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講習  (第十九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9

  請掀開八十六面,我們看第五大段,「圓義分齊」。在這一大段裡面,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華嚴》是屬於圓教。首先我們對於圓教要有個概念,前面所講的小教、始教、終教、頓教,都是對特殊對象而說的,就是一類的根性,屬於哪一類根性的人,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給他講經說法指導他修學。眾生的根性無量無邊,由此可知,所謂小、始、終、頓,也只是大類。

  這個大類,每一大類裡面細分,那就不勝其繁,太多太多了。這些情形,我們在讀經,尤其是閱藏的時候,假如不閱藏那就不談了,閱藏的時候,你看佛講的那些經,他每講經他都有對象,而且必定是應機而說。小乘經,分量短的不到一百個字。實在講小乘經不超過一千字的相當多,你看《四阿含》,特別是《雜阿含》跟《增一阿含》,能夠體會出世尊應機說法的善巧。這個根性,有些是想得長遠的利益,有些是要解決眼前的問題,佛統統都說。你眼前有什麼困難,就給你說法,幫助你解決眼前的問題;你要想將來有個什麼打算,有什麼期望,佛就跟你說未來的利益,以及修學的方法。這些我們在大小乘經典裡面統統可以看到,只要細心去留意觀察,知道對眾生說法的原則,他所掌握的原理原則,以及他在技巧上的變化,就是經中所講的善巧方便。這才能真正利益一切眾生,才能叫眾生得殊勝的利益,這個利益是眼前的利益。所以佛說法才能夠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道理在此地。我們要學,這些地方都是很重要修學的處所,決定不能夠忽略。善學的,一定先要設想一下,如果這個請法的人,他提出這個問題向我來請法,我怎麼答覆他?我怎麼跟他講?先想一想。然後再看經上佛怎麼答覆他的?佛怎麼跟他講的?這你才能求到進步。

  學講經也不例外。我都曾經跟你們說過,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聽他講經。我在聽經之前,我有充分的準備,我把經文仔細看,註解也仔細去研究。我去聽的時候,這段經文我講是怎麼個講法,他是怎麼個講法,他哪些地方比我好,這個樣子你的進步就很快,你就真能學到東西。不是一味去依靠他,一味去隨著他的路子走,那到哪一年你才能開悟?去聽經的時間不長,台中李炳老講經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它裡面還有翻譯,還有翻譯台語的(就是福建話),所以實際上他使用的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可是四十五分鐘的經,我們要好幾個小時來做準備聽經的工作,我們才真正能聽到東西、真正能學到東西。沒有充分的準備,冒然到講堂去聽經,你多分的利益就不容易得到,所以聽經要做預備。聽完之後能有機會複講,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在講台上成功的關鍵,你要不上台講,你就沒有辦法學出來。

  今天佛學院很多,中國、外國都很多,為什麼佛學院裡頭訓練不出人出來?沒有講台練習。所以他念了四年,上講台不行。李炳老當年那個培訓班,特色就是有講台,有兩個練習講經的場所,一個台中蓮社,是女眾練習的場所;另外還有個靈山寺,那時候靈山寺請李老做導師,所以靈山寺是男生在那邊練講的場所,他有實習的道場。經常不斷的,學生利用這個道場上台練習講經,千錘百鍊鍊成的,這一點要曉得。佛法,我們既然出家了,就要把出家的事情做好。有一些年輕人不懂這個道理,去念大學,到外國去留學,有什麼用處?浪費那麼多的時間,所學非所用。如其是有四年的時間去念大學,你要有四年的時間在講台上天天鍛鍊,四年之後,在講台上成為有名的大法師了。你四年大學畢業出來之後,沒人理你,你所學的東西,跟一般學生平平,沒有出色之處。四年學的知見,學了很多科目,學了很多常識,弘法利生用不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我在台灣的時候,我跟印海法師,我們兩個同年,他現在在洛杉磯。我在台中跟李炳老學十年,學講經,他那個時候在美爾頓英文補習班,補習了十年,他念了十年英文。我們兩個人同樣都使用十年的時間,可是十年之後,我們的成就不一樣,這個相差懸殊太大太大了。念了十年,真用功念了十年的英語,普通跟美國人應付沒有問題,講經不行,我們講經他把經翻成英文的時候,不行,翻不出來,你才曉得這個多艱難。我們碰頭的時候,他講說:你那個路子走對了。你要是三年不離開講台,你真的就成功了,世間一般學校去念三年書,怎麼比也比不上你。我們搞的是這一行,印祖講的「敦倫盡分」,倫就是行業,敦倫就是我們要敦睦這一行,把這一行做好,敦就是做好的意思,就是恭恭敬敬把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我們今天曉得我們是哪一個行業,外國語文不懂沒關係,找翻譯,你講好了,人家自然給你安排翻譯,他需要,不是我需要。

