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六集)  2008/6/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6-000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昨天我們學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學的是第一段「顯一體」。這個一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實際上就是講自性。自性是什麼?自性是清淨圓明體,我們這樣記就對了。我們學到賢首國師給我們後頭一段開示:

  【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

  這個『隨流』是隨順十法界、隨順六道輪迴、隨順三惡道,我們自性的本體有沒有染污?沒有。由此可知,這個清淨真的是清淨,它不會染著。「隨流加染」,這個「加」字用得好。我們隨四聖法界染得輕,只有妄想分別;隨順六道,六道裡頭有三善道,也還不太嚴重,比四聖法界要嚴重,就是嚴重的染污;如果隨順阿鼻地獄,那最嚴重了。這個自性清淨圓明體是不是真的染污?沒有,無論隨什麼緣,它不染污,就跟我們昨天用的比喻一樣,妄想分別執著有,它沒有染污我們的眼睛。我們把眼睛比作自性,外面境界比作起用,起用也不染著。自性是法性,外面是法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法性沒有染著,法相也不染著,這是真的。由此可知,染污是個誤會,不是真的有,是個誤會,是我們錯認了,這才是事實真相。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當作真的,其實妄想分別執著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個錯誤的念頭,不是事實。但是這個錯誤的念頭你要以為它真有,那你可吃了虧,你要吃很多的苦頭。但你的真心是如如不動,真的是隨流不垢、返流不淨。我們現在隨流辛苦,回過頭來我們修行,返流是修行,修行我們要去斷煩惱、要去除習氣,也很辛苦。我們這樣做法,我們的自性圓明體有沒有更清淨一點?告訴你,沒有,毫不相關。因為自性的理體不生不滅,它沒有生滅,它沒有染淨。所以六祖見性之後,他說「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過。你怎麼修行,它也沒有多乾淨一分,無論隨什麼緣,它也沒有被外面所謂塵境染污了一點,沒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也可以說:

  【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

  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我們在這裡看到了。

  【雖有隱顯之殊。】

  有隱顯的。

  【而無差別之異。】

  隱也好,顯也好,確實有隱有顯。隱的時候就是能大師所說的「本自具足」,顯的時候就是他末後所講的「能生萬法」。它能變現出宇宙,能變現出萬法,宇宙萬法裡面有依正莊嚴。今天我們會學到這一段。為什麼會有隱顯?這就煩惱了,你有煩惱,它就隱了。

  【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

  這個隱顯還得要講清楚一點,要不然還是搞不清楚隱的是什麼?顯的是什麼?隱顯是一,隱顯不二,隱顯你都明白了、都見到了,這是什麼?智慧。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有煩惱,有煩惱是怎麼樣?一個法界顯,九法界隱。我們今天講十法界,我們是人法界,我們有煩惱,所以我們只能顯一個法界,不能夠顯十個法界,只能見到一個。也就是用科學家的名詞說,因為有煩惱,你不能夠突破空間維次。我們現在生活在三度空間,你只能見到三度空間的事情,四度、五度見不到,有沒有?有。科學家告訴我們,從理論上講空間維次是無限量的,無量的不同空間維次。可是科學家證實,確實有證據證明不同維次空間至少有十一種真的存在。從事上講只有十一種,從理上講無量無邊。那我們只能見到一個,其他的隱了,這是什麼?煩惱障礙了,則隱。如果煩惱斷了?斷了,無量無邊空間維次裡面的狀況你統統見到了。誰見到?佛見到了,佛沒有煩惱。在《華嚴經》上,佛是什麼人?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佛,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煩惱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全斷了,統統放下了,所以無量無邊不同空間維次他全見到了。惠能見到了,他才能說得出,他要沒見到,他說不出。自性是什麼樣子?自性的體清淨,他頭一個就說出來;自性的相不生不滅,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大般涅槃;自性的作用,就是後面講的三個,「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他全說出來了,統統見到,沒有隱的,他沒有煩惱,他只有智慧,所以全體都顯,這個我們要懂得。

