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集)  2008/6/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6-000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列名」,把全文六大段略略的介紹了一下,就是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這是杜順和尚提出來的,讓我們不但在《華嚴經》信解兩分奠定基礎之後,最重要的是怎麼修法,怎樣能夠契入華嚴境界,這樣才真正得受用。如果沒有這個行門,那就是學《華嚴》也是變成佛學,必須妄盡還源才是真正入華嚴境界。它的修行方法就非常重要!我們一面學教,一面真正能夠隨文入觀,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契入華嚴境界,這是真的得受用。這六個科目介紹之後,下面這是「廣辨」,就是細說;每一條細說是賢首國師的,綱領是杜順和尚提的。我們來看這個文,先看第一段:

  【一。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

  我們看到這個名詞,就想到六祖能大師他老人家在開悟的時候,向忍和尚提出報告,說出他自己悟入的境界。第一句話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跟杜順和尚這句話這個提示合起來看就知道,他是真的開悟了。我們今天是在經本上看到有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能大師是當下悟入,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用現在的話說是沒想到,就是這個意思,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本自清淨,有沒有染污過?沒有,從來沒有染污過,在聖(諸佛如來)是清淨的,在凡也是清淨的。其實它沒有染淨,它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就是現在世間哲學裡面所求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我們能夠覺察到的是宇宙的形相、現象。現象從哪裡來的?總有個根源。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在佛法講兩個,一個講正報,一個講依報,依正莊嚴。正報就是自己,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環境;哲學裡面講的現象就是佛家講的依報,哲學裡面講的生命沒有佛法講得好,佛法講正報,正報是自己。生命是籠統太多了,凡是生物都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生物這個範圍就很大!佛法裡面講得簡單,正報是自己,我從哪裡來的?禪宗裡面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才叫我。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從哪來的?要找根,在哲學裡面稱本體,佛法裡面也講一體。這個「一」講得好,一不是數字,不是一二的一,這是唯一、獨一,沒有相對的,體沒有相對的。體就稱為自性,這個名詞是不得已而加上的,為了便於敘述用上這個名詞,所以我們決定不能夠執著名詞。你執著名詞、分別名詞,甚至於在名詞上起心動念都錯了。《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教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用《華嚴經》的說法,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你才真正能夠契入。離妄想分別執著,他本來就是,他真的契入了。世尊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大悟,為我們做這個示現;惠能大師在忍和尚的方丈室豁然開悟,也是給我們做這個示現。這個示現是什麼?放下就是,不能不放下。轉凡成聖在一念之間,一念覺,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佛就變成凡夫。凡夫跟佛不二,除了覺迷之外,沒有絲毫差別。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把這樁事情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顯一體』,顯怎麼說?我們眾生迷了,迷了一體,不知道有自性。覺了叫自性,迷了是什麼?迷了就叫我,凡夫執著這個我,迷了就是我,清淨就變成染污,圓明是智慧,智慧變成妄想分別執著。它不是不在,在,所以佛菩薩要為我們顯示出來。我們看下面的文,大師在這裡為我們開示:

  【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

  什麼叫『如來藏』?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覺悟了,佛給它加個名詞叫如來藏,迷了的時候就稱為阿賴耶,阿賴耶就是如來藏裡面這個藏字。所以阿賴耶,大乘教裡面稱它作真妄和合,就是它一半真,一半妄。什麼叫一半真一半妄?覺悟了,它叫如來藏,它是真的;迷了的時候,它叫阿賴耶,其實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迷悟不同的名詞。如來是法性,法性在哪裡?法性就藏在這裡面,這個藏就是藏,覺悟了的時候,法性就藏在裡頭。法性是什麼?法性就是萬法之體,本體,它能生萬法。所以如來藏這個藏的意思,惠能大師五句話裡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看具足是不是藏的意思?一樣都不欠缺,應有盡有。雖然應有盡有,它沒有現象,它沒有形相,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質,它能現出精神跟物質。末後一句話「能生萬法」,生萬法就顯,顯出來了。不生萬法的時候就藏起來,這個藏是隱的意思,佛法講隱現,隱藏。隱藏不是沒有,像我們現在看電視的畫面。我幾十年沒看電視,我不知道現在電視有多少個頻道,不曉得,一個頻道不就是一個畫面嗎?在外國的電視它有一百多個頻道。電視機沒打開的時候,那就是能大師講的第三句「本自具足」,這個畫面上有一百多個頻道的畫面,統統具足,沒有一個欠缺的,這是第三句的意思。第五句的意思「能生萬法」,我們只要一按鈕,按哪一個頻道,這個頻道就現出來,能生萬法。你可以不斷去按,一百多個頻道,一個一個顯示給你看。你不能說不按的時候它沒有,不按的時候它有。沒有按的時候,我們叫它做如來藏,按了之後能生萬法。

