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大意  (第二集)  1992/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4-003-0002

  倒數第二行,我們先將經文念一段:

  【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這一段。

  【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

  到這是一段。前面,就是昨天,跟諸位報告的本經十種大光明雲,是全經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世尊,不僅是世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說法的依據,總離不開這十句。十句是理,今天這一段說的是事,這是從事相上也是圓滿的說法。這一部經是大乘菩薩法,所以一開頭就給我們講六度。『檀』是檀那,就是布施。六度,簡單的說,就是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必須守的六個原則。從這個地方很顯然的能看出菩薩跟凡夫不同的地方,也正顯示出覺、迷不一樣的處所。我們看看覺悟的人,再回過頭來想想自己,這樣才能夠發現自己的過失。發現自己過失這叫覺悟了。悟了之後,能夠將自己的缺點、習氣改正過來,這叫修行。

  所以修行並不指每一天念經、拜佛,念經、拜佛是修行的一種手段,這個手段能不能達到目的,完全看你能不能發現過失、能不能改正過失,那才有用處。如果每天雖然是很勤奮的念經、念佛,念得很多,念得很辛苦,可是並不知道自己的缺點,也不曉得改正自己的習氣,這一種念誦都等於零,都沒有效果,這是諸位同修們特別要注意到的。

  我們先說菩薩修行的綱領,也就是菩薩怎麼存心,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這是我們修學的地方。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施是捨,把它放下。把什麼東西放下?如果照佛法綱領上所講的,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眾生跟佛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眾生有妄想、執著,離開妄想、執著,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生佛不二,本來成佛。你現在變成眾生就是因為妄想、執著。妄想就發展演變成所知障,執著就演變成煩惱障,無量無邊的煩惱從執著來的,一切所知障是從妄想來的,離開妄想、執著就是如如佛、本來佛。由此可知,佛教給我們放下,教給我們捨棄,就是捨棄妄想、捨棄執著,就對了。如果說得更細一點,那就是把是非放下、把人我放下、把貪瞋痴慢放下、把憂慮放下、把牽掛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就是『檀波羅蜜音』。

  第二是持戒,『尸羅』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此地講戒是講佛的教誡,並不專指戒律,戒律是佛教誡的一部分,一切經論凡是佛對我們所說的一切教訓統統要遵守。不但要遵守佛的教誡,世間法律、規約、規矩、道德、風俗習慣我們都應當要遵守,這全包括在「尸波羅蜜」裡面。第三忍辱,『羼提』是忍辱,忍辱就是說凡事要有耐心,要能忍。佛在《金剛經》上跟我們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不但是佛法,即使世間法,愈是大事愈要大的耐心,小事得要小的耐心,沒有耐心、沒有毅力決定不能有成就。佛教給我們要有耐心,自己修學要有耐心,教化眾生、幫助別人更要有耐心。第四是精進,精進就是建立在耐心的基礎上。

  所以六度次序不能顛倒,首先叫你放下,然後叫你守法,你不能放下就決定不會守法,守法的人一定能放下。特別是在佛法裡面,佛教給我們一門深入,雖然佛給我們講了許許多多的法門,許許多多法門是應各種不同根性的人而說的,不是叫你統統都學。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一個事實,當年佛在世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只要他有緣分見到佛陀了,向佛陀請教,佛給他一說法,他就開悟、就證果了,就那麼快速。正如同一個病人遇到一個高明的大夫,請大夫給他一診斷,藥到病除,他的病立刻就好了。這個道理完全相同的。

  今天佛不在世了,佛所留下來給我們的是從前給那些病人的處方,他留的很多,這些處方適不適合於我們自己?就很難說了。這個方子沒錯,當年的確是治好人的病。假如我們生的病跟那個人不一樣,現在用這一服藥方,不但病不能好,一定加重,甚至於死亡!這不是佛的過失,是你對於這些處方選擇不慎,你自己誤了自己,佛沒有害人。因此在佛滅度之後,我們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請教這些有修、有證的過來人,這是佛的弟子,他們有經驗,向他們請教,讓他們提供經驗給我們做參考,這是一個方法。另外一個方法,那就自己去嘗試、去摸索,每一個法門試驗試驗,如果這個法門非常適合自己,選定之後就一門深入。選定之後其他的都放下、都捨棄,這是布施。專修這一法門就是守法。不再為其他法門所動搖,這就是忍辱,這就有耐心,忍耐。然後再精進,純而不雜,努力前進,這就對了。