  初住菩薩他的境界跟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沒有差別,沒有差別為什麼還有四十一個階級?這是無差別當中的方便說,這要知道。為什麼這個說法?因為妄想習氣沒有斷乾淨,妄想斷了,妄想習氣還在,習氣要斷掉了,那就是究竟圓滿佛。由此,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妄想習氣很深,見性了,真的見性了,不是假的,確實見性了,見的清晰度不夠。所以古大德有個比喻,有如「隔羅見月」,八月十五的月亮明亮,秋高氣爽,看到是真月亮,可是隔了一層羅。羅是綾羅綢緞,絲織品,很細像紗一樣,隔著一層。是看到真月,不是假月,隔了一層,那是什麼?習氣。習氣愈薄,看得愈清楚;習氣愈濃,看得比較模糊,就這麼回事。自行化他起作用,那是一點差別都沒有,十法界眾生有緣,就是有感,你跟他有緣,他自然就起應。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起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初住菩薩,這是圓教,《華嚴經》是圓教,在十法界裡面應身,就是應化,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不但能現有情身,還能現無情身。無情身現什麼?現花草樹木,現山河大地。真的,古時候有人接觸到自然境界豁然大悟,我們肉眼凡夫不知道,那種觸發他的悟性是佛菩薩的示現。天天看花都不開悟,為什麼這個時候看花他開悟?常常聽到下雨,雨水打在芭蕉上那個聲音,他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他不開悟,怎麼這一天豁然他就開悟?我們知道那就是所謂佛力加持,佛在那裡應化,無時不現身,無處不現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只是幫助你開悟而已。所以煩惱就不見性,隱就是不見性;智慧那就見性,轉煩惱為智慧就見性了。這個隱顯是自性。下面說:

  【非生因之所生。】

  『生因』是佛教裡面的一個術語,在四緣裡面就是親因緣,「生因」是親因緣,種子。譬如像我們種瓜,瓜最重要的一個因是瓜子,瓜子是瓜的生因。自性沒有生因,所以「非生因之所生」。它沒有生因,所以它才不滅,有生因就會有生滅的現象。這在佛法叫第一義,第二義裡面就有生因,第一義沒有生因。所以佛經上常講「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你要是找它生因,你就迷了,為什麼?你起心動念了。找得到找不到?找不到。你不找,不找就現前了,你完全明白了。就像能大師所講,它本來沒有生滅,「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你說它什麼樣子都說不中,不但你沒有法子說,你連想,想它是個什麼樣子,你也想不出來。所以在大乘教裡面,祖師大德說此事,此事就是自性這個事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言語這個方法道不出,說不出來;不但言語說不出來,心行處滅,心行是思想,你也想不到,你怎麼想都想不到。你看,想都想不到了,你怎麼能把它說得出!這個境界跟老子《道德經》開頭的兩句話很相似,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你能夠說得出來,這不是真的道;名詞術語,你給它取了一個名字,這個名詞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它沒有名字,有形相,沒有名稱。名稱是人給它起的,你給它起什麼名都可以,這是為了方便交換意見,它有這個用處。可是你不能執著,你要執著那就錯了。所以名是假名。

  不但名是假的,名是抽象的,是遍計所執性,前面我們學過這個三性,遍計所執性。形相,形相是依他起性,是集合於許多條件變現出來的。譬如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這些現象是依自性清淨圓明體變現出來的,它是依他起性。可是本體不是依他起性,也不是遍計所執性,所以世尊為了教學方便起見,給我們另外建了個名詞,叫它做圓成實性。圓是圓滿,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成是成就,實是真實,它不是假的,它是真的。真假是什麼意思?真是永恆不變,就是真的;凡是會變的,就是假的。依他起是會變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也會變,剎那生滅,像彌勒菩薩所說的剎那生滅。所以佛把這個稱為妙有,妙有非有,非有而有叫妙有。這樁事情被現代科學家發現了,才發現,還不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只是發現物質是從無中生的,叫無中生有。鍾茂森居士曾經做過詳細報告,科學的新發現,物質無中生有,說物質現象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真的像閃電一樣。閃電有光,那個光只一剎那就沒有了,物質現象性質跟這個相似。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所接觸到的這些物質現象,就是這種生滅的相似相續相。要記住,相似相續相,它不是真的,也就是說,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物質跟精神現象的生起。但是一生,它就滅了,第二個念頭又是一個物質現象生起,凡是有物質,都帶精神,心跟物是分不開的。

