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守護夜神章  (第八集)  1981  檔名:12-008-0008

  七百五十五面倒數第二行當中開始,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我知法界一性。入於如來圓滿言音。隨眾生心無不了故。】

  從這句看起。這是在這段裡面的第六句,經文一共是十句,上一次我們講了五句,這十句都是深觀妙法。經文一般的格局總是後後深於前前,此地所講的『知』,是甚深般若智慧,才能夠真正的見到『法界一性』。這就是《華嚴》裡面所說的一真法界,通常像禪家所講明心見性,到見性的時候就見到法界是一性,這是見性的境界,這講見性什麼樣子。幾時你真正見到法界是一性,性是體性,就是一個東西變現出來的。一性無二性,到這種境界心才真正的平等,本性裡面的智慧都現前,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慧。這個智慧現前,當然盡虛空遍法界是一性,智慧現前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像經典當中所說的,即使是他方世界那個地方下毛毛雨,下了多少滴的頭數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一點都不錯,這個話乍聽起來很神奇,這怎麼可能?可是那是事實。為什麼?因為這一切法都沒有離開法性,法性本覺,本來它有覺性,覺就知,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所以佛與大菩薩們,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智慧、有那麼大的神通?我們今天所謂是神通,這種能力從什麼地方來?我們要曉得,這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能力,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佛法修學的中心就是見性,性決定是一,沒有二性。因此在修學上來說這個最高的原則,就是一門才能夠入得進去。一門就叫做解脫門,我們在《華嚴經》上看這麼多的菩薩,他們修學證入,無一不是從一門證入的,這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法門決定是平等,為什麼?是一性怎麼不平等!法法都平等,沒有一法不平等的。在一切法裡面只有迷悟不同,迷的是什麼?迷了性。悟的什麼?悟的還是性。性裡面沒有迷悟,我們人有迷悟,眾生有迷悟,本性裡頭沒有迷悟,悟了性就叫做佛菩薩,迷了性就叫做凡夫。迷了裡面似乎有許多不同的性,悟了才曉得原來是一性無二性。悟入到法界這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平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還是歸納起來講的,實際上在迷位是無量法界。我們每個人,各人有各人的法界不會完全相同,迷的時候是各人有各人的法界。

  所以天台大師在《法華文句》裡面,給我們說的「百界千如」,這是把十法界一展開,告訴我們法界是無量無邊,但是要曉得,同一個真性,同一個本體。禪家有所謂說「識得一,萬事畢」。識是認識,幾時你認識一,什麼事也沒有了。那個一是什麼?就是「法界一性」。《華嚴》講一真法界,淨土講一心不亂,唯有一心才能入一真,一心能入,一真所入。可是這裡頭真正入進去了沒有能所,如果還有能入、所入,那沒入,沒有入法界。入了法界之後能所就沒有了,才是真正的一心。如果有能所那是二心,六祖所說的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覺法,二法沒覺。覺了之後一定是一,這個一,實在講一也沒得,沒法子說不出才說個一,你要認為真正有個一,這一就是障礙,一也沒有。所以這個一不是數字,只能夠說它是個表法的意思,是個圓滿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上半句所講的是深證法性,這證得深,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了』,沒有一樣他不覺,沒有一樣不了解。所以這個文講,『入於如來圓滿言音』,這是對佛說法而言,所謂是「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如來圓滿的音聲,「隨眾生心無不了故」,他沒有不明瞭的。這個後半句是從作用上來說,這個境界也是不可思議。以九法界有情眾生實在是非常的複雜,菩薩都能夠明瞭。這個意義非常之深廣,也很難體會到很切當,這是不容易的事情。譬如說是一部經,同樣的是這麼說的,菩薩聽了他的悟處、境界,跟阿羅漢聽了所悟的境界不一樣。天人聽了當然也有悟處,那個境界又不相同,各個不相同。菩薩各個都曉得,這個了不起,唯有能明瞭才能真正的幫助眾生,法才能契機。如果不契機,就沒有法子幫眾生的忙了,就是沒法子度眾生,所以這是甚深智慧的德用。

  從這句裡面我們就曉得,我們學佛所要求的就是見性,我們所要證得的,就是法界一性而已。一切的理論、一切的法門,統統是我們證得法界一性的增上緣。所以在這些法門裡面,我們應當要曉得選擇,像這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裡面,第一條擇法,你要曉得選擇法門。選擇之後一定要用這個方法達到見性,才算是我們的目的達到。沒有見性決定不能夠中止,一定要努力精進。證得之後,才有像佛菩薩這樣不可思議的大用,這個大用是本能,自自然然契機。下面一句:

