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四)  (第一集)  1999/4/6  香港九龍  檔名:12-022-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掀開講義,最後的一行,第四:

  【歎勝進德】

  這是序分下的第三段,最後一小段。這是讚歎殊勝精進之德,也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專求如來一切智智。專求二智,無餘趣向。】

  末後八個字,是解釋前面這一句。菩薩一切時、一切處,即使在生活工作、平常應酬之中,也沒有忘記他在求什麼,他在修什麼;他所求的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經上所說的『如來』,就是說的我們自己真心本性。『如來一切智』,就是自性本具圓滿的般若智慧。經上講兩個智,兩個智,一個是根本智,一個是後得智;換句話說,一個是智慧的本體,一個是智慧的起用,佛法常講有體、有用,所以說兩個智。後面註解就講得詳細,『專求二智』,「二智」就是根本智跟後得智。『無餘趣向』,其他的什麼都不求,就是求這兩種智慧。這個智慧要怎麼求法?諸佛菩薩非常慈悲,在《華嚴經》上不但是教導我們,他做給我們看,讓我們在這裡面去體會,在其中來學習。但是我們總得要把它的綱領掌握到,這才容易理解,容易體會,容易契入,知道我們學習從哪裡下手。

  綱領,總不外戒定慧三學。從哪裡下手?下手有最初方便,就是最初下手之處,這是持戒。持戒能幫助我們達到第一個目標,斷惡修善,這是第一個目標。修定修慧,幫助我們從這個目標上向上提升。定,能幫助我們得清淨心,能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轉迷成悟,宗門常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第二個階段;教下所說的大開圓解,都是在第二個階段。我們的修學是以這個為目標。第三個階段那就圓滿了,轉凡成聖。一切佛法,無論是哪個宗派,無不是以這三個目標,做為我們修學的趣向。凡聖從哪裡分?從六道輪迴分。如果你有定有慧,你具足戒定慧,但是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你是凡,你不是聖。必須超越六道,這才是聖人,你才算修學有了結果,超凡入聖。

  就聖來說,聖有大聖、有小聖。什麼叫小聖?超越六道,而不能超越十法界,這是小聖。我們講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要用天台家的講法,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屬於小聖。能夠超越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這叫大聖,我們學佛最後的目標在此地。現在我們要問,我們也很用功,也很勤奮,也很努力,為什麼達不到目標?這一點必須要清楚,要把我們的病根找出來。這個病根是什麼?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裡面,最嚴重的是起心動念有我,這就壞了。有我,你就是自私自利,你沒有辦法脫離名聞利養,你沒有辦法擺脫五欲六塵。你的戒定慧修得再好,說老實話,你開不了悟,你成不了聖,充其量你可以做到斷惡修善,將來的果報是六道裡面福報而已,在六道裡享受福報。

  因此我們要想真正得智慧,權實二智,真正要想證聖果,沒有別的,第一個要把自私自利這個觀念捨棄,要把為自己享受放下。世尊自己給我們做了榜樣,一切菩薩、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給我們做好樣子?看看世尊當年在世,一生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經上記載得很清楚,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過的是這個生活。這是說明物質生活,他降低到最低的水平,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吃得飽、穿得暖,就夠了。每天晚上,找一個大樹底下,可以遮蔽風雨,足夠了。其餘,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一無所求。不但世間法統統放下,佛法也不執著,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作法,他把煩惱捨盡,把憂慮捨盡,把妄想習氣捨盡了,所以自性般若智慧現前。這是實智,真實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個智慧起作用,就是權智,無所不知。這是他們所求的。

