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講習  (第八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8

  在沒有開講《華嚴經》之前,我們這一點空閒的時間,將《纂要》玄義的這個部分略略的做一個介紹。將來我們正式講經會講得比這個簡單,我們也不照十門開啟,也不採取五重玄義,那個都太繁瑣,對於現在人會感到困難。我們正式講經,前面是經題,大意就做個簡單全經的介紹,然後人題,這就入經文了。所以比這個簡單多了。但是他這部分玄義節錄得很好,可以說將清涼的《疏》、長者的《論》裡頭最重要的部分,他都節錄出來。所以我們利用這個時間來讀一讀,對於《華嚴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經典,講的是些什麼東西,預先有個認識,這個對我們修學都有好處。

  今天我們來看李長者的十科,就十個段落,在六十八面,這個小本,第一冊六十八面。它這十個大段落,有些地方跟清涼的是相似的,所以它也有,你看它第一段,「明始成正覺」;第二段是「明舉果勸修」,跟清涼的四分第一分很接近;第三段是「以果成信」。這個地方要跟諸位提一提,這是長者在此地講的,我們看六十九面第三行,第三行最後二個字看起:「以十個智佛以為自心之果,以不動智佛為首,明自心智隨分別性無所動故。」這幾句話很重要。《華嚴經》講十佛、講十身,講十身、講十佛,十身、十佛諸位要曉得,都是自己一個人,並不是真的有十個身、真的有十個佛,那你就錯了。十在此地不是數字,是表圓滿。十個佛就是究道圓滿佛,十個身就是自在圓滿身,它是這個意思。說十個名號,顯示出圓滿裡面十種德能,我們今天講才藝,多才多藝,才藝多到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就不好講了,沒法子說了,所以把無量無邊歸納為十,這說的方便起見,每一條裡面都是含攝無量無邊。這是我們自己自心之果,就是真心的體相德用,所以要了解這個。

  這裡面最重要的,十種智佛是以不動智佛為首,我們特別要注意這一條。我們今天為什麼迷失了自心?就是你心動了。諸佛菩薩為什麼能明心見性?就是他心不動。這個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的就學這個,在動中學不動。動是法相,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這是動。相在動,作用在動,體不動。體是真心,我們的真心動了沒有?沒動。佛的真心沒動,我們的真心也沒動。所以佛看到我們都是佛,佛看到我們跟諸佛一樣的尊敬,沒有絲毫差別心,為什麼?我們的真心確確實實從來沒有動過。沒有動,好像現在在動了,那是怎麼回事情?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自性是不動的。我們今天所有這個動,動是妄動,不是真的。動是無明,不是真心,無明在動,真心不動。諸位如果還是不能體會,我們舉個比喻,真心好像太虛空一樣,妄心好像浮雲一樣,浮雲在太空當中動,太虛空沒動。我們的妄識在動,我們的真心確實沒動。可是凡夫非常不幸,他不相信有真心,不相信自己有個不動,現在被妄識做了主宰,這下麻煩了。像一個家庭裡面主人,主人是在,現在奴婢當家了,你說糟糕不糟糕?主人不起作用了,我們凡夫就像這種情形。佛菩薩是主人當家,奴婢聽使喚。奴婢是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聽使喚。我們在凡夫位上,八識五十一心所當家,把主人完全蒙蔽掉了。凡聖差別的樣子確實是如此。所以一定要曉得有個不動。

  不動是什麼?不動如果在智上講就是無分別智,也叫做根本智。世尊在《般若經》上說得好,「般若無知」,無知就是不動智,無知就是根本智。在我們淨宗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這個是不動的。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是哪一個法門,說實在的話,都是修養心的方法。養什麼?養我們如如不動的真心。於是真心時時顯露,那就是佛菩薩。真心時時顯露,就是真心做主了。真心接觸外面境界起作用的時候,就是無所不知。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無所不知是權智,權巧方便。可是無所不知從哪裡來的?從無知來的。所以你有知,你就有所不知,你無知就無所不知。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實在講只有佛才說得出來。

  換句話說,你的心愈清淨,你的智慧就愈往外透。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像泉水一樣,不是從外面來的,從自性裡面往外透出來的。怎樣使它透?愈清淨,它就愈透出來。我們的心愈亂、愈混濁,它就一點都透不出來。流露出來的智慧,通過污染(五濁惡世),通過見思煩惱,智慧就變質,就變成煩惱。眾生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從哪裡來?是智慧往外透的時候通過五濁變成了煩惱,就這麼回事情;換句話說,你的心不清淨。不清淨的心,不是智慧就不現前,同樣現前,哪有不現前的道理?不清淨的心、污染的心,就把自性般若變成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的煩惱障、所知障還是自性般若透出來的。所以佛在經上講「煩惱即菩提」,它是一不是二。它要是從你的心清淨透出來的就是智慧,不清淨透出來的就變成煩惱,是一不是二。真實智慧跟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障、所知障)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你把你自己的智慧扭曲、變質了,起這麼個作用。真實智慧,如果說是一點沒有變質,它起的作用、變出來的現象是一真法界;通過我們污染的心,變現出來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或者我們叫三障(惑障、業障、報障),變成這個東西。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惡道,誰製造?自己製造的,與哪一個人都不相干,全是自作自受。然後你才曉得修清淨平等覺是多麼的重要!

