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講習  (第十四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14

  請看七十七面,七十七面從倒數第三行看起:

  「說入佛果,不逾剎那」。我想我們在這個地方研究討論的時間雖然不長,前面經義諸位如果聽明白了,聽到經上這種說法,應該不會懷疑。經上所說的全是事實真相,入佛果就是證得無上菩提,圓教究竟的佛果,需要多少時間?真的是一彈指、一剎那。哪裡需要長年累月?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這樣的事情,我們能不能相信?能,因為在中國也有。我們在唐朝時候看到六祖惠能大師,那是一念之間轉過來的;再看六祖學生當中有個永嘉大師,也是一念之間轉過來的。永嘉見六祖的時候,一問一答,問完之後,調身就走了。六祖喚他:你怎麼去得這麼快?留他住一晚。所以他在宗門叫「一宿覺」,本來他一晚都不要住的,六祖留他住一晚。問題就是你這個念頭轉得過來轉不過來,一轉過來就是圓滿佛。怎麼轉過來?換句話說,你是不是真的徹底放下,把你的煩惱習氣統統放下,把你的知見放下,煩惱習氣放下是放下煩惱障。諸位要曉得,放下煩惱障,你就證阿羅漢果。證阿羅漢,哪裡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不需要,那叫笨阿羅漢,笨到所以然處了。放下所知,你就圓成佛道,就是放下知見。對不對?很對,佛在《楞嚴經》上說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你放下知見,你豈不是把無明破盡了嗎?沒有了。無明從哪裡來的?無明從知見來的,你有知有見就是無明。你要是無明從哪裡來的、無明怎麼來的?你這個念頭就是無明,無明就是這麼來的;你能夠把這個知見一下拋棄掉,無明就沒有了。

  教下證果很難,為什麼?天天在知見上做功夫。天天在知見上做功夫,天天在養無明,你無明怎麼能斷得了?所以比不上禪宗。禪宗的參究沒有別的,就是叫你二六時中不准你起分別,不准你有執著,不准你打妄想。禪宗的老師訓練學生,學生一個個端心坐在那裡,他在那裡觀察,你念頭才起,香板就供養了,把你的念頭打掉;你沒有念頭了,沒有念頭你昏沉,墮到無明,也打你。有念也打,無念也打,打死為止,什麼死?無明妄想都打死,它就活了,法身就活了。古時的大德,他真有見地,真正在訓練人,那人真的被他訓練成功,打開悟了。後來的這些學人,自己也沒有開悟,也裝摸作樣,那叫打死都冤枉死了,打死也不開悟。所以學那個樣子不行,你裡頭沒有內容,光學那個樣子,一點用處沒有,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要老師真正開悟、真正成佛。

  成佛,「說入佛果,不逾剎那」,此地的佛果是廣義的,不是狹義。廣義的佛果是什麼?法身大士就成佛,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佛果。這是我們在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你看他註得多麼清楚,他的註解也不是他自己創見的,都是依據古大德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就是入佛果。見性,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是入佛果。如果講到究竟圓滿的佛果,當然難,那是更難信了。如果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佛果,一般修學大乘能夠接受,在禪宗裡面證果多半是這個果位。這個果位在天台家所講的,六即佛裡面所說的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相似即,他是分證即。那已經就了不起,分證即佛超越十法界,他已經入一真法界。這樣的功夫,倓虛老法師說,他一生當中沒聽說過。倓老活了九十多歲,他說:他遇到參禪的這些善知識,參禪得定他見過,真正得定功的,換句話說,初禪、二禪的,有這種定功的他見過;參禪開悟的,不但他一生沒有見過,聽都沒有聽說過。你才曉得這個事情多難!得定就相當不容易,得定是伏煩惱;開悟,這才真的叫斷煩惱,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見思煩惱是煩惱障,塵沙煩惱是所知障,二障都破了,這才超越十法界。如果我們有能力斷煩惱障,就能超越六道輪迴,再有能力破所知障,你就超越十法界。「不逾剎那」,就是剎那之間你能夠放下,你能夠捨棄,恢復到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裡面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那是真心。真心現前,真心就是真佛,你就真的成佛。

  下面,為什麼佛常講成佛要修無量劫、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底下說明了,「但隔迷悟。說無量劫,不移一時」。因為你迷,迷,真的修無量劫,這一點都不假。諸位要曉得,這個時間概念,它是個抽象的概念,沒有事實,不是事實真相。這一點,如果我們細心去思惟觀察,不難體會。我們對時間長短的感觸,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感覺到時間太短,怎麼一會兒就到了,有人感到度日如年。這就很明顯的覺察出來,時間長短每個人感覺不相同。所以它不是定法。經上每說「一時」,那個有道理,那個才講得圓滿。所以我們要把經變成現代的白話文,「一時」千萬不可以說「有一個時候」,這個不行,那完全味道變了。一時兩個字不能翻,就叫一時,這裡頭味道足。大家聽不懂,含含糊糊,也不要緊,也沒有關係,含糊一點好,味足。翻成有一個時候、有一天,味道完全沒有了,死掉了,古人所謂坐實了,沒有一時這兩個字有味道。一時這裡頭的意思無有窮盡,都是個迷悟。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迷悟,除迷悟之外,什麼也沒有。