  我們如果希望得到,非這樣做不可,不能這樣做,你就決定得不到。學佛是要真正向佛菩薩學習,學得跟佛菩薩一模一樣,那才算是你學成了。學得不像,諸佛菩薩殊勝的功德利益,你是可望而不可及。世尊如是,世尊的學生亦復如是,代代相傳,傳到最近。禪宗裡面的虛雲和尚,你們仔細看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誼,我們淨土宗的印光法師,這是近代出家修學的好榜樣。現代人精神、體力、心地,已經是遠遠的比不上古人,所以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比古大德要增加不少的累贅。我們今天生活,三衣決定不夠用,冬天沒有辦法禦寒;一天吃一餐,決定不能使色身得到充分的養分,這是證明我們的體力比不上古人,古人一天一餐就夠了。夜晚,我們必須住在房子裡面,露天樹下一宿,我們禁不起風寒。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都要細心體會,這就說明我們的業障習氣比古人重得太多了。

  可是總要想到,要把生活水平降到最低的限度。這個最低限度,個人標準不相同,所以最低限度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是你自己去思惟,你自己去分配;務必要把自己的貪瞋痴慢,分別執著要放下、要捨棄。我們也效法華嚴會上的菩薩,專求二智,其餘什麼都不求。如果不能,實在做不到,那只有一個辦法,世尊教給我們的專念彌陀,求生淨土。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能成就,而且成就的人很多,我們能夠信得過。可是帶業往生,諸位要記住,只帶舊業,不帶新業。舊業是過去造的,你在修學這個法門以前造的,那是舊業。現在造的是新業,現在造的你沒有辦法帶,你只能帶過去造的。由此可知,現在不能造業,可是我們也很想不造業,身不由主,偏偏還在造業,這個樣子能往生嗎?說老實話,這個不可靠,往生沒有把握。真正自己有把握的人,是什麼人?不再造業了,這個人就有把握往生。

  實在說,能夠堅定信願,一心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個人就是大智慧人,這個人就不是凡人,他這一生決定成就。可是這樣的人,在世間也不多,這正是古人所謂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疑」。世出世間法真正能成大功、立大業,多半還就是這兩種人。一種是絕頂聰明人,一接觸他就覺悟,他就明瞭。一種是愚人,他不懂道理,他也不希求去了解,他很聽話,善知識怎樣教他,他就依教奉行;他的成就靠什麼?就靠這四個字,依教奉行,他真幹!教他念佛不要夾雜、不要懷疑、不要間斷,他真正做到。這些人成就了,究竟怎麼成就的?我們多想想、多看看,向他學習。

  華嚴會上學這些菩薩,有些地方我們能學得到,有些地方確實是學不到的。但是雖然學不到,願學的心不能沒有,這正是所謂的「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狀況之下,一定是心嚮往之,我們要生慚愧心,要認真努力精進不懈。要認識清楚,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佛學是智慧的教學,學佛就是求智慧。千萬不能誤會,學佛不是學求升官發財,絕對不是求多福多壽,不是的,一定求圓滿的智慧。智慧現前了,你就得大自在!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求什麼得什麼,憑什麼?憑究竟圓滿的智慧。由此可知,智慧開了,才有求必應;智慧沒有開,有求是未必有應。這樣我們才知道,戒定慧三學之可貴。戒是手段,定還是手段,慧才是目標,希望諸位同修,要多多的去體會,要正確的認識。我們這一生,正是佛經上所說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遇到佛門裡面無比殊勝的法門,《大方廣佛華嚴經》,不容易;遇到了,我們就決定不空過。佛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果然能依教修行,必定能成就。成就高下,成就的淺深,在乎我們自己悟入境界的不相同。到這個地方,我們將序分告一個段落了。

  請看講義,「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五)本會一」,第一部分。我們看講義,這個部分一共分五個大段,第一個大段是「大眾念請分」。這裡面有經文,也有清涼的註疏,我們看第一個小段:

  【時諸菩薩,及大聲聞,世間諸王,并其眷屬,咸作是念。如來境界,如來智行,如來三昧,如來所住,如來最勝…。】

  下面省略了。

  【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無能通達,無能遍知。】

  這一段我略說一說。這個時候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們,除菩薩之外,還有『大聲聞』,聲聞何以加個「大」?是迴小向大的聲聞,我們稱他為大乘的阿羅漢,已成為大聖。還有『世間諸王』,這是講世主,世間的王侯,大的國王、小的國王。我們知道世尊當年在世,那個時候沒有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多半都是部落。中國也是如此,中國在那個時代,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戰國,都沒有統一的局面出現。所以我們在古書裡面看到,大國方圓百里,疆域有一百里這麼大的範圍叫大國;小國三、五十里的都很多,像現在的一個鄉村、一個鄉鎮;那個地區的領導就稱王、稱侯。當年印度也是這種情形,所以跟隨釋迦牟尼佛求學的這一些諸王就很多,還有他們隨從的眷屬。這個地方講的『眷屬』,不一定是指他家裡面的親眷,不是的,他的部屬,他底下的大臣,都是這個國王的眷屬。大家心裡面都有這麼一個想法,沒說出來,都有這個想法。

  『如來境界』,此地「如來」都是稱釋迦牟尼佛,或者是稱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跟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人。諸位要曉得,《華嚴經》上講的三身,毘盧遮那是法身,盧舍那是報身,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我們凡夫不知道。如果要講法身佛,那就是講我們的自性,我們人人都有分。我們自己的真心,我們自己的自性,境界不可思議。諸位想想,這個說法對我們自己來講是何等的親切,這是實在的。《華嚴經》上字字句句都是講我們自己本人,決定沒有離開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本具的德行,自性本具的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受用、享受;三昧叫正受,自性裡面正常的享受。在淨土經裡面講的「念佛三昧」,在《大佛頂經》上所講的「首楞嚴三昧」,名稱不一樣,其實是一樁事情。『如來所住』,你能知道嗎?真心、自性所住的是虛空法界,這是如來所住。毘盧遮那,這名號是梵語,它是意思是「遍一切處」;要用現在的話來說,遍一切時、遍一切處,這就是如來所住。『如來最勝』,「勝」是殊勝,這裡面包括得太多了,無量無邊,點點滴滴都是無比的殊勝。為什麼?稱性,點點滴滴無一不是性德圓滿的流露,所以這是真正殊勝。

  像這些『一切世間諸天及人』。此地講的「一切世間」,是講三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這裡面「諸天及人」,說諸天,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天;說人,包括六道裡面其他的五道:人、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統統包括在其中。『無能通達,無能遍知』,天上、人間智慧再高的人,他也沒有辦法通達這些道理,也沒有辦法遍知這些事相。這個話說的都是真實,他們心裡頭想的沒想錯。下面說:

  【唯除諸佛加被之力】

  我們凡夫,我們今天讀經,我們能夠思惟,能夠體會到佛在經上所講的一點義趣,是我們自己有能力通達、有能力遍知嗎?不可能。但是我們今天也能有稍許的通達,也能有一點點智慧,這是佛力加持我們,這要知道。所以菩薩以下,不求諸佛如來加持,對於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智行、三昧,那是決定沒有法子體會,也決定說不出來。要怎樣才能得到佛力加持?自己的心行一定要跟佛相應。佛心真誠,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佛心覺悟,佛心慈悲,我們有沒有具備這些條件?如果不具足這個條件,你就得不到佛力加持。佛的行為,我們這邊所寫的「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佛的行為。我的心跟佛心相應,我們的行跟佛的行相應,就得佛力加持。下面說:

  【及自宿世善根之力】

  這裡句句話都重要。第一個我們心行像佛,就得佛力加持。其次,我們自己宿世,生生世世所修的善根福德,我們自己深信不懷疑,這是你自己所具足的。下面這是你的增上緣,善根、福德、因緣。

  【親近善友力】

  這是外緣上最重要的一個助緣。你親近善知識,我們一般人講,你遇到一位好老師;好老師是善友,好老師是善知識,你遇到了,他幫助你,他教導你,你能夠專心一意向他學習。

  【深淨信解力】

  這就是你宿世的善根,以及佛力的加持。『信解』,不是淺的信解,深深的信解,清淨的信解。『深淨』兩個字意思很深很廣;「深」是深入,「淨」是清淨。什麼叫清淨?裡面沒有一絲毫的染污。什麼是染污?煩惱是染污,疑惑是染污,夾雜是染污,你要把這些東西淘汰得乾乾淨淨,成就你自己淨信、淨解,這才有力量。這一句就是我們講的轉迷成悟,你真的是大開圓解,大徹大悟了。諸位要知道,大徹大悟關鍵在「深」、在「淨」,你沒有這兩個字,你就不能悟入,你的信解都達不到,都不能夠產生力量。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五根、五力,你的信,不錯了,信有根了,解也有根了,但是還沒有力量,必須更進一步。如果你只能做到一個「深」字,你的信解有根沒力;如果你做到「淨」字,你的信解就有力量,那才管用。再有:

  【廣大志樂力】

  『志』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樂此不疲。你在菩薩位子上,絕對不會退墮到二乘。三不退裡面,你得到兩個:位不退、行不退。

  【趣向菩提清淨心力】

  你再有這個力成就,那就恭喜你,你三不退都得到了,這是念不退;大乘教裡面講的三不退,你統統具足了。你的心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趣向菩提,無上大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你這種清淨心有力量,到這個地方,圓滿具足了三不退。

  【求一切智廣大行願力】

  這一句是總結,求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智慧。有智,行願才廣大,行願才有大力量。末後說:

  【具此內因外緣】

  『內因外緣』,重要!

  【深信大欲】

  『大欲』是成佛度生,這是如來果地上的欲望。我們凡夫的欲望,貪圖名聞利養,貪圖財色名食睡的享受,這個欲望小,這個欲望有害。佛的大欲,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成就自己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才叫「大欲」。

  【勝願廣行】

  『勝願』,淺而言之是四弘誓願。『廣行』是菩薩六度萬行。

  【不揀凡聖,必得佛加,則能通達悟入。】

  說得多好。我們要想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你要懂這個道理;這段所講的「內因外緣」統統具足了。外緣難!善知識,所謂是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可是給諸位說也不難,只要你內因具足,外緣自然就成熟,為什麼?諸佛菩薩會來幫助你;如果沒有內因,縱然遇到外緣,也不能成就。這個我們在歷史上看得多,現實生活環境裡面,我們也見到很多。一個好老師,他教很多學生,不是教一個人,為什麼學生當中,有的有成就、有的沒有成就?沒有成就的沒有內因,外緣具足了,沒有內因;有成就的,他有內因。所以我們不怕遇不到善知識,怕的是我們自己內因不具足,這比什麼都重要。清涼說得好,『不揀凡聖』,縱然是凡夫,也必定得佛加持,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能夠通達悟入。

  這段話菩薩為我們說出來,而事實是與會那些菩薩、聲聞、世主,他們心裡面所想的。普賢菩薩慈悲為我們說出來,教導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何滿足我們自己的願望。我們幾時能夠明白,如來境界,如來智行,如來三昧,如來所住,如來最勝?只要你依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你是聲聞也好,你是菩薩也好,像我們現前這個凡夫,凡夫的身分也行,只要具足內因外緣,都會得佛加持。得佛加持,就能夠悟入通達,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清涼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這經上的與會大眾是法身大士,但是大心凡夫也有分。我們是凡夫,只要發廣大心,我們就有分。請看第一大段的第二個小段:

  【唯願世尊以方便力,隨順我等及諸眾生。種種心量、種種信解、種種智慧、種種言辭、種種名字、種種證得、種種地位、種種根清淨、種種意方便、種種心境界、種種依止如來功德。隨能聽受諸所說法。惟垂大悲,普為開演。】

  這一段裡面我們要細心去觀察,為什麼?這給我們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非常複雜,不是單一的,所以世尊要以真實智慧,善巧方便,要隨順眾生。普賢行願裡面,有「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兩門,如果沒有這兩門,佛就不能普度眾生。諸佛菩薩,要用現代的話來說,他們在社會上是什麼樣的地位,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我們要認識清楚。社會的真相,無量無邊的眾生心量不相同。我們今天同是人,每個人心量不一樣,人的心量跟畜生的心量不相同,跟天人的心量不相同,跟餓鬼的心量也不相同,『種種心量』,佛都能隨順,這了不起。