  清淨平等覺,自性般若透出來的是真實智慧,現出來的境界一真法界。「不動智佛為首」,也就是說明首要的條件是不動心。任何境界裡面都要學習,學習什麼?學習不動心。我們把一切境界歸納,人事的環境不外乎善人、惡人,物質的環境不外乎順境、逆境,善惡順逆裡面統統不動心,就像佛在《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不執著外面的境界相,就是不取於相。內心要如如不動,怎麼如如不動?對於所有一切境界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可以受用,不是不能受用。世間人受用,這個受用我們說得粗一點,享受,世間人享受五欲六塵,他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他自性般若變成煩惱,變成障礙。佛菩薩一切享受當中,他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的享受是大自在。這個味道,大家細細去體會。

  長者後頭這三句話說得好,「明」是說明,「明自心智」,自心智就是自性般若智慧,「隨分別性無所動故。」這個高明!這句話,正如永嘉禪師見六祖的時候,六祖問他:你還有分別嗎?永嘉說「分別亦非意」,這句話就是分別亦非意。自心智隨分別性,為什麼說非意?無所動故。意動,意是動心。隨分別性就是無所不知,無所動故就是無知,就是不動智。你看,它同時起作用。同時起作用,就是《華嚴》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法界。我們今天最大的麻煩,它生障礙,它不生智慧。所以你就曉得,所有一切障礙從哪裡來?從分別執著來的。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分別執著,錯了,虛妄的。要用今天數學公式來說,善等於零,惡也等於零,順境等於零,逆境也等於零,空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只要你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它的真相你完全明瞭。真相明瞭,佛所說的一切經都是說明真相的,真相明瞭,看佛的經哪有看不懂的道理?佛經展開面前,釋迦牟尼佛說的,說的什麼?就是自己說的,所說的就是自己見到的境界。經典展開,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還不就是等於吃冰淇淋一樣,輕鬆愉快。關鍵就是你肯不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關鍵在這個地方。誰放下,誰就入這個境界,佛法平等的。你不肯放下,那就沒法子,佛也幫不上忙,佛非常慈悲,沒有辦法幫你忙。所以修行在個人。眾生成佛,佛不居功,佛不說我度眾生,沒這個道理。《金剛經》上佛講實話,度脫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那是講他自己真的一個也沒有度。眾生誰度?自己覺悟,自己度自己,佛只是把事實真相給你說明而已。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只能做到開示,悟入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能悟入,佛不能幫助我們悟入。佛要能幫助我們悟入,我們就不要修行,悟入是靠自己。悟,沒有別的,就是去障礙而已,障礙是什麼?分別執著,去分別執著而已。所以一定要曉得,不動智是修學總樞紐,最重要的關鍵。

  第四段裡面講,「明入真實證」,這是才入解分,清涼的四分,這是第二分。「以十住為體,住佛智慧家故。」住,住佛之所住。住佛之所住,第一個就是發心住。我們要明瞭,住佛所住就是佛的心,我們以我們凡夫這個境界來說,你的心安在那裡?安住在什麼地方?佛菩薩的心是安住在菩提心之處。菩提心是什麼?直心、深心、大悲心,常存此心而不失,這就是住菩提心。住菩提心就是佛住,佛住是以菩提心為基礎、為根本。所以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就超越三乘、超越十法界,二乘聖者沒有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一發,在別教就是初地菩薩,圓教就是初住菩薩。發了菩提心之後,那個形象像什麼樣子?《金剛經》上所講的就是那個樣子,還有一個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也是初發心的樣子。如果諸位念過《楞嚴經》,《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所示現的,也就是這個樣子,發心住。所以《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那一位觀音菩薩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觀音菩薩;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他是第七迴向位的觀世音菩薩;《法華經.普門品》裡面講的觀音菩薩是等覺的觀音菩薩。這是經擺在此地,標準!我們有沒有到初住的境界?到初住的境界,你就跟《金剛經》上所講的完全一樣,《金剛經》上所講的就是你的心行;如果你跟《金剛經》講的不一樣,那你沒入這個境界。

  菩提心,佛在《觀無量壽經》講的名詞,跟《大乘起信論》裡面有點差別。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很明顯。經上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跟論合起來,直心就是至誠心;深心,經、論講的完全相同;大悲心,經上講的是迴向發願心。為什麼講三心?三心是講的有體、有用,說直心、說至誠心,這是菩提心之體;說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說大悲心、說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你以什麼樣的心待人,處事待人接物,你以什麼樣的心對自己。所以一個是從體上講,兩個是從用上講,有體、有用。這個意思,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中國儒家的學者也懂得。你看看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四書》,《四書》是朱熹編的,「大學」、「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大學」就講得很清楚,「三綱八目」,它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誠意是體,菩提心之體;正心是起用。它是把自受用跟他受用說在一起,叫正心;佛法把這個用分開來,說得更詳細,有自受用,有他受用,都是以真誠為體。所以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是真誠到了極處。

