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讀經的方法  (第八集)  1991/10  達拉斯  檔名:14-007-0008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

  昨天將齋戒與素食之不同跟諸位說過了。這段經文裡面,跟我們講了十天,這個日期是中國的農曆。現在即使在中國大陸,都亦採取陽曆了,在台灣農曆還是照樣用,學佛的同修多半還是用農曆,因此在時間上就有很多的不方便。這幾天在佛門叫做十齋日,有十齋日、有六齋日,這是十齋日,一個月修十天的齋戒。齋戒主要的意思,是培養清淨心與慈悲心,要懂得這個道理。在國外假如找不到中國的農民曆,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上,我們的工作忙碌,甚至於還有生活、工作、精神種種的壓力,即使想修也不一定能如願以償。我們可以用變通的方法,一個星期修一次。美國一個星期有兩天的假期,或者定在星期六,或者定在星期天,這也是一個好辦法。雖然一個月不能修十天,能修個四天、五天也就不錯了。

  在大乘佛法裡面,對於這些細節是不重視的,主要是講的齋心,對於事相上不十分的苛求。正如同大乘戒跟小乘戒就有很大的差別,小乘戒結罪它是論事不論心,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所以嚴格的來說大乘戒比小乘戒難持。大乘戒起心動念就結罪了,不像小乘戒,小乘戒起心動念沒有行為,那個不算有罪。大乘法門不管你有沒有行為,心裡動一個惡念,那就是結罪了。經上給我們講的這些天,有天神與鬼神在這個世間巡邏,這幾天。實在講這個鬼神的巡邏有沒有?確實是有,而且是天天有,時時有,處處都有。不過那些出來巡查世間的,大概是地位比較上低一等的,這幾天是地位高的。像我們世間警察巡邏一樣,平常是警員巡邏,這幾天警官出來巡邏,是這麼一個意思。所以菩薩很慈悲,教我們在這幾天特別修齋戒,這些鬼神看到歡喜恭敬,也特別能夠保護這社會的安全、家庭的興旺,有這些事實在裡面。不過現在在美國,中國人多了,農民曆也很容易找得到了。我看很多市場,中國人開的商店也都有得賣,所以並不難。但是問題就是不是妨害我們的工作,問題在這個地方。再看底下一段: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

  這幾句經文,可以說把現代的社會,都給我們說出來了。可以說現前世間,其他的眾生我們不必說了,單單講人道,我們的身心、性識都受了嚴重的污染。其實我們人已經發現,現在這個環境污染很嚴重了,連居住的環境,一切動物、植物都受到嚴重污染。由此類推,在這個世間居住的鬼神也沒有辦法避免。就以祭祀來說,通常一般世俗間,除了春秋大祭之外,初一、十五都去祭祀鬼神,那個祭品也受了污染。所以鬼神享受的跟我們一樣,都得不到清淨,現在的世間相。因此這個世間奇奇怪怪的疾病就很多,都是從飲食上而來的。大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要保護環境,要防止污染。能達到效果嗎?如果我們仔細冷靜的去想想,很難達到效果,原因在什麼地方?環境的污染是個枝末,不是根本。佛在一切大乘經上常常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環境是隨人心轉的,這個話說得有道理,根本的污染是我們的心地,心污染了。這個上面講的『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這都是講的事。前面講『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個麻煩,這才是根本。

  所以佛說煩惱當中,貪瞋痴叫做三毒煩惱。三毒天天在增長,環境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環保的效果?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可是一般社會人沒有研究佛教,聽了佛在經上說的這些話,他未必能接受,未必能相信,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一個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但是佛法確實有方法解決,防止身心的染污。佛給出家人制定的是半月誦戒,初一、十五要把戒本從頭到尾認真去念一遍,這就是十四天做一次反省,做一次檢點,改過自新,誦戒的目的在此地。可是現代這個社會,說老實話,十四天太長了,一個星期反省一次,都覺得不夠。所以這部經上給我們提出,一個月做十次的反省,十齋日,做十次的反省、檢討,目的就跟我們現代人所說的保護環境的污染,先從心地做起。

  【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

  『賢聖』一般大乘經裡面都是講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稱為賢人,登地的菩薩稱為聖人。如果把這個標準再往下降一些,祖師大德是賢人,有修有學的;四果羅漢就是聖人,證初果以上就是聖人。所以此地,因為它前面有『佛菩薩』,聖人可以指的是阿羅漢、辟支佛,賢人指的是一些祖師大德們。在他們的『像前』:

  【讀是經一遍。】

  這十齋日,每逢齋日都要將《地藏經》念一遍。念經,一定要懂得念經的方法,如理如法才能夠得到效果。讀經一定是不夾雜、不間斷。通常我們事務很多,有些同修來問我,他說:師父,經太長,我一次念,念不了。我能不能念一半,我再做事情,找時間再念後一半,可不可以?或者一部經,分做三次、四次、五次來念,行不行?我都答應行,念比不念好,這個叫方便法。說不行,不行,他就不念了;念,總比不念好。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真正修行,一定要全部一次就念完。這部經如果念熟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可以念得完。通常總得要兩個小時,如果是初學的人恐怕要三個小時,《地藏經》比《無量壽經》長。一面念,天台大師教給我們要隨文作觀,這個就是修行。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是我們初學用《地藏經》主要目的在此地,因為此地講的,統統講的是福報。假如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讀,那就是讀的時候不思惟裡面的意思,就是一味的念下去。那是修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完全修清淨心的,那個功德非常殊勝,但是那是第二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學佛最好不要躐等,按照順序去做,由淺而深,由易而難,慢慢來,不要著急,先把自己的惡業、習氣、毛病改過來。這天台大師教給我們隨文作觀就非常非常重要了。能夠這樣念:

  【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這是講讀經,依照經典理論方法修行的果報。我們自己念,是不是真的,『百由旬內』,有這樣好的果報?「百由旬」,到底多大的範圍?古印度的由旬,有大、中、小三等,大由旬合我們中國的里數是八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小由旬是四十里。要是算大的,一百由旬就是八百里,八百里範圍之內不會有災難。在從前我們能夠信得過,為什麼?過去的人,人心純樸、善良,做壞事情的人少。現在不一樣,現在這個社會居住人口非常的密集,貪瞋痴慢天天不斷增長。所以現在我們念經,佛菩薩保佑的範圍也縮得很小了,沒有那麼大的範圍了,這個我們應該要知道。假如能夠推廣,這一個社會一個地區能夠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依照這個方法修行,經上講的這個範圍應該是可以相信的。再看底下經文: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豐』是豐滿。『溢』是利益。我們幾乎多數人都感覺得生活很苦,生活艱難,如果細讀《地藏經》就明瞭了,原因都有因緣果報,離不開這個定律。這一章經裡面教給我們的就是修善因得善果,可是信的人少。一個人信,一個人得利益;兩個人信,兩個人得利益。命裡面沒有的,沒有的得到了,才是真正感應。命裡頭有的,你得到,那有什麼稀奇?那不稀奇。命裡頭沒有福,現在修福,現在就得果報。所以這部經,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不思議的經典。加上不思議的經典,在整個大藏經上沒幾部,《華嚴經》稱為不思議經典,《法華經》、《無量壽經》稱為不思議經典,另外還有《維摩詰經》稱為不思議經典,其他的沒聽說過。這部經是不思議經典,這是我們一定要重視的,一定要信得過。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是我們的求願往往達不到,誦經拜佛也不能夠現前,這什麼原因?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他說這是我們自己有業障,障礙住了。不是佛菩薩那邊有障礙,是我們自己本身有障礙,必須把障礙消除,就感應道交。這一部經裡面所講的種種修行方法,就是消除障礙最好的法門,依照這個法門去修,一定能夠得到「有求必應」。求要求大的,不要求小的,求小的不值得。求個豐衣足食,這不值得,太小了。要求什麼?要求長生不死,要求這個。這麼大的願望都可以求得到,其他的,那叫雞毛蒜皮,小事情,不求也樣樣都具足了。所以這個心量要大,眼光要遠,我們要求成佛、成菩薩。這個叫真正有眼光,有慧眼,他的求願跟一般人不相同。

  再看底下一段經文,這是這一章的一個小結:

  【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

  總結給我們說明,地藏菩薩的智慧、神通、威德、利益眾生的事說不盡,可惜現在大家不相信。在台灣念《地藏經》的人還不少,講《地藏經》,把《地藏經》的理論、修學方法、功德利益,能夠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的人不多。因此雖然是照念,收的效果就有限,為什麼?不能夠洗滌身心的污穢,道理在此地。

