓鬼、畜生的當然能夠解脫。這個解脫就是他能夠離三惡道,脫離三惡道,到人天道來受生。佛菩薩名號功德就有這麼大。所以這種因緣實實在在不容易。

  可是諸位在這一段經裡面還要注意一個關鍵的意義,那就是臨命終時這個人一定很清醒。如果像前面所講的就不行,前面講昏昧,臨終的時候連家親眷屬都不認得,你給他念佛,念佛他也聽不進去,他也聽不見,這個事情就麻煩,那個業就相當相當之重。凡是臨終清清楚楚的,諸位要曉得,這個人縱然有罪業,罪業輕,他是有福報的人。臨終糊裡糊塗,甚至臨終之前好幾天都是昏迷狀態,人事不省,這罪業重,這就是念佛都幫不上忙。念佛他聽不進去,我們只有說念比不念好,只是盡我們的心而已,他能不能得受用?很難。如果他非常清醒的話,他得受用。所以我們一個人要修福、享福,福要到什麼時候享?臨命終時清清楚楚,《彌陀經》裡面講,「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個時候享福這是真正的享福,來生絕不墮惡道。臨終要清醒,明明白白,換句話說,十法界由你選擇;臨終糊裡糊塗,那自己沒有能力選擇,隨著業力去流轉。所以,一生修福就希望臨終清楚。臨終最後一念,念的是阿彌陀佛,他決定生淨土。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勉勵鬼王,勸他要不退初心,永遠保護閻浮提這些男女生時、死時。佛這一番話也是嘉勉他。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

  鬼王聽到佛的嘉勉、囑咐,他立刻就承當。他發的這個願也是盡形壽。我們看到這個也許會懷疑,這個經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講的,現在這個主命鬼王還在嗎?三千年了,他還在嗎?還是他嗎?給諸位說,還在,還是他。為什麼?鬼道的壽命長,我們人間三千年,在鬼道裡面時間不算太長。你們曉得,我們人間一個月是鬼道的一天,所以餓鬼道的十二天就是我們人間一年。所以算算鬼道沒幾年,人間三千年,餓鬼道沒幾年,必定還是他,沒換人。從天道、從餓鬼道要來看佛法,可以說是特別的親切,釋迦牟尼佛滅度才不久,那忉利天人看釋迦牟尼佛滅度,以他們那看法,我們人間三千年,他那裡才一個月,才三十天,佛滅度才三十天,沒多久。

  【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這是鬼王說出他自己的願望,希望一切眾生在生的時候、死的時候,能夠相信他的話,依照他的意思去做。生死時候都要曉得修福,修福特別是在佛門。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這是釋迦牟尼佛把他的根本揭穿來告訴我們。他真的是鬼嗎?不是,他是菩薩。『大士』,這兩個字不是普通人稱的,在佛門裡面一般稱「大士」是地上菩薩稱大士。這是菩薩發大慈悲心,在鬼道裡面度眾生。正是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分。而且這個願非常的深重,跟地藏菩薩差不多,他也是久遠劫就在餓鬼道,做主命鬼王,所以他並不是真正的鬼。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這是佛與主命鬼王授記。他說,往後『一百七十劫』,主命鬼王他成佛了,成佛的時候,這個佛的號叫『無相如來』,『劫名安樂』。像我們現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這個劫叫賢劫,就是在這個一個大劫裡面,有一千尊佛出世,賢人特別多,稱之為賢劫,釋迦牟尼佛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這一尊佛他的世界名叫做淨住世界,佛的壽命長,也是無量壽,『不可計劫』。壽命長,就說明他福報之大。他的福報從哪裡修的?生生世世以鬼王的身分救護一切眾生。這樣看起來,前面所說的這些開示我們更要尊重,那不是真正鬼王說的,菩薩說的,佛給他印證。佛給他印證,就等於佛說的,我們能不信受奉行嗎?

