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守護夜神章  (第五集)  1981  檔名:12-008-0005

  第七百五十四面第六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為大導師。引導眾生令入一切善行中故。】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說明,菩薩業用裡面,就是六地菩薩他這個法門,是「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門」。這個法門的業用,這段文很長,前面這個十句是總說,我們在上一次已經介紹了八句,今天這個地方是從第九句,我們繼續的來讀。『導師』範圍非常的廣大,無論是哪種行業,或者我們今天講是學術,學術行業凡是起領導的人物,都可以算是導師。他是某一種學說的領導人、某一種行業的領導人,所以這「導師」的範圍非常廣大。做一個領袖,無論是國家的領袖,乃至於一個小團體的領袖,在我們中國古人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概念,那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個在其他國家民族,我們都沒有看到過的,這是我們中國固有文化獨特的精神。領導國家是如此,領導一個小團體也是如此,哪怕這小團體人再少,三、五個人的領導人,就是他部屬的榜樣,所以都稱之為導師。

  『引導眾生令入一切善行中故』,無論是某一種行業,雖然求自利,必定要利他。唯獨覺悟的菩薩,他曉得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如果只求自利,沒有意思去利他,這種自利實在是自害,不是自利,後面結果必定不好。這些種種事實,我們如果稍微留意一點,報章雜誌上都能看得到,他為什麼犯罪?為什麼被判刑?都是為了自利而不肯利他。凡是能夠利他的人,必定為大眾所擁戴、所愛護的,可見得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特別是做領導的人物,必須要率領他的部屬,修一切善行。佛法裡面的善行,尤其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善行的標準就是利益眾生,惡行的標準就是自利。善惡標準怎麼分?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是利益眾生的,這叫善;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是自利的,這就叫惡。這個大乘標準是這麼定的,此地這個經是大乘經,當然是用大乘標準來說。這就是行菩薩道。我們在本經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這個裡面代表了許多的行業,你看他們給我們做的榜樣,全是利益眾生,菩薩在此地又這樣的來教導我們。再看下面一句:

  【為諸眾生智慧莊嚴。令諸世間以智先導諸善行故。】

  說到『莊嚴』,在佛門裡面是以許多莊嚴具來表法。可是這一切莊嚴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智慧不是世智辯聰,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分別出來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利益眾生的心上所生的。像前面講的善惡標準,為什麼佛給我們講自利是惡?自利也沒有什麼不好處,為什麼自利是惡?諸位要曉得,一有自利這個念頭,我執就起來了、法執就起來了。你要學無上菩提,你要的是破我執、破法執,一想到自己我見、我執就起來了,這就是惡。為什麼?障礙了你的菩提涅槃,障礙了你的清淨自性,就這麼個道理。起心動念都想別人,不想自己,不知不覺我執就沒有了。小乘人斷我執好難,大乘有善巧方便,不必破我執,我執自然沒有,這是善。起心動念都為眾生著想,這樣才能夠破我、法二執,這真正是大善。

  分別、執著、妄想離開了,心才得清淨,我們念佛人常講「一心不亂」,這個一心才能現前。一心就是智慧,所以一心才是真正的莊嚴。這一句主要的意思就在此地,『為諸眾生智慧莊嚴』,我們迴向偈裡頭天天念的,「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國土」。功德是什麼?功德就是定慧。功德不是指別的,功德跟福德有差別,功德一定是從禪定當中生的,清淨心當中生的。所以瞋恚心一起來,功德就沒有了,所謂是「火燒功德林」。可是諸位要曉得,瞋恚心是三毒之一,那貪心起來了,功德還有沒有?痴心起來,功德還有沒有?都沒有了。瞋火可以燒功德林,貪水可以淹沒功德林,一個意思,因為功德是清淨心,起了貪瞋痴,清淨心就沒有了,所以功德就沒有了。福德不要緊,修的福德,起貪瞋痴這福德還可以享,所謂人天有漏的福報。現在許多人在佛門裡面修福德,把它當作功德,這是錯的,雖然沒有功德,福德在,福德是在的,這因緣聚會的時候他的福報一定會現前。功德是從清淨心當中生的。

