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六集)  1983  檔名:12-007-0006

  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若見眾生多起瞋恚。我為說法。令住如來忍波羅蜜。】

  從這裡看起。不過上一次講到前面七句,有五句是講的布施波羅蜜,有兩句是講持戒波羅蜜,曾經跟諸位說明過,菩薩行裡面是以這兩條為主修。這個兩條是如何應用在平常生活當中,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的。布施,不是那個很狹義的,到佛教寺院裡面來捐一些錢、出一些力量,那叫布施;固然是不錯,那也是布施,但是那就很狹義。菩薩修的布施是廣義的,這種布施是在在處處、念念之間都是修的布施、持戒,乃至於般若。可見得菩薩行與我們的生活確確實實是不能夠分開的。

  我們在家庭裡面運用我們的智慧,運用我們的能力為一家人造福,那就是布施。布施我們的精神,布施我們的體力,希望家人生活都能過得好、都能過得舒適,諸位想想是不是布施?那就是布施。可見得我們天天在做布施,不知道那是布施波羅蜜。當然『波羅蜜』這三個字不太容易,「波羅蜜」是圓滿的意思,我們這個布施有沒有做到圓滿?所以這波羅蜜三個字不太容易做到,但是布施是每一個人都在做。六道裡面哪一個人不修布施?哪一個人不持戒律?所以戒律,我們一聽到戒律,馬上就會想到,佛經裡面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就想到這些,其實它這個裡面所講亦是廣義的。戒律就是規律的生活,所謂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那就是戒律。你在家裡面能夠守規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家和睦,這個就是家的戒律。國家有憲法、有法律,人人能夠守法,國家的戒律。公司行號它還有個章程、有個規則,能夠奉行那個章程、規則,那就是戒律。由此可知,佛法裡面所講的這些條目都是廣義的,它所包含的內容,實在講是無量無邊。這樣廣大的境界,再跟諸位說,與佛法裡面所制定的戒律,像比丘戒、菩薩戒、五戒、十戒,一定是相應的。那個精神完完全全相契合,那就變成菩薩行;如果與佛法不相應的?這是世間的戒律,世間的理、世間的法。佛法這個戒律跟世間的戒律有什麼不同?佛法守這些戒律(就是規律的生活)能得定,能開智慧,這個是不相同的地方。世間守法、守規律不能得定,不能開悟,所以世出世間法就是這一點不相同。現在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就是要把世間種種規律,如何與出世間的戒行相應,這樣一來我們真是起心動念、一切作為,無不是菩薩的戒行。

  前面經文雖然不長,我們在研討的時候,句句都跟諸位說明,這個境界的廣大深遠,不可思議。讀了之後一定要能夠舉一反三,要把它這些精神原理、原則在生活裡面去實踐。三種布施,財布施裡面有內財、有外財,我們所賺來的金錢,財物惠施給別人。你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是別人,你供養他,是不是對他修布施?是的,沒錯,是布施。除了你個人,都是他人。所以這個布施是由近而遠,由親而疏,這是對的。再有多餘的,布施你的親戚朋友;再有多餘的,布施社會大眾。這個發展就是從愛緣慈發展為眾生緣慈,再提升發展為法緣慈,發展到最高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是法身大士的境界。這說的財。法布施,你所懂得的知識、智慧、學術,你傳授給別人,或者你的才藝,你能夠熱心的教給別人,這是法布施。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做過沒有?做過。無畏布施是保障他身心的安全,使他沒有恐懼之感,這是無畏布施。