  講到福報,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身心清淨就是福報,身心無事是福報,真正是大福。不一定說世間有錢、有地位,那些是福報,那是假的。真正是身心清淨,身體健康,這是福報。如果再能以這健康的身體,每一天能夠念佛拜佛,那這福報就更大了。佛在經論裡面常常說,「禮佛一拜,滅罪恆沙」。有幾個人有這麼大的福報天天能拜佛?天天能拜佛,天天能念佛,這是世間最大福報之人。凡夫不曉得,凡夫只認為這人有錢就有福報,有地位就有福報。那個錢財地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往往被這個世間名聞利養所害,這一世得一點點五欲六塵小小的享受,來世就三途去了,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要曉得什麼是真正的福,什麼是假福。衣食足了,生活能過得去,要把全副的精神、體力來修福,這人是真正有福。

  像上一次我跟諸位講的王龍舒居士,王龍舒,宋朝時候的進士,他是王日休,稱為龍舒,這是對他的敬稱。龍舒就是現在的舒城,安徽舒城。我們說起來都是小同鄉,他那個縣跟我是鄰縣,距離大概只有五十華里,二十五公里的樣子,很近,他是那個地方人。他臨走的時候是站著往生的,站著走的,無疾而終,念著佛站著走的。所以「龍舒淨土文」上面畫的這個相是立相,那是往生的相。他一生他不做官,一生就是念佛、拜佛,勸別人學佛,臨終有那麼好的瑞相,這是真正懂得享福、懂得修福。再看末後這一段: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這是世尊叫著地藏菩薩,叫著地藏菩薩實際上就是給我們講的,地藏菩薩哪有不知道鬼王的本跡因緣之理?他當然曉得。『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這個地方,後頭一句,我們又會懷疑,他是鬼王,應當只度鬼道,或者是我們人道,生時死時他主之,怎麼還有天?有。為什麼?人做了善事,生天也從他那裡通過,也從他那裡,他把你送到天上去。所以與人生天、生三善道、墮三惡道統統都有關係,確實是「所度人天不可限量」。好,再看下面一品:

  【稱佛名號品第九】

  這也是講修行的方法。可見得本經裡面也特別著重在念佛,在修行法門裡頭特別著重念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菩薩要想利益大眾,給大眾說一說修行的綱要,在這個地方當然先要得到佛的同意,這是禮節,先要得到佛的同意。說到這個地方,我有一點感想。佛法在今天衰,可以說衰到了極處,國內外道場沒有幾家是一個興旺的氣象。原因在什麼地方?就是不尊重老師。此地佛是老師,在一個寺院裡面它有個住持,大家對他不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管這個職務,都來獨斷專行,那這個團體怎麼會興旺?所以佛法在最初,它的制度好。所以現在我說佛教裡頭沒有道場,至少我自從學佛以來,走過許許多多地方,我沒有看到一個道場。從前的道場是什麼?它基本的條件就是人人要遵守「六和敬」,這是基本的條件。

  六和敬裡面第一個是「見同解」。一個道場大家見解一定是一致的。見解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我們修行的方法,這絕對是一致。念佛道場,它的見解統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有第二個見解。參禪的,他們大家必定是在參禪。有不同的見解他決定排斥,這就所謂門戶之見。這個門戶之見是好的,不是壞的。因為什麼?他要成就。譬如說你每一個學校,它有它的校風,它有它的學風。這個學校專門是個工業學校,來學工的,如果你外頭請一個醫生來,給他講醫學,他不會接受的,為什麼?這個東西我學了沒用處,來浪費我的時間。不是說醫學不好,他是工科大學,那一邊有醫科大學,他各人學各人的,所謂是「道不同而不相謀」。但是「道不同而不相背」,並不違背。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叫你證無上道,但是你不能走兩條路,兩條路是決定不能成就的,所以說一門深入。博學多聞,還得一門深入。這非常非常重要,這都屬於見同解裡頭的。「戒同修」,戒是生活規律,團體生活一定有個團體生活的公約,人人都要遵守。「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這是基本條件,這才是一個僧團。

  除這個基本條件,還有一個基本條件,它為什麼能和合?一定靠羯摩,這是和合的根本。如果不做羯摩,談不上和合。羯摩是什麼?開會。所以諸位要曉得,羯摩是梵語,拿現在的話就是開會。佛教在三千年前,民主是佛教提出來的,因為佛教是會議制度。寺院裡住持他不過就是會議裡面的主席而已。而且他的任期只有一年,到第二年,寺院裡的規矩,臘月三十總辭,總辭職,正月初一的時候,新的職事,總辭的時候當時就推選,第二天初一的時候就上任,也是連選得連任。所以人人身分地位是平等的,住持跟燒飯、燒火的,甚至於菜園裡種菜、挑糞的,地位統統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只有職務上有分,地位上絕對是平等的。大小事情,不能說哪一個做主說了就算,這不可以,大小事情統統要開會。