  學佛第一個課題,第一樁要緊的事情,就是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你要不用真誠心,你就不是學佛,你還是用虛情假意,你還是用輪迴心,輪迴心學佛法也造輪迴業,這個佛在經論上講得太多了,境隨心轉,佛法也是境界。我們要是用的真心,用的是自性,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心轉了,境隨心轉。所以說菩提心是佛心。佛心能轉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所以說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是用菩提心、不是用真誠心,還是虛偽,還是三心二意。三心是什麼?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叫三心。二意呢?二意是講第六識、第七識,第七是意根,第六是意識。說三心二意,現在一般世間人都會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什麼他不知道;佛法知道,三心二意就是你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不是真心。用妄心,佛法也是世間法。所以說哪一法是佛法?你要用妄心,所有一切佛法都被你轉變成世間法,出不了三界六道,所有佛法變成世間法的善法而已,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而已。福報到哪裡享受?不一定在三善道,還有到惡道去享福的,到鬼道裡當鬼王的,畜生道裡面當阿修羅的,大福報。你看看是不是一切法心是主宰?你要不會用心,那怎麼行!

  菩提心,怕大家搞不清楚,的確很難懂,什麼叫直心?有很多人說「我的心很直,有什麼說什麼,直來直去」,不好懂;說至誠,「我很誠實」,都自以為發了菩提心,其實距離菩提心遠之遠矣。從前曾國藩,你看曾國藩讀書筆記,他對於誠意,他是念儒家書的,誠意他下了一個註解,解釋什麼叫做誠?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註註得好,跟佛法講的很接近。你起心動念就不誠,要做到一念不生,那是誠。誠則靈,你看從前畫符、念咒,那個符畫得真靈。為什麼那個符畫得靈?畫這個符,這一筆下去,到這一道符畫完成,一個念沒有生,這個符就靈。我們念咒也是如此,你看有很多人念大悲咒,那個大悲水非常靈,能治百病。為什麼他念靈,你念不靈?他那個靈沒有別的,就是大悲咒從第一句到八十四句念完當中一念不生,這個大悲咒就靈了;如果你念這個咒裡頭還打個妄想,不靈了。就這麼個道理。由此可知,咒愈長愈困難,短不打妄想容易,長不打妄想難,控制不住。所以古人才說,「念經不如念咒」,咒比經短,「念咒不如念佛」,佛號比咒更短。

  我教大家的十念法很管用,很多人照這個方法修,修得他法喜充滿,來告訴我。為什麼?我只教你念十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句,十句當中不夾一個妄念。你一天拿著念珠念一萬聲佛號,裡面妄想多多,你那個效果不如這個十念,十念裡頭沒有妄想。一天叫你念九次,不夾雜一個妄想,這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念佛的原則,「淨念相繼」。你這十聲佛號,一聲一聲,這是相繼。聲聲佛號裡頭沒有夾雜,這叫淨;夾雜就不淨,就不清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雖然是十聲,只要一分鐘的時間。一分鐘的時間,不夾雜妄想,容易;五分鐘,不夾雜妄想就很困難,就不容易。所以我們從最有效果、最短的時間來做起,決定不能好高騖遠,好高騖遠最後都是失敗的。我教你一天至少念九遍,你能夠念二十遍、三十遍,豈不是更好嗎?這個就是修行的方法,一天修九次,養成這個習慣。如果能一天修二十次、三十次,當然更好。每一次就是一分鐘,千萬不要搞多,多的時候,你裡面一夾雜妄想,你的功夫全毀掉,全錯了。時間短不怕,是真實功夫,這裡面就是不動心,你看與這個地方講的它相應。聲聲佛號,一句一句接著,這是隨分別性;裡面確實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夾雜妄想,就是無所動故,這真誠。實在講《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這個意思好圓滿,三學、三寶統統具足。

  我們心安住在這個地方,叫住佛所住。深心是好善好德,這是深心。《般若經》上講的意思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是生心,不安住在任何境緣之中。不但十法界的境緣,不住就是講不放在心上,十法界的依正莊嚴不放在心上,一真法界的境緣也不放在心上,這叫住無住。生心生什麼心?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你看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可以說是念念之中,哪裡是說每天?念念之中上供十方一切諸佛,下化十方一切眾生,真是做到大圓滿。你不到西方極世界,你要想做大圓滿,談何容易。要靠自己修行入這個境界,佛在大乘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你一定要證到八地。八地叫不動地,你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才能夠跟西方世界菩薩相比,七地以下都不如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都不如,八地才能跟他相比。你要靠自己的力量修到八地,不是容易事情。為什麼諸佛如來勸大家往生西方淨土?說一句老實話,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度眾生成佛道,用什麼法門?就是念佛法門。因為念佛法門你不能相信,你不能接受,才委曲婉轉跟你講其他的法門。講其他的法門不得已,看你什麼?你的善根福德不成熟,這個法子教給你,你不能接受,這才講其他法門。