  可是這裡頭要記住,覺悟的心是清淨的,迷的心是動的,這種現象你要明瞭,你才曉得佛法為什麼叫我們修定,沒有別的,定跟真心相應,定跟覺心相應,因為覺心是不動的。定到一個相當的程度,覺心就現前;覺心現前,在我們佛門裡面叫開悟,明心見性。對凡夫來講,明心見性這個目標要想達到,定是手段,定不是目的。可是你怎麼樣才能得定?佛告訴我們:戒是手段。戒是什麼?大家一看到這個戒,就會想到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就想到這些,你搞錯了,你想的這些東西,這不能得定。那些戒條是什麼?是佛給我們初學的人生活規範,那個不是修定的戒。修定,這個地方講的戒就是方法,持戒就是你要遵守方法,持戒就是守法。佛在經典裡面所有的教誡,你都要遵守,這個叫持戒。持是保持,不能離開,不能失去。佛教給我們這些方法,真正做內功的方法,佛教給我們斷煩惱,教導我們要學法門,這個多重要的戒條!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全部都疏忽掉了,幾個人知道最基本的戒條是什麼?如果現在要考試出這個題目,大家一定答的是五戒、十善,這是最基本的戒條,錯了。最基本的戒條是淨業三福,五戒十善在淨業三福是第二福,還有第一,第一是最基本的。第一是人天福,佛法是建立在人天福的基礎上,你沒有人天福,所以你的佛法修學不能成就,誰懂呢?

  人天福報裡面第一條「孝養父母」,這才是佛法修學的根本的根本,你從這裡做起。怎麼個做法?佛在經論裡講,善說說得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地藏學起。能孝養父母,必定就能夠尊師重道,在家裡面是好子弟,在學校是好學生。這個好就是我們佛門講的法器,有條件、有資格、有能力接受大法,他能信、能願、能依教修行,這好學生、好子弟,這是基本的基本。在家裡面不孝父母,在學校不尊重師長,陽奉陰違,怎麼可能有成就?這不能成就。藉著孝親尊師,孝親尊師從哪裡表現?從修十善表現。十善裡面,特別著重在不殺生。所以它有一句「慈心不殺」,培養慈悲心。為什麼特別強調培養慈悲心?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培養你的根本,你的根本是大慈大悲,第一課最重要的。我們今天學佛把這個根本丟掉了,所以佛法衰,衰到極處!今天社會,外國人不知道孝養父母,沒有這個概念,沒有這個文化,中國人有。但是現在中國學外國,也不要父母了,這怎麼得了,這個世界焉能不亂?

  所以我也是想了很多很多年,我不希望建寺廟,我希望建祠堂,祭祖先。我在台灣,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國的時候,沒有離開台灣,這個二十多年前。我是一九七七年開始在國際上活動,在這個以前有一些法師有機緣出國,這法師我認識,我去拜訪他,送一點禮物來給他送行。我一定勸他,到國外去建祠堂,不要建寺院。他們都感覺到很驚訝,為什麼?提倡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才能建立,離開孝道決定沒有佛法。而且建立祠堂弘揚佛法比建立寺院效果必定殊勝,因為我們建立一個寺院,在那裡講經說法,有很多不信佛教的,他不會進來,他會排斥。如果我們建立一個祠堂,祠堂裡面供養百姓祖先,我們祠堂的牌位照百家姓來寫,每一家的祖先都供在這個地方,凡是中國人他一定會進來,這個好!我們在這裡面講佛法,他信其他宗教,他也會來聽,你接引的面就廣了。祠堂做為我們華僑在國外一個公共活動的場所,做為我們精神生活的中心,你說這個多有意義。春、秋舉行祭祖,清明祭祖,中元祭祖,冬至祭祖,歡迎僑胞統統來參加。這個時候不分宗教,不分信仰,大家都來。我們藉用這個機會說明佛法是教育,佛法的教育最殊勝的地方就是孝親尊師,哪一個宗教也不會排斥,比建立佛道場要殊勝得太多太多!

  我沒有福報,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小道場裡面,諸位要是看我的道場,任何一個道場你去看,我旁邊一定供百姓祖先牌位的。佛像旁邊,一定讓一塊地方,供養百姓祖先。因為地方小,我們做的牌位很小,小小的牌位,一個姓是一個牌位。當中我們供一個大牌位,大牌位是中華民族百姓祖宗神位,我們做一個大牌位。在美國,我們供兩個大牌位,一個牌位是中華民族百姓祖宗神位,另外供的是當地的,美利堅合眾國百姓祖先神位,我們在人家國家裡頭也要供養人家百姓祖先神位,我們供養兩個牌位。諸位將來有機會到澳洲道場去看,我們澳洲這個道場也供養兩個大牌位,澳大利亞百姓祖先神位。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我們的講堂教室,我們把老師的肖像都懸掛在這個地方,念念不忘師恩,念念不違背老師的教誨。我們上課就如同老師在場一樣,不敢隨便亂說話。

