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五集)  1983  檔名:12-007-0005

  七百二十面第四行:

  【發是心已。復為說法。令其漸至一切智地。】

  從這個以下答覆善財童子第一個問題,問的是「為何事業」,菩薩在這一段用了很長的一段經文,告訴我們佛門的事業是什麼。平常我們常常聽說如來家業,如來家的事業究竟是什麼,這個事業要如何去經營、如何去推展,在這一段裡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輪廓的理解,這也是我們真正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的處所。在答的當中,前面一段是答的方便,而方便裡面全是說的發心。前面我們看過二十種心,二十種都是純真無妄之心,都是自利利他之心,所謂上求下化。發心是一切事業的基礎,佛法與世間法與外道法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在用心。如果從事業上說,佛法講慈悲、講布施、講救濟,外道也講,世間人也講,慈善事業做的不比你們佛教徒做得少,甚至於我們在表面上看他們比我們做得多得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就發心不一樣;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發菩薩心,我們所做的這些慈善事業,實在講比不上外道、比不上世間人,這是我們要覺悟的。所以學佛第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修心。

  我們從善財童子的問詞以及菩薩答的順序,這個裡面就暗示發心是學佛的基本要素。發了心,然後再說法,這個法在答覆「為何事業」這一問,這就是講的修行。發了心要不能夠在一切事相裡面一條一條的去做到,你那個心是空發了,你想成就一切智是不可能的。一切智就是平常我們在經論裡面所看到的一切種智,它這是省掉一個字「一切智地」,就是一切種智,梵語稱為薩婆若海。這是如來果地上,就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這種智慧是心行相應才能夠證得;行,就是行事。我們繼續看底下的經文,事相是無量無邊,沒法子一樁一樁的來細說,所以每一類裡面舉一個例子,讀經一定要明瞭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我們才曉得在生活當中應該怎麼去做。底下有七句,說的是為人對治,在四悉檀裡面偏重於這兩項。

  【所謂。若見眾生樂著所住宮殿屋宅。我為說法。令其了達諸法本性。離諸執著。】

  到這裡是一句,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有許多同修們發的心都非常善,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初學的菩薩,能夠如法的修菩薩道。這就是我們要學的地方,這種現象太普遍,這是先講住處。哪一個人不喜歡住一個好的環境,修飾自己居住的環境?尤其是現代生活富裕了,對於內部的陳設也非常的考究,富麗堂皇,住得很舒適。他貪不貪愛?當然貪愛。這個事情就是麻煩事,麻煩在哪裡?麻煩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為什麼?你對於這個三界六道有所貪戀,你放不下。這就是什麼?這就是麻煩。

  這個寺院,你看在從前寺院、叢林的建築都是宮殿式的,在從前只有帝王居住的才是宮殿建築這種格式,寺院也是宮殿。寺院這種宮殿式的建築也是非常考究,是不是讓出家人在這個裡面貪圖享受?不是的。出家人寺院的住持,他住的地方叫丈室。現在這個丈室,方丈這個丈室,那是名叫丈室,其實他住的地方絕不止一丈。從前寺院裡頭那個住持住的真的是一方丈,一方丈大的地方像現在講三個榻榻米,四個榻榻米還不到,那是住持所住的地方。大眾居住的是廣單,我們講通鋪。吃飯一個菜(大鍋菜),叫羅漢齋。建築得那麼樣富麗堂皇,為誰建的?為了一切眾生。這是佛門裡有一句話說(這是接引眾生的手段),「先以欲勾牽」,勾引他來,「後令入佛智」。所以不是出家人享受的,出家人一享受就壞了。這是講佛教在中國。

  我們再追究到原始,佛教當年在印度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率領他這些弟子們,他沒有房子住,所謂「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哪有房子住?樹下只能夠准一宿,第二天就不行了,你就得搬家了,搬到別的樹下去。如果這個樹很大、很陰涼,這個底下坐得很舒服,天天到那裡去坐,對那個環境也起了貪心、貪戀了。我們世間人不知道這個貪心的可怕,佛法明白這個道理,生生世世離不了六道輪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貪愛。如果你是在,像出家人在這個樹下,要是貪愛這個環境了,他要是死了之後他離不開這個地方,他喜歡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沒有人在這底下住,人都住房子裡面,怎麼會住樹底下?那他投胎往哪兒投?樹上有小鳥、有小蟲,樹底下有老鼠,他來生投胎就變成這些,可怕極了!