  由此可知,這個三類每一個人都做到,一切眾生都在做,不但人做到,畜生也做到。你看那個小鳥,那個老的鳥到外面去覓食餵牠,那是財布施;有了別人來侵犯,牠不顧自己生命來保衛小鳥,無畏布施;教給小鳥求生存的本能、本事,那是法布施,畜生也會。問題就是與菩提心相應不相應?菩提心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如果是以清淨心、平等心來待人接物,來服務於大眾,那就是菩薩的布施波羅蜜。這個地方我加了波羅蜜,這個不是隨便加的。因為修布施度目的就是在清淨、平等、慈悲,清淨、平等、慈悲現出來了,十波羅蜜是條條圓滿,每一條都是修的菩提心。持戒,戒律就是規律的生活,雖然古今中外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時代,他們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可是都有規律。規律的生活也能夠與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相應,這種規律的生活就是圓滿的持戒波羅蜜,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然後才真正明瞭,原來菩薩十波羅蜜是我們應該修的,而且不困難,不需要作意去修,原來的生活就是!哪裡要再去作意去修?把經論裡面這些精神,灌注在生活當中就是菩薩行,體會在心中就是菩薩道。菩薩道跟菩薩行什麼時候曾經離開我們的生活?如果對於這個原理、原則不懂,你怎麼修行法?

  所以學佛就是學的生活,佛法就是生活的方法,覺悟的生活方法,沒有什麼奇特,不奇怪,很平常。修學佛法就是修學一種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他一定要依據經典。經典裡面所說的是過去那些聖賢人,他們已經在生活當中體驗到的這些大道理、這些方式,這種理論與方式一定給我們帶來美滿幸福的人生,這是可以提供給我們做參考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依經典的理論。這個經典在佛法稱之為法,法有四大類: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有這四大類。教法是什麼?教科書,好像學校學生念書一樣,課本,這是教法。我們學佛的人課本是什麼?經典,經、律、論三藏經典,教法。我們在這種教科書裡面獲得了原理原則,那就是理法。可是諸位要曉得,理就是講的教理,那個教法千言萬語理是一個,真理只有一個,千經萬論都是說的這個真理。因此才說一經通是一切經通,它理是一個。如果在這一部經裡面悟入教理,這個理是通一切經的,所以它不奇怪。理是什麼?理是真如本性、第一義諦,禪家講的明心見性,念佛人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跟諸位說,這是教理,這是理經。教下裡面常講大開圓解,宗門所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都是講的理,不管怎麼個說法是一樣的境界。明心見性跟一心不亂沒兩樣,是一樣的,言語不相同,境界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從教法悟明了理法,理是我們幸福的方向與目標。諸位想想,如果一個人在外面旅行,他有方向、他有目標,他很自在。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前途茫然,苦不堪言!像船在大海裡面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到哪裡去,你說那多痛苦。知道方向,知道自己走這個路很正確,知道這個目的地在何處,這個心情很愉快,一天比一天接近。

  所以要明理,理明白之後行經,行經就是實際的生活。此地所講得十波羅蜜都是行,都是講我們行為,生活行為。念佛人的行經就是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稱念,不懷疑、不間斷,這就是行經。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實實在在了不得,我們今天看到這麼一大本的《華嚴經》,那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了,一字都不漏,真不可思議!這一句佛號在我們生活當中念念提醒我們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豈不是把一切經論都包括盡了嗎?所以這一句佛號念得好,我們在彌陀會上常常提到要與三學相應,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聲聲都圓滿具足了戒定慧,這個佛號有力量。所以才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亂,因為它裡頭有戒有定,戒定能夠斷見思煩惱,它才有力量破見思,證事一心不亂。它裡面有慧,不但有慧,它還與三慧相應,與聞思修三慧相應,因此這一聲佛號的力量能破無明,能證清淨法身。與三學三慧相應,那就把整個《大藏經》都包括了,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部經典說離了戒定慧、離了聞思修的。這樣念佛叫行經、行法。

  果是現前得自在,這是現在的果報。無憂無慮,一天到晚法喜充滿、快快樂樂,這是你現在的受用、現前的果報,果法。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諸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是將來的果法。法裡頭教、理、行、果,經也有教經、理經、行經、果經,我們都要懂。不懂你怎麼個學法,你怎麼個修法,那不叫盲修瞎練叫什麼?因此,我們在修學當中,也提出了三個字「依、入、住」。這三個字,實際上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們所依的是要依經論,依教經、依理經、依行經、依果經;我們入,也是要入這四樣,教理行果;我們住,住就是《金剛經》上所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們這個心的安住,也要安住在四種法,這四種經上。這樣修行,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樣念佛,怎麼會不往生?求取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充滿了信心。這個事情不難,難在你有這個認識、有這個體認,然後肯發願、肯幹,修因必定知果。這個原理通一切法,這個原理通一切經,通一切行門,通一切生活方式,超時間、超空間。我們抓到這個原理、原則就能得大自在,就能夠像孔老夫子所說的(孔老夫子到七十歲才到這個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應當要努力。

