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普救夜神章  (第五集)  1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06-0005

  六百六十九面第六行,看這個偈頌,偈頌前面有一行這是儀式,我們念一念。從倒數第三個字看起:

  【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合掌。卻住一面。觀察夜神。以偈讚曰。】

  向下有二十首偈子,這是『善財童子』對普救夜神的讚歎。在佛法裡面決定沒有虛讚的;換句話說,讚歎得恰如其分。真正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者就是讚歎這次正如其德,沒有過分,也沒有不及,讚歎到恰到好處。因此這裡面就有許多的地方給我們啟示,我們應當要學習。先看第一首,第一首是總說,這是見到身相。

  【我見仁尊今所現。如是廣大神通力。令我發生歡喜心。即說妙偈而稱讚。】

  『仁尊』就是對菩薩的尊稱,『今所現』,前面所現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這些菩薩事業,善財童子都見到,見到之後就不能不佩服。底下一句這是讚歎的讚詞,『如是廣大神通力』,如果沒有廣大的神通,那是做不到的。不但是善財,無論哪一個人除非沒有見到,見到沒有不生歡喜心的,心裡面歡喜自然就讚歎。以偈頌來讚歎,偈頌是可以唱的,當時善財童子怎麼唱法的,我們就不曉得了,這些都可以譜成樂章來演奏的。這個偈的地方有個『妙偈』,「妙」在哪裡?受讚歎的人就是普救夜神,善財童子的讚歎他歡不歡喜?他要一歡喜、一高興就不妙了。

  普救夜神三輪體空,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人家是妙行。善財童子自己也是三輪體空,讚而無讚,無讚而讚,俱不著相,這叫真妙,這是與我們凡夫境界決定不相同的所在,這也是我們應當要學的。你說事有沒有?有,在事相上跟我們凡夫沒兩樣,用心不一樣。凡夫做的事動感情,事情做好了都有歡喜心;菩薩事情做得再好,還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學生到那邊參學也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看事情都見到,都做到,而且善財童子到他那個地方當然隨喜。不能說是菩薩在做,底下人在做,你到那裡參觀坐在那裡不動,沒有這個道理,樣樣隨喜。隨喜當中學三輪體空,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妙了。這首偈的關鍵在妙,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下面讚的這個光用無涯,頭一首這是見到身相:

  【我見聖者廣大身。殊勝妙寶莊嚴色。譬如星月處空中。難思相好皆微妙。】

  『相好』是當然的,為什麼?因為這是四地菩薩,四地菩薩是報身。報身的相很大,我們在讚佛偈平常所念的,「白毫宛轉無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那都是報身佛的相。也許諸位會有疑惑,哪有那麼高大的人?那麼大的身?其實我們在這個世間你仔細的要去觀察,你看螞蟻很小,你說螞蟻,世間有大象那麼大的,如果螞蟻要懂得,牠搖搖頭,我不相信,世間會有那麼大的身體,牠不相信。為什麼?牠永遠見不到,牠爬到大象的頭上、背上,牠還是見不到,太大了。所以報身那個大佛像我們要是見到,就像螞蟻看大象一樣,看不到的,身太大了。有沒有?如果說世間有螞蟻、有大象,虛空太大了,世界無量無邊。你看最近許多人都在懷疑,外太空常常有人到這裡來跟我們來訪問,他們那邊身相跟我們這邊不一樣,可能也有很大的身相,也有很小的身相,都不一樣。

  所以佛跟我們說的當然不會有妄語,不會有虛假的,確實有這麼大的身相。所以地上菩薩,佛一定要用報身來教化他,因為佛也要現那麼大身,跟他現的身相差不多大的才能夠相處。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現身,只能跟我們世間差不多,我們看經上講「丈六金身」,丈六是我們中國古時候講的周尺,那個尺比我們現在尺小很多。你看弘一大師有考證,大概周尺合我們現在市尺只六寸多一點。所以如果要像現在尺,一丈六差不多比我們一般人高一倍,那我們看得要嚇一大跳,太大了,不可能。佛是大個子,比我們大不太多,身體很魁梧,很雄壯。

  金色是形容他之好,寶像,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隨順世間。今天看相的哪一種相好,貴人相,佛都具足了,凡是世間人講的好相他統統都有,所以說貴相,金色是取這個意思,都是我們應當要懂得的,取這個意思。至於報身,佛在經上說,相好就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地上菩薩全是報身。所以善財一開頭先讚歎他的身相,『殊勝妙寶莊嚴色』,這就是讚歎他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譬如星月處空中』,星星、月亮在虛空當中,為眾人所瞻仰的,為眾人所喜愛的,『難思相好皆微妙』。