  不過它的開會,有許多地方開會是很方便的,除非這很隆重的大事,那要集合大眾,所以講「白四羯摩」,那是大事。什麼大事?受戒是大事,出家是大事。你要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出家,這是大事,我們要正式集合全體,看看大家贊不贊成?受戒是大事,要白四羯摩,就是四讀通過。他通過表示這意見就是默認。譬如主事的法師把這個事情向大眾宣布,宣布一次大家沒有意見,聽了之後不表示任何意見,這就通過。如果你有意見的話你就提出來,沒有意見不要說話。因為佛法自始至終它是求心地清淨,所以不說話就通過。再做第二次宣布,第三次宣布,第四次宣布,好,大家都沒有意見,都沒有說話,就通過。小事情白一羯摩,那是小事情,譬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事情。假如我們這裡有一個僧團,僧團人至少要有四個人,四個人以上守六和敬、做羯摩,這才叫一個僧團,這才叫僧團。

  我們今天在一切道場裡面沒有看到這個情形。我是很想做,所以我在杭州南路,我這個佛陀教育基金會,我就是這種做法。我雖然名義是董事長,我不敢做主,大小事情我統統是用會議。小事情什麼時候開會?早晨吃早飯的時候。吃早飯的時候,大家都在一起,在桌上,今天哪一個人有什麼事情,提出來向大家報告一下。沒有意見了,就通過。大的事情要請全體董事,由董事會來決定。個人決定不能夠獨斷專行。假如我在那裡要獨斷專行,我們簡豐文也獨斷專行,那我們這個基金會要不了幾年,弊病叢生。所以我們一開頭就建立一個好的制度,我們自己要忍耐一下,凡是事情讓大家來決定,大家來通過,每個人心裡都歡喜。所以這個道場有一種朝氣,興旺之氣,無論什麼人在我那個地方,他都感覺到很榮譽,「我有權利」,他有說話的權,他有表決權,他也有選舉權,也有被選舉權,個個人都一樣,應該是如此。一個佛教團體必須要遵守六和敬跟羯摩制度。在此地裡面看到地藏菩薩對於世尊的尊重。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在這個註解裡面,一百三十四面第二行的當中,你看那文的下面,這一段是青蓮法師他引用念佛專修淨土,引用這一段文。在我們中國,淨土宗的建立起源於慧遠大師,這個地方講「倡始於遠公」,提倡、開始是東晉時候的遠公大師,慧遠大師。慧遠跟道安、鳩摩羅什是同時代的人,他跟鳩摩羅什大師有問答流傳給後世,遠公提的有十幾個問題,都是修行上重要問題,羅什大師解答。這個本子在台灣也流通得很廣。「西京大盛於善導」,西京是長安,這講唐朝,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善導大師,也是一生專門提倡淨土。善導大師念佛的功夫,在傳記裡面所記載的,他老人家念一聲佛號,口裡面有一道光,光中有一尊佛,聲聲佛號都是這樣的。這位法師傳說是西方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我們現在彌陀聖誕快要到了,你們曉得十一月十七,正好是美國感恩節,同一天。阿彌陀佛又沒有到這個世界來,他的生日哪一天誰曉得?就是善導大師的生日。所以我們是以善導大師的生日做彌陀聖誕,阿彌陀佛再來的。

  「吾祖疏觀經」,這個「吾祖」,吾是這註解的人,這個註解的人是青蓮法師,他的祖師疏觀經,你只看這一句就曉得,他是天台宗的。天台宗智者大師註《十六觀經》,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十六觀經妙宗鈔》,那就是智者大師作的。所以這次葛居士請顯明法師來講經,我今天給他寫一封信,因為他是天台的,我就請他來給我們講《十六觀經》。能講全經,很好;不能講全經,請他講《十六觀經》的大意,我是信上給他這麼寫的。如果他不願意講這個,我就請他講《普門品》,因為他現在正在講《法華經》。《普門品》是我們必修的課程,我們是學習西方三聖,《彌陀經》是阿彌陀佛的經,《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的經,還有《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是大勢至菩薩的經,我們供的是三聖,所以這個三經我們需要。