  這個地方是舉一個例子,看到眾生,『樂』是愛好,『著』是執著,你愛好、你執著,你自己居住的環境,『宮殿屋宅』,菩薩就要來給他說法了。說什麼法?當然佛門裡頭有個老規矩,「無有定法可說」,法要契機,隨機說法,要叫他開悟,叫他明瞭通達諸法本性。諸法的本性是什麼?是空無所有,萬法皆空。一切法是假有,不是真有。他如果真正明瞭了,他就能夠捨離一切的執著、貪愛。這個心就平靜了,平靜之後才能夠見性,見性之後才能得大自在,這個是佛法。

  我們在修學要想有所成就,第一關就要捨貪愛。現在學佛的人多,可以說比從前的人多。出家的人也多,在過去沒有這麼多出家人,諸位要讀歷史,你看看隋唐、兩宋乃至於元明,出家人都沒這麼多。為什麼沒有這麼多?他國家定的有名額,譬如一年當中國家只准二十個人出家,那名額只有二十個人;准三十個人出家,這名額只有三十個人。所以那個時候出家要經過考試,比考進士還難,進士三年一考的時候還有幾百人,出家人只考幾十個人。現在出家人多,沒考試,你想出家馬上就剃頭,馬上就出家,傳戒的時候來愈多愈好,這個是制度廢除了,所以現在出家人比從前人多。但是成就比從前人少,為什麼少?從前出家他想發心出家要通過那個考試就不容易,所以他的心真、純,他能夠依教修行,他真正能放得下,真正能吃苦。現在出家享福,自己家裡太小了,看寺廟好大,那個大家好。出了小家,則入了大家,所以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這個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佛法裡常常用歸納法,將無量煩惱歸納為八萬四千;八萬四千煩惱再歸納為百八,我們念珠一百八,意思就是斷煩惱。再歸納,像天親菩薩在《百法明門》裡面歸納為二十六;二十六再歸納,歸納為六個,就是六個根本煩惱。這六個再歸納,是歸納三條,叫三毒,這最毒了。三毒還可以歸納,歸納一條,就是貪。你就曉得,無量無邊的煩惱就從貪心起來的。所以會修行的人不要去枝枝葉葉斷煩惱,把這個貪斷掉了,所有煩惱都沒有了,連根給拔除了。貪、瞋、痴,這是三毒。

  斷煩惱要用什麼方法?跟諸位說要用定,除了定以外,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把煩惱根本拔除。因此,佛法裡面所講八萬四千法門,諸位一定要知道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統統修的禪定,只是方法不一樣。念佛,念佛求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不但是禪定,高級的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那就是楞嚴大定。你看《楞嚴經》裡面所說的,這是如來所證得的大定。《楞嚴經》裡面二十五位菩薩,統統修的是楞嚴大定,每個人用的方法不一樣,每一個人都得到楞嚴大定。所以他那個方法都叫第一,沒有第二的,所謂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殊途同歸,都是修的楞嚴大定。

  你仔細去研究研究這二十五位菩薩,他們有沒有兼修一個,像現在所說的禪淨雙修、禪淨密三修,你們去看看那些菩薩裡有沒有?沒有,每一位菩薩都是一門深入,他成就了。我也告訴諸位,你現在是兩門,禪淨雙修,你只能夠走一程,到最後你要想真正成就,這兩個當中還要捨掉一個,你才能成就;你要不捨掉一個,你就沒法子成就。沒有到達沒有關係,到達的時候只有一個門才進得去。兩個門都好、兩個門面都很可愛,我想同時從兩個門都進去,你怎麼進來?讀經,看到這些善知識,我們要覺悟。本經五十三位善知識也是個人修一門,沒有說一個人修好幾門的,沒有。只有一門才能成就,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從一門裡面才能夠得定,才能夠開慧,才能夠斷煩惱、了生死,證無上菩提。