  【身放清淨光明輪。量等無邊剎塵數。種種色相皆殊妙。普照十方無不遍。】

  佛菩薩都有身光,同時也有放光,身光叫常光,無時無刻不具足。放光是有特別的因緣,有特別的因緣才放光。身光能利益一切眾生,放光那更不必說了。這地方說的,『身放清淨光明輪』,這句講的是常光,菩薩的常光,通常我們說光明這是不可思議的。在我們世間大眾當中,我們看到某一個人,他的智慧、他的光彩往往表現在他的儀態當中,這也是光明。我們看到這個人,他的面貌、他的眼睛、他的舉止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能力,這也是放光,這種放光我們一般人能夠感覺得出來。諸佛菩薩那個身光,我們就不可思議,真的有嗎?真有,決定不是假的。光的大小,也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每個人見的不見得相同,而且每個人見的光的顏色也不盡相同。譬如說不久之前香港的聖一法師,我是今年年初在香港講經,聖一法師跟我講了很多故事,因為他常常到大陸去朝山,遇到佛菩薩感應的事。他到普陀去拜觀音菩薩在梵音洞,梵音洞觀音菩薩常常在那裡示現。

  他跟我說,他們一共是三個人,三個出家人在梵音洞就拜,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現了多久?差不多也現了半個多鐘點,這個時間很長,不是短暫的,大家看到觀音菩薩現身了,個個都禮拜。到最後還是共產黨的幹部叫他離開,說你們在這時間呆得太長了,不可以,他們這才離開。離開之後三個人就問,你有沒有見到?見到了,三個人一問都見到。你見到觀音菩薩什麼樣子?三個人所說的三個樣子,都見到了,沒錯,各人見到的不一樣。聖一法師見到的觀音菩薩戴的毘盧帽,就像我們平常看地藏菩薩戴著毘盧帽一樣,畫的像戴毘盧帽金色的,手上拿一本書,看得清清楚楚,看了半個鐘點。另外兩位法師看到怎麼樣?沒戴帽,示現的出家比丘相。所以同樣見,同樣時間,同一個地方,每個人見的不一樣。所以佛的身光、佛的色相,菩薩也是如此,各人根性不相同,見到的就不一樣。由此可知,佛菩薩不但無有定法可說,還沒有一定的身形,沒有一定的相,這個妙。相既然沒有一定,光明當然也沒有一定,真的,《楞嚴經》上說得沒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果我們懂得這個意思,你見到之後信心增長、慚愧心增長。有慚有愧這才能入道,才能夠增長道心。

  這個地方善財童子所見到的,菩薩的光明大,不可思議,『量等無邊剎塵數』,而且是『種種色相皆殊妙』,身所放的光各種顏色都有,不是一種顏色。『普照十方無不遍』,那我們又要問,我們現在這個道場,我們現在這個地球在不在佛菩薩光明注照之中?當然。我們為什麼不能覺察?跟諸位說,是我們本身有障礙。好像白天太陽的光明很大,我們在房子裡面它照不到。為什麼照不到?上面隔了好多層,隔好多層,一層就照不到了,本身有障礙。善財童子能夠見到他本身沒障礙,他才能見到。我們的障礙是什麼?一般講有二種、二大類,煩惱障與所知障。去掉這二障,你的眼睛就不一樣了。如來五眼圓明,你雖然不圓明,五眼是明,雖不圓也明了。諸佛菩薩大慈悲光明你就能夠感受到,先是能感受得到,然後就能見到。感受到就很好,這在佛法修學過程當中,這是非常好的消息。雖然沒親見,好像有消息,漸漸的接近,信心當然增長,努力的修學一定有見佛聞法的一天。再看下面一首:

  【於仁一一毛孔出。等諸眾生心數光。光中佛坐寶蓮華。化現能滅眾生苦。】

  這個光明不可思議,不純粹是光,光中化佛。這地方我們看了會不會覺得奇怪?普救夜神是四地菩薩他的光中怎麼有化佛?其實不奇怪,我們曉得圓教初住菩薩有三十二應身。我們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那二十五位菩薩都是代表圓教初住。你看觀音菩薩所講的,應以佛身而度者他就現佛身度脫之,就有能力,那是真的變化不是假的,何況以四地菩薩當然沒有問題。這裡說一個佛,佛之下有菩薩,那就是隨類化身。『一一毛孔』都出光明,光明有多少?『等諸眾生心數光』。眾生的心無量無邊,不是說一個眾生只一個心,不曉得多少心。你看你從早到晚起心動念,你這個心裡面所思所想的不知道多少?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心。我們現在所能夠覺察到的粗念,細念我們覺察不到。