  能這樣去做,下面你就得到結果了,結果是什麼?是三昧現前,就是禪定,『禪波羅蜜』。你所得到的是清淨心,得到的是正常的享受,「禪」就是正常的享受。得到定之後,一定開智慧了,你對於世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就是宇宙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生活的環境,真相大白,自己修行圓滿成就了。圓成之後,性德自然流露,後半段所說的完全是性德的流露,這種流露不加一絲毫的勉強,所以我們說它做自然的流露,自自然然你流露慈悲。今天你的慈悲心透不出來,發不起來,勸了也沒用處,有一些修行人為這個事情很煩惱。煩惱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把問題嚴重化,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之道唯有修清淨心,換句話說,唯有修前面所說的六波羅蜜。修學到一定的程度,性德自然流露,這就得受用了。

  下面這是講教化眾生,這在光明雲裡面給諸位報告了。如果把這一段跟前面一段合起來看,大圓滿光明雲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圓滿的六波羅蜜。從圓滿六波羅蜜裡面流出來的自他二利的受用是無量無邊,這流露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解脫』,這是得自在了;『無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煩惱、憂慮、牽掛真正斷盡了,權實兩種智慧現前,這才能說法度生。底下『師子吼、雲雷音』都是講說法利益一切眾生。這一段就簡單跟諸位報告到此地,希望大家用心去體會,這個裡面的意思是究竟圓滿,無窮無盡。

  下面我們看到法會雲集的大眾,在二十五面第一行,你看看這個經文:

  【娑婆世界。】

  這句話是指我們的大千世界,不是指這一個地球,也不止一個單位世界,單位世界我們講太陽系或者講銀河系,這是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區,他教化的區域。過去許多人都以為經上講的『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這個大千世界,大概是說的我們今天天文學家所講的銀河系,多半都是這個看法。可是我們看到《無量壽經》註解後面,有一篇文章附錄在後面,是黃念祖老居士寫的,他老人家的看法,認為我們今天所講的銀河系只是一個單位世界,就是我們經上講的「一四天下」,是一個單位世界。假如真的銀河系是個單位世界,大千世界有多少個單位世界?我們依照佛經的說明,至少有十億個單位世界,那這個範圍就太大了。今天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還沒有看到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娑婆世界。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太虛空裡面是無量無邊。

  【及他方國土。】

  就是指其他諸佛的教區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經,昨天跟諸位說過,是圓教一乘經典,圓中之圓,上自諸佛如來,下至天龍鬼神、惡道眾生,這跟《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有什麼兩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全都包括盡了。一切諸佛如來到了忉利天宮。

  【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

  顯示這個法會是平等法,跟《無量壽經》完全相同,是平等法門。『天龍鬼神』,這個「天」是指天神,「龍」是畜生,「鬼」這是代表三惡道。這樣一看豈不是十法界統統包括了,上從諸佛,下至地獄眾生,統統包括盡了。所以這個經是圓中之圓,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下面這是舉例,從四天王天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把欲界、色界、無色界全部都包括了,這個不要細說。除此之外還有諸神眾,在三十一面,大家細細看看。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

  這樣一句就把盡虛空遍法界統統包括盡了。

  【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下面所講的這些是神,神眾無量無邊,只不過是舉幾個例子來做代表而已。這些地方我特別提醒諸位,『海神、江神、河神』都是屬於水神,我們中國人稱作龍王。台灣同胞們因為居住在海島,海島對外的交通在過去唯一的就是船舶,船行在大海當中,非常危險,所以求龍王來保佑,大家拜的媽祖,媽祖就是海龍王,是屬於海神。在中國大陸,像長江、黃河這有江神,再小一點有河神。所以要認識媽祖是龍王,是水神,是大者。下面有『樹神』、有『山神』、有『地神』,地神就是城隍、土地,這都是屬於地神。我們在經典裡面所看到的餓鬼道、鬼神道裡面的社會,與我們人間相彷彿,閻羅王就好比是個國家的總統,城隍就好比縣市長,土地就好比是鄉長、里長,是鬼神之小者,管這一個村,管這一個里,那就是土地公。這些神,人在生前有這些習氣,這些氣分,也修一點福德,這都是福德神,死了以後就去當神去了。神是鬼道裡面有身分、有地位,生活環境過得比較好一點的,我們一般叫他多財鬼。鬼有三種,有多財、有少財、有沒有財的,這無財鬼,那就很苦了。這是生前修的有一點福報,死了以後到鬼道裡頭去做鬼神去了。這一些習氣不能有。