  【我知法界性淨。入於如來過去願海。究竟調伏諸眾生故。】

  第七句是講本性是清淨的,本來清淨,所以這個清淨心不是修得的,是本來有的。我們現在的心顯得很不清淨,這種不清淨的陰影不是清淨心上有的,而是這層東西蓋住清淨心,好像清淨心裡頭有。譬如雲彩,我們這一下雨陰天,雲彩遮到太陽,好像太陽上面有一片雲彩,其實太陽距離雲彩遠之遠也,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情。因此無明、煩惱不是真的,確實不是真的。可是我們想,我們煩惱好多,煩惱總是斷不了,那是什麼?你沒有得法,煩惱是假的,哪有斷不了的。你想斷煩惱你不得法,所以你的煩惱斷不了。煩惱性空,了不可得,如果你煩惱起來,譬如你用觀照的功夫,你往裡面去找煩惱從哪裡生的?去找那個煩惱從哪裡起來的?不管是什麼煩惱,它起來之後你就找,你這一找它就沒有了。沒有了,繼續再找它到哪去了?這是禪家用功的方法,觀心。這一找了不可得,根本沒有,所以煩惱都是什麼?不覺念起才發生的。所以諸佛菩薩的高明,他覺性是恆常,永遠不間斷的,覺性裡面沒有煩惱。

  我們今天不曉得用覺性,就是不知道用真心,我們用妄心,妄心是個相續心,所以它不是真的,這個妄心剎那生滅,就是講八識五十一心所,它不是真的。唯識家把這些東西統統列在有為法裡面,所以有為法就是有生滅的。我們現在用的妄心是個生滅心,它這個生滅念頭是念念相續。一旦要不相續它就斷掉了,斷掉了真心就現前。我們現在想斷斷不了,總是念念在相續,而且這是無始劫以來就用這個妄想心,就用的第六意識心,把第六意識心用成了習慣,想丟也丟不了。可是你要覺悟,它畢竟是虛妄的不是真實,因為你覺悟之後,你自己就有信心,相信這個妄念是可以斷掉的。你就不會又起了個妄想,這個煩惱、妄念這是決定斷不掉的,那當然斷不掉,你這個信心沒有了。所以一定要相信,清淨心是本有的。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妄想心本來沒有的,所以首先要自己建立信心。一個具足堅強信念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他一定會有成就。也可以說成就與信心是成正比例,信心愈強,成就就愈殊勝。所世出世間法都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佛法講的信解行證。解這是要智慧,智慧現前能破無明,能斷煩惱,能夠恢復清淨心。

  所以這個地方用的文字,是『法界性淨』,這個範圍特別的廣大,「性」是體性。不但我們自己這個性是清淨,一切法的性無一不清淨。所以在如來境界裡面,他證果證到了極處,他所見所聞那個境界叫清淨寂滅相。《仁王經》裡面講五忍菩薩,最高位的「寂滅忍」,還在無生法忍的上面。《仁王經》也是圓教的經典,七地、八地、九地是無生法忍,十地、等覺、如來的果地稱之為寂滅忍,清淨寂滅相,還在無生法忍的上面,這是性淨的境界現前。所以曉得我們自己本來清淨,現前也沒有染污。如果這個東西本來清淨的,它會被染污,它就不是真的。在迷沒染,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是講真心,所以稱之為本來清淨。染淨二邊都說不上,這才叫真淨。

  這裡面的意思我們要多想一想,為什麼?初學有入門的障礙,老修也有老修的毛病。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如果被境界所染,馬上要覺悟,你的路子錯了,毛病出來了。這修行要一天比一天清淨,這是功德,這個才有成就。如果我們所修的一天比一天染得重,馬上就得要覺悟,我們這個路子一定有偏差,一定有錯誤。佛門裡面稱之為觀照,我們現在的名詞叫反省檢討,我這個毛病出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心還是這麼污穢,這麼樣的不清淨?要把毛病找出來。找出來之後把它改過來這叫修行,修正。這個毛病要是找不出來,從哪個地方修起?這個意思就是說一個真正修行人,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決定不染,要守住這個原則這就沒錯了。像華嚴境界他是什麼樣的境界都可以接觸,像善財童子表現的,什麼樣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他都可以接觸,接觸怎麼樣?決定不染,所以他這個成就是成就了智慧,他接觸都明瞭,明瞭是智慧。接觸都不染,不染是成就他清淨,他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他在境界裡面不動心,成就了他大定,他的定功也一天比一天深,這叫真修行,所以他才能成無上道。