  經上常常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那是細念。佛這個說法是對我們一般凡夫說,對菩薩說恐怕不止這個數字,再說得微細的我們無法相信,不能接受,可見得這個心數之多不可思議。真心,真心只有一個,真心如如不動,一念也不生。不落在數裡頭那是真的,落在數量裡面都是虛妄的,都是生滅心。落在數量裡面,你的命人家會算算得很準,為什麼?你落在數量裡頭。落在數量裡面,人家看相也看得很準。哪一天你心裡頭念頭滅盡了,入了寂滅定,這個時候超越數量了,你的命相,佛來給你看,也看不準。落在數量裡面是凡夫,超越數量是聖人,這些原理原則我們都要明瞭。諸佛菩薩也是凡夫修成的,不是天然的,釋迦、彌勒都是跟我們一樣修成的,他能修得成功,我們當然也能修得成功。

  《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就是給我們做榜樣,告訴我們一生能夠成佛。不要看到經裡面講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華嚴》說得好,「念劫圓融」,無量劫可以變為一剎那,一剎那又可以化為無量劫。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時間是不相應行法;換句話說,是遍計所執性。你要不相信時間可以濃縮,可以展長,中國人都看過小說,你有看過「黃粱夢」嗎?黃粱就是高粱米,那個東西要把它煮成飯的時候需要多少時間?比米容易煮、容易熟,它小,不過十來分鐘。可是這個人做了場夢十來分鐘,他覺得夢中已經過了幾十年,所以念劫圓融。但是他的感受,他在夢中雖然我們看起來只有十幾分鐘,他在夢中的感受確實是幾十年,真是如此。

  同樣的道理,我們常講人造罪業墮阿鼻地獄,那阿鼻地獄時間長,你看經典裡面一般給我們說地獄的一天,講得最短的,我們找那個經裡頭說得最少的,人間二千七百多年。地獄的壽命,以他們的算法,假如也是一年十二個月,也是三百六十天,它一天二千七百多年,差不多短命的也是一萬歲以上,這個時間太長太長了。佛法從釋迦牟尼佛起到現在才不過三千年,拿地獄的時間來算不到兩天,可是多少墮地獄的那些眾生,已經從地獄出來,到畜生道、到人道,還有到天道,怎麼這麼快?你就要明白,那個墮到地獄他確實感受已經過幾萬年,就像「黃粱夢」一樣。所以佛說的話沒有假!你說黃粱夢,我們講作夢的人他已經過了五、六十年,我再跟你說,不過十幾分鐘,並沒有衝突,並沒說假話。那個人感受當中真的五、六十年,你這個醒的在旁邊燒飯的,真的只有十來分鐘。佛沒說妄語,而我們聽的好像佛說話衝突,不能相應;佛講的是真相,決定不是假的。所以要曉得,時間是不相應行法,時間的長短是各人的感受。

  譬如說我們做小孩的時候,現在小孩是什麼心理我們不曉得,我們做小孩的時候感覺歲月很長,過年我們好喜歡,好不容易才盼望到一個年,好像這個年的距離好長好長,小孩的感覺。現在我們的感覺,覺得時間過得太快,沒到幾天怎麼又過年了?其實這個時間分秒不差,感受上長短不一樣。所以這一切法是自己心理變現出來的現象,你的心愈清淨,感受也清淨,也真實;心愈不清淨,感受也不清淨,也不真實。佛法自始至終是講的心法,境隨心轉,我們這個身體也隨心轉。真正通達佛法,佛法是覺而不迷之法,不但將來的果報不可思議,現前就能離苦得樂。不過現前離苦得樂,你要明瞭現前所離的,精神上的痛苦決定遠離,身體、物質上的苦也許還有

  換句話說,苦有二種、二大類,身苦、心苦,所以真正修行人,心不苦,精神上不苦,非常自在,非常愉快。身苦,身是福報,沒福,身有生老病死。不能說修行人就不老、不死,沒這個道理,修行人也會老,也會死。連釋迦牟尼佛都有三月馬麥之報,孔老夫子還在陳絕糧,這是聖人有的時候還沒飯吃,還挨餓,這是什麼?這是身苦是有的,這是果報有的。但是精神決定是愉快的,不會有憂愁。我們凡夫要是沒有得吃,挨餓了,身也苦,精神也苦;佛菩薩、聖人他們挨餓,身很苦,他還在彈琴,還在唱歌,他心不苦。所以我們講離苦得樂,離的是精神上的苦,這個身體上的苦那要減少很多很多。因此佛法常常勸我們要修福,為什麼?修福會避免身苦,這是非常必要的。人這個福報是有一定的,你沒有能夠見性,明心見性之後那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的福報是稱性的福報,那是論性德,不論修德。譬如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華嚴經》看到華藏世界依正莊嚴,這是性德,不是修德,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性德,不是修德。我們在這個世界是要論修德,不能論性德,所以修德非常重要。