  我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國土」,你看它這個文裡面所講的,「為諸眾生智慧莊嚴」,菩薩修智慧為什麼人修的?為眾生修的,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是為莊嚴佛國土而修的。你看看這裡面沒有我執、沒有我見,大乘法妙就妙在這個地方。你要求這個,我要求智慧,我太愚痴要求智慧,你這個智慧不容易現前,為什麼?我是障礙,是智慧的障礙。有我見、有我執,智慧就不能現前。你看,《金剛經》上說得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什麼?四相是定慧的障礙,這個東西要不得,你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菩薩法自始至終修一個什麼?布施波羅蜜。就叫你捨,就是叫你放下,你肯放下,心當然清淨。

  心為什麼不清淨?這個心裡頭有放不下的東西,就不清淨了。你所放不下的那些東西,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因為真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不染著的。如果心裡面有的這些東西,要是真的話,佛不會叫我們放下,那叫我們放下沒道理。因為那些東西全是假的,分別、執著、妄想真性裡頭本來沒有的,所以才叫你放下。所以放下有道理的,本來沒有,原本沒有,所以應當要放下,放下之後智慧就現前,那就是莊嚴諸佛剎土。所以是為諸眾生去求智慧、修智慧,莊嚴諸佛剎土,能存這種心修學當然精進不退,為什麼?為一切眾生修的,不是為我。

  四弘誓願裡「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看到這麼多可憐的眾生,我們要想幫助他,只有趕緊求智慧,求智慧是為一切眾生求的。斷煩惱是為一切眾生斷的,不是為自己,我要幫助這些眾生,我一定要斷煩惱,我才有能力幫助他。我一定要學法門、要開智慧,我這個學法門、開智慧,也是為了一切眾生,這裡頭絕沒有我這個念頭,沒有我這個名聞利養,沒有這些。沒有我自己什麼享受,沒有這個,我執才能盡,定慧才能圓滿的成就,而後才能達到滿足你度眾生的願望。這是諸佛的大願,無上的大願。有些人發了這個願,他不曉得這個道理,念念當中還是增長我見、我執,這個願決定不能實現。所以真正發願的人一定是依教修行,努力精進的修戒定慧。

  『令諸世間以智先導諸善行故』,這也就說明了一切的善行,「諸世間」是指一切有情世間,與智正覺世間;換句話說,就是九界眾生,九法界有情眾生。一切的善行都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沒有智慧就沒有善行,沒有智慧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所以真正的善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而智慧又以清淨心為基礎,這個裡面無我,當然沒有功利這個觀念。這種思想佛法裡面有,我們中國人有,西方人沒有這種概念。所以他要聽說你這麼講法,一個人什麼都不要,去為別人,他認為這個不可思議,他認為這個人大概神經有問題。人不求自己利益,去利益眾生,在西方有史以來也沒有找到過這樣的人,也沒有聽說這種說法。這就是西方跟我們東方人在思想上,絕大不相同的地方。

  這是真實的、是好的,我們應當要奉行,應當要發揚光大。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想世界真正能夠達到和平,全世界每個人都能夠過幸福的日子,一定要靠佛法。佛法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功能?佛法能啟發人的智慧,佛法真正能夠教人破除自私自利錯誤的概念,謀求人類全體的幸福。佛法講一切眾生,還不止人類,為一切眾生造福,一定要開智慧,先要得清淨心,清淨慧是一切善行的大根大本。你要是教做善事那沒法子教,善事無量無邊,從哪裡講起?只要他心善就好了,他心善做的事一定善,他的言語一定善。佛法從根本上教,先教你心善,心地清淨開智慧,其他的問題都解決了,那枝枝葉葉都不必說。末後一句:

  【恆事一切諸善知識。為令眾生住佛教故。】

  這在總說的這段,這句是最後一句。凡是文章開頭一句很重要,末後結尾這句也很重要,所以這句我們要特別重視。這是教我們要成就,一定要依靠老師,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師承。說沒有老師能成就的,那是決定不可能的,一定有好老師。這就是勸我們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不是幾天幾個月幾年,你看『恆事』,要發長遠心,要有恆心,決定不能離開善知識。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看了很多,沒有到大徹大悟,弘法機緣成熟,沒有離開老師的道理。這是我們在古人傳記裡面,像《高僧傳》、《五燈會元》、《傳燈錄》,各宗的記載裡面可以能夠看到。從前人求學確實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沒有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念佛他沒有證到理一心不亂,他不會離開老師的。縱然是證得了,證得是不是就可以離開老師?證得之後還要有第二條件,弘法的機緣成熟才能離開。要沒有弘法的機緣,還是不離開。

  自己成就之後就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總不能說找的人:我懂得佛法,我開悟了,我來教你好不好?沒有這個道理。自古以來「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不像現在,現在你看我們的講經,馬上到外面撒廣告去招攬聽眾。在從前沒有的,在從前哪有這種道理,在從前只有慕名而來,不能撒廣告的。只聞來學,沒有聞去往教,那從前沒有往教的,往教把師道就破壞了,這個老師的尊嚴破壞了。學習實在說能不能有成,就決定在求學的態度,方法技巧還在其次。古人所謂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這是態度上,他對老師有十分恭敬心,他就能得十分利益。那個老師要是來教的話,不值錢,學生的心理就起了輕慢心:這個老師無所謂,我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恭敬心沒有了,再好的老師來教,他也得不到東西,他也不會成就。老師來了豈不是白來了,這不是老師擺架子,一定不能去教,不是的,是真正要想成就眾生必得如此不可。絕不是老師需要學生恭敬,不是的。

  恭敬心是性德,是真心,唯有真心現前才能傳道,老師用真心,學生也用真心,心心相印,是這麼回事情。老師用真心,學生用的妄心,這怎麼樣也傳不過去,沒法子。所以決定不是老師要學生對他那麼恭敬,如果老師要有這個念頭,那老師是凡夫,我執還沒有破,名利關還沒有看破、還沒有看透那怎麼能成就?在古來大德每個人弘法的機緣不一定,所以有的人法緣很好,有的人沒有法緣,沒有法緣的人也不少。譬如說這個人在他老師會下已經大徹大悟,沒有法緣,沒有法緣當然跟著老師。老師一旦圓寂了,不住世他怎麼辦?他也沒有法緣,這個時候又有一種方式閉關,住茅蓬。所以從前人參學,哪個是好老師、是善知識,你到哪裡去找?從前人謙虛客氣得不得了,他大徹大悟,你問他,我沒有,我糊裡糊塗,我沒有開悟。他絕對不會說我開悟、我怎麼樣,不會說的,很謙虛。

  所以真正善知識到哪裡去找?去打聽哪個地方有人閉關、有人住茅蓬,那就是大善知識,去找他沒有錯。你到那裡去請教問題,要把他問倒了,趕緊跟我一道出來,我們一同參學去,你還不夠資格閉關,你也不夠資格住山,為什麼?心地未明。你看禪宗所謂說「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很了不起宗教都通,八十歲還在行腳,還到處參學,為什麼?沒大徹大悟。沒悟,沒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不夠資格住山。八十歲了住個山、閉個關多自在,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尋師訪友?可見得從前人求學認真。現在人這一剛剛出家剃了頭,就找個關房去閉關去了,就去住山去了,所以現在這標準沒有了。

