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普救夜神章  (第四集)  1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06-0004

  掀開經本六百六十八頁第八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嚴淨一切諸佛剎故。覺悟了知一切法故。承事供養一切佛故。受持一切諸佛教故。】

  從這個地方看起。上次講到善財童子敘說菩薩攝化的本意,經文一共有二十句,前面十句我們已經介紹過,由於時間的關係,後面這十句我們繼續來研究。這是說明,菩薩積極的去做度化眾生的事業,可以說不辭辛勞,勇猛精進。為的是什麼?除了前面說的之外,這第十條『嚴淨』,「嚴」是莊嚴,「淨」是清淨,『一切諸佛剎故』,這一條我們要重視,「佛剎」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社會。社會為什麼不清淨?由於眾生邪知見故,所以這個社會才不清淨。要糾正那些錯誤的知見,一定要依賴佛法,唯有佛法才令人真正的覺悟。眾生多一個人覺悟,佛剎就多一分清淨,就多一分莊嚴。

  所以我們常常在迴向偈裡面說「莊嚴佛國土」,究竟怎樣才算莊嚴?我們將寺院怎麼樣給它裝飾種種香花供養,給諸位說,那不是真莊嚴。真正莊嚴在人心,這個社會大家心地都清淨,都捨了邪知邪見,各個都入正知正見這叫做莊嚴佛國土。所以菩薩不辭疲厭,在那裡教化一切眾生,是為了這個原故。我們想想,這意義多麼的殊勝,多麼的莊嚴,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做的?如果有人說佛法是消極的,我們要問,什麼才叫做積極?正法不能夠普遍的弘揚,所以這個世間許多人對於佛法產生誤會。像這樣的大經,他既不願意去看,看了這個部數太大,他就不耐煩去看,縱然去看也未必能夠把意思看出來。所以一定要發大心的菩薩來弘揚正法,來教化眾生。這句完全是利他,也是報佛之恩。

  底下一句說,『覺悟了知一切法故』,這句是就自利上說的,不接觸眾生,智慧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教化是教學相長。我們要想開智慧就得學菩薩,菩薩教化眾生是講經說法,沒有一天休息,為什麼?他要求圓滿的智慧。這種情形特別是在講席上,如果功夫純熟了,日用平常當中待人接物之間,確實像古大德所說的,念念常生智慧,他不生煩惱。他一接觸就生智慧,這是要已經入了境界才行。沒入境界,我們初學講經,在講台上可以有這個情形,比如說當然初學我們寫講稿,預備一些東西,寫講稿只有照講稿去講。講稿用了一段時期之後,可以不必寫講稿,寫個大綱或者經文某些地方預先寫一點筆記,擺在桌上做參考,把它預備出來。

  到了台上去講的時候,有很多意思說出來了,所預備東西沒講上。你要不上台,這些意思就不能發現,上台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新意思,而且超過你自己原先所準備的,這就是智慧現前。幾乎每個在台上講經的法師、大德居士都有這個情形,都有這個境界,這是我們能夠體驗得到的。還有一個就是問答,別人沒有發問,你自己也沒想到,別人這問題一提出來,你就能解答得很圓滿,這是智慧現前。所以不問,智慧不能現前。在教學教化之中,確實成就自己無量的智慧,這是「覺悟了知一切法故」,這是屬於自利。

  『承事供養一切佛故』,為什麼說教化眾生、服務眾生是「承事供養一切佛」?我們要明瞭哪一尊佛不教化眾生!佛稱之為三界導師,稱之為本師和尚,怎麼能不教化眾生?菩薩教化眾生,就是承事諸佛,幫助諸佛,為諸佛分勞,為諸佛分擔教化的辛勞,「承事供養」是真正的供養,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佛度眾生境界廣大無邊,一切眾生之類都是佛陀教化的對象,菩薩無不是盡心盡力,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上求跟下化是一樁事情,如何上求?得下化。如何下化?得上求,可見得它是一不是二。如果就事相上來看,諸位曉得,佛門有結夏安居的制度,夏安居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那是一年一度進修教育。菩薩跟佛的那些聲聞弟子常隨眾不一樣,常隨眾就是程度還不夠,還沒有畢業,還不能出師,一天到晚要跟著師父旁邊,跟在身邊沒有出師的。