  你看一般算命的常說,每個人在一生當中有最好的五年,五年一轉運,也有你一生當中最差的五年。但是最好的跟最壞的五年,不一定在年輕還是在年老,如果最好的五年是在少年,那就壞了,老年要吃苦。年輕吃苦不怕,有體力,能夠擔當得過去;晚年吃苦,那就真痛苦,體力衰,承當不了。所以我們年輕的時候有福報怎麼樣?福報來了不要享,我不接受,我把這個福報給別人,我不受。你不受這個福報不是沒有了,等於還存在那個地方,現在不受,將來又會來。來了都送出去,留到晚年享,這叫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所以,佛勸我們布施,諸位要記住,不要怕布施,不要認為我好不容易賺來的,我捨掉了,捨掉了明天怎麼辦?你捨得愈多來得也愈多,真正不可思議。你要不肯捨,就那麼多,用完就沒有了;愈捨愈多,永遠捨不盡。

  我自己學佛三十多年當中,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這個方法,我就是依教奉行,非常有效,真正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為什麼不捨?到最後把娑婆世界統統捨掉了,那極樂世界就現前了;你不肯捨娑婆世界,沒法子到極樂世界去。所以要能捨,要歡歡喜喜的捨,將來你得的福報是自然的,不費力氣的。你要捨的時候很難,很不容易捨,還捨得很難過,常常後悔,你將來也能得福報,得的福報很不容易賺來的錢,很辛苦,費很多口舌,費很多力氣。為什麼?當時你捨得難,現在得來也難;捨得容易,得到也容易,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這些理與事都要明瞭,然後你再看看諸佛菩薩給我們做的榜樣,處處對我們都是有很深的啟發作用。

  這個地方是講光中化佛,佛坐在寶蓮花當中,『化現能滅眾生苦』。佛用什麼方法來滅眾生苦?佛把這些世出世間一切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我們對於真相明白了,當然就離苦得樂,曉得苦怎麼來的,樂是怎麼來的,不就明白了嗎?所以你真正肯修財布施,你的財用不缺乏;你肯修法布施,你的智慧天天增長;你能夠修無畏布施,自然健康長壽。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你要是修淨業,你將來必定生諸佛清淨國土,因果絲毫不爽,這是佛教給我們離苦得樂。

  【光中復出妙香雲。普薰一切眾生類。復能普雨眾妙華。普供十方一切佛。】

  你看這個地方教我們修法,不但現佛,而且『出妙香雲』。「妙香」多半都是說的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這是『普薰一切眾生』。光中又『雨眾妙華』,此地這個「雨」念去聲,當動詞講,就是從天上落下來。落下來的是「眾妙華」,以花來供佛,供佛是培福,就是修福。供佛裡面,這是我們一般大眾都懂得修供養,供養之福不可思議。一個道場古今都不例外,尤其是在現代,現代的道場多半沒有產業。不像我們中國過去叢林寺院多半它有山,它有田,它有產業,它這些山、田都租給農夫去耕種,所以寺廟裡面收租,它收的租大概供養寺廟的生活費用就夠了。所以大陸從前的寺廟,出家人在寺廟裡掛單,在那裡修學他的生活不成問題,雖然生活清苦他能維持,所以它不要依賴信徒,人心就清淨。

  現在這個寺院沒有財產,所有一切生活費用仰賴於信徒,你看現在出家人不像從前那麼清高,見到居士要低頭了。以前的居士到寺廟裡頭,我聽老居士告訴我們,因為我在大陸上做學生還不信佛,不知道佛教裡頭事情。有些老居士告訴我,他們從前到青島湛山寺,到寺廟裡面去參觀,去燒香拜佛,看到裡面的出家人眼觀鼻、鼻觀心,見到人好像沒有見到一樣,理都不理,沒人跟你打招呼。只有那知客師專門是招呼客人的,他們幾個人會招呼你,會接待你,其他裡頭的人是見若不見,理都不理你。所以一般人不曉得,出家人架子好大,人家心無二用。招待客人自然有那些人專門的,他有責任他去招待,與他不相干,心在道上。現在不行了,現在寺廟的人,如果出家人還是這樣的,信徒到這裡一看,你這個地方架子大;那個地方的人,我賓至如歸,到那裡去伺候周到得不得了,我都到他家去。今天出家人的確身分變質,為什麼?仰賴於信徒。