  我們看今天這個經文。上面跟諸位講這些原理、原則,非常非常的重要。這個在十度裡面,就是十波羅蜜裡面第三,忍辱波羅蜜。忍辱非常重要,我們成功、失敗的關鍵就在忍辱。世間法常講,「小不忍則亂大謀」,可見得這個忍的重要。佛法裡要沒有忍,「火燒功德林」。所以一個人他要說他修了多少功德,這個非常非常難講,很難講。你修行幾十年,今天發了一頓脾氣,一把瞋恚火都燒光了,你哪有功德。所以你要問你有多少功德,要想一想什麼時候曾經發過脾氣,之後到現在有幾個鐘點,功德就這麼多。為什麼?以前修的燒掉了。凡夫是一面修是一面燒,修的沒有燒得多,哪來的功德?

  功德是什麼?是清淨心,是定慧,戒都不算。戒,持戒,這個戒幫助你得定,到你得了定之後,那個戒是功德。沒有得定,單單持戒,那個戒是福德,不算功德。所以,這個功德是講定、講慧。諸位想想,脾氣一發,定到哪裡去,定當然沒有,有定怎麼會發脾氣?怎麼會有瞋恚心?所以功德是自己修的,別人的功德沒有法子給你。福德自己可以修,別人的福德可以給我們,那個人福報很大,我們沾他的光,要享他一點福,可以。那個人定功很深,我們有沒有辦法享用他的?他定不能給我;那個人智慧很大,他智慧不能給我。他定不能給我,他有福,他錢財很多,他錢財可以送給我;他房地產很多,他可以送一棟房子給我。福德可以給別人享,定慧沒有辦法,所以功德要自己修。功德最怕的就是瞋恚,所以佛給我們提出警告,這個警告是真實的,絕不誇大,叫火燒功德林。

  當然了,發瞋恚心的時候都是心裡頭不滿意,一肚子不高興,沒有人說快快樂樂的就發脾氣,沒有這個道理。這種境界現前,自己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提起,覺悟了。那是什麼?外面那些魔看到你功德相當深了,起了嫉妒心,他也沒法子破壞,他在那裡故意裝模作樣,勸你:你趕快發脾氣,趕快燒、趕快燒。你就很聽話,真的把你功德就燒掉了。魔在那裡看了很開心,他就怕你功德殊勝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覺悟、要警覺,好不容易修這一點功德,怎麼能夠隨隨便便就一把火把它燒掉了,那怎麼辦?忍辱。十波羅蜜裡頭梵文只是個「忍」,忍波羅蜜,「辱」是我們中國過去祖師翻譯加上去的。為什麼加這個字?因為我們中國把這個辱看得很重,「士可殺不可辱」,你想想看,殺頭沒關係,侮辱不行。所以這祖師一看,中國人煩惱太重,忍辱,辱都可以忍,那還有什麼話說,那就沒有不能忍的。所以特別用上這個字,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

  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忍辱波羅蜜是我們修學成敗的關鍵,太重要了。忍辱就是功夫,某人功夫怎麼樣,忍辱的程度。菩薩法裡面這個忍辱是無限度的,無限度的忍辱不容易,一定要明理,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把《金剛經》拿來念一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消掉了,瞋恚心就沒有了。這話都是真的,你把那個假的當作真的才忍無可忍。其實外頭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那個瞋恚心也是假的,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對虛妄完全是融化了。在緊要關頭的時候要提得起覺悟,你這一不覺就迷惑了。