  他講其他的我們不太歡迎,因為什麼?那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所需要,天台宗裡面我們要《觀經》、我們要《普門品》。以後我們請法師講經,要我們指定經典。不能夠他說「我來跟你們講個什麼」,這不可以。像我們學校請老師一樣,我們預先排好了課程,請老師來給我們上這課程。不能說老師,「我到你學校,我替你搞一門課程」,那就糟了,一個老師來要開一門課,你這個學校就完了,這學校就亂七八糟了。所以說我們自己有我們自己的課程,我們請別人來講這課程,這可以。

  但是這個實在講相當不容易。為什麼?自古以來,無論世出世間法,要講成就,一定要師承,這非常重要。就是同樣這一部經,一個人講是一個樣子。如果自己,那時候李老師跟我們講,學佛最低限度要得法眼淨。這是佛學上一個名詞,什麼叫法眼淨?你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你有這個能力,才可以聽許多人講經。沒有這個能力,像我們那個時候在台中跟他求學十年當中,我們做他的學生,他說得很清楚,只可以聽他一個人講,十年當中不准聽第二個人講。他給我們的限定非常之嚴格。如果我們聽別人去講經了,雖然也聽他的,他已經把你剔除,你不是他的學生,你是一般聽眾。一般聽眾不受約束,不受任何約束;是他的學生一定要受他約束,這是師承的關係。你真正有這個能力,不會受人家影響了,那你什麼都可以去聽,這時候叫參學。所以參學是得法眼淨之後的事情,換句話,你在你的本師,你根本的老師,這裡畢了業,畢了業可以參學,這參學對你有利益。

  所以老師也並不是真正專制,不是跋扈,他看你現在沒有能力,還不能辨別是非得失,怕的是聽多了你會受影響,對你的道業、對你的學業統統都受影響。道業,你不能得一心;學業,你會起疑惑。這個老師這麼說的,他又那麼說的,你就起了疑惑,疑惑是障礙。所以那是大慈大悲。學只能跟一個老師學。我這些年在台灣學佛得力就是這一點,我是指導我的始終就是一個老師。最初指導我是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他圓寂了,如果他要不圓寂我一直是跟著他的。他圓寂之後,又過了一年我才認識李老師。認識李老師之後,我就跟他十年,整整跟他十年,我是四十七年跟他,五十七年離開,整整跟他十年。這是講到師承的重要。我們的課程標準,不能隨便讓人來上課。所以台中絕對不隨便請一個法師、居士到那裡講經說法。他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在那裡耕耘、培養,另外幾個法師這麼一說,大家心又亂了,知見又分了,又不曉得哪去了,他沒定,所以怕這個。如果大家心都定了,智慧都開了,那就沒有關係。

  所以到後來台灣許多佛學院請我教書我都不去。我覺得什麼?浪費時間。還有很多大專講座請我去,我也不願意去。我說去了沒有意義,到那裡去大家幹什麼?講演比賽大會,學生當聽眾,我們老師、居士在講演比賽,沒有意義,學生得不到利益。聽了之後,幾天講座聽了之後,莫知所云,不知道講些什麼?這個老師指這個路好,那個老師那個路好,不曉得哪條路好,算了,還是不學了。所以收不到效果。你看自古以來,佛門裡成就這麼多人,它是一個寺廟就一宗一派,見和同解,他一個知見,他能成就。你看那個老和尚,每個諸山長老在一塊,彼此都恭敬,沒有一個不恭敬,沒有一個不讚歎,沒有說他那個不如我,沒有。一個人走一條路,這一條路決定能達到目的地。每條路都好,不能說不好,條條大路都通達同一個目標,決定不能錯、不能亂,一錯一亂就麻煩。