  底下這一章要給我們介紹,菩薩跟我們這個地區、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很有緣分。佛家常說,佛雖然慈悲,不度無緣之人。你跟這個佛菩薩沒有緣分,那就沒法子得度。不是佛菩薩不慈悲,是自己完全不能接受,不能夠相信。這一尊菩薩跟觀音、文殊、普賢與中國人緣分特別的深厚,在我們中國大陸稱為四大菩薩,四大名山就是這四尊菩薩的道場。地藏菩薩在九華山。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這是說明聞名、聞經的利益。經文上說得很明白,此地講的『是諸眾生』,沒有說善男子善女人。說善男子善女人,那是有條件的,這個我們是人人都有分,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分的。聞菩薩的名號,見菩薩的形像,甚至於聽到這部經典,聽了多少?聽了三、五個字,或者是一句兩句,四句叫一偈,這個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是不是真的就像經上講的這樣殊勝的利益?佛在許多經裡面告訴我們,學佛這一生當中有沒有成就,能不能得到利益,最低限度要具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不具足,這一生不能成就;三個條件統統具足了,這一生是決定成就。《彌陀經》上也說得很明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叫善根?聽了能夠理解、明白,聽得很明白,聽得懂,這是善根。聽了之後能相信,能反省,能照做,這是福德,這個人有福了。因緣有兩個,一個是別人把佛菩薩經典介紹給我們,另外一個是我們很樂意,以善巧方便,將佛菩薩名號跟經典介紹給別人,這都是屬於因緣,所謂自行化他。這三個條件具足,才能得這個果報,現在能得安樂。為什麼會安會樂?我們要問,我們在這個世間為什麼不安?為什麼不樂?你去找原因,原因找到之後,把原因消除掉,那就得安樂了。

  我們中國的文字、詞彙充滿了智慧,這是全世界其他國家、民族所沒有的。安的前面是平,平安。心平了,他就安,心不平,怎麼會安?安了以後這才樂,不安你樂在哪裡?由此可知,修平等心,這是因;得到心安,這是果。心安是因,得到快樂是果。常言說得好,「心安理得」,理明白了。什麼理?宇宙人生之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清楚了、明白了。再說得淺顯一點,一切眾生因因果果的道理,清楚明白了,心安了。命裡有富貴的,安於富貴;命裡貧賤的,安於貧賤,理得到了。這一部經全都給我們講這些道理。真正參透了,他心怎麼不平,當然平了,所以現前就得殊勝微妙的安樂。心平、心安絕對不造惡業,不造惡業就是把惡緣都斷了,縱然過去生中造的惡業也不會受果報,為什麼?沒有緣。有惡因沒有緣就不會結果,所以這個果報操縱在自己手上,那就是緣,因沒有辦法改變。所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個沒有法子改變的。而且善惡不能抵消,世間講的將功折罪,這在佛法裡沒有這個說法,抵不了罪的。但是什麼時候報,這個權可以操在自己手上。我造的很多惡業,我不想受惡報,那個惡業是因,因要想結果,當中要有緣,我們今天把這個緣把它斷掉,緣是什麼?我從今以後再不造惡業,再不動惡念,緣就沒有了。

  我們在十法界裡面,我們求什麼?我們希望求的那個,那個種子我們也有,我們只要把緣特別加強,它就先受報。念佛了生死出三界,一生成佛,就是這麼個道理。我今天起心動念都念阿彌陀佛,心心嚮往極樂世界,也就是說十法界我求的是成佛。我念佛、想佛,這就把佛的種子特別加強它的緣分,那麼它就先成熟了,就先成就了,成佛之後,再受其他善惡果報,那就不在乎了。那些善惡果報要不要受?成佛之後要不要受?還要受,可是那個受不一樣!我從前造的有地獄罪業,我成佛了,成佛到地獄受果報,去幹什麼?到地獄度化眾生去了;到餓鬼道裡受果報,到餓鬼道裡頭現鬼王身度餓鬼,哪一道的業就能夠到哪一道去度眾生。如果沒有這些惡業,那三惡道你都不會去了,你想度惡道眾生,你沒有條件去。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換個名詞叫乘願再來,到六道裡面救度罪苦眾生。你看,那個好!生生世世前因後果,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底下這一句是講將來,未來世在這個世間得大福報。【爾時。普廣菩薩聞佛如來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已。】

  這是總結前面。這品經『普廣菩薩』是當機,佛是對他說的,「普廣菩薩」是代表所有一切的菩薩,普是普遍,廣是廣大的意思,廣多的意思,由他來代表。在這個會上聽到釋迦牟尼佛對地藏菩薩種種的稱讚。

  【胡跪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為未來眾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唯然頂受。】

  『胡跪』是禮節,是一隻腿跪在地下,這是最敬禮。原因在哪裡?在行禮當中不忘承侍、奉侍長者,長者有什麼事情交代你,起來很快,動作很敏捷,替他辦事,替他服務,是這個意思。所以不是兩個腿跪下去,起來就不方便,起來方便。