  佛法一定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佛法今天衰,社會這個亂象,我們自己要承擔責任,不要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我自己沒做得好,我自己沒有修得好,所以佛法衰、社會亂。衰亂的根源,在我自己,不在別人,我要回頭,我要懺悔,我要認真改過。要不認真修學,我們怎麼對得起祖先?怎麼對得起佛菩薩?怎麼對得起老師?再說,對不起自己,自己還在迷惑顛倒,什麼時候醒悟過來,真正覺悟過來?你要是真的覺悟過來,你的思想、言行就變了,跟過去完全不相同了,決定有很大的改變。這個極大的改變是從前心裡有妄想、有憂慮、有牽掛,覺悟之後,心地空寂,沒有憂慮,也沒有牽掛,也沒有妄想,真正是心裡面無一物。有一物,你還是迷;無一物,才是悟,才是覺。

  覺性是本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就說得很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你心裡有一樣東西,那是不覺,那個不覺是本來無的。只要把本來無的放下、放棄,本來有的就現前,本有的現前就是無量智慧德能現前。佛法要是從這裡去學,進度就快得不得了。所以你能夠放下一分,你就有一分智慧;你放下二分,你就有二分智慧。我們大家在一起同學共修,某人智慧很高,某人智慧差一些,這什麼原故?實在沒有別的,某人放下多一點,他智慧透出來就大一點;那一個人放下少一點,他透出來的智慧就小一點,就這麼個道理。智慧是本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生佛平等,佛佛平等。不平等就是因為你的障礙障住了,你只要把障礙放下,你本有的覺性就透出來,智慧德能統統現前。因為凡夫迷,因為凡夫不肯放下,所以佛說無量劫。無量劫當中還是不肯放下,果然放下了,無量劫就是一時、就是剎那際。無量劫不異剎那際,剎那際不異無量劫,念劫圓融。你果然肯放下,無量劫就變成一剎那;不肯放下,這一剎那就變成無量劫。這是事實真相。

  下面給我們說:「說從凡夫地創見道時,因果一時無前後際。」這裡特別告訴我們,這不是菩薩,不是辟支佛,不是羅漢,是凡夫。創就是始的意思,創始;見道,創見道時就是始覺。因果一時,因果什麼意思?你放下是因,這裡面特別是知見,我們今天就是有知有見。所以學佛實實在在是麻煩事情,學了之後,執著這個知見,所謂是死在字裡行間,都把佛法坐實了。所以佛在般若會上完全否定了,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全部否定,意思叫什麼?不可以執著。佛哪有法可說?佛的說法,經上也有個比喻,譬如以楔出楔。楔是什麼?現在人很少見了,中國古時候的木匠用這個。在一個接頭的地方,因為怕不牢,所以用個小木頭再把它敲進去,再鋸平它,它就很堅固。現在多半用鐵釘、用鏍絲釘來鎖住。要把它這個榫頭打掉,另外再用一個小木片敲,把它敲出去,這就鬆散了。用這個做比喻。換句話說,佛所說的一切法,沒有別的,把我們的成見打掉而已。告訴你,世間法是假的。凡夫不善學,搞世間法假的,不要,佛法要了,這又糟糕了。他不曉得,佛用這個方法把我們的世間法打掉,佛法也不能要。不執著世間法,再執著佛法,佛是叫我們離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是換一個對象。世間法裡頭不搞妄想分別執著,在佛法裡頭又搞妄想分別執著,這又錯了。

  所以告訴你,沒有法可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教你對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的真心才顯露,你真正才做到本來無一物,這個心才清淨,乾乾淨淨,叫一塵不染。所以要當心,不要被佛法污染了,然後這個法才稱性。稱性之法起作用的時候,無量無邊,無所不知;當不起作用的時候,一法不立,心地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沒有。這樣用功就對了。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不起用的時候,無知,般若無知。所以一切眾生到你面前來向你請法的時候,有問必答,所答的決定幫助他解決問題。你所答的,有沒有通過思惟想像?沒有。通過思惟想像,你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答得再好,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不是真實智慧,都變成意識。意識是凡夫知見,智慧是佛知佛見,不一樣。我們學佛,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你明白這個道理,掌握到這個原則,修學就不難了。你一看經,你看這個經義不相同了。不但是看經,經裡的字字句句無量義,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哪一個境界裡頭不顯示無量義!正如《華嚴》所說的,一毛孔一微塵都是顯示無量義,你智慧現前了。我們凡夫看到這樣的智慧的人心裡很羨慕,其實有什麼好羨慕的!他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放下而已。我也能放下,我跟他一樣。我放下要比他多的時候,超過他!關鍵在此地。你不看破放下怎麼行?

  所以我當年學佛,那時真是剛剛學佛,我接觸佛經才一個月,看經才一個月,認識章嘉大師。頭一天見面,他老人家就教我,「看得破,放得下」,就傳我六個字。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又囑咐我:今天教你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真的依教奉行,真幹六年,六年的布施,六年的放下,難捨能捨,心清淨了。心地清淨,所以以後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我的領悟力比別人強。得力是什麼?得力是六年的放下。如果沒有那個六年的修學,在李老師會下也跟別的同學差不多。實際上的利益你得不到,你所聞法都是一些皮毛的,全落在知見裡頭,都變成世間法,佛法變成世間法。不落在知見裡面,那叫真正的佛法,你聞到之後有悟處,你有體會。