  能生萬法,在我們現在的境界裡面,一法顯,一個法界顯,我們講十法界,我們今天看到人法界,其他九個法界都隱,看不見了。四聖法界我們看不見,天法界看不見,修羅法界看不見,餓鬼、地獄法界也看不見,畜生法界能看見一部分,不是完全的。完全的,你看世出世間法裡面都說的龍,我們沒有看到,真有,佛經裡面講的金翅鳥我們沒看到。由此可知,畜生界裡面我們沒有看到的畜生,比我們看到的畜生要多,肯定是多。這叫一法界現,九法界隱。現在科學家將這個現象稱之為不同空間維次,也說得很好,他們承認宇宙之間確實有不同維次空間存在,但是不知道要怎樣打破這個界限,讓我們能夠看到不同空間維次。其實在我們人間,無論是在中國、在外國,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族群裡面都有,有一種人他能突破,突破的範圍淺深廣狹不相同。這些人,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有這個能力,少數,還有一些人修定,現在我們曉得禪定能突破。為什麼禪定能突破?我們從這裡面觀察思惟得到一個訊息,佛給我們講一真法界,那是真的,一真法界裡頭就沒有所謂的空間維次,沒有。有空間維次,那怎麼能叫一真法界?法界本來是一真的。大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修行到一定的功夫,修行修什麼,現在我們也知道了,修行修什麼?誦經是不是?不是;念佛是不是?也不是;參禪是不是?也不是;持戒是不是?也不是。那些是什麼?那些是修行的方式、是修行的手段,那不叫修行。什麼叫修行?放下叫修行,這個要知道。

  世尊在「出現品」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那不是講清楚了嗎?又常常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本來是佛。為什麼會有十法界?十法界就是空間維次,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本來沒有的,這些東西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叫唯識所變,本來沒有的。一真法界是什麼?一真法界是唯心所現,那是一樣的,唯心所現是一樣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我說這個境界是大乘教裡面常講的實報莊嚴土,只有心現,沒有識變,實報莊嚴土,也就是只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要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此地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裡頭什麼現象都沒有,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我們淨土宗講四土,最高的一層土叫常寂光淨土,這就是常寂光淨土,這是宇宙的本體。好像我們現在看電視,這個本體就是電視的屏幕,屏幕什麼都沒有,能現一切相,這是常寂光淨土。必須它起心動念,它才現光。屏幕沒有光,起心動念以後,你把它打開了,現光,裡面什麼現象都沒有,那現象是你在按頻道,按頻道就出現相,不按頻道不出現相,這是常寂光淨土。所有一切的畫面,十個頻道也好,二十個頻道也好,一百個頻道也好,統統從這個畫面上出現。所以沒有畫面的時候,這是常寂光淨土。

  常寂光淨土一動念,畫面就出來了,那叫起心動念。所以經上佛常講「迷唯一念」,大乘教裡也常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無明就起來了,那就是一念。這一念還沒有起第二念,也就是說,它維持在這一念,起心動念,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這裡頭起現相,這個相真的是圓滿到極處,美好到極處。那是什麼?那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相好,智慧、德能、相好,圓滿的。智慧圓滿,無所不知,我們講過去未來、此界他方,再小,小到微塵那樣的東西,你也知道得很清楚,沒有一樣你不清楚。為什麼?都是你自性裡頭變現的,自性能生萬法,哪有不知道的!所以智慧、德能、相好都不是從外來的。這個境界佛告訴我們,《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是毘盧遮那佛的報土,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你看經上講的實報莊嚴土的依正莊嚴,正報,正報是自己,自己的身相,報身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我們娑婆世界人間以為這個人相好,貴相,三十二種貴相,大人相。不止,無量相!你找不到一點缺陷,德能,德行、能力、才藝,圓滿的,我們講你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真的。在我們人間常常拿這個話去讚美神,其實神也做不到,神還是有欠缺,神差別太大、太多了,哪裡有萬德萬能!在佛法裡面,神也是凡夫,六道裡頭有神,六道之外就沒有了,有天神、有鬼神。這些我們都要把它認識清楚,不至於迷惑。