  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不仰賴信徒行不行?給諸位說,行,可是你自己未必有這個信心。你要是完全不依賴信徒,相信佛法,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護不護念?經上講決定是護念。這些護法鬼神護不護持?當然護持。我們一心在道上,如果是被餓死、被凍死,你們統統都不要學佛,佛講的護念假的,這個人真的修道他凍死、餓死,護法神的護持靠不住了,哪裡有這個道理?換句話說,我們的信心不足,不能信佛,不能信護法神。好像經上講的話未必可靠,對它懷疑不肯相信。真正肯相信的就是心在道,誰也不理,一天沒得吃拼命念一天佛,兩天沒得吃念兩天佛,三、五天就可以往生了。何必要求人?在這個地方真的餓死了,這個地方人沒福報。真正的道人大家不供養,大家不理會,這個地方人沒福報。何況如果這個地方人有福,諸佛菩薩哪有不護持的道理!

  尤其今天社會這麼富足,你們有沒有聽說哪個地方人餓死了?台灣這個地區,你們有沒有聽到哪個人餓死?如果這個出家人天天行道,這個出家人真餓死,那這是天大的新聞,沒有這回事情。我們心能信得過這個理,何必去求信徒?心把它放在道上要緊,自己得了道,是一個地方都有福報了。所以供養裡面第一四事供養,這叫利益供養。在從前佛陀在世的時候,實行的是托缽制度,供一缽飯。其實我對於這個制度是由衷的嚮往,大概在十幾年以前,洗塵法師剛剛到台灣來,那個時候趙默林老居士陪他來看我,我們談得也算是很投機,我就跟他建議,我說現在佛法真正要興,還是要實行托缽制度。為什麼?出家人一有錢麻煩就大了,心就不在道上,哪有佛陀那個時候那麼自在?

  從前托缽有的時候托空缽,今天如果我們要有幾個出家人,我們是實行托缽的,拿個缽到哪一家,天天吃好菜好飯。你們想,台灣的佛教徒多少?哪一條街上都有,一看到這托缽的,他會準備好菜來供養,天天吃好的。我說了,洗塵法師也笑了,我說你怎麼樣?我們來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我們組織一個小僧團,我們來托缽行化,走到哪裡我們講經說法。我們對眾生法供養,他們對我們財供養,我們不要他別的,一天只要一缽飯,衣服破了,接受人家供養一件衣服。他聽到也非常歡喜,他說好,拍拍我的肩膀:我們一言為定,以後我們決定這樣幹。跑到香港之後就沒消息了。真好,是真好!

  我們過去曾經講過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記得好像是講了六年講了一半,我們講《講義》。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上就提到,如果要想佛法興,一定要實行托缽制度,我當年讀他這段文深受感動,我覺得那很有道理,托缽絕對不是行不通的,決定可以行得通。我當年那個求學的時候就打算托缽,我到台中去跟李老師學佛,最初學佛是沒有出家之前,是做為居士身分跟他老人家學。以後我出家,出家之後我再去,我就去跟他商量,我就想什麼?我托缽。我在台中托缽,蓮友都認識我,台中有二十多萬蓮友,不找別人,光找台中蓮社蓮友,你看二十多萬人家,我好幾年才到他家吃一頓,他不好好的供養我?晚上睡覺,你看火車站睡長板凳的人很多,我晚上就到火車站去睡長板凳。

  我把這個意思告訴李老師,李老師搖搖頭,不同意。我說這是好事情為什麼不同意?他說不行,你這麼做固然是好,是如法,外頭人家要罵我,你到這邊來我沒有照顧你,要罵我。我聽聽也有道理,行不通了。其實是真好,確實是好,真正如法。樹下一宿,現在不是樹下一宿,現在你看精緻的小帳篷很便宜,一個帳篷在台灣不過是一、二千塊錢。那個在樹下搭起來相當舒服,比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享受的太多了。這樣一個僧團非常有意義,的確能夠起很大的作用,我們一直還是嚮往著佛陀在世的那種僧團。所以說供養裡面,四事供養。現在在中國社會不一樣,都有宮殿式的建築,出家人無需要每天到外面去奔走,施主們到寺院來供養,現在是供養錢財的多,代替了四事,也有許多方便。除這個之外,有香花供養,香花是恭敬供養,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你有財供養,你有敬心供養,可是我們後頭一個最重要的,修行供養你有沒有?依教修行真供養。這個供養要這三條具足了,這才叫具足供養,有財、有敬,又有修行,依教供養。所以講到供養,一定要具足這三條。