  回頭再想想我們自己,接觸外面境界總是被境界染污,一般人說總是被環境影響,被影響就是染污。如何能叫接觸這些環境不被它影響?像佛在《楞嚴》上所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是本事。所以在這些地方我們要體會到,現前修行確實常常被境界轉,不能夠轉境界。那轉境界暫時不談,先要能夠不被境界轉就好了,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能保持你的清淨心,保持你的覺心,這就是好功夫。菩薩證得深,這個境界雖然他示現的是第六地,已經很像寂滅忍的境界。寂滅忍最低限度是第十地,所以六地與十地相去不遠,很有這個味道,看到這個法界是清淨寂滅相。所以它起作用,就能夠普遍的調伏一切眾生。

  『於如來過去願海』,「過去」是講佛在因地當中所發的這些大願,佛發大願沒有別的,一定是度眾生。像四弘誓願裡面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講大願,還是比喻廣大。『究竟調伏』,「調伏」現在的話講,就是教化,或者講教育,調就是調教,伏就是幫助他降伏他的煩惱,降伏他的邪知見,這是教學的成就,是教學的效果。「究竟」最低限度要幫他見性,因為不見性不能算究竟。這見性算是達到究竟的水平,並沒有達到極致,要達到極致,那就是圓成佛果,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為什麼說剛剛見性就可以算究竟?初住菩薩明心見性,見的是一真法界。如來在果位上,所證得的也是一真法界,一心無二心,到這個地方算是究竟,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幫助眾生第一個階段的目標,就是以見性為目標,我們念佛就是以理一心不亂,達到理一心不亂這是第一個階段的目標,這個目標就相當之高。不僅僅說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往生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也算是往生,而這個目標則是實報莊嚴土,所以說它是有相當高的水準。

  在這句經文裡面,我們需要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學佛的人應不應當有許多的願望?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觀音菩薩也有十二願,普賢菩薩也有十大願王,我們要不要很多的願?願要是多麻煩就大了,世間人常說「苦莫苦於多願」,這個話說說得有道理。但是它跟佛法不一樣,世間人苦莫苦於多願是什麼?他那個願願願都為自己,所以是增長我執、增長煩惱,這個苦。佛菩薩發的願,願願都為眾生這個不一樣,是願願都是破我執、破法執。所以佛門裡面講的這個願,與世間那個願求不相同,世間人發這個心願都希望發財、希望升官,從前是希望多子多孫,那願望可多了,永遠沒止境的,那個苦。佛法裡發的願是全把自己給忘掉了,願願都是利益眾生。可是這個裡面實在講極其微細,就是世出世間這個願,在這個起點的時候非常微細,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不能夠發生錯誤。世間這個願用的是攀緣心,他要不攀緣他這個願不能成就。

  菩薩這個願是用隨緣的心,願力廣大而且堅固,可是他不攀緣。他不攀緣他這個願是清淨的,這個願裡面決定不染污、不生煩惱、不起邪見。機緣成熟他這個願就兌現了,盡心盡力的實踐他的大願,幫助眾生。緣要沒成熟,他不會想著我應該怎麼怎麼做,那就變成凡夫,那就變成凡夫的願,不是菩薩的願。我們想想現前這個社會,這是我們大家都能看得到,這個現象不好。每條街、每個巷子諸位要注意一下看,好像都有道場,都掛個什麼精舍招牌,都供上佛像,也都有人去拜拜,太亂、太雜了。從前這些菩薩大德們講經,聽眾幾千人,我們今天在台北市講經聽眾難道沒有幾千人?有的是。結果怎樣?分散了,這個地方幾個人、那個地方幾個人,全分散掉,這不是個好事情,真是在末期道場林立太多。