  首先教我們對於居住的地方不可以貪愛。這樣說我們居住的地方,現在講我們這個生活品質要不要提高?當然要。那要是不是就貪愛?不能有貪愛,你有貪愛,你是凡夫;你要不能夠隨著這個世間標準提高,那在文化領域裡面你落伍了。這個現象,落伍無所謂,我自己落伍,我修的是道。菩薩不如是,菩薩什麼?菩薩要接引眾生,人家一看學佛,學佛的人生活水準也是隨著時代提升,這個佛可以學;大家都來學佛了。如果一個個學佛都是苦兮兮的,人一看到佛不能學,你看看學佛學成這個樣子,這還能學嗎?你懂這個意思了吧!我們也要住得很舒服,樣樣都是給人看,佛法原來是隨著時代,站在時代前端的,大家都願意學佛。這是為了接引眾生。剛才講了寺廟為什麼建築富麗堂皇,是為了接引眾生。出家人還是要過得很清苦,這是對的;在家人沒有關係。

  在家人跟出家人他所表現的不一樣,在家菩薩完全是修心地功夫,他在外表跟其他一般在家人完全一樣,沒有兩樣;出家人所表現的就不一樣,他對待眾生跟在家人是一樣,他自己修行跟在家人不一樣,這個是住持佛法,續佛慧命。出家人如果自己不肯修苦行,他怎麼能教底下一代?底下一代學生「你自己都過得那麼舒服,你要我們吃苦」,這個道理講不通,沒法子教人。所以對內要給大眾做一個表率,還是得要修苦行。所以大乘經裡面對於頭陀行非常之讚歎,有道理。可是入眾?那要隨俗,不隨俗的時候,大眾對你有界限、畏懼了,「佛法雖然是好,不能學,太苦了」,這怎麼可以,不能叫人有這種感覺。所以佛法有自利的一面,有利他的一面。

  在這段經文也非常的明白給我們顯示出來。所以學佛一定要了達它的真實義,不能夠死在經文之中。佛法字字句句都是活活潑潑的,真正能叫我們了生死、出三界,真正叫我們在一真法界裡面得大自在,不是眼前這一點五欲六塵的享受,那就錯了。所以這個地方最重要的,這個第一句裡頭最重要就是末後這四個字,『離諸執著』。諸位要曉得,決定是正確的。再看底下一句:

  【若見眾生戀著父母兄弟親屬。我為說法。令其得入諸佛菩薩清淨眾會。】

  這也是世間人,這是恩愛難捨的,最難捨的。『父母、兄弟、親屬』與自己生生世世都有因緣。往年我在香港光明講堂講經的時候,它那個大殿上有壽冶老和尚寫的一副對聯,寫得很好,很能夠警覺人心,他上聯寫的:「夫妻是緣」,緣分的緣,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那個冤冤是冤家的冤,冤冤相報。下聯寫的是:「父子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你要把這個搞通了,你就曉得「父母、兄弟、親屬」是些什麼關係?恩怨債務,就是這個關係,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不是這四種關係,不會聚在一起的,正是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要覺悟,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種會是什麼會?不要看到眼前是非常恩愛之會,那個愛會變,不是真的,到最後會變成什麼?變成了冤仇。所以總而言之一句話,凡夫的聚會統統叫做怨憎會,這是事實。你看看現在這個世間人,現在舉世都是如此,他恩愛的時候他就結婚了,沒有幾天他鬧離婚了,那不是變成冤家對頭了嗎?全是怨憎會。真是會無好會。

  你要想好會?那最好是『入諸佛菩薩清淨眾會』;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你要是對這個事理都明瞭了,你的心量一定要拓開,把你生生世世這些冤家對頭都勸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那個地方才是真正的盛會,這要為他說法。學佛的人,在這個世間父母、兄弟、親屬,特別是在我們中國,要講求倫理道德。這是世間法,這個我們不能不顧及,正是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後面是「覺」!不離世間,在世間怎麼樣?覺而不迷。世間是什麼?世間最重要的是倫理道德。因此,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雖然他出生七天,他的母親就過世(我們世間人講過世),他的母親生忉利天。他在一生當中度眾生的緣將要盡的時候,換句話說,他自己在入滅之前三個月,他特地到忉利天宮講《地藏經》為他母親說法,報母親之恩。可見得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還是不離世間覺,這個是我們要學的。釋迦牟尼佛看到母親,這麼多年沒有見面,他出生七天母親就到忉利天,現在是度化眾生快要盡了,見到母親一定兩個抱頭痛哭,你看看《地藏經》上有沒有這種場合?沒有!那是什麼?那是凡夫的知見,凡夫的心理。我們說這人之常情,那是什麼?不覺,迷了。覺了怎麼樣?覺了要度他,要把世出世間一切境緣的真實相要告訴他,要令他覺悟。

