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吉祥雲比丘章  (第二集)  1997/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3-0002

  請掀開經本,第二面第六行。請看經文: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往勝樂國,登妙峰山。於其山上,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周遍求覓。經于七日,竟不能見。由為勤求善知識故,捐捨身命,無飢渴想,正念觀察,心安無退。】

  這個是一小段。『爾時』是指善財童子,初到吉祥雲比丘道場的時候。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第一段是:

  【依教趣求】

  通常這個狀況之下,文裡頭有念前面一位善知識的教導、教誨。然後這是:

  【趣求後友】

  在這個地方,經文裡面缺少這一小段,只有『趣求後友』,沒有

  【念前友教】

  沒有這段文字。大師他的意思以為說:

  【今略無初義。或前未入位,故不說耳。】

  這個說法也很有道理。就像讀書一樣,他並沒有學位。像我們現在念書,中學沒有學位,到大學才有學位。在文殊菩薩這一會,十信這一會裡面沒有學位,到住他才有位,才有學位。所以就沒有說了。那麼往後經文,大概都有這個意思。可是我們在經上看到的,都是說『善財童子漸次南行』,這個意思要明瞭。說「漸次南行」,經文總顯,這個註解裡面,各位可以看,

  【總顯加行】

  南是代表光明,前面跟諸位說過了。那麼依照文殊菩薩的指示,到達勝樂國。這個勝樂國也不是真有這麼一個地方,全是表法的。《華嚴》裡面,表法的意思非常之多,很深、很廣!這個一定要細心去體會。勝是殊勝,樂是快樂;意思就是說,初住位比十信菩薩快樂要殊勝太多。所以把它稱之為殊勝國,意思是這樣的。

  『登妙峰山』,那個山也是表法的。不一定真有這個山。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它表現的寂靜不動。意思是說,修學的人契入這個境界,六根接觸外面六塵,他能夠「如如不動」。他心定就像山一樣,像山嶽一樣,取這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山高。在山頂上,登高望遠。很遠的地方,你都能夠看的到。表示證得初住位,他的智慧開了;前面說,自性智慧開了。所以對於萬事萬物,他的觀察比十信菩薩要殊勝太多。所以用山來作比喻。都是比喻初住菩薩定慧的功德,超過十信位的菩薩。十信沒有地位,原因是信位常常有退轉,進進退退。入初住就不退了。

  我們淨宗裡面講的三不退;實在說,圓教初住菩薩這三種不退,他都證得了。不僅僅是位不退,我們在前面交代的,位不退是個比喻。實際上,他行不退、念不退。這個念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雖然證得三不退,並沒有圓滿。這個意思,諸位一定要懂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什麼人證得圓滿的三不退?一般的講法,是法雲地的菩薩—十地,第十地的菩薩,三大阿僧衹劫修滿了,他才叫圓。九地往十地不圓,還欠一分。所以圓證三不退,這是淨土。淨土往生,那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圓證三不退。所以你才知道,《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比不上往生淨土的人。這個一定要知道,才顯示出淨土是無比的殊勝。要是明白這些道理,明瞭這些事實真相。說實在的話,他什麼都放下了。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何必還要搞這麼囉哩囉嗦,這麼大部的《華嚴經》,淨土真的是無比殊勝。你不讀《華嚴》,不知道念佛的殊勝;讀了《華嚴》之後,才知道念佛的殊勝。

  那麼善財到這個山上,到妙峰山,到處去找善友,找吉祥雲比丘。他找了七天,都沒找到。雖然七天沒有遇到,他並不退心。『為求善知識故,捐捨身命,無飢渴想。』。這三句是教給我們求學的態度,應當要這樣的態度來求學。『正念觀察,心安無退。』。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解釋,從第三面看起,大家翻過來,從第三面看:

  【見心陟位,故曰登山。】

  『登山』它表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去爬山。『見心』,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成佛了。那麼這個地方是初住菩薩,初住菩薩就成佛了。這是真佛不是假佛,見性就成佛了。《普門品》裡面所說的,菩薩要到他方世界去教化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初住菩薩就有能力現佛身。諸位《無量壽經》念的很熟,《無量壽經》在第二品裡面說到,菩薩弘願度生,在種種示現當中,舉了一個例子—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麼人呢?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就有資格示現八相成道。這是遇到有這個緣份,應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示現八相成道。這個是『見行陟位』,用登山來作比喻。

  【智鑒位行,為遍觀察。】

  他在山上,他要去尋找善知識,四面觀察;這觀察的意思,是他的智慧,智慧有照;這個「鑒」就是照的意思—照見。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從初發心到圓滿成佛,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就是遍觀察的意思。