  這個意思我們自己一定要懂得。我們自己修學有一條路好走,將來我們自己教人不吃力。所以像台中有很多學生他們要參加大專講座,來問我,因為現在台灣辦大專講座的很多,我都告訴他們要到台中去。台中講座的特色在哪裡?它雖然有六門功課,有五個老師,可是他那些老師都是李老師的學生。換句話說,一個思想、一個路線,不管是哪個老師去教,同一個思想、同一個路線,不會錯的。所以我到台中去教沒有問題,因為我那裡出來的是一條路,我們走的是一條路。所以這個地方,我極力的要台中徐醒民、周家麟到這邊來,為什麼?他們跟我講的,縱然話講的是不一樣,思想、路線決定相同,決定是相同的。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師承。別的法師來講決定不相同。同樣一部經也不是一個思想,也不是一個路子,這一定要知道。《彌陀經》自古以來註解得太多太多,《金剛經》有一、二百種註解,連《楞嚴經》都有將近一百種註解,不一樣,每個人所說的都不相同。

  自己學成了之後,就是智慧開了之後,聽多有好處,後得智。可是前面有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你的本師幫助你成就根本智,也就是講的法眼淨。根本智得到之後,後得智從哪裡學?廣學多聞。你看善財童子,他的根本智是文殊菩薩,所以他的師承,文殊菩薩是他的老師。後得智從哪裡學?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求後得智,圓滿的智慧。根本智一定是一個老師。可是諸位要曉得,沒有根本智決定沒有後得智,沒有根本智,那個後得智就叫妄想,無量無邊的知見、妄想,相當的麻煩。所以今天學佛困難,難在哪裡?難在沒有師承,最大最大的困難。尤其是貢高我慢,看到這個人根本就瞧不起他,不願意去拜他做老師,這怎麼辦?所以這個慢是自己障道的大障礙,傲慢、懷疑,貪瞋痴慢疑,才曉得為什麼佛把這兩樣東西列在根本煩惱裡面,有道理!你不服。所以一定要戒除傲慢、要斷疑心,親近善知識,這樣自己才能有成就。

  我對現代的年輕人,我講,他們不服氣,這些大法師好像都沒有瞧在眼裡。那我只好勸他們,我說現在這個世間你沒有佩服的人,找不到老師,你找古人。找古人行,做古人的私淑弟子,這未嘗不可。譬如說孟夫子就是私淑孔子的,孔老夫子那時候過世了,他非常敬仰孔子,孔子的著作留在人間,他就拿著孔子的著作當作老師,這樣的學,他學得很像,學成功了。所以我中國自古以來,私淑古人的人很多,孟子是第一個,從他開始。那我們才曉得,譬如司馬遷,這是大文學家,漢朝的,作《史記》的,他就是私淑左丘明。左丘明那時候不在了,但是《左傳》留在人間,他就專門學《左傳》,也學得很像,他寫的那個《史記》很像《左傳》。韓愈學司馬遷,韓愈是專門學《史記》,成為一代的大文學家。在佛門裡面眾所周知的蕅益大師私淑蓮池。蕅益大師學佛的時候,蓮池大師已經過世了,他是專門以蓮池大師的著作,他不學第二個人的,就讀一個人的書,念個十年、二十年打基礎。以一個人做老師,念一個人的著作,都能成功。你要是把十年、二十年,讀十幾個人的、二十幾個人的,你一事無成,你懂的東西很多、很雜、很亂,沒有系統、沒有體系,不能成為學問。所以一定要念一個人的東西,要學一家之言,自己才會有成就,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們再看這註子,講到天台,「吾祖疏觀經,而論十疑」。天台智者大師還有一本小冊子,叫《淨土十疑論》,現在收在《淨土十要》裡頭。這個東西也很好,天台智者大師作的。「四明鈔妙宗」,鈔妙宗就是智者大師《觀經》的疏的註解,叫做鈔。現在這《妙宗鈔》,疏是智者大師作的,鈔是四明尊者作的。四明尊者是智者大師的徒孫,他們是一家人。「而修大悲」。「永明萬善同歸」。「永明」是延壽大師,這是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他有《宗鏡錄》流傳到後世。相傳他也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禪宗裡面大徹大悟之後,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法門,所謂是「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就是永明大師所說的。「慈雲二門要行」,這個慈雲懺主,他一生也是提倡專修淨土。「展轉沿習,代不乏人。至明萬曆間,雲棲和尚出,德業充符,聲名洋益。純提淨土,戶曉家傳。蓋由此法門,能橫截惡道,直造本源。是故西天東土,咸稱異妙方便,功德不可思議,誠非餘行可及。然須諦信不疑」。底下這個幾句就很重要了,「精勤無間,行住坐臥之中,春夏秋冬之內,穢心滌蕩,淨念聯綿。有不脫苦超昇者,佛祖皆為誑語矣」。引用這一段來說明地藏菩薩講救度眾生的妙法都在念佛,這是「稱佛名號品」裡頭最重要一點意思。

