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十六集)  1983  檔名:12-007-0016

  七百三十面倒數第三行當中開始:

  【此解脫者猶如影像。一切智願光所生故。】

  從這句開始。向下一共有二十二門,兩句是說一門,都是用比喻來顯示境界深廣難知。這個難是真難,因為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達到的,所以說佛與大菩薩親證的境界;換句話說,超出我們的常識。我們不但是這一生,就是無量劫以來,從來沒聽說過、也沒見到過,它難在這個地方。可是佛經裡面所給我們說的這個境界,並不是說給我們聽聽就算了,而是希望我們自己都能夠證得,這個才是佛說法的本意。說了之後,我們無法證得,那就辜負佛菩薩,這點我們要明瞭。每一門的上句就是很淺的比喻,底下一句就是甚深之法。

  所以第一門裡頭,『此解脫者』,「解脫者」在此地就是第五地的菩薩,他所得的大自在。『猶如影像』,「影像」有沒有?有,雖有它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它無自性,它沒有體性,無自性、無障礙就自在了。我們想一想,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自在?誰障礙了我們?不是外境,外面的境界不足以障礙我們。而我們的障礙是什麼?是對外取境著相,所以才產生了障礙。假如真的能像《金剛經》所說的,外不取於相,內如如不動,那有什麼障礙!障礙是自己造成的,要覺悟。世出世間聖人都給我們說,凡夫迷惑顛倒好像是作繭自縛,那個蠶吐絲做成繭自己把自己關在裡面,不是外人的約束自己。實實在在說自己對於自己迷惑,對於外境也迷惑,迷才蓋覆著,執著才生無量無邊的煩惱,顯示出種種不自在。

  底下這句把這個意思給顯示出來了,『一切智願光所生』,智慧能夠破除無明,大願這是你整個生命當中的引導。「光」,這是你智慧之光,是你大願的光明,不但照耀自己,也照耀一切眾生。這才顯示出你真正的解脫與大自在,所以說「一切智願光所生故」。佛菩薩的地位確實還是像影像一樣,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菩薩也適用這句話,不是說我們凡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佛菩薩就不是的了,那就錯了,一相無二相。諸佛菩薩的境界也是虛妄的,所以他不執著。我們凡夫境界也是虛妄的,所以覺悟的人,在六凡不執著六凡,在聖他也不執著四聖,凡聖都自在。萬萬不可以當真,要曉得一空一切空,一假是一切假。經上也常說,我們常在經上看到的,就是諸法實相,實就是真實,真實相是什麼?你了解一切相都是虛妄的,這就是真實的。真相什麼?真相虛妄的。所以這個時候你才曉得真妄原來不二,是一樁事情,這才真正見到真相,就是諸法實相。不要以為聽說諸法實相,大概還有個真的,這是假的,那你就愈迷愈深了。再看第二句(第二門):

  【此解脫者猶如變化。諸菩薩行妙變化故。】

  經論當中一再的告訴我們,宇宙人生它的真實相是心變現的,心現的、識變的,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千經萬論、無量法門都是從這個根本上生的,心能現,識能變。不但諸佛菩薩是變化所生,我們六道凡夫哪個不是變化所生?這個裡面就是迷悟不同,諸佛菩薩覺悟,『此解脫者猶如變化』。我們凡夫迷在境界裡頭,不知道這個境界是自己識心所變,誤會以為法法都是真實。在這些變化所作裡面妄起分別執著,虛妄生起種種知見、種種的煩惱,像五種見惑,這就是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知見。五種思惑那是煩惱,迷了才有這個相,悟了就沒有了。世間也有些幻化的,像變魔術,這個大家都曉得那是假的,看了很開心不會把它當真,這種變化曉得。你就沒有覺察到,我們今天十法界莊嚴,連自己這一生從生到老死,統是像變把戲一樣,變化所作,你要是把這個真相看穿了,那就很自在。

