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妙住比丘章  (第十集)  19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5-0010

  請翻開經本第二十面,倒數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一切世間無所依戒】

  這是第十一句,在十迴向裡面是第八,

  【無所依梵行。】

  清涼大師告訴我們,一切世間無所依,其中最重要的意思:

  【不依現世名聞利養,不求當世人天果故。】

  這就叫『一切世間無所依戒』。這一樁事,世尊在大乘經裡面,給我們講了很多,特別是在《大般若經》上,世人學佛修行,為什麼不能證果?這一條可以說是重要的因素,世間人不懂得佛法,往往追求名利,造作深重的罪業。我們在歷史上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國的歷史,或是外國的歷史,實在說歷史就是一部因果報應的大型會報,小而個人,大是國家,都離不開因果報應。而古往今來,為了追求名利、貪圖利養,造下了損人不利己的罪業,損人如果能利己,那還情有可原,損人確確實實不利己。縱然好像眼前佔到一點小便宜,破壞別人,障礙別人,自己得一點小便宜,而不知道後果的可怕。學佛的同修,這些道理應當都明瞭。

  就以世法而論,這在中國古書裡面都常有記載,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這個仇一定要報;不報,你在社會上,人家瞧不起你,大不孝!可是諸位要記住,古籍裡頭有記載,如果你的仇人他是一個公務員,是個作官的,那你就不能報仇,為什麼呢?公務員他的職責,是要為地方人民服務的,他現在為大眾服務,你不能因為私人、個人的關係,你來報仇,讓大眾得不到這個人替他服務。你看看,公私分得多清楚!如果他現在是作縣市長,作縣市長為一市的人民服務,你要報仇,你殺了他,一個都市千百萬人,得不到這個人的照顧,所以那個過失要從這個地方來結。到什麼時候許你報仇呢?他離職了、退休了,可以!他不作官、退休了,這個時候你們可以談私事了,因為他沒有公務在身了,公私分得很清楚!真正是中國古時候講的,實在是合情合理合法,情理法三方面都要顧及到,這是世間法。

  出世間法那更不必說了,無論是弘法的人,無論是護法的人,佛法常住在世間,利益一切眾生,靠什麼人呢?就是靠這一批弘護正法之人。只要他弘護正法,即使他有一些過失,造作一些罪孽,護法神在旁邊也不會找他麻煩,為什麼呢?他現在的任務是在弘護正法。一切總是為佛法重要,為眾生重要,個人不重要。個人造作的罪業,到什麼時候來懲罰他呢?一個是他退了心,不再弘護正法了,這個時候他的業障就會現前,他的冤家債主就有機會來找他報復。如果他弘護不退心,這些小小過失,絕不能夠去追究,你要把這個利害、輕重、得失看清楚。弘護是大利,他犯的小過失,與社會廣大群眾沒有太大關係的,那個害小。如果在言語上、或者在行持上,對於世人、或者對於同參道友,有得罪之處,這也是小事情。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念念要顧大局,念念要顧大體,你才能夠成大功、建大業。

  當然最殊勝的,佛教導我們的,絕不依世間名聞利養。但是佛雖然在經論裡面,常常這樣教誨我們,幾個人能做得到?名利一現前,就又迷惑了。諺語裡頭常講:「利令智昏」,利益現前,智慧就沒有了,就不見了,貪瞋癡慢就起來了。由此可知,煩惱、習氣的深重,確確實實很難降伏。可是煩惱不降伏,就決定不能成就,要降伏煩惱,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不但現前的名聞利養不染著,今世來生的果報,也要把它忘得乾乾淨淨,絕不希求。

  年初,我們大家在一起讀過《彌勒菩薩所問經》,也叫《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佛給我們講得多明白、多透徹,為什麼?你要念念希求名聞利養,你的心就不清淨,心也不平等了,難免不造罪業。無量劫來,我們的業障、習氣夠重了,還要再添增嗎?這是時時刻刻要警惕自己的。如果我們希求今世來生的果報,為這個來修行,所得的利益,實在講是太小太小了。有希求心,心就不清淨。對於一切果報沒有希求心,你的果報就無比的殊勝,為什麼呢?稱性,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如果有一念希求,就不稱性,就把自性變成了情識。無希求亦無不希求想,你的性德才能夠現前,這個叫一切世間無所依戒。所以佛在經上也常講,佛也稱作「無依道人」,真正叫頂天立地,不需要任何依靠。

