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五)  (第五集)  2001/8/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3-0005

  請掀開講義第四面,看第四大段「謙己推勝」,這有三個小段,第一個:

  【善男子,我唯知此普眼法門。】

  這一句是海雲比丘謙虛的話,我們在這個地方應當要學習謙虛,對別人尊敬。五十三參每一段的末後都有這一段經文,它不斷的重複,重複了幾十遍,用意就很深了,加深我們的印象,提高我們的警覺。實實在在講,我們無論是在世法佛法,學習過程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貢高我慢,不知道謙虛,不知道尊敬別人,所以無論在學業、道業難得有長進。《周易》謙卦,是六十四卦唯一的一卦只有吉沒有凶,這一卦謙卦,「謙受益」,世出世法都不例外。

  我們修行想有個結果,這個結果不外乎三方面:第一個斷惡修善,第二個破迷開悟,第三個轉凡成聖,能不能成就都在「謙敬」。你能夠學會謙虛恭敬,你都能夠得到;你要不知道謙虛、不知道尊敬別人,無論你怎麼精進,你怎麼用功,你怎樣苦學,你都不能成就。什麼原因?業障障住你,這個業障就是傲慢,就是自尊自大、自以為是。所以這樣的經文要不斷重複幾十遍,加深你的印象。《華嚴經》的五十三參念完了,別的記不得,這一句記得,那你就很得受用了。所以這樣的文字我們要重視,決定不能夠含糊籠統看過,那我們就錯了。

  海雲比丘在此地是謙虛,告訴善財童子,『善男子』就是叫著善財童子。『我唯知』,唯知是我只知道,無量無邊的法門我只知道這一個法門。第二段講:

  【如諸菩薩摩訶薩。】

  他們懂得多,我比不上他們。這下面一說,就說了十條,「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他們那些真實功德,我不知,我也沒有辦法來稱讚,稱讚不完的。這是尊敬別人。我們想一想,現在我們佛門的現象,都是自己是第一,別人都不如我,人家向你來請教,這個事情問我就好了,何必問他?輕視別人!法門就是這麼衰的。古大德教導我們,「若要佛法興」,我們都希望佛法在這個世間興旺,怎麼樣才能興旺?「除非僧讚僧」,那就是這一段經文所講的,自己謙虛,讚歎別人,每一個出家人、每一個居士都學會自己謙虛讚歎別人,佛法就興了;如果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佛法就衰了。由此可知,佛法在今天怎麼衰的?甚至於將來佛法滅掉了,怎麼滅的?我們四眾弟子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瞧不起別人,這樣的心態他是在做滅佛法的工作;即使出家,佛在經典上也說得很清楚,那是魔子魔孫。魔王子孫在末法時期出了家,披上袈裟來消滅佛法,破壞佛教的形象,讓社會大眾對於佛教產生反感、排斥。這樣的心行,果報當然在阿鼻地獄。

  由此可知,我們四眾同修,我們是興旺佛法、還是毀滅佛法,都在一念之中。想想世尊這一句經文為什麼重複這麼多遍,我們就明瞭了。這個錯誤心行的根到底在哪裡?根,實在講是自私自利,佛法裡面常講的「我執」,有我,我總比別人強,別人總不如我,錯到極處!世間法孔老夫子教學,《禮記》第一篇「傲不可長」,這就是肯定一切眾生都有傲慢,你沒有傲慢,你不會在六道輪迴;你既然在六道,肯定你有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六個根本煩惱決定具足。雖有,夫子講不能再增長,你要有能力控制住。儒家教人是世間法,沒有教人脫離三界六道,所以傲不能增長。佛法教人「了生死,出三界」,傲一定要斷掉,傲慢的念頭不能有,行為那就更不必說了,念頭上斷,要學菩薩,菩薩這麼謙虛。我們清楚明瞭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他不是真的菩薩。如來示現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這個道理不能不懂。誠誠懇懇真心的讚歎別人。「如諸菩薩摩訶薩」,你看稱呼,稱人菩薩、大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對待別人是這樣的尊敬。他們這些人:

  【深入一切菩薩行海,隨其願力皆清淨故。】

  這個了不起,這些菩薩們『深入』,這就是說我入得淺,他們入得比我深。海雲比丘已經證得普眼法門,哪能不算深入?他自己讚歎別人深入,就是說明我入的沒有他們深,其實對人恭敬,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地方。『隨其願力皆清淨故』,了不起!菩薩的弘願是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生一定要跟眾生接觸、要跟眾生往來,我們凡夫跟社會大眾一往來一接觸,就被污染了。我們跟人家接觸,順心意的起了貪愛,被貪心污染了,增長貪心;稍稍不如意,心裡就不高興,被瞋恚污染;看到別人好,超過我,嫉妒心起來了;看到別人不如我,貢高傲慢起來,瞧不起他。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可以說一切時、一切處都被污染。現在的社會大染缸,佛在經上說我們這個社會是什麼社會?五濁惡世。濁就是污染,惡就是大家起心動念都造惡業,都不是善業。現在這個社會濁惡到了極處,所以許許多多人都講世界有末日、有災難。也有同修問我:「這個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我們也不相信這些預言,我們也不聽信謠言,諸佛菩薩古聖先賢教我們用智慧觀察,這個有道理。我們仔細觀察現在社會上一般大眾,他們想的是什麼?他們說的是什麼?他們做的是什麼?仔細觀察他們從思想到行為,都是在拼命追求、不擇手段的追求「財色名食睡」。而佛在經典裡面教給我們,這五樁事情叫「地獄五條根」。拼命追求財色名食睡,不擇手段的想得到財色名食睡,這是往地獄裡頭鑽。

  怎麼才會到地獄?當然有災難,天災人禍是花報,無間地獄是果報。所以說老實話,現在的人連鬼都不如。我們看今天這個現象,冷眼旁觀,地獄境界,怎麼不可怕?菩薩在這個境界裡頭,他了不起,他皆清淨,他不染污,這是人家的真實功夫。眼見色不為色所染,耳聞聲不為聲所染,鼻嗅香不為香所染,舌嘗味不為味所染。乃至意知法不為法所染,這真功夫,這才能和光同塵,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我們接觸廣大群眾,在一切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當中,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被環境所染,也就是說不受外境的影響,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海雲比丘說,這一條我不如他們,那些菩薩摩訶薩比我高明。第二句:

  【深入一切廣大願海,盡一切劫住世間故。】

  這了不起!發心長遠。反過來看看我們自己,沒有耐心,學習時間稍微長一點,不學了,這個時間這麼長,我受不了,你怎麼能成就?菩提大道了生死出三界,我們真正在經教裡頭去觀察、去參究,才真正了解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當中,不能有一天休息,不能有剎那中斷,那沒有長遠心怎麼行?世間修學有學程,教學的時間期限,佛法裡頭沒有期限。到了成佛,是不是可以休息一天、兩天?沒有!成佛之後,還要做榜樣給九法界眾生看,做得還很逼真,一點都不含糊。由此可知,佛法裡頭沒有休息的,佛法裡頭只有精進,「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怎麼可以放假?怎麼可以鬆懈?於是我們明白了,現代人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進一步退十步,不是進一步退一步。進一步退一步,你保持在原位還算不錯,是進一步退十步。所以到最後都退到地獄去了,諺語裡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諺語這一句話其來有自,不是無緣無故隨便說的,有原因,是事實。「地獄門前僧道多」,我們要多想想,特別是要反省,要想想自己。第三句:

  【深入一切諸眾生海,隨其心行普饒益故。】

  這是度化眾生。度化眾生一定要記住這句話,「深入一切眾生心海」,換句話說,度眾生在外表上收不到效果的,要在眾生心上;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囑咐我們,我們聽得耳熟,「改心」。古大德教我們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一般講有三種方法:第一種從事相上改正,我做錯了,事相上改;第二種從道理上改正;第三種從心理上改正。心是根本,從心理上改過來就叫做從根本修。「改心」,心要是真的改過來,你這個心跟佛菩薩的心,心連心,心就通了,通了就是我們常講的「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沒有障礙、通了。佛的智慧可以加持你,你開智慧了;佛的德能加持你,你得善巧方便;佛的相好加持你,你的體質改變了,健康長壽,本來身體有病的,病就沒有了,這是佛菩薩相好加持你。佛菩薩很願意加持你,時時刻刻想加持你,為什麼加不上?你有障礙,你不通,你的心跟佛心不一樣。