  《心經》上說得很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個色法就是物質,空是心法。也就是彌勒菩薩跟我們講,「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就是心法,受想行識。五蘊是所有一切物質的根本,我們現在講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五蘊。你看基本粒子它是個物質,在大概是高倍的顯微鏡之下見到了,看到它有形狀,它是物質。物質,佛法裡面講它有四個特性,我們稱為四大,地水火風,地表示它有現象,它帶電,帶陰電、帶陽電,陽電佛法叫它火大,陰電叫它水大,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的那稱風大,所以用地水火風。地水火風就是佛經上講的念念成形,那個形的特色、特質、性質,它有這個性質。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要記住,「形皆有識」,識是什麼?識是受想行識。你不要看這個物質現象裡頭,這個物質裡頭有受想行識,它帶了這個東西。它為什麼會帶著這個?那我們現在曉得,自性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那是性德,所以它能夠現依報跟正報。依正是一不是二,同出於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同一個體,這個體才是真正的世間許多宗教裡面講的造物主。天地萬物從哪來的?是從它來的,它才真的是造物主,一點都不錯。二十八層天裡面上帝是它造的,它怎麼造?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要記住,這句話說得好,說得非常好,「非生因之所生」,本不生滅。

  【唯了因之所了。】

  這個『了因』,是三因佛性。自性,自性就是佛性,也就是法性。「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語翻譯過來,一般把它翻為覺,所以佛是覺的意思。佛性就是覺性,覺性就是見聞覺知,用覺來做代表,能見、能聞、能覺、能知。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在植物、在礦物有沒有?有,礦物裡面發現了見聞覺知,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日本江本博士的實驗,實驗出來了。在礦物裡面,我們就稱它作法性;在動物裡面,我們就稱它作佛性。動物裡頭有覺有迷,覺了,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迷了,六道凡夫。六道凡夫裡頭有明顯的見聞覺知,還有明顯的受想行識。見聞覺知能現,受想行識能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我們要搞清楚,見聞覺知是心,受想行識是識;見聞覺知現相,受想行識產生變化;見聞覺知是不生不滅的,受想行識是有生有滅的;迷了就有受想行識,悟了沒有受想行識。這個道理、這樁事佛講得清楚。

  凡夫之人,讚歎你、恭維你,你很歡喜,為什麼?你受了,你接受了;罵你、侮辱你,你生氣了,為什麼?你受了。江本博士對水的實驗,也讚歎它,我愛你、喜歡你,我討厭你、我恨你,它有沒有受?它沒有受,這要知道,那是礦物,它沒有受,它只有見聞覺知,它沒有受想行識。可是有情眾生他有受想行識,他會恨你,道理在此地。我們現在看看,在香港就看得到,我們在香港大樓上看到九龍,九龍是山,你看半面山被開發商挖掉了,那山生不生氣?山不生氣,山是礦物,它沒有報復的心。可是那山上有山神,山神是凡夫,山神居住在這個環境居住了很多年。這我們以前聽說過,韓國的山神到中國來找法師,有人問他,你們當山神當多久?他說三千多年了。他住在這個地方,這是他的環境,你把它破壞掉的時候,他可不會饒你,他會報復你。我們現在破壞自然生態的環境,整個地球就有許多的災難,這都是地神、山神、樹神、草木神,得罪了他們,不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找它的源頭,它為什麼會有自然災害?所以佛法對這個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境包括物質環境。我們心善,沒有一樣不善;心不善,沒有一樣是善的。有沒有風水?有風水,風水是隨著人心轉的。所以風水家有句話說得很好,叫「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福的人、心地善良的人,他住在那個地方,山河大地就變善了,不善也變善;不善的人到風水好的地方住上三年,那個風水全變壞了。懂得這個道理就不需要看風水了,存好心就好,風水就轉過來了。中國人講風水,外國人講磁場,是一個意思。好好修自己就能轉境界,人事的境界、物質環境的境界統統都能轉,沒有不能轉的。沒轉是功夫不到家,功夫到家,沒有一樣不能轉的,這個大道理要懂。

