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普救夜神章  (第十六集)  1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06-0016

  六百九十七面第八行,也就是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已。復得微細等引。】

  前面一句是總結上文,後一句這是引起下面的一段經文。『等引』,「引」是引發;換句話說,從前面『十千三昧』所引發的。像底下講的大心、大智、大悲,都是從定中所生的。向下有三十二句都是三昧所引發的悲智二利極用之心,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我們在境界上是沒有辦法跟菩薩相比,可是菩薩有許多的行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善於模仿,模仿久了自然也能夠得到相似的受用。請看經文:

  【謂不動心。】

  我們一句一句的來講,當然這個引發的心可以說是非常之多,不止三十二種,三十二種是菩薩略舉。第一句是根本;換句話說,也是我們在日常用心這是頂重要的。『不動心』是覺心,心動就迷了,所以那個覺相是清淨相。你看,經論裡頭常說「不覺心動而有無明」,無明從哪來的?無明就是你心動了。可見得你的心要是不動,就不生無明。無明這個東西有,雖有它不是真的,馬鳴菩薩說得很好,「本覺本有」,是真的。可見得「不動心」是真的,是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就是你心動了,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一個動相,無明示動相。如來所住的境界叫寂滅相,寂就是清淨,就是寂靜。滅是什麼?滅就是滅的妄動,滅就是不動,所以不動心就是真心。向下這三十一種心,都是依這個為基礎,這點是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你一看到第二句:

  【歡喜心。】

  『歡喜心』動了心,如果一動心那就落到凡夫,那就起了無明。「歡喜心」有沒有?有。有怎麼樣?不動。這個我們很不好懂,不動是體,是自受用,歡喜是從體起用,為他受用。自他不二,正在他受用的時候,自己還是如如不動,還是清淨寂滅,這就是諸佛菩薩與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從跡象上來說,或者從事相來講,佛菩薩與我們凡夫真的無二無別。釋迦摩尼佛當年在世,那麼多菩薩、阿羅漢們每天也要吃飯,也要穿衣,也要睡覺,也要跟大家應酬,信徒去供養佛,請佛去供齋,佛也要去應酬一下,沒兩樣。不一樣的所在,就是用心不一樣,用的什麼心不一樣?給諸位說,就是第一句「不動心」。這是我們辦不到的,我們幾時在一切境界裡,不要說世間法了,包括出世間法在內,也是不動心。

  今天有個同學來問我,我們家裡供的佛像,要不要開光?諸位想想,如果這個佛像要請一個法師開了光就靈,那何必供佛?供法師就好了。心誠,像就靈,就感應道交了;心要是不誠,請什麼樣的高僧來開光,都沒用處。而且這個開光,諸位一定要了解開什麼光?是藉佛像的功德利益,開發我們自己自性的清淨光明,這個叫開光,那我們得的受用就太大了。我們禮拜阿彌陀佛,念念當中是無量覺,你看這是多大的光明!供養觀世音菩薩,開我們自性大慈大悲的光明,這就叫開光。所以開光儀式裡面,一定要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前面講轉法輪,把開光從如來的光明轉到我們自己心地的光明,讓我們自己心地的光明,與佛菩薩的光明一模一樣,無二無別,這是真正開光。所以這個裡面沒有迷信,我們為什麼請高僧大德?高僧大德他懂道理,他明理,他知道這些善巧方便,藉著給佛菩薩開光,實際上是給我們每個人大眾來開光,功德利益在此地。

  這也是佛法教學法裡面的一個課程,所以這個課程裡頭確實沒有迷信。這個歡喜就是自己成就了,所謂是法喜充滿。這個歡喜絕不是從感情裡面生的,什麼叫感情?那個心動了就叫情,不動就叫智,智跟情是一樁事情,豈不聞煩惱即菩提嗎?菩提是智慧,煩惱是感情,是一不是二。不動心所生的感情就叫做智慧,就是菩提;動了心所生的智慧就叫感情,就這麼回事情。所以整個的結癥就在不動心。《金剛經》佛教給我們,《金剛經》的境界並不很高,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根本,佛教菩薩「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是不動心。不取就是不執著,相有沒有?有。要不要?要,像底下這些統統都要。要怎麼樣?不動心高明在這裡。見到眾生斷惡修善,他有成就了,佛菩薩歡喜,這個歡喜也沒動心。我們現在的話說,是理智的不是感情,佛菩薩是純一理智;換句話說,決定不迷。第三句:

  【安慰心。】

  這對學地,就是在求學的這個階段的地位,那些諸菩薩們是有必要的,因為修法不容易,修法要忍辱,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完成,都是相當的辛苦,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他成就了。每個等級的成就,譬如十住位菩薩,初住生到二住這是個成就,二住生到三住這又是個成就。好像學生念書一年一年的升級,父母師長都安慰他。佛對於這些菩薩們也一樣,菩薩位次有五十一個階層,縱然到地上菩薩,佛還是要安慰他、讚歎他。

  【普光照心。】

  『普光照』要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種關懷的心,照顧他的心。諸佛菩薩心是清淨的、平等的,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所以佛心是真正的慈悲。我們信仰佛菩薩,恭敬禮拜佛菩薩,佛菩薩常常照顧我們;我們不相信,乃至於毀謗破壞佛菩薩,佛菩薩還是一樣的關懷你。只是你自己不接受,佛菩薩絕沒有差別。這個人禮敬我,多關懷他一點;那個人毀謗我,少理他,那是凡夫心,佛菩薩是決定平等。如果有這個好惡,你們想想看,他是不是動了心?有好惡的念頭是動心,沒有好惡不動心,這叫「普光照心」。這都是我們要學的。

  【順善知識教心。】

  菩薩沒成佛,沒成佛就得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無量無邊,除自己之外統統是善知識。『順善知識教』,「善知識」裡面有從正面來教導我們的,有從反面來教導我們,都是善知識。在佛法裡面講,教化的功德實在是平等的。昨天國慶,是哪一個電視台播「精忠報國」,我是沒看,我是在報紙上看到這個題目,電視裡面播精忠報國岳飛的故事。我眼睛裡面看岳飛跟秦檜都是大善知識,兩個人平等的,岳飛教我們精忠,秦檜教我們不要做壞事,做壞事像這樣的下場。你看杭州岳王墳裡面,前面兩個銅像,每個人看到他,都要罵他一頓,那就教不能做壞事,做壞事就落這個下場,他從反面教你;岳飛從正面教你,兩位都是善知識。諸位如果能在這個方面去學,哪個不是老師!哪個不是善友!所以見到善的,我們要效法,見到不善的,我們要反省,我們有沒有他這樣的不善,善人、不善人都是我的老師,沒有不是老師的。有許多做壞事的,是反面來教化我們的,都是佛菩薩裝的,在那裡表演的。五十三參裡面就有幾個很惡,勝熱婆羅門愚痴,甘露火王的殘忍,暴君,比閻羅王還可怕,都是大善知識。

  所以「順善知識教」,就是順依,譬如他從反面的,我們能見到逆境,能夠反省,我們能得利益,這也叫順善知識教。他逆行倒施做出那個榜樣,示現那個果報,就是教你覺悟。我們真正能覺悟,不走他錯誤的路子,那就是他的願望。慈禧太后在生的時候專橫跋扈,滿清亡在她手上,這個大家曉得。清朝皇帝沒有昏君,光緒是個好皇帝,亡在慈禧太后的手上,禧太后太后臨死的時候說了一句良心話,遺囑裡面交代後人,「從此以後不要叫女子干政」。她自己是女人,把國家亡了,希望以後不要再出現像她一樣,把國家命運斷送掉。可見得她臨終的時候,她心裡很明白,她做錯的事情太多,不希望後人走她的路子,那也是善知識。所以這個「順善知識教心」,要有智慧才能夠隨順,沒有智慧就沒法子隨順。

  要開智慧,不讀誦大乘不行,單單讀誦大乘,恐怕我們還有很多地方見不到,這個經裡頭的意思我們看不出來,這才要看註解,才要聽講。希望這些過來人,他們所看到的、所發掘的,提供給我們做參考。經教裡面我們所看出來的一些,那真是滄海之一滴,這個話不假。我今天看出來的就是滄海之一滴而已,經上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我們這一個字不知道多少微塵?這裡面含有無量義,我們怎麼能說得出來?怎麼能看得出來?你才曉得我們看出來的真正是滄海之一滴。經是無量義,遍遍所讀的、遍遍所看到的都不一樣,所以這是愈讀愈有味道,愈講愈有味道。如果只有一個意思,清涼大師還能講五十遍嗎?三遍、五遍人家就不聽了,遍遍不一樣。換句話說,愈看意思愈多,愈講味道愈濃厚,它才會有味道,正是欲罷不能。第六句說:

  【緣甚深一切智心。】

  俗地所講的『一切智』,就是三種智慧裡面的一切種智,因為句子當中省了一個字,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常常看到的。因為單講「一切智」,那個不圓滿,所以一切智、道種智,此地這個「一切智」,因為它上面有『甚深』,是一切種智,梵語稱為薩婆若海。心緣也就是心裡面所期望的,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是要成就無上的智慧。一切種智也就是經典裡面常常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法修學的目的就是這個。如果不是以這個為目的,那就不叫做學佛,所以這個大目標決定不能錯。

  你看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裡面,每參訪一位善知識,都要把這個問題重複一遍目標。其他的部分不談,單單就這四十卷經來說,重複了幾十遍,三句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道、菩薩行」,這三句話重複了幾十遍。每章裡面,這是五十三章,每章裡頭至少重複兩遍,善財童子一開頭,請教的時候是一遍。末尾,你看,善知識推薦底下一位善知識,又要重複一遍,起碼重複兩遍。五十三參就是一百零六遍,當中還不止,這是我給你說這個一頭一尾。所以這個經念完之後,這三句話應該熟透了,念了一百多遍也熟透了。能夠把這三句話記住,那就叫善根,雖然你沒去做,你沒發心,這個善根就種得很深;換句話說,阿賴耶識裡面有很深的印象。這是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最重要的綱領教我們要「緣甚深一切智心」,心裡頭要有智慧。

  【隨順慈無量教行心。】

  這就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從般若智慧裡面生的,慈悲心就是經裡面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條件,無緣就是無條件,這是真正慈悲,如果從感情裡面流出來這個慈悲是有條件的。佛是從真心裡面,如如不動心裡面流出來的大慈大悲,沒有條件的,所以稱之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隨順慈無量』,就是四無量心裡頭第一條慈悲喜捨,舉一個,其餘的都包括在裡面。不要說悲喜捨沒說,有一個就都包括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要用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底下一句:

  【捨離一切執著心。】

  這句也非常重要,凡夫之所以成為凡夫,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關鍵就在這句,佛菩薩沒有執著。一切執著的根本歸納起來兩大類,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我執是無量煩惱的根本,法執是塵沙、無明的根本,塵沙惑、無明惑。諸位都曉得,學佛一定要斷見思,要斷塵沙,要破無明。你要不把根本兩種執著拔除,你這個斷煩惱在枝枝葉葉上斷,斷了怎麼樣?斷了還生。好像樹一樣它根還在,你把樹枝給它砍掉,到明年春天又發芽、又生。我們這一生好勤奮、勤苦來斷煩惱,在枝葉上斷,好了,一轉世到來生統統又生了,這一轉世好像過年,明年春天一樣,無量無邊的煩惱又生了。這個事情我們要深深的反省,自己要真正清楚、明白,我們生生世世都在那裡苦修,生生世世都斷煩惱。

  那我們想想,現在煩惱怎麼樣?還是這麼多。為什麼?就是一轉世煩惱又起來、又現行、又生了,這個毛病沒有從根斷。所以佛菩薩、古來這些大德們,尤其我們禪宗語錄讀了不少,禪宗的祖師教給我們,修行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心是根本,這是我們要覺悟。此地講的統統是講心,三十二種心這就是根本,會修行的人從這上修,離一切執著。現在叫你一切都放下,實在說做不到。哪個人能做到?做不到怎麼辦?總得要淡一點,要一天比一天淡,而且怎麼樣?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把執著斷盡,為什麼?如果要不斷盡,來生一轉世又跟現在一樣;換句話說,我們的煩惱天天只有增加沒有減少。這個樹枝把它鋸掉一枝,說不定長出三枝來,這個麻煩大了,愈長愈多。尤其是我們現代這個社會,可以說對於增長煩惱這個增上緣太豐富了,在這個環境裡頭,煩惱不增長不可能,這是我們要認真覺悟的。