  菩薩已經出師,學成了等於說畢業了。畢了業的這些學生他就要分化一方,哪個地方與他有緣,他到那個地方去代佛教化那個地區。這樣教化,也許有人想,天天去教別人,自己不容易進步,萬一自己有地方搞錯了,搞得不對了怎麼辦?所以他每年有一度進修的教育,就是你九個月去教別人,有三個月回到佛的身邊再教育。這個意思太好了,我們世間辦教育沒有做到這一層。所以兼負起教化眾生使命的這些菩薩,他們自己的進修始終沒中斷,這三個月當中,十方諸菩薩統統都回來,回到佛的身邊開會,天天開會來研究、來討論,每位菩薩把他自己所經歷的都報告出來,他在這九個月當中教化,遭遇到一些什麼困難,遇到些什麼問題,他自己用什麼方法解決。

  還有些方法解決不太妥當的,有障礙的,大家等於會報,聽聽別人的意見,增長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智慧。大家討論都沒有辦法解決的,請佛來給我們解答,來聽佛的意思,你想這夏安居多麼有意義!所以夏安居是菩薩的進修教育。這三個月是上求,另外九個月是下化,這是菩薩事業,是真正的「承事供養一切佛故」。我們承事供養一尊佛,就是承事供養一切佛,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華嚴經》所說的,《圓覺經》上也這麼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可是現在有不少佛迷失自性,我們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恢復自性,是不是承事供養諸佛?當然是。所以菩薩應當要這麼做法。

  再看下面一句,『受持一切諸佛教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教我們發願度眾生,度眾生這個度字,要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服務於眾生,教化於眾生,幫助於眾生,就是這個意思。他有苦難,幫他解決;他有疑惑,幫他覺悟,這就叫度。這些盡心盡力幫助,這個裡面決定沒有代價。如果這個裡頭有代價談條件,給諸位說,那就叫裨販如來。拿著佛法當生意買賣去做了,那就錯誤,那就失去了承事供養的意義。所以接受諸佛的教誡,我們曾經發心、曾經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這是佛的意思,我們應當要受持,不違背老師的教誨。底下一句說:

  【積集一切勝善根故。】

  在此地我們再明白,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那就是精進。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看到很多,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原本是同學,而且資格釋迦牟尼佛還在彌勒菩薩後面。現在釋迦牟尼佛先成佛了,他變成釋迦牟尼佛的後補佛,原因是什麼?釋迦牟尼佛精進,超前了。原本是彌勒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的,現在超前,釋迦牟尼佛先成佛,所以菩薩的善根就是精進。如果我們能夠精進不退成佛,不要三大阿僧祇劫,跟你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你因為進得少退得多。我們想想事實上是不是如此?不要說別的,就是以念佛來講,我們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就算你一天念十個小時的佛,還有十四個小時去打妄念,豈不是進得少退得多嗎?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如果一天只有早晚兩堂功課,一堂課就算你念一個鐘點,兩堂課念了兩個鐘點佛,其他那些經咒不算,念佛真正功夫在佛號上才念兩小時,有二十二個小時打妄想,這怎麼能成就?所以今日之下,我們這個學佛人難以成就,道理就在此地。

  我們不如古人,古人它這個叢林寺院,所謂依眾靠眾,這是古來祖師曉得人有惰性,懶惰的性,一個人很容易放逸,功夫提不起來。所以才集合大眾在一塊共修,共修就是彼此互相監督,依眾靠眾。叢林的好處就在此地,大家在一塊共修,不來也不行,不念也不行。叢林裡面一天講八個鐘點經,念八個鐘點佛,這是講修淨土的。如果修禪的,他在禪堂裡八個鐘點參禪,八個鐘點聽經,這一天用了十六個小時。另外八個小時打妄想也不太要緊,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正念上,三分之一那是無可奈何,眾生有業障病。這樣的薰習,要薰習個三年,給諸位說,我們今天這樣散散漫漫的搞三十年,不如人家三年,人家三年有成就,我們三十年不能成就。

