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妙住比丘章  (第四集)  19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5-0004

  請掀開經本第六面,倒數第二行,從二句看起:

  【菩薩云何恆住剎海,普遍莊嚴而不捨離。菩薩云何恆依佛力,悉能知見諸佛神變而不捨離。】

  這兩句是說諸佛依正的行門。前面這一句,就是第七句,是說依報,這是『剎海』,是佛的依報。經上所說的佛剎,是一尊佛的教化區。經上常講,大多數諸佛的教區,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諸位要知道,是一個大千世界;稱三千大千世界,是講世界的組成,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說三千大千世界,其實是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區。但是也有諸佛如來他的教區,有二個以上的大千世界,這個在經上都看過。這種情形完全是諸佛過去在因地當中,所結的緣不同,正是佛不度無緣之人,他這個緣很廣,他到處受歡迎。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的緣最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的剎土,都是阿彌陀佛的教區,所以阿彌陀佛不是一個、二個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阿彌陀佛的教區,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

  後面這一句,是講佛的正報。『菩薩云何恆依佛力,悉能知見諸佛神變而不捨離。』知道佛在九法界裡面度化眾生,就如《普門品》裡所說,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當與眾生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所以佛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定法可說,這叫「神變」。由此可知,你能夠觀見神變,一定要靠佛力加持。所以佛弟子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一定要知道求佛力加持,這一點非常重要。自己修行要得佛力加持,幫助眾生更需要佛力加持。如何得佛力加持,我們後面會說到。第九句:

  【菩薩云何恆於六趣自在受生,住無住道而不捨離。】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曉得,利他就是真正的自利,度他就是度自己,所以你的心越廣大,你的成就就越殊勝,功德也越不可思議。心量越小,念念只顧自己,不能全心全力去照顧別人,這個樣子,縱然在菩薩道裡面修學的很如法,這個進步也非常緩慢,就是因為心量太小,這一切法是從心想生,這是一定的道理。此地問菩薩怎麼樣能夠在六道裡面自在的受生,自在當然就不是業力,我們凡夫在六道裡面輪迴,受業力的支配,不自在!不想來也得要來;不想去,到時候一定要去;你不得自在,佛菩薩乘願而來,所以他得自在。眾生緣成熟了,他就來了;緣盡了,他就去了。可見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他想來,也不是他想去,而是他的本願,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現身,是這麼一個道理。

  『住無住道而不捨離』,這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永遠不捨離大悲、大智,無住的行門,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下面一句:

  【菩薩云何恆受諸佛正法雲雨,悉能憶持而不捨離。】

  向下這兩句,這是第十、第十一句,註解裡頭有。

  【攝法證入行。】

  學佛目的就是要成道,就是要證果,這兩條就是講證果。前面這一句是講開悟,後面是證果。這也是我們學佛,念念不忘而希求的。怎麼樣才能夠得到?『恆受諸佛正法』,「雲」跟「雨」這兩個字都是比喻,就是接受如來正法的滋潤。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憶持而不捨離』;這個「憶持」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憶持而不捨離」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首先你要能記得住,這個讀誦就非常重要。不但初發心的人要天天讀經。現在為什麼一般修學的人不喜歡讀經?或者展開經卷念不下去?這個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對於佛法沒有興趣。你說他沒有興趣,他天天也來聽經,偶而也念幾句;換句話說,興趣不濃,法味沒有世味濃,對世間五欲六塵的味道很濃很濃,他真的是「而不捨離」,他真的是不捨離;佛法若有若無,時斷時續,所以這個功夫不能成就。

  怎樣培養他的興趣,這個就很重要。我們現在學佛,實在說,不是從小學起,如果從七、八歲、十幾歲學起,那個不一樣。現在都是中年以上,因此,我們修學的方法,跟年輕人也截然不同。怎麼樣能提起興趣?解就重要。你為什麼不信?我了解不夠透徹,認識不夠透徹,你的興趣怎麼能生得起來?如果了解深刻、透徹了,那個興趣自然就生了。由此可知,聞法就非常重要,每天不斷的聞法,真聽進去的人,他的興趣就生起來了。當然不能說是聽眾每一個人都聽進去,那是不可能的,總有一些人聽進去了,聽明白了,懂得了,漸漸發生興趣,這就是好事。

