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第二集)  1997/8/3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6-0002

  請接著看講義: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學佛的同修都希望,我們能夠早一天證得無上的佛果,這個地方所講的『佛境界』,就是無上菩提。清涼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如果你希望證得究竟圓滿的佛境界,用什麼方法?此地為我們說出來,『當淨其意如虛空』,這句話非常重要。怎樣能將我們的心意做到清淨,清淨的像虛空一樣?虛空現相我們能夠體會得到,它能含萬物。就我們現在的境界裡面來觀察,虛空裡面包含著森羅萬象,無數的星球,無數的世界。雖包含,虛空卻不染著,所以它依舊是清淨的,絲毫不被這些萬象所染著。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用這個比喻來教導我們,我們心裡面要像虛空一樣,不能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變成惡取空,墮在空的這一邊,還是錯誤的。凡夫著有,二乘著空,所以都不是究竟,一定要用心像虛空一樣,包含萬有而不被萬有之所染,這就是「當淨其意如虛空」的意思。

  後面兩句是解釋這個意思,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遠離妄想及諸取』,諸佛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我們凡夫成天打妄想,心念當中,念念沒有忘掉得失,「取」就是得失,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盡方法希望得到,這就是取;得到之後,又唯恐失掉,患得患失,這是凡夫。佛菩薩大徹大悟,這個徹悟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瞭通達,所以在萬象當中,他有受用,他沒有妄想,他沒有取著。十二因緣裡面講的「愛取有」,他沒有愛取有,有受用而沒有愛取有。

  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依正莊嚴,它不是沒有,它有。再看彌陀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哪裡說沒有。我們現前這個境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國土,極樂有四土,世尊也有四土。我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跟西方世界不一樣的地方,西方淨土殊勝;凡聖同居土裡面的大眾,也像諸佛如來一樣,心地清淨,於一切法沒有染著,這是西方世界的殊勝莊嚴。十方一切諸佛的剎土,凡聖同居土裡面的凡夫,都有愛取有,都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十方世界跟極樂世界不相同的地方。如果我們能夠遠離妄想,這妄想裡面就包括了分別執著;諸取裡面就包含著愛取有。如果能遠離,你的心就自在了。

  『令心所向皆無礙』,無礙就是入華藏的境界。華藏境界,清涼大師跟我們說的,是四種無障礙的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常講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叫做無障礙的法界,這是諸佛如來的境界。我們也很想得自在,得事事無礙;你要得事事無礙,你就要遠離妄想、分別、執著,要令清淨心現前。就像《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只要清淨、平等、覺現前,你就入佛的境界了。

  理上講沒錯,事上講也沒錯。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契入境界?換句話說,要怎樣才能夠遠離妄想、愛取有,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大難題。雖然是難,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努力的去做,做不到,那是另外一樁事情,但是你總是做了,比沒做的好。雖然不能做到圓滿,我能做到一分、兩分,那個功德也相當可觀,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你才有真正的把握。所以不能說這個事情太難,我是凡夫,我的業障深重,我做不到,根本沒有做的意念,這樣念佛求生淨土就難了,將來能不能往生是個未知數。

  在過去,我講《無量壽經》,講到三輩九品,我也有一個說法,跟古來大德的講法不一樣。我看這個九品,就是看我們行人,我們修淨土的人,你的心願解行,有幾分與阿彌陀佛相應?與阿彌陀佛相應,就是與《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相應。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你做到了多少?如果你是百分之百的做到了,那你的心願解行,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你怎麼不會往生?決定往生,而且是上上品往生,這是真正有把握,決定去的成。如果說《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九成,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那也不錯,你也能往生,你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假如你對於經教,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還有百分之二十做不到,你往生就是上品下生。九品如是往下遞減,減到下品下生,你要做到兩成,百分之八十做不到,可以做到百分之二十,你往生淨土就下品下生。假如你說兩成我也做不到,這往生就靠不住了,你這一生念佛,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跟西方淨土結個緣分,這一生不能去。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此地。所以真正往生至少要做到兩成,我這個說法,跟清涼大師的意思相應。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末後兩句,我們在古德註疏當中常常看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地方說得比較詳細。『知妄本自真』,所以了義教中常說:真妄不二、真妄一如,這是事實。但是你要不能見到這個事實,你縱然聽說,聽得很清楚,你也會說,你入不了境界。換句話說,你的妄不是真,真不是妄,必須契入境界之後,才曉得真妄不二。妄從那裡來的?妄從真來的。真是體,妄是現相,有體一定現相。現的這個相,為什麼叫妄?諸位要明瞭,佛法講真妄的定義,它是指永遠不變,那就是真;如果要會變的,這就是妄,真妄是用這個標準來說的。