  我們這一行是個特殊的行業,跟世間這些行業,說有關係,關係很密切,說沒有關係,毫不相干。世間行業要講求學歷,我們這個行業講求道業,不講求學業。所以沒有念過書的,不認識字的,他真正修行,經講得好的,到社會上哪個不尊敬?你們看看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面記載的持律法師,晒蠟蠋的,那個人沒念過書,不認識字。那麼樣的老實,可貴就是老實,頭腦裡頭沒有雜念,不會拐彎的,直的。夏天人家晒衣服,人家說香燈師,蠟蠋搬出去晒晒。你們會不會把蠟蠋搬去晒?我相信你們個個都聰明,不會。他就那麼老實,就把蠟蠋統統搬出去晒去了。老和尚看到他老實,知道他有成就,這一般人比不上,叫他不要做香燈師了,到育王寺去拜舍利,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老實,教他一天拜三千拜,他就老老實實去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開悟了。開悟之後,他會講經,也會作偈子,都作得很好,許多地方請他去講經,大家對他沒有一個不尊重。沒有學歷,小學都沒有畢業。所以我們這一行是重道業,不重學歷,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所要爭取的,如果你要真正發心弘法利生,爭取的就是講台。一定要在講台上千錘百鍊,要虛心,要謙下,向每一個聽眾真誠的討教,請大家來指教,幫助自己進步,這就對了。決定不能夠傲慢、不能夠自滿,自滿你的境界就到此為止,不能再向上提升了。要曉得學無止境,等覺菩薩都謙虛,等覺菩薩都向初學的人討教。這就是儒家所講的,「下學而上達」、「不恥下問」,所以才能成就真實的智慧。不敢輕慢一個眾生,成就自己的道業,什麼道業?禮敬諸佛,成就禮敬諸佛,不輕慢一個眾生。所以在經論裡頭諸位稍稍留意就能看到,世法佛法都一樣,只要留意,只要你細心,學的東西學不盡,不要說一生學不盡,生生世世都學不盡。所以善財童子大家看到很羨慕,他遇到這麼多善知識。其實我們不比善財差,我們周邊的善知識比《華嚴經》上講的多得太多,可惜的是,可惜我們不是善財,要是善財你學習的進步就太快了。

  佛在《華嚴經》上講得好,基本的一個條件,就是一定要得佛力加持,不得佛力加持那就太難太難了。說法的人要得佛力加持,聽法的人也要得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有哪些條件?第一個條件,善根,宿世的善根,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親近善友。清淨就是菩提心的深心,喜歡清淨,善友是外緣;喜歡清淨這是你裡面自己具足的緣,善友是外緣,內外緣都好,歡喜親近善友。親近善友當中,你不要去看善友的毛病。善友有沒有毛病?當然有毛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一發現這個善友的毛病,算了,不親近他了,你把你的機緣馬上斷掉了。你要了解的是他的毛病是什麼,礙不礙事,小毛病不礙事,沒有什麼關係。

  像古代鄭康成親近馬融,馬融是漢朝大儒,他有毛病,我們在書裡頭記載也看得出來,第一個,他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第二個,他喜歡音樂,喜歡這些物質享受,他上課的時候,後面還有女樂唱歌彈琴,一面欣賞一面上課,他搞這一套。他用一個布帷攔起來,女樂在後面,他家裡養的有樂隊。所以上課的時候常常樂隊在他背後演奏,這些學生上課,學生當中也有不老實的,總想往後面去看看,這難免。那麼多學生當中只有鄭康成(鄭玄),三年從來沒有斜視一眼,馬融看出來了。馬融說:這個學生把我所有的東西全部學去了,三年全部學去了。學去了,不甘心,知道這個學生將來成就在他之上,不甘心,想害他。你看看你學東西學成功、學好了,嫉妒的人有,連老師都嫉妒!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連老師都嫉妒,但是鄭康成知道,怎麼不曉得?曉得。曉得什麼?他真有學問,他講的東西真有道理,沒錯,他只學這一部分,他不學那一部分,這叫善學。換句話說,老師的長處他完全得到;老師的缺點,他改過來,他超過老師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果你要在今天親近一個善知識,這個善知識一點毛病都找不到,給諸位說,打著燈籠去找也找不到,沒有。古今中外都不會找到一個,除非你把佛找到,你找不到佛的話,菩薩都有過失,等覺菩薩還不圓滿,你哪裡去找個十全十美的善友?找不到。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家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糊塗。學人之長,捨人之短,那你就是會學的。這是講到參學。