  『種種信解』,這範圍更大了。以我們現實社會而論,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宗教,這許多人民他信仰的宗教不一樣,他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不一樣,那是解。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不相同,『智慧』高下淺深不一樣。『種種言辭』,言語不相同,我們中國的語言跟外國的語言不相同,外國日本的語言跟美國的不相同,美國的語言跟德國不相同。甚至於我們自己一個國家,這個省的語言跟那個省的語言也不相同;北方人到了香港,聽不懂廣東話,就像到外國一樣,還得找翻譯,語言不相同。『名字』不相同,名字是名詞術語,各個地方不一樣。『證得』不相同,這是講修道的人,修行證果的人不相同。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學四諦、十二因緣,他們證得是三界以外的偏真涅槃,我們講四聖法界;基督徒所證得的是他們的天堂;造作惡業所證得的是餓鬼、地獄,不一樣。

  底下講『種種地位』,這就更明顯了,他的身分、地位不一樣,各個族群都不相同。『種種根清淨』,「根」是廣義的,並不單指我們六根,六根當然也包括在其中,世出世間法一切法的根源有染淨不相同。『種種意方便』,「意」是意願、意念,也不相同。『種種心境界』,如來的境界就不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裡面欲界凡夫就不是色界凡夫的境界,這從大的說;從細小的方面說,說實實在在的,每個人心境界都不一樣。能不能找到有兩個人心境界完全相同?有,只有一種人,佛;佛佛道同,成了佛,他那個心境界完全相同。等覺菩薩跟等覺菩薩都不完全相同,只能說大同當中有小異;我們凡夫人心境界,可以說小同有大異。底下一句說,『種種依止如來功德』。特別是六道凡夫,實際上十法界的眾生,包括一真法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要「依止如來功德」;不依靠如來的功德,我們世出世間法都很難成就。

  這一段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多元文化。我們看到了這麼複雜的族群,這麼複雜的信解,他們這些人在毘盧遮那會上,都能夠和睦相處,都能夠做到沒有誤會、沒有隔閡,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讚歎,互助合作,和睦相處,他們究竟用什麼方法達到?我們這個地球很小,比起華藏世界那真叫小巫見大巫;人家是虛空法界,我們在太虛空當中是個彈丸的小球。可是這個小地球上住的眾生,也是像此地所說的種種心量、種種信解、種種智慧、種種言辭,一直到種種心境界,可惜就是沒有依止如來功德,他沒有這一句。我們在這個地方發現,他為什麼能和平共處?他們能夠「依止如來功德」。

  何謂依止如來功德?接受佛陀的教育,接受佛陀的教化,所以他們擺平。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族類,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都能夠達到和睦相處,共存共榮。這一點是我們現前許許多多國家地區的領導人,夢寐以求的,哪裡曉得這個方法在《華嚴經》裡面。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認真的去學習,要把它落實,要發揚光大。不但我們自己修學會有殊勝圓滿的成就,對於現在社會,對於一切眾生,我們會給他真實的利益,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惠以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是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唯有安定,才有繁榮,才有興旺,一切眾生才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一定要靠「大方廣佛華嚴」的落實。成就上面內因外緣,所以才能『隨能聽受諸所說法』,這是內因外緣具足,有能力接受佛的教化。下面才提出請求,『惟垂大悲,普為開演』,「開演」就是《四十華嚴》這一部經。我們看第二大段,「如來三昧分」。第一個小段: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一切大眾,心之所念。】

  前面這一大段所說的,他們沒說出來,佛知道。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佛都曉得;佛為什麼知道?這個道理很深,大經上講得很透徹、講得很明白。我們跟諸佛如來同一個心性,一念自性,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我們今天是別人起心動念,我們不知道,我們本來應該知道,現在為什麼不知道?我們是被煩惱、分別、執著,把我們自己本有的功能破壞掉了,這叫所知障;障礙住了,使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如果我們恢復清淨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這個能力就恢復了;諸佛菩薩起心動念我們知道,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我們也知道。這是本能,不是從外面來的,是自己本來具足,所以佛知道。