  由此可知,所有的現象,我們常講有為法,有為法裡面包括心法,心法是什麼?念頭、妄心!念頭不是常住的,不是永恆的,它剎那在那裡變化,所以它是妄。八識五十一心所不是永恆常住的,所以它是虛妄的。色法,我們講物質的現象,所有一切物質,它也是在變化,用現代的話來講,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個相就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真妄是從這說的。

  可是生起妄相的那個東西,那是真的。妄依真起,沒有真,哪來的妄?能生妄相的那個東西是真的,它是永恆不變的,它是一切萬事萬法的本體。在佛法裡面,名字很多,叫它做真心,叫它做真如,叫它做本性,叫它做法界,名字可多了。為什麼佛說這麼多名字?佛說這麼多名字,用意很深,叫你不要執著名字相,因為名字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連一樣東西,可以用很多名字來稱它,可見這個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名字性空,讓你領悟這個道理,不著名字相,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見佛就清淨了。實在講,清淨心就是佛,佛就是清淨心,《無量壽經》上講的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見佛則清淨,如心佛亦爾。』

  這底下就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是體,佛跟眾生都是相,都是作用!體相用一而三,三而一。在《華嚴經》經題裡面,「大方廣」三個字就是形容體相用,「大」,是讚歎本體,「方」是相,「廣」是作用,所以是一而三,三而一。這三個如果講它的利用,它是平等的。因此凡夫眾生要想成佛,你要集合到清淨心,就成功了,真心!佛要教化眾生也不能離開真心,不能離開自性,正因為這麼個道理,這個事實的真相,所以大經裡頭常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怎麼成佛的?眾生是自己覺悟,自己修行,自己證果的。可是諸經又說「佛菩薩發廣大願,要度盡一切眾生」。這話怎麼說?諸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只是做增上緣而已,這一點我們要清楚,他給我們做增上緣。換句話說,「親因緣」,這是自己具足的;「所緣緣」、「無間緣」,也都是自己具足的,這是諸佛菩薩幫不上忙的。諸佛菩薩只有增上緣,從增上緣引起我們自己的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這就成功了。佛度眾生是這個意思,眾生自覺、自悟、自度,也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能不知道。再看底下這一段。

  【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渟清淨。至明至靜。無心頓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心念根欲。並在智中。如海含象。】

  這一段說明,佛跟眾生的差別在哪裡。諸佛菩薩他們用的是智,用的不是識,「轉識成智」,而凡夫用的是識,不是智。換句話說,轉智成識就變成凡夫了。你要能夠轉識成智,你就是佛菩薩,關鍵在此地,這是我們一定要留意的。你看現代社會上,一般人稱讚人,某人是知識份子。他聽起來覺得很舒服,我是知識份子,可是在大乘佛法裡面,知變成識已經變成凡夫了。佛法裡面講佛菩薩,轉識成智,你就是佛菩薩;你把智變成識,你就壞了,你就變成凡夫。在這名相當中,也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諸位要懂得如何把識轉成智。識是什麼?是妄想分別執著,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智。《般若經》上說得很清楚:「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兩句話乍聽起來,好像很矛盾,無知怎麼又變成無所不知?但是佛講的是真實話。我們學佛學什麼?這一點諸位要知道,學佛就是要學無知,你才能成就。我們看許許多多學佛的同修,在家、出家,他為什麼不開智慧?他也很用功、很勤奮、很努力,幾十年下來不開智慧,原因在哪裡?方法有錯。錯在哪裡?錯在他求知,他有知;有知,佛就講了,有所不知,這個方法錯誤。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大經上佛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不能解佛的意思,佛的經典展開,他也認識字,裡面字字句句,他不迷惑,為什麼他不解如來真實義?因為他有知。而佛的言語、文字,是從什麼地方起來的?從無知裡面變現出來的。你以一個有知的心,去解無知的意思,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諸位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從哪裡求?從無知裡面求。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就是根本智的作用。根本智起作用,無所不知;它不起作用的時候,它無知,這是真智慧。我們學佛要懂這個道理,要向這個方法去求。所以佛法教學的三大綱領,叫戒、定、慧,因戒得定。戒是什麼?戒是方法,一定要遵守方法,持戒就是守法,你不遵守方法,你就不能得定。得定並非目的,依舊是手段,目的在那裡?目的在開智慧,所以因定開慧。