  這個意思,你們看看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所引用隋唐的大德。隋唐是我們中國佛教黃金時代,佛法最盛的一個時期。中國、外國,那個時候外國主要的是高麗跟日本,到中國來留學的人很多,都很有成就,可以說是佛門裡的俊傑都出在那個時代,建立各個宗派,都是各個宗派的祖師大德。他們共同有一個看法,來研討、探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哪個法第一?第一次的篩選,大家都承認《華嚴》。《華嚴》是圓滿法,任何一部經論沒有《華嚴》講得圓滿,理論圓滿、方法圓滿,後面還帶表演,實際上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那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修學的法門不相同,有學教的、有學禪的、有學密的、有學戒律的、有念佛的,可以說是各種法門統統都有,他示現一個樣子給我們看,做出樣子。所以這部經是圓滿的佛法,其他的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華嚴經》某一部分的補充說明這種性質,《華嚴》是完整的。可是這些大德們還繼續在鑽研,《華嚴》是第一,《華嚴》到最後圓滿的成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才真正圓滿,不到極樂世界,《華嚴》還不能講究竟圓滿,於是這些大德就公認《無量壽經》第一,《華嚴》到最後歸《無量壽》。所以隋唐大德有說:《華嚴》、《法華》是《無量壽經》的導引,引導你們入《無量壽》,這個見解了不起!就好像經的三分一樣,《無量壽經》是正宗分,《華嚴》、《法華》是序分,把你引入正宗。說這種話的,他要不契入這個境界,深得諸佛如來之心意,哪裡能講得出來?這才舉世公認《無量壽經》是第一經。度眾生,成佛道,一生當中平等得度,這哪個經上都沒有,《華嚴》上也沒有,哪有平等得度的?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平等得度,平等成佛。等覺菩薩怎麼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念這句阿彌陀佛,阿鼻地獄眾生也是念這句阿彌陀佛,所修學的平等法,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九法界眾生用一個法門,方法平等,成就平等,不可思議!不論根性,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可是《華嚴經》上講的,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很大很大的幫助。

  所以,一定要住佛之所住。住佛之所住,簡單的講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行佛之行」,行佛之行在我們淨土講,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行佛之行。發菩提心是住佛之所住。淨宗完全是從圓融具德上說的,圓融不離行布,行布是差別,我們這個身體還在這個世間,現在還跟這些世間人相處在一起,你就不能不懂得差別。在這些森羅萬象當中,我們怎麼應付這個環境?你要懂得行大乘菩薩行。大乘菩薩行是什麼?六度。《華嚴》講十度,《華嚴》統統用十代表大圓滿,十度前面六度跟平常講的完全相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對一切人事物以這個為原則,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這個原則。十波羅蜜從哪裡來的?從般若波羅蜜裡面再開出,方便波羅蜜、力波羅蜜、願、智,那個智是後得智。實際上講,後面這四種都是權智,般若波羅蜜是實智。如果講六度,權實都在一起,都在般若波羅蜜裡面。所以講十度,還是般若波羅蜜開出來的,細說。由此可知,六度跟十度,文字上有開合不同,意思上沒有兩樣。決定不能說十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少,沒有,無增不減。這個一定要學,住佛之住,行佛之行。我們近來所提倡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真能做到住佛所住、行佛之行,就是九法界的師範,一切眾生的表率,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然後教你發心迴向,把心量擴大,利益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這就是第六段所說的「明智悲相入」,智慧跟悲願結合成一體,這就是十迴向。「以十迴向為體」,不自居功德,自己所修學的一切功德、福德,都給別人去享受,都去供養一切眾生。「以十迴向為體,體圓真俗,成大悲故。」迴向發願就是大悲心,念念想一切眾生,不會有一念想自己,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你有一念之心想自己,病在哪裡?增長我執,增長我見,麻煩大了,你決定出不了三界,無論你怎麼樣勤學用功,你沒有結果,換句話說,你連初果須陀洹都得不到,大乘菩薩裡面初信菩薩位你得不到。為什麼?初信菩薩位要破八十八品見惑,見惑裡面頭一個就是我見,叫身見。所以佛教給我們不可以有一念為自己,這個是所有修行人不能證入果位最大的一個大障礙。起心動念我、我的,完了,不管你怎麼修,你都是門外漢。你入定,盤腿面壁坐在那裡,兩年不出定,你也是凡夫,你也證不到須陀洹果位,為什麼?有我。我的定功很深,我入定的時候可以入定幾個月、幾年都不出定,他的問題就出在我上。

  這個「我」把我們害慘了,害得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幾個人能把我放下?你能把我放下,給諸位說,你最低限度證須陀洹果;在大乘菩薩位,你是真正初信位的菩薩,一點都不假。佛法是無我法,執著這個身是我就糟透了。也許有人要問,學佛要無我,那還得了嗎?佛不能學,決定不可以學。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經上一開端「如是我聞」,他有我。他那個我,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個我是什麼?你們說這個東西叫我,我也叫他做我,你才好懂。你執著這個東西真的叫我,我不執著,我是隨順你們說我。所以一樣有用,不但有用,還有自在的受用。你們執著這個東西是我,有用,不自在;佛菩薩不執著,他稱我,他得自在,那哪裡會一樣?諸佛菩薩得大自在,我們生大煩惱,果用完全不相同。