  他為什麼建立道場?那就很難說,他的目的純不純正?現在有些報章雜誌常常批評佛教,叫開廟店,這個年頭什麼生意好做?廟店的生意最好做,只要請幾尊佛像,財源就滾滾而來,就開廟店去了,還得了嗎?但是,今天是一個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也沒法子禁止他。從前我們念《楞嚴經》,經上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覺得這如恆河沙,釋迦牟尼佛也是太誇大了一點,哪裡會有這麼多?現在看看這個現象,佛講的這個話是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他在幾千年前,就把我們現前這個社會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佛陀在世之前,以及佛滅度之後,佛法的弘傳都是附著於國王大臣,無論是在中國、是在外國,從前寺院叢林就都是國家建的。也有少數是信眾捐獻的,但是也受國家的監督,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建個道場,政府要干涉你的。不是隨隨便便的人都可以去講經的,他有資格的限制,所以佛法才能傳得這麼久,才能保持這樣的純正。如果像現在這種情形,恐怕幾十年之後佛法完全變質,會搞到邪正不分。現在信邪的人多,接觸正法的人太少。以前佛門裡面這些出家眾,是要經過政府嚴格的考試,考取之後才有資格出家。所以考試是皇帝親自來考試,考取之後,給他個文憑叫度牒,他有這個度牒才能出家。所以在那個時候水準都高,出家人普遍受到社會上的尊重。皇帝把這個度牒肯給你,就是他承認你的學問、你的道德、你的行持,可以做我老師。否則的話,他這張證書不輕易給人的。可是這個制度在清朝初年廢止了,所以這佛教裡面的素質、水準愈來愈低,沒有人限制。

  到現前可以說正法的形象完全被破壞,我們今天講護持正法,的確不是個容易事情。可是我們一定要有信心,真正肯發心護持正法,必定有三寶加持,我們深深相信邪不勝正。只要發心護持正法,依正法修學,弘揚正法才能真正續佛慧命,才真正的對得起三寶。佛為我們說經,歷代祖師代代承傳,我們今天才能夠接收到。所以佛法的命脈,不能說到我們這一代就斷掉,怎麼樣苦、怎麼樣艱難還是要護持正法。護持正法一定要依教修行,首先要護持自己的清淨心,護持自己的覺心,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迷、不邪、不染,能夠團結在一起,如理如法的修學,佛法能發揚光大。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與五比丘,他那個僧團總共就六個人,是由六個人開始的。六個人能創教,今天有六個人結成一個僧團一定可以興教,哪有不能興的!可是今天就是六個人共同有這個願力,共同有這個見解的就不可多得。

  僧團是講民主的,那個時候是專制的時代,釋迦牟尼佛首先建立了民主議會的制度,不論大小事情,僧團要做什麼事情,要辦事都是開會商量,不是某一個人做主張的,佛教裡稱之為羯磨,羯磨就是開會,所以它是民主會議制度。大的事情叫白四羯磨,拿現在的話就是四讀通過,我們現在立法院重要案子三讀通過,佛門裡的大事四讀通過,你看多謹慎。所以小事情這是白一羯磨,說一遍就通過。如果不實行民主的制度,佛法的命脈就斷了。佛門裡面的地位決定平等,佛陀在世跟弟子們的地位完全平等,為什麼?不平等不能見性。我的地位比你高,我要站在你前面,我要坐在你上方那是凡夫,不是佛菩薩,吃虧的是自己,你的真性上染污、迷惑,起邪知見了。所以要曉得平等的功德、平等的好處,真正明瞭之後我們才真正肯學平等心、肯修平等心、肯學平等行。從僧團的平等,到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平等,法法平等,這才叫平等一味。所以在佛門裡面發這個大願,跟世間這個發願用心不相同、目的不相同,作用當然也不一樣,這個裡面一絲毫都不能有差錯,願願決定不失自己的清淨平等,這就沒錯了。再看底下這句:

  【我知法界遍諸眾生。普賢妙行悉周遍故。】

  《華嚴經》是以普賢菩薩做第一個代表,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庶男,就是他老二,用這兩個人做代表。諸位曉得他是表法的,文殊是代表智慧,普賢是代表實踐,就是實行。文殊在後面,普賢在前面;換句話說,這個經典重視實行。但是行是依智慧,重在行門上。這句裡面,『普賢妙行』,是從理體上來說。『法界遍諸眾生』,「法界遍」,法界是普遍的。「普賢妙行」就是法界之體,就是法界的本體,也就是普賢的自體,所以才能夠成就普賢妙行。普賢行指的什麼?就是指的《華嚴經》裡面所講,菩薩一切修行的法門總名稱叫普賢行。我們在這部經裡面「離世間品」看到,這是清涼大師分這個經為四科,信解行證,行這一科只有這一品,叫「離世間品」,這一品經很長有五卷經文,經裡面總共開了二千多個法門。