  這個事情在前面我也跟諸位提到過,自己覺了,對方那個情很深,迷得很重,這個時候怎麼辦?那就學古來有一些祖師,不見面。照不照顧?托別人照顧,間接的照顧。為什麼?他見面情太深了,加重他的煩惱,加深他的執著,那這個我們就做錯了。如果他也能覺悟,他也不甚執著,可以見面。所以出家之後跟家裡頭家親眷屬往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家親眷屬都學佛那就好得太多了。可是家親眷屬不能常常見面,常常見面什麼?那個情愈結愈深,總是麻煩。又要顧慮到倫理,又要覺而不迷,這是佛法。佛法的確不離世間法,佛法比世間法高出太多了。要聚會,確實蓮池海會裡面聚會,這是最理想的。再看底下一段經文,底下這一句:

  【若見眾生戀著妻子。情無捨離。】

  這個在世間法來看,好!超越世間人眼睛來看,這個麻煩大,苦不堪言。世間演戲,那個演戲是不負責任的,所謂七世夫妻,你們看看苦不苦?有什麼好處?苦死了,生生世世不能團圓,生生世世都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何苦來?真叫迷惑顛倒到所以然處,他不覺悟,真可憐。菩薩見到了:

  【我為說法。令其捨離生死愛染。起大悲心。於一切眾生平等無二。】

  這是佛法,把你恩愛的心擴展到大,愛護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修平等的愛心,這是博愛,這是大愛。這個裡面沒有私心,沒有染著,這種愛心就變成了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就是覺與迷,迷了的時候將你本性裡面大悲心,本性裡面的愛心變成一點點,針對某一個對象,造無量無邊的業果;覺了之後,這一個對象就化成無量無邊的對象,盡虛空遍法界用一味真愛。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的愛心,唯有佛菩薩才有。凡夫沒有的,凡夫講愛,假的,不要被人騙了,所謂是虛情假意。為什麼?他用的是妄心,用的是假心,他不是用的真心。所以怎麼說得好聽,甜言蜜語,要記住,絕對不可靠,聽聽而已、笑笑而已,不能當真。為什麼?不是真的。你要當真,那你是自己迷惑顛倒。換句話說,凡夫的話,沒一句是真的。

  佛在《四十二章經》裡說得很好,叫我們凡夫別相信自己,不要說不相信別人,連自己都不能相信。為什麼自己不能相信?因為自己用的妄心,用的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全不是真的。一天到晚用這種心,怎麼可以相信自己?所以佛說了一個標準,幾時你證得阿羅漢果了,你才可以相信自己,這是最低的條件。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破了人我執,在無上正等正覺裡他可以算得上是正覺,正覺可以相信自己。阿羅漢以上的才可以相信自己,阿羅漢以下的不能相信自己。那現在我們怎麼辦?自己都不能相信,我們到底相信誰?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依靠了,這個依靠就是皈依三寶,以三寶為我們心之所依,對於三寶又要非常清晰、明白的理解。三寶指的佛法僧,要曉得佛法僧的真實義。如果你就從字面上去看,那你又搞錯了。彩畫的佛像它是佛寶,你去依靠它,那就壞了,俗話常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你靠它靠不住;法寶是經典,一把火就燒得乾乾淨淨,也不可靠;出家人(凡夫僧)跟你一樣,自己靠自己都靠不住,你來靠我更糟糕了。

