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一四一集)  1999/6/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141

  請掀開經本,他化天王偈頌的第八首,我們將經文念一遍,諸位對對地方。

  【毛孔光明能演說。等眾生數諸佛名。隨其所樂悉得聞。此妙輪幢之解脫。】

  我們看這一首,這是妙輪莊嚴幢天王他的讚頌。前面在長行文裡面,我們看到他所學習的法門,是「得十方無邊佛隨憶念悉來赴解脫門」。從他得法我們就能夠體會到,諸佛菩薩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的這個事實不可思議,隨眾生的心念,佛菩薩就有感應,這個地方他這首偈頌說明這個事實真相。難懂的是『毛孔光明』,毛孔是我們正報最小的,汗毛孔,佛經裡常用毛端、毛孔來做比喻;光明是它起的作用,毛孔是能起,光明是它所起。一切眾生毛孔都有光明,這光明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有念就有光,但是光不一樣,光不相同。佛法裡面講光,世俗裡面講氣,外國人講磁場,名稱不一樣,是說的一樁事情。你看我們平常遇到一個熟人,「你今天的氣色不錯,你今天的光彩莊嚴」,這是很明顯的叫人感觸到一個人的氣色光彩。氣色光彩好,讓別人看到生歡喜心;氣色光彩不好,就叫人生恐怖心、憂慮心,這個我們在生活當中能體驗到。

  至於毛孔光明我們就體會不到,為什麼?太微細了。我們能覺察的是很粗、很明顯的現象,很微細的現象我們就體會不到,這個要心地很清淨的人,心地愈清淨,對於這些微細的磁場,他就很明顯的能夠覺察到。好比我們現在收音機一樣,收音機性能非常好,就能夠收到像太空傳來很微細的電波。我們每一個人就是一個收發報機一樣,有能力接收虛空法界不同的波動,而我們本身也發出去,本身發出去這個波我們講心波、思想波。思想波,給諸位說,比電波的速度快得太多,電波、光波跟思想波不成比例,太快了,一念之間周遍法界;如果不是在一念之間周遍法界,這個文就講不通了。所以我們的收發,心的念頭收發都是周遍法界,我們凡夫不知道,我們要不在佛經裡面得到這個訊息,佛菩薩教導我們,我們怎麼會知道這些事實真相?太微細了。而在佛與大菩薩他們境界當中,這種微細的波動,他們是看到太明顯了,我們見不到他見到。他們的心地清淨,或者說定功之深,我們也沒辦法想像得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世間禪定,四禪八定;世間禪定我們已經覺得不可思議,這是出世間的禪定,出世間,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以內禪定的高深,不是四禪八定那些人能夠覺察到的。他們都沒有能力覺察到,何況我們凡夫?一天到晚妄念紛飛,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使我們這個機器失靈,產生嚴重的故障。

  華嚴會上這些人,諸位都曉得是法身大士,不僅是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也破了若干品。他們定功之深,心地清淨,心之細膩,所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起一個很微細的念頭,動念頭的本人都不知道,本人都沒有覺察到我們這個念頭動了,佛菩薩知道。這些事情我們有,尤其是學佛的同學們,不說出來你不知道,說出來之後你想想有道理。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不定在什麼時間,不定在什麼處所,忽然之間有感應,有見佛,有見菩薩,有見光,有聞到異香,種種不思議的瑞相、境界,或者是你一個人見到,或者周邊還有旁人同時見到。如果沒有感,哪來的應?這種感自己沒有發覺到,我自己沒有,其實自己有。感怎麼生的?是阿賴耶識裡頭含藏著佛法的種子,遇到緣起現行,緣不顯著,種子深藏在阿賴耶識當中,所以它起現行就好像這個波動很微弱,自己還沒覺察到。其實確實是自己有感,自己沒有感,佛菩薩怎麼會有應?佛菩薩對我們感應道交,我們有感;妖魔鬼怪在我們面前現相,也是我們自己有感。如果自己心果然不動,外面決定沒有境界,那是永嘉大師講的「覺後空空無大千」,決定不會有境界現前。所以佛境也好、魔境也好,都是自己感召來的,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我們所接觸一切人事物,種種感受,要知道都是與念頭有密切關係。你要追究所有一切感受的根源,就是起心動念。因此我們的念頭就要注意,念頭要真誠,最關鍵的是誠、真誠,真誠就是不自欺、不欺人。學道,道業能不能成就,關鍵在此地;能不能夠,現在講很粗的話,趨吉避凶、消災免難,關鍵也在這兩個字。果然我們能捨棄一切虛偽,處事待人接物都用真誠,這是你的佛性現前,你真心現前,真心裡面沒有災難,真心裡面沒有業障。我們今天用心就是不能用真心,統統用的是妄心,過失在此地。所以我們自己有光不能改變,不能放金色光明,不能放白色光明,不能放黃色的光明,所放的光明都是烏黑的,烏七八黑的、灰土土的光;說光也好、說氣也好,令一切眾生看到不能生歡喜心,道理在此地。你那個光的轉變,唯識所變,唯心所現。