  在佛法裡面講,佛這個覺的意思要加以解釋,它有特殊的意思在,我們一般「覺」沒有這麼多、這麼深、這麼豐富的意思。佛法裡面講覺,就是「三智圓明」。咱們中國人講智,智慧,佛法裡面講智慧有三種,這三種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知空,阿羅漢就有了,知一切法的總相。總相是《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知一切法的真相、總相,阿羅漢有這個智慧,可是這一切法為什麼會發生,阿羅漢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法,菩薩知道,這叫「道種智」,道是道理,這一切法的現象是什麼個道理,菩薩知道;種是種種,我們講萬法,森羅萬象,這些現象為什麼會有?怎麼產生的?這裡頭種種不同的道理,菩薩知道,比阿羅漢就強了。如來的智慧叫「一切種智」,總相、別相,道種智是差別現象,徹底明瞭叫一切種智。覺是三種智圓明,圓滿的通達明瞭。「遍一切處,無不照了」,叫「大圓覺」。大圓覺是對佛的稱呼,佛是圓覺,菩薩可以稱圓覺,大圓覺是對佛的尊稱。「性,即不改之義」,性就是不變的意思,不改變,沒有改變,從來沒有改變的。「以大覺性不增不減,非變非遷」,它永遠不變,它永遠不改,遷就是改的意思,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變不遷。誰有?「一切眾生無不具此三因佛性」,有情眾生具足,無情眾生也具足。眾生,眾是眾多,眾多的緣,現在人講眾多的條件;生是生起,生起什麼?生起現象,叫眾生。所以眾生不是對人說的,我們可以說所有的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沒有單純出現的,全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佛家講眾生這個意思很廣,包括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乃至於一切自然現象,它統統是眾緣和合而生,沒有一樣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稱眾生。無不具此三因佛性,所以三因佛性就是自性。

  「三因佛性若顯」,這隱顯,那就「成三德妙果」。三德是什麼?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三德妙果就現前,這就叫成佛。在《華嚴經》上什麼地位得到?圓教初住菩薩,為什麼?他智慧現前,他見到了。見到就是見性,見性,性德就現前。性德有三種,一種是「法身」。我們現在以這個肉身是自己身,肉身之外就不知道了,迷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之後,他就知道了,什麼是我的身?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是我身。身是什麼?身是相,這一切萬法是我自性變現的,能生萬法,它怎麼不是我身?不再以為自己這個身是我身,所以他能夠生出什麼?從這個生出同體大悲,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老子》裡頭有這個意思,他有兩句話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法身,法是萬法。這不是說你把心量拓開,不是這個意思,它本來就是!而是我們有了妄想分別執著,迷了,不曉得事實真相。我們這個身體也是心現識變,外面一切眾生、山河大地,十法界依正莊嚴哪個不是心現識變的?為什麼單單認這個為自己,其他的都丟掉?你明白這個道理,然後告訴你,佛關心你,佛念念沒有捨離你;而我們自己不關心佛,我們自己念念當中沒有佛。這什麼原因?我們迷,他覺。覺,不捨一法,所以我們稱這個現象叫大慈大悲,這是什麼?這是自性流露,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的慈悲心呢?我們的慈悲心沒有了,變成很小的一個圈圈,你所喜歡的那幾個人。所以見了性就不一樣,見到事實真相了。「般若德」是智慧,我們一般講的佛性。三個合起來,法身、般若、解脫統統合起來叫法性,單單講佛性就是專門講般若德。般若德重要,沒有般若智慧,你怎麼會了解、你怎麼會明瞭?三智是般若,沒有三智,你不能照了,你不能照見。解脫是什麼?「解脫」是自在,解脫裡頭沒有煩惱,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得大自在的用途,《華嚴經》裡面講的無方大用。這是自己,不是別人,沒有別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己,自性彌陀,你說是不是自己?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自己,唯心淨土。極樂世界是自己清淨心變的,阿彌陀佛是自己無量光變現的。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句真話,「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心就是見聞覺知,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這是法,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法身、般若、解脫叫三德祕藏。