  現在求善知識太難太難了,從前有這麼一個標準在,所以真善知識還不難找。今天求善知識,就是我在講席上奉勸諸位的,實在沒法子了,私淑古人,只有這個辦法,除這個辦法,沒第二個辦法。現代人當中也許有善知識,真善知識他不宣傳,沒人知道。我們自己也沒這個好運氣,沒碰到,那怎麼辦法?只有去找古人去,以古人為我們的老師,採取這個辦法。為古德的私淑弟子,這在我們中國最初就是孟子,孟子私淑孔子,孟子那個時候,孔老夫子已經過世,他就依孔子為老師,孔子的著作流傳在世間,依這個來學,他學得很像。夫子為至聖,他為亞聖,他學得很像。所以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私淑弟子,就是孟夫子。到後世有很多,像司馬遷是學左丘明,左丘明也不在世,司馬遷學《左傳》,韓愈學《史記》,可以說都是私淑古人。

  在我們佛門裡面,大家都曉得的,蕅益大師私淑蓮池,蓮池大師已經過世,他老人家著作留在世間,蕅益大師以《蓮池大師全集》為老師,跟它學。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蕅益大師是第九代的祖師,不簡單,他這個不是一個傳一個,前面跟諸位說的,是一般人公認的,可見得他學得很像。所以我們也只有採取這個辦法,學古人。學古人跟學現在世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必須要曉得的,那就是老師只能有一個人,不能有兩個人,只能有一個人。為什麼不能有兩個人?有兩個人你就不會開悟。什麼原因?因為兩個老師有兩種思想,他有兩條路子,你不曉得走哪條路好。你在學習過程當中,必定是有許多問號、疑問,這些疑難,你看煩惱裡面貪瞋痴慢疑,疑是根本煩惱。你這個根本煩惱它天天在增長,它不會減少,所以不能有兩個老師,老師只能有一個。

  有一個老師沒有問題,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學,老師怎麼說就怎麼聽,沒有話好說。唯有把貪瞋痴慢疑斷盡了,你就開悟了,目的是開悟。開悟,必須要把開悟途徑當中的那些障礙,要統統把它清除,決定不能增長,道理在此地,老師只能有一個。所以現在求學習很困難,高明的老師你去請教他,他都很客氣,跟你點點頭,很好、很好,就把你打發走了。我見到的很多,為什麼?因為沒有法子教,你的成見很深,你接觸的面太廣大,你看得太多、聽得太多了。老師跟你講講,你會想到別人怎麼講法、他講什麼,這也不是老師去跟人家比賽去。所以他就少說廢話,你說什麼都對、都好,不錯,很好,你好好的學,就把你打發走了;換句話,沒法子教。如果你要學的時候,他問你,你說我過去也沒有讀過佛經,也沒有聽過、也沒有看過,什麼都不會。這個老師發現了,這是個寶貝,這是寶貝徒弟決定不放過,他要好好的親自教導你。為什麼?一張白紙還沒有被染污,沒有成見,這種學生是他最樂意教的。

  我在四十二年親近方東美先生,就是這種情形親近他的,我想去跟他學哲學,他問我有沒有讀哲學?沒讀過,沒有接近過。有沒有聽人講過?沒有聽人講過。結果怎麼樣?要我到他家裡去單獨教我。我原來沒有敢動這個念頭,只想他在台大哪個時間上課,我去旁聽一下,結果他告訴我,不要到學校去,學校現在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到學校去一定大失所望。我說怎麼辦?到我家裡來,每個星期天給我二個小時,我這個課是這麼上的。為什麼選中我?就是我沒聽過別人講,也沒有念過什麼哲學書,就佔了這麼個便宜,好教。以後接近到佛學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也跟方老師一樣,每個星期天給我兩個鐘點,我就這麼跟他三年,學生只有我一個。如果我那個時候講,我聽過哪些人、看過什麼,他頂多告訴你,我什麼時間在學校裡上課,你到那裡旁聽就好了,頂多如此,這就是說明親近善知識。所以師承,老師只有一個,一家之言,容易幫助你開悟,道理在此地。