  我們看經文,這經文上說,地藏菩薩啟請,那佛太高興了,真正是助佛弘化,幫助佛度眾生。所以佛給他說,現在正是時候,你趕快說!不但如此,佛告訴他,『吾即涅槃』,他的化緣將盡。所以佛是講完《地藏經》,從忉利天下來之後,就是二月十四,二月十四從忉利天下來,下來之後就講最後一部經,就《大涅槃經》,《大涅槃經》是一日一夜講完,二月十五他就入滅。可見得這個《地藏經》也是屬於遺教經一類的,佛最後講的。佛要滅度,『使汝早畢是願』,這是囑咐地藏菩薩,希望你發的這個大願能夠早一天圓滿,我也不擔心現在以及末法未來的這一切眾生了。下面這是佛的名號,當然都有特別的意義在。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

  這一尊佛號的名義是表三身,這諸位要把它記住。『無邊身』,不但法身無量無邊,報身、應化身也是如此。這個註子裡面也都有這個意思,諸位自己細看。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文義都容易明瞭,都不難懂。這是久遠劫之前的一尊佛,菩薩勸我們,聽到這尊佛的名號,哪怕是暫時的生恭敬心,就能得這樣殊勝的果報。剛才說過,這個佛是代表自性三身。再看第二尊: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

  這個時間比前面又要長,又要遠一些。

  【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

  『寶性』就是自性,「寶」是尊貴的意思,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面,唯有自性才是最尊最貴的。所以六祖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從自性而生,所以自性才是真正之寶。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這個『歸依』,諸位一定要曉得,「歸依」就是自性三寶。我們今天講佛門裡面皈依,要以這個為我們的目標,一定要懂這個意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統統是皈依自性三寶。這個三皈依是出自《華嚴經.淨行品》,「自皈依佛」,那個自就是自性,不是皈依自性之外的三寶。如果皈依自性之外的三寶,那叫外道,心外求法。所以一定要懂得皈依自性三寶。當然一個人能發心皈依自性三寶,他於無上道當然是永不退轉,這是毫無疑問的。凡是會退轉都不是皈依自性三寶的。佛名、名號都是表法的,要懂這個意思。這一尊佛叫你皈依自性三寶的。前面一尊佛是講無邊身如來,是講這個自性無量無邊,也講三身。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這個『波頭摩勝』翻作中國意思是紅色的蓮花,這個註解裡頭也有,紅蓮花。蓮花是表不染的意思,表不染。蓮花有四色,世俗人最喜歡的是紅蓮。尤其是閻浮提眾生,喜歡紅色的比例佔的比較上多,佛法也不離世間法。蓮花表清淨無染,所以你在此地聽了這個佛的名字,就要想到這個意思。念這個佛的名稱,口念,心裡面要有觀想,觀想就是轉自己的境界,自己要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一個人能夠對於世出世間法不染,恐怕還不止一千次的往返六欲天,他清淨不染。這裡面講的功德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可是你一定要懂得佛號的意義,依照這個佛號來修行。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

  這個佛是後面都比前面要遠,第一尊佛距離的時間最近,一尊一尊往遠去。

  【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師子吼』是表說法,這個地方總意思就是取聞法。聞佛法是大因緣,聞佛法是大善根、大福德;換句話說,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的,不容易聞到正法。所以開經偈裡面說的話也是實話,不是過分,「百千萬劫難遭遇」,那是真的。雖然今天這個佛教在我們這個時代相當興盛,佛菩薩像、經典到處流通,隨時隨地都能見得到,那算不算見聞?不算!見聞要信,要能夠信、解、行、證,至少要做到前面信、解、行,這是聞的意思,聞了以後能信,能理解,能夠依教奉行,這才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第五尊: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拘留孫』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應斷」,這個地方註解裡講「所應斷」。這就是講的斷德,斷什麼?煩惱,要斷見思煩惱,要斷塵沙煩惱,要斷無明煩惱。所以這個佛的名號的含義一定要清楚,念這尊佛的名號,提醒自己要斷煩惱。所以他的果報也是非常之殊勝。再看下面第六尊佛: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毘婆尸。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這一尊佛,佛號也是梵語,印度話翻譯過來的,中國意思叫觀。前面講斷德,這個地方一定是講「智德」。斷德是解脫,智德是般若,般若智慧現前。一個真正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怎麼會墮惡道?墮惡道都是迷惑顛倒墮落的,絕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會去墮惡道。註解裡面有講到這三不退,這三不退的意思此地解釋得非常淺顯、明白,諸位可以做參考。它末後有幾句話,註子裡有幾句話,在一百四十二面最後的一行,這是《大莊嚴論》上佛有一首偈子,我念一遍,希望諸位好好把它記住。「無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人身體健康沒有病,這是第一利益,「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寂淨,很清淨,一個人居住在非常清淨的環境,第一樂。