  覺悟的時候叫如來藏,迷的時候叫阿賴耶,阿賴耶跟如來藏是一不是二,能生萬法。心現識變,縱然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變成六道、變成三途,沒有關係,一絲毫妨礙都沒有,為什麼?它不是真的;如果真的,一定起妨礙,它不是真的,它是幻相。所以《般若經》裡常說,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妙有不礙真空,真空不礙妙有。真空是什麼?真空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妙有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不相妨礙。你要是真正明白、真正通達,你才真正享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為什麼?你已經入無障礙的法界。有障礙,哪有幸福?哪裡有美滿?不可能。無障礙才是真正幸福美滿,沒有障礙了。你要知道本來沒有障礙,障礙從哪來?障礙從分別執著來的。這不是妄想,妄想裡頭沒有分別執著,從分別執著裡頭來的。所以佛告訴我們,你捨執著,不執著了,你就證阿羅漢,不執著了,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不分別了,你就超越十法界,我們為什麼要搞分別執著?

  有不少同學也學佛多年了,問我:法師,我現在有工作纏身,我有很多業務,我怎麼可能放下分別執著?這個事情佛很慈悲,不但講得很清楚,他做了榜樣給我們看。榜樣在哪裡?《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不就做榜樣?你看這五十三個人,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有做國王的、有做大臣的,士農工商都有,他們不是天天幹這些事情嗎?他們過的是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為什麼?他沒有分別執著,而且沒有妄想。由此可知,佛叫你放下,是叫你從心裡放下,不是從事上放下。從事上放下,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之後就入般涅槃,不要再搞講經說法,何必去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幹這個事情幹什麼?他們在表演給我們看,表演得非常逼真。你看佛陀持戒多麼清淨,日常生活有規有矩,一絲毫都不馬虎,這是不是分別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什麼?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自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智慧明瞭,洞察秋毫。

  如果你再不能體會,我再做個比喻,諸佛菩薩的示現就像舞台上表演,他在唱戲,按照劇本去做,在舞台上表演得非常逼真,心裡頭沒有,這假的。他扮個皇帝,他自己絕不以為他自己是皇帝,他來表演,做給那些有執著分別人,做給他看的,教他學習怎麼放下。做國王的放下分別執著,菩薩國王;做大臣的放下分別執著,菩薩大臣;經商的放下分別執著,菩薩商主,佛經裡面叫商主,現在叫企業家;做學生的放下分別執著,菩薩學生。你看,哪個行業都可以幹,跟凡夫差別在哪裡?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外面有,裡頭沒有。裡面是什麼?裡面是清淨圓明體,外面表現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做到頂尖,都做到了示範,哪一個行業就是那個行業的示範,他在教化眾生。無論在哪個行業,一定是那個行業裡頭頂尖人物,是那個行業所有大眾最尊敬的、最喜愛的、最佩服的,都向他學習。現在所謂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都是做榜樣,做好樣子給人看的,他不會做壞樣子。裡面你夾雜著分別執著,你做出來的樣子就不是好樣子,什麼樣子?六道輪迴的樣子,為什麼?輪迴心造輪迴業。佛心,他造的是佛業,這是淨業。