  聽了之後,還不甚明瞭,那可以繼續往下去聽,彼此日常生活當中去研究討論,所謂是「真理越辯越明」,越多熏習就越容易明瞭。信心、歡喜心,佛經上講的「樂欲」,隨著你的信心在增長,這就是好事情。那麼聞法、研究討論,還是緣的問題,這正是善導大師所謂的「三輩九品,總在於緣」,他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在別的,就是遇緣不同。我們對佛法有沒有信心,能不能生出愛好,也是遇緣不同,遇的緣殊勝,你的信願確確實實能夠生得起來,然後才能達到憶持不忘,你真正肯做。

  年輕人實在講,是人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非常寶貴。這個時候要是遇到善緣,無論學什麼東西,都能成就。這個年輕時代就是一般講的,大概是十歲到二十幾歲,這個時候是黃金時代。要是遇到真正高明的老師,他指導你,一定是在讀誦,不必深解其義,最要緊的是讀誦。因為這個時代、這個年齡,記憶力最好,也漸漸懂事,如果有這個善根、福德,遇到好的善知識、善友來教導你,自己肯依教奉行,這個根基就紮的穩固。所以「憶持」兩個字,我們要重視它。末後這一句:

  【菩薩云何恆發智光,普照三世佛所行處而不捨離。】

  這一句意思非常明顯。『發』是發起;『智光』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怎樣能生起高度的智慧。你有高度智慧,你才了解三世諸佛所行,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的行持,自己之所行,如佛之所行。「佛所行處」是我們的好榜樣。「佛所行處」這一句,《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也就是說,佛菩薩教化眾生的那些處所,我們要學習。我們所在的處所,以自己的智慧、德能,再求諸佛菩薩的加持,教化一方,如佛所化,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都是屬於攝法契入。末後:

  【唯願慈哀,為我開演。】

  這二句是祈求,我所想知道的,前面十二句總說,後面這十一句別說,說出善財童子自己求學的願望。他到這兒來求法,就是求這些東西。清涼大師在這個地方的註解,文字不多,比經文少得多,交代得很清楚,就如同科判一樣,每一句裡頭的重點,都給我們點出來。註解末後這一句是:

  【皆以上恆字貫下不離】

  這是每一句句眼之所在。

  【無暫捨也。】

  一時一刻都不捨離,你才看到人家求法、修行勇猛精進,真正是勇猛精進,這些地方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處所。再看下面第三大段,經文一共六段,第三大段是:

  【稱讚授法,於中二。】

  這一段裡面又分為二段:

  【先讚。後授。】

  先稱讚善童財子,然後再授法給他。

  【爾時妙住比丘告善財言,善哉善哉】

  這兩句是稱讚。

  【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一句是讚他發心。

  【今復志求一切智法及自覺法。】

  這一句是讚他所提出來的問題。總問十二句,別問十一句。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註解也不長。

  【先讚發心勝。】

  這就是『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發心殊勝,希有難得,我們不要在這個經文上,每一段都看到好幾句,看多了;看多了,就變成麻木不仁了,不把它當做一回事了,這就是我們的過失。我們學佛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此地,不知道這一句話的重要性。發心非常非常的希有。這個心一發,諸位要知道,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我們同學當中,我想受了菩薩戒的人不少!菩薩戒受了,菩提心沒有發,所以你這個菩薩是名字菩薩,有名無實;真正發了菩提心,給諸位說,菩提心一發,不但出了三界,也超越十法界。菩提是大覺,凡聖的差別就是在覺迷。一念覺就成佛,一念迷就墮到凡夫。能不能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呢?照理論上來講,是決定可能,只要你一念不迷就行了。

  《華嚴經》上用善財童子來代表一生成佛、圓滿成佛。這是告訴我們,從凡夫地一生可以能修的成功。也許諸位在《華嚴經》看到,善財童子善根深厚、福報很大,我們沒有他的善根、沒有他的福報,這一生也能成就嗎?能!憑什麼呢?《法華經》上曾經說:「龍女八歲成佛」,跟這個地方表演的意思不一樣。八歲是說明她是小孩,在我們一般講,她不懂事;也就是說,與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不相干。龍女,龍是畜生,不是人;這就是說明,即使過去生中沒有修積善根、福德,這一生遇到善緣也能成就。