  諸位要曉得,甚深的禪定就是根本智,這個禪定起作用。我們為什麼不能講禪定起作用?因為定的層次太多了,有世間禪定,有出世間禪定,有了義的禪定,有不了義的禪定,層次太複雜了,我們不得已說一個甚深的禪定,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就是無所不知。世尊為我們講經說法,他一生當中說出這麼多的經典,流傳到中國來,翻譯成中國文字是少數。諸位要曉得,世尊當年在世那個時代,書寫的工具沒有發明,原始的佛經寫在貝多羅的樹葉上。這貝多羅的樹葉,也許諸位在博物館裡面可以看到。把這個樹葉裁成長條,大概一片樹葉只能寫四行、六行,印度梵文是橫著寫的,旁邊打兩個洞,把它穿起來,這稱為修多羅(修多羅是線)。一部經諸位想想,是多麼大的分量!

  中國古代書寫文具沒有發明之前用竹簡,竹簡比貝葉還要笨重。古時候講:學富五車,那個「車」是車,指這個人讀了五車的書,五車的書不多,我們現在一部《華嚴經》,就不只五車。那個竹簡的時候,那個車是馬車,馬車能夠拉多少?這樣我們才能想到,古時候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中國高僧到印度去取經非常艱苦,典籍分量太大、太笨重,於是傳到中國來之前,總是在裡面選擇,選了又選,選出精華的帶來,次要再次要的不要了。運到中國來之後,我們要從事翻譯的工作,再從帶來的裡面再選擇,也並不是所有傳來的統統翻譯,沒有!只是在傳來當中翻譯一部份,沒有翻譯的一部份也就散失了。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中文《大藏經》,這麼大的部頭,實際上是世尊當年說法,真是滄海之一滴而已,不是四十九年所說的;不是全部,是少分。少分,現在已經有這麼大的部頭;由此可知,世尊當年四十九年天天講的,分量就很可觀了。他依什麼說的?無說而說的。大多數都是由弟子們啟請,弟子們提出疑問,佛隨時解答,我們在經上看得太多了。這一問一答,問的人有心,答的人有沒有心?答的人沒有心,隨問隨答,這是智慧。不是說人家提出問題,我再想想要怎樣答覆你,那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你就有心、有意了。所以佛的講經說法,說這麼多的分別法相,真的是「分別亦非意」,都是從無知裡面流露出來的,無所不知。

  佛把這個真相告訴我們,這個祕密告訴我們,於是我們懂得,要求真智慧,要求無所不知,從哪裡求?從無知下手,你就能得到。古時候有許多高僧大德,有許多在家的大居士,他們顯示出來無礙的辯才,真實的智慧,他怎麼修成的?都是從無知裡面得來的,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諸位要想真正開智慧,祕訣就是在修清淨心。『識浪不生』,「識」是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比喻作浪、波浪,它不起,平靜的,心是平的,平等的、清淨的,就生智慧,就是如來智慧,如來的智海。可見得如來智海是我們自家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我們今天智慧喪失,就是海裡頭起波浪,這個波浪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起這些東西。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止住了,我們的智慧跟諸佛如來智慧,沒有兩樣!

  下面這是形容佛的心,『澄渟清淨』。形容佛的心像水一樣,水清,沒有絲毫的污染;清淨。『至明至靜』,明靜達到極處,這個至就是到了極處,這是真心本性,於是真心本性裡面,自自然然就照見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叫『頓現』。頓現就是照見。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如來智海之中,所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佛都知道,甚至於我們打個妄想,那個妄想念頭很微弱,自己都不曉得,佛早就知道了。佛為什麼知道?所有一切眾生的『心念根欲』,「根」是根性,「欲」是他的愛好、欲望,在佛的心裡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跟鏡子照東西,照得清清爽爽。

  下面最後一句是比喻,『如海含象』。把佛的心比作大海,這個心清淨。我們現在看海,海裡頭有波浪,雖然能照,照得並不很真切。如果水平靜像湖水,沒有波浪的時候,外面山景倒影在湖裡面,就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取這個比喻。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如來智海之中。我們曉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來修學,恢復自性清淨心,恢復自己的如來智海,我們有一條路可走了。