  菩薩在此地說,看到多起瞋恚的眾生,『我為說法,令住如來忍波羅蜜』。「如來忍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波羅蜜,諸菩薩所不及的,我們要修學。換句話說,不能夠忍就不是佛弟子,不能忍就不是修菩薩道,真正修菩薩道、修菩薩行的人,要把忍辱看得非常重要。你看,佛在《金剛經》上,六度裡面特別強調的就是兩度,你看布施、忍辱說了多少,其他的輕描淡寫帶一下就完了,可見得這個兩條重要!忍辱是禪定的初方便,不能忍就不能得定。我們從這個地方來認真反省一下,我們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修其他種種法門都好,今天為什麼不能成就,大毛病就是出在這兩條上,一個是放不下,不肯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不下;一個就是說忍不過,所以你不能成就。你要是能放得下,又能忍得過,那你一定成就了。所以,這兩個法門是對付兩種最大的障礙,這個大障礙去掉了,小障礙容易去。這是兩種大障礙,障道,障一切善法。繼續念底下一條:

  【若見眾生其心懈怠。我為說法。令得清淨勤波羅蜜。】

  勤奮就是精進,它此地用的字用多了一個,精進是兩個字,它用的是『清淨勤』,「清淨」就是精,「勤」就是進,精進。但是這麼樣說容易懂,什麼叫做精進?我們平常講純而不雜叫精,永無退轉叫進。它這個地方翻得好,清淨心就是精,換句話說,什麼叫做精進?你這個清淨心一天比一天清淨,這叫真精進。菩薩位次上,十住菩薩的心比十信菩薩的心那就清淨多了,十地菩薩比十迴向的菩薩又清淨多了,愈往上心愈清淨。由此可知,所謂精進波羅蜜,就是以一切法幫助我們修成清淨心,這個心也在一切境緣當中才能成就。所以精進一定在忍辱的後面,沒有忍辱哪來的清淨。所以這個十波羅蜜是後後勝於前前。愈往後面愈深,好像蓋房子一樣,布施是第一層樓,持戒是第二層,沒有底下一層哪有上面一層?所以上面一層包括了底下,底下不包括上面。有精進必定有布施、持戒、忍辱,沒有這三個條件,他的心不會清淨。我們講功夫,到這個時候才功夫成就,這叫功德,到這個時候才算功德。前面都是福德,到精進的時候這叫功德,從此以上都叫功德,這以下福德,功德跟福德就從這裡劃分的。

  所以在一切境界,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面修什麼?清淨心。清淨心在念佛人上來說,功夫淺的就是講成片,帶業往生;深一層的,得到念佛三昧,事一心不亂;再深一層的,得理一心不亂,這都是清淨心的增上,所以要精進。這樣說起來,修清淨心最好是盤腿面壁,跟什麼都不要往來,在這裡修清淨心。這行不行?不行,剛才講了清淨心要從一切境緣當中去修,稱心如意的環境裡面去修,修不動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清淨,心清淨;惡緣、逆境裡面也得要去經歷,在那個地方不生瞋恚心,不起煩惱。在這個裡面修什麼?修精進,修清淨心。開頭是修忍辱,忍辱到很自然了,境緣現前的時候,不需要什麼勉強,非常自然,這個時候就修的精進。所以善財童子,你看從初發心到圓滿菩提,這個五十三參,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這個裡面五十三位善知識,有善人、有惡人,有出家、有在家還有外道,什麼樣境界都通過,他修什麼?修清淨心。每經歷一番,他的境界往上提升一層,他的功夫又成熟了一番。這是善財童子在華嚴會上示現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我們學佛應該怎麼學法,這是真正的學佛、真正的修行。將我們自己一切錯誤的觀念,一切錯誤的行為,都在生活當中修成一點過失都沒有了,那就叫佛、叫聖人、叫菩薩。