  過去我記得方東美先生跟我說過好幾次,他非常強調叢林,他說要想佛法興,非叢林制度復興不可。這個話我總聽過他講有十來遍,有道理,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社會,我聽了很感動。所以這麼多年來,我遇到幾位法師,我都向他們請教,很希望我們大家來合作。那就是講不管道場大小,四個人在一塊共修就是一個如法道場。可是一定要能恢復從前那個方法,假如說我們修淨土法門的,我們這裡提倡一天講經八小時,念佛八小時,我們把這個廣告貼出去、報紙登上去,雜誌上也刊登去招生,我想一個都招不到。為什麼?人家一看,念佛八小時,聽經八小時,累死了,嚇得他不敢來,沒有人敢來。這就證明了懈怠放逸,這個在大乘佛法裡面講沒善根,善根就精進,他不精進,沒善根。世間法的善根是講三善根,這個大家都曉得,無貪、無瞋、無痴,那是世間法的三善根。出世間法的就是一條精進,所以精進波羅蜜我們要修。

  可是懶惰放逸是無始劫以來的俱生煩惱,這個不要學的,哪個人去學懶惰?不要學的。這個煩惱自己要覺悟,想什麼方法來對治、來克服?這是我們在一生修持成敗的關鍵。一個人能夠不放逸,能夠精進,他這一生決定成就,沒有不成就的。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給我們講的一切經,決定適合於我們的程度。假如說太高了,我們做不到,佛要是在我們世間為我們講出來,那豈不是吊我們口胃?拿我們來開玩笑,那就叫戲論。佛絕不如此,我們在一生當中做不到的,佛不跟我們說。佛法還有無量無邊玄妙之理,釋迦牟尼佛沒說,為什麼不說?說了我們做不到。他所說的,就是我們這個地球的人,可以能做到的。所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給我們講法,那比釋迦牟尼佛講的不知道又豐富了多少倍。為什麼?那邊人可以做到,做不到就不講。所以經稱之為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生成就,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從初住到等覺,善財做出這個榜樣給我們看,我們依照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模式來做,我們自己一生也能夠從初住到等覺。問題在什麼地方?精進不懈才能辦到。法門,念佛法門就行,你看念佛從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圓教初住。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都叫做理一心,理一心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我們一生當中可以完成的;不能夠完成,就是自己懈怠放逸,阻礙了自己。所以這是我們自己的大毛病,我們自己要警覺,用什麼方法來對治?自己一定要想辦法。可是每個人業習不相同,甲用的方法有效,乙用未必有效,自己要曉得。

  我自己這一生當中,這個毛病都很嚴重就是懶惰,我用什麼方法來對治?用講經這個方法來對治。開頭出來講經好苦,一個星期出來講一次,差不多要準備三十個鐘點,不準備就下不了台。用這種方法很有效,叫自己不能一天不讀經,還得要認真細心的去讀,那個什麼字典、辭典、《佛學辭典》,一大堆擺在桌上,隨時要查,要受這麼多辛苦。這一堂課才能上得好,學生聽了才有味道,課上完了之後再檢討準備底下一堂,就是這麼個幹法。全部精神貫注在經典上,給諸位說,戒定慧三學都成就。為什麼?一天到晚腦子裡這經怎麼講法,還有什麼念頭想壞事?沒有了,諸惡莫作了。諸惡莫作就是戒律,一天到晚想著經眾善奉行。你看這個戒律不是有了嗎?什麼妄念都沒有了,一天到晚那個心都在經上,就定在那個經上,專心了,專心就是定。教學相長,這開智慧,這個方法戒定慧三學等持,我是用這個方法來對付自己。生活要吃苦,苦才能夠磨鍊出來。這樣講個二、三年漸漸講熟了,預備的時間漸漸就縮短了。開頭差不多三十個小時,大概一年以後可以十幾個小時,就縮一半。到三年差不多就可以相等的時間,就是我們講一個鐘點,兩個小時預備就可以了,愈來愈輕鬆,愈輕鬆講的時間就想辦法加多。