  五十三參,這些善友是什麼?就是我們周邊從早到晚所接觸一切人事物,這用他們來做代表。我們講這部經,要用現代話的講法。譬如五十三參,前面三位是代表三寶,三寶擺在前面,後面才是一切社會大眾的這些生活,說的是這些。三寶當中第一段,在《四十華嚴》裡面是吉祥雲比丘,八十卷裡面翻的是德雲比丘。他教我們什麼?他教我們學佛,學佛應該怎麼個學法?這用出家人來做代表,學佛怎麼個學法。第二位善知識海雲比丘,海雲比丘代表法寶,什麼意思?學教怎麼個學法,我們研究經教,這法寶。第三位妙住比丘,代表僧寶,裡面講什麼?修行怎麼個修法。你看多實際,開頭這三位善知識代表三寶,一個學佛,一個研教,一個怎麼修行。第四位彌伽長者,這是在家居士,佛法是教育,佛法是教學,所以頭一個他代表教學。教學要怎麼個教法?他很歡喜講演,凡是到哪個地方,聚集群眾跟大家講演,跟大家說法;用現在的話說,社會教育,如何從事社會教育工作。你看看它東西多踏實,你學了真的馬上就管用,哪裡說經典跟我們生活脫節?哪有這回事情!經典跟我們生活脫了節,這個經典學它幹什麼?這個經典哪裡能稱得上是高度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所說的字字句句跟我們生活學習密切相關,一點都沒有離開。這部經我們念了就真有受用,學了真有好處!所以這部經是圓教,大圓滿。大圓滿就是遍及一切各種不同的根性,跟其他的經不一樣,其他的經教它是有特殊的對象,不是那個對象他就得不到利益。《華嚴》是圓教,無論什麼根性統統都得利益。得益淺深廣狹就隨眾生的器不一樣,有人得的利益深廣,有人得的利益比較淺、比較狹小。這個佛在經上也有比喻,好像天上下雨,雨水落在地下,大樹它吸收的水分就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就小,用大樹跟小草來比喻根性不相同。根性大的,他得大利益;根性小的,他得小利益,沒有不得利益的。這是圓的意思,我們要懂。這部經是屬於圓教。

  清涼這裡面有幾句話,很重要。在八十六頁倒數第三行,「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這個幾句要緊!海是比喻,教是如來的教學,在此地我們就剋定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佛所講的義理、方法、境界就像大海一樣,深廣無際,所以佛法的內容是包含無外,無外就是無所不包。今天我們講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學,它的內容也不敢說無所不包,它的缺陷還是很多很多。縱然這個世間的東西它應有皆有,人道以外的它就問題來了,天道的狀況它不知道,餓鬼道的狀況它也不知道,何況他方世界?你就想想它的缺失有多少,真是掛一漏萬。而佛在經裡面跟我們所講的,你看範圍多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此界他方,沒有邊際。這一切法怎麼來的?怎麼變化的?產生一些什麼結果?這佛統統都說盡了。雖然不能把每一樁事情詳詳細細給我們分析講解,原則都掌握到了。聰明的人聽了這些原理原則,大致上他都能夠得到。

  「色空交映」,色是色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相,空是講體性。色空交映,就是體相交融的意思,空性就在色相之中,色相沒有離開空性,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德用」是講作用,無論是體性的德用、事相的德用,都是無窮無盡的,這落實在教相上。「語其橫收,全收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是小乘,除小乘之外,還有人天,人天算在裡面,通常我們講五乘佛法。五乘佛法裡包括人天,講三乘佛法不包括人天,人天沒出六道。「總無不包,方顯深廣」。不但是人天,連地獄、餓鬼、畜生都包括在其中,真的是無有不包。這幾句話,雖然很少,文字不多,可以說已經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都給我們顯示出來了。人家要問你,佛教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到底講些什麼?這是個答案,很好,標準的答案。世尊四十九年就是說這個,你要問這一部《大藏經》內容是什麼?就這幾句,這個答得就沒錯。

  我們再看八十七面,從第一行當中看起,「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前面四教:小始終頓,它不能包括圓教,但是圓教裡面一定包括它們,這才圓滿。它們所講的是一部分,圓是講全體,所以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在圓教裡面,這個四教是平等的,四教是一如的。「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十善五戒就是人天,顯示前面所講的,總無不包。「尚非三四,況初二耶」。這個三是終教,第四是頓教,初是小教,二是始教。「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所以圓教是融通,不是侷限的。但是在四教裡頭它是侷限的,四教裡頭確實有分別、有執著,圓教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故此圓教語廣」,從廣來講,「明無量乘」。前面跟你講三乘、五乘,不是真給你說,概略說的,是歸納起大類來講的;如果展開,展開是無量乘。小乘根性的人,小乘根性是一類;你要細說呢?細說每一個人根性都不一樣。小乘如是,大乘亦復如是,乃至人天也是如是。