  這一段經文我們看了之後,就曉得普廣也是等覺菩薩,跟地藏、觀音沒有兩樣。對於地藏菩薩的事,哪有不清楚?太清楚了,太明白了,在這個會上還要特別提出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是為了眾生。菩薩知道地藏,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也問不出來,必須找這些內行的人,這一問一答,我們在當中聽聽,這就覺悟了,這才知道地藏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菩薩是幫助佛教化眾生的。這種問在佛門裡面叫做利樂有情問,不是為自己問的,是為了利益大家發的問題,這是菩薩大慈大悲。『唯然』是承認,直下承當。佛囑咐他弘經,他把這個使命完全接受過來了。『頂受』,頂戴接受。

  【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云何流布。】

  這要請教這部經典的名稱。儒家常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世法、佛法,佛法隨順世間法,自古以來都要講求正名。這部經叫什麼名稱?

  【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

  我們先介紹這三個經名。在講這一部經的開端(是在上一次),跟諸位介紹地藏菩薩名號的來由、含義,也許有些新來同修沒聽到,我們在這裡再做一次的補充。

  「地」是自己的心地,「藏」是寶藏。我們自己心地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能,甚至於講無量的財富,一切一切你能想得到的,或者你想不到的,統統是無量無邊,我們自己心地裡頭統統具足。所以你看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開悟是什麼?禪家講的見性,就是真正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他對五祖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所以沒有一樣東西是心外之法,樣樣具足,樣樣你都不缺,這是本性;「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說了五句,這兩句最重要,這就是「地藏」的意思。所以我們看到《地藏經》,不要想到那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與我不相干,就大錯特錯了。《地藏經》是我們自己本心的經,這部經自始至終是講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與我們自己關係多密切。

  地藏菩薩度眾生的大願,是我們自己的本願,沒有一個人不孝順父母,那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你要說他不孝順,他很生氣。可見得孝敬是本性,是性德,不是學來的。你要不相信,你去調查調查,你看那個小朋友,你去問他你要不要孝順父母,他都知道,我孝順父母,他說的不是假話是真心。長大了不孝順,長大怎麼樣,變了,心變了,小時候真心,長大之後真心淹沒了,都是妄心,真心裡頭有孝有敬,妄心裡頭沒有了,妄心裡面充滿了貪瞋痴。佛的一切經典恢復我們的真心,恢復我們的本性,本性才是萬德萬能,妄心裡面的德能統統沒有了,那就是苦不堪言了。我們今天為什麼過這個苦日子,迷失了本性。恢復本性,你就得大自在了。

  菩薩行裡面,有一種修行的方法叫嬰兒行,用我們世俗話來講就是永遠保持赤子之心。保持童心永遠不要去變,童心是真性,無論對人對事對物都是真誠的,沒有一絲毫的虛假。那個虛假都是以後學的,好的沒有學到,全學些壞東西。好的是佛法,是聖賢人的教訓。所以要知道『地藏本願』是自己的本願;『地藏本行』,「行」是講的行為,本行是根本的行為,根本的行為就是孝親尊師,憐憫一切。我們佛門講憐憫,講慈悲。在世間人,像孟子講「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就是佛法的憐憫,慈悲就是世間人講的博愛,這本性,性德,這是本行,我們的本願、本行都喪失掉了。第三個是『本誓』,「誓」是誓願,本誓是把孝敬擴大到虛空法界,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這是本誓。『力』是能力,本能。

  翻譯經的人,在世尊講這三個名字當中,取了一個,《地藏菩薩本願經》。為什麼?因為本願裡面包括了本行,有願一定有行,有願一定有誓、一定有力量,願力不可思議。所以這一個名字就包括其他兩個名字,意思在其中,經名是這樣起的。由此可知,這部經與我們自己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

  【緣此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眾生。是故汝等。依願流布。】

  在這一部經,世尊處處勸人要流通這一部經典,換句話說,要將這部經,要將這個法門,普遍的介紹給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去宣說。其他經典裡面講到流通,囑咐流通也是一段,兩段就很少,這部經裡面囑咐菩薩流通,講了很多很多遍。你看前面囑咐文殊菩薩,囑咐普賢菩薩,囑咐普廣菩薩,後面囑咐觀世音菩薩,見到這些大菩薩,佛都勸他們要『流布』這部經典。為什麼?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以這部經典做基礎。所以我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了,每一個新道場建立,第一部經一定是講《地藏經》,道理就在此地。道場無論弘揚什麼法門,沒有基礎,一切法門都會落空,好像蓋房子先打地基。我們這個房子地基打得很堅固,我看他們拿來的錄影帶(我在台灣寄回去放給我看),這個地基打下去十八尺,差不多有兩層樓這麼高,打這麼堅固的地基,這個地藏很深厚。所以夏荊山老居士,看風水看得很好的,到這來看了兩次,我聽說他告訴我們這邊的人,他說這個道場會興旺三百年。我說看這個地基大概沒有問題,這是我們這一個地區的人有福。