  像底下有『草木神』,《戒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是樹木的高度超過一個人以上的都有鬼神,有樹神。是因為靈鬼他住在這個地方,依樹木而居住,那就是他的家,不是他成精了,不是的,依附草木。愈是大的樹木,年代久的,依附的精靈愈多。至於草本的花草,那多半都是有一些人非常喜愛的,你生前非常喜愛玫瑰花,死了以後你還是離不開玫瑰花,就當玫瑰花神。喜歡什麼就會變什麼神,這個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大家不要有愛好、不要有嗜好,有嗜好就很麻煩。讀書人喜歡書,死了以後變書神,書神是什麼?書蟲、蛀蟲,牠離不開,這個麻煩!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切萬緣要放下,決定沒有留戀,來生不要去惹這些麻煩。這個地方我只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底下一段三十三頁裡面,是講的鬼道,全是講的鬼王。這些鬼王,剛才說過了,餓鬼道裡面有福德的,在餓鬼道裡面他有職務,他也管某一部門之事。但是諸位要曉得,鬼能不能禍福人?不能夠。而人之造作善惡,他來處分,是這個意思。就好像我們今天的政府,政府警察,這是執法的人,他能不能賞賜我們?能不能懲罰我們?那不能。我們做好事,他來褒揚;我們做惡事,他來懲罰;我們善惡事都不做,他對我們一點能力都沒有。鬼神亦復如是。所以你不要怕鬼、怕神,只有你自己做了虧心事,你才怕他,世間人做了虧心事怕刑警,你不做虧心事,你怕他幹什麼?鬼神比刑警還要厲害,刑警還可以欺騙他,鬼神沒有辦法欺騙,他有小神通,欺騙不了他,這個是要知道的。

  在三十五頁,這一行經文很重要,這是釋迦牟尼佛問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曾經是過去七尊佛的老師,顯示他智慧的圓滿。這問文殊菩薩,你看看今天來參加法會的人數,從一切諸佛菩薩一直到天龍鬼神,娑婆世界、他方世界,今天來集會的人數有多少你知不知道?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佛曾經有比喻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那沒法子計算的。今天忉利天宮所集會的人數,絕不亞於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忉利天宮有這麼多人,是十方的人統統到忉利天宮來了。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千劫』是時間之長,來計算,沒有辦法算得出來。為什麼?虛空法界可以說統統都道盡了,顯示出這個法門的圓滿,法門的稱性,是究竟圓滿的性德,才有這個現象。如果不是究竟圓滿的性德,絕對沒有這個現象。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看,這個經的內容確確實實超過了《華嚴》、超過了《法華》。這是看經不能不留意的地方。如果從這些地方疏忽,含糊籠統看過,這裡面的經的好處、利益你決定得不到,你沒有看出它的門道。不但文殊師利不知道出席的大眾數字,佛也說: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當然,佛哪有不知道?佛這個說法是說客氣話,也顯示出這是事實。佛雖然知道,也沒法子說出,說出來我們也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懂?不是我們的境界。下面佛接著說了:

  【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已度』、『已成就』的是諸佛,『當度』、『當成就』的是諸菩薩,『未度』、『未成就』的就是這些天龍鬼神,這也是把十法界眾生全部都包括了。『地藏』是圓滿的性德,不要把「地藏」看作一個人,看作一個人,你在這裡頭就起疑惑了,問題就多了。你把地藏菩薩看作心地含藏圓滿周遍的德能,這問題就沒有了。所以此地地藏不代表一個人,代表圓滿周遍的性德。誰的性德?自己的性德,經文的本意確確實實如是。這樣殊勝不思議的境界,一般人看這個經,我們不能不懷疑。為什麼?他要真正懂得了,必然契入境界,依教修行。另外一種含糊籠統、粗心大意,這個經文念念就念過了,沒有仔細去觀察。何以見得?他不相信,不能信受。你們這麼多同修在這裡聽這個經,你們自己冷靜問問自己,相信了沒有?沒相信。這是真的,不但你們不相信,多少出家的法師也不相信。不相信是正常的現象,不足以為怪,你要相信才奇怪。文殊菩薩在此地說: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

  像文殊菩薩這樣的人才會相信、才會接受。文殊菩薩以下的善根智慧,聽了這個話怎麼能相信?怎麼可能接受?所以『必懷疑惑』,必定疑惑。『未免興謗』,這個是正常的。所以有些人不相信,說是佛經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最會說大話的人,文殊菩薩就講過,這是正常現象。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所以文殊菩薩代我們啟請,求佛說明地藏菩薩在因地裡面怎樣修行、怎樣發願,他今天法會上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成就。希望能夠藉世尊的開導,幫助我們斷疑生信。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