  所以你要懂得這叫住持三寶,是三寶的一個形相,這個形相是要提醒你自己內心裡面有一體三寶,這個是你所依靠的。所以佛是覺的意思。佛寶是什麼?覺而不迷,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我都不迷,換句話說,依理智不依感情,這就是佛寶。依正知見不依邪知見,這就是法寶。依清淨心不依染污心,這叫做依僧寶。所以看到出家人,想到什麼?我要修清淨心,不為境緣所染。你看出家人對你就起作用,你沒有看到你忘掉了,一看到之後馬上就提醒,出家人的功德在此地;一看到經典,我要正知正見;一看到佛像,我要覺而不迷,所以住持三寶有無量功德就在此地。它是時時刻刻提醒你,在人事環境、在物質環境當中,要覺、要正、要淨,提醒你這個,這叫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是這個意思,那我們要不要在形式上要皈依一下?形式上不皈依,那也還是一樣的。那個形式很重要。形式是什麼?是你自己發誓,經過宣誓的。這個宣誓對於你有很大的作用,好像我們現在的政府官員,雖然是民選的,選上之後他要宣誓就職。這個宣誓簡單而隆重,對他這個心理起作用。就好像我們出家人受戒一樣的,他得到戒體。宣誓也是一樣的,他以後要不這麼做,他會受他良心責備。所以形式上皈依與不皈依,以後在修學上受用有很大的不相同。宣過誓的他一定要做,他有個責任感;沒有宣過誓的他就比較散漫,我可做我也可以不做。所以宣過誓他的良心逼著他一定要這麼做,有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

  這是條條都是難捨要捨,難捨要能捨,捨了之後你才曉得那個功德利益,捨了之後你才曉得那是真得到了,真正得到了;不捨不會得到。所以你看我們術語裡頭「捨得」,捨,你就得到了,你要不捨,得不到。你捨得愈大,你得到的就大,捨得愈多,你得的就愈多,絕不會落空。捨,捨了之後,我什麼都沒有了,怎麼辦?那是你無明、你顛倒,我們今天講是你無知,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你樣樣都想得到,反而統統都失掉,你所得到的極有限。你能夠把這個極有限的捨得乾乾淨淨,你所得到的是無量無邊。你能夠捨財,你得盡虛空遍法界的財富。你把你家這個房子捨掉之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你的大房子,你看這個住多舒服。家親眷屬那幾個人你把他捨掉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都是你的我們講法眷屬,而且這個裡頭是個個都清淨,決定不生煩惱。你不肯捨,你就得不到。捨得,多念幾句,捨得,捨就得了、就得到。這一句裡面於菩提心裡頭就包括了兩種,平等心就是直心、大悲心,有平等心、有大悲心,深心當然具足了。可見得你今天為什麼菩提心發不起來?就是你不能夠捨其恩愛,捨了恩愛菩提心就現前。再看底下第四句:

  【若見眾生戀著市肆廛里集會。我為說法。令其得與眾聖集會。】

  這樣的人也不少,我們世間所講喜歡熱鬧,喜歡常常聚會,親戚朋友常常聚會,要是有個幾天沒有這個集會了,他就苦得不得了,好像非常的寂寞、孤單,這樣的人真有。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聚會的因緣比從前要殊勝的多了,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團體聚會。有些人一天還要好幾次的聚會,還要到處像趕集一樣的去趕著聚會去,他覺得那個很有意思,那個很熱鬧,不耐寂寞。他有這種習氣,菩薩看到了就勸他,勸他換一種方式去集會。因為這個世間,像此地所講的『市肆、廛里』的集會,都免不了一些煩惱,譬如說賭博也是集會,跳舞也是集會。在現在的時候政府為了提倡所謂正當的娛樂,這些集會比起這些不正當的是要好得多了。縱然是正當的集會,或者是以書法、繪畫、藝術,以這些東西來聚會,古人所謂是「以文會友」,都沒有辦法了生死,都是在那裡增長分別執著妄想,哪裡比得上佛法裡頭清淨集會?所以菩薩對於這些喜歡熱鬧的,寺院裡面也常常來做法會,以法會友,好!什麼法?清淨法會友。講經,我們這是法會,我們二四六在此地聚會,清淨法會。念佛是法會,參禪大家在一塊共修也是法會,討論教理也是法會,這是佛門的正法。