  我們今天是凡夫讀這部經,這部經所說的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們初學如果說一切都無所依,我們的心就無所適從、心慌意亂,這對我們凡夫來講,這也是個事實。那我們今天怎麼辦?所以佛傳授我們三皈依,我們要找個依靠。法身大士他們是無依道人,我們沒入這個境界,可是要記住,決定不能依名聞利養,決定不能夠希求果報,這個話倒是真的。我們依呢?依三寶,三寶裡面最重要的是自性三寶,自性三寶是覺正淨。佛寶,覺而不迷;法寶,正而不邪;僧寶,淨而不染。大家總要時時刻刻記住,覺正淨是六道十法界,這一些行者他們所依靠的。十法界裡面的佛不是究竟圓滿佛,頂多只是分證佛而已。

  佛教給我們一定要依自性三寶,你就不會錯誤了,你就不會造業,時時刻刻念著覺正淨。覺正淨的反面就是迷邪染,我們從迷邪染回過頭來依覺正淨,這個就對了。這是在無所依裡面,不得已佛教給我們皈依處。這個話雖然是這麼說,實際上我們聽了覺正淨,還感覺得很玄,好像沒落實,依舊找不到一個依靠。所以我在講三皈依的時候,特別為同修找一個依靠的實體,我勸大家皈依佛,皈依阿彌陀佛,這比較上靠得住,有個靠山;依靠阿彌陀佛。皈依法,依靠《無量壽經》,皈依《無量壽經》,這個好!

  《無量壽經》諸位也曾經聽過多遍,我們過去十年當中,講過九遍,講的遍數夠多了。古今的這些大德們,包括日本跟韓國古代的高僧,都承認《無量壽經》是如來度化眾生的第一經,非常不可思議。我們皈依法,不是講從世間法回過頭來皈依《無量壽經》,乃至於已經學佛了,我們學了許多法門、許多經典,也要從這些回過頭來專依《無量壽經》,一門深入,我們才真正有了依靠。

  皈依僧,我也介紹諸位,觀世音、大勢至這兩位菩薩僧靠得住。怎麼個皈依法呢?觀世音菩薩慈悲,我們以大慈悲心對一切眾生,就是皈依觀世音,這個諸位要懂,你才真正跟觀世音菩薩願行相應。你天天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保佑你,對別人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你念菩薩名號念的再多,菩薩也沒聽到,為什麼呢?不相應。

  在菩薩當中觀音表慈悲,大勢至表智慧。不但表智慧,諸位看《楞嚴經》裡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經文不長,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可是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他老人家修行,真正是一門深入。盡虛空、遍法界,與他志同道合的五十二菩薩,經上講的五十二同倫,同倫就是同志—志同道合。修什麼法門呢?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裡面,寫著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很有道理,這個是從前從來沒有人說過的,我們真是第一次看到夏蓮居這樣寫,他看得沒錯。確確實實盡虛空、遍法界,最早提倡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他說得明瞭:「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後面兩句—方法,前面兩句—效果,真正是不可思議。我們能這樣的學習,就是皈依大勢至菩薩。

  皈依不是天天對著菩薩像磕頭作揖,不是這個意思。這樣,我們的身心真正有了依靠,這是現在人所講的,落實在事相上。這樣的修學決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可以生這兩種淨土。如果真正能做到,一切世間無所依,那就是覺、正、淨現前。實在講,一切世間無所依,就是依覺正淨,你已經是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樣念佛往生,生實報土、常寂光淨土,這個品位就高了。

  下面一句:

  【不缺漏戒】

  這是十迴向品裡面第二,不缺漏這是第十二句,『不缺漏戒』。不缺漏戒在十迴向裡面,排列為第二。

  【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無殘缺故。】

  比丘戒裡面有四重戒,殺、盜、淫、妄這四條最重,叫四重戒。比這四重戒輕一等的叫僧殘,一共有十三條,殘是殘缺。這個十三條戒,結罪僅次於四重戒。這一條的意思不缺漏,對於這十三條戒也決定不會犯,由此可知,持戒的清淨。

  下面一條第十三句:

  【不濁亂戒】

  在十迴向品裡面,列在第十九,二十梵行列在第十九:

  【無亂梵行。定共相應故。】

  佛在經上跟我們說,這個戒律有律儀戒,除了律儀戒之外,還有定共戒、道共戒。實在講,佛這個開示都是依三無漏學來說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已經得定了,那裡沒有戒?沒有戒,你怎麼會得定?所以得定的人,不必要斤斤去守戒,他自自然然就入律儀戒。不必要刻意的不殺生、不偷盜,他自然就不會殺生,就不會偷盜。並不是定共戒得定的人,就不持戒了,那你就錯了。得定的人持戒,比那個沒有得定的人,更要殊勝、更要圓滿,那有不持戒的道理?那有這種道理?那麼比這個更高的—道共戒,道共戒就是證果的人,也就是開慧的人。開了智慧的人,在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教下裡面講大開圓解;我們淨土法門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我們問這樣的人有沒有定?當然有定,沒有定怎麼能開慧!他有沒有戒?當然有戒,那個戒更純、更自然了。

  《論語》裡面記載孔老夫子,夫子到七十歲,「從心所欲不踰矩」。從心所欲,那實在非常自在,心裡得大自在了,可是在言行當中,絲毫規矩都不失,自自然然合規矩。不是說隨心所欲就不守規矩了,那有這種道理?佛法裡得定、開慧,隨心所欲就不持戒,沒這個道理。如果說他得定,他開悟了,他不持戒,他這個定是假的,邪定,不是正定;他開的慧—狂慧,不是真慧。如果是真慧,如果是正定,他的言行舉止一定合規矩。

  現在在這個社會裡面,奇怪的事情多,在台灣我們見到、聽說到,在外國也聽到,也見到過。這個人打坐,打坐定下來,這一定下來之後,他就有動作,手舞足蹈一切都來了,這不是定,這不是定的相。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你念《楞嚴經》就曉得了,這是什麼?你在這個時候想入定,魔來附身,你的身體作不了主,由他擺佈,這是真的。因為他的動作很多,到了魔離開了,他動作沒有了,你要問他,你剛才幹些什麼?不知道,他不曉得。由此可知,不是他自己,有的時候自己覺得,想不動也不行,身不由主,那就是有別的力量在操縱他,不屬於他自己。

  一般打坐會遇到這些事情的人,多半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你這個念頭不正,喜歡神通、喜歡感應是個媒介,這些魔很容易附身。如果你對於神通感應沒有興趣,念頭都不生,他就不可能來附身,沒有這個媒介。魔附身,輕的還沒有大關係,如果是嚴重的,那就非常痛苦。我們一般世間人講的神經分裂,那個後果就是住神經病院,這是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避免的。假如我們在打坐的時候,發現有這些動作,自己不能控制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起來,不要再坐下去了。你經行、繞佛、拜佛,或者把你修學功夫暫時放下,就沒事了。決定不能聽別的力量在擺佈,那個你久而久之就苦不堪言。這是我們講到「不濁亂戒」。

  第十五條是:

  【不雜染戒】

  在十迴向裡面,列在第三:

  【不雜梵行。】

  我們念佛要求不夾雜。大師在這一條註解註得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註解裡面告訴我們:

  【不念破戒種種因緣】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講自己,自己破戒了、犯規了,如果常常念著,那又是麻煩事情,那就是雜染了。為什麼呢?心不清淨。諸位要曉得,心裡頭想一次,就等於又造一次了;你想兩次,就又造了兩次了,很可怕!所以懺悔法裡頭,不是叫你想著從前做的那個錯事,我以後再不做了,你想一遍就又造一遍了。真正的懺悔是怎樣做呢?從前做的過失不想了,從此以後不想了,專想阿彌陀佛,這叫真懺悔。這個造作是身語意三業的造作,口是你說出來造作,身體是動作造作,念頭想一遍就造作一次。自己所造的罪業都不要想了,那要看到別人造罪業、別人破戒,你還能想嗎?別人破戒造罪業了,沒錯!你心裡頭想一遍,你就造了罪業了。你說這個事情多可怕!這個心非常容易被污染,這個工夫很容易夾雜。

  真正做到離污染不夾雜,那就是常講的,這個世間所有一切人事物隨它去,根本不要理它,不要管它,你才真正能做到不夾雜、不染污,完全不予理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最忌諱的,心隨境轉。眼看到外面境界,耳聽到外面境界,自己就作不了主了,在這個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知不覺又犯下過失,又造了許許多多的罪業,麻煩在此地。所以對於一切境緣,最好是不要理會,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在這個裡面要知道修清淨心,要知道修梵行,梵行是清淨心,心清淨,行就清淨。這個清淨行從那裡下手呢?我們念佛人從念佛下手,這個心裡頭念頭才起,你不要去理會它,這個念頭是正念、是邪念、是善念、是惡念,不要去想,一想就錯了,一想就變成夾雜。如果念頭一起來,就阿彌陀佛,轉啊!把這個念頭轉成阿彌陀佛,這樣就對了,這是個真念佛的人。

  世間人很苦,要怎麼救他呢?我們自己把佛念好了,就真的救他了。這個世間有很多災難,大家有共業,如何能消除這一些眾生共業呢?只要你真正修行,你修行你成了菩薩了,菩薩所在之處,這一些造作罪業的人,沾菩薩的光,菩薩不會受難。這個地方有菩薩在,剛才講了,應當要受難,受難的時間會延遲、延後,因為現在有菩薩在;或者這個災難會減輕。由此可知,真正要發心,有這個大慈悲心想幫助一切眾生,方法就是認真去修行。如果在修行當中,還要夾雜,還要染污,你這個修行功夫完全被破壞了,那就很可惜了。不但你不能挽救眾生的共業,你自己也不能倖免,必定也在這個果報之中。這個是「不雜染戒」。

  第十六句:

  【不追悔戒】

  特別是指犯罪的後悔。在一般世間人來講,他做了錯事情,犯了罪,常常感覺得後悔,受到良心的責備。這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佛法裡面講,這不是好事,為什麼呢?他不斷的追悔,他一遍一遍在造作。這個理很深,事相很可怕,世間人見不到,佛看得清清楚楚,佛說這個是障道的因緣。譬如我們念佛,我們念佛求的是什麼?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常常要悔過,我們修學的目標,就被障礙住了,就達不到。懺悔要懂得懺悔的理論與方法,理是性空,方法是後不再造,既然知道做錯了,以後再不會造同樣的過錯,這叫懺悔。這是通途懺悔的原則;真實的懺悔,就是剛才說的,把念頭轉向阿彌陀佛,這是真正的懺悔。為什麼呢?念念與佛相應,你所有的障礙都消除了。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仔細去想想,為什麼會迷惑?為什麼會造業?你能常常在這個地方留意,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移情,宗門裡頭所謂的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則不悟了,不疑永遠在無明裡面,覺悟了之後,才能真正做到改過自新。

  第十七句:

  【無厭怠戒】

  這一條,清涼大師這個小註裡面,給我們註的是十迴向裡面,排在第六:

  【無能蔽梵行。當持無厭,緣不能蔽。鵝珠草繫,持不壞故。】

  這裡頭有兩個典故,一個是鵝珠,一個是草繫,這是佛門的兩則公案。厭怠,厭是討厭,怠是懈怠,厭是厭倦了,一樣東西老是重複的去做會厭煩,一般凡夫他會厭煩。懈怠、懶惰,這是眾生的通病,這兩樣東西障礙我們的道業。我們在這個道場,給同修們建議的一門深入,這一生幾十年都念一部《無量壽經》,念厭倦了,總想換換調調新味道。初學的人很難接受。現在學校的方法,一開就是不少門功課,他們很有興趣。大概也是學校學教育的,這些專家學者排的這個課程,上午上三堂,下午上三堂,每一堂都換一個科目,適應學生們的興趣,不至於厭倦。而實際上來講,培養他厭怠的情緒,這是培養他嗎?使他不能一門深入!