  文殊菩薩有請,世尊當然就有說了,一開頭用比喻上來說,說明地藏菩薩修行時劫的久遠,然後再告訴我們菩薩的『威神誓願不可思議』,威是講他的威德,神是講他的能力,就是神通,神通是屬於能力。威德、能力、他的志願,誓願就是志願,不可思議。這些到底說的是什麼?完全說的是當人性德,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性德不可思議,是說的這個。希望我們從這部經典的感發,使我們自己認識自己,將我們自己的性德透露出來,效法地藏行願。這是從事相上說,這一尊地藏菩薩就是我們修行的榜樣,我們要依照這個榜樣來塑造自己,自己就是地藏菩薩,這才真正契入。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這個懷疑就更嚴重了。佛講: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

  我們大家都聞到了,地藏菩薩都聽到了,名字聽到了。

  【或讚歎。】

  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就是『讚歎』,南無這兩個字是恭敬的意思、是頂禮的意思、是禮拜的意思,就是讚歎。

  【或瞻禮】

  你們見到地藏菩薩像都會拜一拜。

  【或稱名。或供養】

  『稱名』是念菩薩名號,『供養』。

  【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

  你們也發心印《地藏菩薩經》,印地藏菩薩的像,這都在做,都做了。做了以後得什麼好處?

  【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你看做這麼一點小小的好事,得的果報人間天上一百次的往來,不墮三惡道,這個果報未免太大了,這能叫人相信?而我們實際上所看到做這些事情的人,聞是菩薩名字讚歎、瞻禮、稱名、供養,做這些好事情的人,照樣墮三惡道,還照樣下地獄,沒有往返三十三天,這經上講的就矛盾了,釋迦牟尼佛有沒有騙我們?佛講的是句句都是實話,你沒看清楚,人家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什麼男子、什麼女人?關鍵的字眼就是在這個字,我們照這個幹法不行,得不到這個果報。此地講的善的標準,這個經是圓滿大乘經典,圓教大乘,此地這個善的標準也是圓滿的善。什麼是圓滿的善?《觀經》講的三福十一句統統都做到,才是此地講的「善男子、善女人」。

  這十一句我在這裡念一念,諸位想一想我們做到了沒有?然後再對一對,此地講的善男子,包不包括我在內?「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做到了多少?統統都做到才是此地善的標準。假如這十一句全都做到了,他對地藏菩薩這種修行法,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我覺得是很保守的說法,決定不誇張,我們信得過。我們今天修學大乘,憑什麼?大乘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十一句統統要做到,像《無量壽經》、本經、《華嚴》、《法華》、《楞嚴》這是圓教經典,這十一句還要做得圓滿。每一句做到幾分之幾那不行,那個不夠圓滿,修學普通大乘經典可以,這種大乘經典不夠資格。所以那一個字是關鍵的字眼,不能不知道。

  底下這是列舉事實做為我們修學的典範,做為我們修行的榜樣。第一個例子是大長者子,這是修學地藏法門的,修學地藏法門就叫做地藏菩薩。大長者子,經上沒有說出他的姓名,這個無關緊要,我們重視他的願行,這才要緊,是我們學習的地方。這個人見到佛的相好莊嚴,發心學佛。把這個例子擺在第一回合,用意很深。我們學佛,學得不快樂、不幸福,走到這個社會上人家一看你,學佛的人都倒霉,千萬不要學佛。你把佛法的形象都破壞了,這不但沒有功德,這是佛門的罪人,這擺在這一段是這個意思。凡是學佛的人,身體健康,長壽不老,自在快樂,這個是我們佛教形象,一看到你,你怎麼這麼快樂?怎麼這麼幸福?我學佛。學佛真的有這麼好,大家都來了。這一段真正的意思在此地。

  首先標顯出來,佛法是最現實的幸福人生,佛法不消極,特別是大乘佛法,標榜的是離苦得樂,你看經一開端,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知苦樂法,你看這一段經文顯示在此地。我跟大家講的是註解上都沒有的,古人註解也沒有的,你要體會到這個意思。它為什麼不把別的例子擺在這裡?為什麼把這個例子擺這裡?很有道理。使我們一看,對佛法生起仰慕之心,生起一個非學不可的這個意念。這是第一回合。

  第二再舉婆羅門女。這都是說在久遠劫之前,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之中,這個經文在四十四、四十五面,我們就不讀經文了。這個是地藏法門的開端,前面是叫你仰慕,大長者子是叫我們仰慕、羨慕,對佛法生起仰慕之心,生起歡喜之心,生起迫切需求之心,那個用意在此地。然後再教你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入門?這就講到孝道,孝敬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法。所以在三福裡頭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從這做起。你想得到真正快樂、幸福、美滿的人生,你要從這裡下手,這是真正可以達到我們生活的目標,達到我們離苦得樂的願望。