  變化所作,根本就不是實在的,再仔細深入去觀察,根本就沒有。《心經》上告訴我們「色即是空」,色是講一切物質,就講色法,當體就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就說明了空有是一不是二,有,當體就是空;空,當體就是有。所謂這個空不當作無講。空什麼都沒有了,那個空好懂,那個空二、三歲小孩都懂,何必要如來苦口婆心橫說豎說,愈說愈不懂。它這個空不當作無講,它那個空是空有是一不是二,這個空就很難懂。所以在《大智度論》裡面講十八種空,《大涅槃經》裡面講二十種空,這是空的定義要明瞭。變化所作決定不可以貪著,拿這個來說明它的「解脫」。第三門說:

  【此解脫者猶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處故。】

  後面這句是比喻,說明比喻裡面的含義。『地』,我們在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是依地而生的,依大地才能夠長成,才能生長。此地拿它來做個比喻,佛菩薩一切智慧無量的功德,都從解脫當中顯現出來。所以在前面我們特別把『解脫』這兩個字,提出來說明白,什麼叫做解、什麼叫做脫一定要搞清楚。解就是解開,我們身體被人用繩索綁得緊緊的,動彈不得,這個苦,現在把它解開。所以解是對什麼?對無明煩惱來說的,把無明煩惱給它解除掉了,脫是脫了生死輪迴。法身大士不但是三界六道的果報他脫了,脫離了,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他也脫了。解開見思煩惱這個結,六道的生死就超脫了;如果能解開根本無明,變易生死也脫離了。脫離變易生死,顯露出來的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的起用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所以把這個解脫比喻作大地。由此可知,這個重要!

  這個經是大乘,不但是大乘,還在大乘之上,一乘經。《法華經》裡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經是圓教一乘,所以它這個意思實實在在是深。譬如說為什麼不講斷煩惱?為什麼不講證菩提?拿解脫來比大地。《梵網經》裡面心來比地,這是心地法門。它這個地方不用這個,是從作用上來講,如果講心地是從本體上說,是從體上講。解脫是從作用上講,換句話說,這個作用非常非常的重要,它含義非常深。那就是修行人總免不了執著,學東西常說先入為主,它總有個主觀觀念,這個東西就是個結,這個結要不解開就是個麻煩事情。所以它這個地方用解脫比大地,這一層意思我們要能看出來。不但對一些世間法不可以執著,對於佛法也不能執著,因為不執著是什麼?就解開,執著就是打結。真如本性裡面沒有結,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沒結。有一念執著那個念頭就是結,這個結要把它解除才能夠生無量功德,才能夠現無量智慧。所以它這裡用解脫來比喻大地,這個意思很深,也顯示出菩薩無論在體、相、作用上,他都沒有分別執著,這是真正高明,真正徹底究竟的解脫。

  所以我們往往在修學過程當中,這點常常疏忽了,就是自己執著在某個法門上、某種知見上,不肯捨棄,而不曉得這些分別執著是虛妄的。可是對初學來說,某些執著在眼前是有利的,所謂是「擇善固執」,是有利的。但是這種執著到某個境界要能夠把它捨掉,不捨掉就不能往上提升。譬如我們在最初開端的時候,一定要執持五戒十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講事,這就是擇善固執。我們絕不做壞事,我們多做有利於人、有利於社會的事情,擇善固執。可是這個方法行到一個階段之後,自己善心、善念時常能夠生起,惡念、惡心都沒有了、都斷掉了,這個時候你的境界就往上要提升。你老執著這個,換句話說,你的境界永遠保持在這個程度裡頭,就不能突破。把這個觀一突破之後這就得定,因戒生定,戒能夠幫助你得定。定得到之後他又守在定上;換句話,又執著在定上。定的境界非常之舒服,那是很高級的享受。