  我們學古人也是如此,學一家的東西。今天在台灣許多古大德的全集有出版,蓮池大師有《全集》,蕅益大師也有《全集》。這是因為要是單獨學一部經,你會感覺到太枯燥,沒有耐心學下去。看《蓮池大師全集》有二、三十種,《蕅益大師全集》將近五十種,你讀起來不會增加疑惑,好處就在此地。你要是選幾種經論,看各種不同的註解,每個人他的思想不一樣、講法不一樣、路子不一樣,必定有疑問,這很難成就,這是佛法裡面教學的方式。從前儒家教學也是取的這個方式,儒家教學的目的也是教你開悟,不注重記問之學,不注重這個,著重在開悟。佛法更是以開悟為第一個目的,開悟之後老師不會讓你再跟著他,你要發心,有的人發心要報老師的恩,不願意離開。因為自己沒有法緣,不願意離開,當然老師也不會硬著趕你走,不會的,這樣人很多。可是也有不少開悟之後就出去參學。

  由此可知,儒佛教學並不專制,你開悟了,開悟是什麼?你自己有定、有慧,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你有這種能力,天下所有的人你都可以接觸,任何典籍你都可以涉獵。為什麼?你去接觸這些人、接觸這些事、接觸這些物,都能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接觸的時候不動心,你的定增長;接觸這些人與事,一切都了解,慧增長。這叫定慧等學,定慧都增長了。為什麼在你自己沒有定慧時候,老師不放你出去?一放出去障礙了,因為你起了疑惑,你不知道選擇,懷疑了,無所適從,那個煩惱就大了。到你有能力,這個能力簡單說就是《金剛經》上兩句話,真正能夠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有資格參學。無論什麼異端都不在乎,因為什麼?你不著相,你不動心。不著相就是禪、就是慧,不動心就是定、就是一心。所以親近一個善知識要練到這個本事,然後才有資格出去參學,才能夠教化眾生。所以機緣成熟,有許多人來請你,有許多人來親近你,你就可以說是分化一方,這分出去教化一方,都得以智慧、以善知識為中心。

  像我們學《華嚴》,華嚴宗裡面我們曉得,對《華嚴》註疏最完整的是清涼大師,學《華嚴》我們以清涼為老師。可以參考賢首的這也是一家人,知見沒有太大的出入,這就是所謂的以古人為老師,在古大德裡面找一個人親近他。今人裡面太難了,我們的信心很難建立,今人裡頭不容易建立。古大德這個善知識,至少他經過一千多年、幾百年大家所公認的,決定沒有問題的。蓮池、蕅益大師距離我們也五百年,這是大家所公認的,師法古人。對於今人一定要尊重,他的德學有沒有成就,我們不敢論,一定要敬重,為什麼?我們要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我們要做。何況大經裡面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我們要修一切恭敬,你看課誦本裡常念的是一切恭敬。儒家諸位要打開《禮記》,你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孔老夫子跟釋迦牟尼佛當年沒有開會,沒有交換一下教學的意見,沒交換,你看他們兩個所見,他們的見解、他們的做法,在基本上幾乎完全相同。這是我們古人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是我們千萬要記住。我們一切尊重,一切禮敬,但在一切善友當中,去找一個你最佩服的、最敬仰的去跟他學。近代人找不到,找古人一樣的成就。近代人覺得不太可靠,古人靠得住,至少他經過幾百年的考驗,我們對他不會懷疑,要認真的去學習。

  我們這樣的發心親近善知識,為什麼?『為令眾生住佛教故』。「佛教」,諸位一定要記住,不是宗教,這是我們學佛,首先要把這個概念要搞清楚。如果在這個地方要錯了,一開頭就錯了,那一定就錯到底了。宗教是迷信的,宗教是感情的,宗教是要依靠外力的,求神來保佑的,宗教是不平等的,上帝不能跟人平等,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佛教與我們中國固有的儒教(孔教)是相同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所以他是平等的。我們從佛教裡面的稱呼,也非常明顯看出佛教的本質,你看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前念書人稱孔老夫子,「大成至聖先師」。我們稱本師,我們自稱為三寶弟子,弟子是學生,所以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我們跟菩薩的關係是先後同學的關係,菩薩是學長,他修學在我們之前,我們在後。