  每一個人思想、見解、境界各個不相同,所以說法能令那麼多聽眾,幾百人、幾千人聽眾,人人歡喜,人人得利益,你想想這是多難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佛法的講經,在一般來說,這叫大講演。大講演不是人數多少,十個、八個都是大講演,為什麼?他程度不齊,跟一般學術性的講演不一樣。學術的講演,講一個專題,大概都是有這些修養的、有這些知識的人,他們來聽,那個講演範圍是有限的,容易講。學校裡面上課,容易講,學生程度整齊。佛教這是一種社會教育,聽眾有得博士、碩士學位的,還有不認識字的,有老參的、有初學的,男女老少,差別太大了,你要統統都能顧及到,這個事就不是容易了。所以這叫大講演。所以這種講演,你要不得三寶加持,那怎麼行?所以三寶加持裡面,基本的就是善根,再就是親近善友,還要加上清淨信心。對佛生清淨信,對法生清淨信,對善友生清淨信,信為道元功德母,你沒有清淨信心得不到東西;有清淨信心之後,還要有願力,有堅固的願力,發願修學;再還要加上大悲心,真正能夠捨己為人。教化眾生,你要具備這些條件,你一定得佛加持。具足這些條件,不論你什麼身分,不論你什麼層次,一定得三寶加持,三寶是清淨平等的。所以本身要具備條件,缺一個條件就得不到加持,縱然有佛力加持,不是滿分的。所以我們要得佛力圓滿的加持,這些基本的條件我們自己一定要具足。這些條件都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然後對圓教的教義,你才能夠體會到,你才能夠契入,這是廣無量乘,無量乘就能夠契合無量眾生的根機。

  「語深唯顯一乘」,從它的深度來講,《華嚴》唯顯一乘。一乘是什麼意思?令一切不同根性的根機,平等成佛,一時成佛,這才叫一乘法,這才叫不可思議。龍樹菩薩稱此經為大不思議經,它不思議在哪裡?能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善財童子在末後給我們做個榜樣。古來祖師大德特別提醒我們,《華嚴》到最後一生圓滿成佛,用什麼方法?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真正圓滿!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成佛不圓滿,諸位一定要懂這個意思。你成佛也不過就是在十住、十行、十迴向位,你在這個地位,達不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祖師大德在這部經上特別提醒我們,我們要注意,顯示西方淨土無比的殊勝。

  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引用隋唐這些大德,都是了不起的這些大士,這裡面有中國的、有日本的、有高麗的(高麗就是現在韓國),像元曉這是高麗的,這些都是真正有成就的大德。他們曾經用過心思去研究,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一切經典,哪一部經典是第一?找第一,幾乎大家都公認《華嚴》第一。《華嚴》說得圓滿,無論在理、在方法、在境界,後面還帶表演。其實佛講經帶表演的,很多經上都有,《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就是表演,也是做給我們看的,可是總沒有《華嚴》講得這麼多。《華嚴》是五十三位善知識,實際上是五十四個人。德生跟童女有德兩個人是一會,實際上是五十四個人。也有人說五十五,但是五十五,文殊菩薩是兩次出現,實際上是一個人。這是《華嚴》裡面表法的人數最多、最詳細,公推《華嚴》第一。《華嚴經》再跟其他諸經做一個比較,這是那個時代這些大德們公認《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為什麼《無量壽經》第一?《華嚴》到最後的圓滿歸《無量壽》。所以這些高僧大德有一句名言留下來,《華嚴》、《法華》只是《無量壽》的導引而已。《華嚴》、《法華》是引導我們入《無量壽》的,《無量壽》才是真經,才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

  我們細細觀察、細細想想,他們講的話有道理!如果照《華嚴》的修學,不往生淨土,你就修成功了,你在華藏世界。生到華藏世界,你證得初住菩薩,十信心滿,入住初心,便成正覺,這就成佛了,從這一天起,世尊給我們講的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普通人講的,是對剛剛證得圓教初住菩薩講的,你要得到究竟圓滿的果位,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證得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第二個阿僧祇劫是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是八地、九地、十地,你才曉得愈往上去愈難。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普通人說的,以為我們從今天修,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了,哪有這種便宜事?我們現在念書是沒有學籍的,要從一年級才算起,我們是幼稚園,還沒有念一年級,不算。要把我們生生世世修學的加進去,那就是佛在《華嚴》講是無量阿僧祇劫,不是三個阿僧祇劫,無量劫。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然後才曉得淨土的殊勝。

  為什麼淨土教在末法時期這樣受到歡迎?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我在美國,印海法師是我的老友,過去我們同在一起,在台灣辦大專佛學講座。他到美國去之後,在美國住了二十多年,建一個小道場。他那個小道場大概只有我們這個房子這麼大,來參加法會共修的,十幾個人,頂多二十幾個人,二十多年來都是這個樣子。我到美國遇到他,他請我講經,我講淨土,聽眾愈來愈多。我離開的時候,勸他講《無量壽經》,他說:《無量壽經》,沒講過。我說:沒講過,沒有關係,有黃念祖的註解。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書,但是我有講過好幾遍的錄音帶,都供給他,都可以給你做參考,你可以發心講。他《無量壽經》一講之後,聽眾是愈來愈多,現在他已經換成一個大道場,那個道場比我們這裡大得太多,信徒愈來愈多。這是什麼原因?換了方法,完全修淨土,弘揚淨土。修淨土,弘揚淨土,不僅僅是得阿彌陀佛加持,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加持,他得這個力量。所以道場興旺起來了。他以前講法相、講唯識,講的那些東西,人家聽了,也很難聽懂,聽懂了也沒用處。《無量壽經》,字字句句都能落實到生活上,學了真管用。所以末法時期,你修學這個法門,契機契理,真正是自利利他。其他的這些經論典籍,我們如果需要參考的,不是說不能看,我們需要參考,這些知識我們要懂,我們要在這部經上去發揮、去講解,把這個經義講得更透徹、更明瞭。可是要記住,我們是講給大眾聽的,大眾是什麼程度一定要顧及到,我自己悟入甚深,我把我的東西講出來,聽眾程度很淺,他依舊得不到受用,這個就錯了。一定要考慮聽眾的根機,他們要能夠接受,他們聽了能生歡喜心,這個弘法利生的工作就真的做好了,做圓滿了。