  另外還有一個意思,自己不能不警覺,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時候自己都不曉得,諸佛如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欺騙不了人。我們騙人是騙那些眾生,迷惑顛倒的眾生,可以騙他;騙佛菩薩騙不了。佛菩薩把我們極微細的念頭都照見了,我們怎麼能欺騙佛菩薩?所以這一段經文,諸位要真正能夠體會到幾分,你會寒毛直豎。不但不敢做壞事,連起一個壞念頭都不敢,為什麼?諸佛如來都知道。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起一個善願,動一個善念,不要怕佛菩薩不知道,佛菩薩都知道。你發了菩提心,你發了大悲願,要普度一切眾生,我們現在沒有德能、沒有智慧,佛菩薩會加持。我們沒有這個緣分,佛菩薩會給我們做增上緣,同樣的道理。看我們自己怎樣去用,就能獲得自己欲念當中的果報。再看底下一段。

  【一切法皆如。豈妄外有真。真如遍一切。豈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

  這些話都是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真相,今天許多科學家、哲學家,都在那個地方尋求,他們所做的功夫,實在講也很值得讚歎。今天的科技向兩個極端去發展,一個是往大的,無窮大,研究太空物理,這是往大的發展;一個是往最小的發展,今天所講的量子力學,向最小的發展,其目的都是希望尋找宇宙的真相,生物的起源。所以這些科學家非常可惜,沒有念過《華嚴經》,《華嚴經》上講得很透徹。

  『一切法皆如』,所以佛的經典一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那個「如」是什麼意思?「一切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如」是什麼?真如。也就是現代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佛法裡頭,用真如這個名號來代表,「真如」是一切萬法的本體,一切法是講的法相,相是從性裡面變現出來的。這句話也很不好懂,很難體會。所以過去賢首大師說這個意思,他就用金獅子來作比喻,「金獅子章」就是這麼來的。把金比作體,獅子比作法;法是相。獅子怎麼成就的?金鑄成的。我今天不想要獅子了,我想塑一尊佛像,把這個獅子的金鎔化出來,再鑄一尊佛像。相都是依體而現的,離開體沒有相可得。這樣你才明瞭「一切法皆如」,哪一法不是真如?法法皆是。

  所以『豈妄外有真』,妄是講相;相外頭還要有真如,沒有這個道理。中國古時候的禪宗,宗門裡頭有學者開悟了,明心見性了,要請一個老師給他印證。老師往往問,問他:「在哪裡?你講的真如本性在哪裡?」他隨便舉一物比一比,他們兩個意思就懂了,無有一法不是。可是這一樁事情,我們學不得,我們學不到。我們沒有見到,他真的見到了;我們只是聽說,沒有見到。我們如果也用這個方法比劃比劃,那就大錯特錯了。人家比劃比劃,成佛作祖,我們比劃還是搞六道輪迴,不起作用。所以大家看禪宗裡面的語錄,像《五燈會元》裡面多半是這些機鋒話。都是說明真妄一如,妄外無真,真外無妄,都是說明這個道理。

  盡虛空遍法界就是『真妄交徹』,就是這麼一個現象。真妄雖然交徹,真不壞真之相,妄不壞妄之相。所以大師在此地後面,給我們做出的結論,『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興」是興起,十法界依正莊嚴興起了。「雲」是形容,形容什麼?這個現象不是真的。雲彩我們遠看有,近看就沒有了。現代同修對這個現象,理解得更透徹。我們坐飛機飛到雲層裡,雲就沒有了,遠望是有;近距離的時候,它就沒有了。這比喻「非有非空」。所以佛經上用雲作比喻的太多太多了。

  此地「雲興」,就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雲霧一樣,不是真有,是幻有、假有,經上也稱為妙有。妙有什麼意思?「有而非有,非有而有」,這叫妙!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妙有,統統是假有,你可不能認真;你要認真,你就錯了,你就自生煩惱了。你要把它認真,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了,這就鑄成大錯。請看底下這一段講義:

  【求佛智者。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鏡本淨。久翳塵勞故。恆沙性德。并埋塵沙煩惱中故。以順性無慳貪等。修檀施等故。諸佛已證。我未證故。又理不礙事。不妨求故。事不礙理。求即無求故。若此之修。名為無修。無修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

  這段話的意思很深,可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念佛,都很用功,因緣無比的殊勝。可是事實呈現在我們眼前,就是你的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毛病到底出在哪裡?與這段文就有關係。這段文可以破除我們的疑惑,堅定我們的信心。知道我們在佛法當中,應當如何去學習,如何能夠求得。佛家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又說:能所皆空,俱不可得。那還有什麼求的?佛說的這些話都是出自於經典。一般的學者,我所遇到過的,大學裡面名教授,看到佛經搖頭:釋迦牟尼佛沒學問!怎麼沒學問?說話顛三倒四,一會講空,一會說有,到底是空、是有,他自己都沒有搞清楚。這是一般名教授對佛經的批評,你說有什麼法子?