  如果在裡面起了分別,實報土就變質,變形了,變成什麼?變成方便土,我們淨土宗裡面講的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裡面的眾生有分別,沒執著,在《華嚴經》裡面講的是四聖法界。《華嚴經》菩薩位次裡面講的十信位,十信位的菩薩他是介入方便土跟同居土這兩類。他有執著,不但有分別,他有執著,那他就是凡聖同居土,六道,六道輪迴,他在這裡頭。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到的,十信菩薩從初信到第六信還在六道裡頭,沒有出六道輪迴;到七信出了六道,出了六道就是方便有餘土。所以方便有餘土它有四層,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方便有餘土裡面有這四個等級,它有妄想、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就要知道這個執著非常嚴重,執著造業,造業就有果報。所以六道裡頭就是有執著,裡面有善惡,你執著的善,果報有三善道;你執著的不善,果報有三惡道。

  我們想想,就以我們現前這個世間而論,過去的社會比我們現在的社會好,不要說過去時間太久,我們只說三十年。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是一九七七年,一九八七、一九九七、二00七,今年是二00八年,三十一年。三十一年前的香港,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記得很清楚,三十一年前的香港比現在可愛。雖然香港已經成了大都市,人情味很淡薄,比起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淡薄,沒有人情味,可是還是有人情味,還有什麼?還有一點餘味。現在裡頭餘味都沒有了,這三十年變化太大了。那個時候,我們看維多利亞這個海港,很寬,像海的樣子,現在我們看,兩面填土,現在變成小河,水沒有從前乾淨;人沒有從前厚道,人心變了,才三十年。三十年前很少聽說香港有什麼災難,現在香港災難多了,這什麼原因?我們想想經裡面給我們講的道理,「心現識變」。三十年前,也就是說,還剩下一點聖賢的習氣,也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沒有了,香港沒有了,但是有習氣。現在過了這三十年,習氣都沒有了,所以山河大地都在變。

  你們看我們十一樓外面走廊上貼的,我看到江本博士的水實驗,你們細細觀察就知道了。現在在國內、在台灣,甚至於在國外,有不少人用江本實驗這個原理。他們很多小朋友,我知道的,他們不是用水做實驗,他們用米飯、用饅頭、用水果來做實驗。一個鍋裡面煮的米飯裝在兩個碗裡頭,一個碗給它貼上「我喜歡你,我愛你」,另外一個碗貼上「我討厭你,我不喜歡你」,把它放在兩邊。一個星期之後,十天之後去看,貼的這些愛、喜歡,這個米飯沒有變色,有點發酵,顏色看起來帶一點黃色,聞起來很好聞,發酵;另外那個貼上不喜歡的、討厭的,它已經變黑了,顏色很難看,聞起來味道很難聞,它就不一樣了。做過很多實驗,說明什麼?說明佛經上講的一句話,「依報隨著正報轉」,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隨著人的意念在變,人的意念好,它沒有一樣不好。所以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我們相信,為什麼?那個地方人心好,沒有一個惡念,他們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完全是稱性的,真正是美不勝收。

  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的人心,在過去西方人接受宗教教育,信神敬神;在東方,在中國,幾千年來接受儒釋道三教的教育,懂得倫理、道德、因果,所以規範人心,恥於做惡。明瞭因果報應的事實,不敢做惡,所以人心善良,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也非常之美,感得風調雨順;現在講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大自然和諧,人與樹木花草一切萬物和諧,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把古聖先賢的教誨全部否定了、拋棄了,西方人不再相信宗教,人心變了。變到什麼?變到真的有時候連畜生都不如,我說這句話是有根據的。我們學佛之後遵守佛陀的教誨不殺生、不偷盜,這些年來我們做了很好的實驗,那是我們自己種了菜園,菜裡面有小蟲,我們跟小蟲溝通、跟鳥溝通、跟小動物溝通,我們種植的果木、種植的蔬菜劃一區供養牠們,其他的我們要收穫的時候請牠們不要侵犯,牠們能遵守約定。所以我們從這裡看,現在人不如畜生。我們能跟蚊蟲螞蟻溝通,能跟蟑螂老鼠溝通,這些年來我們做出成效,親眼看到的。

