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普救夜神章  (第十八集)  1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06-0018

  六百九十八面第七行的當中看起,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現見如來十力心。普照菩薩境界心。增長菩薩助道心。遍緣一切方海心。】

  這是從無量三昧當中,所起的微細等引,這段就是說等引的三昧。底下一段是引發大願,可以說這些悲智起用與三昧有密切的關係。三昧我們一般翻作正定,也是禪定的意思,前面我們講得很多。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稱之為念佛三昧,與本經所講的並無二致,這是我們應當要理解。

  今天跟諸位補充一點,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十種特殊的能力,這是屬於佛學常識。就是圓瑛法師《彌陀經要解講義》裡面有一段註解,我就把它影印了,諸位一個人可以帶一張。看看它這個十種智力寫得很清楚,而且又有簡單明瞭一個小註,很難得。這十種智力特別著重智,由此可知,如來果地上,我們常講神通廣大,萬德萬能,這個能就是講他的能力。他的能力從哪來的?都是從智慧來的。有了智慧就有能力,你說世間辦大事的他智慧就大,辦小事的他智慧小,沒有一樁事情不是智慧所成就的。如來有圓滿的智慧,既有圓滿的智慧,當然就有圓滿的能力,所以說德能無量無邊,他這十種殊勝的能力,十類是歸納,每一類裡面都是無量無邊,這是歸納為十大類,為了說話方便起見才這麼做的。

  裡面頂重要的意思決定不能疏忽掉的,這十種能力是我們自己的本能,這比什麼都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智慧,都有這個能力。可是我們現前智慧也沒有了,能力也沒有了,是不是真的沒有?不是,決定是有的。因為這是本能,本能不會喪失,不會喪失,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用?現前得不到受用這原因是我們本能上有障礙。這些障礙使我們的能力不能現前,智慧不能現前,能力不能夠顯發,道理在此地。這障礙是什麼?佛法裡頭常講二障、三障,障就是障我們的本能,障我們的智慧。二障也是歸納,把這所有的障礙歸納為兩大類,第一種叫煩惱障,障我們的百千三昧,障我們的大涅槃。第二種是所知障,障了我們的大菩提,就是障了智慧;換句話說,我們的智慧是被所知障障住了、障礙了,所以不能現前。

  我們的德能是被煩惱障給障住了,也不能現前,不是沒有,有,去掉這個二障就全都顯現出來。去了二障並不是菩提涅槃得到了,不是,是你本有的。好像這個燈,燈它本來是放光明的,我們上面用黑布一層一層把它裹起來,裹它幾十層,一點光都透不出來。試問問它有沒有光明?有,它在裡面一樣光明。它的光明並沒有損失一毫一分,只是外面有重重障礙,把它障礙住,雖障礙住,它還是光明,就是這麼個道裡。佛的這個十種智力,他因沒有障礙,他的二障,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了,所以他的智慧是圓滿的透出來,一絲毫障礙沒有了,德能也是圓圓滿滿的顯示在生活之中。我們看起來非常羨慕。佛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自己把這兩種障礙去掉,本來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

  那我們要問,要去掉多少才能現前?給諸位說,你能去一分,你的智慧就出來一分,你的德能也就顯了一分;你去二分就二分,這個很有受用。不是說完全去掉才得受用,去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所以菩薩也有十力,當然菩薩的十力沒有如來這麼圓滿,因為菩薩的二障沒斷盡,如來的二障斷盡了,所以菩薩有如來相似的智慧德能。我們凡夫雖有智慧、德能,跟佛菩薩不相似,為什麼不相似?那是我們的二種障礙不但沒有把它斷除,沒把它減少,我們這二種障礙是天天在增加,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就是不增加,停止在這個地方也不行,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曉得。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十類的能力,剛才說,能力是從智慧所生的,諸位請看講義。第一「是處非處智力」,這條就是講因緣果報,這小註註得也很好,「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善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耶」。這幾句話講得很明白,簡單的說就是因緣果報這個定律是真實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絲毫不爽,作善要是說得惡報沒這個道理,那叫非處。作善得善報這是處,作惡得惡報是處,做惡想得善報那是非處,沒這個道理。所以造惡的必定要墮三惡道,惡處;作善的定生三善道。