  怎麼樣去轉變?起心動念為眾生,起心動念為社會,念念想到眾生的幸福,而福報裡面第一殊勝的就是破迷開悟,第一殊勝。你給眾生其他的福報,你只能救他一時,你只能幫助他一世,來世怎麼辦?如果他破迷開悟,他就有辦法了,那個利益是無有窮盡的。他覺悟了,他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把六道搞清楚了,他把十法界搞清楚了,他就有方法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利益多大。所以過去曾經有人問我,因為他們看到慈濟功德會做了很多慈善事業,來問我,他說:法師,你有沒有做慈善事業?我說:我真做,我做得比它還徹底,比它做得還圓滿,比它做得還大!它那個救濟世間人,給你講救一時,頂多救一世,你照顧他到老死,你救他一世,來生他還要搞輪迴,你救不了他。我們今天把這個事實真相說清楚、說明白,眾生真正覺悟了,他生生世世得福,這個是最徹底的慈濟,最究竟、最圓滿的慈濟。所以大家一定要懂理,理明白了,事實真相你才會清楚,你才能明瞭。

  這三條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學的總綱領,住佛之住,行佛之行,大願迴向一切眾生。體圓真俗,這個體就是指十迴向,迴向之體,圓是圓融,真是四聖法界,俗是六凡法界,成就大悲心,菩提心裡面講的大悲心。由此可知,這三分就是菩提心的落實,十住是直心的落實,就是至誠心的落實;十行,深心的落實;十迴向,大悲心的落實。不就是這麼回事情嗎?然後你才了解,我們平常講的菩提心,這個三心,你在《華嚴經》費多大的力氣,費多麼大的勁,才把這個東西說出來。十住、十行、十迴向,這麼大的篇幅說明菩提心的落實,哪有那麼簡單容易?《華嚴》你讀了之後,你了解之後,你對菩提心的講法不一樣。要單單給你講個菩提心,可以講一年,給你講直心、深心、大悲心,就講這三條可以講一年,《華嚴經》不就是嗎?這一點都不假,一天給你講兩個小時,真的講一年。三心圓滿之後,你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還是上求佛道,為什麼?表現給眾生看。等覺菩薩沒有一天離開老師,我們怎麼可以輕易離開老師?等覺菩薩天天都要親近諸佛如來,做樣子給我們看。實際上他是可以不必要,尤其是文殊、普賢早就成佛,何必現在還做這個樣子?做給我們看的,這個才叫慈悲到了極處。

  第八段裡面,在七十面第四行,「明利生自在」,這講度化眾生。度化眾生不一定是講經說法,我們現在一般人講講經說法這個概念,都是一定上在講台上,展開經本來講經說法。其實這個在說法裡頭,只是無量無邊方式裡頭的一種,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講經說法。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只要跟眾生接觸都是講經說法,你跟他說話,都是說法。問題在哪裡?你要把它養成習慣,變得很自然,什麼時候一開口,全是佛法。不但開口是佛法,動作也是表法,身語意三業說法,說法不一定要口。《華嚴經》上講的,一切法都在表法,一切法都在顯示大方廣佛華嚴。

  這個地方講,「從十定品已下,至離世間品」,總共有十二品經,十地菩薩修的,地上菩薩修的,「蘊德成功」,蘊是蘊藏、含藏,德行成就了。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等覺菩薩「利生行滿,方名法行圓滿佛」,法行圓滿佛就是稱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確確實實他是圓滿佛,沒有在佛位,他證的跟佛確實沒有兩樣,就是沒有在佛位。後頭幾句話說得好,「於始於終,無作體性不移毫念,為以法界圓明大智之性」。這都給我們提示,我們雖然做不到,但是要曉得,心嚮往之,實在講應當盡力去做。佛法有最初方便,你看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求「最初方便」,也就是最初下手之處。佛講的方便,講得很多,實在講最初下手之處,總歸納起來就是放下,真的就是看破、放下。

  我最初見章嘉大師,第一次跟他見面,向他老人家請教,我就是求最初下手之處,他老人家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然後我就問他,看破、放下,這個意思我能懂得一點,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你看六波羅蜜裡頭第一條。真幹,真肯捨,才行。捨了怎麼樣?愈捨愈多,這果報現前了,愈捨愈多。然後我就領悟到,佛法裡面講的「捨得」。捨什麼?你所得到的統統捨掉,捨得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捨就有得,這個意思淺。我們捨財布施得財富,捨法你就得聰明智慧,施無畏你得健康長壽,你得。你要把得再捨掉,得不能貪著,一得來的時候又起貪心,就完了,馬上又退轉,又墮落了。得決定不能夠保持,得到的馬上捨,一定要捨得乾乾淨淨,決定不能妨礙清淨心,不能妨害平等心。只要你得到的,你不肯捨,你還要留一點,你的心就被污染,你的心就不平等,你的真心就沒有了,又墮到三心二意去了。這是一個人修學成功失敗的關鍵,要記住。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是世間法,法是佛法,佛法都不能貪著,貪著佛法,糟了。為什麼說佛法不能貪著?你一貪著,你的貪瞋痴起來了,你煩惱現前,佛法都不能夠貪著。貪著佛法還是輪迴心,把佛法變成世間法。如果果然是發菩提心,住佛所住,行佛之行,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對佛法裡面還有一些貪著,所有一切佛法統統變成世間法,一點都不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哪有什麼佛法、世間法?沒有,「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所以我們常講因果不空,因果它轉變不空,因果的相續不空。你要是了解這個道理,曉得事實真相,你才知道這個真的是大問題,比什麼問題都嚴重,真正可畏。我們相信佛,聽佛的教誨,依照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去做,我們就能轉境界,就像《楞嚴經》上所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諸賢寄位」,第九是總結前面。末後第十,這是「入法界品」。它第九段做了個總結,「已上六位諸菩薩」,六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算五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六位是指這些。它後頭有,後面在第七十一面第二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等覺也叫十一地,這是六位。「皆從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法,這個寄就是表演,不是真的,表演給眾生看。表演給眾生看也是自己修行,自己修什麼行?表演,表演就是修行,歷事鍊心,表演修行,前面說的是理論、方法、境界,都說完了,後面他真的做給你看。所以這個地方講,他的目的是什麼?「令凡夫信入,倣學依蹟,不迷其事。」目的在此地,做給凡夫看的,希望凡夫來學習、來模仿,他真正肯模仿,照這個樣子來學,他就有一條出路,出哪裡?出六道,出十法界,他就有個門路可以出去。你要是不依照佛法這個模式,你自己想出去就太難太難,你找不到門路。