  如果執著在這個境界裡面,好了就像小乘阿羅漢,「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不是真的,還是虛妄的境界,不能開智慧,不能見性這個障礙。所以小乘必得要迴小向大,什麼叫迴小向大?捨掉他那個內守,他從這個定境又提升一層,智慧開了見性。所以我們持戒不要被戒捆住了,要曉得到什麼時候要能解得開。修定不要被定關起來了,到時候也得能夠超越,這樣才行。諸位記住一個總原則,佛法是破執著的,這是總綱領。破人我執著,破法我執,破人我執證得人空,破法我執證得法空。還要往上提升,連空也得空去,這是經上常講「大三空三昧」,人空、法空,空亦空也不執著,這才能夠達到究竟解脫,才能生無量無邊功德。像諸佛如來,無論是因地上、果地上無量無邊的功德,無一不是從大三空三昧而生,這個比喻是這個意思。第四門說:

  【此解脫者猶如大水。能以大悲潤一切故。】

  這是從作用上說的,水,我們曉得無論是對於動物、植物,乃至於礦物都非常重要。動植物缺乏了水分就不能夠生存,水有滋潤的功德。諸佛菩薩的大慈悲心就像水一樣,能夠滋潤九法界的眾生。諸佛菩薩對於眾生這個恩德,實實在在是太大,而眾生怎麼樣?沒感覺到。其實佛菩薩對我們每個人的照顧,真是無微不至,大多數的人他沒有感覺到。如果諸位學佛,到你心地有個相當清淨程度,你會覺察到,真正會覺察到諸佛菩薩對你的愛護,比父母不曉得要超過了多少萬萬倍。這得要清淨心才會發現,發現佛菩薩對自己這麼照顧。再一觀察原來對每個人都一樣的,並不是只對我一個人,我發現到了,別人還沒有發現到。這一句話是真實話,不是虛假的,無論我們處的境界是順境、是逆境,都是佛菩薩在那裡照顧。所以順逆對於一個真正修道人來講,都是最好的增上緣。如果我們覺察到了,把握到這個機緣,必定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

  【此解脫者猶如大火。乾竭眾生貪愛水故。】

  菩薩的境界像火炬一樣,這個也是從比喻上說的。火能燒一切物,正所謂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個火是比喻智慧能燒煩惱薪,智慧一現前了,所有煩惱都消除了,好像這一把火把煩惱都燒得乾乾淨淨,取這個意思。這個意思比喻得也非常的深,因為唯有智慧才真正的斷一切煩惱。智慧能斷,定能伏,能把它壓下去,這個人有定功,有定功可以伏煩惱,不能斷煩惱。有慧,煩惱就沒有了,就斷掉了,這是我們要曉得。就是我們常常讀經典裡面,講小乘阿羅漢,阿羅漢定功相當深,九次第定,他把見思煩惱斷了,是不是真斷?經上常講真斷了,真斷了習氣還在,習氣沒斷。習氣沒斷;換句話說,沒斷乾淨,所謂說藕斷絲連。藕真斷了,當中還有絲連在裡頭,這個絲再要斷那要靠智慧,沒有智慧光明,絲總是連在一起,斷不乾淨。

  智慧現前貪愛沒有了,這個貪心變了,不是沒有,變了。變作什麼?變作捨心,他能捨了,他能布施了,愛心就變成慈悲,慈悲就是愛。平常講的愛,頭一個是愛自己,再就是愛家人;慈悲是愛一切眾生,不包括自己。所以佛菩薩不愛自己的,愛一切眾生,他能為一切眾生,拿我們的話來說,做任何的犧牲他也在所不惜,他能做得到,這叫大慈大悲。必得智慧現前才能辦得到,沒有智慧辦不到。這是把智慧比作『大火』,你看看智慧也是從解脫裡面生的。它這一大段經文裡面特別提示我們,解脫這個概念對我們修行多麼的重要。我們無始劫以來是作繭自縛,現在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束縛自己,還得自己來解開這個結。除自己之外,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替你解除,這點我們不要以為佛菩薩不慈悲,他無能為力,一定要自己解除自己的煩惱結。