  那個惡道何以有三?造惡有輕重不等,有的惡造得比較輕,有的惡造得重,有人造的惡業極重,因此惡道裡面這個等次也是很多的,善道亦復如是,所以三善道、三惡道。佛不僅知道這大的原則,這大原則我們也曉得,佛是知道,每個眾生他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業,在哪些善道裡面受生,他所造的惡業在哪些惡道裡頭受報,沒有一個人的事情他不知道,這個智慧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要遇到佛,你問佛我前生什麼樣情形?佛一五一十都告訴你,一點沒錯,絕不是打妄語。前生再前生?乃至於百千生、無量劫以前,佛都曉得,這智慧能力太大了。諸位記住那是我們的本能,你想不想恢復你這個本能?你要想恢復這個本能:這太好了,實在太圓滿了,你就得依教修行。

  佛法給你講的這些理論、講這些方法,你修成了成就了,你自己得利益,釋迦牟尼佛沾不到你的光。你要懂得這個道理,這才是純真不假,沒條件的,不是說我教你,你將來成佛之後,要給我什麼報答,那是談條件。佛沒有談條件,諸菩薩也沒有談條件,你修得的好處是你自家享受,於別人不相干。我們真正能把這個事理想通,佛菩薩對我們是真實的,不是假意,真正慈悲。確實他不希望我們報答,我們也沒法子報答,這是有這樣的能力。文字裡頭重要的字眼,是指知一切眾生,十方三世每個眾生的情形沒有不曉得的。這個十種智力,這一句是總說,下面是別說。

  第二「業智力」,業是造作,什麼叫造作?動就叫造作。經論裡面講到最微細之處,講到真如本性,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就是業。不覺怎麼樣?不覺就是動。所以有的經上講一念妄動,不覺就是妄動,動就是不覺,所以那個心才一動就叫無明。所以阿賴耶的三細相第一個叫無明業相,動的結果就是業,這是最初的業,我們講造業那叫根本業。從這個業相再動,動得更大就變成轉相,由轉相就變成境界相,所謂是「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麼來的,全是自己的一念不覺妄動而變現出來的,這是事實真相。佛雖然講得這麼清清楚楚,有幾個人真正體會到、又真正是接受了?入了這個境界就沒事了,就得自在。此地所講的一,就是從一念不覺開始,從這個迷開始,迷了以後就生生世世就愈迷愈深,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每況愈下,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

  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有許多大修行人,一轉世就變成作大官去了,再一轉世就變成作小官了,一世不如一世。這種情形我們能想像得到,那必然的現象,所以這個事情非常麻煩。如果我們不能真正下定決心,在這一生當中求生淨土,古人許多的榜樣在,要以自己的功力超越三界不再輪迴,不簡單。修到四禪八定還沒出得去,沒有出去;換句話說,還要輪迴,還是要墮落,這事情很麻煩。最低的功夫要成就九次第定,才能出得了三界。這些功夫我們不必去問別人,問別人沒用處,他的功夫不能給我。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釋迦牟尼佛的功夫沒法子給阿難,阿難遭了難,那無可奈何,還是要遭難,沒法子,誰都不能代替誰。這是我們要覺悟,一定要認真的修學。淨土法門之殊勝、之不可思議,真的是難信之法!

  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告訴我,他說你要想把《彌陀經》看懂,你至少要去看半部《大藏經》,你才有能力把《彌陀經》看懂。當時聽這個話是半信半疑,到現在才完全相信,不簡單。這個法門難信,可是易行,真是永明延壽大師所講的,「萬修萬人去」,可是那個修要懂理論、要懂方法、還要曉得境界,才是真正靠得住。如果不如理、不如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盲修瞎練。諸位可以看看慈雲灌頂大師《大勢至圓通章疏鈔》,那個《疏鈔》後面,就附著念佛有一百種不同的果報,第一條念佛念到地獄去了。我當年看這個書,很疑惑,這念佛念得再不好,總不至於墮地獄。所以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一聽之後:你問得很好,這個問題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大眾都有這個問題。所以就單獨找一個時間,為我們五十幾個同學就是講這個道理,念佛有念到三惡道去的。大師給我們舉的一百種不同的果報,那個最好的念佛能成佛,念佛能成菩薩,這是我們特別要留意的。不要念佛念到三惡道去了,那叫冤枉。