  【普廣聞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這是禮節。退出去之後,就是依教奉行。

  再看底下一章,底下這一品:

  【利益存亡品第七】

  『存』是我們活在世間的人。『亡』是已經過去的人。這是人要覺悟,要真正覺悟,覺悟什麼?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死了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死了就沒有了,那就太好了,那我們不必要學佛,不必要這麼辛苦了。實實在在的話,死了就不得了,這個事情可麻煩大了,這是真話,所以萬萬不能死。佛法實在講,這個世間任何一個法門所不能比的,就是佛法教給我們這一樁真正的事實,就是我剛才講的不能死。能做得到嗎?唯獨佛法可以做到,確確實實的做到,我們要相信,要接受。我們在座每一位同修,過去也曾經在天上當過天王,也曾經在地獄裡頭油鼎刀山都滾過,現在忘了。可是一不小心還要重複再來,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六道裡面人間時間短暫,其他時間都長。天人壽命長,這是大家曉得的,餓鬼、地獄壽命長也長。你看我們祭鬼神,初一、十五去拜拜,有道理,因為鬼道裡面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你看初一、十五去拜拜,每天中午請他吃一餐飯、晚上請他吃一餐飯,因為我們一個月他一天。他的壽命,短命也是一千歲,那個一千歲是一個月算一天,一年三百六十天,這個數字也相當相當可觀。

  所以章太炎從前做判官的時候,他見到隋唐時代的人,很多文學家,他讀過他們的文章,在陰曹地府碰到了,還在那邊。夏商周三代以前的那些人,很少了,還是有,比較上稀少一點,那是年歲大的,所以壽命很長。天壽命就更長了,地獄就不得了了,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說地獄裡面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多年。我們中國人常講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才兩天,你說這怎麼得了。地獄的壽命至少是萬歲,萬萬歲,我們在這經上看的,太可怕了!所以說為什麼在短短幾十年當中去作惡?划不來。別人以惡心惡行對我們,我們不要去計較,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跟他計較。這一計較自己就要墮三途,那個當就上大了。人命無常,功德裡面第一大功德,無過於念佛。生活盡量節儉,節儉我們需求少。生活苦一點好,苦一點什麼?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常常想往生。日子過得舒服了,忘掉了,把西方極樂世界就忘掉了;到臨命終時再想求,往往來不及了,所以這個事情平時要努力。真正學佛,無論在家、出家生活都節儉,都很淡薄。生活的清苦,精神愉快,精神生活非常的豐足,物質上清苦一點不在乎,這是一個真正修道人。

  我們看這一章裡面跟我們講的,這是存者、亡者兩種利益。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你看這樣的句子,我們從前面念到此地,念了好多遍,這是其他所有大乘經典裡面很少見的。處處提醒我們,讓我們自己反省、檢點,我們起心動念是不是菩薩在此地所說的。

  【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我們自己冷靜反省一下,真的都被菩薩說中了。『脫』是什麼?脫離三惡道;『獲』是什麼?獲得人身,這是善,這是利益。我們脫離了三惡道,今天得人身。得了人身怎麼樣?初心退掉了。『初心』是真心,「初心」是純善之心,好善好德。遇到外面的惡緣,惡念、惡行就念念增長,又去造作一切罪業了。惡道剛才講了,時劫很長,很難得離開。怎麼會離開的?這要感謝地藏菩薩的教化。我們有緣,跟菩薩有緣,在惡道裡面遇到菩薩,聽了菩薩的教化,動了一個善心,這就離惡道了,得人身。得了人身,那個善念又沒有了,惡念又起來了,就這麼一回事情。下面菩薩用個比喻來跟我們說:

  【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好比一個人在泥路裡面走,背一個大石頭,愈走愈辛苦,愈走愈往下陷,這些話都是真實話。如果諸位能夠冷靜觀察,這個世間真相,那就是一切眾生的道德、善行,一代不如一代。科技的發明是比過去進步很多,帶來了許多方便,生活上方便。可是諸位要曉得,付出去的代價,太大了。這個代價是什麼?前面跟諸位說的,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乃至生理、物質環境的污染,這是我們所付出去的代價。後果更不堪設想,念念增長的貪瞋痴,將來的結果是三惡道,就跟此地講的完全相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初學佛的時候,心都很真、很誠,如何能夠保住初心,不會被環境染污?環境是什麼?環境是惡緣,今天物質環境奢侈,我們能不能夠反璞歸真?我們能不能夠節儉?能不能夠到無求?這值得我們反省了。清心寡欲,知足常樂,那是真樂。下面,我們看這個事實。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這是比喻。『知識』,佛菩薩、世間聖賢,你有緣遇到了,他可以幫助你。『替與減負,或全與負』,實在講並不是他能夠代你受罪,他能夠幫助你,幫助你覺悟,幫助你明瞭世間的真相,這就是減負、全負。這個知識有智慧,有善巧方便。『扶助』,就是教導眾生。『勸令牢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勸你不墮落。佛法教人先把腳跟站穩,不墮三惡道。《地藏經》裡面所講許許多多的果報,偏重在人天,人天就是腳跟站牢了,不往下墮落,然後從這個基礎上,不斷向上提升,這是對的。我們最近這些年,極力的提倡《無量壽經》,那是往上升,升到頂點。今天在此地講《地藏經》是腳跟站牢,那往上升是真的升,腳跟沒有站牢,升不上去的。所以印光大師在世,一生極力提倡《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性質跟《地藏經》完全相同,那是勸善的書。

  『若達平地』,站定腳跟,「平地」就是人天小果,得了人身。『須省惡路』,「須」是必須,要省察,「惡路」是通三惡道的道路,不能再走。過去造這個業因才落在惡道裡面,現在從惡道出來,不能再造。凡夫這一投胎有隔陰之迷,前生的事情都忘掉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有許多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了,他有神通,他能夠知道過去五百世的事情(就自己的經歷),五百世必定有在地獄的,想到從前在地獄那個狀況,還心有餘悸,身上流血汗,恐怖害怕到那個樣子。我們凡夫懵懵懂懂,完全忘得乾乾淨淨的。佛經裡面所說的這個不是嚇唬我們的,要知道《金剛經》上所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不會說一句假話,句句真實。所以這個惡業不能造,惡心不能起,果報不堪想像。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惡習,此地『習惡』,惡習是講惡習氣,偏重在種子上說的,「習惡」這是講現行,就是你現前造作的。裡面有惡習,外面看到惡緣一來的時候,立刻那個惡習氣它就起現行,就起作用,又做惡事了。『從纖毫間』,像這小惡,積小惡就成了大惡,積大惡那就變成無量的惡了。這些事實都在我們眼前,你們每天看看報紙,看看雜誌,看看廣播,統統都兌現了,《地藏經》上講的全都兌現了。然後你一想經上的教訓,看到這個社會,毛骨悚然,哪有不害怕的道理。所以這個世界不是個好世界。

  【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

  世間人無知,造作這麼多的惡業,學佛的人知道,佛在大經裡面常常提示我們,一個學佛的人一定要記住,十法界的因行,要牢牢的記住。從最下面講起,當然這個因素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業因裡面,有一個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第一個業因是什麼?佛給我們說出來,地獄道的業因瞋恚,第一個業因,所以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佛家常說「火燒功德林」,什麼火?瞋恚之火。這一發脾氣所有一切功德都沒有了。福德可以存在,功德沒有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慧,所以一發脾氣戒定慧都沒有了。餓鬼,第一個業因是慳貪,慳就是我們講的吝嗇,捨不得,貪求,這是餓鬼道的業因。我們如果不想到地獄,換句話說,決定不發脾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處之泰然,老實念佛,不要去計較,不墮地獄。世出世間法絕對不貪求,不執著,我不墮餓鬼。畜生道,第一個業因愚痴,所謂愚痴就是這個世間眼前一切法,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邪正,哪個是是非,哪是善惡,搞不清楚,這就是愚痴。把假的當作真的,把真的看作假的,這愚痴。愚痴,畜生的業因。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太可怕了,要想不墮三惡道,一定要斷貪瞋痴。

  人道的業因是五戒,五戒能夠修得好,修得圓滿,來生不失人身。天道修十善,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十善業,天道。修羅是十善業裡面夾雜著貢高我慢,這就變成修羅了,所以修羅有福,福報都很大,但是好勝心很強,我慢、好勝,這個要痛戒的。再往上面去四聖法界,阿羅漢所修的四諦法,辟支佛所修的是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佛修平等,所以平等心是佛心。我們《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那就是佛心。你修清淨心、修平等心,覺而不迷,這是直接成佛。學佛的人常常要想十法界的心行。所以我們自己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自己曉得落在哪個法界。不知道的人很多。雖然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失於檢點的人很多,所以他起心動念還是惡業,將來壽命終了了,免不了三途惡道。這個時候怎麼辦?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宜為設福,以資前路』。這就講到要超度了,要替這些人修福。這些人在世的時候,他不知道,或者是知道,大意疏忽了。