  現在最難溝通的是人,人跟人不好溝通,人他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因果報應,災難就來了,大自然要展開報復了。人定勝天,自以為了不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可是山河大地搖晃個幾秒鐘,你就受不了,這大地震你就不行了。最近有同修告訴我,因為我不接觸這些媒體,報章雜誌我都不看,他們來告訴我,說從電視訊息裡面得到的,國內有些地方這個地一下子陷下去了,面積很大。陷下去多深?一百多米,就這麼一下陷下去。還有的地方起了,升起的,也有升起幾十米的,好像他們講是在重慶。這讓我們想到過去,大概總有十幾、二十年前,我在美國看到的,他們預言的地圖,也有一張掛在我們十一樓外面,諸位可以看到。那個地圖上講全世界許多地方陸地沉到大海裡面去了,也有大海裡面有新的陸地浮起來。這是不是真的?很可能是真的,為什麼?現在我們已經看到有地方大面積突然下陷幾百公尺,大地沉到海底那是太有可能。

  美國人最初發行這份地圖,我聽他們講,時間是二一00年,世界就變成那個樣子。美國二戰期間的一個預言家凱西,這很有名的,在美國很有名的一個人,他曾經說過,他說到二一00年他會再回到這個世界來看看這個新的世界,在他預言裡有這麼一條。在最近幾年當中有人說,他說提前了,大概是五十年之後,就是二0五0年,這個世界差不多就變成這個樣子。最近還有人告訴我,恐怕十幾年,我們相信。十幾年就會產生變化,我相信它不是突然變成這樣的,它也是慢慢變成的。也就是說,十幾年當中就有很多大面積的土地沉到海底,可能是到五十年、一百年就跟這個地圖所繪一些完全一樣。這什麼原因?我們要記住,境隨心轉。如果現在這個世間的人省悟過來,從今天之後斷惡修善,這個地圖就不會起變化,就能維持現在這個樣子。心地善,我們的居住環境會愈來愈殊勝,愈來愈好,為什麼?一體,整個宇宙是自性變現的,精神跟物質是一體。

  佛經說得非常詳細,說得非常透徹,法相唯識宗裡面講得好,你看迷,迷了境界就現前。先現的是一片光明,常寂光淨土,從常寂光變現出實報莊嚴土,大乘教裡面所謂的一真法界。那是什麼?覺而不迷,覺心不動。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心是定的,不動是沒有念頭叫不動,有念就動了,沒有念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明瞭叫照見。古大德有個比喻,教導我們「用心如鏡」,我們的心要像鏡子一樣。你看鏡子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它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它也沒有分別,它也沒有執著,這叫照見。這是什麼?這是諸佛如來,《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從初住以上都是用心如鏡。這樣的人不但不在六道,十法界也不在了。十法界裡有分別,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他有分別。四個階級愈往上面去,分別愈淡,到完全沒有分別就超越十法界。如果分別裡面還夾著執著,他就變成六道,六道是凡聖同居土。六道裡面我們知道,在人上面有二十八層天,下面有畜生、餓鬼、地獄,也非常複雜,那是什麼?是執著輕重差別不同而現的,執著很重的,往下墜落;執著淡薄的,他就往上提升。

  所以要曉得,不能執著,不能分別,為什麼?它不是真的,假相,這一點總要曉得。彌勒菩薩講得最清楚,「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看講得多清楚。這說明什麼?說明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是個幻相,它不是真的。你在這裡面起分別,錯了,你迷了;你起執著,那你迷得太深、迷得太重了。迷人怎麼樣?迷人自找苦吃,這要知道。所以真正修行沒有別的,放下而已。經上講得這麼清楚,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你就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本來是佛,你看多清楚。我們從哪裡放起?給諸位說,佛給我們講的貪瞋痴叫三毒煩惱,嚴重的分別執著,我們從這邊下手。要把貪欲放下,放下貪欲的人,不墮餓鬼道;放下瞋恚的人,不墮地獄道;放下愚痴的人,不墮畜生道,佛教我們從這裡下手。而這個貪瞋痴,佛跟我們講先後順序,先放下瞋恚,為什麼?瞋恚是地獄道。脾氣很大,常常發脾氣,不好,常常發脾氣是什麼?常常在修道,修什麼道?修地獄道,肯定墮地獄;貪欲,餓鬼道;愚痴,愚痴是是非、邪正、善惡、真妄不能辨別,把邪的看作正的,把正的看作邪的,這叫愚痴。愚痴最難破,為什麼?愚痴是沒智慧。