  這句就是說一切眾生在過去世、現在世,乃至於未來世,所造種種之業,起心動念一切的造作,佛沒有不知道的。我們聽了這個話,心裡又害怕了,我造那麼多不好的事情,佛都曉得,這怎麼辦?你不必害怕,佛心清淨不染污,雖然都知道,決定不染污。如果佛說你這個人造的惡業太多,佛心就染污了,佛看你作善造業,他都點頭對,是這樣的,你造惡業,沒錯,為什麼?你迷惑,你不造業怎麼辦?他開悟了當然作善業。所以想想《法華經》裡十如是,裡頭有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一點都沒錯。佛心清淨,等到哪一天你機緣成熟了,佛就來幫助你成就,永離三途,當生成就。

  那要等你機緣成熟,真正能信得過、能放得下,一門深入決定成就。悟性高的人,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小小的年紀他就相信,他成就快。善根福德差一點的人,像我這樣善根福德差的,搞了幾十年才相信,走了多少冤枉路。台中李老師也不例外,他走的冤枉路比我還多,他是專修淨土這個法門,大概是在他將近六十歲的時候。他三十一歲開始學佛,幾乎走了三十年冤枉路,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學,他學東西認真,跟一般人不一樣。在大陸時代參了八年禪,學了八年密,還跟許多法師大德們去學教,搞了幾十年,一直到遇到印光法師,他才算是覺悟。到台灣來之後,才真正提倡專修淨土,到台灣來的時候將近七十歲,所以不容易。

  這個法門真正是難信之法,所以我們造善造惡自己曉得,不要害怕,諸佛菩薩絕對不會怪你,只要你肯回頭。你不回頭也沒關係,不回頭的時候,佛菩薩有耐心等你,你總有一天會回頭,為什麼?吃盡苦頭他就回頭。沒有回頭是苦頭還沒吃盡,還沒死心;吃盡苦頭死了心,回頭了,佛菩薩就來了。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佛菩薩就來了。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真正是大慈大悲。所以我們今天起心動念造作什麼?你說別人不知道?可能,人不知道可能,自己曉得。再給諸位說,鬼神曉得,俗話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鬼神曉得,諸佛菩薩更知道。鬼神曉得你現前,現在起心動念造的善惡業,佛菩薩知道你生生世世。所以諸位要知道,做壞事想瞞人瞞不住,功夫要在慎獨裡面去做,沒有人知道的時候,我們起心動念是什麼,這叫真正做功夫。大庭廣眾之下,「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不敢做壞事。一個人,想想諸佛菩薩五眼圓明,無所不照,豈止十目十指,所以起心動念一定要遵守佛菩薩的教誨。

  過,要知道懺悔,事懺,後不再造,像顏回是不貳過那就不得了,過失只有一沒有二這個叫事懺。理懺是什麼?理懺是開悟,轉識成智叫真懺悔。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阿賴耶識裡頭含藏著一切善惡種子,全變成智慧,這是真正的懺悔,這個要功夫。轉識成智,阿賴耶識是果上轉,不是因上轉,五八是果上轉,六七是因上轉,也就說明修行是什麼?就是修第六識、第七識,如何把它轉變為妙觀察、平等性。所以會用功的人只要把綱領把握到,日常生活當中歷事練心。練什麼?練轉分別心為無分別心,樣樣都明瞭。但是不分別,不分別,樣樣都明瞭叫妙觀察;不執著,樣樣都明瞭,叫平等性。自己心地清淨光明,一塵不染,無論什麼人起心動念,因緣果報清楚,這個時候你的本能透了一點點出來,往後愈透愈多,這個境界是好境界,可是要記住,一定要求生淨土。