  所以,凡夫成佛,實實在在講,不論過去生中有沒有修積善根,不說這些,關鍵就在覺迷,菩提心一發,覺了,菩提是大覺。覺悟到什麼?覺悟到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可得,覺悟到六道裡面不好玩。你在六道裡頭玩,你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得不償失!這是真正覺悟。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是真正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出世法再不把它放在心上。這個身體在世間,如諸佛菩薩一樣,自在隨緣。自在隨緣,沒有一點自己的意思,這是我們真正修行人,要在生活上去鍛鍊。鍊什麼?鍊清淨心。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不動的。你鍊這個,你看別人做這個、做那個,千萬不要這個看不慣,「我覺得怎麼樣,你要怎麼做」,那你就完了,你就墮落了,你就迷了。你冷靜的去觀察多好呢!那個多妙、多有味道!

  凡是沒有大礙,就隨他去,各有因緣;除非有重大的過失,應當要提醒他一下;重大的過失是什麼?於自、於他有很大的不利,這個要說一說。如果不是這樣的關鍵,佛菩薩看到,笑笑不說話,佛菩薩都不說話,我們說話幹什麼?我們要學佛菩薩,不問不說。你看佛的一切經,都是有人問才說;無問自說,太少太少了,不多!都是人家問才說。人家向你請教,你才說;人家不向我請教,不說。這個裡面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說話的藝術、處事待人的藝術。換句話說,你過的就是高度智慧的生活,你的境界是高度藝術的境界,那怎麼會相同?所以,發心就非常非常重要。我們雖然不會發心,不能如經中所說的那樣殊勝的境界,那你就按四弘誓願發心就好了。四弘誓願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等於發心落實了。

  第一個,你要念念有度眾生的心。這個心不能捨離,一時一刻都不能捨離;簡單的講,真誠的愛護眾生,真誠的關懷眾生,真誠的去幫助一切眾生,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你要能幫助一切眾生,都是出於真誠、清淨。清淨是我愛護他、我照顧他、我幫助他,對他絕對沒有絲毫的希求,希求他對我好,我將來有好果報,那就錯了。你的心就被污染,你的心就不清淨,沒有絲毫希求,絕對不望報答,不希求果報。不希求果報,實在說,果報還特別殊勝。毘盧遮那如來、阿彌陀如來都是這樣慈悲關懷、愛護、幫助一切眾生,他沒有希求果報。你看華藏世界的莊嚴、極樂世界的莊嚴,不希求,它自然變現出來,這個真正就是所謂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佛在果地上如是,我們現前在因地上又何嘗不如是?一個道理!

  我們今天也是這樣的。所以,殊勝果報縱然現前,心還是如如不動。換句話說,絕對沒有一念享受的念頭,還有一念福報現前,享享福吧!有這個念頭是凡夫,那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裡絕對沒有享福的意念,只有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願心,沒有其他的念頭,這才是真正發菩提心。所以,一切能夠盡捨,捨得乾乾淨淨。這是妙住比丘對善財不能不讚歎。讚歎善財,就是讚歎我們發心。在此地教我們發心,勉勵我們發心,讚歎我們發心。

  發心之後要起行,行法,如何滿足自己的心願?那要修行,所以,在行門上面,提出了這麼多問題,十二句總問,十一句別問。提出二十三個問題,這就是『志求一切智法及自覺法』,這兩句把善財二十三個問題都包括了。我們看大師在此地的註解:

  【先讚發心勝。後讚問法勝。】

  兩者都殊勝。

  【二經皆有總句云佛法。】

  此地講的『二經』,是講的晉經與唐經,這在中國《華嚴經》二種本子。這兩種本子裡面,總句裡頭都講到佛法,都有這個字樣。

  【佛法通於教理行果。】

  這是細分佛法有這四類,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我們現在文字,在這裡研究、討論、講解,這是教法。你從教裡面悟理,從教裡面覺悟,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是理法。理明白之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去做,換句話說,落實在生活上,那就叫行法。行是做,真正指導我們修正思想行為。我們現在的思想錯誤,嚴格的說,只要有思想就錯誤了。那沒有思想,沒有思想也錯誤了,到底怎麼辦?亦想亦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全是錯了,四句百非。有想是邪見,這都是講的真話,無想是無明,這個時候你怎麼辦?我們凡夫不是落在邪見,就是落在無明,所以出頭就很難。