  【若見眾生其心散亂。我為說法。令得如來禪波羅蜜。】

  所謂『禪』,這個字是從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含義在我們中國有翻作靜慮,也有翻作止觀,這兩個名詞在佛學裡頭都是相當的通用,可見得禪定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寂的。為什麼?它有靜,它還有慮,可見那個靜它不是死的靜,所以靜不是死定;止,它裡頭有觀。我們把它合起來講,靜與止意思是相通的,靜止,止什麼?止一切妄念,這是屬於定。止息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我們可以說把一切的妄念歸納為這三大條,這三個項目就統統都包括了。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心裡起了分別,定失掉了,起了執著失掉了,打個妄想也失掉了,禪定就沒有了。慮與觀是一切明達、明瞭。這個觀諸位要曉得,離開了分別執著妄想,這才叫觀。如果你問,我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那我不是變成白痴了嗎?我們舉這個東西,你看見沒有,你看得清清楚楚,你這個時候沒有分別執著妄想,你是不是白痴?不是!看得清清楚楚,聽得了了分明,那就叫觀。

  尤其是修般若法門,特別注重於觀想。你看《心經》,「觀自在菩薩」,那個觀就是止觀,他止息一切分別執著,他是用般若智慧來觀察一切世出世間法,所以他能看到一切法的真實相。這個時候就見到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他明瞭了,沒通過心意識。所以這個止就是止心意識,觀就是用六根的根性,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就是這麼告訴我們,這是很高的境界。因為這個地方所講是五地菩薩所修的,他是圓教,所以他有這麼高的水準,有這麼高的境界。我們雖然不是菩薩,我們在初學,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在我們現前生活裡面,就可以來試試看,也來學學。準有好處沒壞處,不要害怕,決定增長你的智慧,不會叫你一天一天愚痴了,不會的,決定增長智慧。我們自己在一切法裡頭盡可能的不要用分別執著妄想,保持這個心清淨。二六時中身心清淨,這個受用很自在。

  對別人,就從自己清淨心裡變現出分別執著妄想為他受用,你不愚痴。你問這什麼?這是書籤,沒說錯。你沒有分別怎麼曉得是書籤,我變現出分別是給你受用,不是我自己受用,我自己這個心裡頭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執著,因為你心裡頭有這個分別執著,我隨著你的心變現這個執著叫你明瞭,不是我受用。這你就曉得了,菩薩心地決定清淨,清淨心是自受用。交光大師所講的「捨識用根」是自受用,他受用是從根性裡頭變現出心意識為他受用,這個高明!自受用的,在二種智裡面講根本智、實智,他受用的是後得智,是權智。諸佛菩薩個個都是自受用,為我們眾生講經說法,為我們分別名相,叫我們執持名號,叫我們執持戒律,那他受用。

  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得,知道「禪波羅蜜」是修行的關鍵所在。戒定慧,到禪這才是定。禪也就是自性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享受,就是受用。他所起的受用,剛才講了,自受用就是無分別智、根本智,他受用就是權智,無所不知。《般若經》上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自受用。如果自受用裡頭有知,那就壞了,麻煩就大了,那是什麼?那就是無明。佛在楞嚴會上說得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個知見是什麼?就是無知,就是無知的知見,就是《法華經》上所說的「入佛知見」,在這個裡面再加上分別、加上執著,再建立一個知,這就是無明。無明從哪來的?無明就這麼來的。你要不自作聰明,哪裡有無明?換句話說,無明怎麼來的?都是自作聰明來的。本來聰明得不得了,還要自作聰明,這下把聰明變成傻瓜了。我們雖然沒有到佛菩薩的境界,想想佛菩薩所說的這些話,真有道理。哪一個依教奉行,他得利益了,他成就了。你要不信、要懷疑,不肯照做,我們世間人講,這人沒福。遇到這個機會了,當面錯過,這叫真正沒有福報。一生沒有遇到過,那這個不能說;遇到,當面錯過,真沒福。所以要重視禪波羅蜜,在念佛就是講的一心不亂,功夫成片是相似的禪定,不是真正的禪定,未道定,到事一心不亂以上,這是真正的禪定。