  末後這一大段「入法界品」,「明令凡實證」。實證,用現在話來講就是落實,將整個教學落實在你生活上。這個文裡面說,「以法界性中,安立十信等六位」,這句話就是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這裡面就圓滿包括十法界,「進修方便行,不離體用,不壞方便」。體用就本經來講,大方廣,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如果就體用兩個字來講,相跟用可以合起來,都是用,現相也是起用,所以體用兩個字就圓滿包括大方廣。大方廣三個字,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法界之體,就是真如自性,在本經大代表;法界的現相,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方,方來代表,那是現相;現相的變化,唯識所變,那是作用。「進修方便行,不離體用」,你沒有離大方廣,沒有離虛空法界,沒有離依正莊嚴,沒有離。「不壞方便」,方便是佛教給你的一些方法,所有一切教法全是方便法。「不離體用,不壞方便」,這個正是前面所講的圓融具德。

  所以說,以我們現前這個生活來講,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你是什麼身分,無論你現在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人人都可以學佛,人人都可以依六位這個方法來修行,人人都是菩薩,修成了,人人都成佛。你是一個出家僧人,你是菩薩僧、佛僧;妳是個家庭主婦,妳是菩薩主婦,妳是佛主婦。我常常舉例講,開計程車的司機,菩薩司機,佛司機,都成佛、都成菩薩,不壞方便,不是說他做這個不能修,沒這個道理。有些從事於惡的行業,譬如說殺生的,這個麻煩,這個不能修,甘露火王天天殺人,他也不壞方便,他也作菩薩、也作佛了。伐蘇蜜多女是淫女,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妓女,那種行業她也作菩薩,她也成佛了,不壞方便。所以佛法沒有障礙,無障礙法,不能說這個可以學佛,那個人不能學佛,沒這個道理。哪個人不能學佛?只有什麼?他不相信的人,那就沒法子,佛一點辦法都沒有,他不能學。所以佛經裡講,一闡提不能學,一闡提是什麼?他不接受。所以你才曉得,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肯發心,都能成菩薩道。我們要問,殺生怎能夠成佛、成菩薩?菩薩殺生的那個心,跟我們平常的心不一樣。平常這個殺是瞋恨心、一個是貪心,你看殺豬宰牛,他貪圖,他要錢,他拿來賣錢。菩薩是什麼?菩薩是超度牠,你是造了這個業應該受這個報,我現在給你這個報受了,你趕快轉世去成佛、去作祖,他是迴向心,把自己修持的功德加持給牠。所以雖然殺,殺的時候,那個被殺的沒有痛苦,《華嚴經》上講的,雖然好像被他砍了,牠清涼自在。那就是菩薩自己修行的功力加持牠,來祝福牠,跟平常屠夫不一樣,平常殺生要墮地獄。菩薩在那裡殺生的時候,全部把眾生都度了,哪裡一樣?你懂得《華嚴》教義的話,哪個行業不能做?哪個行業都成佛。

  外道,我們這裡有婆羅門、有遍行外道,這就講其他宗教的,每一個宗教依舊修它的宗教,用它的宗教度它的信徒,也不壞方便。他也可以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去修,那就是我們常講的基督教的牧師菩薩,天主教的神父菩薩,伊斯蘭教的阿訇菩薩,都是菩薩,都是佛。然後你才看到佛法這種大圓滿,真的是究竟圓滿。今天世間,哪一個宗教,哪一個學術,沒這個講法,唯獨佛法,你說這個量多大,他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你要懂得,不離體用,不壞方便。