  學佛,你真的學佛嗎?你看看現在這一、二年來,我們接觸不少通靈的這些人。這通靈到底是真是假?確實有真有假,我們自己要用智慧去判斷,不能被假的欺騙了。他傳遞的訊息,我們細細用佛經的標準來觀察,合情、合理、合法,可以採納做參考;如果違背情理法,我們可以置之不論,那是騙人的。人會騙人,鬼神也會騙人,也會跟你開個玩笑,所以要用智慧去判斷。他批評我們,說我們學佛是假學佛,不是真學佛,這話是真的是假的?那我們細細思惟一下,他講的話不錯,我們確實是假學佛,不是真學佛,為什麼?真學佛是依教奉行。我們雖然依教,沒有奉行,那就是我們常講的,我們搞的是佛學,不是學佛。為什麼?非常明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十善業道沒做到,你說你是真學佛還是假學佛?十善業道沒做到,假學佛,不是真學佛;出家,沙彌律儀沒有做到,假學佛,不是真學佛。所以鬼神給我們的批評沒有過錯,這個鬼神還是很善的,提醒我們。這裡頭有很嚴重的問題,不學佛無所謂,學佛要是假學佛,你得一個什麼罪名?你破壞佛教形象,破壞佛教形象的罪是阿鼻地獄。也就是說,你不學佛,你造作罪業,你不墮阿鼻地獄;你要掛上個佛的名義,又不能遵守佛的教誨,破壞佛教的形象,那你將來墮阿鼻地獄,你比一般人的罪要重很多。佛是世間大聖,你怎麼能破壞他的形象?你讓社會大眾一看,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的,這種佛能學嗎?讓許多人見到你這個形象嚇退了,不敢學佛了,你要背因果責任。所以佛教導我們,我們真的沒有去做。佛怎麼教我們?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今天學佛在研究教理,把戒律完全疏忽,這種學佛是什麼?這學佛是假學佛,沒有根。

  尤其是佛在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認,你沒有照次第來學。就像念書一樣,你要從小學、中學、大學,這個學習對了,佛承認你;你小學、中學都不學,一開始就要大學,不承認你。所以在這麼多年來,我們走過許多地方,接觸過可以說全球學佛的同學們,我們看到這個現象,深深去反省,學佛的人可以說在社會上真的都是好人,為什麼在家十善業道做不到,天天誦經拜佛、念佛打坐,沒用,到往生的時候,你的功夫完全露出來了,你沒有好樣子給人看。出家學佛,為什麼做不到沙彌律儀?確實我們很認真去反省、去思惟,那就是我們疏忽了根,根的根,把這個疏忽掉了。這幾年來,對這個問題我們愈來愈清楚。小乘經,我們中文《藏經》裡面可以說是相當的完備,跟南傳經典一比較,內容、分量非常接近,可以說幾乎是全部都翻過來了。早年中國佛教是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遵守佛的遺教。所以隋唐的時候,小乘有兩個宗派,這兩個宗派是必修課,俱舍宗跟成實宗。現在這個名稱知道的人都不多了,因為這個宗派在宋的時候就沒有了。唐朝中葉以後,中國出家、在家學佛的同修們都放棄了小乘,那怎麼辦?用儒跟道代替,所以中國儒釋道的關係非常密切。過去學佛的這些大德們,無論在家、出家沒有未念過四書五經的人,都讀過,都學過老莊,所以他們用儒跟道代替小乘,行。所以他們十善業、沙彌律儀都能夠落實,都能做到。這兩千年來,每個朝代,佛門裡面一些大德人才輩出,出家的高僧、在家的高士成績卓著,絕不亞於印度,這你要曉得。到最近這一百年來沒落了,沒有了。民國初年還有幾個大德,二戰之後這些人都往生了,凋零了,我們學佛的水平真叫一落千丈。