  此地「因果一時」,因就是放下,果就是覺性現前。換句話說,因就是你把障礙放下,果就是自性般若智慧透出來,沒有前後際,同時。正放下的時候,覺性正透出來的時候,同時的。沒放下的時候是凡夫,放下就成佛。不逾剎那,凡夫成佛因果也是同時,哪有先後?底下接著說,「不見未成佛時」,成佛是講成佛那個相,「不見成正覺時」,成正覺是自性般若現前的時候。「不見煩惱斷」,煩惱斷就是你放下煩惱。放下煩惱,還有個我煩惱放下了,試問你放下沒有?你沒有放下,你還有一個放下的念頭,你這個念頭沒放下。本來無一物,你心裡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還是有一物;我一切都放下了,那個我一切都放下還沒有放下。這四句是講真正放下之相,有沒有放下的念頭?沒有。有沒有我的般若智慧現前?決定沒有現前。智慧確實現前也沒有起一念,哪有這一念?轉凡成聖,沒有聖的念,也沒有凡的念。確確實實在一切諸法裡頭,真的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是煩惱斷、菩提證,就是轉凡成聖。

  「畢竟不移毫念」,就是沒有前後際,就是同時,斷煩惱、證菩提是同時的。長者在這個開示說明特別強調剎那際,這個是《華嚴經.十定品》裡面所講的,特別強調,也就是特別提醒我們。「畢竟不移毫念,修習五十位滿。」這五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加前面的十信,五十個位次圓滿。五十個位次圓滿,在一念當中完成。所以《華嚴》是圓頓大法。我們讀《華嚴》,確確實實這些道理你真聽懂、聽明白,但是你做不到。做不到,煩惱習氣確確實實很想放下,沒有辦法。這是要真實功夫,這要在生活裡頭、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去練,叫歷事鍊心。在這個裡面修清淨平等覺,在這個裡面訓練於一切法不執著,這個就是真功夫。在順境裡面決定不起貪心,在逆境裡面決定不怨天尤人,順逆境界,善惡境界,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平等心,覺那個字不要去理它,你就在這裡下功夫。你修清淨心就是轉識成智,你修平等心就是轉末那成平等性智,修清淨心就是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這在相宗裡面說,六、七因上轉。覺是屬於阿賴耶,所以不必去管它。你六、七識轉了,阿賴耶自然轉成大圓鏡智,就是覺悟。你前五識起作用,眼耳鼻舌身起作用,自自然然就是成所作智,那個也不要刻意去怎麼做法,你只著重在六、七識把它轉過來。所以是畢竟不移毫念,沒有起一絲毫的念頭,五十個位次圓滿了。如果起心動念,這五十個位次就不能圓滿,你還要一個位次、一個位次去修,那就要很長的時間,所謂無量劫、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因為你有念。

  這是我們在講習當中常常提醒同修,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在一切物質、人事環境當中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真放下了,要真幹。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什麼關係,這是一個自然現象。假如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真的已經不起心、不動念,那你是佛菩薩再來的,你不是凡夫;凡夫決定會起心動念,決定會分別執著。這個念一起,古德教給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起來,不叫它相續。念頭才起,你就覺察,覺察就是悟,就覺悟了。我怎麼又起這個念頭,立刻就覺察,覺察之後就把這個念頭給它打斷,這就叫功夫。我們念佛人就用一句佛號,提起正念,我們就提起佛號,念頭才起來,阿彌陀佛,壓下去了,不讓念頭相續,不可以讓妄想分別執著相續。你發現得愈早愈好,你轉換它的時候愈快愈好,念頭一起,阿彌陀佛,馬上把它轉換過來,不可以讓它相續,不可以讓它增長,這個功夫用久了就自然得定,自自然然妄念不起,這個叫真正會用功。所以用功決定不是一般人只著在形相上,每天念多少部經,拜多少拜佛,有什麼用?昨天有個居士打電話告訴我,他每天拜兩千多拜佛,不容易!可是妄念紛飛,那有什麼用處?修行只知道著重在形式上,不明道理,這種就是佛經上講的無益的苦行,你這種修行得不到利益。什麼叫利益?斷煩惱,開智慧,這叫利益。你這個修行方法,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這種修行方法,佛在經上講的,只得一點世間福報而已。天天禮佛,將來的果報,你的身相好;天天讚佛,你將來的舌相好,口裡面有香味,得這個果報,與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毫不相干,是得三界有漏的福報而已。這些因緣果報的理跟事,我們要透徹。

  下面再看,「一切種智,悉皆成就」,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圓滿智慧,成就了。佛跟我們講智慧分為三類,一切智,種智是道種智,一切智是知宇宙本體,道種智是知道宇宙之間的現象,這複雜的現象。宇宙萬法的理體是什麼?理體是空寂的。所以一切智是知空,萬法皆空;道種智是知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怎麼在裡面變換的,因果怎麼樣相續、怎麼樣轉變,他知道這些,叫道種智。種就是種種,這裡面就非常非常複雜,道是道理,種種現象是什麼道理發生的,什麼道理在相續的,他對這些現象統統了達、統統明瞭,這種智慧叫道種智。一切種智是圓滿的智慧,知道一切智跟道種智是一不是二,因為一切智的對象是性體,道種智的對象是現相,合起來就是本經經題上講的「大方廣」,大是理體,方是現相,廣是作用。對於體性、作用、現相完全圓滿通達明瞭,這個智慧就叫做一切種智。悉皆成就,都現前了。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個大家好懂。講佛學這些名詞,一般人很難理解,我們在外面講演,遇到「一切種智」,遇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必去詳加解釋,那個很繁瑣,我們就用現代的話,究竟圓滿的智慧,就不需要再加以解釋。