  從小養成一個習慣了,叫他一天看一樣東西,他看不下去,一天總得看個十樣、八樣,它這個花樣才能翻新。這個搞法決定不能得定,定不能得,那開慧就沒指望了。所以現代的教育實在說問題很多,我們今天講這一套,人家聽了,落伍了、過時了、不合時宜,我們都是不合時宜的人,那有什麼法子呢?確確實實不合他們的時宜,但是中國古代教育的理念,跟佛法教學的理念是相同的,真正是不謀而合。教戒初學決定是一門深入,為什麼呢?都是要訓練學生開悟。佛家以開悟為目標,儒家教學也以開悟為目標,所以老師觀察學生,講求悟性,某個學生的悟性很高;現在人不談這些了。

  這些障礙悟門的,所以你一定一門深入,而沒有厭倦的念頭,你才能成就,看到別人修學許許多多的法門,你也不為所動,這才行!人家看的多、聽的多、學的多,好像樣樣都通,那問你呢?你什麼都不知道,真的就跟此地這五十三位善友一樣,他只學一門,其他的不知道,你要去請教別人,他們比我高明,其實是謙虛的話,那有不通的!他們樣樣都通,樣樣都通,為什麼不教善財呢?省事!我這裡講淨土,你來的時候,我把淨土介紹給你。你說我還要學禪,禪我也懂得,我不講;那邊有學禪的,請你到那邊去親近他,這多好!我多省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沒有一樣不通的,每個人都代表一門,教誡後學,這個意思就說明,你要想一切都通達,一定先從一門深入,你才真正通達。善財的廣學多聞,意思非常非常深!你不要看他五十三參,實際上告訴我們一樁什麼事?一門深入,真正的意思在此地。你看接觸那麼多人,接觸那麼多場合,聽那麼多人說法,聽了以後很歡喜,也給他致敬,自己還是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沒換題目,沒有跟他們去學,這就是顯示依舊是一門深入。

  而這個經上,佛教導我們的深義,我們要明瞭,佛的用意在那裡?無論我們修學那一個法門,我們的肉體還在這個世間,肉體既然在這個世間,它要生活,它不能不接觸社會,人不能離開社會獨自生存,這決定做不到的。你在這個社會上從早到晚,自己不需要接觸的人物,不要去接觸;必要接觸的,是非接觸不可。你每天要吃飯,你要不要去買菜?你要不要買米?那麼賣菜、賣米的,你要不要跟他接觸?你每天要工作,工作環境裡面有同僚、有上司、有部屬,你要不要跟他接觸?這是你每天所不能避免的,非接觸不可的。還有一些家親眷屬、朋友的應酬,這是什麼呢?就是五十三參。所以這個五十三位菩薩,就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財童子從早到晚常常要接觸他們。也明瞭他,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他幹他的,我幹我的,我雖然明瞭,我也不學他,個人幹個人的。善財童子還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五十三參真正的意思在此地。你懂得真正的意思,你才曉得怎麼樣學習,我們能得大經殊勝的功德利益。所以一切境緣都不能障礙你,那你就成功了。

  『鵝珠』,這裡頭有個典故,有個故事,諸位在《佛學大辭典》裡面,都可以查得到。這是佛在經上說的,說一個比丘持戒很清淨,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托缽,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這一個比丘持戒的比丘,戒律很清淨、很精嚴的比丘。到這個居士家裡頭,這個居士大概他家的珠寶很多,有一顆很名貴的寶珠,在整理的時候掉下來,掉下來這個比丘看到,他們家裡養的鵝,那個鵝把那個珠吞下去。家裡人找這個珠找不到,沒有外人在,只有你托缽今天到我家來,是不是你偷了?但是這個比丘也不說話,為什麼呢?怕說出來鵝吞了,他會把那個鵝殺掉,不敢說話。