  為什麼不肯修清淨平等覺?一個念佛人,如果不修清淨平等覺,就跟西方極樂世界不相應。心行不相應,念佛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這個話我們總要記住、總要明瞭。你天天拜佛,身禮佛、口念佛、心想佛,這不錯了,樣子做得不錯,可是你的心裡面欲望沒斷,是非人我沒斷,貪瞋痴慢沒斷,處事待人接物還用一個虛假心,就不能往生。如果你的心真誠、心清淨,你不信佛,你也不念佛,你決定不墮三惡道,你來生享人天福報;如果遇到佛法,一念、十念就能往生。為什麼?本錢夠了,本錢是清淨心、是真誠心,對人沒有一絲毫虛偽,坦誠相見,別人能感受到。尤其是修行人,不僅是佛教,任何宗教,不信仰宗教的,我們中國人所說的世間賢人君子,讀書有修養的人。讀書是明理,有修養是什麼?坦誠的心處事待人接物,有修養。修是修正我們的錯誤,有修行的;養是存養,養善心、養心性。這樣的人,他接觸外面境界的感官,與我們一般凡夫不一樣,那個微細的境界他能見得到。

  此地是講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何以毛孔光明能演說?演說的是什麼?『等眾生數諸佛名』,眾生有多少數量,他念佛的數量跟眾生數量相等。這個我們沒法子想像,我們今天聽了這是神話,不可能的事情。我們今天認為神話,認為不可能,是因為我們有分別、有執著,落在數裡頭,那就不可能。他們為什麼可能?他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落在數量裡面,那就可能。不落在數量裡頭,這個道理要懂;也就是說你有分別心、你有執著心,你就落在數上。就像《了凡四訓》裡面雲谷禪師所講的,落在數上,你的命人家就算得準。要是捨棄了妄想分別執著,不落在數量裡頭,誰能算你的命?任何人來算都算不準。個人如此,家庭也如此,國家、世界無一不是如是。你沒有辦法超越數量,你看到超越數量的那些人就覺得不可思議,沒有法子理解。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不但要曉得這個道理,要認真學習。學習沒有別的,還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其理,放下是放下一切分別執著、放下一切過失。要知道我們清淨心裡面、本性裡面沒有過失,不但惡沒有,善也沒有,善惡都沒有才叫真善。善惡是相對的,你有惡,換句話說,你就有惡報,就有三惡道;你有善,你有善報,你就有三善道;善惡都沒有,六道就沒有了。極樂世界的樂不是苦樂的樂,苦樂的樂出不了三界,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相對的。凡是相對的,在見思煩惱裡面叫邊見,邊見的範圍多大多廣沒人知道,現在人講相對的。六道裡面的眾生都是生活在相對理論之中;不但六道,包括十法界,四聖法界也沒有脫離相對,不過他們相對的概念比我們薄,執著輕微,我們這個執著非常嚴重,不能夠捨離,所以自己在六道裡沒有出頭的日子,你說多可憐!我們要希望在這一生當中出頭,在這一生當中要成就,徹底把這些毛病改正過來。