  下面是「總別、同異、成壞」,這是《華嚴經》講的六相。古來大德說《華嚴經》的特色,就是在六相十玄。這是佛在其他經上沒有細說過的,唯獨《華嚴》說六相十玄。六相十玄是什麼?是說一切萬事萬物的真相。真相從面面觀察,曉得這個相的本質,你才能看到諸法實相。六相後面有解釋,在九十七面。六相十玄在《疏鈔》裡頭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疏鈔》是在「義理分齊」這個部分,那個太繁、太詳細,你們自己回去慢慢去看。你必須真正了解六相十玄,然後你才曉得萬法皆空,你才真正明瞭緣起性空,一切諸法無所有、不可得。佛講的這六個字,一切萬法「無所有、不可得」,你才真正明瞭。無所有、不可得,佛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就是看出一切諸法都不離六相十玄。六相十玄一看就是無所有、不可得,你才能把外面這些現象放下,絕對不會貪著了,為什麼?假的。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六相十玄,真的是自他都不可得,然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才能真正像諸佛菩薩一樣,遊戲神通,自在隨緣,你說那個生活多樂!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那個樂也是無所有,也是不可得。苦樂二邊都離了,這個叫真樂。佛經裡面講的樂是苦樂二邊都捨了,都放下。六相十玄,我們不在此地說,到後面講到時候再細說。

  「一時自在」,這就是看破世界、看破萬法,看破之後你就得自在。「皆非世情所見,是故難信也。」這個你跟凡夫講,他怎麼能相信?他要是相信,他就入佛位,他難信。雖然是佛說的,我們是個虔誠的佛弟子、佛教徒,對佛的話當然不會否認,佛所講的半信半疑。所以說這種甚深的事實真相,這事實就在我們眼前,真相也在我們眼前,擺在我們眼前,我們不認識,沒看得出來。如果不是細心的人,剛才說了,要不是真正有一些放下基礎的人,特別是放下自己的成見、放下自己的見解,你才能有一點點領悟。如果你的知見還存在,你決定不能夠悟入,這是個大障礙。所以《華嚴經》的當機者是什麼人?法身大士。這部經不是跟別人講的,是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說的。只有法身大士才聽得懂,聽佛所說的,點頭,沒錯。

  我們是凡夫,凡夫發大心就能夠參與法身大士的法會,雖然煩惱沒斷。煩惱沒斷,他有什麼能力參加這個法會?他有能力,他有條件,一點也不假,為什麼?他把知見捨掉,他就有資格了。障是兩種,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他煩惱障沒斷,他所知障破了,所知障破了,就有資格參加華嚴法會。煩惱障斷了,所知障沒破,沒有資格參加。所以阿羅漢沒有辦法參加,辟支佛沒有辦法參加,權教菩薩沒有辦法參加,他們煩惱斷了,所知障沒斷,道理在此地。凡夫煩惱障沒斷,所知障斷了,就是知見放下了,所以佛講這個東西,他聽得懂,這個叫大心凡夫。所以說凡夫,就是煩惱障沒斷,說大心,所知障破了,所以他聽得懂、聽得歡喜。

  我們現在本身就是如此,我們煩惱障沒斷,我們聽《華嚴》津津有味,那是什麼?我們所知障很輕,正是什麼?阿難一流的人物,阿難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在《楞嚴》會上富樓那真的不服氣,富樓那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講《楞嚴》,富樓那不懂,雖然聽,聽不懂;阿難聽懂,開悟了。所以他就起來問:阿難是初果,我已經是四果,我四果的人聽不懂,他初果的人,他怎麼聽懂?他怎麼開悟?佛才說出來,富樓那是所知障重,煩惱障輕,所以他很容易證得阿羅漢果,他有定功。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所知障輕,所以阿難能夠聽懂甚深的大法,煩惱斷不掉,不能證阿羅漢果位,才證初果。所以那些大心凡夫可貴,佛很喜歡,大心凡夫。所以佛不貴阿羅漢,貴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容易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容易明瞭。所以他修行非常快速,他有機會,就是緣分一到的時候,他可以頓斷,比阿羅漢斷煩惱快得多。到他完全通達明瞭,他真的一下就放下,此地講的剎那際。他現在還沒有能斷,是了解得還不夠透徹,但是他能了解,這個太可貴、太可貴了。到他了解透徹了,哪有不斷的道理?一斷一切斷。所以佛歡喜這一類的眾生,叫大心凡夫。心量大,念念為眾生,我們現在講是念念為社會、念念為眾生,他不為自己著想,這是大心凡夫,有條件學大乘佛法,有條件學一乘佛法。如果不是大心,沒有這個大智,沒有這種情操,那就是世情所見,對於佛說的話他沒有辦法聽懂,所以難信。