  【若見眾生入於稠林無明闇障。我為說法。令得出離稠林黑闇。】

  這一句講的是般若波羅蜜。此地這個般若波羅蜜也說了兩句,這個兩句都是講的根本智,特別是這一句用意非常之深。我們今天見到無數的同修們,好心學佛,路走錯了,就是此地所說的。『無明』就是愚痴,比喻作黑暗,黑暗是障礙。我們在黑暗當中,許許多多危險的看不到,在黑暗當中摸索,免不了要發生危險,把它比喻菩提道上種種的障礙。愚痴最簡單的定義是對於真妄,這是講用心,真心妄心、正法邪法、是非善惡不能夠辨別,顛倒錯亂,這是愚痴。所以在三途果報裡面講,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畜生的確糊裡糊塗。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的確佛法裡面所講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實實在在不容易辨別,這要智慧。自己沒有能力辨別的時候,要以善知識指引。自己看不見,得找一個看得見的人帶路,善知識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去?以前的人求善知識比今天容易,過去的人人心純樸、厚道,不誇張,真正善知識都非常謙虛,現在不然。從前的賢人,大家去找他做官,他還要躲起來,不肯出來。現在請做官,不要說等人請,競選,出來競爭,到處拜託大家來投他一票。這個從前不行,從前請都請不動。你看諸葛亮他居在隆中,劉備去請三次,好不容易才把他請動。現在人有這麼大的本事,早就出來競選了,還要人請嗎?這是時代不相同了。

  今天是個個人自命為善知識,大家都自命為善知識,真善知識就難求了。是不是這些自命為善知識,果然個個都是真善知識?那就很難講了。所以這個我們求學有幸、有不幸,這是真實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了,與宿世當然有關係。這一開頭就遇到真善知識,那很幸運,你這一生不會走岔路,不會走冤枉路,大幸大幸!如果先走了一段岔路,跟到一個不是真正的善知識,跟他走了一程之後遇到真正善知識,你有智慧,你能夠辨別,你能夠捨妄從真,那你也是相當善根。有些人他先入為主,縱然遇到真善知識,他還排斥,他跟他原先所學的不一樣,先入為主,主觀觀念太強了,不能接受以外的知見,這樣的人就難度了。

  這一條是說多分都是指修道的人,走上了邪知邪見。但是他還有能力辨別邪正,菩薩要為他說法,令他改邪歸正。如果他成見很深,不能夠回來,菩薩在這個時候不是捨棄他,如果捨棄他,沒有慈悲心,也給他說法,說法怎麼樣?旁敲側擊來感悟他,他實在不感悟,他排斥的力量小。就是不直接的勸他,間接的,他頂多不願意接受,一笑了之,不至於毀謗,不至於造成重大的罪過。由此可知,菩薩度眾生,真是苦口婆心,也是用盡了善巧方便,所謂是已成熟者令其成就,未成熟者令其成熟,未種善根者給他種善根,可見得有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利益眾生的,這一條在菩薩道上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如何才能夠避免遭遇這些障礙?實在是說,這些障礙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可是我們修行的人總希望能夠避免,或者把它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那就要明理。所以佛法是再再勸勉我們要讀誦大乘,你讀了,心開意解,你就有能力辨別。

  今天下午,台北商專的同學帶我到他們學校去參觀,同學們也提出這些意見,說是經本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看不懂就沒興趣,就不想看。我就告訴他,看不懂也要看,遍數看多了,就懂了。古人所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要人講的,意思自己就明瞭,有悟處。一般人所講熟能生巧,首先求什麼?求熟。尤其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們,我們讀經不在乎懂不懂經文,這個不重要。你說這個經文都懂得了是邪知邪見,你哪裡懂得?經文有沒有意思?沒意思,這一定要知道的。經文有沒有個講法?沒講法。如果它有意思,意思只有一個,古人、今人大家所講應該都是這個意思,為什麼古今這些大德各人講的都不一樣?它沒意思,沒有意思就有無量無邊的意思,就有講不盡的意思。所以現在有很多人說,要把這個經文翻成白話文,糟了,一翻成白話就一個意思,沒第二個意思了。那一翻,死了。它這個經文,活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裡頭有無量義。就跟《般若經》裡講「般若無知」,它是無知,所以它無所不知。經文無義,所以它有無量義。