  我們佛門裡可不可以舉行像世間一般這個法會?可以,也能隨順緣。但是要曉得愈少愈好,那個舉行是什麼?是接引初機的,目的是在接引。如果常常舉行,那就變成喧賓奪主,那就錯了。所以諸位要明瞭,佛法跟其他的宗教不一樣。所以有些人不曉得,看到其餘的很多宗教辦了很多慈善事業,好像我們佛門對這個疏忽了,尤其是從前的佛教,根本沒有這些事情。為什麼?佛門有佛門的事業,那些事業不是佛門辦的,佛門的事業是以佛法教化眾生。所以,佛法初傳到中國來,這個寺院裡面它是以翻譯經典為主,就像我們現在國家的國立編譯館一樣,它以這個為主;譯出來之後,講經說法,聚集一些學者研究討論。至於修行,個人的事情,大家在一塊共修是以後的事情,那是馬祖、百丈以後才提倡共修,在這個以前很少共修的。所以它是教育,無需要辦這些世間一些拉拉雜雜這些副業,副業辦得太多了,正業就沒有了,佛法就變成有名無實。佛法幹了什麼?世間慈善事業,那哪裡是佛法?佛法的事業是叫眾生破迷開悟,是以這個為事業。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的。

  佛門裡面法會,不管是什麼樣方式的法會,什麼樣形式的法會,目標都是一個,破迷開悟。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最好是不要舉行。這個會是『與眾聖集會』。我們看了這一句,這五個字,馬上就會想到,《彌陀經》裡面講,往生西方之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話沒錯,講得也沒錯,可是諸位要曉得,現前在此地聚會的時候就是「眾聖集會」,你相信嗎?你現在雖然不是聖人,你走的是聖人的路,你走的是聖人這個方向,沒錯!雖不是聖人,你現在是準聖人,那怎麼不是眾聖集會?所以從準聖人一定要做到真聖人,名副其實的聖人,我們的信心就增長,我們心就清淨。所以要曉得現前一會就是眾聖聚會,你到這個地方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離開這裡下了樓梯就下凡了。此地是佛國,所以佛國要常常上來,接受聖眾的薰陶,這是有無量無邊的真實利益。

  【若見眾生貪著資具。我為說法。令其具足諸波羅蜜。】

  這一句包括的範圍很大,『資具』就是資生的工具或者是用具,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質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統統包括在裡面了。養身的、養心的,養身的就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衣食住行,養心的那就是精神生活,都包括在這個裡面。這兩大類就是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我們不能缺少的。出家人他在物質生活上淡薄,他的精神生活充沛,而且得到真實的淨境,這是真實的富有。

  物質生活,佛在經裡面講得非常好,說「財為五家共有」。所以在我們物質生活不缺乏,感覺得有多餘的時候要曉得布施,不要以為我有這麼大的財富,我享受一輩子也享不完。你這個念頭往往就錯了。你沒有看到最近報紙、廣播有幾次大火,一次大火幾千萬的財產,你看幾個鐘點就了了。原來他這個家的主人,還不是以為我幾千萬的財產,我享受不盡!哪裡曉得一、二個鐘頭都完了?靠不住!佛跟我們講的,這個五家是共有,不是你一個人獨有,它有分。第一個什麼?火,它有分,它一把燒的時候它拿去了,你沒有了,統統把你奪去了。第二個是大水,大水會漂掉。第三個是盜賊,你富有的人家盜賊都動你家的主意,他窮人他不會動主意,他家沒得偷的,也沒得搶的,你有財富他就專門來對付你。第四個是敗家子。我過去聽說在我們本省有好幾個大的公司,他這個事業幾乎遍全省的,他的兒子在賭場裡一晚上輸光了,到第二天店還是店,都換了主人,輸光了,敗家子。第五個是官府,現在是沒有了,在從前帝王時代的,你要是犯了罪抄家,你所有的財產國家沒收。所以在從前,佛講的五家共有。