  我們看第二段,這是大家希求的,希望佛大慈大悲為我們開示、為我們表演。「開演」是兩個意思,要佛跟我們說清楚、說明白,還要佛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果然不負眾望,後面諸佛表演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讓我們在這裡面學習。第二段講:

  【大悲為身,大悲為門,大悲為首,以大悲法而為方便。充滿虛空,遍周法界。】

  『悲』是憐憫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迷失了自性,這是佛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可憐在哪裡?一切智慧、一切德能都是你自性本具的,你跟毘盧遮那佛、跟盧舍那佛、跟釋迦如來沒有兩樣,你本來是佛,為什麼淪落到現在作眾生?你迷失了自性,所以諸佛如來看到之後生憐憫心。這個憐憫叫同體大悲,所以佛無條件的幫助我們,只要我們具足接受幫助的條件,這一點非常重要。佛菩薩幫助我們,我們不接受,那就沒有法子了。其實不接受還是幫助,問題在哪裡?你這一生當中得不到利益;如果你接受,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利益,這是佛的慈悲平等。接受,幫助你;不接受,還幫助你;甚至於你反對他、你侮辱他、你陷害他,他還是平等的幫助你。這是世間人所做不到的,諸佛菩薩都能夠圓滿的做到,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大悲為身』。我們是什麼身?如果這個話要算在我們身上來講,我們是「妄想為身」,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我們是「煩惱為身」,我們是「造業為身」,不是幹這個嗎?從這個地方去了解,我跟佛不同的地方在哪裡,什麼地方不一樣,這不就搞清楚了嗎?我們要想作佛,要跟佛一樣,什麼時候我們也是以「大悲為身」,所以一片慈悲,那就成佛了。『大悲為門』,「門」是門徑,通達的意思。也就是說佛以什麼能夠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大慈悲心,悲裡頭決定有慈。第三句講『大悲為首』,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本就是首的意思。由此可知,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慈悲學起。慈悲就是愛心,無條件的愛護一切眾生,不分族類、不分信仰,對一切眾生平等的愛護、平等的照顧、平等的幫助,「大悲為首」。

  我們才曉得,毘盧遮那佛能夠和合虛空法界種種不同的族群,原來是以真誠的愛心融合。華藏世界如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不例外,也是用清淨平等的大慈悲心,融合十方世界來往生的這些人。他們來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族類、不同的文化,種種不同到西方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逐漸都同了,都能融合,這了不起。『以大悲法而為方便』。我們看了這四句,這四句合起來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出自於真誠清淨的愛心,所以他才能夠融合種種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

  下面這是講境界,『充滿虛空,遍周法界』。這兩句話,我把它換一句話來講大家就好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跟這兩句是一個意思。「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學佛應當要學習,我們能夠以這種心態來學《華嚴》,哪有不入佛華嚴境界的道理?我們用這個境界來念佛,哪有不上品上生的道理?這種心態來念佛,給諸位說這叫理念。你得一心,不是事一心,是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無比的殊勝。請看第二大段,第三小段:

  【入於師子頻申三昧。法性寂然強名為定,寂而常照即名為慧。定慧均者名為平等。心智契合名一境性。非合非散,超情絕想,故云三昧。即用之體寂而造極,則差別萬殊,無非法界。即體之用不為而周,故大小相參,緣起無盡。是曰頻申自在之義也。】

  這段文字很深,境界很廣,只是解釋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入於師子頻申三昧』。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境界,「如來三昧分」,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享受;他的自在,他的享受。他這種享受,我們凡夫體會不到;不但想像不到,作夢也夢不到。世尊這種享受,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原本有的享受,這麼好的享受我們失掉了,現在在六道裡受苦受難。外國人好多預言都講,九九年是世界末日,這上掛著一九九九,嚇死人!是不是真的世界末日?那要看大家怎麼個作法,如果是斷一切善,造一切惡,那世界末日就來了,絕對不是假的;如果我們反過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末日有救,不是真的末日;總在一切眾生的心行。所以佛法不能不細說,不能不學習,果然多數人都能夠明因果,都能夠辨邪正,斷惡修善,我們的前途依舊是一片光明。這一段所講如來果地上的享受,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他的受用。雖然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也得要能夠體會得幾分,對我們修學有幫助;至少使我們生起嚮往之心,我們希望也能得到。