  換句話說,你想求它的意思,不能求,那就大錯特錯。應該怎麼求?就是讀。讀,求什麼?求無知,求般若無知的那個般若。我天天在讀經,得什麼?無知。所以跟大家講的,這是戒定慧三學、三慧一次完成。你讀誦經典是修根本智,到你應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譬如別人問你這個經文怎麼講,你立刻對得出來。絕不是說你從前想過的,你從前曾經研究過的,不是的;你有所準備過的,不是的。如果你有所準備、有所研究,那叫邪知邪見。一問就答,快得不得了,這種反應叫本能的反應,那就是無所不知。佛當年在世在講席上,那麼多人提出問題,這一問馬上就答,佛沒說等我想一想,我再告訴你,沒這個話。有許多問題,佛也從來沒想到過的,為什麼處處就能答得出來?無所不知。

  所以同學們要著重在讀經,不要求這個裡頭的意思,讀經最好讀什麼?讀白文,不要看註解。為什麼?註解落到第二義,經文是第一義。註解已經是別人的意思,換句話說,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你自己永遠不能獨立。一定要讀白文,求根本智。古人這個註解可以做你參考,我心裡有數,聽他怎麼講的,講講我聽聽,也滿有道理。聽聽那個人怎麼講的,也滿有道理,聽聽這個人曉得他入了什麼境界、他證得多少,聽聽那個人他是什麼境界、他悟了多少,我們心裡很明白。不跟他走,也不跟他走,但是都可以做參考,聽聽大家的心得,註解就是古大德他的心得報告。他對於這一部經論悟入之處,可以把它當作他的心得報告來看,不是我的心得報告,我有我的心得。有的時候我們的心得跟他相同,這個是很喜歡,我們悟出來的,雖然人家也講過,我們並不是先看他再悟入,我們已經入了這個境界再看他,可以給我們做一個印證,我們悟入的,沒錯。

  經書一定要多讀。在讀誦,如果說一切經多讀,求博學多聞,那也未嘗不可。很難,而且對於一般人來講,要想求悟入,不容易。所以我們看古來這些大德們,他們是我們的好榜樣,在《大藏經》裡面這麼多的經典,他在一生當中所涉獵的,一般大概是二、三十部的樣子。這是一般的,多數的。有一些多一點的,五、六十部。那個少的,跟諸位說,三、四部就行了,然後就能貫通一切經。只要你悟入,這個經你沒看過的,你拿來就能講。頂多要預備的是什麼?生字,那個生字是要查查辭典,那個不能說自己胡造謠言,那個不行。所以預備什麼東西?預備查生字,尤其是我們現在講方言,國語,國音,我們要查到標準的國音,念出來大家都能夠明瞭。所以預備就是預備查生字而已、查生詞而已,那個名相、名詞,那個是要查的,掌故是要查的。義理查個什麼?義理是悟入的。所以曉得預備是有限的。這是說明讀誦的重要,才能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能力辨別邪正是非,避免我們自己走上歧途,把我們菩薩道上這個障礙,減低到最少的程度。

  如果諸位要我給大家指一條路,我在今天來講,行,我有這個能力,我可以給諸位指一條路,可是你信不信?你能不能死心塌地的相信?這就是問題。一條修行成佛最捷徑的道路,跟諸位說就是《彌陀經》,《彌陀經》是《華嚴經》的結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部《華嚴經》講到最後講什麼?《阿彌陀經》,《阿彌陀經》一展開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不是二。所以《彌陀經》好難懂,我在民國四十七年學《彌陀經》,我最初學的就是蕅益大師的《要解》,李老師限定我時間三個月。那是研究,胡思亂想,沒有現在這功夫,也不懂得這個道理。三個月之後向他老人家提出報告,他問我怎麼樣?我說是仔細下過功夫,不甚了解。他說好、很好,不甚了解很好。他告訴我,的確是難。他說你要沒有半部,半部要精通,精通半部《大藏經》的基礎,你不會懂得《彌陀經》。我跟他報告,他跟我這麼說法。難,實在是難信之法!真沒有法子入得了這個境界。