  一乘就是一生成佛之道,一生成佛的方法,而且成的是究竟圓滿佛,這真不可思議!一乘裡面又分為兩種,「同教一乘」跟「別教一乘」。「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法華經》是的,中國禪宗是的,禪宗也是同教一乘,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別教一乘」,這就少了,只有這一部經,「唯圓融具德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所以圓教能包括同教一乘,同教一乘還不能包括別教一乘,這比較特別。古德判《無量壽經》說,大中之大,大乘裡面的大乘,圓中之圓,圓教裡面的圓教,唯一真實,說到一乘當中的一乘。所以我們學佛對典籍不認識,那很糟糕,你要真正能認識清楚。在一切經裡頭,我們選哪一部經?你真正選對了,真選明白了。像這些,如果沒有人給你指點,你自己要在裡頭去研究,一樣一樣搞清楚了,再到裡面去選擇,太難太難了!你要搞到哪一年,你才能搞清楚?這就是親近善友,關係就太大了,對善友要能生清淨信心,我們就少走很多冤枉路,直截的就契入,所謂後來居上,這個話有道理。我們吸取前人的經驗,把前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省多少事情?人家花了幾十年,我們幾天就學來,就在他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又往上提升,這就超出了。別教一乘裡面最難得的,就是「圓融具德」這一句,具是具足,德是德能,一樣都不欠缺,圓圓滿滿,這太難得太難得了,純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剛才說等覺菩薩都還有欠缺,都還有不圓滿,唯有如來果地才真正得大圓滿,沒有欠缺了。

  清涼大師為我們顯示,他開了四個科目,四門,第一個,「明所依體事」,即事法界;第二個,「攝歸真實」,真實是性,事是講事相,宇宙人生的現象,真實是理體,這理法界。下面兩個是講它的作用、德用,「彰其無礙,即事理無礙法界」;末後講「周遍含容,即事事無礙法界」。清涼為我們說出四種無礙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再細說,「各有十門,以顯無盡。」這裡面的味道太濃,味道太厚,無限的深廣,道霈禪師在這裡節略它的綱要。末後,他在那裡勸我們,末後有幾句話勸導我們,這個文在九十九面,九十九面第二行,我們念一念:「疏論」,這是清涼的《疏》,李長者的《論》,「發明經中圓義最為詳盡,不能具引」,他這裡引,只引一個綱目,詳細的是在原文裡面,原文諸位手上都有。「有志入斯廣大法門者,宜博覽深思焉。」

  我們這次講這部經,是先講經文,不談玄義。為什麼?如果要講玄義,我看至少要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大家都接觸不到經文,聽眾就會跑掉了。你講得太囉嗦、太繁,講的我們也不懂,我們想來聽經的,一句經文都沒聽到。我們要懂得契機!所以這種深的意思,暫時不說,等什麼?等我們全經講完之後,我們再把這個來做總結論,那就有味道了。為什麼?全部《華嚴經》他聽到,然後講《華嚴經》裡頭精要的義理,特別有味道。所以玄談,跟諸位報告,玄談是對老修說的,對有基礎的人說的,那才有味道。初學的人,那是摸不著頭腦的,摸不到邊際的,他對這個就很難產生興趣。

  可是我們自己修學的人,玄談我們用道霈他節錄的綱要,好。這個綱要裡頭,這一段東西要把它背熟,要記得很熟,然後你入文,你就會感覺得很輕鬆、很方便。像四法界裡面,他提出這十個綱,這十個綱一定要記住,在八十七面最後一行:「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應感」,這個要能背得出來,要能記得很牢,而且先後次第不可以亂。所以我們背的時候,最好是一、教義,二、理事,這樣你就不會亂,順序都連起來了。這個綱目什麼意思,你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這個節錄好,這個節錄的本子非常便利於初學。這一部分的東西要背過,現在暫時不能理解,沒有關係,你把它記熟。記熟,到聽經的時候,經文裡頭統統都會講到,這是散布在全部《華嚴經》裡面。換句話說,全部《華嚴經》所講的,不離這個架構。這裡面最精彩的就是十玄門,十玄就是周遍含容,事事無礙,在九十二面。理事無礙裡面,彰其無礙,第三,在八十九面。這個綱目都非常重要,能把它的小註背誦就更好,不能背誦小註,這個綱目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實在講它這個分量已經不太多,我希望真正要學《華嚴》,一定連小註都要能背過,要背得很熟,你將來入經文,你聽經跟將來自己弘揚、講解,這是基礎。你沒有這種基礎,你怎麼辦?