  佛為什麼叫我們一切不要執著,這個話說的真話,因為一切法空,當體即空。《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哪些是有為法?諸位打開《百法》來看看,心法是有為法,五十一個心所法是有為法,二十四個不相應也是有為法,十一個色法還是有為法,身心世界沒有一法不是有為法。有為法是事有體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要在這裡面生執著,冤枉。所以煩惱性空,不是真實的,迷的時候才有,悟了就沒有;換句話說,你放不下的時候有,放下就沒有了。你看說起來就這麼簡單,放下去就沒有,不放下就有。可是放下之後再提起,有跟沒有都說不上了,這個境界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叫得大自在,真解脫。世出世間法都不可以執著。

  【不住一切世間境界心。】

  注意『一切世間』,這四個字非常重要,因為「一切世間」包括佛的淨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苦,我們不住這裡,西方世界要不要住?華藏世界要不要住?一住就糟了,一住就迷了。所以若聖若凡,或者是依、或者是正都不能夠執著,正報是有情世間,依報是器世間,決定不染著,境界現前曉得如幻如化。怎麼個看法?這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建立人生觀、宇宙觀,哲學裡面,沒有一個哲學家不討論這兩個問題。佛法的宇宙人生觀是最正確的,就是《金剛經》告訴我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宇宙人生俱不可得,你的心情多自在、多輕鬆!這絕不是消極,絕不是悲觀,是真正通達實相,真實相如是。

  夢中有沒有境界?有,作夢的時候忽然自己覺悟:我自己現在在作夢。那就快樂的去作夢,曉得這統統是夢境,你在這個夢境裡面,你看,至少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講的,取捨、得失沒有了。一個人在境界裡頭沒有取、沒有捨、沒有得、沒有失,你看他多自在。諸佛菩薩在九法界示現遊戲神通,就好比在夢境裡面,自己覺悟:我在作這個夢,不妨大作其夢。即使是佛法,古德也常說夢中佛事,水月道場。道場現前像什麼?水裡面的月亮。水裡有沒有月亮?有,月亮的影子在水裡頭,可以看、可以欣賞,不可得。你對於水裡頭月亮當然沒有取捨的心,沒有得失的心。如果在水裡頭月亮你要是起了個取捨、得失,這個人精神有問題,那就不正常。我們在世間,對於這個世間依正莊嚴起了得失取捨之心,就跟那個人在水裡月亮,他要想取或者要想把它趕走,就是患得患失那個心沒什麼兩樣。我們看那個人很愚痴,佛看我們跟那個人一樣愚痴,幾時我們一下覺悟過來,一覺悟就跟佛菩薩一樣,不但六凡世間不住,四聖世間也不住了。

  佛門常用蓮花表法,蓮花就是表這句的意思,蓮花的根在泥裡面,泥表六凡法界;泥上面是清水,代表四聖法界;蓮花開在水上,四聖六凡都不染。都不染不是說出污泥而不染,它清水也不染,這就是說「不住一切世間境界心」,這個要緊,這是真實的享受。心愈清淨智慧就增長,煩惱業障就自然消除,這種懺除煩惱,也就是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所謂說理懺,懺悔有事、有理,這是屬於理,得清淨心智慧增長。智慧一現前,煩惱就沒有了,煩惱到哪裡去了?煩惱變成智慧,煩惱即菩提。所以你不要怕,現在煩惱這麼多,這怎麼得了?心一清淨,就怕你煩惱不多,為什麼?煩惱多智慧就多,一下子就統統變成智慧。那你煩惱要是沒有了,智慧也就沒有了。所以諸位曉得,轉阿賴耶成大圓境智的時候,阿賴耶裡面所有的煩惱習氣種子統統轉成菩提,全轉成智慧,所以這是一個轉變。你也不要怕煩惱多,不要因為煩惱多而恐懼,要曉得怎麼樣的轉業,去轉境界。

  【深入如來境界心。】

  『如來境界』太深,甚深難說,諸佛菩薩有方便,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如來親證的境界,所以稱之為根本法輪。我們要想明達如來境界,不能不讀《華嚴經》,深入那是大菩薩的境界,我們念佛剛剛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叫初入。諸位要曉得理一心在圓教裡面講,從初住到等覺都是理一心,大家都一樣證得理一心。理一心有淺深差別不同,四十一個階級都是理一心,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並不是理一心都是同樣境界,不是的,好像大學生都是大學生,它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不一樣。我們初到理一心的時候就是初入,理一心就是入如來境界,這個講個心,我們雖然沒入,有這個心;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念佛要用功、要精進,要把自己境界不住的往上提升。為什麼?因為在娑婆世界提升容易,極樂世界提升的時間長,在此地時間短,當然提升難這是一定的道理。