  為什麼?不求生淨土,這一轉世隔陰之迷,這個功夫又失掉了,來生再修又要從頭來過,從頭來過不太保險。為什麼?不見得遇到佛法,不見得有好的修學環境;換句話說,修學的機會難得,那不可靠的。有了這樣的消息,往生淨土有把握、有信心。這是講到業,所以明白這個道裡一定要修淨業,淨業也得修善業,千萬莫造惡業。說到這個地方還得補充一點,善、惡、淨業的標準是什麼?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在大乘佛法的標準,凡是利益眾生的,起心動念是為一切眾生的,這是善業。凡是為自己的是惡業,一定要記住。為我自己怎麼叫惡業?剛才說過,大乘標準,不是世間標準,大乘標準怎麼說為自己就是惡業?你想想為自己,是不是增長我執?大乘法就是破我執,你天天增長我執,這不是惡業是什麼?

  如果造的這個業能夠幫助你消除我執,把那個我執漸漸看淡,漸漸放下了,這是善業。所以你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把自己都忘掉,這個法子妙極了。不斷我執,我執自然沒有了,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念為自己想。不起心不動念則已,起心動念都是為別人,都是為佛法,都是為眾生。我執要是沒有了,你要是念佛就念到事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就成就了,這叫真正的自利。起心動念為自己是自害,不是自利,所以眾生愚痴,利害都不知道,還談什麼?講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惡,那不要談了,利害都不懂,真叫做迷惑顛倒。我執要是漸漸消除掉了,與佛菩薩這些聖人自然就有感應道交,這個裡面功德利益之殊勝不可思議。

  可是我們要是起一念,我為什麼這樣的修學?我為得是將來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們想想如不如法?我要為了得殊勝的功德利益才修行,你這個修行還是增長我執,還是增長法執,誰得利益?我得利益。你看增長我執,這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法執,怎麼個苦修法?我法兩種執著不但不能消除,天天在增長,這個麻煩大。事是有,決定不執著,所謂是三輪體空才能成就,這個裡面真正是古人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點都不能差錯。大眾在一塊共修,無非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千萬不要錯用了心,千萬不要錯了念頭,這個要緊。

  什麼叫淨業?講得太高、太玄,我們得不到受用,就我們現前的境界,腳踏實地二六時中,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把它丟掉,這就叫淨念。因為一句阿彌陀佛在六道裡頭,善道不相應,惡道也不相應。我們修的這個業因,造的是這個業,造的是阿彌陀佛的業,果報到哪裡去?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果報在那邊。你這有因那就有結果,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頭找不著阿彌陀佛的果報,這是在我們現前境界,腳踏實地的境界,不要講得太高、太玄。

  我們再看底下這段,第三「定智力,知諸禪三昧、世間禪、四禪四空定、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出世上上禪」。其實禪並不只有這幾種,禪是無量無邊,這個地方幾種也可以說都包括,總不出這個幾大類,世間禪跟出世間禪。什麼叫禪、什麼叫定這一定要搞清楚,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非常明白,我們不能把這個定義錯解了,六祖大師所依據的是《金剛經》。所以一部《壇經》可以說,六祖大師修學《金剛經》的心得報告。金剛般若他如何運用在生活上,如何運用在接引信徒、待人接物,《壇經》是《金剛經》的心得,是《金剛經》的應用,也就是《金剛經》的生活化了。諸位要拿這個眼光去看,你就會看出味道,然後再去讀《金剛經》,你才曉得六祖大師在金剛般若裡體會的深度。

  禪定的定義,《金剛經》世尊給須菩提所講的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相叫做禪,不動心叫做定。相有沒有?相當然有。相可不可以接觸?可以接觸、可以應用,心裡面決定不能染著;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能夠保持你的清淨。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禪。一天到晚在六塵裡面打滾,不染,禪家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那是比喻,比喻說心裡面決定沒有染污,這是禪。應用當中自己的心如如不動,不動是真心用事,那個動是妄心不是真心,不動的是真心,動是妄心,這是禪定。世間禪定跟出世間禪定的差別,世間禪定是以八識為體,出世間禪定是以真如本性為體,就是這一點不一樣。換句話說,會用真心的就是出世間禪定,用第六意識心的這是世間禪。