  那怎麼挽救?還是從根救起,所以在這些年來我們特別提倡《弟子規》、《感應篇》,救急!《弟子規》是儒家過去家教的集大成,那是戒律,是做人的基礎,你說你要不要做人?要做人就要學《弟子規》。《弟子規》不是給小朋友學的,那你就錯了。你看它那個名詞,對我們的父母、兄弟,我們稱弟子;再往上去,對我們的祖宗,我們是祖宗後代的弟子。我們對列祖列宗是子孫,我們對一切聖賢是弟子,你縱然活上一百歲,對你的長輩你還是稱弟子。它的教學是從嬰孩開始,就是說你一出生就要學,到老死都不能丟掉它。這是戒律的根本,丟掉它,那你就不是人了,它是做人的標準。小孩是人,老人也是人,不能說老人就不做人,哪有這種道理?老人還要做個好人給年輕人看,「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以那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你說你要不要遵守?這是倫理道德教育最低的標準,《太上感應篇》是因果教育的最底線。你學《弟子規》就是學倫理道德,你恥於做惡,你要是思想行為不端正,你會感到羞恥,你不願意做;你懂得因果報應,你不敢做,為什麼?你做了之後有報應,不是沒有報應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所以漢明帝把佛教請到中國來,中國就變成儒釋道三家,三個聖人來教這個地方,好!佛來了之後,把儒道提升了。這個我們要懂,要認真學習。所以從前,也就是唐朝中葉以後,我們佛門裡面無論在家、出家,他有儒的基礎、有道的基礎,他可以直捷學大乘。現在問題出來了,小乘不學,儒也不學,道也不學,大乘怎麼學也不能夠契入,所以變成什麼?變成佛學了。佛學沒用處,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也就是不能斷煩惱,不能消業障,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你學了佛依舊是隨業流轉,你說多可怕。

  最近這些年來,佛門裡面無論在家、出家,得業障病的人有多少!死於冤親債主報復的人有多少!我們親眼看見,親耳所聞,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心行不善,起心動念還是損人利己,你連世間君子都做不到,還打著佛的招牌,糟蹋佛的形象,你造的是多重的罪業,自己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為什麼?儒釋道三家的教誨他沒接觸過,他怎麼會知道?這叫愚痴到極處。不是說你不知道就沒有罪過,許多的行為是性罪,殺盜淫妄是性罪,不管你學不學,都有罪。所以我們明瞭之後,就真正改過自新。我常常勸勉同修,從哪裡改?從不發脾氣改,從這條改;從接受別人的批評,不批評別人。我們從這個地方能改過,接受別人批評,生一種感恩的心,為什麼?他批評我們,他造業。他造業,我受惠,我自己認真檢討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有要改過自新,感謝他;沒有,他替我消業障,我更要感激他,是以感恩心來對待,為什麼?他墮落,他很可憐,要生憐憫心,不可以生怨恨心,不能生報復心。生怨恨心、生報復心,你跟他是一樣的,那你們將來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惹來的是生生世世的麻煩。所以這個地方要覺悟,這就是真學佛。你對我怎麼樣不好,我對你還是善意,你遇到艱難困苦,我一定會幫助你,我不會跟你計較,這就對了,個人修個人的。起心動念要為別人想,不要為自己想,凡聖差別就在此地,聖人從來不會起個念頭想自己,都想別人。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眾生苦難太多,如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如何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菩薩。眾生想法、看法、做法錯了,你要諒解他,他為什麼會錯?他沒有接受聖賢教誨,他怎麼會不錯!他要不錯,那就是佛菩薩再來的,那不是凡人。所以你要能體諒他,你不能夠責備他。最好的是自己做個好樣子給他看,為什麼?言教不如身教,我做出好樣子給你看,你才能感動人,你才能叫人回頭。

  這兩年我們在湯池做《弟子規》的教育能有一點成就,靠什麼?靠身教。我們最初招來的這批種子老師三十七個人,我們對老師的要求就是希望老師要真正學做聖賢,要把《弟子規》這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字字都要落實、做到,然後你才能教人。他們真幹,所以我們是無盡的感激。他真做,而且做得很快,兩個月就做到,我給他的時間是四個月,他兩個月就做到了,我們很感動。做到之後,就分頭到農村,湯池鎮有十二個村莊,到這十二個村,到農民家裡去表演、去做出來給大家看,這樣才感動人。不是唱戲,不是表演,是真幹,天天是這樣幹,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你遇到了,他們就真幹。把它變成自己的一個生活習慣,對人有禮貌,對人謙卑,尊重別人,敬愛別人,關懷別人,照顧別人,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他做到了。所以下鄉教學不到半年的時間,這個小鎮的風氣完全改變了。我們感到很驚訝,在我們預想總得二、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沒有想到下鄉教學三個月效果就卓著。印證了祖宗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證明人性本善,就是沒有人教他,沒有人認真表演給他看。所以一定要從自己真幹,真心去做你才會有成就。這個東西不能作假的,作假的就造罪業,那個罪業讓別人懷疑儒釋道三教的教學,你讓別人對聖教起了懷疑,失去信心,你的罪多重!就這一條罪,你就會墮阿鼻地獄,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本性本善,佛法說本性本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是覺的意思。下面文:

  【從本已來。性自滿足。】

  這句話這個『滿足』,滿是圓滿,足是沒有欠缺,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自具足」、佛在《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這一句的意思。

  【處染不垢。】

  處染是什麼?我們墮在六道,我們的性德有沒有染污?沒有。

  【修治不淨。】

  我們修行,我們用種種方法來對治,它是不是真的恢復清淨?沒有,它不垢不淨。

  【故云自性清淨。】

  這樁事情我們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要記在心上。我們曾經做這三個三種不同顏色的膠片,透明的,黃色的代表妄想,藍色的代表分別,紅色的代表執著。三個都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把眼睛代表自性清淨圓明體,外面境界代表法相。佛說,我們現在有了這三樣東西,外面境界都看不見了。你想想看,這像太陽眼鏡一樣,你戴了三副眼鏡,它有沒有妨礙眼睛?眼睛清淨,處染不垢,沒有染上;有沒有染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也沒有染污,沒有。這三種都有,這是六道凡夫,確實,你什麼都想錯了、看錯了。佛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再執著,紅色代表執著,執著沒有了,那現在我們看就清楚多了,就好像戴這個太陽眼鏡,看得很清楚了。對眼睛、對外面境界,沒有染。外面人看到我們,我們臉上現的相,從這裡看是綠色的,我們看到外面境界也上一層綠色的。其實這個錯誤是出現在鏡片上,人面沒有變綠,外面境界也沒有現綠,這是有妄想、有分別。佛講,你再把分別去掉,這是妄想,這就更清楚,這是什麼?這是菩薩;加上這個藍的,這是阿羅漢,這是緣覺;再加上這個紅的,這叫六道凡夫,就這麼回事情。這總得搞清楚,你然後才知道真的「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自性它的功能:

  【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

  『無幽不燭』,燭是照的意思,好像我們點的燈,極其幽暗的地方它也照得很清楚。無幽不燭是講什麼?現在物理學裡所講的微觀世界、量子力學、基本粒子,這是最小的,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高倍的顯微鏡才能夠看到這個很小的物質。這個很小的物質裡面有自性全體的信息,這個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自性它沒有大小,它沒有先後,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它沒有距離、沒有遠近、沒有大小,就是沒有空間,所以空間跟時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再小的物質,小到肉眼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它裡頭有整個宇宙的訊息。我們現在的科技發達算不錯了,一個晶片像指甲這麼大,裡面能夠容納很多的訊息。我看到《四庫全書》的光碟好像有十幾片,一部《四庫全書》,你看我們印一千二百多冊,好像是有十幾片光碟全部在裡面,十幾片,我們感到很驚訝。現在佛門裡面,這一部《大藏經》就兩片,《大正藏》就是一部《大藏經》,就是兩片,能夠容納這麼多。佛告訴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塵能容納整個宇宙,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微塵裡面的宇宙,普賢菩薩能進去參觀,一絲毫障礙都沒有。微塵裡面的宇宙沒有放大,虛空法界沒有縮小,沒有大小,所以說『圓明』。現在科學裡面講全息照片,有一點圓明的味道。下文他又告訴我們:

  【又隨流加染而不垢。】

  『隨流』是什麼?這是隨染污,隨著分別執著。執著是煩惱障,分別是所知障,自性有沒有染污到?沒有。

  【返流除染而不淨。】

  『返流』是講我們學佛了,回頭是岸,我們把這些染污統統離開了。這個樣子是「隨流」,把這個放下是「返流」,與我們的清淨眼跟外面的境界不相干。所以無盡藏比丘尼拿著《涅槃經》去請教惠能大師,惠能大師告訴她:我不認識字。無盡藏比丘尼非常驚訝,你不認識字,你沒有聽過經,為什麼你講得那麼好?能大師說:這個事情與文字無關,不相干。是什麼?性德的流露,你見性了,你找到性了,也就是你回歸到一體了,所以與學、無學不相干,回歸自性了。

