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觀自在章  (第二十集)  檔名:12-002-0020

  第一句開始:

  經【或清淨心興供養。或獻寶蓋或燒香。或以妙華散我身。當生我剎為應供。】

  這一首是講離求不得的恐怖。而四句偈中,可以說都是講的修因,所以偈頌與長行文合起來看,確確實實對於理事我們都明瞭了。求不得苦,是過去沒有修因,如果久修因緣,這一生是不求,也得事事如意。過去世沒有修,現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現前來修,還是來得及。可是這個修法,一定要如法,所謂如法一定要合理,我們世法裡常講合情、合理、合法,在佛法裡面就叫做如法。世出世間一切的果報,都離不開因緣,這是我們同修都曉得的。我們要想得到財富,一定要修財布施。現前得到的財富,是過去世財施的果報。果報裡面有有求而得,有不求而得,這是什麼原因?過去修因的時候,以清淨心修的,今生果報是不求自得。如果過去修因,是勉強修的,或者是別人勸請才修的,那這一生我們要有求才得,不求的時候就不會得。實在這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世出世間一大因果法門。

  學佛,尤其要了解一樁真實的道理,這是世間所有的學術宗教都迷惑,而不能夠明解的一樁事情,那就是佛法觀察十方三世這個大宇宙是自己,不是外頭。所以佛法,我們必須要記住、要明瞭、要肯定的深信不疑,整個宇宙是自己的一體,法外無心,心外無法,這叫做佛法,這是佛法裡面的特色。佛法裡面所謂覺,覺的是什麼?覺的是宇宙萬有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提出叫不二法門,二就不是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換句話說,不二法門才是正覺,二就不是正覺。我們學佛,問問自己,是不是在正覺位?果然在正覺位,一定是住不二法,心境一如,性相一如,所謂是一如無二如,這才是大覺位。真正覺悟到了,悟到萬法一如了,這裡所說的一切恐怖都沒有了。恐怖之產生就是沒有入正覺位,是在迷位裡,不是在覺位裡面,迷而不覺,所以才有無量的恐怖。

  說起覺,不是個容易事情,絕不是一聽就覺悟,或者是三年五載的修功就能覺悟。大覺位,我們在經典裡面看,無量劫的修行,就是一個阿羅漢,小小的,可以算得上是正覺,也不太容易。可是我們諸位同修畢竟是有多生多劫的善根,聽了這些話不會起反感,而且還能夠接受,這就證明善根深厚。本著深厚的善根,再遇到善緣,精進不懈的努力,這一生當中入正覺位不是不可能。可是要想入正覺位,福田還是要重視,那就是要修福。福實在講是幫助慧,幫助我們入正覺位。修福,有求必應,這是修福。這一首偈就是教給我們有求必應,舉了幾個例子。

  『或清淨心興供養』,「供養」就包括範圍太大太大,供養誰?供養佛,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個話講的一點都沒錯,可是我們會把這個話聽錯了,供養佛,看到這裡釋迦牟尼佛佛像,我們去供養它;供養觀世音菩薩,看到這裡有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我們趕快去供養它。這是什麼?把話聽錯了。佛與觀世音菩薩,給諸位說,一切眾生個個都是。自性覺叫佛,哪一個眾生不是自性覺?自性覺是本有的,自性迷是暫時的,不是真的。自性迷是假的,自性覺是真的,所以供養佛還是供養一切眾生。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自性悲,自性悲就是觀世音菩薩;自性悲,也就是我們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就是自性悲,惻隱之心就是觀世音菩薩,人皆有之,人人皆是觀世音菩薩,我們要以清淨心供養。以我們的財力,以我們的勞力,以我們的智慧(就是心力),盡心盡力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叫做供養。清淨心是無條件的,不期望有所報答的,這叫清淨心,所謂是三輪體空,這樣的心供養。這一句是離求不得苦,修因的綱領。假如我們懂得這個綱領,以清淨心供養一切眾生,你就所求如意,事事如意,有求必應。