  我們講不動心,我們把第六意識心控制不動,這是世間禪定;如果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捨掉,都不用了,這是出世間禪定。為什麼說禪定有那麼多?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禪定,也有甚深禪定,你心裡面不沾染,就是三昧無量無邊,你在當中不過得幾種而已。你還有許多受障礙,我們於日常生活當中來說,我們眼所見這個世界無量無邊的色相,在這無量無邊色相當中,你起貪心,你這個定就沒有了,禪也沒有了,定也沒有了。起貪心是什麼?攀緣這個色相,取這個色相。叫你不取相,你取相;叫你如如不動,動心。貪念、貪心就動了,動了貪心,取外面色相,動了貪心這就造業了。如果在這個色相裡面,不執著它,沒在意,沒把它放在心裡,心裡沒有起這個念頭,貪瞋痴都沒有起,你就在這個色相上入了定。色相無量無邊,三昧就無量無邊,有的人貪色不貪財,財上他入了定,色上定沒有了。有的人貪財不貪色,色上他入定,他不取相、不動心,一看到錢他就完全大亂了,就起心動念了,我這舉一個例子。

  諸位要是明瞭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我們《華嚴經》前面講過,鬻香長者他修禪定,那是修六度裡面的禪定波羅蜜的,他在哪裡修?他在市場修。善財童子參訪在哪裡找到他?在市場裡找到他。像百貨公司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去找到他,他在幹什麼?他在逛百貨公司,樣樣都在看,樣樣都在欣賞。我們一般人去欣賞它,這東西不錯,我們要買動心了,起心動念了。這個鬻香長者天天逛百貨公司,天天到最熱鬧的地方去,去幹什麼?修禪定去。怎麼個修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修這個,一般人哪裡曉得?不知道。一般人都說什麼人修禪定?哪個人在那邊盤腿面壁,坐著那裡不動,那個人修禪定,功夫高得很。諸位曉得,盤腿面壁修禪定,那是初級禪定;鬻香長者天天逛百貨公司,熱鬧場合裡面去隨喜,高級禪定。

  我們肉眼凡夫對高級禪定完全看不出來,初級禪定佩服得五體投地,哪裡曉得人家的功夫是真功夫。他這個盤腿面壁把他往市場帶去一下,他心馬上就亂掉了,他就起心動念,他的定就失掉;人家在一切境界成就無量三昧。我們再想想,六祖大師當年在黃梅,八個月的期間他沒入過禪堂,槽房裡面舂米劈材盡幹粗活。無論有什麼人有事情來一叫,惠能,去給我辦點事情,他馬上就去了,聽大家差使的。他修的禪定,比禪堂裡頭盤腿面壁在那裡參禪的人高得太多。五祖傳法沒有在那個禪定裡頭,能夠坐上一天半個月的,沒傳給他,傳給惠能了,沒人想到。所以三昧無量,諸禪三昧,如來,每個人他所有的禪定三昧,不管是世間出世間,他都知道。

  第四「根智力」,根是根性,不知道根性就沒有辦法教化眾生,教學裡面頂重要的觀機,這個機就是根機。根機我們今天講的程度,程度裡頭包括的範圍很廣泛,某一方面的程度,某一種類的程度,有的屬於常識,有的屬於宿根。我們一般講悟性,這些有的是屬於先天性的,與生俱來的;換句話說,多生多劫的習氣。有些是後天的,後天受環境影響,所謂是少成若天性,他從小養成這個習慣,並不是先天的,養成這個習慣,這都是不容易更改。一個高明的老師,他能夠依著他的根性來給他教化,來幫助他成就,所以一個好老師對於學生,他所採取的教學法是個別的。這種現象在我們中國過去叢林裡面,佛門用這個方法,以前的私塾老師教學生也是這個方法。雖然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學生,那時候學生不多,大概一個老師頂多教二、三十個學生,只有這個樣子,他是個別教育