  【此解脫者猶如大風。令諸眾生速疾趣於一切智故。】

  『一切智』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這個地方用風來作比喻,風的速度快。這在從前古時候,風的速度是最快的,好比『大風』一樣,很快的把你吹到。尤其在古時候船隻都是帆船,這是速度最快,藉著風的力量。讀到這個地方,我也忽然想起來,我在當年還沒有入佛門,還談不上學佛,跟方老師學哲學的時候。方老師談到佛經哲學,他老人家做了個比喻,他說學佛就好像剝芭蕉樹一樣,芭蕉樹一層一層剝到後來就沒有了。解脫就是剝芭蕉樹,一層一層的把它解開,解到後面之後,與盡虛空遍法界合而為一,這就是大自在了。他那個時候把佛經哲學用這種方法來比喻,也很有趣味。由此可知,你要不曉得解結,你的智慧不能生起來,無法達到最高、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所以在如來與這些法身大士的大菩薩們,他們的心清淨,心裡頭什麼東西都沒有。心清淨寂滅,外面的相也是清淨寂滅,清淨寂滅不是說外頭相沒有了。那個「覺後空空無大千」,不是說外面的大千世界相沒有了,他心裡面執著大千世界那個概念沒有了,空是空這個。

  就是對於往常執著大千世界的,分別、執著、妄想全都沒有,覺後空空無大千,無大千證得是自性,不是說外頭境界沒有了,這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智慧。我們經上又說,到了佛的果位上再倒駕慈航,那怎麼個倒法?倒駕慈航這個意思,就是從寂靜心裡面又生起知見了,這就是回過頭來。這個時候回過頭來跟從前生的知見決定不一樣,因為以前是迷,現在生知見是覺而不迷,生起知見幹什麼?是為了幫助眾生,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這叫大慈大悲。如果我們拿這個東西問佛:佛,這是什麼?佛一定告訴,這是毛巾。佛的寂靜心裡頭還有毛巾嗎?沒有,決定沒有。他為什麼生起這個知見?為我們受用,給我們解答的,因為我們有這種執著。這個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自己確實沒有起心動念,正在答覆我們的時候也沒有起心動念,這是覺。覺後空空無大千真的,不是假的。這是說明要成就圓滿的智慧,要懂得解脫,懂得這個法門。

  【此解脫者猶如大海。眾功德寶莊嚴一切諸眾生故。】

  海裡面的資源非常豐富,古人知道,現在人知道的比古人當然更要清楚,所以有許多科學家先進國家都在動腦筋,如何去開發海洋的資源、海底的資源,來提升我們生活的品質。你看,佛經裡面在三千年前這就提倡了。這個地方是用『大海』做比喻,比喻菩薩體、相、作用就像大海一樣,含藏著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一切諸眾生』,「莊嚴」就是要「一切諸眾生」,都能得到這個享受,受用就叫莊嚴。譬如我們穿得很好,服裝莊嚴;吃得很好,飲食的莊嚴。這就是說明,無論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能夠過得非常好,這叫莊嚴。一切眾生還加一個「諸」,一切是說類別,諸是講的眾多,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眾生。

  【此解脫者如須彌山。出一切智法寶海故。】

  佛經裡面所說的『須彌山』,在大海當中,四面都是大海,「須彌山」是四寶所成,這是以須彌山來比喻,它好比須彌山一樣,能夠出生一切智慧,一切法寶。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的,這一句裡頭有三樁事情,一個是智慧,『一切智』,一個是方法,一切法,『寶』是講德用,真正得到受用。如果沒有智慧,如果沒有方法,你就得不到受用了。所以一定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方法,才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過得非常自在,真正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兩句話意義都是非常的深,我們淺學的人,聽了這兩句也聽得懂,理解得很淺。離苦得樂,我現在生活很苦,苦生活改善不少了,這就得樂了。我們只能體會到這一點,這就是體會得很淺。那個根性利一點的人,他曉得我們眼前的苦樂不是真的,算不了什麼。三界的苦樂是真的,天上比我們人間樂得多,人間怎麼樣也比不上天上。如果再深一點的觀察,天還是不究竟,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諸位要曉得,八萬大劫在我們看起來不可思議,這個福報太大太大了。