  我們一般稱和尚,其實這個要搞清楚,和尚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親教師,前面我們也曾經跟諸位說過親教師。和尚出家在家都可以稱,男子、女子都可以稱,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的。你負責主持這個教育,負責主持教育這個人就稱之為和尚,好像一個學校校長稱和尚,他主持教育政策。一般教員不能稱和尚,教員什麼?是執行的人。只是教一個科目而已,所以佛門裡頭的教員稱阿闍梨,阿闍梨就是我們一般講老師,教我一個科目的老師,翻成中國意思叫軌範師,他可以給我們做模範、給我們做軌道,他教我們一門。而和尚他是整個教學設計,他負教育全盤的責任這個人稱和尚。好像一個學校,校長稱和尚,教員都稱阿闍梨,你從這個稱呼上來看,佛教不是宗教。

  宗教可以信,可以不信,教育不能不接受。你說某個人沒受過教育,聽起來很難過。這某人說不信宗教這無所謂,不信宗教好像我不迷信,他不以為然。要說沒有受過教育,這聽起來多難過?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正因為如此,所有的宗教徒乃至於宗教師,都應當皈依三寶來好好的學佛,為什麼?教育。如果這些宗教傳教師,那些牧師、神父們他們要不肯接受佛教教育,縱然將來生到天堂,上帝也是愁眉苦臉,你看我這些兒女都沒受過教育,好難過。如果他們皈依三寶,學了佛,那上帝也開心,我這些子女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釋迦牟尼佛大智慧的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不叫叛教。譬如你在家有父母,你在學校有老師,你到學校上學,跟著老師去念書,你總不能說我背叛父母,沒有這個道理。這些信仰宗教的人、傳宗教的人不必改變信仰,可以到佛門裡來皈依好好的來學佛,絕對不相違背。他們那個經典裡面,在現在科學發達的時代,許多的問題不能夠自圓其說。如果學了佛都圓滿,「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他那裡頭這些問題統統都給他解決了。

  我在天主教裡頭教過一年書,那個時候是東南亞的主教團,在我們台灣辦了一個「東方精神生活研習所」,請我到那個地方去講「佛教精神生活」。他的學生只有十二個人,研究生,身分呢?都是神父的身分。我在那裡上課,學生雖然是十二個,旁聽的有八、九十個,輔仁大學的學生都跑去旁聽,還有不少修士、修女都去旁聽。我就跟他們說,你們把我找來講佛教的東西太可惜,應當把我找來講你們的經,那才有味道。這個天主教在近代所表現的,確實相當開明,他也向佛教學習。這些神父們幾乎沒有不讀《大藏經》的,他是不是真正能理解?他有困難,因為他有一個宗教的障礙,他不能把這個障礙打破。所以他們所學習的是佛學,不是學佛。不學佛不能斷煩惱,不能得定慧,他只把它當作世間一種學術來研究,所以他們的問題依然不能夠解決。

  我們這一句,上半句是教我們要發長遠心,親近善知識。後半句是要把佛陀教育發揚光大,以佛陀的教育來教化一切眾生,這就是「為令眾生住佛教故」,諸位要曉得,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佛陀教育是人天眼目,正知正見,能發這種心、發這個願將佛陀教育發揚光大,實在這個功德利益,那真是像經裡面講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這個當中的功德利益說不盡的,無量無邊。這十句是總說。底下這段要給我們說明法施的義趣;換句話說,為什麼菩薩要修法布施?他的用意在哪裡?底下這幾句給我們說明了。