  但是法門雖然多,它有個總綱領,綱領就是「離世間」。離不是身離,身沒離,善財童子到處參訪,沒有離開世間,心離,這心不執著。這個意思還不圓滿,但是我們可以懂,心離,心裡面沒有;身,身離不開的,身是法界的相分,怎麼能離得開?心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這叫離世間。所謂世間就是迷、就是邪、就是染,離了迷邪染就叫離世間,就是這麼回事情。意思再往深一層去觀察,離即同時,離即不二才是真的。如果說離即把它分開來,那不是如來真實義。所以二乘人聲聞、緣覺就是把它分開來,有能離、有所離,離不是即,即不是離,所以小乘人就掉到涅槃坑裡去了。他離了有,他著了空,有離了,空沒離,總是掉在一邊。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凡夫也離,離了空,掉在有裡頭;二乘人離有,掉在空裡面去了。都不是中道,都不是大乘佛法。

  所以一定要曉得,離即不二,離即同時,確實有即的意思,也有離的意思,但是它是一不是二。在這個境界裡面,心普了,心平等,周遍法界這叫普,這個用心是周遍法界。賢,我們講個最粗淺的意思,希聖希賢,佛法教學它的義趣是在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它的目的。我們中國過去念書,目標也是志在聖賢,佛法的教學也是志在聖賢。聖,佛是大聖,地上菩薩稱為聖人,十聖,地前的菩薩稱為賢人,叫三賢十聖。所以我們發心學佛,我們幫助一切眾生希望他到什麼地位?希望他能夠達到三賢十聖。希望每個眾生都能達到三賢十聖,這個國土就是佛國土,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這是要我們大家努力的。

  大家都肯努力,佛菩薩都來了,為什麼?這個地方眾生根性成熟了,有許多人都發這樣好心,都有這樣的覺心,佛菩薩必定應化到這個世間來。三千年前北印度,就是有那麼多的人發菩提心想學佛法,所以才感應到釋迦牟尼佛出現,諸菩薩們出現。在我們中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當中,有不少是佛菩薩化身再來的。他為什麼來?為什麼不來?大家都覺得需要了,他來了;如果眾生各個邪知邪見,不信正法,他來了沒用處。不但沒用處,來了叫一切眾生造業,一切眾生毀謗正法,他來了,不能給眾生做善的增上緣,反而給眾生做造孽的增上緣,那這就是太不慈悲了。所以佛菩薩化身出現在世間大慈大悲,他不肯來示現也是大慈大悲,現身來幫助你成就,不肯來怕你去造罪業,都是慈悲心。所以這個地方普賢是表法的,本體就是普賢的自體,所以才能成就普賢妙行。

  『悉周遍故』,一一行都稱性,稱性就周遍,為什麼?性是周遍的。我們的行為不誠心,所以那個作用很小。譬如說普賢菩薩布施一塊錢,我們也布施一塊錢,我們這一塊錢的功德,跟普賢菩薩的那一塊錢就差得太多太多了。普賢菩薩那一塊錢的功德是周遍法界的功德,我們這一塊錢的功德一點點,為什麼?外面圈子畫得太多,超越不了這個範圍,所謂什麼?三輪不空有界限。再說得明白一點,我們用分別心、用執著心去布施,這個功德很有限。普賢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一有分別、有執著這個心量裡頭畫小框框,把自己框框在裡面,這個功德超越不了框框,道理在此地。所以大經一再勸勉我們,修一切功德要三輪體空,所謂三輪體空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絕對不用分別執著的心,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去修布施波羅蜜,這才能稱性。稱性最大的好處破我執、破法執,我法兩種執著破除了,最低限度你也就成了三賢菩薩之一,最低限度你到初住菩薩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有我這個念頭不好,處處都有我,你看我的印象,念念加深。現在要你破我執著,你的我執是念念都在那裡加深,怎麼能破得了?我執不破,就以念佛人來說,事一心就不能證得。事一心要破我執,理一心要破法執;換句話說,我執要不破,充其量只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這是我們要警覺的。如何能夠在生活當中,在六根接觸六塵之處,把「我」的念頭淡忘掉就好。所以大乘方法的妙,它就是教給你,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去著想。那不為一切眾生著想,他起心動念都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著想,就增長我執;為一切眾生著想,我執就淡,淡到極處就忘掉,把我忘掉了這好!這我執不破自然沒有了,這個方法非常非常的高明。所以我們要真正體會到這個法子高明、這個法子巧妙,你才很樂意選擇這個法門,依照這個方法來修、來照做。