  我們想到大經大論裡面所講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個話講對了!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他不解如來真實義,他不曉得。如來說空,空就是有;如來說有,有就是空,這個妙了,這個難懂了。世間人往往把這個分作兩樁事情,不曉得佛眼見到是一樁事情。所以求佛智、求圓滿的般若智慧,到哪裡求?前面講了,「般若無知」。你要從無求當中去求,什麼都不求,佛智就求來了,你看這個妙!你要有希求,佛智與你就遠之遠矣了,你怎麼會求得到?前面剛剛說過,佛智是清淨心起作用,你有求、有願的心,你心裡頭就有念頭,心裡頭就有一物了。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你現在心裡頭有一物了;那一物障礙你自性的智慧,障礙你自性的般若。所以我們求佛智慧,我們求明心見性,學經教求大開圓解,我們念佛求理一心不亂,到哪裡求?一定要在無所求中求,你就能得到,這個境界很高。

  「理」我們曉得,而事實上我們還是做不到,做不到的道理在哪裡?從早到晚,我們心裡頭的妄想、分別、執著,從來沒有斷過。晚上睡覺,人是睡著了,念頭沒斷,還在作夢。如果晚上睡覺沒有念頭,你就不會作夢。由此可知,你的意識念頭沒有中斷,一天到晚永遠沒有休息,你說多苦!多可憐!我們求佛知就難了。我們就換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淨土的方法,我們專念阿彌陀佛,專求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叫我們把萬緣放下,心力集中求一樁。諸位要曉得,你求其他的,實在講到最後還是落空,你什麼也得不到。求西方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唯獨這樁事情,你可以求到。那求到、求見,見到阿彌陀佛了,古人講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你的問題就真正解決了。我們也可以說,我在無所求中,我就專求阿彌陀佛,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可得。

  《大般若經》上,「不可得」三個字,講了幾百遍。六百卷《大般若》念下來,其他的句子都忘掉了,「不可得」不會忘記。為什麼?重複幾百遍,你怎麼會忘記?你的印象會最深,就是告訴你一切法都不可得,你知道不可得,你的心就定了,你求的念頭就沒有了。求的念頭雖然沒有了,這個無所求當中,我們還要求無上菩提。這個求是願,不是妄想,這是大願。為什麼在無所求當中,不可得當中,你還要求?因為我們是凡夫,我們不是佛菩薩。

  這下面說,『心鏡本淨』,「淨」是比喻,比喻真心,真心像一面鏡子一樣。前面把它比喻作水一樣,清淨不染,本來清淨。雖然本來清淨,但是無量劫來我們被塵勞蓋覆住了。就好像一面鏡子,時間太久了,上面落了灰塵,灰塵把這個鏡子蓋住了,鏡子的光現不出來。我們凡夫現在就是這個狀況,這種障礙。灰塵是什麼?就是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在佛法裡面,佛把它歸納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諸位要曉得,這三種煩惱,無明煩惱就是妄想,塵沙煩惱就是分別,見思煩惱就是執著。這些東西把我們的真心本性蓋覆住了,所以我們雖然有如佛一樣的智慧德能,可惜它不起作用。因此無所求中,我們不能不求。

  『恆沙性德』,也埋在塵沙煩惱當中。這是講作用,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現在世間人眼睛裡頭只有錢財,全世界每個地方的人,你去打聽打聽,觀察觀察,都是向錢看,這怎麼得了!錢財從那裡來?自性當中有無量的錢財,他不曉得,你說可惜不可惜?這話是真的。自性裡頭,無量的財寶。你讀《華嚴》,古人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你為什麼要成佛?大富貴!世出世間第一等富貴人是佛。你們哪一個家庭,家裡面鋪的路是黃金鋪的?沒有!極樂世界黃金是鋪地的,你看阿彌陀佛多富貴!我們今天拿到七寶,做成首飾、裝飾品戴在身上,覺得很美。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是蓋房子的材料,鋼筋、水泥一類的。他們黃金鋪地,你的黃金首飾戴的一身,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個人奇怪,地下泥土塗的一身。」財富從那裡來的?自性當中自然變現出來。這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成佛。你要心裡真正想貪圖富貴,你到極樂世界去吧!這個地方太少了,不值得貪圖,趕緊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說恆沙性德被塵沙煩惱障礙住了。