  「其智彌高,其行彌下」,愈是在高位,表現的態度愈卑下,謙虛忍讓,絕沒有貢高我慢,決定沒有瞧不起眾生,沒有,連蚊蟲、螞蟻都不敢瞧不起。為什麼?他明瞭,牠現在在受這個報,假如牠一轉生,牠這個罪報完了,轉生之後,牠得人身,來生聞佛法,可能他一生上品往生,我們還落在他後頭,你怎麼能瞧不起他?可能這個蚊蟲、螞蟻成佛比我們早,牠不過是一時墮落而已。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有一切蜎飛蠕動的小動物,不敢輕視,然後你禮敬諸佛的心才真正生得起來。我們今天實在講自己迷得太深太深了,還自以為是,這個正是佛在經上講的「可憐憫者」,誰可憐?我們真可憐。

  下面這幾句話說得好,真是對我們現前說的,「逐根行滿」,根是根性,隨著我們的根性,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去修行,「故名進修」,進是進步,天天求進步。「隨力堪能,安立諸位」,這兩句話就很好,隨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想超過,不可能的,那就錯了。我們是小學程度,我們就念小學;我們是中學程度,我們就念中學。不可以說我們小學程度一定要去念博士班,一定要在三個月當中拿到博士學位,這是自找苦吃,決定辦不到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懂得,隨力堪能,安立諸位。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我們現在初學,能夠安住在初信位的菩薩就不錯了,五十一年級,我們上一年級就好了。上一年級也不簡單,這是大乘,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智慧就不必說了,斷煩惱跟須陀洹相等。就是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跟須陀洹相等,證得什麼?位不退,絕對不退到凡夫位。換句話說,雖然還在三界裡面,決定不墮三惡道,保證。你證得這個地位,絕對不會墮三惡道,你在人天這兩道修行,這叫什麼?位不退,三不退裡頭第一個位不退。

  但是初信位菩薩的智慧,實在講超出阿羅漢,功夫是比不上阿羅漢,阿羅漢是思惑也斷,初信位的菩薩思惑還沒斷,一品都沒斷,但是智慧超出了。這是什麼道理?這是兩種障不同,斷煩惱是煩惱障,智慧是所知障,兩種障,每個人不相同。我們在《楞嚴經》上明顯的看出來,你看富樓那尊者,四果羅漢;阿難尊者,初果。阿難,初果,佛講《楞嚴經》,阿難聽懂了,阿難開悟了;富樓那還糊裡糊塗的,還向佛請教,他還搞不清楚。什麼原因?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所知障輕,所以他容易開悟,不容易斷煩惱。富樓那尊者跟他正好相反,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他斷煩惱比阿難高得多了,但是因為所知障重,聽佛講大乘,聽不懂。我們一切眾生根性都是如此,你很容易聽懂,很容易覺悟,所知障輕;煩惱習氣丟不掉,煩惱障重。這個在經典裡明顯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我們了解自己的根性,就要知道怎樣用功、怎樣對治自己的習氣。你能斷煩惱,你的品位才能提升。諸位要曉得,開智慧不能提升品位,斷煩惱才能提升品位。可是開智慧,確實能幫助你斷煩惱。我們常講的看破、放下,開智慧是看破,放下是功夫。智慧開,看破,放不下,沒有用處,不能解決問題。可是你放下,沒有看破,你還得利益,你真得利益了,你這個利益得的不大就是。所以著重在解行並進。大乘的教學是先教你明瞭,先教你了解事實真相,幫助你看破,然後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佛也提供一些原則,原理、原則,你自己就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且是非放下不可,你要不肯放下,你的智慧就止於這個地方,不能再突破。佛的經論其深無底,你看破一分,你能入一分,你能見到一分意思;你看破二分,你能看到二分意思;你看破三分,你能看到三分意思。這個與放下功夫就有密切關係,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幫助你放下,這個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是解行要並重。「隨力堪能,安立諸位,隨位知行,令不迷因果」,說到最後還是結歸到因果,你修因你才能證果。後面這一段我們就不念了。

  翻開七十二面,這一段,長者分的這個十大段,也有意思。可是我們初學的人來講,還是清涼分得好,我們依照清涼的方法來學方便,長者的確有他獨到之處,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幫助我們提升境界。所以《論》跟《疏》各有各的好處。我們從這一屆起,我們搞《華嚴》專修,我們來專攻。這一門搞通了,給諸位說,所有一切大小乘佛法全都通了。不但大小乘佛法全都通了,再給諸位說,所有一切世間法也都通了。世間無論搞哪一個行業,搞農、搞工、搞商、搞政治、搞經濟,全都通了,真是高等智慧,真正是圓滿智慧。這個機緣不容易遇到,實實在在不容易遇到。世出世間所有你沒有學過的,那就跟六祖惠能一樣,一聽就懂了。所以真正值得我們下功夫。

  我在這邊給你們講這個課程,你們自己很用功努力去進修。依照我講這個方法、這個框架先做科,經會進去,你們現在做的就是科會。然後你聽我講經,聽完之後,你們做註、做解。註跟解都要用最淺顯的文字,盡可能避免佛經裡面的術語,除非是不得已;盡可能把這些術語都變成現代人很容易明瞭的這些字彙,讓他們接觸這部經不感覺得太深、不感覺得太難。所以我講,你們記筆記,用你的筆記去做註、做解,不要用我的錄音帶,我的錄音帶裡面東西太多了。我們要做一個易解,不是要做一個詳細的解釋。詳細的解釋,這個太麻煩了,像我們一部《無量壽經》,以前講的寫成四大本,這四大本,已經刪掉四分之三,只留四分之一,就四大本,《華嚴經》將來擺著比《大藏經》還多,那就不成話了,這麼大的東西放那裡,誰一看的時候,碰都不敢碰,太多了,反而把人學《華嚴》的心斷掉了。我們要做易解,最簡單、最容易的註解。