  『普供十方一切佛』,「十方一切佛」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大。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在修供養的時候要以清淨心、平等心,這個供養的福報就大。佛在哪裡?沒有一個眾生不是佛。你在這個境界裡面才能夠真正得到平等心,就是菩提心裡面的慈心。如果你在一切境界裡面還有分別、還有執著,試問問,你天天講發菩提心,你那個菩提心到哪一年才能現前?菩提心是平等心。所以本經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條「禮敬諸佛」,那個諸佛就是一切眾生各個都是佛。世尊給我們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只是兩部經典上有,《華嚴經》上有,《圓覺經》上有,其他經上沒說過。因為這個境界太高,菩薩的境界,菩薩的心量,真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就在這個地方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菩提心。所以我奉勸諸位從怨親平等下手,真清淨、真平等,你只要肯修會得到真自在、真享受。慈悲是享受,心裡面沒有惡念、沒有瞋恨多自在,沒有嫉妒、沒有障礙,你看看多自在!我們心裡頭的毒去掉了,心裡頭沒有毒了。這在供養裡頭要曉得修法供養最重要。再看底下一首:

  【眉放廣大光明聚。寶光無垢等須彌。普照十方世界中。觸者令滅愚痴暗。】

  這首是講的中道智慧,『眉』是表中道,眉間,兩個眉是代表二邊,光是從眉當中放出來的,這是代表中道智慧。底下這句是形容的智慧之廣大、清淨,『寶光』是講中道般若智慧,永離二邊,『無垢』是清淨,『等須彌』是形容智慧之大。底下兩句是講作用,諸佛菩薩都是以中道教一切眾生,所以『普照十方世界中』。『觸者』是接觸,它的意思就是接受,你要遇到中道的佛法,中道是屬於了義,你要能夠接受,你要能夠依教修行,決定能夠破除愚痴,破除愚痴就開智慧。『愚痴諳』是比喻無明,能夠破無明,能夠開智慧,這首說的是這個意思。佛光在今日之下可以說是非常的普遍,近代的印刷術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諸位要曉得,經典就是佛的光芒,佛像就是佛的光芒。經典擺在你面前,就是佛光注照之處,你不能說你沒有見到佛光;佛像供在你家裡,佛的光明就在你家裡,怎麼能說佛光沒照到你家裡?要緊的是你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是聞法的重要。你要不聞法,光明雖然在你近邊,你不曉得,你得不到受用。

  世出世間第一等好事就是聞法,你看經論上常勸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要去?就是因為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我們聽一般人講法懷疑,他說的到底是正是邪我們搞不清楚。佛說的沒話說,釋迦牟尼佛過世了,彌勒佛還沒出世,還沒來。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就是為了這個才要到西方世界。為什麼?聞法你才能開悟,聞法你才能證果;你要不聞法,佛有許多的表法擺在你面前,你不知道。這個作用就不一樣,一個明瞭,一個不明瞭,起的作用完全不相同。譬如說我們佛教的建築,它就是表法,在本省寺院的建築談不上,不成一個規模。我在澳門,日本不算,日本有很多它是從中國學去的。我在澳門看到一個觀音亭,他們也叫觀音廟,是明朝的建築,雖然年久失修了,已經是很多地方敗壞不堪。

  但是你一進入它的範圍,你這個人感受馬上就不一樣,它就有這麼大的力量。一進山門,他的心自然就清淨,自然就不會胡思亂想;我們台灣的寺廟,沒有一個寺廟有這麼個力量。這就是建築形式不相同,它有格局,有規矩,前面是山門。通常是山門,走進去是一個很大的庭院,種了很多樹,往裡面去就是天王殿,天王殿表法裡頭是入佛、學佛的基礎,佛法的根本法。你看進天王殿第一個所見到的,坐在正當中的面朝著大門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的什麼?布袋和尚的相。我們中國的祖師都是一流的建築師,絕頂的智慧,叫你一進佛門先給個模樣給你看,肚量要大,什麼都要能包容。滿面笑容,我們現在政府提倡微笑運動,彌勒菩薩就是微笑運動的典型人物。