  我們今天應該怎麼做?『以順性無慳貪等,修檀施等故』。「檀」,這是布施波羅蜜;「等」,等其餘五度,我們從六度來講。若以《華嚴》?則等其餘的九波羅蜜,《華嚴》講十波羅蜜。用什麼心態去修?「順性無慳貪」,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無論我們是在家、出家,你要想真正得到這一生個人的幸福,一生的美滿,你的事業順利成功,家庭和睦,你到哪裡去學?你一定要從自性當中去求得,心外求法是決定求不到的。一定要懂得向自性當中去求,你這一生才過得真正的自在、幸福、美滿。

  我講經說法,常常在講台上告訴大家,我以自己這個身作證明,作證轉。我很自在,我最幸福,我身上沒有錢,我的錢用不完,奇怪!一定要懂得性德。財富從哪裡來的?財布施來的。只要你真正肯依教奉行,你財布施得財富,你在物質生活上,決定不缺乏;你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都是事實。「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能夠把這個最高的原理原則掌握到,什麼樣的心?清淨心,現清淨身,現清淨境界,這才是幸福美滿,這就順性了。逆著性,那就是錯誤的。違背性;性是清淨、平等、覺,你的心不清淨。有妄想、有執著、有分別、不平等,這不順性。不順性,你得的果報就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虛妄的是什麼?十法界、六道這是虛妄的;真實的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在哪裡?沒有離開十法界。前面講了,一切法皆如,問題就是你自己的境界不一樣。如果說釋迦牟尼佛現在在世,我們跟佛坐在一起,我們住在十法界裡頭人法界,釋迦牟尼佛住在佛法界,不一樣!他住一真法界,我們住六道輪迴。他一切受用跟我們完全不相同,我們凡夫覺察不出來。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以清淨心去修學。所謂修學就是過日子,要用清淨心過日子,要用清淨心去工作,你就是修菩薩行,你就是修六度,就是修十波羅蜜。決定不能有絲毫的染著,染著什麼?名聞利養,不能有這個念頭,我們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心清淨,保持自己智慧常照。一有名聞利養的念頭,就墮落了,智慧光明就失掉了,無明煩惱就現起來了。

  我們學佛就在這個地方學,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學。所以成佛、成菩薩,哪一個行業,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能成就。不是很特別的,成佛修行一定要出家,那你就錯了。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人家在哪裡修行?在哪裡成就?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在他自己現前生活當中,現實的工作裡面,他修六波羅蜜,修十大願王,成佛、成菩薩,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最真實的典範,我們要懂得,要能夠體會到。此地最重要的是「以順性無慳貪等」,無慳貪就是永斷煩惱;慳貪在此地是代表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沒有,完全用的是清淨、平等、覺來過日子。

  你修檀,「檀」是布施。布施並不是一定要捐錢,才叫布施,那你就錯了。施裡面有財施,有內財施、有外財施;外財是身外之物,幫助別人,照顧別人,這是財施。內財是用我們的體力,我們今天講作義工。今天在居士林,許許多多來作義工的,來做工作不需要報酬的,他們是修財布施,內財布施。用我們的智慧思考替人家策劃,也是內財布施。六波羅蜜如果再歸納,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你要問:菩薩修因證果,修的是什麼?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捨;真正能捨、能施,你的功德就圓滿。

  所以『諸佛已證』,我們沒有證,所以我們要求。又經上所說的『理不礙事』,我們在事上求沒有妨礙。『事不礙理』,『求即無求』,無求就是求,求跟無求是一不是二。你能入這個境界,這就叫『無修』。《般若經》上常講的「無修」,宗門裡頭也常說的「無修」。無修不是什麼都沒有,無修是真修。你不要以為無修是什麼都不幹,你就錯了。雖修而不著修行的相,這叫無修。『無修之修,修即無修』,這叫『真修』。

  前年我在德州休士頓講演的時候,有一位同修是家庭主婦,問我:就家庭主婦這個身分、這個工作,怎樣修菩薩行?修菩薩道?我給她說明。這個有錄音帶也有文字,諸位可以做參考,舉一個例子。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任何行業、任何工作,就在你本位上修菩薩行、修菩薩道。念頭一轉,超凡入聖,關鍵就在我們要轉得快;凡夫跟佛菩薩一念之間,這個理跟事都要明瞭。再看下面一段。

  【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虛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