  怎麼樣才是正確的?確確實實無想,但是這個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對了,經上所講:「寂寂惺惺,惺惺寂寂」,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惺惺」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落在無明,但是心地乾乾淨淨,一個念頭不生,不落在邪見,兩邊都不著,這個叫定慧等持,這就對了。所以,佛法最關鍵的是在行,理悟了,如果不落實在行上,還是空洞的東西,像我們世間人講的玄學,不切實際。「教理行」這三個相應了,就叫做「證」;證就是果、果法,就證果了;教理行統統相應了,教就是理、就是行;行就是理、就是教;一而三,三而一,這就證果了,這叫果法。並不是教理行之外,有個果,那就不對,那就錯了。下面說:

  【一切智法,別明果法。】

  這是經上講的「今復志求一切智」。這個「一切智」就是平常講的「一切種智」;實在說,就是前面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翻成中國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一切種智,這叫「一切智法」。你要是得「一切種智」就叫成佛了;你得「道種智」,就叫菩薩;你得「一切智」,就叫阿羅漢;這是講的三種智。佛有智的意思,就是三種智。

  【及自覺法,通理行果。自覺聖智,通此三故。】

  人怎麼樣自覺?理明白了,自覺了;如理修行,自覺了;那當然契入境界,這就證果。那不但是自覺,高度的自覺,無論是證阿羅漢的果位、菩薩的果位、佛的果位,那是真實的自覺。所以,他這一問,妙住當然讚歎他。接著傳授他的法,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給他開示」,他有疑問來請教,菩薩就給他開示,為他解答。

  【善男子,汝能發心】

  『善男子』是叫著善財,你能夠發心。

  【深信愛樂,殷勤不捨】

  這兩句話很重要,能不能接受善知識的教誨,能不能自己修學有所成就,關鍵就在這八個字。你發心之後,『深信』,決定不能懷疑。『愛樂』,真正對法生歡喜心,『殷勤不捨』;「殷勤」是勇猛精進,時刻不離。他在前面這二十三問,顯示出善財修學的心態,這是妙住一語道出,善財確確實實「深信愛樂,殷勤不捨」。到這個地方來請教,

  【請問於我。】

  你到我這裡來請教。

  【汝當諦聽,今為汝說。】

  這兩句話是敘說,你既然來問,我給你說,但是你要『諦聽』。你看經中佛菩薩開示之前,都是囑咐「諦聽」;「諦聽」就是專心聽、一心聽,聽教的時候,不能胡思亂想。下面正式給他開示,

  【正授法要。】

  這個經文很長,分三段,第一段是:

  【總標名體。】

  他給他開示。開示總得有個題目,今天講什麼題目,第一段就是題目,『名體』。第二段:

  【修習得法。】

  第三段落是:

  【辨法功用。】

  第二段是修習的方法,第三個是這個法修學的好處,它的功用,功德作用。請看經文:

  【善男子,我得菩薩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養諸佛成熟眾生解脫門。】

  這個法門是妙住菩薩修的,他修的法門;善財來參學,他將這個法門介紹給善財。由此可知,這些菩薩們個個都是專修專弘,他不會介紹他自己修學以外的法門給善財,不會!自己所修、自己在這個法門所得殊勝功德利益,這才將這個法門介紹給善財,介紹給來參學的人。這個名稱,清涼大師告訴我們:

  【今初。】

  初就是三段裡面的第一段:「總標名體」,這一句經文是總標名體。

  【此名是下謙己中名】

  他得法的名字、名詞在後面,在謙己推勝裡面有完全的名稱。此地所說是從用而說的,是從它功用上來講。下面清涼大師給我們介紹梵文原本意思是:

  【我得無著解脫門。】

  這是梵本原來的意思。

  【舊云無礙。】

  這個舊就是《六十華嚴》,《六十華嚴》我們稱它作舊經;舊經這個意思是無礙的意思。

  【今此總名後得法中。】

  總名是『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養諸佛成熟眾生無礙解脫門』,跟此地這個名稱,這個地方少了一個無礙,原名上多了一個「無礙解脫門」,這是先把名稱說出來,然後我們再看看這裡面的意思。「普遍」,這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正覺之心、大覺之心,這個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多大?是盡虛空、遍法界,無礙!如果一起分別,就有障礙;一有執著,障礙就更嚴重;所以在中國文字裡面,我們常常念到的「思想」。你看那個「思」,心上面有了界限、有了分別;分別就有了界限,心上劃了好多格子,劃了好多界限,那是思。「想」,心裡著相了,心裡頭有個相。思跟想都是虛妄的,把那個分別拿掉、執著拿掉;想是執著,思就是分別。分別、執著拿掉,那個田字拿掉、相拿掉,剩下來就是真心,很有味道!你有思、有想,妄心!不是真心。妄心不普遍,真心才普遍,真心就是菩提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鍊,鍊什麼?鍊什麼都不思,什麼都不想,鍊真心,這個真的做心地功夫。雖然什麼都不思,什麼都不想,樣樣清楚、樣樣明瞭,不是樣樣不知道;樣樣不知道,那就變成無明了。樣樣清楚、樣樣明瞭,不落在思想裡頭,這個高明,確確實實沒有思、沒有想,佛如是、菩薩也如是。你看!一切眾生向佛菩薩請教,提出問題來,佛菩薩隨意就答覆了,就給你講解了,他有沒有思、有沒有想?沒有!不是說:「我想想,才怎麼答覆你。」那個答覆不是真智慧,不通過思想的答覆,真智慧!不通過思想能答覆嗎?能!就如同大磬一樣,「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不扣就不鳴」,我們敲它一下,它是不是想一想,我要不要聲音大一點、小一點,它沒有想!它也沒有思!這個道理很深。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這樣的訓鍊,這就叫修行。我們常常遇到人、事、物,都會想一想,這是錯誤的。從今之後,不再想它,就把這個錯誤修正過來。你不想,你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所以人家一問,你一看、一聽就了解、就明白,人家一問的時候,你就能跟他解答,憑什麼?智慧!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比那個想一想再解答,高明太多了。因為你的思想是從意識裡來的,你不用思想,是真性、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那怎麼會一樣?普遍的。

  「速疾」就是快速;換句話說,這個法門不是漸修,圓頓大法。「勇猛」是說他的相,修學自行化他,都是認真努力在做,絕不因循,絕不懈怠。認真在幹,不空;不空是事相上真做,樣樣認真,樣樣都負責任;這一切放下,不是叫你什麼都不幹;一切放下是樣樣都幹,樣樣都認真努力,這個樣樣就是在我們本分上。我們在這個世間,自己是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地位、從事那一種行業,你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就行了。孔老夫子說的話沒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是我的事情,我不要去干涉。我自己分內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人人都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這個社會就和諧了。社會是一切眾生共同依存的一個報土,人人將本分的事情做好,這個社會是健康的、是美滿的。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別人的事情;干涉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一定沒做好,這個諸位冷靜去看看現前社會,你就會看到。所以它不空!

  下面落實在事實上,那些事情呢?「供養諸佛成熟眾生」,供養諸佛是求法!成熟眾生是化他,自行化他。在這個裡面,他契入了,他得到了;他得到什麼?無著解脫門,我們這個經後面,「無礙解脫門」;無著、無礙這個意思相通。無著是一切不執著,《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這個意思也相同。無礙就是《華嚴》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得大自在了。這是名體的大意。我們再看第二個小段:「修習得法」。

  【常於此門若行若止,修習思惟。】

  這四個字裡頭是三個意思,修、習、思惟。

  【或入或出,隨順觀察。即時獲得智慧光明,名普照諸法究竟無礙。】

  這一段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他的註解。首先標示出這一段經文所講的是:

  【修習得法】

  講這個三樁事情。

  【由四威儀】

  四威儀前面只說了「行止」,我們看到「行止」就知道了。行、住、坐、臥,這叫四威儀。你走著也好、站著也好、坐著也好、躺著也好,總而言之,不離這個,這才叫「恆不捨離」。都修這個法門,都學習這個法門。『習』是把它做到,『修』是依照這個法門修正錯誤,凡是與這個法門不相應的,就是錯誤,一定要把它修正過來。『思惟』在此地,就是覺悟、就是明瞭。