  結果這個主人就毒打這個比丘,打到他身上流血,怎麼樣打,他也不說,但是他流血的時候,鵝跑到這裡來吃這個血,吃他的血。那個主人看到鵝來的時候,拿這個棒子一揮,把那個鵝打死了。這個比丘嘆了一口氣,好吧!我說吧!牠已經死了,你那個珠子,鵝吞了。這個主人非常難過,你為什麼早不說?我要早說,牠沒有命,現在牠已經死了,我就說出來了。這是鵝珠的一段故事。為了保全這個畜生的生命,自己受什麼樣的委屈,受怎麼樣的毒打,也不說一句話,這是這麼一樁故事。

  『草繫』比丘也是一個故事,好像是有一個國王出去打獵,也是看到這個出家人討厭他。旁邊就有人說,你要治他很簡單,他持戒,你把他放在那個地方,旁邊長了有很長的草,你把那個草捆起來,編個繩子圍住,他就不敢走。他說:「真的嗎?」對啊!他要走的時候,那個草不就是死掉了,清淨比丘不踏生草。這個比丘果然被他用草繫在那裡,繫了一、兩天,才碰到有走路經過的人,看到他喊救命,把那個草解開,他才出來。現在社會上那有這種人?沒有這種人了。現在說老實話,鐵鍊也繫不住,還草!

  真正持戒,持戒不破戒,戒律持得非常的嚴格,所以這個叫無厭怠戒,不厭倦、不懈怠。佛教我們怎麼做,就老老實實照做。佛是三千年前古印度的人,三千年前生活方式、思想見解、意識形態,跟現代人完全不相同。但是諸位要曉得,戒律裡面所講的精神、原則,永遠不變。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依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常常提示,持戒是修行的根本,非常重要。而我在那個時代很年輕,總是把佛家的戒律,跟儒家的禮,作一個相同的看法。中國儒家講的禮,禮跟戒很類似,是我們生活規範,也就是做人做事的一個原則、規矩。

  那麼三代之禮就不同,三代是夏商周。為什麼呢?原理原則不變,但是在事相上,因為生活方式不斷在革新、在進步,舊的那些條文、作法,在今天不適用。所以戒律應該也是如此,古代的戒律不適合現代人用,印度的戒條不適合中國人來用,這個想法是很有道理的,合情合理。可是章嘉大師也不給我辯論,我說,他點頭笑笑,一句話也不說。第二次見面就說戒律很重要,老提這麼一句話,這是他老人家教學的一種手段,說多了,印象就非常深,你會認真去反省。到以後我有了一點悟處,想想大師這個手段不尋常,大概戒律跟禮在精神理念上,恐怕是不相同。最後我終於領悟到了,禮是世間法,世間法會隨著世間人情變故而改變,一個朝代、一個朝代不相同,制訂的這些生活規範不一樣,中國、外國不一樣。

  佛的戒律是什麼?戒是凡聖的標準,我領悟到這個道理。而不是古禮周朝的標準、夏朝的標準、商朝的標準,那個不一樣。每一個朝代有每一個朝代的標準,而佛家戒律是凡聖的標準。換句話說,你想作凡夫,那你就可以來修訂這個戒律,你要想作聖人超凡入聖,那不行,你一定得要聽釋迦牟尼佛的話。他這個原理、原則超越時空,不會因為時空不同而有所改變。我悟出這個道理,所以對於戒律的看法完全不一樣,曉得不可以把它當作世間禮法來看。

  譬如說四重戒非常重要,四重戒就是五戒裡面除了酒戒,殺盜淫妄四重戒。你不受戒,你犯這四種,也是有罪,不能說我不持戒、沒有受戒,我就沒有罪了,沒有受戒一樣有罪—性罪。不飲酒這一條,你不受戒沒罪,為什麼它不是性罪,它叫遮罪,遮是什麼意思?遮是預防,本身沒有罪,怕你酒醉之後亂性,你犯罪。你酒喝多了,不亂性,怎麼會犯罪?它就沒有罪。