  其實他的感受,跟我們這一生的感受是相同的,也是一生這個要覺悟。我們怎麼能夠體會得到?譬如我們看蜉蝣,水上走來走去的小蟲,蜉蝣朝生暮死,它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如果以牠的眼光來看我們人,活上七、八十歲,活上一百多歲,這不簡直是神仙了!在牠眼睛看起來,我們就像非想非非想天人。諸位要知道壽命長短在感受上是一樣的,都是一生。我們要把這個道理體會到一些,對於天人的長壽就不羨慕了,我們這個短壽也無所謂,這上要斤斤計較,那就是古人所說的五十步笑百步,不是真實的。如何能夠得到永生?真的證得不生不滅了,這才是真樂,那得超越三界了,三界統苦,超越三界才真正得樂,超越三界之外,三界外面還有苦樂。如果要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那一定要證無上菩提,這個才是達到終極的目標,無上菩提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成佛,成菩薩不行,菩薩不究竟,一定要成佛。這就是四弘誓願裡頭所說的,「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定要發成佛的大願。這才得到圓滿究竟的『智法寶』,都得到、都圓滿了;智圓滿,善巧方便法也圓滿了,受用也圓滿了。

  【此解脫者如天宮殿。一切妙法所莊嚴故。】

  這是把它比喻,像忉利天大梵天王的宮殿,經典裡面記載著說無量無邊的寶物裝飾,裝飾就是『莊嚴』。我們這個世間,過去形容帝王的宮殿種種的華美,如果比上天人的宮殿,天人宮殿也多半是七寶所成的,我們世間宮殿所用的再珍貴的材料,也不是純粹的寶物。日本大概觀光有個名勝,很多人都會去看的金國寺,那個房子建築得不太大,四面是水,建在水當中,那是不是真金的?是的。純不純?不純,裡面是木頭的,外面是貼金的。現在這個價值就可觀了,整個房子全是貼金的,金也貼得很厚。天人的宮殿是純金,那怎麼能跟它相比?這不能相比,貼金的,不是真金。雕梁玉器那個玉是大理石,不是真的玉,真的玉還得了嗎?不是真的玉。天人的宮殿那就是真實的,那不是假的,為什麼?他的福報大,這個物質享受就豐富、豐足。

  這是講富貴的莊嚴,也是從解脫裡面所成就的,因為解脫它是屬於性德。性德要現前,這個福報是無有窮盡,性德沒現前的時候,這個福報是修得的。見了性以後,這個福報是自然的,是稱性的,沒見性之前這個福報是修得的。所以修德我們每個人顯示的就不一樣,性德現前那就看他性德顯得多寡。因此在菩薩受用之處,以圓教來說,譬如初住與初住菩薩,在福報上都是相當的;初地與初地菩薩,也是相當的。不會像那個沒見性的,像阿羅漢,阿羅漢譬如說同是初果,有的初果福報很大,有的初果沒福報,為什麼?因為他們福報不是性德,是修德的。這個初果羅漢他修的福報大,他就享福;那個阿羅漢他沒修福報,所以常常托空缽,去托缽沒人供養,沒修。所以這個修德與性德不一樣。再看底下一句:

  【此解脫者猶如虛空。普容三世一切如來神通力故。】

  這是形容他心量之大,我們平常講肚量,不講別的,講『三世一切如來神通力』,他都能夠容納,那其餘的不必說了,這也是我們學佛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這個關鍵要突破,不突破是很大很大的障礙,拿現在的話來說,拓開心量,要能包容你就自在了;你要是容不下就苦了,煩惱就來了。什麼都要容得下,正是經典上常說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哪有不自在!小心眼的人很苦,苦是自己找來的,所以心量一定要拓開。也可以說,菩薩之所以有五十一個階級;換句話說,心量大小有五十一種不同。愈是地位高的心量愈大,愈是小的心量就小一點,就是這麼回事情。凡夫的心量很小,所以不能得道。道是什麼?道就是大心量,不是別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大道。所以一定要學著把心量拓開,因為包虛空、周法界的這個心是我們的本心,我們本來的心量就是那麼大。不是我們把它修大了的,不是,原本就是那麼大。現在怎麼變小了?現在迷了,本來那麼大的以為很小,迷了才變小的。所以變小了,識變的,原本那麼大,心就是那麼大。