  當然,菩薩在此地說這些話,主要的還是為我們自己,不是講的別人。學佛,尤其是中年以上。我學佛四十年了,當時在一起學佛這些同修,一半以上都不在世了,想想那個光景就像在昨天一樣,真正是無常迅速,生死事大。所以,尤其像這樣的年齡,什麼事都不想管了,什麼事都不想過問了,六十以後要想到死到臨頭這一天怎麼辦?死了以後怎麼辦?這是大事。所以我在年輕的時候,講經我也常常講到,我確實是有這個構想,學佛的人二十歲到四十歲要認真努力學習;四十歲到六十歲要替佛教做事,報佛恩,報四眾恩;六十歲之後退休,準備往生,什麼事都不要過問。我現在還有幾個道場,實在講是掛名,絕對不管事,景美圖書館掛個名;基金會董事長掛個名,一年回去開兩次會,其他的不聞不問;這個地方也是掛個名,讓年輕人去做,讓他們去磨鍊,不但在道業上要磨鍊他,辦事也要學習,也要去磨鍊,這個樣子佛教也永遠年輕化。不要一個住持方丈,八十、九十還在當住持,年輕人哪一天能出頭?年輕人一肚子怨氣,老人抓著權不放手。抓到後來到哪裡去了?都到三途去了,冤枉,太冤枉。

  下面教給我們設福的方法:

  【或懸旛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

  這個是一定要做,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接受佛教的影響由來已久,大家都會做,可是做的不如法,不如法就得不到效果。縱然,好,照經上這樣做,這樣做也不如法。望文解義,三世佛冤,這佛在經上講的。佛的意思是意在言外,所以你要懂得佛言外之意,才能如法。像最近,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在《淨土資糧谷響集》裡面寫了不少東西,他老人家特別提出,這一個時代修行,特別提到道場。道場,他這個看法跟我的看法相同,第一個同修貴精不貴多,真正志同道合,三個五個、十個八個不少,真成就。多了什麼?熱鬧,將來搞得還是搞六道輪迴,這沒有意思,不能成就。所以同修貴精不貴多。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熱鬧、是排場,實質是講精神,有修有學,每天彼此在一塊讀經,研究討論,依教修行,這個對的。修行重在一心,他講的是不重禪定,不重神通,不重感應,那個都不需要。重要在哪裡?心地清淨。也就是《無量壽經》講的,重在清淨心、平等心,這個最重要了。經上常講的一心不亂,這個重要。這實實在在是針對現在一般道場弊病所下的一服良藥。

  我們看經文,『旛蓋』是什麼?「旛蓋」都是屬於旗幟一類的,旛幢寶蓋。它這裡省掉了,旛蓋裡面有幢,旛幢寶蓋。旛幢都是做佛事的時候一種信號,就是通知大家。因為佛法是師道,老師在社會上的地位很尊重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近代這個世間,學校有招生,這是近代的。我們在中國古籍上,沒有看到有招生的。如果有招生還得了,這個人太自大,太狂妄了,我有能力教你們。孔老夫子多謙虛,我沒有道德,沒有學問,我不敢教你們。都不敢,謙虛,哪敢招生?所以學生都自己來的,他來求學的。他來,老師把他看作朋友,看作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老師對待學生稱呼叫「友生」,我是你的朋友。學生對老師是尊稱,老師對學生也非常尊敬,不敢招生。那怎麼辦?不招生,的確有這些好的法門要傳授給大家,這就升旗。寺廟門口都有旗杆,那旗杆不是掛國旗的,掛幢旛的。今天這邊有講經,就掛幢,幢是圓形的,像飛機場那個風桶一樣,當中是空的,掛這個圓形的,講經說法。如果這個寺廟做法會,就懸旛,旛是法會,人家一看到這個,曉得今天這裡有活動,有興趣、有時間的,他自動來了。不宣傳,不撒廣告,不去找人,不去拉人。