  從哪裡改起?司馬光說得好,從不妄語開始。司馬光一生的成就是不妄語,實話實說,一生當中不自欺、不欺人,這是他教導我們下手之處,我們想想確實很有道理。人能夠做到不自欺、不欺人,這個心情多麼舒坦。沒有欺騙一切眾生的這些事情,沒有欺騙一切眾生的念頭,這心才能得清淨;凡是欺騙眾生,不能說真話的,當然是罪惡,見不得人,這就是你心地的污染。佛告訴我們要改過、要修行,我們這個缺點就不肯修正,這個過失就不肯改掉,那無濟於事;換句話說,你這一生想超越六道輪迴、想成就,就不可能。我們想想,這一生當中學佛了,逐漸逐漸明白了,什麼事情最大?了生死、出三界是大事,再沒有比這個事情大了,這個機會難遭遇。我曾經跟諸位同修說過,得人身不難,遇到佛法難,尤其遇到大乘了義大法太難太難。遇到了要不能夠把握住,不能利用這個機會成就,豈不是太可惜了?千萬不要打妄想,這一生遇不到還有來生,那個來生就不知道要多少劫,也許是無量劫之後你再遇到一次,那這個無量劫中你要受多少苦報!所以覺悟的人決定在這一生成就。

  佛菩薩毛孔光明演說「等眾生數諸佛名」,我們有沒有覺察到?佛在這部經上告訴我們,給我們講的句句是真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意思非常深廣。一佛名就是一切佛名,一切佛名就是一佛名。在什麼地方顯現?毛孔放光當中顯示出。說到毛孔光明,豈不就是講的虛空法界?佛家講的依正莊嚴,正報是毛孔,依報是微塵;正報毛孔光明,依報就是微塵光明。確實是演說,演是示現,說不一定是言說,這個說是明瞭的意思,你在種種示現當中明瞭了。所以佛講,菩薩成佛的時候,看到大地眾生皆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佛看我們眾生是佛,我們看佛菩薩也是眾生,這是怎麼回事情?佛看我們毛孔光明演說無量無邊佛名,佛菩薩見到,我們見不到,我們也沒有看到佛菩薩毛孔演說諸佛名號,沒看到。這是什麼回事情?境隨心轉,我們用妄心,用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覺察不到。佛何以能見到?佛用清淨心,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心就是虛空法界。佛見到的是一切眾生的真性,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是執著分別在幻相上,著相,所以見不到性。這是性德,性德圓滿的流露,用個佛名來表示,為什麼?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此地,又不要執著在名號上,執著在名號上,你把意思又錯會了。佛名內容是講究竟圓滿的性德,一微塵、一毛孔都是性德圓滿的流露。菩薩見到,菩薩契入這個境界,契入境界我們一般世俗人講證果,他證得了。

  所以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知道。我們用妄想、用分別、用執著,用種種不善之心,把性德變成了妖魔鬼怪,把性德變成了六道輪迴,把性德變成了無窮的災難。沒有一樣不是自作自受,自己還迷惑顛倒,還怨天尤人,認為這個災難不是自己造的,別人造的,我們受到連累了。把一些責任全推給別人,這是罪上加罪,果報是苦上再加苦。你什麼時候能覺悟?什麼時候能回頭?這個話就難講了。我們讀了菩薩在此地讚頌,一定要覺悟,要細心去體會。你能不能有覺悟,你體會到哪一個層次,與你看破、放下的功夫決定是成正比例。你心不清淨,你見不到。清淨心也有等級,清淨心愈高的,你所體會到的境界愈深入。所以這個經文含義非常深廣。