  道霈禪師節錄的,還是以《疏》為主,《論》裡面節錄的並不多,《論》裡面只在九十八面,只有五行文。在九十八面第六行,「論,教義差別,亦有十門」,把十個綱目都抄在此地,詳細的,詳細在《合論》裡面,他是以清涼的《疏》為主,可是《論》裡頭也有非常精彩的開示。所以原書我們要讀,我們要背誦、要牢牢的記住,用這個本子好。我們如果在裡頭再畫、搞的時候麻煩,他已經搞出來了,而且做得還真不錯,非常適用。你看看他的玄義這麼一冊,薄薄的,就這麼厚一本。它的原書,原書《疏鈔》那麼厚一本,那麼大的一本;這個也是,也是第一冊的一本。兩本,他把它節錄成這麼一點點,好!這一本裡頭,前面去掉它一些目錄,實際上不長,前面目錄去掉這麼多,這個去掉差不多將近一半,去掉一半了。所以他這個的確是節錄得好,對我們後學真是有好大的幫助,這是我們要感激道霈禪師的。

  下面這一段,第六段,在九十九面第四行,「所被之機」,這一段是講什麼條件能夠學這個法門,要具備什麼條件?或者是具足什麼樣的資格,才能做《華嚴》的當機者?這就很重要了。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出十類,前五類不行,決定不是《華嚴》當機者。第一個講無信,九十九面倒數第四行末後這一句,「一、無信非器」,根本他就不相信,他根本不能接受,這個當然不行,「以聞生誹謗墮惡道故」。「二、違真非器」。這些我們都要記住的。第一個,無信,大概我們不會犯這個,我們信心不夠深,這是可能有的,但是總會相信,還不至於謗法。可是違真,這就很可能犯這個毛病,為什麼?依經教求名聞利養,打著佛教的招牌搞名利,如果我們走上這個道路上去的時候,將來的後果也是三途。這個就是「不淨說法」,不淨是裡面有貪瞋痴慢,說法,說法是增長自己的貪瞋痴慢。所以雖然是講經說法,果報還是在三途,這是特別要提醒自己的,弘法利生真的要一塵都不染。

  今天我上課遲到幾分鐘,接到台北一個長途電話,那邊有很多人捐贈房子、捐贈地給我。就有很多人聽到,要找我,要怎麼樣,這樣處理,那樣處理。我就跟他說:我會回台灣去一下,跟大家見見面,謝謝大家,我一樣都不要。我說:我可以接收,接收過來的時候,你們大家成立一個董事會去管理。我說:董事長,叫悟道去當董事長,我不幹,我完全退出。你們發生疑難雜症來找我,我教你怎麼解決,我自己決定不幹,捨得乾乾淨淨,我什麼都不要。年歲這麼大了,還搞這麼拉雜事情,年輕都不搞了,何況老了還叫我搞,我哪有那麼傻!

  我一個人悠遊自在,我過的日子多舒服!我可以全世界到處去玩,走到哪個地方,講個一、二次講演,你看哪個地方對我招待都很優厚,把我當上賓看待,我永遠作客,不做主。主人很累,客人受人招待,這多自在!人想通了,要做快樂的人,哪裡去做那麼笨的人?不幹!永遠作客,不要做主。一切所有的,我們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有所有權你就苦了。我有使用權,我在這裡享受用一天,走了,一切與我不相干。使用權就好像我們住旅館,我們住幾天,我有使用權,我在這裡享受,很自在。所有權是旅館的老闆,他有所有權,有所有權,今天房子漏了,哪裡不能用,他還找人來修補。我們不管這個事情,你說多自在!學佛就是學智慧、學聰明,不幹傻事。所以名聞利養決定不沾,我們生活一切受用已經自在,一切都有人照顧得很好,何必自己還找麻煩?

  這個地方,這個話說得好,這是清涼大師講的,「依傍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那個善不是真善,邪善。世間人邪正搞不清楚,他把邪善當作真善,彼此都造業,會說法的法師造業,那些信徒供養捧他的人也造業,這個就不得了。「三、乖實非器」,乖是違背,雖然學這部經,雖然講這部經,不解如來真實義,以自己的意思來解經,錯了,這就乖實。「如言取文」,如言取文是什麼意思?依文解義。「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超情至理是真實義,不解如來真實義。依文解義,佛家常講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這是錯了。上面講的這三種凡愚,「故下文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這講是凡人、愚人。第四種,這是小乘人,「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他們不相信大乘法,他絕對不相信《華嚴經》是佛說的,就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取出來的,他們說是龍樹菩薩偽造的,根本就不是佛說的,這是見解很狹劣。所以二乘人在華嚴會上如聾如盲,意思就在此地。第五種,「守權非器」,這是講三乘聖者,包括權教菩薩在其中,他們分別執著,不相信有圓融具德的法門,縱然聽了他不相信。所以後面說,「不信不解,不順不入」,這個不是真實菩薩。這五種都不是《華嚴》修學所要求的條件,這五種都不符合,這五種非器。