  這都是教導菩薩修行。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深入法性』,這句話很深、很廣,很難體會。說都不容易了,你要能聽懂,當然就更困難。「法性」就是真性,就是宇宙萬事、萬法的根源。虛空怎麼發生的?無量的星球、世界從那裡來的?這些生物怎麼發生的?它的根本就叫做「法性」。在佛法上,用這個名詞來作代表。「入」是契入,不但是理解,要證實;信解行證,要證實。宗門裡面所謂「明心見性」,你要見到。這個「見」不是眼見,不是肉眼見。如來有五眼,五眼圓明才深入法性。

  『永出有海』,「有」是說的三有,就是講的六道輪迴,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什麼?有業因,你有業因就要受果報。我們要想永脫輪迴,這三種「有」要斷掉。這三種「有」就是十二因緣裡面所講的「愛取有」,那個「有」就是三界之有。你要能斷掉,你就永脫輪迴了。欲界有的是什麼?五欲。欲雖然多,佛將它歸納為五大類,財色名食睡。經上講得很清楚,「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你有一條根,你就出不了地獄;你五條都具足,你來生到哪裡去?不說也就清楚了。你這五條都具足,你來生必墮地獄。為什麼?五條根都有。

  所以我常常告訴我家裡頭人,我在台北華藏圖書館,我們的同修,我是直截了當告訴他們,你們如果這一生不能念佛往生淨土,你一定墮阿鼻地獄,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為什麼?財色名食睡你統統有,你一條都沒斷。斷五欲不是說原理,你還有念頭在,你念頭沒有斷不算是斷;念頭沒有了,才算是真的斷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警覺到的。我們人生在這世間很短很短,這幾十年過去之後怎麼辦?後面的問題很多、很嚴重,怎麼個解決法?你有沒有想到?如果你要想永脫輪迴,往生西方淨土,信願行是三個必要的條件。為什麼有人具足信願行,還不能往生?這五條根沒有斷。

  諸位要曉得,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帶種子習氣,不帶現行。你現在聽的還幹這個,你怎麼能往生?具足信願行也不能往生。所以從什麼時候斷?現在就要斷。知道這個東西害得我們生生世世都不能成就,生生世世都不能出離輪迴苦海,我們被它害慘了。你以為鈔票、花花紙好東西?害得你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這個東西真的是冤家、妖魔鬼怪,你們看到喜歡的不得了!你真正覺悟了,不要了!

  你們大家曉得,過去你們對我的供養,我都拿去印經布施掉了。我印經布施裡面用意也很深。自己念佛往生沒有把握,萬一出不了三界,怎麼辦?我受你們這麼多供養,我布施出去,那些人還債,我還輕鬆!因為我沒有享受。現在,今年我看到韓館長往生,我看到這個瑞相,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是充滿了信心,我決定要去。所以今年你們大家對我的供養,所有一切的供養,我都不要了。供養由淨宗學會收去,統統供養他們。哪個地方供養,歸哪個地方常住,省事!好事不如無事!你們拿給我,我還得動腦筋去給你們印這個、印那個,怎麼布施,現在我連這個念頭都不要想了。你看我多清淨!少一條,這個心就清淨很多。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統統要斷。生活愈簡單愈健康,你的願力愈強,你就愈能得到三寶的加持。這是我們在無所求中,我們要希求的。我們求三寶加持,我們跟三寶真的感應道交,這樣你才能夠「永出有海」;「海」是比喻六道輪迴。

  『依佛功德,離結使縛』,結、使、縛都是煩惱的代名詞。在一般經典裡面,多半把它用做形容見思煩惱。見思煩惱,經論裡頭稱之為十使,使是差使,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刑警隊,警察。你犯了法,他就抓你。比喻見思煩惱。如何離煩惱?見惑裡面,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裡面,貪、瞋、痴、慢、疑,要依佛的功德才能斷得掉。依照佛所講的理論,依照佛所講的方法,我們如理如法的去修學;你修學有功,後面就有得了,你就得到結果,修功你就有得了。得是什麼?得是煩惱沒有了。你後面結、使、縛都能夠遠離了,這就是得。煩惱沒有了,智慧就開了。

  『住無礙處』,住無礙處到底住在哪裡?這句話跟《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是一個意思。你就住在無住裡面,無住就無礙,有住就有礙,你就真正能做到無住。無住是什麼樣子?實在講,《金剛經》上一開端,釋迦牟尼佛表現給我們的,就是無住。所以經文一展開,大家都能夠看得到六種成就。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處所,沒有說佛住什麼處所,一住就壞了,他沒有住,他在。在是什麼?在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住是永久的,不是暫時的。