  『隨其所樂悉得聞』,隨其所樂是講眾生,九法界的眾生,他的愛好都能夠得聞。隨其所樂,這就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我們能不能體會到?在我們現前的社會裡面,有人喜歡佛,有人喜歡基督,有人喜歡天主,有人喜歡大梵天王,不一樣,還有人喜歡狐仙的。「隨其所樂悉得聞」,你喜歡什麼,佛菩薩就現什麼樣的身形,正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細細觀察,沒有一法不是佛法,所說的縱然不同,你冷靜一觀察是佛法,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再細細觀察,沒有一個不是諸佛如來,統統都是的。什麼叫佛法?什麼叫諸佛如來?性德流露而已,統統是自性流露出來的,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法法平等,這個平等沒有高下、沒有大小、沒有真妄、沒有善惡、沒有去來、沒有一異,不可思議。所以這個經叫不可思議境界,《華嚴經》在佛法裡頭,著名的「大不思議經」;中國人稱《維摩經》稱小不思議經,這是大不思議經。由此可知,從心性上講是一元,從現相上講是多元;多元不異一元,一元即是多元,一多不二,你們諸位想想這個味道。你能夠稍稍體會,你就可以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融成一片,這是華嚴境界。我們今天迷了,就是迷了自性,迷了這些事實真相。不要說跟其他宗教不能夠融合,自己一個道場住的幾個人,天天都鬧彆扭,天天在搞意見,你說你迷到哪裡去了!真正覺悟的人,跟一切眾生決定是融合的,圓融和合。不能跟一切眾生圓融和合,自己要警覺,我對於宇宙人生的理迷了,事做錯了。這是隨其所樂悉得聞,這裡面就是講的理是一元,事是多元;性是一元,相是多元,你們細細去體會這個味道。

  妙輪莊嚴幢天王,他從這個境界裡面解脫的、證果的,成無上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些事情也都擺在我們面前,為什麼他能夠得解脫,他能成無上道,我們為什麼不能?太粗心、太大意了。所以諸位要想真正成就,真正入諸佛如來境界,不改過不行,不修行不行。說到改過、修行,一定先要知道自己的過失,先要曉得自己的行為,你才會改;自己有過失不知道,你從哪裡改起?佛法裡面常講,世間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諸佛如來沒有過失;另外一種,凡夫沒有過失,凡夫有過失不知道,所以他沒有過失。覺悟的人就有過失,菩薩,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都有過失,所以他們知過,知過就是覺悟,我們佛法講開悟了。改過就是修行,把自己錯誤的過失改過來,改過是修行。

  古大德提醒我們,修行從哪裡修起?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心地。真正會用功的人,用功非常得力的人,是從念頭上修行,把不善的念頭改正過來,惡念改成善念,染念改成淨念,雜念改成一念,從這裡下功夫,這叫從根本修。根本修正過來了,在事相上修行,功夫就很容易得力,無論是念佛、是參禪、是持咒,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都會得力,都會有成就。不在根本上下功夫,只是在這些事相上,所謂是尋枝摘葉,那個修行很困難,很不容易成就。凡是懂得從根本下手的,一生當中幾乎都能成就。我們在中國古大德,《高僧傳》裡面、《居士傳》、《善女人傳》裡面都看到,那些人為什麼一生成就?他懂得從根本修,從心地上修。

  我也常常勸導同學們,最初方便,我們現在入手之處是什麼?要放下對世間、出世間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我們往往想控制,這個念頭不好,絕對錯誤,這是迷惑,惑業苦這是惑;如果再有佔有的念頭,那就造業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那麼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有什麼好佔有的?你能夠佔有得到嗎?說實在話,連自己這個身體都不能佔有,一天一天衰老、一天一天殞滅,你有辦法佔有嗎?你佔有,你能叫它不老嗎?不可能的事情。《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也就是能佔有的念頭都不可得,所佔有的一切形相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都不可得,所以說你這個念頭是妄念,你這個念頭是無明,你要有個念頭想佔有,你造罪業。諸佛菩薩何以得解脫?何以得大自在?就是他沒有這個念頭,他那個境界、他那個心態是跟虛空法界完全融成一片,這是真心、這是自性。所以文字,你看菩薩讚頌只有四句話,裡面的含義無比的深廣。我們再看底下一首:

  【如來自在不可量。法界虛空悉充滿。一切眾會皆明睹。此解脫門華慧入。】

  這是華光慧天王。『入』就是證入,跟前面講的解脫是一個意思。佛經裡頭,這些名詞術語都含很深的意思。『解』是解開,解開我們的煩惱,解開我們的妄想,解開我們分別執著,解開。『脫』是脫離生死輪迴,脫離十法界,脫離無量無邊的災難。「入」,入如來的境界,入一真法界,在《華嚴經》上是入華藏世界、入極樂世界,這是證果。第一句『如來自在不可量』,清涼小註裡面講,第一句跟第二句是說明「佛體普遍,無成不成」,他這個註解很簡單。這一句境界就很廣,從佛果地上看,這是他現前境界,現前的受用;從眾生看是性德,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兩個意思都有。從兩個意思我們去體會,如來果地上他這些性德的受用現前,也就是說他得受用,他完全享受到了,享受是無量無邊的大自在,他享受到了;對我們來講,我們有,我們有這個性德,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享受,我們的性德有東西把它障礙住,覆障,好像有東西阻礙它,我們的享受不能現前。什麼東西障礙?煩惱障礙了,煩惱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三類: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所以我們自己的「如來自在不可量」現在不能現前,得不到受用。我們要問,我們這個性德還有沒有?有,肯定是有,只是現在有障礙不能現前。佛的教誨,不但是釋迦世尊,三世一切如來教化眾生,沒有別的,教我們性德上有障礙,障礙除掉,性德自然現前,這個受用你就可以恢復。所以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自己悟、自己度、自己成就的,佛對我們只是做一個增上緣而已。佛很謙虛,佛不居功,佛只是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要自己悟、自己修正、自己得度。

  下面這句話好,這個意思含得很深,『法界虛空悉充滿』,我們的性德充滿虛空法界。佛家在許多佛事當中,用疏文表達自己的願望,你看疏文前面一開端兩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誰的心包太虛?誰的量周沙界?稱讚諸佛菩薩,沒有想到自己也是。所以天天念這兩句話,念了一輩子,自己心量還是很小,還沒有辦法放開,就是不曉得這兩句話實際上說自己。佛菩薩不需要人讚歎,佛菩薩還歡喜別人讚歎他,那他是道地的凡夫,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所以讚佛真是讚自己的性德,這個要覺悟,知道我們的性德跟諸佛如來果地上原來是一樣的。他的性德現前,我為什麼不能現前?你們看到這一句,就曉得原因在哪裡?心量太小,人家的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今天這麼小的心量,怎麼能夠恢復性德?所以學佛的人要從這裡改過,要從這裡下手,把自己的心量拓開。怎麼拓開?念念想一切眾生,不要想自己,想自己就錯了;念念成就一切眾生,你的心量就大了。想我們這個團體,心量還是小;想這個國家,心量也不大;想我們這個地球,想我們娑婆大千世界,那個心量還是不行,還是太小。起心動念要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切眾生,這就跟自己的心量平衡。《華嚴經》上這些法身大士,這些諸佛如來,都是這個心量。我們能有這個心量,自自然然就相應,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相應;相應,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哪有不作佛的道理?你看這個法門妙不妙!六道不要破自然破了,十法界不求出自然出離。為什麼出離?心量大了。我講經的時候做比喻,你的心量把六道擠破了,把十法界也擠破了,六道、十法界是個圈圈,你心量大把它擠破、超出了,同學們好好想想這個味道。

  所以心量小了可憐!誰叫你那麼可憐?你自己搞的,你的心量本來是包虛空法界,現在自己畫圈圈,愈畫愈小,叫作繭自縛。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造成的,你自己迷惑顛倒,所以變成現在的自私自利。一定要知道,真心自性裡面沒有私,也沒有利,所以自私自利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自私自利造成六道輪迴、造成三惡道。你能夠把自私自利捨掉,換句話說,你就捨掉三惡道,就捨掉六道輪迴;你還有這個念頭,你決定脫離不了惡道,脫離不了輪迴,你想想這個問題多嚴重。所以六道輪迴是自己造成的,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是阿賴耶識,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末那識,唯識所變。唯識所變就是你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哪有輪迴?不但沒有輪迴,十法界都沒有。法界原本是一真,為什麼?真心所現的。什麼是真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心就是真心,那個心就現一真法界,那個心就現極樂世界。所以要曉得,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