  到兩個鐘點可以預備出來,怎麼辦?每天講一遍,不是一個星期講一次;換句話說,每天都要預備,每天都要讀經。假如到這種程度,兩個小時可以預備一堂課的話,一個星期上一堂課就可以晚六天,到上課那一天再準備一下,又要懈怠,這個懶的毛病又起來了。所以我曾經講得最多的時候,一個星期講過三十六小時,這是要逼自己。告訴諸位有很多人誤會,淨空法師喜歡講經,著了講經,迷;哪裡是喜歡講經,是治自己的毛病,他不知道。所以我也在公開場合當中講過,我說我不會講,我在台上盡量找機會練講,哪一天我會講我就不講了。會了再講那幹什麼?就不要講。不會要拼命練習,到熟透了,給諸位說,預備一次可以講很多次。譬如現在《華嚴經》我看一天至少可以講七次,所以就很輕鬆,一次的預備可以講個七次。已經講過的經,再講就無需要預備,熟了。現在簡居士這是個菩薩來幫我忙了,看到我又要懈怠,又要懶惰去睡懶覺去了。他找我錄影,錄影要寫字幕,又不得不準備。不寫字幕讓我講經很輕鬆,拿著經本就講;寫字幕,好了我又得要去斟酌該寫些什麼,又沒得空了。所以說得用種種方法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積集一切殊勝善根』,那就是要養成一個精進不懈努力的方向。底下一句:

  【修諸菩薩諸妙行故。】

  『行』是行業,菩薩的行業是教化眾生,『妙』在什麼地方?妙在不著相。不像世間人,世間人的所有行誼他著相,三輪不空,三輪不空就變成世間有漏的善業。一定要做到三輪體空,真正像諸佛如來「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在事相上從來沒有一天休息過,他真作;內心裡面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有作者,也無有所作,你看這個心多清淨!作而無作,所以他才能夠不疲不厭。凡夫作了他為什麼感覺得疲勞、厭倦?因為他有作,他三輪不空,不空,作太久累了,果然就累。誰累了?我累。菩薩無我,好,他做了半天,累了誰累?無有我,無有我就無有累者。誰累?沒有人累,所以菩薩能夠不疲不厭。我們幾時把我忘掉就跟菩薩一樣,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也不會疲倦,無我相。這個原理就是在此地,所以才能夠修菩薩種種「妙行」。這妙行歸納起來就是四攝六度,在《華嚴經》裡面講十波羅蜜,菩薩行的十條綱領,從來沒有休息的去做。

  【入眾生心無障礙故。】

  這條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完全是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不可思議。眾生心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說有三個人,當中一個人是學佛的,一個人是基督教徒,一個人是回教徒,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你入到這裡頭沒有障礙,不容易!他們三個人的知見彼此不相容,互相排斥,菩薩到裡頭沒障礙,圓融的。而為大眾是各個都歡迎,各個都樂意要來接受,這叫佛法。你要是不信,擺在面前這經典裡五十三參,善財是菩薩,在此地他參訪第四地的菩薩;換句話說,善財現在的身分就是第四地。他要不是第四地,與第四地的菩薩就談不攏來。我們看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有佛門弟子,有比丘、有比丘尼這是佛門弟子。還有外道,勝熱婆羅門外道,不是佛教徒,你看他們相處非常融洽,沒有障礙;甘露火王簡直是個惡魔,動不動就要殺人的,他去參訪也談得很投機,也很自在。