  「三昧」是梵語,也翻作定,也翻作正受。這個地方解釋,『法性寂然強名為定』,實在講,真的像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事實真相說不出的,不但說不出,想也想不出來,所以佛家用了四個字,不可思議。「思」是不能想,你決定想不到;「議」是議論、說,你決定說不出來。世尊有善巧方便,不可思議的,他也叫我們從思議裡面得到一個影像,但是那個不是現場,你是得到一個影像,從影像裡面你能夠獲得不少的知識,這是如來大方便力。「法性」,法是諸法,我們講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都叫法,一個字代表。性是什麼?性是能生這一切法的,性是體;法是相,法是作用。如果我們用體、相、用三個字來說,法是相、是用,性是體,是法之體。

  「法性寂然」。法性這兩個字,到底說的是體、說的是相,還是說作用?給諸位說,統統包括在裡頭。在《華嚴經》的經題上,就是「大方廣」三個字;大是講的體,方是說的相,廣是講的用。用法性兩個字來說,法就是方、廣,性就是大,此地法性這兩個字就是「大方廣」。自性的體、相、作用,「寂然」,寂然是清淨寂滅,這個給你講的是真相。不但體是寂滅相,相、用也是寂滅相,這個沒法子懂,真的不好懂。我們所看的相不是清淨寂滅的,我們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哪裡是寂滅相?我這次從北京回來,在北京我很希望看一看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有一位劉老教授,劉乃和教授。這位老教授很有學問,也非常健談,往年我跟她見過兩次面,非常歡喜。今年到北京,我就很想到北師大去看看她。有人告訴我,她老人家去年過世了,我非常感慨,無常!前年,我跟她一起在一塊見面的時候,身體很好,沒有想到一年就走了。她也只有七十多歲,將近八十歲的樣子,老教授、名教授。

  「寂」怎麼說法?體上我們可以能有一點體會,也能夠相信;相怎麼是寂?作用怎麼是寂?這個難懂。但是給諸位說,相、用是寂、是真的,我們凡夫看不出來,大經裡有細說。今天在此地不說,為什麼?這一句話兩個小時講不完,這就不講了,留到以後再說。告訴你這是真的,因此「強名為定」。說一個定,說這個名詞,不得已勉強而說的,大家千萬不要執著。執著名詞術語,就變成了障礙,你就不能夠悟入,你就不能夠通達。佛為我們講經說法,說了許許多多的名相,這是表達的工具,表達的方式,我們要從這裡面體會它的意思,不可以執著。

  馬鳴菩薩教導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去聽經?第一個「離言說相」,不要去分別執著言說;第二「離名字相」,不要執著所講的名詞術語,那都是假立的,假名安立;第三要「離心緣相」,心緣是你決定不能去思惟,你愈想就愈錯,你聽了之後懂就懂了,不懂就是不懂,想也不會懂,你不要以為我想想就懂,你把它想歪、想錯了,愈想愈糟糕,不可以想。你只要能夠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就真正能懂如來真實義。你講經的時候,開經偈裡面「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就是自性性德,你怎麼可以去想?所以一切名相都是假設,勉強安立的。這叫做定。定、三昧、師子頻申,都是勉強用的名詞,不可以執著。

  「寂而常照」,我們就叫它做「慧」。寂,心清淨到極處,真心確實如此,從來沒有斷過。我們心裡頭妄念紛飛,這是怎麼回事情?這不是真心,是妄心,妄想。妄想不是真心,妄想在動,給諸位說,真心不動。世尊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真心在哪裡?沒離開我們身體,沒有離開六根。佛說,我們六根根性就是真心,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在身體叫覺性,在意叫知性,六根根性是真的,從來不動搖,它是寂靜的,清淨寂滅的。我們眼見色、耳聞聲,我們都動,那是什麼?識,眼識是動的,耳識是動搖的,六識在妄動。六根根性本來不動,現在也沒有動,永遠不動,它是體,它是性。不動的是真的,會動的是假的。