  所以一定要覺悟,我今天這個財富的受用是暫時的,就是今天,不要想到明天還有,也許今天晚上一把火燒掉了,明天就沒有了,一定要覺悟。所以多餘的怎麼樣?多餘的布施,布施要曉得,布施就好比存銀行,存到保險櫃去了,我沒有享受,別人享受了,我這個福有餘福,我享受不盡。所以真正聰明人想法、做法都跟平常人不一樣,除了現在、現前衣食所需之外,統統布施掉了。布施得乾乾淨淨,不就沒有了嗎?不會,到時候想什麼什麼就現前了,這個多自在!可惜,佛這麼說,菩薩這麼說,祖師這麼說,我也跟你這麼說,你們不相信,那這個好處你就得不到。我告訴諸位,我是個過來人,我今天無論在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我享受得很自在,就是我最初老師給我講這個話我就相信,我就照做,所以真的兌現了。佛門裡頭沒有一句妄語。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怎麼個求法?捨,底下就得到了,捨離。所以怎麼求?捨是求,才能真正求得。不肯捨,天天在佛菩薩面前禱告,沒用處的。在佛菩薩面前燒香,供一點香蕉水果去巴結巴結、諂媚諂媚,沒用處,他不接受的,這是向佛菩薩行賄賂,以為我這樣子對你這麼好,你大概就可以保佑我了,哪知道到最後都落空了。佛菩薩教給你的方法是捨。捨是什麼?你的福報你只享受這一點,其餘的存在那裡。存在那裡是愈存愈多,還有利息,這個便宜到哪去佔!所以要懂得,要肯布施。布施波羅蜜就是斷慳貪(斷慳是自己有的、已經得到的能捨掉,斷貪是沒有得到的並不想求),慳貪心要是斷掉了,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了。布施波羅蜜要是圓滿了,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如果這三種都圓滿了,那你的福氣太大了!物質生活不缺乏,精神生活充沛,還得到個青春長壽,這個福氣到哪去找去。所以凡事它有個因果,我們希望得到這個果報要曉得如何去修因,因果一定相應。

  我就簡單說到此地,因為後面還給我們講到十波羅蜜。這一條特別著重在布施,布施的功德利益,諸佛如來都說之不盡。世間人實實在在,我們俗話講就是「利令智昏」,眼前一點小利益進來之後,就把自己這個頭腦沖昏了,把自己本性的清淨心迷失了,智慧埋沒掉了,實實在在是可憐。我們又想得清淨心,又想得無量智慧,偏偏又把心染污了,智慧給堵塞了,這真是諸佛菩薩對你都無可奈何。這個問題是自己的問題,要自己解決,解決之道就是修布施波羅蜜。如果諸位要問佛法是什麼?也可以說,佛法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布施。如果我們就六度來講,持戒是無畏布施,忍辱是無畏布施。你是個持戒的人,大家對你不害怕,我的金銀財寶擺在你面前,你不會拿我的,你是持戒的人,我很放心,不害怕,眾生對你不害怕,這就是無畏布施,他有安全感。你修忍辱波羅蜜,我說話不小心得罪了你,也無所謂,為什麼?你不記恨,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都是屬於法布施。

  所以諸位要曉得,八萬四千法門一個布施就統統包括了,展開來是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布施,所謂是「看得破,放得下」,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就是修的這個法門。『具足』是一切都不缺乏,『波羅蜜』是圓滿,樣樣叫你自在圓滿而沒有欠缺。諸位想想,這種生活多美好,這種生活多自在。下面兩條是持戒波羅蜜,前面的五句都是說的布施,都是著重財物。

  【若見眾生愛著音樂。我為說法。令其愛樂清淨法樂。】

  『音樂』對人生來說非常重要,在古時候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我們中國古代教育設施裡面有兩條非常重要,就是禮樂。禮是調身的,樂是調心的,因為人有妄想,人有煩惱,音樂可以把你的妄想、煩惱給它化解。所以音樂是修心,禮是修身,這是古時候的教育兩項最重要的設施。佛法是修心的,所以佛法對於音樂非常重視。佛法的音樂跟世間音樂,諸位要仔細去研究研究,有個很大的不一樣,那就是佛法音樂你聽了之後清心寡欲,它有這個殊勝的功能;不像世間音樂它挑起你感情,聽了之後會歡喜、會流淚、會傷感。佛法沒有,佛法的音樂是清淨音,稱之為梵音,愈聽心愈清淨。很可惜的,佛門今天沒有音樂的人才,梵音到今天已經中斷,沒有了。這個人才絕不是世間那些音樂家能夠做得到的。為什麼世間這些音樂家做不到?因為世間的音樂家充滿了感情,這個不行;換句話說,他心不清淨,心不清淨發出來的音聲當然不清淨。所以梵音是從清淨心裡面流出來的,心清淨,音就清淨。這一條講的持戒波羅蜜裡面,可見得戒律是以清淨心為主,身心清淨是持戒波羅蜜的圓滿相。這兩句是先講心。