  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邪正、偏圓,到菩薩這裡來知見都圓,這叫『入眾生心無障礙』。為什麼?智慧圓滿。在這個境界裡面,正是所謂無有一法不是佛法,要不要改變他?不要,一絲毫不要改變,天然佛法。不是要他改變之後才信佛那叫佛法,不是,他當外道依舊當他的外道,行他的外道,天然佛法真是妙不可言。這是我們凡夫不可思議,但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菩薩那麼一點,他就醒悟過來,所以在五十三參裡面,你看到勝熱婆羅門,沒有捨他婆羅門教皈依佛法,他沒說,他還是當他的婆羅門;甘露火王好像也沒有改邪歸正,還是那麼暴戾。法法圓融,事事無礙不可思議,這是真正的佛法。我們要明瞭,我們要曉得,雖然眼前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要學也學不來,什麼時候去學?幾時你當了善財就可以學,當善財的條件是要成就根本智。所以根本智現前了,那就是善財的條件具足了。所以他在文殊菩薩會下得根本智,然後離開老師出去參學。

  何謂根本智?《般若經》上說得很好,「般若無知」,那就叫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是智慧的本體;換句話說,就是清淨心。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就是清淨心,那就是根本智。心裡面尚有一物就是根本智的障礙,禪家所謂一絲不掛,是形容這個境界。心地到真正清淨了,這個清淨像一面明鏡一樣,參學是成就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這個清淨心照外面的境界沒有一樣不清楚。這個清淨心可以說,就是唯識裡面講的大圓鏡智,普照十方世界樣樣明瞭,就是無所不知,智慧就是佛法,智慧是無障礙的。可見得這個問題就是在覺迷。迷了裝扮像個佛、像個菩薩也是迷惑顛倒,也不行;覺悟了幹外道都事事無礙。

  迷了,裝佛、裝菩薩還是處處都有障礙;覺悟了,當外道都無障礙。這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境界,入這個境界我們非常羨慕、非常嚮往,他最低的條件是理一心不亂。至於怎麼樣才能夠念到理一心?諸位一定要在《彌陀經》上下功夫。《彌陀經疏鈔》跟《要解》,這兩種註解是古來大德沒有一個不推崇的,我們從這兩種註解上下功夫,把理論搞清楚,方法搞清楚,境界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依教修行,精進不懈,我們一定能達到。到那個程度,這個華嚴境界不要人教,你就入進去了。你就能夠入眾生心無有障礙,這個時候可以說你就得大自在了。底下一句說:

  【知眾生根能成熟故。】

  這句很重要,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觀機。攝化一切眾生,如果不知道眾生的根性,你所講的就不契機。這句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的廣大,要知道這個時代,思想潮流、意識形態、文化背景都得要了解。好像醫生跟病人看病一樣,對他這病的根源起因搞得清清楚楚,然後再對症下藥,藥到病除,非常有效。這也是了不起的智慧,沒有這個智慧不能觀機。所以這個裡面的『根』是講根性,經文裡面也很簡單,只提示了這一條。這個根性一定會能夠引申到許多的問題,譬如說現在的眾生,當然現代人受歷史的影響,受本國傳統的影響,又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很複雜,現在教化眾生不簡單,比古時候法師都困難多了。古時候可以說,只受自己本國傳統的文化影響,外來的文化衝擊沒有今天那麼大,那太有限了。雖然從外面來的法師人數不多,而且我們中國人很少到外國去遊歷,見聞不廣,好教。現在你看小孩從一、二歲一天到晚看電視,不但本國的東西他腦袋已經裝滿,全世界發生什麼事情他都知道,連那麼小都知道。現代眾生比從前難度,不好教,這點現在在學校做老師的他們有這個經驗。這要找什麼?找那年歲大的,老一代的老師他教過從前的人,也教過現在的人,感覺到從前的學生好乖、好教聽話,現在的學生頑皮得不得了,難教。

  佛法是教育、是教學,它的對象比學校的學生還要來得廣泛,還要來得複雜。眾生的根性,如果要不能徹底明瞭,法怎麼能投機?這是弘法的菩薩不可不知。過去古老的那個教學方法、方式,我們要下功夫去研究,推陳出新,才能夠適合於這個時代。所以佛法講起來在美國,美國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是一套講法;到大陸上共產黨思想之下,又是一套講法。統統是佛法,絕對是真正的佛法,一絲毫沒有改變,表達的方式不一樣,都能夠叫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可見得在今日之下真正發大心、行菩薩道、弘法利生,菩薩事業,我們自己不努力,不精進怎麼行?這是說到觀機。底下一句說:

  【淨一切眾生信解海故。】

  這是教化眾生,也就在教學過程當中,第一個階段的成就。所以弘法利生第一個階段,就是建立大眾的信心,他聽了接受之後,他相信,他明白了,他不再誤會,這是第一個階段目標達到了。這個目標是最普遍的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怎麼說?如果不信三寶,那不信三寶的人免不了要毀謗,或是有意,或是無意,他要毀謗。毀謗三寶的罪業,諸位去看《地藏經》,婆羅門女她的母親就是邪見毀謗三寶,果報在地獄。我們能夠宣揚正法,使這些人捨了邪見,對佛法能夠生信心,生敬仰之心,不管他學不學佛,他了解佛法、認識佛法、佩服佛法,他不毀謗,他讚揚了,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你看他在惡道邊緣把他拉回來,不但拉回來還把他提升,這就是度了眾生。你自己在做,你不知不覺救了人你不曉得,他被救了他也不曉得,佛菩薩眼睛裡面看得清清楚楚,無量無邊的功德。

  所以我們這個講經說法,在一切大眾當中,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這個目標,令一切眾生信解成就。不講行證,這就是講宣傳,宣傳的目的是什麼?你明瞭了,你真正認識佛法了,不至於誤會,你對這個佛法有信心。信心不一定是講你信佛,這個信心相信佛法不是個壞東西,相信它對社會、對人類有好處的,有貢獻的,他從此以後,不反對、不排斥、不毀謗了,目的就達到了,這就是對於大多數的大眾。然後再對大多數大眾裡面再提煉,那是有少部分,就是什麼?他皈依了,他依教修行,這是第二個目標。底下講:

  【破一切眾生無知闇故。】

  『無知闇』就是無明,這就是第二個目標,再廣大正知正見當中的,真正發心皈依三寶依教修行的人,菩薩幫助他破迷開悟,使他能夠進入第二個階段的目標。第二個階段的目標是到什麼樣的地位?以圓教來講初住菩薩地位。破一品無明,就大乘法裡面的見道位,就是圓初住菩薩,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二個目標就是經典,代表的經典,給諸位說《金剛經》是的,《楞嚴經》也是的。《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我們「觀世音菩薩圓通章」講過很多遍,全經也講了好幾遍。《楞嚴經》上的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是圓教初住菩薩,地位不高。《華嚴經》裡面是圓教第七迴向菩薩,比《楞嚴經》高得很多,《楞嚴經》是圓初住。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地位那麼低?教給我們入門。《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是講他自己怎麼修行證果的,這很重要。所以二十五位菩薩,就是二十五圓通章統統是圓初住的地位,這是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小學畢業,第二個階段是中學畢業,在淨土法門裡面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的階段,剛剛證得理一心不亂。這是菩薩以種種善巧方便來幫助我們,我們才能夠成就。末後一句這就是提到第三個階段,愈來愈高,這是講三個層次。

  【得一切智清淨光明故。】

  你看末後這一句『得』,「得」的什麼?『一切智』,「一切智」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一切種智。『清淨光明』,這是如來果地上。從圓初住往如來果地四十一個等級,本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再幫助他圓滿菩提,證得如來究竟果位。如果沒有這一句菩薩度眾生不圓滿,做是做了,做到圓滿嗎?有了這句圓滿沒話說,這是送佛送上西天,功德圓滿。度眾生要度他成佛,幫助他成佛,為了這些緣故,所以普救夜神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從來沒休息,沒有懈怠過。我們如果要是知道這些原因,知道這些功德利益,怎麼能不精進?怎麼能不效法?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善財童子跟普救夜神還沒講話,先看看他所做的這些事業,到他那個地方看普救夜神所做的這些事業,這在心裡頭深深的感動,跟我們說了這麼多。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善財童子見普救眾生威德夜神。入調伏一切眾生解脫門。現不思議甚深境界神通力已。心大歡喜。踊躍無量。頭面作禮。一心瞻仰。】