  學佛不明理怎麼行?他修什麼?不懂得這些道理,哪一個人不是盲修瞎練?盲修瞎練不是罵人的話,是說明事實真相。然後你才曉得,一般人講修積功德,修什麼功德最大?講經說法的功德最大。講經說法不但天天勸別人,也天天勸自己,所以經愈講愈明白、愈講愈清楚、愈講愈透徹,自己得的利益比聽眾得的利益超過十分都不止。李炳老在往年看到學生當中短命的、福薄的,都勸他出來學講經,講經是修福,講經延年益壽。講經的功德第一,再跟諸位說,護持講經的功德也第一。講經的這些人,無論是法師,無論是居士,沒有菩薩護持,你沒有機會講,沒有地方講,所以要有菩薩發心護持,護持的人跟講經的人功德一樣大。這裡面還有第一功德,比這個還殊勝的,那是什麼?培養繼起講經弘法的人才,這個功德是到頂點了。你講經講得再好,你要死,死了以後不就完了?要後繼有人,要有續佛慧命,正法才能久住,這個功德第一大。要知道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功德,做這種事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護念,龍天善神守護,再大的災難,這個地方不遭難。誰懂得這個道理?明瞭佛法的人知道,懂得佛法的人曉得。

  我們在這個地方,知道現在世間有很大的災難,這個災難的訊息會在這段時間當中愈來愈明顯,讓我們了解愈來愈詳細。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了解災難事實真相,我們怎樣面對它。努力用功,不但是自度,度一切眾生。這個地區可以免難,消災免難,地區附近的周邊也都沾光,縱有災難,災難會減輕,時間會縮短。這是個中心點,福報最大,往外去愈遠,當然我們力量愈薄弱。完全在我們自己真正用功努力。念佛人如果不懂這些道理,不能夠深入經藏,他那句佛號力量就薄弱;懂得這些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一句佛號力量很大,起很大作用,這是境隨心轉。明瞭,那個信心堅定、願心廣大,所以這一句佛號,隨著你的信心、隨著你的願心起了作用。平常我們念佛,一天念到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信心脆弱,萬一一個災難來了嚇得發抖,佛也忘掉了,叫爹叫娘,你說糟糕不糟糕?這個時候就證明你信心堅不堅固。願心沒有了,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種佛號念得很勤快,力量很薄弱。真正具足信願的人,再大災難來的時候如如不動,清清楚楚;如如不動是定,清清楚楚是慧。真的契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定,心不顛倒是慧,那個佛號力量就大,不但消自己的業障,消自己的災難,你住在這個地方,一個地區的人都消災免難。

  你們讀過《地藏經》,你看《地藏經》上婆羅門女那一段所說的,婆羅門女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用多少時間?一天一夜。為什麼她能得一心不亂?她為了救母親,一心一意救母親,知道自己不發憤、不認真,她母親不能脫離六道,所以是拼命,一心一意專注念佛。一天一夜,她在定中見到地獄。地獄現相只有兩種人會見到,一個是造地獄業因墮地獄,地獄現相現前;另外一個是菩薩,到地獄去參觀,去度眾生的,除這兩種人之外見不到地獄。她不是造地獄業而能夠見到地獄,這是她修行的成就。最低限度的成就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得事一心不亂,沒有這個功夫,地獄境界不能現前。地獄裡面無毒鬼王接見她,她向鬼王請教,打聽她母親的消息,鬼王告訴她,三天前她就生天了;不但她生天,跟她在一起受罪的人統統生天了。你看一個人有福,把這一群人都帶走了,大家都沾光。你從這段經文就能體會到,你要真修行,你修成功了,這個都市的人都沾光,都能夠消災免難。所以我們不能不努力,不能不認真,我們自己禍福安危事小,這麼多人在我們周邊,我們不能不顧。我修成功了,他們都得福;我修不成功,他們都遭難,你要能想到這樁事情,你就不能不努力,不能不認真,拼命去幹。