  梵音要誰來提倡?我們同修們都有責任,以音樂淨化人心,無量功德,值得提倡。這是佛門的正法。如來說法,天樂盈空,天人以梵音來供養。經典每一句經文都可以入樂譜,都可以入樂章,尤其是偈頌,都可以唱的。說到此地,諸位同修們如果喜愛音樂的,我們此地可以組織一個梵音班,可以組成一個小班,大家在此地來練習。這個練習是什麼?修養自己的清淨心。心愈清淨,音聲愈清淨,這個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諸位要組成一個班,我們此地日常法師他懂得,他可以來給諸位指導,他是標準寶華山的梵唄,在我們台灣已經很少,已經很難得聽到。所以戒律持不好,心難清淨;心要清淨,持戒不難。所以一般人談到戒律都害怕,那是什麼?心已經染污成一種習慣,再要想回頭,他感覺得有困難。如果有音樂來幫助,這種困難就會減低,我們戒律會得到清淨。再看底下這一句:

  【若見眾生著五欲境。我為說法。令其得入如來境界。】

  這一條是調身。『五欲』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五根對外面的五塵境界,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此地究竟指哪一種?跟諸位說兩種意思都有,都不應該貪著。五欲的境界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沒有自性,依他起是幻有不是真有,這是假有,是暫時的有不是真有,受用可以,貪著就是迷惑顛倒,那就得造業受報。所以要學覺悟的人,也就是要學菩薩,一定要遠離五欲六塵。這個遠離,諸位要聽清楚,不是身遠離,是心遠離。身遠離了,心裡面還想著,沒用處,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這個經是圓教一乘法,圓滿菩薩行,它教給我們是歷事練心。事是什麼?六根接觸五欲六塵境界,這是事。在這個裡面學什麼?學一塵不染,在這個裡面修清淨心,念念他不增長無明,他增長智慧。念念增長智慧,念念心地清淨,這是菩薩行、菩薩心,這才是持戒圓滿之相。

  清淨心就是一心不亂,清淨心就是禪定。所以你學禪也好、你念佛也好,你要不捨五欲六塵,你參禪不能得禪定,你念佛不會得一心的,這是一定的道理。沒有說是哪一個得了定的人、得了一心的人,他心裡頭還有五欲六塵,這是決定講不通的。六祖大師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物都沒有,哪裡還有五物、六物,那還得了嗎?不可以的,何況這些東西是假有不是真有,決定不能被它迷了,決定不能上這個當。所以我們要把人生真的要看成《金剛經》告訴我們的,「夢幻泡影」。我們在這個人間一天到晚自己在修行,自己在弘法幫助別人,叫大作夢中佛事,自己覺得在作夢,一無所有,一無所得,所謂是建立水月道場;能作如是觀就能夠自利利他,不入這個境界都惹麻煩。不但惹麻煩,要在佛門裡面惹麻煩,罪過就大,麻煩就大!比那個世間人,貪著五欲六塵,那要嚴重得多。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

  到這個地方一共是有七句,這個七句說的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十波羅蜜裡面這兩條非常重要,所以他說得特別多一點,說得多一些。後面這個八條,每一條只有一句。這一條布施裡面有五句,持戒有兩句。由此可知,菩薩事業這兩條是重點。所以,在本經諸位能夠看到菩薩事業非常的廣泛,可以說包括了世間各行各業,但是絕對離不了布施、持戒的精神,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

  今天時間到了,這個引申的意思沒能發揮。底下一堂我再跟諸位說明,無論你從事哪一種行業,甚至於你在家裡面做家庭主婦,也是修布施波羅蜜,也是修持戒波羅蜜,修的是菩薩行。並不是說修菩薩行一定要出家、一定要到寺院裡來,那就搞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