  開始做的時候一定要修布施,這就是把無始劫以來,我、我所有的觀念把它打破,先破我所有的,我所有的丟掉不在乎了,這個執著可以說去了一半,把我所有的放下。最後我也放下,也沒有了。曉得我與我所二法俱不可得,這才是正知正見,到那個時候你修行,無論修什麼行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沒有一法不稱性,到稱性才叫做普賢行。所以普賢行什麼樣資格才能修?圓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所修的都叫普賢行,因為一一行都稱性。圓初住以下都不能叫普賢行,所以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才能成就,不修普賢行的成不了佛。這個意思你就明瞭了,我們修行不能稱性不能成就,一定要稱性才能成就。再看底下一句:

  【我知法界一莊嚴。普賢神通善莊嚴故。】

  這是第九句,這一句是講莊嚴,經文裡面告訴我們,菩薩以甚深般若,這個『知』就是照見,照見的『法界一莊嚴』,「一莊嚴」就是一嚴一切嚴。如何才能夠達到一嚴一切嚴?這裡面所講的『善莊嚴』,「善」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才叫善。修這個法門要以五眼圓者才能辦得到,五眼圓者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正的莊嚴;換句話說,恢復了法界本來面目才叫真莊嚴。你要在法界裡面給它添一點,給它裝扮一下,那就不是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真正的莊嚴,為什麼?只有本來才叫真實;如果有修飾、有裝扮,那就是虛偽的、虛假的,那不叫做真正的莊嚴,這個意思也漸漸就透出來了。莊嚴法界是從心地裡面做起,心真了就是莊嚴法界,所以說是一嚴一切嚴,一嚴是真心,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虛偽,真誠到了極處,這個心就是真正的莊嚴法界。我們在迴向偈裡面「莊嚴佛國土」,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在境界裡面要起了分別心,這個真正的莊嚴就失掉了。所以學佛,尤其是諸位在家庭裡面,不必重視這些外表的形象,要緊的是真誠之心,這是比什麼都重要。成佛,真心成佛,不是外表裝扮得好看,那就能成得了佛的,要懂這個道理。跡象上那種種莊嚴,那個陳設是表法的,是對自己一種警惕,也是誘導初學的學人,它的功德在這個地方。所以寺廟一定要有種種莊嚴,它作用在此地;不是布置起來供給人欣賞的,那就錯了。可是現在有很多人看到寺廟裡種種雕刻、繪畫,建築這些藝術,都用一種藝術眼光去欣賞,全把它變成世間法,都錯了。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寺廟裡種種莊嚴具它是教學的工具,是表法的。因為寺廟要接引大眾,所以這些教具就非常重要,自古以來佛門裡這些大德,無論是在家出家都非常重視,都精心製作,現在成為是高度的藝術品。

  但是自己家裡面就不需要,為什麼?如果有這些東西會變成障礙。譬如說你有一尊古董的佛像,這個佛像非常珍貴、名貴,你一天到晚去提心吊膽的,這個佛像會不會給人破壞?會不會給人偷去了?你的心被染污。因為你要珍惜它,結果怎麼樣?反而損壞了自己的清淨心。所以修行人絕不藏這些古董、這些名貴的東西,經書,這個經書有幾百年的歷史,這是寶貝,你常常心就牽掛在這上面,反而把修行搞忘掉,不知不覺就被這些東西染污了,對於自己的清淨心不能夠保持。所以寺院它的作用不一樣,不像我們家庭,家庭裡面不需要藏這些東西。寺院有這些東西能夠誘惑那些人進來學佛,他不相信佛的,他很喜歡藝術,到這裡來參觀,給他講解,原來佛是這麼回事情,他漸漸就起了信心。所以這就是等於替佛菩薩招生的廣告,廣告設計要美,要能夠誘惑人,把他誘惑進來是這麼個意思,是勸他入門。這是講到莊嚴,要懂得真正的莊嚴是在清淨心,是在心地上的功夫,是真誠。以這個來供養諸佛菩薩,以這個來供養一切眾生,這叫莊嚴佛道場。末後一句說:

  【我知法界不可壞。一切善根充滿法界不可壞故。】

  因為法界的體就是真性,也就是剛才講的真心,真誠之心,它不是因緣生法,妄心是因緣生法,真心不是因緣生法。真心法爾如是!不是因緣生法就不可壞,因緣生法才可壞,法界性不可壞。它起用所修的一切善根也不可壞,為什麼?因為善根是從法性裡面生的。我們就以世間三善根來講,世間一切的善法,都是從這三法裡面生的,第一個是不貪(無貪),第二個無瞋,第三個無痴,無有貪瞋痴,只有真心裡面才沒有貪瞋痴,真心裡面本來就沒有貪瞋痴,這是善根。菩薩唯一的善根,精進,真心就是精進,真心萬古常新,真心沒有相續相,沒有間斷的相,真心具足圓滿功德,它不叫精進叫什麼!

  所以『一切善根充滿法界不可壞』,我們講修行,可見得不是修稱性的功德,而是把稱性功德上面的障礙清除而已。離貪瞋痴、離懈怠、離惡業,離的是這些,這些統統是真性上面的一層障礙,這修行去的是這個東西,性德不是修德,去掉了障礙,性德自然就顯現出來了。所以古人說「但去凡情,別無聖解」,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所去的去凡情、去迷惑、去執著,去掉就好了,去掉再別找什麼無上菩提,一找無上菩提,無上菩提變成迷惑,又變成了凡情,去了妄,剩下來就是真的。所以我們眼見色,去掉第六識、第七識,這是情執,第六識的分別見,第七識的執著見,把第六識的分別見、第七識的執著見離開,我們的見就是真見。分別見,執著的見是妄見,不是真見,真見就叫見性。所以轉八識成四智,六七是因上轉,五八是果地轉,六七轉了,五八就隨著轉、跟著轉,所以在下手就是在六七識上下手。

  六七識怎麼個下手法?我們在一切法裡頭不分別、不執著。果然在一切法裡不分別、不執著,試問問,你的煩惱從哪裡起來的?你仔細去想想,煩惱都是從分別執著上起來。離了分別執著,把那個煩惱的根拔掉了,斷煩惱在這上斷這個手法高明。如果說我這個財不貪,我不貪財,我也不貪名、不貪利,那是在枝枝葉葉上斷,很不容易斷,吃力不討好。為什麼?斷一下,要好大的耐心去忍受,結果沒忍幾天毛病又出來了,貪心又起來了。這就是什麼?古人所講的斬草沒除根,過幾天它又長出來。從轉第七識、第六識那是從根上斷,一定要把這根本找到,曉得從根本上轉變,這功德利益是無比的殊勝。所以菩薩在境界裡面他的觀察,跟我們究竟有哪些不一樣?我們讀了這段經文,要仔細的去反省哪些地方不一樣。把那不一樣的改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修正過來。我們在一切法裡頭是怎麼個看法?人家是怎麼個看法?後面這段是總結它的利益:

  【善男子。我作此十種觀察法界。】

  『觀察法界』總括了宇宙觀、人生觀,都包括在這裡面,我們是沒有細細的去辨別,能夠體會得到,哪些是人生觀、哪些是宇宙觀,他怎麼個觀察法。

  【隨順解知。】

  攀緣、作意的去解知,『隨順解知』就是照見,不是去研究、不是去思惟;換句話說,沒落在心意識就是隨順。落在心意識就不隨順,他要研究研究、要思考思考、要較量較量,那全落在意識的範疇當中。所以「隨順解知」是不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就是用的六根根性,用見性見色性,不叫色塵;聞性聞聲性,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這是隨順解知。它的作用?

  【出生一切廣大善根。】

  世出世間的善根都現前,不但現前,無比的廣大。

  【辦助道法。】

  這個『辦』就是自行化他,幫助道業精進,所以稱之為『助道法』。

  【明了諸佛殊勝威德。深入如來難思境界。】

  由此他才能夠深入如來的境界,所以叫做甚深解脫,這是這一位菩薩守護城夜神,他代表第六地所證得的是甚深解脫。這也就是告訴我們,他這個甚深解脫是怎麼來的,有這十種妙觀察幫助他成就的。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