  在佛法裡面,四悉檀第一條世界悉檀,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看,佛法是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彌勒菩薩來代表。旁邊四天王,那就是教學,東方持國天王,你們想想,他名字什麼意思?持是保持,國是國土,就是教給你盡忠負責,盡忠職守。無論你在哪一行哪一業,你把本分的事情做好,各個人都能忠於職守,都能把本分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這個國家哪有不強盛的道理!一見到馬上就想到,我自己本分的事情是不是真正做到盡善盡美?南方增長天王是叫你進步,佛法不落伍,孔老夫子講的日新又新,佛法講精進不懈,南方天王代表精進,天天要求進步。你要說佛教是落伍的,錯了,佛教講精進怎麼會落伍?儒家這個東西,要是孔老夫子落伍也錯誤,孔老夫子講日新又新他怎麼會落伍?他不落伍,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領導時代走。西方廣目是多看,北方多聞是多聽,多看、多聽,你們想想,這個意思多好!

  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到佛殿,一句話不說,那個教學是圓滿的,樣樣都圓滿,一句話沒說。你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身體所接觸的都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它是教育,達到了最高的藝術境界。我們今天世出世間,中國、外國的教育沒有佛教這麼完善。外頭人不曉得,真正曉得,哪有不五體投地的事情?沒有話說,太完善、太美了!可是不曉得的怎麼樣?把它當神明看待燒香磕頭,供幾支水果香蕉,保佑我家裡平安,搞這一套迷信。你真正懂得這個法子,確實保佑你自己、保佑你家庭,也保佑國家。你想想看,人人都能夠本著一個善良的心盡忠職守,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而且天天研究發展、求進步,那不保佑你自己,保佑你家庭,保佑社會,保佑國家,真的保佑不是假的。所以不聞法怎麼懂得?這麼樣美好的一種教育制度你要不懂它,把它當作神明看待,完全走向迷信,那是錯誤。所以我們今天社會上許多人誤會了佛教,他只看到迷信的一面,佛教真正意思怎麼?他也不深入去研究,他也不去探討,他一開口就把它否定掉,這實在講太大意了。

  應當要想一想,這個東西傳了幾千年,它應該有它道理在。如果有這麼個覺悟,我們去研究研究它,它到底搞的是什麼,那就不一樣了。所以佛法,將來我們不要害怕,衰到了極處也不怕,佛教興會很快的興起來。那就是將來如果有真正大力量的人,他有聰明智慧,他了解佛法,又有大的勢力、大的財富,利用現在的電視傳播,把佛法真正的義理在電視裡面講個三個月、五個月,大家的觀念統統都轉過來,非常的快。現在我們沒有這樣大的護法,電視台裡頭半個鐘點需要三十萬,沒有這麼大的財富。如果真有這麼大的財富的話,一天三十萬,放上個三千萬放在這個地方,你看一切眾生正知正見全都建立了,對於佛法所有的誤會都煙消雲散。在一個真正有錢的人,三千萬也算不了什麼,諸位想想這三千萬度多少眾生?把多少人錯誤的觀念扭轉過來,值得。這是我們講到放光,「觸者令滅愚痴暗」。下面這一首就是講的說法:

  【口常普放無垢光。光輪廣大如千日。普照十方諸世界。毘盧遮那所行境。】

  這個『口』是講說法,法音宣流也是光的意思。『常』是不斷,在有些國土裡面,譬如我們最熟悉的西方極樂世界,佛說法、菩薩說法、六塵說法。西方世界我們看到有很多鳥,經上說得很清楚,那不是畜生,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眾生喜歡什麼就變化什麼樣的身形。「晝夜六時,法音宣流,永無中斷」。我們非常希望將來也能夠做到,所以對於我們這個道場有一個希望,希望將來,這要靠三寶加持,希望將來真正能夠成就幾位好法師。在此地我們認真在一塊互相研究,一塊來學習,到達一個標準之後,我們希望這個法師常常在這裡講經。講經以後怎麼也得要現場我們來錄影,我們將這個錄影帶、錄音帶把它保留起來,如果我們有幾千個錄音帶、幾萬個錄音帶,將來以後真正有這個護法,我們就在電台上買節目。廣播電台價錢不高,我們可以做得到,我們用這些錄音帶去廣播,每個人家他打開收音機,他就能聽到。

  我們此地供應經書,我們贈送經書,法音宣流,希望將來能夠到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當然一家電台它不會給你包去,台灣電台很多,有幾十家,八點鐘是你家,九點鐘是他家,我們把它分開來幹。二十四小時當中隨時播著都有我們講經的節目,也是法音宣流。再有大的施主,那我們就是在電視上動腦筋,可是決定不能夠浪費了十方施主的財力,我們真正要有價值,確實這個東西能夠轉移大家對於佛教的錯誤觀念。我們有真正的目標才能夠成就施主的功德,要把它做得圓圓滿滿,所以能夠到六塵說法這個說法就不中斷。今天我們利用科學工具能做到,譬如我過去所想的,最好能夠有一個寺院,先從一個寺院下手,真正把它做到非常理想,這個寺院我們先做淨土道場,每天講經,每天念佛,使念佛跟講經都不中斷。這個方法如果不利用現在的科學工具,我們決定做不到。