  娑婆世界提升難,時間短;極樂世界提升容易,時間長,經上給我們講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是認真修習,不是裝模作樣,不是做樣子,我們佛門裡講充殼子,就是裝模作樣。認真的修行,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比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那裡修行一百年,你想想看哪個地方好修行?為什麼我們在這地方修行一天等於那裡一百年?那是順境,沒有障礙。好像走路一樣,平平穩穩的,我們這裡道路崎嶇非常難走,難走你也能走,這個了不得,惡緣太多,障緣太多,都沒有把你障住。所以真正講修行,娑婆世界還真是個好地方。我們功夫成片,就有能力往生,不但有能力往生,而且自在,想去就去。這是功夫成片就有這個能力,就是生死自在,不必到一心。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上品的就有這個功夫。可是你到這個程度,想想這娑婆世界太亂了,我好心講經說法給大家聽,他也不當一回事情,我還是走!真的去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去了品位不高。為什麼去?在此地娑婆世界不耐煩,先走了。

  你要是真正通達這個道理,我現在還不去,為什麼?我這個業報之身還沒了,我已經到這功夫,我這功夫再加深,我要晉級,再用幾年功夫把自己提升到事一心不亂,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生方便有餘土,不必在凡聖同居土,這是聰明人。如果還有壽命,那就不妨功夫再加深,念到理一心不亂,到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花開見佛生實報莊嚴土。與本經裡面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無二無別,這是真正聰明人。所以這一生當中,就能夠把自己提升到實報土。諸位要想想看,在這個經典裡面說得很清楚,如果是個帶業往生,生在凡聖同居土,從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同居土到實報土,要修行好多個大劫。在我們這個世間,幾十年的時間就可以做到,這是我們要覺悟的。所以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處所,無論什麼境界,對於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來講都是道場,都是殊勝的境緣,都是幫助他道業成就,這是個真正覺悟的人,他能夠深入如來境界。再看底下一句:

  【普照一切佛色相海心。】

  這句跟前面所講的義趣稍稍的有點不同,如來德號當中有個號叫二足尊,足就是滿足,就是圓滿的意思。二就是福慧圓滿,福報滿足、圓滿沒有一點欠缺,智慧圓滿也沒有一點欠缺。前面幾句多半著重在慧上,這句著重在福上。怎麼說福?『一切佛色相』,我們以佛的劣應身來說,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地球上示現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劣應身。大經裡面所講報身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光,光裡頭還有化佛,還有度眾生,那是愈說愈多,那個境界是真正不可思議。佛的這些色相從哪來的?修福得來的果報。雖然他修福是三輪體空,絕不執著相,為什麼要三輪體空?因為三輪體空才是修不動心,真正是稱性的福慧雙修,三輪不空就修世間有漏的福報。同樣是修行,用心不一樣,一個所得的是無漏的福慧,一個得的是世間有漏福報,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事上是完全相同,用心不一樣。

  雖然他不著相,但是,福報是自然的。所以在上一次提到講這個事相,講造像,像為什麼一定要如法的去造?因為它能夠啟發我們,我們一看到佛的相好,就曉得哪個相好是要修什麼樣的因。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如來的相好光明,我們現在除了著重修慧之外,還要著重修福。修福很重要嗎?重要。為什麼?不修福不能滿足你自己的大願,你曾經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發這個願。度眾生要福,沒福不能度眾生,一定要修福,唯有修福才能把稱性的福報引發出來,所以福不能不修。諸佛如來個個都是福慧雙修,不是單修一面,統統是福慧雙修,我們也要發這個心。這個『普照』就是普遍的模仿,效法一切諸佛修相好光明。第十二句講:

  【不散亂心。】

  底下一句:

  【不飄動心。】

  這兩句意思大略是相同的,相同要用兩句叫雷同,那就不是好文章。就是意思接近,當然還是有點不一樣,大同小異;換句話說,兩種都是動了心。散亂,我們一般講一個人精神不能集中,意志不能集中,這是大病,不但是修行他不會成就,就是在世間的事業他也不能成就。如果散亂心要多的話,一定要修禪定,禪定對治散亂的。念佛也是修禪定,你看念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不散亂心』,「不散亂」是一心。『飄動』是對外境的,我們一般講禁不起外境的誘惑,外面境界一誘惑他境界動了,沒有這些誘惑還不錯,他這個心還能靜得下來,一有誘惑他心就動了,差別是在這個地方。如果我們禁不起誘惑,那有個辦法,盡量避免外境。所以你看從前人修行,道場都是建築在深山上,人跡不到的地方,真的,除了暮鼓晨鐘之外,他與社會不接觸。

  因為凡夫畢竟是凡夫,沒有外境他心容易定下來,一遇到境界他就做不了主。所以叢林寺院對初學的人來講,是非常理想的道場。可是現在不行了,現在已經沒有鄉村都市,鄉村都都市化,那個大的寺院馬路都開進去,車都可以直達,一天到晚觀光的旅客,恐怕比我們這個地方不知道多多少倍。我覺得我們現在比他們還清淨多了,沒有那麼多觀光客,這一批走了那一批又來,不得了。哪有功夫去辦道?別說是參禪、誦經了,恐怕念佛的時間都沒有,那個客人從早到晚沒有間斷的,晚上還有一批客人住在那裡,你說有什麼法子?寺廟幾乎跟觀光酒店差不多,今天這種情形,難。所以現在社會跟從前整個的結構不相同,像我們現在這個道場,倒算是相當清淨的道場,大眾到這邊來都能心靜下來,能夠把心定下來,確實相當的難得。

  所以我們生在哪個時代,生在什麼社會裡面,一定要覺悟,不能夠迷惑,運用環境成就我們的定慧。現前這個環境,未嘗不是好環境,這個環境淘汰人很厲害,成就人也了不起。換句話說,不是成就,就被淘汰,不被淘汰,就成就了,不成就則已,若成就都比古人高。我們看《高僧傳》、《高士傳》、《往生傳》,那些人他是生在那個時代,如果叫他生在今天未必會成就,今天成就那的確是了不起。所以我們如果真正發的是道心,你就會有成就,為什麼?發道心,縱然自己的力量不夠,你這個心是真心,還有佛菩薩冥冥當中給你做增上緣幫助你,你快要墮落了,要跌下去了,會再有一個力量把你扶起來,妙不可言。

  由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到,佛菩薩對我們那個關心、照顧真是無微不至,你沒有這個心,那沒辦法,他還是一樣的關懷、照顧你,他不會棄你;你有這個心,他才能扶持你,才能夠幫助你。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心,這個心愈堅強,你會感覺得佛菩薩加持的力量愈大;這個心愈薄弱,加持的力量就愈小。不是菩薩加持的力量有大小,而是我們自己能夠接受,能夠感受得到的、接受到的,這個力量有大小,與我們的心成正比,這是我們應當要懂得。這是外面境界要是動心的話就退,不動心的時候往前進,試探,慢慢向前試探,用這種方法。一動心馬上就退,保全自己,這就是要有智慧,要理智,不能感情用事。第十四句:

  【無障礙心。】

  我們把底下這幾句念下去:

  【無高下心。無疲倦心。無退轉心。得自在心。離懈怠心。】

  我們念到這個地方。障礙對於修行也是個難關,遇到障礙不要怕,不要退轉,要很冷靜下來,去找那個障礙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力量障礙自己?你要是真正把這個障礙的關鍵找到,你把它消除了,你就很順利通過障礙。我們就要問了,一般我們從原則上說,障礙在自己心裡頭生的,不在外境。有許多人認為障礙從外面來的,煩惱障也是從外面來的,所知障也是從外面來的,五陰魔障還是從外面來的,那你想要把這個障礙破除掉,就不簡單。這些人障礙真正的關鍵他沒找到,他只看到障礙的緣,沒有找到障礙的根本原因,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障礙的根本原因就是迷惑顛倒,我們對於一切境界裡頭不迷、不顛倒,什麼境界能障礙?外面的境緣決定不能障礙。