  婆羅門女裡面就舉出兩個例子,一個苦、一個樂。樂的是什麼?婆羅門女樂。苦的是什麼?她母親,她母親苦,這從果報上講。有果必有因。婆羅門女得的樂的因是什麼?是敬三寶,孝敬,三寶是老師,孝親尊師。她母親為什麼得的苦報?母親是不信三寶。諸位要知道,不信三寶就是不孝順父母,三寶是老師,父母叫你去求學,你對老師不恭敬,不認真學,父母就憂心,這就不孝了。所以一開頭就擺明苦樂,孝、不孝,敬、不敬,它就把這個事情擺開。實在講是極其善巧方便把我們點醒,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覺悟。

  這個孝女雖然常常勸導父母,父母沒有能夠完全相信,這個信心是進進退退的。所以死了以後,她的女兒想一想,在生時她的心行就能夠判斷來生的果報。心不好,行為也不好,必墮惡道。墮惡道之後要想方法去幫助她,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超度,佛門裡面為亡人超度的佛事的理論就是在《地藏經》上,我們從這個經典也得到真正超度的方法,這個經上講得就很清楚。她的方法是盡心盡力修福,真正是盡心盡力。為什麼?她把她自己家裡的房地都賣掉了,賣的錢去修福。

  【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

  這個文在四十七面。這一段經文實在講就是講的四個字「盡心盡力」,來供養三寶為亡母祈福、求福。在她那個時代,在世間示現作佛教化眾生的是覺華定自在王佛,這就是那一個時代的本師;我們這一個時代,這個地區,我們的本師是釋迦牟尼佛。這是她供養本師佛。這個經上沒有說供養阿彌陀佛,也沒有說供養毘盧遮那佛,為什麼一定要供養覺華定自在王佛?是她的本師。人不能忘本。我們今天專心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是我們的本師教導我們這樣念的,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老師就歡喜,這就是奉事師長,聽老師的教訓,照老師的話去做,這就對了。不要說是我自己的老師我不拜,我為什麼拜別人?西方極樂世界離我這裡很遠,釋迦牟尼佛離我這裡很近。這就是違背了本師。這一段經文裡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她這個時候佛不在世了,是佛的像法時代,一切諸佛法運都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所以佛不在世,佛雖然不在世,佛像在世間。她在佛像面前:

  【瞻禮尊容。倍生敬仰。】

  關鍵的字眼就在這一句,她跟一般人的恭敬心不一樣,超過一般人的恭敬心太多太多了,所以她得到不思議的感應。

  【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

  在瞻仰的過程當中心裡面就求願,可惜佛已經過去了,如果佛今天在世的話,我要是遇到了,我問我的母親在哪裡,佛一定會告訴我。因為她的誠敬達到了極處,所謂是至誠感通,婆羅門女有感,佛就有應了。

  【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

  這個文在四十九面。就感得了,佛沒有現形,沒有看到佛的像,聽到空中有聲音告訴她,她母親在什麼地方。她聽到這個音聲了,當然就愈發的感激了。就問空中聲音,到底是什麼人告訴她?佛就說了,我就是覺華定自在王佛。經文在五十面,五十面前面這一段,第二行看最後:

  【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

  這一句話很重要,這真孝,孝感天地。一個真正孝順父母的人,諸佛菩薩都尊敬,天地鬼神哪有不讚歎的道理,哪有不敬之理?幾個人知道孝順的德有這樣的殊勝?不知道!甚至於現代有許多年輕人嫌棄父母,這個造罪業。這樣的人學佛能不能成就?跟諸位說決定不能成就。只是阿賴耶識裡面種了一個佛的種子而已,要想開花現行,那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以後才能得到,現前不能得到。現前真正得到結果,真正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往生就是成佛,這是諸佛如來的易方便法門。不盡孝、不敬師不行,做不到。為什麼?與心性不相應。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可不多。為什麼念佛的人不能往生?念念《地藏經》就明瞭了。不過說老實話我叫他念《地藏經》,他怎麼念他還是不明瞭,為什麼?《地藏經》裡面他看不出來,擺在眼睛前面,他也看不出經裡面講的是什麼意思,那念了還是沒用處,還是找不到自己的過失在哪裡。自己過失找不到,那怎麼會修正?這個修行就談不上了。

  所以這個地方是『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這一點非常非常的要緊。佛慈悲,有感必應,應了之後到底她母親在哪裡?佛有沒有告訴她?佛沒有告訴她,只跟她講,妳修供養完了之後,妳快一點回家去,回到家裡去之後:

  【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這個經文在五十一面,五十一面第一行。佛教給她這麼一個方法,這一句重點是在前面一句,『端坐思惟吾之名號』,這就是教給她念佛的方法,念佛要怎麼念法?大家要把這八個字記在心頭,你就知道佛怎麼個念法了。其實,《地藏經》上講得簡單,《無量壽經》裡面講得詳細,告訴我們,當自端心,當自端耳目鼻舌身意,那個講得詳細。此地只說了一個「端坐」,這個坐是不動的意思,端是端正。這句話實在講就是我們儒家所講的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念這一句名號才管用!我們今天是口頭念的,嘴皮上有阿彌陀佛,心也不端,意也不正,所以這個佛號一天念上十萬遍也沒有感應,人家念幾句就有感應。這個就是念佛有會念、有不會念的。覺明妙行菩薩教給我們,念佛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就是「端坐」的意思,不間斷就是「思惟」的意思。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希望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的人,唯恐這一句佛號念不好,哪有心思還說閒話?

  我在國內國外,幾乎每一天都得不到休息,來問問題的人太多了,寫信的人,信一大堆、一大堆,來的時候統統丟字紙簍去了,我看都不看。來問問題的人,說實實在在都是不老實的人,都是打妄想的人。如果不打妄想,老實人,念佛都來不及,哪有問題來問你?心地清淨,什麼事都沒有,才叫端,你的心才端正。還想這個、想那個,甚至於問經典,經典有什麼好問的!經典你來問,我給你講你就懂,沒有那回事情。你來問,我給你講,統統叫廢話,不如老實念佛,念佛什麼都知道。

  此地不是說了,只要你老老實實念佛,你的母親到哪裡去了你自然就知道了。佛要跟她講,講了也沒用處,講了她也見不到,對她母親沒好處。教她一個用功的方法。婆羅門女這是真正把孝敬兩個字做得圓滿,為什麼?回去之後就依教奉行,果然就認真念佛,照佛講的這個方法,「端正身心,一心稱念」。她念了一日一夜,境界就現前了。什麼境界?地獄境界。她就到地獄去了,到地獄去參觀、去訪問,參觀、訪問、考察一起都來了。佛沒有騙她,一日一夜就是《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她根利,一天一夜就成功了。這是什麼境界?給諸位說這是「事一心不亂」的境界,一天一夜得事一心不亂;得事一心不亂就是菩薩,就不是凡夫了。這個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一天一夜超凡入聖,就到達地獄了。

  在地獄裡面遇到無毒鬼王,在五十四面第一行:

  【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

  我們從這一句來看,她本來是凡夫,婆羅門女,婆羅門是外道,外道裡面一個女孩子,依照佛的教誨,修行一天一夜就變成了菩薩。我們看到是又羨慕、是又慚愧。我們念佛念多少天了,念多少夜了,還是凡夫,一絲毫改變都沒有,人家改變這麼快。這是真正值得我們反省的,真正值得我們警惕的。這是她參觀地獄、考察地獄。她的母親見到沒有?還沒有見到,怎麼沒見到?她母親生天了,她已經不在地獄了,是來過地獄,沒錯,來過地獄生天了。這個文在第五十九面,當中那些經文有註解,你們看看就好了,不是很要緊的地方我就不提了。我給你們提的這非常重要,註解裡頭沒有的。

  你們看五十九面,這一段經文,經文的倒數第三行:

  【悅帝利罪女。】

  這個『悅帝利罪女』就是她的母親。

  【生天以來。經今三日。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你看這一段,這一段裡面明白告訴我們,她的母親造的罪很重,她是毀謗三寶的罪業,毀謗三寶是墮在無間地獄,這地方講的無間地獄。孝女才一發心,天地鬼神都感動了,換句話說,她一天一夜念佛還沒有得三昧之前,母親就生天了,你看感應多快!為什麼?因為她一日一夜是必得三昧,這一定得念佛三昧,諸佛菩薩、龍天鬼神統統看到,所以她母親提前走了,提前生天了。超度亡人的理論、方法你們明白了沒有?你們曉不曉得她母親為什麼會生天?她母親要不墮阿鼻地獄,她決定不會去念一天一夜的佛,她決定不會到覺華定自在王塔廟裡面去禮拜、供養,不去!她還是凡夫,她成不了菩薩。她之所以精進、努力的成就是她母親逼著她的,她母親有這一分的福德,這是母親生天是憑這個。如果她自己修行不得力,修行不成就,她母親也生不了天。這樣關係大家一對照就恍然大悟,我們是為了幫助亡人,為了救拔他,我們拚命努力加功用行,自己成就了,這是他的力量加持我們,沒有他這個墮落,我們就馬虎、懈怠了,暫時事情就放在一邊了,不要認真努力修行了。這是真正的道理!