  後面五種就是正確的,這是《華嚴經》教學的對象。第一個是「正為」,這是一乘圓頓根性的人,正對他們的機,他們接觸一定生大歡喜心,夢寐所求的大法,沒有想到就在眼前,他能生出這個歡喜心。第二類「兼為」,雖然不是圓頓根性,但是對於圓頓一乘大法歡喜,雖不能夠悟入,他相信,他不懷疑,喜歡讀,喜歡聽,這在阿賴耶識裡面播下金剛種子,所以這個叫兼為。第三種叫「引為」,引是引導。前面所講的權教菩薩,雖然他不能夠接受圓頓的大法,但是他不反對,他知道有圓頓的教法。如果他不拒絕,也能夠來聽,聽久了就受長時間的薰習,對他就有好處。實在講圓頓根性也不是天生的,還是長時間薰習成種。為什麼世間會有一類圓頓根性的人?過去生中積的善根,曾經多次接觸圓頓大法,阿賴耶識裡頭有這個種子,遇到緣起現行。這就是前面講的善根,宿世的善根,遇到緣起現行。所以這個引就是薰習。只要他不排斥、不拒絕,講經他天天來聽,這一部經從頭聽到尾,這麼長的時間薰習,決定會起作用,一定得利益。這上面講,「後因薰習,方信入圓融」。第四「權為」,權是權巧方便,是對前面二乘人所講的。權為裡面,此地說得很清楚,「故諸菩薩權示聲聞」。佛菩薩為了要度二乘人,破除他們的分別執著,希望他們能夠接受這樣的大經,佛菩薩就示現為聲聞眾,跟這些二乘人一樣的固執,一樣的排斥不接受,但是有個特別的機緣,他遇到了,他也來聽了。實際上是做給二乘人看的樣子。他們那些同伴:你聽了怎樣?還不錯,可以聽。慢慢就把他們引過來,是這個方式。這是佛菩薩真實慈悲、真實的誘導,用這個方法。後面這是「遠為」,遠為就是凡夫外道,他們根性雖然是劣,也未必能聽得懂,也未必能解其義,可是聽眾當中還就有這些人,他根本聽不懂,但是他天天要來聽。我過去在台中,李老師法會裡面,這樣的人就很多,每一次講經他都來。問他聽懂沒有?不懂。不懂,他也願意坐在那個地方,眼睛看著老師,耳朵仔細的聽,口裡頭他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在那裡念兩個鐘點佛,每場必到。所以這些人實在講也是影響眾,來壯觀這個場面,有這麼多聽眾。其實他不懂,雖不懂,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善根種子他真的種下了。這是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的十種根性,後面這五種是修學大經、聽聞大經的條件。

  在末後結論裡頭,他說的這幾句話好,「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在一百零二面,最後這一行,最後這一句。又說,「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而非所被。」這是從理上來說,這部大經普遍被一切根機,就像《無量壽經》一樣,廣被九界眾生。這是說真實的,前面講那五種,那是一時不能接受,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所以要是往遠處、深處一看,這部經是沒有一個不得受用的,九法界一切眾生都得最殊勝的功德利益。

  李長者他這裡頭一段,也有很精彩的說法,我們看《論》,一百零三面第三行,「此經法門付囑何人者,謂付囑大心凡夫」。李長者在《論》裡頭,特別強調大心凡夫,他有根據,他不是隨便說的。「如來出現品」,這引用經文,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佛子,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這是引用《華嚴》經文裡面兩段話,然後他給我們解釋,底下,「解云:生如來家者」,怎麼叫生如來家?「自覺」,這第一個條件,這兩個字就是一句,要自覺。「自身、法身、根本智,與佛真性,性相平等,同無性味,混然法界,自他情盡,唯佛智慧明徹十方,無性無依,無生死性,名為生在佛家。」這個是長者給我們做了註解,什麼叫生如來家。這些話,我們能做得到嗎?這是我們的境界嗎?我們一看,不是的。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境界?還是前面一句話,大心凡夫,我們沒發大心。諸位曉得,大心一發,你就住如來家,就生如來家。這個說得很明顯,我們是凡夫,我們可以做得到,這小心量是決定不行的,一定要發大心。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諸佛如來是這個心量,這是真心,真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是迷失了真心,在一切法裡面分別執著,把心量搞得這麼小。小到實在可憐,不但不能容人,連自己都不能容忍,自己心裡常常有矛盾,自己都不能容納自己,還能容納別人嗎?自己一會想這個好、一會想這個不好,自己跟自己都打架。所以要想修學一乘,沒有別的,從哪裡做起?拓開心量做起。

  你真正能把心量打開就「自覺」。自覺而後,給諸位說,你才有「自身」。我們現在有沒有自身?沒有。怎麼說沒有?做不了主。我要想我這個身體圓滿,我這個身體健康不生病,做不到,做不到你就沒有自身。你要曉得,你心量拓開,自覺之後,你就有自身。自身是什麼?你自己做得了主。佛經裡面講的「我」,「我」的意思,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所以佛經上說,八種我,八種自在,你才有自身。不要看到這個自身,以為我們有,錯了,你依文解義。這個自身是自在身,是真正做得了主的身,應化在這個世間也自在。「法身」,法身是體,理體。自身是現相,報身、應化身這是自身。「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淨心,無知,清淨到極處,這個心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所以它是無所不知的根本,稱它為根本智。