  誰能障礙你心清淨?順境裡面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誰能障礙得了你?逆境現前,我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把你關到監牢裡去,還是身心自在,不取這個相,還是如如不動,沒有人能障礙得了你。所以你自己要曉得,障礙自己的就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那個外緣是什麼?利用你的迷惑顛倒,這麼一做你馬上就迷了。是用你自己的力量來障礙你自己,你上了大當,不是人家能障礙得了。『無障礙心』,簡單講無一切心就沒有障礙,無好名的心,名不能障礙你;無貪利的心,利不能障礙你。也許你們讀過《西遊記》,你們都曉得三藏取經,孫悟空的本事很大,孫悟空有個很大的弱點,好名,人家給一頂高帽子給他一戴,馬上給人家牽住了,那就不行,那就是他的障礙。可見得世出世間一切法,只要對於任何一法有個貪戀的心,有個取捨的心,那就是障礙。

  《楞嚴經》裡面講的五十種陰魔,五十種陰魔是障礙,修行人的障礙。五十種,種是種類,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佛教給我們什麼方法來破除這個障礙?只有一個原則,不取相。無論什麼境界現前,只要記住,根本不理會,守住自己的清淨心,就沒有障礙,你一理會它,馬上就被它障礙,這個方法妙極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佛菩薩現的相也不例外,佛在經上沒有註解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菩薩除外,沒說,沒這個小註。也沒有註西方世界例外,華藏世界例外,沒註;換句話說,統統包括在這邊。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保持我們正常,根本不理會,見如不見。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很順利就過去了,所有的障礙都遠離。

  『無高下心』,這個「高」是高己下人,把自己看得很高,把別人看得很低,這就是貢高我慢。或者高推勝境,把佛菩薩看得很高,自己看得很卑下。這本來是這樣,佛高高在上,我們怎麼比得了?事上固然不錯,理上就不行。如果你有這個概念,你就成不了佛,為什麼?成佛是要平等心才能成就,「高下心」不能成就。清淨心裡頭沒有高下,你有高下,心就不清淨。再要說得深一層,高下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這是六祖說的。六祖也不是他自己說的,根據佛法說的,佛法是不二法。所以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要修平等心,平等心現前就是菩提心現前,這個心現前,在菩薩道上會一帆風順,我們要曉得。

  『無疲倦心』,特別是初學同修的大病,精進就是對治懈怠的,「疲倦」它底下還有『懈怠』。疲倦,當然我們曉得,它對我們的精進造成嚴重的障礙,如何才不疲不厭?於眾生體力不行,我很想做,我身體不行,力不從心,這是業障。這種業障是可以消除的,是可以轉變的,理論上講決定沒有問題,事上講就看你信不信,你要信就能夠轉業,你要不信那就沒有法子。世俗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對於這個法門修學不感興趣,當然疲倦;你的興趣要很濃厚,人家勸你休息一下,你都不肯休息,這是什麼?最要緊的是興趣。所以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法門沒興趣,換個法門,找一個你興趣最濃厚的法門去修學,你就不會感覺到疲倦,這就是法門契自己的機,就沒有疲倦心了。這個法門不適合我的根性,就很容易疲倦。

  這是法門選擇就是擇法,是我們修學很重要的一個條件。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層,就是對於這個法門真正的認識、理解,他真正認識,真正理解了,他興趣當然濃厚。學這個理論也不懂,方法也搞不清楚,境界一塌糊塗,硬要他這麼去幹,太難。硬要這麼去幹,只有一種人,就是下愚之人,這個人很老實,他頭腦裡一片空白,你叫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這種人行。所謂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很容易成就,他們做事都很認真。那個上智之人,一說他一切通達沒有問題,他興趣很濃厚;下愚之人叫他這麼做,他興趣也很濃厚,他不打妄想。他什麼都不懂,他不需要懂,叫我這麼做,我就這麼做,他真成功了。最難的是當中這些,中等人難度,你說他愚痴,他相當聰明;你說他聰明,他又不夠程度,他的問題特別多,所以就很容易疲厭,很容易退轉。

  能夠到不退轉需要有相當的毅力、恆心,當然這個裡面與好的老師、好的同參道友有很大的關係。他有好的同參道友常常在一起提攜,互相的幫助,互相的督促,就不容易退轉。所謂是中等以下必得要依眾靠眾,大家住在一起共修,彼此互相監督。某人懈怠,不行,哪一天我懈怠,他也說你怎麼也懈怠了,要這樣才行,真正發心在一塊辦道,會有成就,『得自在心』。懈怠容易懂,懈怠就是放逸、懶散,能夠不疲不倦、不退轉、離懈怠,才是真正的純一精進。這個三十二句講了十九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