  【由四威儀,順法思修,故能獲得。】

  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他們修行總在生活行持當中,契入證得不二法門。這個『獲得』就是證得。證得什麼?證得無礙。『名普照諸法究竟無礙』,無礙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地方我們要學,我們如何在行住坐臥當中,『隨順觀察』。諸位要知道,「觀」就是不用思想,才叫做「觀」;宗門裡面講「觀照」,照住、照見,它不用思想。一思、一想,一想就不是觀,那叫什麼?我們現在人叫研究。所以佛門不用研究,因為研究是用思想,佛門用什麼?叫參究。參究就是觀照,不用思想。不用思想,叫參;用思想,叫研究。你們研究、研究,研究是落在意識裡頭,永遠研究不出來,佛法研究不得的。

  可是開頭初學,初學不研究不行,為什麼?我們用思想用成習慣,無始劫以來就用它,現在不用它,沒依靠了,變成什麼都不懂了。還是要用研究,用研究來入門,逐漸逐漸把研究捨掉,這才是一條正路。換句話說,開頭你下手的時候,你用九分研究,一分觀照,這才如法。一分觀照都沒有,那就錯了,那就全錯了。這是講現在一般學佛的人不會用功,用的時間長,用的力多,反而沒有成效,原因在那裡?研究裡一分觀照都沒有。這樣不要說十年、八年不能成就,一千年、一萬年也不能成就,這都是事實。你懂得這個方法,我開頭不得已,我是要用研究,裡面要有一分觀照;逐漸提升,八分研究,二分觀照;再提升到五分研究,有五分觀照,你的功夫就相當得力了。如果能夠有一、二分研究,七、八分觀照,可以說你的功夫相當得力。

  把研究全捨掉了,全是觀照了,那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夠照住;照住就是得定。要照我們淨土宗的術語來說,觀照就是相當於功夫成片,照住相當於事一心不亂,照見等於理一心不亂。淨宗講念佛功夫,這三個等級;禪宗裡面講功夫,也是三個等級,觀照、照住、照見。你看《心經》「照見五蘊皆空」,上乘功夫。淨宗跟禪宗說的名詞不一樣,實際上境界是相同的,我們那個功夫成片,就是他觀照的境界。所以,你要會用功。一昧埋頭苦心在那裡思索,不行!想不出來的,佛的意思你怎麼能想得出來?你要想得出來,那不是佛菩薩的意思;佛菩薩是悟出來的。所以,我們初學講經是相當艱苦,自己沒有開悟,不能不用研究;可是研究到不通的時候,就不要再研究了。為什麼?再研究還是不通,那怎麼辦?放下研究,讓心清淨下來,什麼都不要想,這個時候,一心稱名拜佛,拜個兩百拜、三百拜,忽然就通了,意思就來了,這常有的。

  在講台上講經,每一個在講台上講經的這些法師、大德,居士也不例外。講經之前要不要預備?要充分預備。像諦閑老法師講經,他都先寫講義,就是有準備。在台灣大家都能夠很容易找到的,諦閑法師的《圓覺經講義》,那是他老人家講《圓覺經》的時候,預備的寫的講義。另外還有一本《圓覺經親聞記》,那是下面聽經人寫的筆記,一面聽、一面記下來的。那些人記的?徐尉如、江味農這些大居士,聽他老人家講經的時候,寫的筆記,好幾個人寫的。寫了之後,統統交給江味農居士,江味農居士整理寫成了書。每一次整理出來,寫出來之後,每一作整理,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一看,「好!這是我講的嗎?」他自己都感覺到意外。那就是在講台上、經文上,臨時的悟入、悟處,不是自己預備的。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在初學的時候,當然離不開研究,但是一定要有觀照功夫在裡頭。如果是一昧研究,沒有觀照,像這些感應就沒有了。