  我們接著念下面的文,「其所信者,如經下文。十信之位,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此云妙德」。你看這是佛說的一切法,法都是表法,你要認為真有個金色世界,真有個不動智佛,真有個文殊師利,你統統把它坐實了,你就死在佛法裡頭,你根本就不懂得如來所說的真實義。如來所說的真實義在哪裡?你看人家這裡給你解釋、表示了,「云金色者,明白淨無垢,即法身之理。」金色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塑個佛像,統統把它裝成金色的,那個黃澄澄的,不好看。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個皮膚的人來,你們哪個喜歡他?一定覺得這人不正常,這人有皮膚病,臉上怎麼金黃金黃的?表法的,表什麼意思?金在一切物質裡頭它不變。其他的金屬遇到氧化它會變,唯獨金不變,金的顏色不變,稱之為寶在此地。用金代表不變,自性不變。它表白淨無垢,淨是清淨,無垢就是不染,它代表法身,法身理體,表這個意思。你在這裡也看到,什麼是法身?世界就是法身,盡虛空遍法界是法身。虛空法界這個現象是法身的相,這是所變的,所變一定有個能變的,能變的是法身之體。所以用金色是表法身的理體,就是真如自性,永遠不變。相會變,體不變,能變的不變,所變的會變,這表能變的,用金色來代表,金色它不變。不是真的是這種金色,那我們就完全搞錯了,錯會了佛的意思。

  所以佛經難懂,就是佛所講的話,句句話都是意在言外。你要懂得弦外之音奇特,你才會欣賞佛所說的;你要是落實在裡頭,那就糟了、就壞了。像昨天晚上我給大家介紹,千手觀音,如果真的有個千手,你說那麻煩不麻煩?你坐也不方便,睡也不方便,不就糟糕!千手是表法,我們今天講雙手萬能,表這個意思,這是表雙手萬能的意思。手裡頭有眼睛,表示手到、眼到,眼到手就到,它代表這個意思。眼睛真長在手上,你說多麻煩,那不生病才怪!一定要懂得佛家這表法的教學,這是高度的藝術。我們做出這個像,法像供養在那裡,就是看到這個像,馬上就體會、懂得這個意思,教給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我們見到,手就要到。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見到這個世間苦難,立刻就伸出援手去幫助他,所以叫救苦救難。我們看到災難不伸出援手,你與觀音慈悲就完全違背,慈悲是性德。所以佛家所有這些名號、塑像、畫像,都好,這些造像統統是教學表法來用的。像造得美,造成高度藝術,叫人家一看就歡喜,歡喜供養。所以不能把它當神看待,當神看待完全錯了,變成宗教,變成迷信。金色表這個意思。

  「不動智佛」是什麼?你要去真的找個不動智佛,哪來、哪裡有?不動智佛是什麼?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自性是不動。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也就是馬鳴菩薩講的「本覺本有」,不動智,這個智是本覺。「即理中智」,理就是自性、就是本性。「一切凡聖,等共有之」,聖,此地是講諸佛如來;凡,是講六道凡夫;統統都具足,並不是說成佛了,他智慧多一點,我們凡夫智慧就沒有了,就少一點,不是,平等的,縱然墮到阿鼻地獄也沒有缺少一絲毫。為什麼?凡聖是現相,能現的是真性,能現是一個,都是自己真如本性。能現的是一個,覺悟就現佛菩薩的相,迷惑就現六道凡夫的相,可見得關鍵還是前面所說的,覺迷不同,迷悟不同,所現的這個相有差別。所現的相有差別,能現的體性沒有差別。這裡叫我們信,十信位叫我們信,信什麼?就是信這個,你真正相信,我們的自性,我們的真心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今天的相上差別,是因為我們自己迷,諸佛菩薩悟,所以現的相不一樣。換句話說,這個不要緊,我們自己能夠破迷開悟,我們的相就轉變,跟佛菩薩沒有兩樣。十信是叫你信這個。所以凡聖等有,平等的。

  「故云:一切處文殊師利」。你要把文殊師利專門看作一個人,就看壞了,是表法的。你把觀世音菩薩也看作一個人,糟糕不糟糕,哪有這回事情?觀音菩薩是表什麼?慈悲,自性的慈悲,人人皆有。從你自性慈悲上說,你是觀世音菩薩;從你自性智慧來說,你是文殊菩薩;從你的智慧、慈悲落實在你生活上,你是普賢菩薩。所有一切菩薩都是我們自己一個人,一個人有無量的德能,用無量的這些名號來表顯。佛教裡頭哪有什麼迷信?沒有。佛教給我們,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經上所講的,無量無邊諸佛、無量無邊菩薩合起來,就是自己圓滿的人格、圓滿的性德,沒有一法是離開自己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是佛法的真實教誨。諸位你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世間所有的這些學術還值得去看嗎?