  我們得到的幫忙?蓮池、蕅益這兩位大師,那對我們幫了大忙,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可是這兩部的註解,我們要是沒有這幾十年的大經大論的底子,這兩部註解擺在面前還是看不懂,那就是我當年跟李老師說的「不甚了解」。不甚了解,當然就不甚相信,雖然發願往生,那個願是口頭的願不是真的,這麼多年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原因在此地。《彌陀經疏鈔演義》我講過兩遍,頭一遍是在蓮友念佛團講的,四年圓滿。第二遍是我們圖書館成立以後講的,今年年初的時候圓滿。我們此地有全套的錄音帶,三百三十五個。我講了,我滿意不滿意?絕對不滿意。為什麼?今天的境界跟那個境界完全不一樣,我這一次把《要解》講完之後我再講第三遍,第三遍跟前面兩遍大大的不相同,《要解》我也講過幾次,你看看這一次所講的。所以諸位要是真正能體會到了,這一樣夠了,其他的都可以放下了,可以布施掉了,布施波羅蜜。世出世間法統統捨掉,布施波羅蜜圓滿了,只取這一點,這一生決定上品上生。

  所以我現在曉得,這一句佛號裡頭可以斷見思煩惱,可以破根本無明。為什麼?這一句佛號裡頭就圓滿具足了三學三慧,這一句佛號裡把釋迦牟尼佛百千法門也是圓滿含攝在其中,一個不漏,你說這個佛號力量多大。所以一句阿彌陀佛,一聲佛號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過之無不及!可惜沒人相信,還要搞什麼大經大論。我是從這個路上走過的、經歷過的,我知道,我體會得很深。我這一點貢獻給諸位,諸位能夠信受奉行,那我走的這個冤枉路你就不要走了,你就少走了。你的成就就比我快,我耽誤了三十年,你可以不要耽誤三十年,你的成就比我高。如果你不相信還要走我這個路子,大概你三十年走的沒有我那麼順利,這是我能夠想像得到的。我這個三十年在大乘法裡走的路相當順利,我是一開端就遇到好老師,沒走冤枉路。我一出家就在講台上講經,一出家就教佛學院,我出家二十五年,我在講台上就講了二十五年,可以說一帆風順。到最後才醒悟這一條大道,真實不虛。這是今天我所能夠給諸位提出一點貢獻的。再看底下這一句:

  【若見眾生無有智慧。我為說法。令其成就般若波羅蜜。】

  這就是根本智,這個地方頂重要的就是『智慧』兩個字的定義,此地講的實智。其實『般若波羅蜜』哪一個沒有?不是從外面來的,是你本來有的,現在喪失掉了,現在變成無有智慧。禪家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誰不如是,個個如是。可是,當你在放光動地的時候,你不知不覺的知見立知,在你本有般若智慧上加了一層無明,這個無明是愈變愈深,使你的智慧不能現前。六波羅蜜裡面這個般若是權、實二智統統包括在裡面,十波羅蜜裡頭般若波羅蜜只講實智,因為後面四條都是權智,就是後得智。這一條是講的實智,就是講般若無知,後面四條是講無所不知。菩薩就教他修根本智,根本智讀誦大乘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在古來為歷代的祖師普遍所採取的。大乘最好是讀誦幾種,這幾種是以一種為主,另外選幾種與這一種經有關係的,可以幫助你對於這一部經經義有所發明的這個經論,取個幾種或者十幾種,但是一定要以一種為主。這個為主的這一種要讀誦,輔助的這個可以閱覽,閱覽也只是看,多看不要去想。為什麼?一想就落在分別、執著、邪思上;不想,一看就明瞭,意思就悟出來,那好,那個境界好。你天天看,天天有悟處,那就是好境界。所以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這是讀誦大乘的方法,我們要曉得。如果在裡頭去分別、執著、研究,永遠不開悟,為什麼?悟門堵死了,心不得清淨。所以這個讀經就是照,是鏡子照,不能用照相機,照相機照一個裡頭留個影子,那就壞了。要用鏡子照,不落痕跡,就開智慧。讀誦要不落痕跡,不落印象,上乘功夫!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