  佛心到底是什麼樣子?經論上說得太多,多了我們反而不好學,我們集合經論抓住綱領,佛的心真誠,我自己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的心是不是真誠?我有沒有欺罔眾生?我有沒有欺騙自己?從這裡改,從心上改。我的心清不清淨、平不平等、覺不覺悟、慈不慈悲?常常反過來問自己,天天改過,天天自新。果然做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通了!跟佛就通了。佛這三種加持我們就得到了,你智慧開了,善巧方便有了,相好也有了。

  『隨其心行普饒益故』,「其心行」是眾生的心行,我們才能真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才能給一切眾生現前將來最豐饒的利益。諸位要曉得,最豐饒的利益不是教你升官發財,是教你真正覺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才是真正豐饒的利益。菩薩們他們做到了,如果我們自己這一種利益得不到,怎麼能夠幫助別人!弘法利生用什麼心?名聞利養心,講經說法,尤其現在光碟錄像打自己的知名度,這就落在名上,好名,名後頭接著就供養。弘法利生還要搞名聞利養,存這樣的心、這樣的行為,那是什麼?不但欺騙自己,上欺騙佛菩薩,下欺騙一切善良的信眾。現在固然你能夠得到一點名聞利養,果報不可思議,果報在阿鼻地獄,果報現前的時候你後悔莫及,你才知道得不償失。你所得到的,你能享受幾年?你死的時候一樣都帶不去,「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一生造作這個惡業,縱然講經講得不錯,你的心是名聞利養,你的果報還是在阿鼻地獄,這個叫自欺欺人,欺騙諸佛菩薩。經文裡每一句都有一個「海」,海是形容廣大,眾生無邊,所以用海來形容。第四句:

  【深入一切眾生心海,出生無礙十力智故。】

  前一句是講我們要度眾生,要接觸廣大的眾生,不分國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統統一律平等看待,一律平等的幫助,隨著他的根性,滿足他的願望,都叫他得益。這一句是講眾生心。『出生無礙十力智故』,十力,十種究竟圓滿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從真實智慧生的,所以稱為十力智。如來果地上這十種特殊的能力無有邊際,所以稱「無礙」。十句諸位要記住,後後勝於前前,第一句這是最淺的,清淨,如果清淨心不能現前,後面全都沒有。我們學佛,特別是學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唯一的修學目標是「心淨則佛土淨」,我們主修的是清淨心,這一樁事情總得要非常清楚、非常明瞭,無論在什麼境界當中,不失清淨心,這就是我們真的在用功、真的在辦道。如果我們的清淨心失掉了,那問題就嚴重了,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要趕快回頭。

  『深入一切眾生心海』,一切眾生的心非常複雜,菩薩曉得,現在我們也能夠略知大概,不能像佛那麼清楚、那麼明瞭,我們也能體會到一些。從什麼地方去體會?會修行的人從自己起心動念,孟夫子所講的「反求諸己」,回過頭來從自己這一邊去發現,觀察自己的心行到底是正還是邪、是善還是惡、是是還是非。從什麼地方觀察?從起心動念,這是真用功。諸位同修一定要曉得,我們每天讀經、念佛,這是初級的修行法,小學、教小朋友。古時候六、七歲上學,兒童天分好的四、五歲,家長、家裡父母兄長就教他,教他識字認字,教他念《弟子規》、教他念《三字經》,從小就學。「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自自然然影響他一生,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會違背聖賢的教誨這個範圍。我們這一生可惜,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遇到,沒人教我們。佛教入門,現在人家也不講了,也很少人知道。

  古時候學佛入門五年學戒,這個戒不是戒律,是老師的教誡。你跟哪一個法師出家沒有關係,跟哪一個法師受戒也沒有關係,給你剃度的這個法師,給你授戒的這個法師,在諺語常講:「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是介紹你入佛門,這個有恩,恩並不是很大很深。深恩、大恩是什麼人?教導你的這個法師、這個和尚,我們稱為親教師。這個人對我們的恩德大,為什麼?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他,這個人對我們是大恩大德。我們初學佛跟他學,接受他的調教,時間多久?一般是五年。現在這個緣也沒有了,所以我們在家小時候沒有受過聖賢的基礎教誨,出家沒有親近過真善知識,接受出家初學的教誨。難!