  【善男子。我以此等法施眾生。】

  這一句就是總結前面的十句,前面十句是綱領。菩薩以這些法布施給一切眾生,而這一切法裡面我們看得很清楚,無不是上求下化,成就自己,化導眾生。為什麼這樣做?下面有八句,第一:

  【令生白法。求一切智。】

  印度的習俗不說善惡,他說黑白,白就是善,黑就是惡。黑業、白業我們經上常常看到的,白業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善業,黑業就是惡業,這是印度人的習慣,『白法』就是一切善法。菩薩之所以這樣做,是期望一切眾生,都能生善法,都能『求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而不是阿羅漢的一切智,此地省了一個字。其實這句話裡面的意思,因為一切種智是圓教的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就是希望一切眾生各個成圓滿的佛,所以才這麼做。這個句子不先說一切智,後說白法。先說白法,後說一切智,都有用意的。一切智在前面,白法在後面,哪個佛不行善法!當然行善法,還用得著說嗎?這就是告訴你,無上正等正覺是要修一切白法才能成就。這個句子的用意都很深。

  所謂「白法」,先前跟諸位說過,起心動念都為眾生,絕對不要為自己去著想。如果你要是想的:那我起心動念都為人,我這犧牲太大。我這個犧牲太大,我執還沒破,我執還增長,這就是障礙。所以連這個念頭都不能起,起這個念頭就糟糕,就障礙自己開悟的時間,本來三年可以開悟,這一下三十年都開不了悟。要曉得種種行法,無非是破自己的煩惱、執著。眾生成就為什麼那麼難?就是他念念沒把我忘掉,換句話說,是以自私為本位。縱然利益一切眾生,我不能忘掉,所以他就不能入門。連個小乘須陀洹還要破身見,他的我沒有忘掉,他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身見破了。我們現在糟糕,不但我執沒有忘,身見重,把這個身當作我,時時刻刻沒把這個臭皮囊給忘掉,以為這個東西是我,這真是太愚痴了,所以連個小乘初果都得不到。再說這個念佛法門裡面,功夫成片都得不到,為什麼得不到?身見不能破。時時刻刻沒有把身體忘掉,修道不能成就,為什麼?常常想這個身體要舒服,身體要叫它舒服,道業就障礙了。這個身體讓它吃一點苦頭都捨不得、都不肯,這怎麼行?現在不肯讓它吃苦,將來它要吃大苦。

  我們中國教育的觀念、想法跟外國人不相同,這是東西方擺在面前,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中國人的教育思想,現在也變了,現在慢慢都學外國,外國好的我們學他,壞的不應該學。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小孩怎麼樣?叫他吃苦,不要叫他享福,福報不要在小孩時候享掉。小孩時候都把一生福報享完了,以後老的時候可憐,苦了。所以我們中國教育思想,童年的時候是吃苦,你看,這《禮記.內則》那是我們中國的教育哲學,小孩七歲就外傅,離開父母跟著老師,跟著老師學什麼?灑掃應對,天天伺候老師。在父母面前,嬌生慣養,他不會伺候父母,父母要照顧他,到老師那裡,得要伺候老師。七、八歲小,替老師掃地、抹桌子,做這些家務事情服勞役。

  老師出門,你們去念《論語》你曉得,孔老夫子出去,駕車的學生,沒有說是孔老夫子請了一個車夫替他拉車,沒有,學生。無論事情大小統統學生做,學生能夠伺候老師,回到家裡去就能夠伺候父母,所以跟著老師是要服勞役的。老師不但是教你書本,要教你生活教育。所以孔子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德行就是從灑掃應對開始教起。所以童年是修福德的基礎,打根基;壯年在社會上修福,修善積德;老年的時候享福,他多自在,老年享福。少年奠定福德的基礎,中年在社會上是造福,晚年享福,這是我們中國教育思想。外國人不一樣,外國人是少年享福;中年的時候是中年戰場,要在社會上跟人鬥爭;晚年就入了墳墓,老年人的墳墓。他跟我們恰恰相反,我們中國人是福報留在晚年享,苦頭要在少年時候吃,少年吃苦頭,根本就不覺得、無所謂,老年苦真苦。