  將來我們保存錄音帶就行了,錄像帶保存就行了。錄像帶這邊有同修們發心,講完之後,這個錄像他們就做成VCD,這個將來可以在電視台播放,可以在電腦網路裡面流傳,就好。我們自己要做的,成績要拿出來的,就是科、註、易解。我們簡單做這個東西,希望每個月出一本書,你們每天聽完之後,我就不上班,不到此地來了。你們在這個地方,就搞這個事情,搞這個註、搞這個解,搞完之後拿來給我看就行了,這個很有趣味。等學了之後,你們也溫習一遍,將來你們也就會講。你做過註,你做過易解,你也就會講了。所以這個學習,我相信會很有成就,進度也會很快、很正常。這當中我還是有一些應酬,實實在在沒有法子,國外找我,偶爾,我是盡可能減少外面的應酬,盡可能少離開新加坡,我們全心全力把這個工程完成。出去是短時間,出去的時候,我們講經不能中斷,我出去的時候,你們幾個人輪流去講,所以講習決定不中斷,要守住這個原則。你們複講《華嚴》也行,複講《無量壽經》也行。這是你們大家心理上要有準備,我們讓居士林這個道場一天都不空過,天天有人講經。

  這個底下這邊,我們把它念過一遍,在七十二面,這評裡面。這個評是道霈禪師的,第四行,「評曰:疏論分經,大意皆同」,這是講的清涼跟李長者他們對經段落的分法、看法大致上是相同的。「論唯第九諸賢寄位一科,重收前六位。謂已上六位諸菩薩,並佛出現,是從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十信等。令凡夫信入,倣學依蹟,不迷其事。與疏不同。」這是清涼沒有這個講法,這是李長者的說法,他也說得很好。下面是「愚謂六位法門,乃三世諸佛修行成道之成式,亦是毘盧遮那如來因地修證之門。」愚這是道霈禪師自稱,他的意思是六位法門是三世諸佛修行成道的成式,式就是樣子、就是成規,都是這麼一個方式。長者是說,這是方便出現其身,寄位成十信等。這是說《華嚴》會上這些法身大士都是諸佛化身示現的,做出一個樣子,也就是經上常講為人演說,叫大心凡夫效法,依照佛菩薩祖師大德這個模式,超越六道、十法界。

  末後幾句說得就非常之好,這是道霈禪師在此地給我們做了個總結。在七十三面第二行:「而法界一品」,這就是講的普賢行願品,入法界品,「舉善財一人,經歷諸位,一生頓證。令大心凡夫,見賢思齊,直下承當,依法修證也。」這個法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六位之法」,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六位之法。善財童子給我們做出一個榜樣,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修行人(學生)只有一個人,你才能成就,成就普賢行。你看普賢行,第一個「禮敬諸佛」,如果同學有兩個人,禮敬就修不成了,為什麼?你跟我是同學,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就沒有了;決定是一個人,除我一個人之外,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恭敬心才修圓滿。你要覺得這個人跟我差不多,那個人不如我,沒法子修了。所以《華嚴經》上為什麼善財童子沒有一個同伴?沒有。我們要修普賢行,一定要有這個心態,學生只有自己一個,除自己以外,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佛菩薩示現的。你要以這個眼光來看,都是諸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看的,讓我在這個裡面學習,修十願十度,以真誠恭敬心來修學,這個人一生哪有不成就的!

  末後,往生西方極世界,實報土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你修普賢行的。實報土上上品往生,真的是到西方世界就成佛,不要歷三大阿僧祇劫,當生成就,你說這個法門多殊勝!所以這個對象是什麼?大心凡夫,這四個字很重要。我們是不是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就一定要學生只有自己一個,看一切人、一切動物都是諸佛如來化身,我們才有修行入手之處。一切恭敬,敬人、敬事、敬物,沒有一樣不恭敬,恭敬心圓圓滿滿現前。從這個基礎上才能修稱讚、供養、懺悔,乃至於普皆迴向。普賢十願,圓滿包括《華嚴經》裡面所有一切的法門,總歸到後面十個綱領,這樣才行。實在不行,不行就老實念佛,往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修《華嚴》是什麼?不是凡聖同居土,是實報莊嚴土,你要修十大願王的話,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住生。如果以大乘方法,大乘菩提心、六度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位置也是實報莊嚴土,大概是下品、中下品,不是上上品,中下品;如果再差一點,就落到方便有餘土裡面去了。這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西方世界四土九品,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講得太好了!說明什麼?遇緣不同,如果我們遇到的緣殊勝,我們就能夠上上品往生;遇到的緣不好,那就下品往生了。遇到《華嚴》、遇到普賢菩薩,那是緣最殊勝的,就是我們遇到緣殊勝!緣遇到了,關鍵就在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我們肯不肯相信,肯不肯發心,肯不肯依教修行,關鍵在此地。好,我們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