  這種情形我們也能夠想像得到幾分,好比到這善知識的道場,雖然跟這個善知識還沒見面,看到他的場面這麼大,事業這麼多,這種偉大的精神已經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叫人見到不得不讚歎。這幾句話是描寫善財童子深受到的感動,見到普救夜神他所修的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入調伏一切眾生解脫門』。「調伏」是教化的成績,我們講教學,教學有什麼成績?能調、能化、能伏這就是成績。調是調身,一舉一動都合乎法度;換句話說,都合禮。在我們中國古時候教育是以禮樂為主,禮是調身的,一舉一動要合乎禮節;音樂是調心的,心裡生煩惱,一聽音樂煩惱就沒有了。所以儒家孔老夫子教學是以禮樂教化眾生,古聖先王化民成俗就是用禮樂。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禮樂,我們現在講到佛教音樂就是梵唄,就那麼幾首,殊不知在過去經典都可以譜成樂章來演奏的,來唱的。

  儒家的六經,可以說全都是樂章的詞句,佛法更不例外,特別是偈頌,每一首偈頌都可以唱。絕不是像諸位所看的、所唱的那麼幾首,懺悔偈、四弘誓願。其實每首都可以唱的,像四弘誓願、懺悔偈,不都是《華嚴經》的偈頌!一首可以唱,首首都可以唱,都可以入樂章,音樂調心,一唱心開意解,煩惱沒有了,唱掉了。佛門非常重視音樂,可惜到晚近,佛門裡面音樂的人才沒有了。不但重視音樂,而且再告訴諸位,大乘佛法裡還重視歌舞。小乘不行,小乘的法不准聽人唱歌,也不准歌舞,不准去看。大乘佛法不然,裡面有載歌載舞,你看釋迦牟尼佛說法,諸天天人在那裡奏天樂,在那裡跳舞。你看敦煌所畫的變相圖有歌有舞,真的是有,它是教育的手段。

  所以佛門的音樂叫梵音,它跟這世俗音樂不一樣。世俗音樂你聽到什麼?生感情,聽了有的時候生歡喜心,聽了的時候會流眼淚、會悲傷,你隨著樂章裡面動喜怒哀樂的感情。佛法音樂不如此,佛法音樂是平靜,叫你聽了之後,把那個喜怒哀樂都平伏了,心都入定了,它有這種功能。雖然好的樂章我們是已經見不到,也聽不到,你細細的想一想,現在所剩沒有多少的,你看這「爐香讚」、「寶鼎讚」、「戒定真香」,你仔細去聽聽,如果唱的拍節都能夠如法,你聽聽看,那是確實不一樣。是把你的心造一個清淨平等的境界,在這個裡面苦樂憂喜捨統統捨離,所以稱之為梵音。梵是清淨,這種音聽了能夠幫助你恢復清淨心,能夠把你的苦樂憂喜捨將它離開,這叫降伏其心。在佛法裡面是以戒律來調身,就是我們的言語造作,身口七支屬於戒律,戒律就等於儒家的禮,是調身的。我們一舉一動都能符合戒律,就像儒家它的言行能合乎禮法,因為戒律是佛菩薩的行為,佛菩薩的生活行為把它一條一條記下來,就是戒律。

  我們今天看到戒律:這是拘束人的,好像一舉一動都不自在。其實錯了,我們是怎麼樣?放蕩慣了。現在要把你拉回來覺得好難過一樣,放蕩慣了。佛菩薩行為是正常的行為,我們這種放逸的行為不正常,恢復到正常。佛菩薩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我們凡夫心一天到晚妄念紛飛,叫妄心。所以佛法無非是教我們心恢復正常,行為恢復正常,這正常的身心就叫佛,不正常的身心就叫凡夫,這麼一回事情而已。孔老夫子的功夫,我們在《論語》裡面所讀到的,「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我們要拿俗話來說,比喻說成佛了,不必拘束了,從心所欲樣樣合乎禮,他守了沒有?不要守的。從心所欲全合乎禮法,沒有一條不合乎。所以戒叫做清涼哪裡是約束人! 一般人講吃人的禮教,那是錯誤,看錯了。禮教是救人的,不是吃人的;戒律亦復如是,戒律不是找人麻煩的,是救度眾生。所以這個教化要能夠調伏一切眾生,這是教化成績達到了很高的標準,可以說達到圓滿的標準。