  「與佛真性」,諸佛的真性跟我們自己的真性平等的,諸佛的法相跟我們的法相也是平等的。「同無性味」,無性就是自性,無性才是真性,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混然法界」,跟法界圓滿的相應。「自他情盡」,情是分別執著,在一切法裡頭分自分他、是非人我這個念頭斷盡,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這個時候顯露出來什麼?顯露出來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就是自性的智慧現前,法身、般若、解脫現前,我們講的三德祕藏。這個時候「明徹十方」,這是你起作用,十方三世逐漸逐漸都明白、明瞭了。「無性無依」,這個無是遠離的意思,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自性,這個也不執著了,你還執著有個自性,你的真性裡頭還是有一物,那就錯了,你還有依,依是情執,沒有了。「無生死性」,這個性是體性,真正證得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這個是如來境界,「名為生在佛家」。

  你契入如來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由此可知,大心一發就超越十法界。怎麼超越的?我們從前有個比喻,十法界是個邊際,像我們現在一般小朋友喜歡玩的氣球一樣,氣球吹氣,吹得很大,再多吹一點爆掉了,就行了,就出去了;你不夠的話,你永遠在裡面,很糟糕,你出不去。所以心量要大,再大、再大,把六道衝破,六道突破了;再大的時候,十法界也突破,就行了。所以你的心量不大,你怎麼能突破?這是大乘法比小乘法妙太多了,大乘法就是教你心量不斷的擴大,把六道十法界就突破,它用的是這個方法。這個愈大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平等心都現前,不再斤斤計較是非人我,不再計較六道,也不計較十法界,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捨掉,就契入如來境界。

  然後就起作用,你看這個作用,「以自體無作平等悲智力故,紹隆正法,統治眾生。隨所應作,以法調伏,令諸眾生,差生死業,所有一切安樂之法,皆悉樂之,是則名為持佛家法。」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它起作用,起這個作用。然後你才想到,長者的話不錯,這個法付囑於什麼人?大心凡夫。他有資格契入境界,他有資格持佛的家業,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他就有這個條件。這個話說得太好,不囉嗦,真的符合簡易詳明,大心凡夫四個字。你看看在一切經裡頭講這個事情講多少,講都講不完,講到最後,我們聽了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他這個方法,你看這麼簡單,就是教你發大心。發大心捨己為人,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眾生,自他不二,這是下手之處。然後起用是「自體無作平等悲智力故」,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裡文字不同,意思完全是一樣的。自體無作,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無作。可見得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他沒有意思,不是說我有意,看到眾生可憐趕快去幫助他,不是的,他要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凡夫心,不是大心。大心裡頭完全是感應,接觸到之後自自然然的反應,沒有一念作意,所以稱作無作。如果我們有作意的,我們是有作,有作是凡夫,凡夫作。無作是佛菩薩作的,他作得比凡夫作得更圓滿、更實際,沒有作的意念,他真作了,這個就所謂是自性法爾如是。這個裡面顯示出來是平等性裡面的悲智力,大智大悲,無緣,無條件,所謂無緣大慈,這個緣當條件,沒有任何條件;同體大悲,盡虛空遍法界跟我們同體,同一個自性,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我們以這個來對待一切眾生,這樣的心對待眾生。

  「隨所應作,以法調伏」。這個應作與法性相應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講契機契理的,一定要雙契,這就是應作。契理不契機,佛不作;契機不契理,佛也不作。諸佛所作的都是以法調伏,「令諸眾生,差生死業」,這個差是遠離,就是離的意思。所以它有出離的意思,出離生死,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佛菩薩教化眾生這是最主要的目的,這是離苦。離苦後面就是得樂,「所有一切安樂之法,皆悉樂之。」令眾生離苦得樂,這叫持如來家業,續佛慧命,利益眾生。這是教給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契入華嚴境界,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弘法利生,幫助一切大眾都能夠得到如來最殊勝的教法、最殊勝的功德利益。所以它不同餘教,不同那些小始終頓,當然更不同於世間法的教學,顯示出《華嚴》無比的殊勝圓滿。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道霈的《纂要》節錄得非常好,真的是把這麼繁雜、複雜的玄義節錄成簡簡單單,條目非常清晰,對我們初學很方便。我們可以依著這個綱目,再去讀《疏鈔》的原文。你暫時不讀,也沒有關係,暫時不讀,暫時我們先從經下手,經完成之後再回頭來讀,味道會更濃。我們這次講解也採取這個方式,所以利用講經前面這段時間,把這個略略的給諸位做一個報告,使諸位認識《華嚴》,對《華嚴》產生信心、產生興趣,我們學習起來能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