  有沒有示現幹壞事的?有,五十三參裡有貪瞋痴。這就是菩薩哪個地方他都去,他跟我們不一樣。甘露火王示現瞋恚,脾氣很大,天天還殺人,那是菩薩!他不是瞋恚心,他表現的樣子是瞋恚的樣子,他大慈悲心,他懲罰的眾生是替你消業障,他殺你是度你,決定把你往上提升。我們有沒有這個本事?我們沒有這個本事就麻煩了,我們要幹他這一行的時候,我們會墮阿鼻地獄,他幹這一行是普度眾生,這個道理要懂。像這個是逆增上緣,我們不敢學。可是這裡頭你要曉得,在佛法十個宗派裡頭,密宗多,密宗裡頭有很多都是用逆增上緣。所以不是那個境界,你要是跟他學,你肯定墮落。從前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教我不能學,密是佛法裡的高級佛法,什麼人才可以用那些方法?那方法五十三參裡頭有,真正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行;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千萬不能嘗試。所以密不是凡人學的,也不是天人學的,最低的限度是初住菩薩。正科生呢?三賢菩薩是密宗裡的旁聽生,不是正科生,正科生是登地,地上菩薩這才行,普通人那怎麼可以!所以我跟老師三年,老師沒有傳授我密法,教我學教。顯教裡奠定基礎,我這才明瞭,大徹大悟之後這才能學密。密不是祕密,佛法裡沒有祕密,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事是不可思議。

  所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顯密、宗教(宗門教下)、大乘小乘,因果放在第一。淨業三福裡第三條教我們,頭一句話「深信因果」。發菩提心是菩薩,不是別人,阿羅漢、辟支佛沒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所以菩提心一發就超越十法界,這是法身菩薩。接著就是深信因果。因果從哪裡來的?它跟虛空法界是同一個源起,我們講有法界就有因果。現在講什麼?現在講宇宙,說宇宙沒有說法界好,法界這個名詞好。隨順世間法,有宇宙就有因果,為什麼?能生萬法。一念不覺是因,大乘教裡面講「迷唯一念」,一念不覺就是迷,一念就迷了,有念就迷了。有念那個念是因,迷是果。因果跟宇宙是同時發生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是真理,絕不是迷信。它在人間起很大的作用,前清周安士說得好,「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我們冷靜想想這兩句話,現在這個世界真的天下大亂了,他話說得有沒有道理?想一想是有一點道理,現在不相信因果,天下大亂。古時候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東方、西方,東方人相信因果報應,西方人相信宗教所講的上帝掌賞罰之權,人行善,上帝有賞賜;人造惡,上帝要懲罰,這是屬於因果。所以這個社會能有長治久安這個局面出現,是那些執政者提倡因果,絕不是用迷信欺騙眾生,不是的。說因果是迷信,用因果來欺騙眾生,這是什麼?這是不信因果人他們的言論、他們的說法,不是事實。這些道理我們要曉得。大師引《起信論》上幾句話說明:

  【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

  這些話裡頭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就是圓滿,具足第一個就是智慧光明。第二個:

  【遍照法界義故。】

  這是相好,遍照法界是相好。

  【真實識知義故。】

  這是德能。

  【自性清淨心義故。】

  自性清淨心,那就是本自清淨,說得非常之好。他略舉這一小段來作證。

  【廣說如彼。】

  廣是細說,細說在《起信論》裡面。

  【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

  這是我們自己的本性。中國古人說得簡單,本性本善,佛講得詳細,怎麼本善法,說透徹了。下面第二段,第二段是「起二用」,從第一段生起的。你看第一段沒有生滅、沒有生因,以後就有生因。凡是有生有滅的就叫有為法,沒有生滅的是無為法。所以無為是真如無為。我們的自性是無為法,不是有為法;自性起作用是有為法,它不是無為法,這要知道。第二:

  【自下依體起二用者。】

  『二用』,一個是「海印森羅常住用」,第二是「法界圓明自在用」。我們用另外一個說法,諸位就會很清楚,第一個海印森羅常住用就是現依報,第二個法界圓明自在用是現正報。依正都是自己,依正不二。起這兩種作用,這是佛法裡面常講依正莊嚴。我們看大師的文,賢首國師的文:

  【謂依前淨體起於二用。】

  你看,依他起性。前面是圓成實性,不是依他起,不是遍計執。圓成實是真的,依他起不是真的。遍計執那更虛妄了,遍計執是執著,完全是虛妄。起二用:

  【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

  海印是比喻。

  【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

  把真如本覺比喻作大海。

  【妄盡心澄。萬象齊現。】

  這就是什麼?一個修行人妄盡了,『妄』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回歸到自性。『澄』是澄淨、是清淨的意思,也是不動的意思,能大師裡面的兩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要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心澄,真心現出來了。真心現出來之後,『萬象齊現』,萬象是它作用齊現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是十個不同維次空間,全現前,沒障礙了。佛經上所說的,跟科學家所講的是不謀而合。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講什麼?娑婆世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海,那是個大世界。《華嚴經》上告訴我們,華藏世界海像大樓一樣,二十層,我們娑婆世界跟西方極樂世界它在一層,在第十三層,你看看這個在第十三層,你就曉得佛講世界多大。我們今天天文學家沒有觀察到,連一層都沒有看清楚,別說二十層了。佛說像這樣二十層的華藏世界,在宇宙當中無量無邊。所以現在科學裡面講宏觀世界跟《華嚴經》一比,小巫見大巫,他知道的太小了,連華藏世界這一層都沒搞清楚。《華嚴經》裡有科學,宏觀世界,只要你見性了,萬象齊現,就是無量無邊的世界海你統統見到了。下面有個比喻:

  【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

  水平像一面鏡子,這個大水的四周景象都能倒影在水面。住在香港這個地區,跟你說這些,你很容易體會。我們在香港看九龍,在九龍看香港,你看倒影,可是怎麼樣?這個海灣它海裡有波浪。如果沒有波浪,像湖水一樣的平靜,這個倒影多美!佛是把我們的心比作水,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沒有動搖,現在怎麼樣?現在還是清淨的,還是沒有動搖。沒有動搖,我們看不見,看不見那是什麼?那就譬如『因風起浪』,這是比喻。起浪之後我們也能夠見,見得不清楚,支離破碎,不是不能見,還是能見。我們在九龍看香港,看這個海面一樣還能看到倒影,但倒影總不如鏡子裡面的倒影,那就不能比了。可是比喻畢竟是比喻,比喻不能比到恰到好處,只能比成一個彷彿,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懂。現在這裡講的是大海因風起浪,風是什麼?風是無明;浪是什麼?浪是分別執著。分別是浪,執著是大浪,有這個東西你就看不到了。無明要是止了,浪當然就沒有,無明是風。無明是什麼?無明是念頭。一念那是風,從一念起分別,從分別起執著,這樣我們比喻的是心水就動搖、染污了,自性清淨心的功能失掉了,失掉變成什麼?變成不覺,變成無知。

  要怎樣才能幫助我們把智慧找回來?這個東西要注意,學不到的,沒法子學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很慈悲為我們示現,表演給我們看,他去求學,他學了十二年,十九歲出去求學。我們總要想到他是王子的身分,貴族,無論到哪裡去,他受到特別的禮遇。高人,一般人見不到,他去見一定見到,身分不一樣,待遇不相同,他能見到這些高僧大德,宗教裡面的、學術界的他統統參訪到。告訴你學。學能得的是什麼?知識,不能得智慧,智慧學不到的。智慧從哪裡來?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不要學的,你只要把障礙放下,智慧就現前。障礙是什麼?障礙是煩惱。佛法裡面講的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無明煩惱是妄想。《華嚴經》上講妄想、分別、執著,大乘教裡面講見思、塵沙、無明,一個意思,名詞術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你把這個放下,智慧就現前了。因為你自性裡面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