  我這一生算是很幸運,在家還沾到一點私塾的邊緣,我這個年齡以後,私塾就沒有了。我小時候八、九歲的時候還念過幾個月的私塾,那是聖賢的教誨,確確實實影響了一生。學佛,我的緣也非常好,真的遇到善知識,接受善知識的調教。我知道古時候五年學戒,我懂得這個話的意思,五年是最短的期限,得有成就才能出師。「出師」就是才能離開老師,沒有成就不能離開老師,離開老師一定出亂子。這就像走路一樣,我們不認識路,到一個生疏地方,老師是帶路的,我們要不跟著他走,決定迷失方向,決定迷失道路。嚴重的迷失,找不到老師,找不到同伴,回不了家,確實就是這個樣子。實際上到什麼時候才能離開老師?自己有能力識路,我認識路了,不會再迷路,這個時候可以離開老師。所以上上根人,聰明利根五年行,五年時間夠;中下根性的人五年不行。但是現代的人很可悲,五年的耐心都沒有。

  「盡一切劫住世間」,談何容易!這個真是大慈悲心,激發我們精進不懈。我學道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為自己偷個懶,為自己墮落三途無所謂,無量無邊的苦眾生須要人幫助他。我自己不成就,我拿什麼幫助別人?修行為眾生修,證果為眾生證的,一切為眾生,沒有為自己,這不精進行嗎?不努力行嗎?什麼人在鞭策我們?許許多多苦難眾生,眾生愈苦,我們愈要精進,愈不敢懈怠。我們從自己的心就看眾生心。我們有幸能接受到聖賢教誨,許許多多人不幸,沒有機緣接觸到聖賢的教導,這一生當中都被煩惱惡習所染,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本善,《三字經》上「人之初,性本善」,本性就是本善,迷失了。愈迷愈深,沒有人帶路,走錯路,回不了家。本性本善就是回家。回不了家,這才可悲,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墮落在三途。

  我們從一切眾生種種不幸的惡行,我們決定不能夠責怪他,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好:「先人不善(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所以我們對於芸芸眾生造作惡業要生憐憫心、要生同情心,不可以生瞋恚心,不可以責怪他們。他們很可憐,他們很不幸,我們要以智慧慈悲去幫助他,所以才「出生無礙十力智故」。無礙的十力智是自性的般若智慧、是自性的良德良能,但是要有緣才能把它引發出來。眾生心是緣,這正是所謂「師資道合,教學相長」。所以我們要想開圓滿智慧,圓滿的智慧是根本智跟後得智,根本智跟後得智都不能夠離開緣;緣是什麼?緣是眾生,緣是境界。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這樣我們才能成就究竟圓滿智慧,離開了境緣,你的智慧從哪裡來?自性本具,本具起不來,所以佛法從緣生。

  普賢菩薩十願也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就是隨緣,隨緣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這就是根本智;修正覺心那是後得智,慈悲心是動力,推動著你。我們不是為名利在推動,世間人造作種種業,什麼力量推動他?名利。他拼命在工作,為什麼?為賺錢。如果沒有錢,他就不幹了,他還會拼命去工作嗎?還會日夜不間斷嗎?決定不幹,所以是名利在推動他。佛菩薩、修行人,名聞利養統統捨棄了、放下了,什麼東西來推動?慈悲心推動,憐憫一切苦難眾生。發這個心沒有條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力量在推動,這是大慈悲心推動;推動他勇猛精進,引發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

  佛菩薩智慧無量無邊,佛菩薩的能力神通廣大不可思議。神通廣大在佛法裡面的名詞是「善巧方便」,教化眾生方法非常巧妙,這些方法決定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巧妙的方法就叫善,它不是惡。魔也有方便,他那個巧方便是惡巧方便,他是不善的巧方便,所以那麼多人被誘惑,那麼多人被他欺騙,上他當。魔也有智慧也有巧方便,魔的智慧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他不離煩惱,他的心不清淨、不平等。所以魔的巧方便是不善巧方便,那個力量很可怕、很大,甚至於佛遇到他也要退避三分,他的力量太強了,茫茫眾生都聽魔的不聽佛的。這些被迷惑顛倒的眾生,他把魔的巧方便誤以為真,為什麼?信他的人太多了;他心裡有個妄想:這麼多人都信他,當然是真的。你說佛好,幾個人信你的?沒人相信,你那是假的,這個時候佛也沒有法子了,佛不度無緣之人。佛要等待機緣成熟,等到魔敗了,魔的真相露出來,大家才知道上當了,這個時候想學佛,佛才現前。佛會等待時節因緣,那就是善巧方便,所以智慧德能無礙十力智,都是因眾生心引發出來的。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