  下面這是舉三個例子,『或獻寶蓋或燒香,或以妙華散我身』。這三樁事情,如果我們就看在文字上,「或獻寶蓋」,你做了好多寶蓋,去供養這個、供養那個,人家拿了有什麼用處?寶蓋是遮灰塵的,也是莊嚴具。在此地一定要懂得意思,就是遮灰塵。塵是什麼?五欲六塵,寶蓋是遮灰塵的,供養遮灰塵的工具,在此地實在講就是教學,使一切眾生啟發智慧、明辨是非,不為五欲六塵所染,這就叫獻寶蓋,供養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被五欲六塵所染污,為什麼原因?他沒有寶蓋。由此可知,這個寶是法寶。我們在佛菩薩形像前面供養一個寶蓋,一定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佛菩薩因為有寶蓋,所以身上不落灰塵。換句話說,佛菩薩明心見性,所以不為五欲六塵所染污。我們見到這個寶蓋,就要生起法布施,這叫真正獻寶蓋。而不是看到經文裡面,就做許多寶蓋,看到佛菩薩像都給它供養,我這個福報就修得很大,迷惑顛倒。

  「燒香」,香在佛法代表的信,信香。「信為道元功德母」,所以佛事首先就是燃香,香表戒定,戒定真香。為什麼?必須具足戒定才能夠生起堅固的信心,換句話說,清淨不壞信是從戒定裡面生出來。戒定,清淨信是為眾生所喜悅的,這是燃香的意思。燃香就是要令一切眾生生清淨信,令一切眾生修戒定慧,這是燃香。把一切眾生的清淨心香,把它燃起來,這是供養佛、供養菩薩。第三句,「或以妙華散我身」,妙花,大家曉得表六度萬行。是把六度萬行之法,也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無量無邊的法門教給一切眾生,讓這些人都明瞭、都能接受、都能夠起行,這叫散我身。

  『當生我剎為應供』,這種人的修行,能夠這樣修法,這個人他應當生我剎。這個「當生我剎」就是當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後補佛,一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為應供」,應供就沒有求不得苦。所以說離求不得怖,就是末後這三個字顯示出來。應供是應該接受一切供養,為什麼?過去世修的因在,尤其是清淨心所修的,得的四事供養是不求自得。所以諸佛他們的生活,無論是精神上,無論是物質上,絲毫沒有欠缺。理上講,法性功德,法爾如是。如果在事上說,這是歷劫修因,所感得的果報也是如是。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

  道理是明白,究竟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我再給諸位說,真明白的人,他馬上就幹,這是真明白的人。聽了之後很明白,自己又不肯幹,這不是真明白。所以我們自己要是測驗測驗自己是不是真明白,就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勉強去做到,這是勉強明白。歡歡喜喜去做到,那是清淨心中確實是明瞭。世出世間果報,千真萬確,確實是如此!不修,不會得到的;修,才能夠得到。這個道理一懂得,馬上就要去做,不能等待。修一天的功德,要是真以清淨心來修,我們常常在經裡面看到,果報都是多少劫。修一天的功德,說是得個三世、五世的果報,給諸位說,那是極平常的事情。像阿[少/兔]樓馱,以一缽飯供養辟支佛的功德,得九十一劫不受貧窮的果報。我們是修一天的福,得個三世、五世的福報,這倒是理所當然,這個利益也太小了。人家一缽飯得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報,這是一本萬利,萬萬利。所以像曹翰那一段的公案,他是一次打齋供僧,發了這麼個心,得三世福報。這是講小的,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為什麼不幹?為什麼不肯供眾?而修福裡面,這一首偈頌裡面,完全都講的是法布施,只有第一句供養裡面,包括的有財布施。寶蓋、燃香、妙花,全是法布施,以佛法布施眾生,種無量無邊的福報。