  所以佛教人不要向外求,向內求。向內求,沒有求不到的;向外求,求不到,真的求不到,這不是假的。你做生意求財,我想盡方法想賺錢,你所賺到的錢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要是沒有,人家做大買賣、大生意讓給你做,你做幾天就倒閉了,你命裡沒有。再給諸位說,連做小偷他偷得來的,做強盜他搶得來的,還是命裡有的;你看你命裡沒有的,你去搶人家,還沒有搶到手,已經被警察抓去,坐牢去了。心外沒有東西,「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你不要看到世間有些大富大貴,是他命裡有的,爭不到的。財從哪裡來?佛教導我們,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也是真的,不是假的。財從哪裡來?財從布施來,財布施,聰明智慧從法布施來,健康長壽從無畏布施來。布施是什麼?布施是性德,是把性德裡面的,無量光是智慧、無量壽是壽命、無量的相好是財富,你把它引發一點出來,還是自性的,不是外頭的。為什麼叫我們修布施?你看看,慳貪、吝嗇是煩惱,這個煩惱把你命裡面那個相好、財富障礙住,你把這個去掉,它就會現前。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些念頭不好,都是嚴重的煩惱,把你的光明障礙住,把你的無量壽障礙住。你把障礙去掉,你自性裡的光壽往外透,這是正確的,哪裡向外求?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看古今中外確實有沒有上過學的、沒有念過書的人,甚至於不識字的人,非常聰明,真有智慧,你問他什麼都知道,真有。在中國最出色的一個歷史人物,沒有人不知道的六祖惠能大師,你看看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天經教都沒有學過,他沒有障礙,他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沒障礙。釋迦牟尼佛學了十二年,為我們實驗放下,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大徹大悟,智慧開了。如果他不放下?不放下變成所知障,就是變成塵沙煩惱,智慧不能現前。所以佛法修行修什麼?放下而已矣,只要你肯放下,回歸到自性,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放下慳貪、放下吝嗇,財現前。無論你經營什麼樣的事業,那是緣。命裡有財,命裡有財什麼都不幹,財不會掉下來,不會變現出來的。你命裡有財,無論你幹哪個行業,沒有不賺錢,命裡有;你命裡面智慧現前了,無論學什麼東西都比人家高明一等,智慧;相好沒有障礙,健康長壽就現前。這是正理,這是真理,只要把障礙去掉就行了。所以佛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障礙你的福報,瞋障礙你的德能,痴障礙你的智慧,你只要把貪瞋痴去掉,法身、般若、解脫就現前,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也圓滿現前,這是真正的佛法。總的來說,八萬四千法門,哪一門不是明心見性?門門皆是。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確實具足圓滿的智慧德相,絕不比哪一個人差,只是我們現在被障礙障住,希望我們能夠『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我們做多少,它就現多少,妙不可言,我障礙少一分,它就現一分,就透一分;障礙少十分,它就透十分;沒有障礙,全現了,成佛。所以沒有別的,懂得這個是我們要去除自私自利。我們講席裡常講的,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五欲六塵放下,你就健康長壽)、貪瞋痴慢要放下,智慧、德能、相好天天增長,然後學也可以,不學也可以。學,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沒有分別執著;不學,像惠能大師,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說實在的話,這兩個人叫上上根人,不是我們能學得到的,我們怎麼辦?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可是你得真相信,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用這個一念把所有一切妄念全打掉。我要分別,分別阿彌陀佛;我要執著,執著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的德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稱之為萬德洪名。你只要常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其他念頭都沒有,你在這個世間是樣樣具足、樣樣圓滿,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具足,你這一生真的得到幸福美滿了。問題怎麼樣?你不相信他的就沒有辦法,念是念,還是相信自己的煩惱,還是相信自己的妄想執著,那就沒有法子。把阿彌陀佛當作附帶的東西來學,有也可,沒有也可,這就不靈了;你要把阿彌陀佛當作一個真正東西的時候,唯一的,那你什麼都得到,你什麼問題都解決。這個理太深了,真的是深密,千經萬論,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說實在話,就講這六個字。這個話是善導大師講的,「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善導講的,講得一點都不錯,所以我們要相信。果然人人都念阿彌陀佛,什麼災難都沒有了,天災人禍全沒有,這都是真話。所以現在災難多,勸大家認真努力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自己心安理得,周邊環境災難也都能化解。希望我們認真努力的去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