  所以我常常勸大家,不但出家人如是,在家同修也應該作如是觀,你有這個觀念。我們今天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的是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所有權是住,使用權是在。像我們住旅館,我今天在什麼地方,那旅館不是我的,是旅館老板的,他是住,我是在,我在這個地方。我們現在到這個世間來,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我們可不能住這個地球上,一住就是六道輪迴了,就住定了。在?在是菩薩示現,我可以進、可以出,來去自由,住就不自由了。這個字意思很深、很遠。

  出家人要學「無住生心」,在家同修也要修「無住生心」。在家人明明有財產、有所有權,一大堆文件都在身上。有若無有,不要把這東西放在心上,你就自在了。有也好,沒有也好,統統不要放在心上,你就住無礙處了,你的心才得到寂靜。也不必要交代什麼後事,你還是有住,你的心還是不乾淨。你要走了,還要吩咐兒孫,還要財產怎麼分配,怎麼去交,你多囉嗦!走了就走了,什麼都不要管了,這才痛快,這才自在。所以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的事情管他幹什麼?你才來去自由,不要去想這些東西。要想的就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想。日常生活當中,隨緣度日,你就會自在,你就真的住無礙處了。

  『其心寂靜,猶如虛空』。心地一塵不染。『於諸佛所,永斷疑惑』。這句話重要,特別是在修淨土。我們對於淨宗經典裡面所說的,淨土三經一論,後來的這些祖師大德們,把《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五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本子。這個附加非常有道理,值得讚歎。五經裡面所講的,我們決定要相信,不能有一絲毫疑惑。「永斷疑惑」,我們的信願才真、才切,這一生當中就決定得生。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得太好了,「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有真信、切願,你就決定得佛接引。

  我們起心動念要記住,佛知道!千萬不要懷疑,眾生太多了,大家求往生,佛會不會記得我?會不會把我忘掉?很多人有這個懷疑,這個懷疑就很糟糕了。決定不能懷疑,縱然盡虛空遍法界的人,都求往生,阿彌陀佛一個都不會漏,這才叫圓滿的功德。漏掉一個,他怎麼能作佛?凡夫有的時候會疏忽、會漏掉的,佛菩薩不會,一個都不會漏掉的。我們要有信心,不能夠疑惑。不要把這一生當中,希有難逢的機會錯過了。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這樁事情是真的。所以什麼事情,我們都應當放下,都要隨緣,不要認真去計較。只有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當真,全心全力以赴。

  後面這一句,『於佛智海,深信趣入』。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如果對佛智要有疑惑,那好!縱然你往生,往生到邊地。《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生到邊地的,都是對佛的智慧有疑惑。這種疑惑特別是知識份子,不但是在家的信徒,出家人、大法師要提起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知道的。你們大家都曉得的,我不好意思講。我曾經見過他,他就當面告訴我:我們稱佛萬德萬能,那是讚歎不是真的,佛也有所不知。那有什麼法子?我們是晚輩,又不好意思頂嘴,只好恭恭敬敬聽了就算了。這就是對佛的智慧懷疑,不能深信,不能相信佛的智慧是圓滿的。

  這些老法師有德、有學的,尚且提出這個問題,我為什麼會相信?我相信,有我的理論依據,我相信法性,相信自性,自性是圓滿的,自性的智慧怎麼會不圓滿?如果要是認為自性不圓滿;換句話說,世間永遠就沒有佛存在了,佛是證得究竟圓滿的自性。我們依據這個理論,所以這種信不是勉強的信,不是迷信,我們是有理論依據的信,自性確確實實是圓滿的,我們深信不疑。世尊所說一切法,是自性裡面自然的流露,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真正是如《楞嚴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圓音說法,怎麼可以懷疑?如果你懷疑,你就不能證得究竟圓滿。所以我們應當深信,不懷疑。

  「趣入」,我們還要親證,不但不懷疑,我們要得到。得到的方法很多,任何一個法門只要一門深入,鍥而不捨,都能得到。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問題是一門深入,這一點是個關鍵,是個祕訣。你學多了,你的心地分散;換句話說,你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如果你學一門,你的心是定的,容易契入。特別是對於初學,初學要不依照這個方法,那就困難重重;不但不能契入,連開悟的分都被障礙了。所以我們要悟、要入,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佛菩薩這樣教導我們,祖師大德也是這樣教導我們。我們自己依照這個方法修學,你就能夠體驗到這句話真實不虛。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