  佛法裡面的教學思想也是如此,所以在初學的時候五年學戒,那個五年學戒學什麼?生活教育。那個戒律學什麼東西?就是沙彌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個五年當中不是叫你念,統統要做到,依教奉行學這個東西,生活教育。除這個之外要讀誦經典,看你學那個法門,天台要背三大部。所以你學哪一家的、學哪一宗的,這一宗主要的經論要背誦、要熟讀,不講解的。為什麼?求根本智,用這個方法將戒定慧一次修成,圓融。生活的教育就是行布,次第的,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形之下應該怎麼做法,那是次第的。讀誦經典是戒定慧三學是一次完成的,它是給你搞這個東西,什麼時候去聽講?五年以後才有資格聽講。出家前五年沒資格聽講,因為你基礎沒有奠好,那打基礎。

  現代我們都見不到,古時候這個教學的風氣,現在已經是蕩然無存,我們要不讀古書根本就不曉得。想想那個方式的確是好,真能夠成就人。所以這是善法,不是故意來折磨你,那是有道理的,很深的道理,幫助你、成就你。現在人喜歡享受,這個麻煩就大了,不肯吃苦頭,聽說這個地方如果道場太苦了,他就不來了;聽說這個道場太嚴了,他也不來。我們這個道場嚴一點、苦一點好不好?好,把那些道心不堅固的人統統淘汰掉了。不怕苦、不怕難的人肯來,他決定有成就。所以這是白法在一切智的前面,就是這麼個道理。第二句講:

  【其心堅固。猶如金剛那羅延藏。】

  這是比喻,『那羅延』是天上一位金剛神的名字,在此地比喻心的堅固。沒有堅定的決心,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這個信心決定不能動搖,貫徹始終,始是初發心,終是無上菩提,這才行。我們學一家之言,如果也能貫徹始終,決定能學成;最怕的三心二意,看看別人法門,那個不錯也想去學學,那個也很好,也去涉獵一下,糟了。你縱然是肯學、肯努力,你的精力分散了,你的心力不能集中,結果變成什麼?樣樣都懂得一點,一樣都不精。都學了些皮毛常識,一樣東西不能精通,這個障礙就太大了。豈不聞古人常說「一經通是一切經通」,你學了好多好多,一樣都不通,結果你是一部也不通。你如果能夠把整個精神力量貫注起來,學一樣東西,一樣東西通了一切通達了。所以最笨拙的辦法就是最聰明的辦法,世間人那個最聰明的辦法,實際上是最愚蠢的辦法,不能開悟。佛法裡面重視信,五根裡頭第一個是信根,清涼在本經判為四科,第一科是信,信解行證。所以大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大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之母。換句話說,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所生的,一定要有堅固的信心。第三句:

  【善能觀察佛力。魔力。】

  佛與魔不二,悟了的時候叫做佛,迷了的時候叫做魔。它的『力』是真如本性的德用,迷時叫魔,它變成一種阻礙的力量;悟的時候叫佛,它成為一種成就你的力量。魔、佛從哪裡辨?給諸位說,不是從外面境界上辨,內心裡面去辨別。一念覺,一切力量都變成了佛力;一念迷,一切力量都變成魔障了。佛與魔不在外,在自己心裡頭一念之間,一念的覺迷這是真的,真正的事實。無論是順境、是逆境,一念覺就能夠轉境界,一念迷就被境界所轉。經上說得很好,你能轉境界就是佛菩薩,你被境界所轉,你不是凡夫是誰?可見得佛與凡夫,也就是覺迷不同的名稱而已,覺了叫佛菩薩,迷了叫凡夫。這個八句只講了三句,我看也只能講到此地。我們時間也超過一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