  所以因為學生跟老師住在一起,每個學生的習性,老師都知道,所以他用種種不同的方法來教化,使得各個都有成就。現在教學就比較上難了,因為它是按班級來分,老師沒有辦法使每個學生都照顧到。所以現在一般的學生,他的常識很豐富,我們在一般講知識,德行就談不上,這是我們近代教育裡面的矛盾。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把德行列在第一,先學做人,人都做不好還談什麼?孔老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德育;第二科言語;第三科是政事,辦事,教你辦事的常識;最後是文學、是藝術,詩詞歌賦那是欣賞。前面這三種能力你都具足,才有資格談得上這些藝術。所以那個時候一般社會風俗那麼樣的淳樸,得力於教化。現在的教育德育沒有,言語沒有,只著重在政事跟文學,這裡頭包括得非常廣泛,我們現在一些科技都包括在裡面,這個在教育裡面來說,德行是本,這些是末,現在是捨本逐末。

  雖然這個社會科技發達,我們生活水準提高,可是道德墜落,人在這個世間是富而不樂,人生的意義失掉。從前人是貧而樂,從前的人你們去念念古書、念念古文,讀讀這個唐詩宋詞,以前的人是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多美。現在人生活在苦難之中,一天到晚動盡了心機,不知道怎麼好,苦不堪言。現在真正還能夠享受一點的,那學佛的,佛法上能夠得到一點清淨自在,除這個之外,就不容易了。都是被外面境界迷惑了,這條是講觀機,能夠認識一切眾生的根性,如果這個眾生肯接受佛的教化沒有不成就的,利根的很快成就,鈍根的也不難。釋迦牟尼佛在世,周利槃陀伽就是個例子,那是笨到不能再笨,那麼個笨人,佛的那些弟子這怎麼能出家?怎麼能學佛?釋迦牟尼佛知道他,行,就收他出家,沒幾年他也證了阿羅漢。這是知根,「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相當相當不容易,在我們世間來講的話,這是要真正的學問,普通一般人做不到。

  第五「欲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欲是欲望,樂是愛好,這也是屬於觀機,佛說法必得要投其所好,他就很容易接受。如果教他這個法門,是他自己所不喜歡的、不樂意的,他這修學就增加痛苦,很難成就。因此,佛法才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為什麼開那麼多法門?投其所好。不是佛故意搞這麼多法門去難為人,不是的,這個眾生喜歡這方面,用這個方法教他;那個眾生喜歡那方面,用那個方法教他。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原來無量無邊法門,是教無量無邊人的,不是教我的。我在裡面學什麼?一個法們就夠。看看這麼多法門,哪個法門適合我,哪個法門我對他最有興趣,學一門決定成就。也許你要問,將來我要是作佛教化這一切眾生,我只有這一門怎麼行?怎麼能教化得了?這不用愁,你這一門要是通了就門門都通。豈不聞古大德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就怕你那一部經不通,一通一切通,佛法是一不是二。無論從哪個門進來,你想進來只有從一門才能進來,一門進來之後是門門都通達。

  所以我們一般人虧吃在哪裡?原先不曉得這個道理,也曾經聽過,聽過怎麼樣?當作過耳邊風,沒注意。還是要求博學多聞,還是不死心,樣樣都想學,虧吃在這個地方。修行也好像用兵打仗,諸位曉得,打仗,你把兵力集中在一點,容易突破;兵力一分散,非打敗仗不可,都被別人吃掉了。我們用功也是如此,經論搞得太多,我們精力分散了。譬如說我們以十年時間學二十部經,平均一部經學六個月,你想想六個月的時間,對這一部經典你能深入幾層?二十部經學下來,門門都通,門門都鬆,沒有一樣東西出人頭地的,都是平平常常的。假如用十年的時間攻一部經,這個成就就不可思議了!全心全力投注在一部經論上,一定把它參透,而在這一部經裡面所領悟的,你所悟的這個道理不但通一切經,給諸位說世出世間法都通達。所以這是一門深入的好處,在我們中國古來大德教學,都是採取這個辦法,一門深入。