  我年輕的時候研究心理學,讀心理學這些書,以後接觸佛法,看都不看,為什麼?跟佛法不能比,相差太遠太遠了。法相唯識就是佛法的心理學,大學裡心理學的教科書,要跟法相唯識經論一比,天壤之別,你還會去讀它嗎?《華嚴》,我們現在還沒開頭,現在這幾天跟大家做暖身,沒開始,你在這暖身裡面體驗到一點味道,你要是接觸這部經典的時候,你其他東西還會去學嗎?不會去學了。真的,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垃圾,還會去撿垃圾嗎?你才曉得這個經典的法味無窮,才知道展卷法喜充滿,真實利益。你讀了《華嚴》之後,《無量壽經》你才會真正明瞭,真正懂得《無量壽》。《無量壽》是《華嚴》的精華、是《華嚴》的濃縮,我們受持,受持《無量壽經》,愈是精愈好,用得方便;解要《華嚴》,就是說明要用《華嚴》來說明,受持要用《無量壽》,受持到更精簡就是《阿彌陀經》,你要把《阿彌陀經》詳細解釋就是《華嚴經》。所以我過去講《彌陀經》,講一遍講了三百三十五次,講《彌陀經》。那不是細講,還是略說。細講一部《彌陀經》,講個十年、八年,不稀奇,真的,不是假的,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你才真正體會到佛法之美、佛法之善、佛法之不可思議。

  你們諸位要用功學,要把佛法將來好好的發揚光大,令這個世間人都能享受到,佛法真的是方東美先生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不假。我非常感激他老人家,他把我引入門,要不是他,我怎麼都不會走到佛門,我也不會翻閱經典,實在講翻閱經典也不會懂得。這正是經上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不解經義,什麼原因?他用的是心意識,跟這個完全隔絕了。佛法要能體會,一定要捨心意識,就是剛才講的知見。沒有放下知見,你讀佛經,你就不能解佛義;你要讀這種大乘深經,你一定要把知見捨棄掉。知見捨棄掉,知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常識,不是智慧。知見捨棄掉之後,自性裡頭的智慧現前,用自性的智慧,你才能夠深入大經。大經是如來自性般若的現前,從般若智慧透出來的,不是從識心裡面生起的。用心意識要來入一乘、大乘的經典,套一句佛話,「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諸位要想入大乘,你一定要有智慧。你如果不捨自己的知見,小乘經可以,小乘沒離心意識。小乘經你懂,你看大乘經,實在講也把大乘解作小乘,決定沒有大乘的味道。如果你捨棄知見,你完全用自性真實智慧,給諸位說,你看小乘經也是圓教大乘。

  佛家有一句話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就是用真實智慧,用真實智慧不管說什麼法都是圓滿大乘,不要說是佛經了。所以很可惜,基督教堂不請我去講《新舊約》,他要請我去講《新舊約》,我句句都是講的大方廣佛華嚴,那會讓他聽到驚訝,會聽到他非常歡喜,他沒有福分,他不找我。不僅僅是宗教的經典,世間任何的書籍拿到我們手上來,我們要是教學上課,統統都是圓滿法輪。所以諸位要懂得,你要入這個境界,沒有別的,把知見放下,讓心地永遠保持清淨一塵不染,心裡頭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可是你首先要有信心,你沒有信心,你害怕,你不敢,想捨不敢捨,你一定要有信心。

  你看我講經,你看我在外面講演,我什麼資料都沒有。再給諸位說,我事先從來不準備。哪個人要叫我講演,要叫我準備,我決定不幹,我不找這個麻煩。我講經也不準備,但是經平常看,看的時候,你看看我這個經書,這裡面一個字都沒有,只是像你們一樣重要的地方畫起來而已。畫起來做什麼?到這個地方,我要特別多說幾句,沒有畫的地方少說幾句,甚至於念念就過了,那個好懂。所以許多人要我寫東西,我最怕寫東西,寫得累死了。寫東西很容易落到意識,意思反而不能表達,所以我沒有寫過東西。現在出來的這些東西,都是我講的,我講的時候真的是隨心所欲,沒有說想到哪裡講到哪裡,沒有想。他們從錄音帶記下來,記錄下來之後我來看看,有沒有錯誤的,有沒有刪掉的,需不需要刪除的?囉嗦的東西要刪除,不足之處給它補充一點,然後拿去出書。一印成書就死了,就是那個意思;不印成書,活的。所以我們學佛要懂得活學活用,那個才自在、才瀟灑,一坐實就麻煩了。但是在初學,你們還不肯放下的時候,那沒有法子,就得要循規蹈矩去學。真正肯放下,不必要,找這麼多麻煩幹什麼?

  我從前在李老師會下,實在講得力於章嘉大師三年的教誨,章嘉大師教我的,沒有別的,就是看得破、放得下。所以我在李老師會下,同學當中,我放下的比別人多。這個李老師看出來了,所以李老師對我修學,他就特別指導。特別指導不是單獨時間來給我說,不是的,只教給我原則,什麼原則?聽經不要寫筆記,這他教我的。但是別的同學聽經寫筆記,他要叫他寫筆記,對我叫我不要寫筆記,專心去聽,去領悟,去體會。他說你一寫筆記就打閒岔了,你就不能專心、就不能體會,你聽懂了,體會明白了,你自然能講。這是「只思其義,不思其言」,意思通達明瞭,你自己喜歡怎麼說,你就怎麼說,沒說錯。長說短說、深說淺說,你自在了,你在講台上表演是活活潑潑的。可是這個條件呢?條件就是你真放下,你才行。你要不能放下,你勉強像這樣做的話,你不寫筆記,上台就胡說八道,那就完全錯了。所以沒有放下,就老老實實寫筆記,按照規矩來複講。這是李老師教學生,我們細細觀察,他也是因材施教,並不相同。