  所以你們要想超度家親眷屬,你們學婆羅門女發真誠之心,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那就必定超度,見與不見都沒有關係,決定超度。如果說念幾卷經,裡面還是是非人我,還是拉拉雜雜,你不要說念幾天,念幾年,你那個亡人在哪個地方受罪還在那裡受罪,根本不相干。這是我今天跟大家講真話,這是《地藏經》上講的。所以超度有它的理論、有它的方法、有它的效果。一個人有福,周邊的人都沾光了,所以跟她母親在一起同時受災難的、受罪的這些人,都跟到她一起生天了,大家都沾光。

  今天我們的社會有災難,大眾都生在濁惡之世,就像經上講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造罪業的人多,這個社會後來有什麼樣的結果自然能夠想像得到。我們要救自己,要救度這一切眾生,怎樣救法?學婆羅門女就行了,就可以辦到了。不要認為我一個人力量很薄弱,你一個人真正成就了,那個力量就不薄弱了。你念佛真正得到念佛三昧,我們全台灣兩千萬同胞都沾光了,都可以消災免難,你這才叫真正行菩薩道,才真正是發菩提心度脫一切罪苦眾生。光是嘴皮上發願沒有用的。我們念佛的目標就是要得念佛三昧,也就是說,就是要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才能度自己,才能度廣大的眾生。這一段經給我們的啟示。

  到末後在六十一面: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過去生中修的因,現在都成了等覺菩薩。財首菩薩我們在華嚴會上看到的,《華嚴經》上看到的,久遠劫之前他們還有這麼一段公案。到這個地方,本經的序分大意介紹完了。這一部經總共十三品,第一品是序分,後面三品是流通分。所以它的架式也是大經的架式,跟《法華》、《華嚴》是一樣的味道,像這些地方都不能夠忽略的。

  我們看第二品:

  【分身集會品第二】

  經文一開端佛就告訴我們,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的地藏菩薩,依地藏本願修行的這些人統統是地藏菩薩。

  【所有地獄處。】

  地獄是指有苦難眾生的處所,菩薩一定在那個地方廣度眾生。也就是說,他認真在那個地區修行,幫助大家,成就大眾。這一些地藏菩薩今天也集會到忉利天宮。這些菩薩們實際上就是代表了這一個法門,顯示出這個法門在盡虛空遍法界在在處處圓滿具足,沒有一處是有欠缺的,這個法門的殊勝圓滿、無量功德於此可見。菩薩是一個修學、教化、弘法、護法之人,菩薩的弟子們,正在向他學習的,也跟著菩薩一同到忉利天宮來了。他的修行表現在事相上。經文在六十七面:

  【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

  這是指法界一切六道的眾生。

  【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

  得力於地藏法門的幫助。地藏法門在前面理事都有深廣的顯示,事上雖然說得不多,只說了一個大長者子、一個婆羅門女,但是它的含義之深廣,我們已經可以體會到了。我們學佛要從這個地方認真的、努力的修學,依照本經的理論、方法必然在這一生當中也能夠『各獲果證』。這是說他這些學生們隨同地藏菩薩統統到了忉利天,見到釋迦牟尼佛。

  【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下面的開示,是說菩薩度眾生的事業,也是我們學習的處所。首先佛給菩薩摩頂,摩頂是安慰他、慰勞他的意思,嘉勉的意思。下面佛說了,這個文在六十八面倒數第二行:

  【吾於五濁惡世。】

  『吾』是釋迦牟尼佛自稱,佛告訴這些無量無邊修學地藏法門的這些菩薩們說:

  【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

  『習』是習氣。這是完全接受佛教化的這些眾生,沒有皈依、沒有接受佛教化的那些人統統不算。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完全依照佛的教學去奉行的人多,但是還有十分之一、二,也就是百分之一、二十的人陽奉陰違,不聽老師的話,表面上聽,背後就不聽了。這是什麼?原因在哪裡?惡習氣很重。換句話說,禁不起外面的誘惑,外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誘惑,他就動心,就動搖了,就退失道心了。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今天這個時代,去佛已經三千年了,到佛法末法時期了,今天這個狀況就要顛倒一下了。我們依照經典來修行,『五濁惡世』今天是濁惡到了極處了,跟三千年前那個世界不能為比了,『剛強』也到了極處了,『令心調伏,捨邪歸正』,那真是難之又難,聽話的人十之一、二都沒有,不聽話的人十之八、九,不是十之一、二,是十之八、九。