  念佛堂為什麼會懈怠?不懂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你才會懈怠;如果通達這些道理,你在念佛堂怎麼會懈怠?縱然精神不夠用了,趕緊懺悔求佛力加持,你能夠恢復體力、恢復信心。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念佛堂要求大家聽經,道理在此地,就怕大家念佛時間久了懈怠、退轉,那真的叫前功盡棄,這多麼可惜!每天聽兩個小時經是警策、是鼓勵,提升大家的精神,振作起來,目的在此地。如果都是老修行,都是通達這些教理,何必要講經?不需要了。念佛堂是行,古大德教給我們,《華嚴經》上也是這個架式擺在這裡,先解後行。你看清涼這個四科,信、解、行、證,這叫行布;什麼是圓融?每一個字裡面具足底下三個字。什麼叫信?有解、有行、有證,這叫信;什麼叫解?解裡頭有信、有行、有證,這叫解。這是圓融的說法,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說一個字就是四個字,任何一個字都具足四個字,大圓滿!大圓滿就是大自在。我在前面講的多元就是一元,一元就是多元,這才是大圓滿。絕對不是各個獨立的,它是一體共存,共存共榮,這才是事實真相。

  我們必須要拓開心量,要認真修正自己的過失。我們自己的過失自己很不容易發現,用什麼方法?看別人。世間人看別人過失很容易,看自己過失很難。聰明人看到別人過失,回頭想想我自己有沒有這個過失,就發現了,別人對自己是一面鏡子。他的好處回頭想想我有沒有,他的缺點回頭想想我有沒有,人家的好處我沒有,要好好的學習;人家的缺點我有,趕緊改正。所以外面境界的人事物是我們修行的一面鏡子,每一個修行人,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對我們都是善知識。善財童子的成就就用這個方法,他出去參學,歷事鍊心,他參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怎麼個學法?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五十三位善友有示現順境界、善行的,有示現逆境、惡行的,這是給我們做了個樣子,教給我們怎麼學習,怎樣修行。我們讀了這個經文明白了、覺悟了,你也會參學了,每天從早到晚接觸一切人事物就是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功夫,就是見人善認真學習,見人過失自己反省改過,所以他一生圓成佛道。

  第三句是『一切眾會皆明睹』,清涼大師的解釋是「隨眾生心,現成正覺」。「一切眾會」,會,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團體,也可以解釋族群、族類。這個族群、這個族類、這個團體裡面,每一個人都清清楚楚、都明明白白,都見到了。什麼人見到?清淨心的人見到,明白人見到,真正肯修行的人見到,見到自己的性德大自在、大圓滿。這個解脫門,華光慧天王他得到了,他從這個法門裡面修行證果。

  所以《華嚴經》上自始至終,句句都是開悟我們的,句句都是對我們提出修行證果的忠告。我們的修學實在講,抓住幾句經文就成就了。說得這麼多,這就是隨眾生心,你聽聽哪個法門你喜歡,你用哪個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方法門徑不一樣,明心見性是一樣的。這就是外面是多元的,裡面是一元的;裡面一元是明心見性,外面多元是五花八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八萬四千跟無量,諸位要曉得,包括所有的宗教,這個我們在本經得到證明。五十三參裡面有印度教,遍行外道也是宗教裡面的領袖,勝熱婆羅門就是現在講的興都教,婆羅門教。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包括各種宗教都在其中,你懂得這個道理,人家那個宗教排斥我們是他不了解,我們要排斥其他宗教就大錯特錯了,你就根本不懂佛法。佛法是融合一切族群、一切宗教,知道那是方法門徑不相同,最後都能明心見性,這才是大圓滿、大自在(第一句是大自在,第二句是大圓滿),這才是諸佛如來真實的教學。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