  【此解脫者猶如大雲。普為眾生雨法雨故。】

  這一句偏重在弘法利生,經論裡面常常用『法雨』做比喻,「雨」是動詞,落下來,降落的意思,這從比喻上說,「雲」裡面含著有雨。佛菩薩普遍為一切眾生演說無量無邊的法門,注意這個演說,演是表演,你一看就覺悟,一接觸就覺悟了。說是音聲,一聽就覺悟了,所以演說兩個字包括了六塵說法。並不完全以音聲,包括六塵在內都是佛菩薩誘導眾生,教化眾生、成熟眾生的工具,六塵都屬於工具。

  【此解脫者猶如淨日。能破眾生無知闇故。】

  把它比作晴天的太陽叫『淨日』,空中沒有雲彩,晴天的太陽。太陽出來黑暗就沒有了,這是比喻菩薩智慧光明能夠給我們做增上緣,幫助我們破除無明黑暗。就是這個比喻總歸是比喻,怎麼比法也沒有法子比到那個實際,太陽一出來那個夜晚當然過去了。佛菩薩的光明就是無所不照,可是我們還是迷惑顛倒。所以佛菩薩對我們來說是屬於增上緣,而我們自己對於這個增上緣要會覺悟。所以佛菩薩對我們的功德是開示,這就是光明遍照,開是開啟,示是指示。可是眾生根利的,他一接觸到佛菩薩的開示他就悟入,悟是理解,一接觸他懂了,他覺悟了。入是契入,真入了這個境界,確確實實得到如諸佛如來一樣的受用,這個才叫入,入了有受用。解了還不得受用,還沒有得到自在解脫的受用,入了才有。入就是我們一般所講證,證是入;悟是解,是理解。所以解了以後要行,行以後才能入,所謂行是什麼?行就是變心裡,從前我這個心是迷,現在變成悟了;從前我這個心是邪,現在變成正了;以前我這個心是染污,現在變成清淨了,一轉變就入了,所以轉變叫做修行。修行要緊的是變心裡,改變心裡,心變了,行為當然就變了,心是覺心,他的行為樣樣都覺而不迷。心裡面正知正見,他所作所為必然也是正而不邪,一定道理。那個心沒有變,行為上去裝,怎麼個裝法也裝不像。所以修行要著重在心裡,這是講智慧是破無明煩惱。

  【此解脫者猶如滿月。滿足廣大福智海故。】

  月光是清涼的,也是為一切眾生所喜愛的,尤其是『滿月』,十五的月亮圓圓的滿月。用這個來比喻『滿足廣大福智』,「福」是福報、福德,這個地方的「智」是講得後得智。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講得智慧、才藝、聰明,說的這些,福智多廣大,像大海一樣。

  【此解脫者猶如如來。於一切處正遍知故。】

  『正遍知』是如來十種稱號之一,『如來』是我們自己本有的名稱,這兩個字的意思,《金剛經》上解釋得很好,「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如則稱為是,不如就不是。所以佛經一開端這用的字樣,「如是我聞」,你要問,佛家那麼多經典講的什麼東西?就是講這個「如」,就這一個字。詳細一點說就是「諸法如義」,就是給你講的諸法如義,而這個諸法如義這一句話,特別顯示在《四十華嚴》裡面,這個四十卷你看善財童子,看五十三位善知識哪個不如?個個都如。真正是說絕了!諸法如義,我們再換句話說,諸位就容易體會,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講的事事如意,事事無礙,這就是如;有障礙,不如意就不如。這個說法是從相上說,從表面上講的。更深一層,事跟理是一不是二,這叫如,這是真如。古人沒法子說,只好用個比喻,好比「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作性,把器比作相,你看,性相是一還是二?器就是金,金就是器;器如其金,金如其器;相如其性,性如其相。你要是迷進去性在哪裡?相就是性。好比金在哪裡?器就是金。