  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他用六根根性,所以叫佛菩薩。我們凡夫不知道用根性,用六識,所以叫凡夫。六識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如果是六根的根性,沒有妄想、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是清淨平等的,不一樣地方就在此地。清淨的性它常照,照就是明瞭;眼見外面的色相是照,一切明瞭,它不分別、它沒有執著;耳聞性,聽音聲明瞭,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這叫慧。這個慧就是我們講的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慧起作用,慧不起作用的時候無知。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慧,它清楚、它明瞭,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妄想。常照,六根的根性常照法界。

  『定慧均者名為平等』。這個地方我們能看到平等的定義,什麼叫平等?定跟慧比例上均平叫平等,定多慧少不平等,慧多定少也不平等,一定要定慧等持,這個時候開悟了。修行人為什麼不能開悟?就是定慧不平等,定多慧少人昏沈,慧多定少人心發慌,定不下來,這種現象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都曾經遇到過。慧多定少叫掉舉,定多慧少叫昏沈,昏沈、掉舉是修行兩大障礙。你們在念佛,諸位在此地,大家都修淨宗法門的多,你們參加過佛七,佛七當中繞佛下來止靜,你就會發現,有一種人在那裡坐,坐不住,心裡頭七上八下,那就是慧多定少,這個現象;另外一種人,一坐下去就打瞌睡,那昏沈,定多慧少,這是很粗很粗的現象。所以功夫在哪裡?功夫在那裡調,調節要把定慧等持,你的功夫就得力了。在我們凡夫,小的得力叫輕安,身體非常舒服,身心安穩,很快樂,你會得這個境界,這是平等。這個境界淺深差別很大,如來果地上的平等,那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我們也沒有辦法體會。

  下面這一句,『心智契合名一境性』。「心」,實在講是體,「智」是用,是心起用;體用是一不是二。所以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說,「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就這個道理。哲學,心跟智不會契合,它是分開的,是兩樁事情;心是能,智是所,它能所是分開的。佛家也講能所,能所是一不是二,能即是所,所即是能;確實有能所兩邊,但是它是一個,它不是兩個,所以說它不是哲學,它是真實智慧。心智契合叫一境性,「一境性」這個話不好懂,換個名詞諸位就好懂,「一念自性」,這個大家就好懂。我們在《地藏經》上,給諸位詳細說過,一境性就是一念自性。

  下面說『非合非散』。合散是二法,有合有散。而事實的真相,什麼事實真相?自性的體、相、作用,不能說它合,也不能說它散。你說它合,它有散的現象;你說它散,仔細觀察它有合的現象。從哪裡看?從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現象上去觀察,這個觀察不容易。再從比喻上來觀察,佛經用比喻用得很多。譬如,我們觀一棵樹,前天我參觀北京的潭柘寺、戒台寺,兩座古老的寺廟。這兩個寺院有很著名的古樹,銀杏跟松樹都是千年以上,這個樹長得很奇怪,非常的美。我們從非合非散來觀察它,你看到枝條、樹葉的分布這是散,你仔細觀察它是一體,它是一棵樹。所以從整個來看,它非散;從枝條上來看,它非合。一棵樹上你看到非散非合,你展開來看,盡虛空、遍法界也是這樣的,非合非散。

  『超情絕想』。「情」是什麼?是我們的,用現在的話說是常識;「想」是我們的思惟、想像。超越了,我們常識達不到,我們思惟想像也達不到。『故云三昧』,這稱之為三昧,三昧是正受。不像我們凡夫,我們凡夫天天在胡思亂想,愈想愈錯,愈想愈離譜,怎麼想都沒有辦法達到事實真相,不知道事實真相是這個樣子的。「超情絕想,故云三昧」,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個句子。這段沒講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