  賢首宗就是一部《華嚴經》,天台宗就一部《法華經》,哪一宗哪一派都是在這一切經論裡面,選出一部主修的,再有個十幾二十種的是助修,是幫助你修。並不是整個《大藏經》都要看,那還得了,你要是不相信,你看一部《大藏經》,現在你要是看一部《大藏經》的話,一天看八個鐘點,這一部《大藏經》看完大概要五年。現在看前面,後頭不知道,看到後頭,前面忘光了,五年《大藏經》看完,你得了些什麼?什麼也沒有得到,什麼也不知道,這冤枉。我就遇到過幾位法師很好的朋友,他們去閉關,閉了六年,把一部《藏經》看完了,問他什麼都不曉得,說了佛學常識都沒有,為什麼?就是剛才講的,看前面不曉得後面,看到後面,前頭忘光了。

  因為我們一般人講記憶,總得要重複很多遍,印象才深刻。他這個只有一遍,而且一遍速度還看得快,看不快六年看不完,一天至少要看十卷,看十卷那是走馬看花,哪能記憶?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但是古來也有大德們提倡閱藏,那個意味不相同,那個閱藏是修行,那個不同我們現在還閉關來看《大藏經》,看《大藏經》用意在哪裡?看《大藏經》會開智慧。結果一部《大藏經》看得一塌糊塗,增長無明,增長煩惱。古人看《大藏經》是什麼?他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他是拿看經來攝心,因為我們這個心沒有地方安住就會胡思亂想,這是麻煩。看經全部精神貫注在經上,他不起妄念,經怎麼樣?一直看下去,不分別也不執著,不去想想這是有什麼道裡,這句怎麼講法,不能用這個心,一用這個心就壞了,定慧都失掉了。

  所以他在看經的時候是諸惡莫作,不起壞念頭,《大藏經》佛所說的,是眾善奉行,你看戒具足,戒定。這就是看經的時候專心,不起分別這就是定,就是修定,他根本不理會,他不講求這個經文什麼意思,他不理會,用這個方法來攝心,是修定。這個經文是字字分明,一直看下去,一字不漏,這就是修慧。這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拿這個做一個方法,他這一部《藏經》看完了,看了幾年了,他戒定慧成就了。你問他《大藏經》哪一部經怎麼講法?他不懂。你問他這個裡頭什麼意思?他講得頭頭是道,他有定、有慧,那情形又不一樣。同樣你看是看經,所得的結果不一樣,因為他用心不相同。

  所以真正閱藏的人,在這個時代裡頭已經很難找到了。心要極清淨,人要絕頂聰明智慧,所以這個東西一看是過目不忘,古人所謂「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那種人才有資格閱藏,他看完之後什麼都懂,他能記得住,他能講得頭頭是道,那種人有資格,不是這種人沒資格。所以這是講到欲望、講到愛好,佛知到一切眾生的愛好,所以說這麼多法門是投其所好,特別是在我們修學這個階段,我們要知道自己愛好的這些東西要把握住。如果這個愛好太多了,在這個裡頭精選,要把其餘的淘汰,要狠下心把它放下,要不然就自找麻煩了,貪多嚼不爛。要有決心能夠把它斷掉,一門深入,我們自己才會有成就。尤其佛法在今天,可以說衰微到了極處,有史以來佛法之衰沒有像今天,在古時候講經說法、給經做註疏都是大徹大悟之人,都是證果之人。

  自己沒有徹悟,不敢上台講經,當然更不敢著作。所以你翻翻《藏經》裡面這些古德的註疏,你就曉得,有修有證,不是道聽塗說,真有見地,真有發明,今日之下這種人沒有了,我們今天在講台上講經講什麼?不是講經,是在講台上翻譯古人的註解。文字是文言文寫的,我們用口語把它翻出來,只是如此而已。再把自己見地、心得提出一點,跟諸位同修在一起研究討論、切磋琢磨,我們只能做到這種程度。要佛法興,要佛法大力去弘揚,唯有一門深入。一個人研究一部經,漢文所譯的《大藏經》只有三千多部,如果有三千多位菩薩發大願,一個人弘揚一部,這個世界上佛教馬上就復興,時間,告訴諸位三年就夠。你在這一部經用三年的工夫就夠了,可見得這個事情實在講也不難,難在有這個認識,難在有這個恆心去做。