  我在台中,有一次李老師跟我們講《禮記》,我們採取的註解,是鄭玄的註疏,十三經註疏。李老師問我們這些學生,誰知道鄭康成的歷史,鄭康成的生平?這些古人我們也很少留意,沒人知道,李老師把鄭康成的故事,給我們講一講,因為我們都是學佛的,所以特別講到飲酒戒。中國古時候,詩詞歌賦裡面,常常講的三百杯,三百杯是一個典故,不是隨便說的。三百杯的典故從那裡來的?從鄭康成來的。這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漢朝的大儒。他的老師馬融也是當代的一個大儒,學識淵博。他在馬融那裡求學,馬融講學,官作得很大,學問好,常常招集一些年輕人講學。

  馬融他有一個習慣,喜歡歌舞,喜歡音樂,他家裡面養著有歌妓,現在的話叫養的有樂隊,有歌舞團,他私人的,他私人養的。他在跟學生講學上課的時候,他有個布幕拉起來,後面有樂隊在唱歌奏樂,他一面欣賞是一面講學,他這個搞法。當然,學生那有那麼樣的功夫,一面聽講,一面總是偷偷的往布幕後面看看,唯獨鄭玄在那裡三年,從來沒有向帷幕後面看一眼,一眼都沒有看過,專心在聽講。馬融發現了,發覺這個人了不起,這個人將來的成就一定超過自己。這實在講是個好事情,可是馬融心量很小,容不得別人勝過自己,所以他就想了個歪主意想害鄭玄。但是又沒有題目,人家是個好人,規規矩矩,從來不犯規、不犯過,同學們大家對他都很尊重。

  馬融在鄭康成學成之後,三年學成之後,回家去了,長亭上給他餞行,十里長亭送客,送到那個地方餞行。帶著所有的學生,大概總有一百多人去餞行,每一個人向鄭康成敬酒敬三杯,他就喝了三百杯。喝三百杯,以為把他灌醉之後好下手,那裡曉得他酒量大,三百杯下去,連小的禮節都不失。所以李老師講到這裡,如果我們都有鄭康成的酒量,五戒那個不飲酒一條,釋迦牟尼佛就不會制訂了。所以制酒戒是有他的道理,像這種人實在是很少。鄭康成是非常聰明,也知道老師嫉妒他,老師確確實實埋了殺手,埋伏在路上要把他殺掉。鄭玄很聰明,離開長亭之後,走小路走了,原先給他講走那個路,實際上他走小路走了,以後成為漢朝大儒,確確實實超過他老師太多。

  所以諸位要知道,這一種嫉妒、瞋恚的煩惱、習氣太重太重了,愈是好事愈是多磨。鄭康成是有定功、有智慧,他能夠認識周邊的環境,他知道怎樣處置。我們學佛認真修行,佛菩薩看到歡喜,魔看到難過,魔要想盡方法來折磨你。你一定要有定功、要有智慧,才能夠倖免魔的障礙。魔,實在說,也不僅全是壞人。魔要看折服不了你,他倒過頭來就很尊敬你,不但不害你,他來護法,這個我們在經典裡面、傳記裡面,看到很多。

  所以你一定要有能力降魔,怎麼降魔?你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令這一些魔王對你生敬佩之心,他就沒話說了。完全無私,有一點點私心,魔都不會饒過你;完全無私,魔就沒有法子了。魔也知道,要是傷害你的話,他的罪過無邊,為什麼呢?你的成就利益無邊眾生,那個結罪他受不了,他不是對你一個人結罪,他是對所有一切眾生來結罪。所以魔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他不但不傷害你,倒過頭來再護你的法,這些事例很多。由此可知,我們如何降魔?如何能避開魔王的惱害?問題還是在自己認真修行,這個才是正道。想什麼方法避免,想什麼方法對付,那就壞了。大概我們力量抵不過魔王,不是他的對手。所以,一定要認真修學,讓他生恭敬心,讓他不敢下手,這個才是正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