  所以悟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叫做明心見性。迷的人為什麼不見性?著相,所以不見性。好比迷人的時候,我叫你把黃金拿來?怎麼找也找不到,沒有。為什麼?他著了相,鐲子拿來,把黃金鐲子馬上拿來了,我叫你拿金,金沒有,只有鐲子,鐲子有,他著了鐲子相、著了項鏈的相,他不曉得相跟性是一不是二,離開相哪有性?離開器哪有金?我們聽了這個很好笑,其實我們自己就個糊塗人,真如本性在哪裡?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哪一相不是真如本性!所以悟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悟了的時候,這個眼見不叫眼識,叫見性,見什麼?不是色塵,色性。一悟的時候,你看名詞換了,見性見色性,聞性聞聲性,這就叫明心見性。迷的時候眼識見色塵,耳識聞聲塵,只換名詞,沒有換實體,沒換,實際上事沒換,只換換名字而已。所以讀經、聽法不要被這些佛學的術語名詞所迷惑了,你被這個迷惑了,那你就是上了釋迦牟尼佛的大當,這個要懂得。釋迦牟尼佛很會耍花樣,搞這些佛學術語,你要是覺悟了,你聽了頭頭是道。你要是不會的話,全被它迷住了,所以一定要會聽。

  你看明心才見性,我們這個心不明,這個心什麼?有無明,有煩惱就不明了。離了無明,離開煩惱這個心又恢復光明了,一恢復光明就見性。這個時候才真正曉得,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你就入了門。這個門佛法有個名詞叫不二門,你就入不二門,入不二門就叫成佛,入這個門名字就叫做佛。可是你剛剛入這個門,叫分證佛,確實是佛不是假的,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就叫佛,因為他見性。禪家所謂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因為從此以後,他用的那個心是用真心,不用妄心。除非是你自己沒見到,你沒有見到的時候,你用的心是心意識,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如果你真正見到了,你一定是用四智菩提,你不會再用心意識,不可能的事情,這個轉變永遠不會退回來。如果還會退回來的時候,自己一定要覺悟我還沒入這個門。入了這個門不會退回去的,只有在門外會進進退退的,進去了不會往外退。所以學佛修行在平常生活裡面要會用心,從哪個地方入門?真誠待人接物,這是入不二法門唯一的途徑。千萬不要想到,我要是真心對人,那我不處處吃虧上當了,你要曉得吃虧上當是為自己消業障,吃虧上當是還宿債。那個人他騙我錢,他為什麼不騙他的?他前世沒欠他的,我欠他的,他來騙我,我還他。為什麼用這個手段?我前生也是這個手段把他騙來的,前生我騙他的,這一生他騙我的;前生我搶他的,這一生他搶我的。如果過去沒有瓜葛,擺在這面前他也不會動的。

  《華嚴經》與文殊菩薩的關係很深,他是華嚴三聖。相傳華嚴宗第一代的祖師是杜順和尚,文殊菩薩再來的,他那個時候示現是個苦行僧,修苦行的。住在山上,這個山上四周很遠沒有人家,他在那裡住個小茅蓬,在那裡進修。而這個地方是出名的土匪、強盜很多,因為這個山路很荒僻,所以有這些土匪在這裡出沒搶劫這些行路的人。就有一個人供養老和尚一雙鞋子,新的鞋子,老和尚在那裡入定打坐,根本也不理他。小茅蓬大概也很小,一個人住,他就把這個鞋子掛在這個門口,過了兩年還是三年,他又從這個地方過,從這經過一看這鞋子還掛在那裡,沒動。於是乎他就很奇怪,他不怪老和尚沒有把它收進去,沒穿,他不怪這個。他好奇這一帶人都很窮,為什麼沒有人把這鞋子偷去?他是奇怪這樁事情,按理是雙新鞋質料也不錯,樣子也不錯,老和尚晚上睡著了,外頭人也會把它拿走,就問老和尚。老和尚告訴他,他說我生生世世不偷盜,只要是我的東西擺在外面,賊來他看到,他都不要。如果是別人的話,早就被人拿跑掉。生生世世不偷盜!