  我自己沒有法,我要明瞭這個道理,想學法,我可以請法師,或者請大德居士來代我說法,跟自己說法是一樣。我請一個法師,租一個講堂講三天經,這就是清淨心供養,獻寶蓋、燒香以妙花散佛菩薩身,全都做到了。這樣的事情在台灣不難做到!如果你財力很富足,電視台講個二天經、三天經,那個效果比這個講堂裡頭還要大。為什麼?你在講堂裡講經,報紙廣告打出去了,要請人家從家裡辛辛苦苦走到講堂來聽經,這是有法供養,但是要請他自己來,他要受這趟辛苦才能夠得到法供養;用電視廣播是把這個法供養送到他家裡去,不要他跑腿,他在家裡就能享受了,這個福報更大,將來你得的福報是自然的,不求而至。因為什麼?你供養是送到人家家裡去的,不是叫人家來取的,不求而至。我這裡講堂講經,叫人家到這來聽經,將來我福報現前的時候,是我要求的。為什麼?人家到講堂來求法,走了這麼多路,辛辛苦苦來的。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所以這個供養有求而得的,有人是無求而得的,道理在此地。

  在從前的時候要把法供養送到人家家裡不容易,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印經書,寄到人家家裡去、送到人家裡,在從前只有這一個方法。在現在可以用電視、可以用廣播,都是直接把佛法送到人家裡,不要人受其辛苦就能夠得到你法布施的利益。但是用電視畢竟是要相當的財富,一個小時大概要五、六十萬,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得起。可是無線電廣播就便宜多了,大概一個小時只有六千塊錢,比起那個電視百分之一。一個小時六千塊錢,大概一般中等收入的人家還能夠負擔得起。但是你要曉得,你這一個小時的功德,這個福報決定比曹翰要來得殊勝!換句話說,他得的果報是三世的福報,你能夠在一生當中修一個小時的法布施,你所得的果報,我想一定比曹翰要多上好幾倍,我們為什麼不修?

  我請哪一個法師來講?說老實話,現在廣播的教材不少,有許多法師都有廣播的講稿,你拿到這個講稿,請廣播小姐給你廣播就行了。所以今天修法布施比過去是容易太多太多,除非是你不懂這個道理,你不曉得這樣修福,你要懂這個道理,從這上面去修福,真正是無量無邊的福報。諸位現在有不少同修看到,像南亭法師「彌陀經講話」、「孛經講話」、「妙慧童女經講話」、「十善業道經講話」,那全是過去替佛教會廣播組寫的廣播的講稿。所以今天把它翻開來一看,我記得是個講稿,昨天書架上有一本,我翻開來,果然不錯,前面是「諸位聽眾」,都是廣播講稿,那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你喜歡哪一種講稿,你請法師去講,當然更好,法師很忙,老法師年歲太大了,現在沒這個精神體力了,你拿到他的講稿,請廣播小姐給你廣播,一樣。

  南老那些講稿,從前統統是廣播員替他廣播的,不是他自己講,講稿是他自己寫。這就是散花!老法師寫講稿印出來到處贈送,這就是散花,你們拿到這個花的時候要起作用。拿到這朵花,自己享受,固然是很不錯,必須要發揚光大,你再給它去廣播一遍,你又散了無量無邊的功德之花。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你找你的同參道友,你的親戚眷屬,一一勸行,把這個功德利益告訴他們,你們願不願意做?願意做就大家出錢出力。那薄薄的一個小冊子,我看廣播也不過是五、六次,頂多十幾次而已。在廣播電台費用不多,而培福將來所得的果報,給諸位說,不可思議!真正是無邊殊勝功德。我們天天講修福,天天要求智慧,天天畏懼求不得苦,這個大好機緣就擺在面前,自己不會修,不會去利用,你想這多可惜!如果我們肯這樣做,認真的去做,我們所嚮往的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必定取得。觀世音菩薩自己講的當生我剎,理所當然生西方淨土,還有什麼疑惑?還有什麼顧慮?這個四句偈包含的意思無量無邊,千萬不要依文解意,那功德利益就錯過了。再看下面一首:

  經【或生濁劫無慈愍。貪瞋惡業之所纏。種種眾苦極堅牢。百千繫縛恆無斷。彼為一切所逼迫。讚歎稱揚念我名。由我大悲觀自在。令諸惑業皆銷滅。】

  這有兩首偈頌是說離熱惱怖。熱惱可以說是極粗重的煩惱,第一句可以說是熱惱之來源,『濁劫無慈愍』,我們看看現前這個時代,確實是如此,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有史以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個世界這樣的混濁。眾生沒有慈愍心、沒有慈悲心、沒有同情心,更奇怪的是還有一些人有意的在製造仇恨,這是熱惱到了極處。由於這個因緣,所以才有『貪瞋惡業之所纏』。前面「濁劫無慈愍」,迷惑、愚痴。這地方有貪、有瞋,這是三毒惡業。眾生貪心增長,瞋恚增長,遍造惡業,真正是所謂諸惡皆作,眾善不行,我們不幸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種種眾苦極堅牢』,這就是種種苦無法離開,不容易離開,換句話說,由於三毒惡業的召感,我們所受的苦報是逃不了、是躲不過的。『百千繫縛恆無斷』,「無斷」就是沒有間斷,這個繫縛是斷不了的,「百千」是形容的多,換句話說,有無量的惡緣,哪一個惡緣都是不容易擺脫掉。這幾句實實在在是我們現前生活的寫實。

  『彼為一切所逼迫』,這是前面一首的總結,「彼」是指這個眾生,為一切苦所逼迫。怎麼樣能夠脫離?下面是菩薩教我們修法。『讚歎稱揚念我名』,這是教我們一心稱名就能夠解脫。這個法子是離苦最好的一個方法,特別是稱名念佛。這個稱名念佛,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就將百千繫縛都給念斷了,化三毒煩惱為三學三慧,離堅牢眾苦轉變為無量智慧。這一個改變都要從念佛法門裡面可以證得,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念佛的功德利益。但是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了,似乎念佛沒有能夠收到效果,於是乎對於念佛法門,不但信心不能增長,一天一天增加了疑慮,這個法究竟能不能成功?或者說,這佛說的當然不錯,是不是契我這個根機?我學這個法門會不會有成就?疑慮重重,這就是障礙。別人是用這個法門有成就,我們用這個法門為什麼沒有成就?我們想想,在佛法教學裡面,在我們念佛之前要念一遍《彌陀經》,作用是收心的。我們再仔細的反省反省,一卷《彌陀經》念了,那個心是不是收回來了?如果這一卷《彌陀經》念了,心並沒有收回來,下面的佛號就不得力。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再接著念佛,在古人有效。古時候的社會純樸,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比今天這個境界要清淨得多,還需要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來收心。今天這個花花世界,我看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收不了心,所以得不到效果。但是把話再說回來,今天念佛如果能收效果,這個效果比古人總得強上百倍以上,換句話說,成就之高也要超過古人百倍以上,這是一定道理。那就是今天這個世界你能夠禁得起考驗,你在這個世界裡能夠如如不動,你有這個慧眼,能夠選擇一條智慧光明的道路,這是了不起的。無論在見解上、在功夫上都遠遠超過古人。古人那個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說是天下太平時候去的。我們現在是戰亂當中千辛萬苦能夠跑出來,能夠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情形當然不一樣,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受特別的優待。所以大家要好好的努力,要一心稱名,稱名一定要求一心不亂。

  『由我大悲觀自在,令諸惑業皆銷滅』,能夠消滅,「惑」是愚痴,「業」就是貪瞋,三毒煩惱。三毒煩惱用什麼滅?用大悲,大慈大悲能夠滅貪瞋,觀自在能夠滅愚痴,觀自在是慧,智慧破愚痴,慈悲破貪瞋。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剛才給諸位講過,我們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才得力?要把自己的貪瞋痴轉變為戒定慧,這個念佛就有功德,這就有了效果。轉煩惱為菩提,也就是轉貪瞋痴為大悲觀自在,這就真正收到效果。咱們如果是念一輩子佛號,並沒有能化貪瞋痴為大慈大悲觀自在,我們這一生念佛就跟小朋友唱歌一樣,唱了千百遍,歌裡什麼意思不曉得,我只會唱,不曉得意思,所以不得受用。你要懂意思,懂意思才能轉境界。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咱念菩薩的大慈大悲,把自己本性裡面的大慈大悲給引發出來。觀自在菩薩觀萬法皆空,所以在一切境界裡如如不動,他才自在。我們念菩薩,也要把我們自己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把它念出來,也能夠觀萬法皆空,一塵不染,那怎麼不自在!這樣才能把惑業苦統統念得乾乾淨淨,有效用。所以在經中講的並不迷信,句句話說的都是有道理。我們不能望文生義,不能錯解了意思,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佛,為佛弟子。再看下面兩首,離死怖:

  經【或有眾生臨命終。死相現前諸惡色。見彼種種色相已。令心惶怖無所依。若能至誠稱我名。彼諸惡相皆銷滅。由我大悲觀自在。令生天人善道中。】

  這是一類對於死亡有恐怖的人,觀世音菩薩教給他離死亡恐怖的方法。經文有兩首偈,第一首裡面說明恐怖之相,這個恐怖是到臨命終時候他才生起,或者是見到別人死亡的時候,他看到心裡面生恐怖。『死相現前諸惡色』,種種恐怖的色相,從臨命終一直到白骨(骷髏)全是種種惡色相,人見了沒有不恐怖的。好像前天報紙刊載著泰國有一位出家人,蒐集了許多死人的恐怖相陳列在一個室裡頭,死亡的陳列室,叫人進到裡面去的時候都能生恐怖心。這也很不容易,這是教人什麼?知道死亡的恐怖,從這個地方生起警覺心。解脫的方法,後一首偈教給我們,『若能至誠稱我名』,念觀音菩薩聖號要至心去念,以至誠心去念,至誠心就是一心不亂。『彼諸惡相皆銷滅』,這個惡相在你的心裡面就沒有了,為什麼?好惡不二才叫做一心。好相跟惡相不二,這是到一心不亂,恐怖自然離開了。

  下面一句,則從理上講的。『由我大悲觀自在』,這個裡頭著重在悲心,悲憫一切眾生死亡之苦、死亡之恐怖,而以悲心拔其苦,以慈心令其得樂,以觀自在令一切眾生得真實的解脫,生人天善道中。六道的交感,我們講六道受生去投胎,是在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這一念關係到你底下這一生,臨命終時一念善決定生善道,臨命終時一念恐怖會落到惡道,臨命終時心地清淨,心裡面有佛、有菩薩,決定生淨土。所以念佛菩薩名號念一輩子,就好像練兵一樣天天在操練,最後這個時候就好比打仗,勝負就在這分。能不能往生是最後一念,最後一念是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決定往生。這就是平時要念得熟,平時要看得開,平時要放得下,看得開、放得下,臨命終時沒有障礙,這叫福報。

  這一點與我們能不能生西方淨土是關鍵的所在,這一點也決定不可以疏忽,為什麼說不能疏忽?習氣實在可怕,不要以為我這一生佛號念得很不錯,念得很好,我每一天都念十萬聲。你要不注意改習氣、改毛病,不能把身心世界常常放下,到臨命終時,萬一看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情、聽到一個不如意的音聲,心裡面起煩惱,又耽誤了,這一生又去不成了。習氣太可怕了,一定要改習氣。你看最近的電視劇,剛剛結束的「春夢了無痕」,我不曉得你們看過沒有?關振豪、唐月眉確實是改過自新,斷惡修善已經到純善的地步,可是兩個人一見面,由於習氣,習氣不斷,所以彼此發生了誤會,而落一個悲慘的下場。我們看了這個要提高警覺,知道什麼?習氣之可怕,真的改過遷善,兩個都是善人,從惡裡頭改過來向善,真善!真正的善人,不簡單。

  我們就怕什麼?臨命終時習氣還存在,真正是斷惡修善,佛念得真好,又有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萬一到臨命終時這個習氣一發作出來,又完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又去不成了,再要得到人身,再來修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去,可怕極了。所以斷習氣、改毛病,我們要特別注意到。從哪裡改起?一切事情要看開一點、要放下一些,不要與人計較,得過且過。能讓人,一定是自己有福;處處跟人爭執,是薄福之人,沒有福報。學忍、學讓,學吃虧,肯上當,明明別人欺負我們、壓迫我們、欺騙我們,都能忍受,都能夠歡歡喜喜受持,這樣臨命終時才有把握,不為一切境界所動搖,依教修行。好,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