  現在樹林的光明寺煜明法師他做住持,我曾經跟他商量過,他現在才來草創這個事情,將來我去看看能夠上軌道,那個地方也不錯,大概有五甲的樣子,範圍也相當之大。我那個理想就是裡面有個錄音室、播音室,有一套很理想的設備,從他那個山門,他山門很遠,在樹上小亭子上都裝上喇叭,使它整個範圍,我們裝上幾百個小喇叭,裡面佛號一打開,周圍都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一進去就是佛國土。到講經的時候,你看一打開隨便在哪個地方都能夠聽到說法的聲音,這是不難做到的。現在念佛的帶子容易,錄幾個帶子給它去轉去,講經現在也不成問題,我現在《彌陀經疏鈔》有三百三十五個帶子,一天播兩個帶子播三個小時,可以播半年。

  一個道場一部經,不要有二部經,純粹做一個淨土道場。從這個地方開始,做到大家都歡喜了,別的地方就仿照做了,也就跟著來。那個地方就是我們想像當中,盡量把它變成阿彌陀佛的境界。將來在建築就參照《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講的,建七寶池,做八功德水,做蓮花池,樣樣都做。如果真有技巧的話,做成白鶴、做成孔雀、做成迦陵頻伽,裡面把它裝起喇叭叫它念佛,叫它講經,都可以做得很像。我們到那迪斯奈樂園一看,那個境界如果把它變成佛境界,那不更理想嗎?可以做得到的。這是講的,『口常普放無垢光』,這是口能說法。『光輪廣大如千日,普照十方諸世界,毘盧遮那所行境』。「毘盧遮那」是法身佛,法身的意思就是遍一切處,這個意思就是說法音宣流無所不住,這個意思在此地。我們再看下面一首,因為它是一個小段落:

  【眼放無垢光明雲。光明晃耀如星月。普照一切十方剎。滅除三有諸痴翳。】

  這個『眼』是講建築,你要到一個寺院裡頭,每一個建築,無論是大的或者是小的,它都有用意的。佛像前面擺的香爐,有香爐的用意;點個燈,有燈的意思。香是表信,信為道元功德母;香又代表戒定,戒定真香,香又表五分法身。叫你見色,聞到這個氣味,你馬上要想到,所以才有無量功德。燈代表智慧,代表光明,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這個意思怎麼樣?犧牲自己,服務於大眾,取這個意思,燈燭都是取這個意思。花表六波羅蜜,菩薩的因果;供的果,一看我們要求無上菩提涅槃之果。哪一樣都有用意的,不是白擺在那裡的,不是擺在佛面前供著佛,佛要吃、佛要聞那個氣味,那就錯了,那把佛當鬼神看待了。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所以真正懂得,那都是上課,都是教育,處處提醒自己的覺悟,處處在轉換自己的境界,入佛知見。所以佛法教學用心之苦、設想得周到沒話說。這個世間許多的教育家可惜他沒有學佛,他要學佛,我相信他在這教材、教法,那種種方面一定是非常高明。這就是對於佛法產生的誤會,這個誤會就把他障礙住,他認為學佛是迷信,他不敢學,他也不願意學,你看看,豈不是這大好因緣當面錯過?

  佛法對我們人生,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無論是哪種行業都有最殊勝的利益。他開智慧,智慧開了不管幹什麼一定是第一,他有智慧。這個社會上種種這些誤會,我們要盡心盡力來設法把它破除,使大家都能夠接觸到佛法,接觸到正法。這也就是我們幫助佛光,使它照得更廣大、更圓滿。底下當中這兩句好懂,末後這句,『滅除三有諸痴翳』,「翳」是障礙,「三有」是指六道三界,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換句話說,三界六道的見解,就叫做三有。也有些經裡面說得更詳細,把它展開為二十五有,二十五有還就是三有,歸納起來不外乎三有。換句話說,三有是三界的業因,你有這個業因當然就要受果報。如果把三有打破了,三界六道就超越了,真正得到解脫了。這是見到佛身,見到佛光,這個地方還是略說,可是它的意思我們就能夠體會得到,非常圓滿。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