  所以,預備是預備,上了講台,是不是照著自己預備東西講?不一定!有些預備是很用功,上講台一句也沒用上,這常常有的。到以後你講熟了,熟能生巧,這是一個方法。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心行與教理相應,這就叫功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教、理論、境界都能夠契入,這個時候講經,就像清涼大師的註疏一樣,你看他老人家所註的,輕描淡寫,點點而已,還需要用詳細的講義?不需要了。經文展現在面前,你的講解可長可短、可淺可深,你就得自在了。這個道理在那裡?用觀照,不用思想就行了。可是觀照是功夫,功夫是相應,不相應不行。在此地是「順法思修」。思修也叫思惟修,就是相應的意思,你才能夠獲得「無礙」。無礙在此地有個簡單的解釋:

  【言無礙者,略有二義。一者智慧於境無礙。】

  我們常常講:「智境無礙」,這是第一種。第二種:「作用無礙」。我們先看這個:

  【由證無礙真法界故,故云智慧光明。】

  這是解釋前面『即時獲得光明智慧』。這個「即使獲得光明智慧」,就是一般我們俗稱的開悟,即時獲得開悟,就這個意思。這個開悟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說是真的不是假的呢?因為他證得『無礙真法界故』,這個真法界,一真法界。這個境界就如同宗門常說的「萬法歸一」;這個一就是一真法界,一就是一心不亂。我在講淨宗經典的時候,跟諸位說過,《華嚴經》上講的一真法界是境界,從境界上說的,就是所證上說的。你所證得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無障礙的法界。清涼大師說了四種,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說明一真法界的相狀,是所證。能證的是什麼?一心不亂。所以,淨宗經典跟《華嚴》的的確確是一部經,一心是能證,一真是所證;能所不二,能所是一不是二,那你就真正獲得智慧光明。這個智慧光明就是一真法界,「普照諸法究竟無礙」,豈不是一真法界嗎?第二個意思:

  【神通作用無礙。】

  神通這兩個字,它的意思,我們也要搞清楚,不是現在所謂的特異功能,那個不算是神通。佛經裡面講的六種神通,它是講作用。通是通達,就是無障礙的意思。神不是我們凡夫能想像得到的,也就是所謂超乎凡人常識之外的,他那個能力、智慧,超越我們想像之外,神奇莫測,是這個意思。他的智慧、能力太大了,這是神通兩個字的解釋。神通就是作用,作用就是神通,作用無障礙。

  【由內證故,不礙於境。】

  這個內心,於教、於理、於行相應,所以對於境界就沒有障礙。我們在今天,特別是初學的,嚴持戒律。今天妙住菩薩在此地所顯示的這些,教給善財的這些事事無礙的境界,令人羨慕,他末後告訴善財童子他所得從那裡來的?從持戒來的。這些諸佛菩薩達到一真法界,事事無礙了。試問:事事無礙,還有沒有戒律?有!他是不是持戒?無所謂持戒。雖無所謂持戒,持戒還是很嚴,就是自自然然合規矩,不是要學的,不是勉強去做的,自然合規矩,真正是如孔老夫子所謂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隨心所欲,他樣樣合乎規矩、樣樣合乎戒律,這個就妙,這才是真正講的事事無礙。

  【供佛化生,不空所作。】

  你看!像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帶著香花、供品,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到那個地方向佛頂禮三拜、右繞三匝,他一點也不缺,他樣樣都做到。在那裡聞法,幫助佛教化眾生,「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不空所作』,他不是什麼都不做,他在他自己本分的位置上,他做得圓圓滿滿。他這個圓滿就是顯示神通,為什麼呢?這些佛菩薩們示現在六道裡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並不是都現出家。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看眾生的根性,應當給他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這才叫無障礙,這才叫無說而說、說而無說,這就是神通作用無礙。

  這一句裡面,也就是這一小段裡面,「修習得法」裡面八個字最要緊;在一切時、一切處,「修習思惟,隨順觀察」,這八個字是關鍵。一切時、一切處,要懂得修正我們自己的過失,要在生活當中去實習,常常思惟。我們今天修淨土,思惟什麼?思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就是憶佛念佛。「隨順」,恆順眾生;「觀察」是智慧現前;恆順眾生裡面生起智慧,所以這八個字是修習得法的關鍵。

  這個地方講的都是原則、都是原理,適用在一切法門,我們念佛適用,參禪也適用,持咒也適用,任何法門都適用。乃至於世間法,穿衣、吃飯都適用,處事、待人、接物、應酬也都適用,抓著這個綱領,你就有下手之處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