  【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菩薩如是,世尊也不例外,世尊代表一切諸佛,地藏代表一切菩薩,一切諸佛菩薩分身、化身無量無邊。世間人愈苦,菩薩的悲心愈重,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天天勸導我們,給我們講好話,我們也聽得厭煩了,聽得都不要聽了,這就是事實。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之人,一接觸佛法就感動了,他就相信,就接受了,就依教奉行,這種人少之又少。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善果』就是有善根的人,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多勸他,常常勸他,慢慢他體會到了,他能接受。

  【或有暗鈍。】

  業障重的人。

  【久化方歸。】

  菩薩教化眾生得有耐心。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所以佛教化眾生,從眾生這一方面來講,可以分為這四等人。四等人統統要顧及到,「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所謂是根熟的眾生要幫助他成就,根熟就是此地講的『利根』,完全能夠相信,要幫助他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成佛、成菩薩。沒有成熟的人,有善根沒有成熟,想辦法幫助他成熟,沒有善根的人幫助他種善根,以善巧方便盡心盡力去做。盡可能利用今天科學的工具,在我們自己能力狀況許可之下努力去做,這真正慈悲,真正能夠憐憫一切眾生,盡心盡力。我今天我用錢,到用錢的時候仔細想想,這個錢能不能省?如果能省下來,像我們印這個書,這一本書大概要二、三十塊錢,我能夠省二、三十塊錢,這個世間就多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常常存這個心,就是大慈悲心,就是救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

  在美國,美國的同修們常常在報紙刊頭底下刊一個小廣告,「請念南無阿彌陀佛」,人家看報紙一看,這個字就印到阿賴耶識裡面去了,這都是善巧方便。力量更大的,印經布施,流通錄音帶,甚至於廣播電台、電視台,把佛法利用這些工具介紹給廣大的聽眾、觀眾,這都是慈悲、憐憫、救護一切眾生的手段。一個人力量有限,集合大眾的力量誠心誠意去做,必定獲福。假如用這種方法去斂財,去騙得自己的名聞利養,那我在此地也要告訴你,你將來必定墮阿鼻地獄。不要認為我替佛教做了好多事情,為什麼還要墮地獄?決定免不了。這我統統都告訴你了,你將來縱然墮地獄不能怪我,你當時為什麼沒說?我說了,這麼多人都聽到了。所以你的前途是你自己負責任,你這一生成佛、成菩薩,還是變餓鬼、墮地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七十一面經文,一直到七十二面,正如同《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所示現的,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應以什麼身度脫,就現什麼樣的身分,隨類化身,這個就不可思議了。佛給菩薩做了一個榜樣,做了個示範,菩薩給我們初學的人又做了一個典範,這在這個經裡頭非常的明顯,我們看這個經要特別注意這些事情。七十四面經文裡面有很重要的一句話,這是囑咐地藏菩薩的一段話,非常重要。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

  這都指我們這些人。

  【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慇懃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釋迦牟尼佛忉利天宮這一會圓滿之後,下到人間第二天就入滅了,就滅度了。世尊滅度之後,一直要到彌勒菩薩出世,彌勒菩薩什麼時候到我們這個世間來?註解上這裡有,第七十五面第二行最後一句,「要經五十六億七千六百萬年」,彌勒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彌勒佛再來的時候,要五十六億七千六百萬年,這個世間有佛的時間很短,沒有佛法的時間很長。在這段黑暗的時代,眾生可憐,佛菩薩不忍心,什麼人來代替佛教化眾生?這個責任就是地藏菩薩。諸位要記住,地藏菩薩的精神就是孝親尊師,沒有佛在世的時候,人要能夠知道孝親尊師,也決定不墮三途。

  所以地藏菩薩在佛滅度之後,彌勒沒有出現之前,他是代理佛,他在所有菩薩裡面他的身分不一樣,其他菩薩不是代理佛,地藏菩薩是代理佛,這個要知道的。世尊既然有囑咐,地藏菩薩當然承當。地藏菩薩對世人的幫助,經末後在七十八面,這是講一切眾生。

  【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

  這個地方特別要記住,是在佛法當中所做的『善事』。佛法在今天,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偏有滿,不一樣,你要把佛法認識清楚。真正在佛法裡面你做的一點善事,哪怕這個善事再小,諸佛菩薩在冥冥當中加持你,也能叫你得殊勝的利益。這是這一段經文的意思。這是地藏菩薩對釋迦牟尼佛面前承當下來的。所以法要純正,純正之法實實在在不容易遇到。

  後面地藏菩薩說:

  【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

  這是表示鄭重,佛囑咐他的他完全直下承當。末後是世尊對他的讚歎、對他的安慰、對他的鼓勵。

  這是第二品的大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