  現在這個社會不一樣了,現在這個旛幢寶蓋就是掛起來也沒人看得懂了,也不懂得了。今天我們道場有活動,我們一定外面貼廣告,或者報紙登廣告,或者是通信、電話都可以,這就是現代旛幢的意思。換句話說,通知人、介紹人哪個地方有佛教的活動,或者是法會,或者是講經說法,通知他,使他曉得。他來不來隨他的便,不要勉強去拉人,勉強拉人很不好,只通知他有這麼一個機會,你願不願意去參加。不要勸,一勸兩勸,勸得人家很為難的勉強來一次,人在此地,心都掛在別的地方,這有什麼意思,這個沒有意思,所以絕對不勉強人。你看佛門從前用這個,所以旛幢是傳遞訊號。寶蓋是防心的,就是防止污染,寶蓋防灰塵,怕灰塵落在身上,就是防染污的,它表法的意思就是我們要防止心地、精神的污染,取這個意思。怎麼樣防護我們心地、精神、思想的污染?到佛門來,佛門就是一個最理想、最完善的防護環境,所以寶蓋是取這個意思。『油燈』是取捨己為人。佛前面供的燈,電燈不太容易看得出來,油燈、蠟燭很容易看得出來這個意思,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就是我們要犧牲奉獻,為社會大眾服務。所以要曉得佛門裡種種設施它含義很深,都是啟發你的覺性,要你覺悟,不要迷惑。

  底下教你讀經,供養佛像,或者是聖賢像,這個聖賢就是菩薩、緣覺、羅漢,供養這些聖人之像。供像有三個意思,一個是報恩的意思,我們今天能覺悟,能在這個世間不迷惑顛倒,能夠想到將來能夠脫離三界,這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恩德,所以供養佛菩薩、祖師是對他們的恩德念念不忘,這是報恩。第二個意思是見賢思齊,他也是凡夫,人家成佛成菩薩成羅漢,我們還在造業,還在搞六道輪迴,見到這些聖賢像,慚愧之心油然而生,有這個意思。第三個見到佛菩薩像,想到佛菩薩的教訓,經典裡面所講這些道理,所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一見佛菩薩形像,這個教訓立刻就能想起來,我們要依教奉行,要時時刻刻去反省,時時刻刻修正自己的心行,這個功德就大了。為亡人修福要這個修法,或者念佛、或者念菩薩、或者念辟支佛名字,自己念要懂得前面修行的方法。『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念得時候要叫剛剛過世的人他能聽得見。人一斷氣,佛在經上講,他的神識八個小時之後才會離開,所以人一過世斷氣了,不要去動他。雖然是斷氣了,我們中國人講他的靈魂沒走,還在這個地方。一般絕大多數八小時以後才離開,所以你要是移動他,最好是八個小時以後再移動,等他神識離開。因為神識不離開,你移動的時候他有痛苦,有痛苦的時候他就會瞋恨,一瞋恨現前,豈不是把他送到地獄去了,送到三惡道去了,所以絕對不動他,念佛念菩薩名號,讓他聽到。這是修行的方法。

  底下講得利益了。『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就像前面婆羅門女、光目女,想想她母親當年在生的時候所造的那些業,計較計較將來一定墮惡道,她造作的不善。『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為什麼會消滅?我們在前面看到,婆羅門女念佛,念一天一夜,她母親從地獄裡面生天了,生忉利天了。光目女的母親也是墮在地獄,靠她念佛的力量,從地獄出來又到人道,雖然命短十三歲,但總是從地獄離開又得人身。這個不能不注意,所以經不是念念就能超度了,念得要有成績,沒有成績,念得沒用處。婆羅門女念一天一夜佛得一心不亂,正是《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她一天一夜得一心不亂,最低限度也是事一心,得事一心不亂她就證果了,所以她有能力在定中去參觀地獄。無毒鬼王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地獄只有兩種人去,一個是受罪的,一個是菩薩到地獄去巡查。她在定中有能力到地獄去巡查,人家是念到一心不亂。光目女功夫就差一等,念到功夫成片,所以沒有能力到地獄,夢中能夠見到,得到瑞相,得到感應,在夢中得到的。一個是定中,這功夫淺深不相同。最低限度要依教修行,念這部經,依教修行,真正自己得利益,這個利益是自己得六分,她得一分。她為什麼?像婆羅門女的母親,為什麼她能夠生天?她母親要不墮惡道,她就不會認真修行,她也證不了果。她為什麼證果?母親的增上緣,幫助她證果的。母親這個功德很大,母親不墮惡道,她不能成為聖人,所以她成聖人了,母親有福。她之所以念佛念到一心,是因為母親墮地獄,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七分功德她得一分,念經的人自己得六分。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才曉得,超度確確實實有力量,但是你要如理如法的去修,否則的話,這部經念幾遍是沒用處的,要是有口無心更糟糕,更沒用處。所以一定要懂得經義,要依教修行,感應道交。

  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