  由此可知,我們就是縱然吃虧上當要做還債想,那不好自在了嗎?我還一筆輕鬆一筆了,解脫,解掉了一個結,又還一筆了又解一個結,不但不煩惱反而歡喜。吃一次虧歡喜一次,上一次當又歡喜一次。這個迷人做不到,悟的人才做到,悟的人心開意解,他沒有煩惱,他能夠生大歡喜。所以一定要以真誠待人接物,不怕吃虧上當,世間人認為那是吃虧上當,悟的人曉得那是消業障。業障消除,境界就提升,三學、三慧漸漸就圓滿,這是好事情,不是壞事情。給你虧吃的,給你當上的,那些都是菩薩再來的,都是古佛再來的,沒有這些人你的功夫怎麼能提升?你的境界怎麼能往上精進?那不是惡人,一定要用智慧去觀察。所以順逆都是增上緣,你才是事事無礙,你才能夠入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清涼在註子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管在什麼境界裡都歡喜、都自在,這叫真正解脫。如來的知見,正知、遍知,正是正確,決定不邪,遍是圓滿沒有欠缺。

  【此解脫者猶如自影。從自善業所化出故。】

  佛菩薩,剛才講見性之後他用真心,真心是純善,這是最可貴,是純善。比喻當中好比是自己的影子,因為自己變現的,是從自己善業所化出,不是從外面來的,自己的善心善念變現出來的。諸位如果真正能夠以至誠心、以善心待人接物,善一定有善報。反過來看,惡一定有惡報,這是定律,什麼人也無法改變的。我們曉得這個定律,為什麼不修善?為什麼不用真心?真心待人、善心待人,自己一天到晚法喜充滿,沒煩惱,這是真的。諸位肯用一天,你一定歡喜一天,這個歡喜心是從自性往外面透的,不是外來的。你用二天一定歡喜二天,這個多自在!正是離苦得樂的妙訣。所以是自心變現的,自心所化。

  【此解脫者猶如谷響。隨其所應為說法。】

  『谷』是山谷,如果我們在山谷長嘯一聲,那邊有回音了,回音是無心的。『解脫者』是佛菩薩,他為一切眾生說法,就像山谷裡頭迴響一樣,無心而說,應機說法。無心而說,無心是無妄心,無妄心是什麼?用真心。眾生雖然是以妄心來請問,佛的答覆是從真心裡面去感應的,佛菩薩絕不是用的妄心,用的是真心。他從真心裡面變現心意識來應眾生,從真心裡頭變現的心意識,心意識是真的,不是妄的,所以他得自在。佛法現在有不少同修發心學講經,怎麼樣把經講好?唯一的祕訣就是用真心。如果要是把古人註解、《佛學辭典》、參考書,你搞得再多再多,準備得再好,說出來也不是那個味道。人家當時聽到很歡喜,離開講堂就沒有了,沒有餘味。真正修行人,從真心裡面起這個反應它有餘味,你聽了一次,當然這個與他功夫淺深有關係,他功夫淺的,他有功夫,功夫不深,聽了以後怎麼樣?好幾天都有餘味;功夫深的好幾個月、好幾年那不得了,到好幾年可不得了,那是很深很深的功夫了。

  什麼叫功夫?就是用真心。這種功夫誰沒有?各個都有,就是問題你肯不肯用就是了。所以他不是佛菩薩專利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你肯不肯用?用真心,諸位要記住,不是說你講經的時候用真心,平常待人接物還是虛情假意,那不行,那是假的。一真一切真,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純一真心,講經也是真心,這樣才行。不是說我們到念佛堂用真心,我看到學佛的人我對他用真心;那不是學佛的,我不能對他用真心,那還叫二心,二心很難得感應。換句話說,你的境界不容易轉變過來,一心才能轉變過來,二心不容易轉變過來。好了,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