  【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

  凡聖差別在哪裡?凡聖差別就在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的,是假的。它是什麼東西?這個要知道,妄想分別執著是一個錯誤的抽象概念,它不是事實,我們被它迷了,以為它是真的,受它的欺騙。好像我們戴太陽眼鏡,有色的太陽眼鏡戴久了,不知道取下來,看到外面加上色彩變形的相,以為是真的,我們錯在這個地方。什麼時候把妄想分別執著拿掉,你才見到事實真相。內見到法性,外面明白了法相,法相跟法性是一不是二,所以才有全息這個現象產生,它是一不是二。底下說得好:

  【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

  這句話重要。『隱』就是能大師所說的「本自具足」,『顯』就是他最後所講的「能生萬法」,顯,能生萬法,隱就是大光明藏。就像我們用電視屏幕來做比喻這個情形一樣,電視關掉的時候,屏幕什麼都沒有,這是隱,完全隱了;我們把電視機打開,按鈕打開,光就現出來了。但是光裡面什麼也沒有,這就是常寂光淨土。頻道打開,那就現出叫實報土,佛的境界是實報土,菩薩的境界、阿羅漢的境界是方便土,我們世間的境界是同居土。所以有隱顯不同,實際上一絲毫差別都沒有。為什麼有隱有顯,下面就說得很好:

  【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

  這個隱顯是什麼?隱顯是一真法界,就是我們講的實報莊嚴土,你有煩惱,它就沒有了,實報土就沒有了;煩惱重了,方便土也沒有了。我們放下執著,煩惱輕了,凡聖同居土隱了,方便土現出來了;再把分別也放下了,方便土也隱了,實報土現前了,就這麼回事情。眼前我們看到的社會狀況、山河大地,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在這裡變,如果我們以善心善念,境界就變得非常的美善,真善美的境界就現前;如果我們的心不善、念不善,它現出來就是天災人禍,就這麼個道理,也是在隱現。

  【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這是講三因佛性。我們現在只剩下五分鐘,三因佛性不能細講,前面曾經講過,但是還是應當要細細說一遍,為什麼?我們同修有很多新來的、有很多人沒有聽到的,所以我們下一堂我們會把它補出來。底下講:

  【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廣說如彼。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

  這是賢首國師的話。賢首國師在惠能大師之前,惠能大師比他晚很多。他舉《起信論》上這幾句話,實際上這幾句話跟惠能大師在《壇經》講的二十個字,意思完全相同。你看惠能大師講自性,就是講真體,我們哲學裡面講本體,佛法裡面講自性。他說的五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裡是『自性清淨心義』這一句。「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裡面意思都包含在裡頭了,本自具足,具足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沒有絲毫欠缺。所以我們求,佛家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到哪裡求?到自性裡面去求,那才真的圓滿。不要到外面求,外面求,求不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到外面求就錯了,你向自性求,自性裡頭沒有一樣不具足;求財得財,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沒有一樣求不到的,為什麼?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所以你一定要把心清淨,心沒有雜念。心本來沒有雜念,本來是不動的,那就叫定,叫自性本定。我們現在起心動念,這個定失掉了,失掉是迷,所以你真正覺悟的時候是自性本定,絕對不會有個念頭生起來,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後面最後一句,「能生萬法」,那就是整個宇宙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只要你見了性,你還有哪一樣不知道?沒有不知道的。

  所以佛法求學不在外面,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把這樁事情示現給我們看了,他示現的是什麼?示現的就是求學,十九歲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到三十歲。他是王子身分,聰明絕頂,所以當時印度所有學術界跟宗教界這裡面的大德他統統親近過。十二年學完了,沒地方學了,但是問題不能解決,所以他就跑到樹下去入定,這個樹以後就稱它作菩提樹。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他怎麼?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這就開悟了。如果十二年所學的不能放下,就變成所知障,這是世尊給我們做示範,教我們不可以執著心緣相。你看言說相、文字相、名字相、心緣相統統放下,這才大徹大悟,不放下叫所知障,他給我們示現這個。煩惱、所知統統放下,你就回歸自性,你就功德圓滿了。惠能大師在中國做了實驗,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做了實驗,放下就是!你不放下就錯了。所以頭一個,跟我們講自性的自體、自性的本體是什麼樣子,你自己要曉得,它是一切都不欠缺,但是能生一切法。雖生一切法,一切法是幻相,不是真有,你一執著,你就錯了。所以底下是「依體起二用」,這二用在佛法講就是一個正報,一個是依報。正報就是我從哪裡來的,把我找到了,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把我找到了。第二個是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起二用,一個是自我的用,一個是宇宙的用,說得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