  所以這個地方,你看到表法了,表法的教學是非常非常的高明,唯有表法的教學才能達到大圓滿。所以佛法教學,釋迦牟尼佛就用這個方法。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中國用形像來表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寺院,沒有道場,也沒有這些塑像,塑像是後人造的。這是我們祖師大德,他們也非常聰明,造佛像,佛講一個文殊菩薩,我們就造一個形像,就把它當作文殊菩薩;佛講一個不動智佛,我們就塑一個佛像,就叫它做不動智佛,這就是用具體的形像來表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只有言說,實在講連文字都沒有。

  我們再念底下這一段,底下這段就教給我們,「今之信者」,這現前我們來講信。你從經上講的「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你讀到這個地方,你要怎麼樣生起信心?「當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所以文殊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不是,文殊是什麼?文殊是自心無依住性。自心無依住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有一物你就有依了。這個依住就是物,你心裡有個依還有個住就壞了,依住就是你心裡還有一物,你還沒有放下。為什麼用這兩個字?世間人心裡總要找個依靠,總要有個東西,他好像才放心、才踏實。你要叫他一切都無依無住,他感覺到慌了,那怎麼辦?不知道無依無住才是真心、才是本性。無依無住,你依的是什麼?虛空法界,你住的是盡虛空遍法界,那怎麼會一樣?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示現的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住在哪裡?他住在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凡夫一定要建個房子住在裡頭,實在講建個房子也無所謂,只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行了。但是他搞了一個房子,他的心就住了,這個房子是我的,我就住在這裡。他就有依有住,這個就壞了。佛菩薩到後來,也有居士長者供養精舍講堂,可是佛住在那裡頭寄住,寄居在那個地方,絕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如果認為是自己的,就壞了,你就又起分別執著。不是自己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換句話說,什麼都好,只要你們大家覺得好就好,自己完全沒有意見,這就好。自己心裡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覺就是慧,妙慧。解脫就是自在。真心,智慧,自在。真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真誠清淨平等,這是真心;正覺,就是妙慧;看破、放下、自在、隨緣,解脫,這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是自己,不是別人。

  再看底下這一句:「於心無依住中,無性妙理,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名不動智佛。」不動智佛也不是別人,還是自己,哪裡是外人?不動智佛是什麼意思?於心無依住中,還是自心無依住性。這個性是無性妙理,無性才是真性、才是自性。為什麼說無性?你要執著有個性就壞了,你又動了分別執著。所以說一切法無有自性,無性之性就是真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萬法本體。這個體,妙!妙是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要說它有,它沒有形相,六根都接觸不到,你眼看不見、耳聽不見,心裡也想不到,六根緣不到,所以說它是空,說它無性。但是你也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它變現出來的,它要真的是空、真的是無,它怎麼能現相?所以它能生萬法。從能生萬法,不能說它無;從萬法自性了不可得,不能說它有,非空非有,妙理!妙就是講的非空非有。

  「有自在分別」,分別上加個自在,揀別凡夫分別不自在。自在的意思,自在是對於事實真相完全通達明瞭,就自在。分別是恆順眾生,正是永嘉大師所說的「分別亦非意」。六祖問他:你還有分別嗎?分別亦非意。六祖很讚歎,六祖完全同意,給他印證:你如是,我亦如是。六祖意思是我分別也非意,你分別亦非意,我分別也是亦非意。然後六祖就囑咐他,你要好好的保任,要永遠保持下去,就對了。永遠保持是不能退轉,那是聖人境界;你一退,落在意識裡面,就是凡夫。他那個分別是四智菩提起作用,不是八識,八識是意。我們凡夫分別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分別是意。諸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眾生分別而分別,隨眾生執著而執著,他那個分別、執著不是意,是四智菩提的自在作用。「無性可動」,自在分別,分別有這個相,但是性不動;換句話說,他沒有分別心,他沒有執著心。他有分別,沒有分別心;有執著,沒有執著心,他的心是永遠清淨不動的,這叫無動智佛。不動智佛還是自己。

  「理智無二,妙用自在。是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號文殊為十方諸佛之母。」文殊菩薩是諸佛之母,意思在此地。全從表法裡頭透明出來。理智是一不是二,理是體,智是用;智是體,理是用,理跟智可以互為體用。在經上有講寂照,寂就是理,照就是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體,照就是用;照為體,寂就是用,體用是一不是二。所以說是理智無二,到這個時候,妙用自在了。這個妙用就是在十法界教化眾生,隨類化身,這得大自在;隨緣說法,說而無說,化而無化,這個就是體用無二。一切諸佛都是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諸佛如來初發心來修學佛法,那個信是從這裡建立的。我們今天講信佛,信什麼佛?什麼叫信?你讀了《華嚴經》才曉得那是什麼信,他信的什麼佛?迷信,迷佛。信是迷信,佛是迷佛,搞這個玩意,怎麼能得佛法殊勝的利益?實在講這個搞法,把佛法糟蹋掉了。這個就叫做文殊,文殊為信首。《華嚴》裡面講的三位菩薩,觀音為悲首,大悲裡頭第一個,文殊是信裡頭第一個。《華嚴》一開端,十信頭一個講文殊,文殊菩薩代表信首,普賢是為行首,真正去做。這是《華嚴》以這三位菩薩來表法,一切諸佛修行證果都不離這三個法門。三位菩薩代表三個法門,一個代表信,一個代表悲,一個代表行。十方諸佛之母就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