  現在很少人能夠懂得這個意思,現在人認為什麼?如果一天到晚孤孤獨獨的一個人,這好寂寞,好難過。這就錯了,是第一樂。什麼人沒有人來干擾你,一天到晚自己,像我現在做的,我白天你們一個人都不來,我在這個地方念佛、拜佛、看經,第一樂。你們一來了,我沒有法子,不能不應付。你們不來我是第一樂。所以修道的人要能夠耐寂寞,寂寞裡頭有非常的樂趣。世間大家聚會,那是紅塵裡頭的樂,熱鬧,鬧就不清淨。熱是什麼?熱是煩惱,熱代表煩惱;鬧是亂,不清淨。要知道清淨才是第一樂。這個四句話很有味道。再看下面一尊佛,底下三尊佛就代表三身: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寶勝』代表法身,「寶」是比喻,珍寶,「勝」是殊勝。換句話說,一切寶物裡面沒有比它更殊勝的,在佛法裡表法當然是自性法身。這其餘的都不必講了。再看下面一尊。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這功德太大,『阿羅漢果』不簡單。『寶相』是報身的意思,前面講法身,這是報身。這個報身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的最多,也最詳細。經上說,『聞是佛名,生恭敬心』,「聞」的意思非常的廣泛,聞不僅僅是指聽。譬如像我們念佛有四種,有四種念佛,四種念佛我們現在所採取的叫「持名念佛」。除持名念佛之外,有「觀想念佛」,那不要口念,就是想,心裡想著,《十六觀經》就是心裡想,天天想,就是念佛,不是用口念。第三種叫「觀像念佛」,他也不要想,看,那個也是很大的福報,塑的佛像,像塑得很莊嚴,一天到晚看著佛像。所以這個地方的聞就當作「看」講,就是四種念佛裡面觀像念佛。

  觀像念佛,在現在是比從前方便,現在是很莊嚴的彩畫就方便了。如果這個佛堂,佛堂四面都是佛像,你在這個房子裡面經行的時候,無論走到哪裡,眼睛都看到佛像,不離開佛像,這很有福報。你上班去就不行,你一出門就不行了。所以這個都是很有福報的人,一個人清修,誰作伴?諸佛作伴。而且佛像是同一個像,如果兩尊、三尊像,這個像跟那個像不同,那就不行,你會分心,你不容易得到一心。得到一心,只准看一個佛像,才能得一心,心無二用,這是觀像念佛。觀成了,見思煩惱斷了,斷了見思煩惱就叫得阿羅漢果,阿羅漢是斷見思煩惱。換句話說,也就是念佛三昧裡面的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叫做念佛三昧,理一心也是念佛三昧,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把下面這一尊也念下來,因為它是一個整段: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這個『袈裟』是代表化身,就是應化身佛。你看這末後是講的三身。所以我們念佛絕對不可以死在文句之下,佛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文字言說是不了義,要懂得它的意思,真正意思之所在。這個真正意思是講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這才叫真正念佛。化身佛、應化身佛,像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身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今天所造的這個佛像,所畫的佛像,統統是應化身,為什麼?報身佛畫不出來,造不出來,太細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做不出來。能夠做出三十二相就算不錯,就相當不容易了。所以現在我們所造的佛像、畫的佛像,都是以三十二相為標準。這是應化身佛,此地這一尊是代表應化身。所以聞名、禮敬、供養都得無量福,滅罪生福。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