  他顯現,這個現就是擺在大眾面前的,他的這些做法、他的那些事業,『不思議甚深境界神通力已』,就是善財童子在前面一樁一樁他都看到,他看得很深刻,從種種事業、種種的做法當中,他能體會到菩薩用心,他為什麼做這個,善財童子能體會到他的用心、用意之所在。我們前面所讀的這二十條,菩薩的心意之所在這很難得,那怎麼不佩服?『心大歡喜,踊躍無量,頭面作禮,一心瞻仰』。這個幾句是形容善財童子感動之深,表現在這個外面行最敬禮,佩服得五體投地。

  【時。彼夜神即捨菩薩種種相好妙莊嚴身。還復本形。而不捨其神通變化自在威力。】

  在這句裡面,我們就看到善財童子跟夜神見了面。善財童子對他致敬,表達他內心衷心的佩服,夜神在這個時候,把他菩薩種種相好莊嚴暫時放下。這個意思好像是什麼?現在不像從前那個樣子,譬如說郭子儀唐朝的汾陽王,那個時候地位不得了,他是唐朝的大功臣,他平時出將入相。那麼樣崇高的地位,但他在家裡面平常見客都是以便服,那個朝服統統脫掉,便服來接見。便服接見什麼?沒有階級之分,特別的親切。現在階級比較明顯的是軍人,如果他穿上服裝帶上階級,這個見面就好像感覺得拘束,他地位太高了。如果他衣服一脫,階級拿掉換上便裝,我們都一樣,會有一種特別親切之感,說的就是這個味道。雖然把這些種種莊嚴卸掉,恢復了本形,夜神本神的身分,前面這菩薩種種莊嚴是四地菩薩,四地菩薩的身分。現在把那個菩薩階級拿掉,恢復夜神的身分,跟大家就同樣的身分。所以我們看到這裡倍感親切,菩薩一點架子都沒有,平易近人,所以在這裡感覺得有親切的味道。

  可是他的智慧、他的威德、他的能力,依然是在卸下菩薩身分之後還是看得出來,平易近人當中看到他的慈祥,看到他的智慧,看到他無比的神通能力,這是給人的一種觀感。諸位必須要曉得,經典裡面在在處處教給我們修學的,我們從哪裡去學?從這些地方學。善財童子是遠道來的客人,你看看菩薩用這種方式來接見他,我們應當要學。這一見面之後,善財童子首先就有長篇的偈頌來讚歎,這種讚歎是由衷的讚歎,因為他所看到菩薩的這些事業,實在讓他太佩服了,沒有話說。所以我們在五十三參,每一章裡面所看到的它都很有曲折,很有味道,有時候去找善知識,找了好久找不到,找到之後請教。你看這段遇到這位善知識,先看到他的事業,然後又見到他本人。就像這個地方你去看經文,讀《華嚴經》就跟讀小說一樣,非常有趣味,而且這個趣味無有窮盡。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下一次我們可以講這個偈頌。大經攝受比較難一點,有很多人喜歡聽小部的,大部的他也選,你看我們選講「觀自在章」聽眾很多。講「普救夜神」,大概是大家對他不熟悉,普救夜神不知道是什麼人,算了不去聽了。觀世音菩薩名氣很大,人都坐得滿滿的,我們覺得講「觀自在章」人都坐滿了;講「普救夜神」,大概是不太出名,所以聽眾不多。你們諸位要給大家宣傳,要替普救夜神宣傳,「普救夜神章」的味道絕不亞於「觀自在章」,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要是不聞法,非常的可惜。自己去看,縱然看註解不太容易看出這裡面的妙意,所以有機會要盡量的來聽講。聽《華嚴經》幫助你念佛,幫助你得一心不亂,就是把《阿彌陀經》裡面許多的道理,如何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四十華嚴》是一部最寶貴的參考資料。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