  民國五十七、五十八年我在佛光山住過十個月,我就曾經勸過星雲法師,他那個時候東方佛教學院有一百多個人。我就給他建議,讓這些學生一個人學一部經,程度差一點的學淺的,程度好一點的,學比較深的。一個人學一部經,那就有一百六十多部經,逼著每個人來練習講。五十八年到今年十六、七年了,如果那個時候一個人學一部,這麼多年來,佛光山就有一百六十位菩薩,真正佛光普照全球。功夫要用得深,多了、雜了沒用處,四年佛學院畢業出來了,一樣也不會,一樣都拿不出去。四年要學一樣東西就了不起,所以這個事情不能多,一個人一樣,大家也很好,就是你煩惱沒斷也好,為什麼?個個第一,沒有第二。

  我《華嚴經》第一,他《楞嚴經》第一,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彼此互相很客氣、很尊重,不會說哪個在哪個之下的,各個第一沒有第二,彼此互相的推崇,學《華嚴》的到我這裡來,學《法華》的請你到那位法師那裡去,這樣好。古人所講「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大家彼此互相讚歎。像五十三參裡面一樣,這些善友,我只會這一門,其他的我不如那些菩薩,不如那些大德們,這個佛法就興旺了。所以談到眾生的欲望,特別要曉得自己的欲望,多方面的愛好不行,對自己是障礙。要把多方面的愛好歸納到一個,就會有成就。

  第六「界智力,知世間眾生種種界分」。界是界限;換句話說,就是分別執著。諸位想想,離開分別執著,一切界限就沒有了,那就是一真法界。才起一念分別執著,就把一真法界變成了無量無邊的界限,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界限,而且在一個人的界分都無量無邊。我們自己曉得,我們年輕的時候,那些分別執著畫的界限,到我們年歲大了就變化了,時時在變,天天在變,這個事情也是個麻煩事情。

  第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知何謂之相」。這一條就是講你修行所得的結果,你修小乘證阿羅漢果,你修菩薩道證佛果。你修的外道,有外道的果報;修無想定,果報在無想天;修四禪,果報在四禪天;修四空定,果報在四空天。哪一條路到達哪個目標,佛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可以指點人,你希望到達什麼目標,他教給你哪一條路。喜歡走哪一條路,佛告訴你這個路的目標在什麼地方,可以到達什麼樣的地位。

  第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苦樂壽夭等」。這是對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佛都曉得,知道你哪一生你在哪一界,你要是在人界的話,你的父母是誰,你姓什麼、什麼名字,你在這個世間幹些什麼事情,活了多大歲數,統曉得,沒有一樁不知道,佛有這種能力。

  第九「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捨報,從何道來,向何道去,或苦或樂」。這是如來的天眼,將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會有差錯。

  第十「漏盡智力」,這條很重要,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關心,就好像我自己成佛,我自己曉不曉得我成佛;我證到阿羅漢,我自己知不知道我證阿羅漢。諸位要曉得知道,自己一定知道。乃至於菩薩位次,從初住到等覺,每個位次你自己都知道,小乘的四果四向自己也是清清楚楚的知道,不會說不知道,這種能力叫漏盡智力。「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這個生就是我們在六道輪迴最後的一生,以後就沒有了,不再輪迴,不再受生死之苦了,他曉得。這個地方最低限度是小乘阿羅漢,他見思煩惱斷盡了,他知道不受後有了。

  所以這個十種能力前面特別跟諸位強調,是我們的本能,佛有,我們也有。我們看了非常羨慕,一定要曉得是自己,我們今天依照佛的教誡,依照佛的理論方法修學,無非是恢復我們自己的本能而已。恢復本能是我們自家的享受,真正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今天把這一段補出來,下一次我們就要講從三昧當中引發的大願。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