  【情懷得旨,名為尋求。】

  他尋求善知識,意思在這個地方。旨是宗旨,宗旨是性德;自性裡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由此可知,佛法稱為內學;內,就是向自性裡面去尋求,不是叫你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佛在大乘經裡面,都稱之為外道。所以外道並不是輕視人,也並不是罵人。外道是心外求法,這叫外道。跟內學有所區別,是這個意思。從初住以後,都是在心性裡面求,絕對不會在境界裡面求,不會的。接觸境界,他能夠從境界裡面回頭求自性。就是像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為我們所說的,他說他修行的方法,「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菩薩眼見色,耳聞聲,六根都往外面境界攀緣,但是他用心,他見到外面,他能夠迴光返照,他能夠回歸自性,這就是人家了不起的功夫,他不向外面攀緣,他往內裡面去觀照。觀音菩薩修行成就的,就是用這種方法—「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尋求『情懷得旨』,就是這個意思。

  【七覺助道,云經七日。】

  他經七日沒有見到,這個七是表七覺支,在三十七道品裡面。三十七道品總共分為七科,就是七大類,這是第六,第六就是七菩提分,第八是八聖道。這個地方,七天表七覺支;七覺支助道,所以說七天。

  【法無所得,為竟不見。】

  能不能見到?決定見不到。見到,那裡是心性?心性沒有跡象。見不到,那就真正見到了,你要是真有所見,你就錯了。『法無所得』,這個叫不見。

  【要須忘懷,為絕諸想。】

  這下面都教給我們用功的方法。所以讀《華嚴》非常非常困難,如果不懂得這裡面的含義,所謂說是弦外之音,你看《華嚴經》像看小說一樣,看故事一樣,以為善財童子真的去爬山,找這個善知識去了。那裡曉得,它字字句句裡頭,含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頭,你怎麼會曉得?所以《華嚴》難就難在這個地方,真的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都會把它的意思解錯了,隨著自己妄想去想這個經文,那個全錯了。

  【寂不失照,為正觀察。】

  這個很重要,我們現在凡夫就做不到。我們有寂,就沒有照;有照,就沒有寂,寂照同時,很少人能做到。寂是什麼?寂是心清淨。照是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照要同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圓初住以上菩薩的境界,他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寂照同時。他看的清清楚楚,心裡頭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寂,清清楚楚是照,這就是講定慧等持。寂是定,照是慧,定慧同時,這才是諸佛菩薩的用心。

  【希離輕毛,心安不動。】

  『輕毛』在此地是比喻。『離』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的心才安,你才不動。不動,寂照才能夠現前。「輕毛」是比喻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值得牽掛,不值得留戀,不值得執著,一切要放下。放下,你的心才安,你才能證得心安不動的境界。這個時候,真心就現前了。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這一段經文裡面的含義。所以是意在言外,這個是佛法的難處,特別是大乘經。如果依文解義,那就錯了。古人常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佛不是這個意思,你全解錯了。

  底下這一段,大師特別給我們說明,解釋經典的原則。

  【然先德釋經,通有四例。】

  『先德』是前輩、古人解釋經典,通常有四個例子,也就是有四個原則:

  【一隨相消文。二以教揀別。三本跡融會。四觀心虛求。一文一義,罔不皆爾。】

  一文是一個字,每一字每一句,都用這四種方法來解釋。我們凡夫通常只有前頭一種,『隨相消文』,後頭就沒有了,「隨相消文」就是隨文解義。這個好講、很淺,這樣說大家都很懂,都沒有問題。那麼這四個原則在解釋經文,運用的很活潑,並不是很呆板的。要看這個經文的義趣,有些經文很淺,並沒有很深的意思,它不是句句都有深義。所以這文字裡頭有賓、有主。主要裡面,含義很深;賓是培襯的,那個就比較淺。所以運用這些原則,就有取、有捨。

  【今通用之,隨便取捨。寬文用初義。】

  這個『寬』就是解釋文字,用第一個意思,寬解的意思。

  【義含用第二。】

  它這裡面含的有很深的意思。那麼要教來揀別,教裡頭有理、行、果,佛的教相有四種—教、理、行、果。教是言語文字,言語文字裡面,它講的有道理、有理論,除了理論之外,還有修行的方法。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那就是證果。那麼就用這種方法來說明,這是它裡頭有意義的。

  【意濫用第三。】

  這個『濫』是說多,它的意思很多、很廣,那就用第三,用『本跡融會』。像這個在《法華經》裡頭最多了,它一字一句裡頭,不只一個意思,含很多意思,那要用第三個原則。第四個意義:

  【似濫師心】。

  第四個意思。第四個原則我們不能學。為什麼呢?我們要學,決定出毛病,一定會把這個經講錯。實實在在說,我們今天講經能夠用到前面兩條,就算相當不錯了,你就是個好手了。後面這兩條,如果自己沒有證入境界,你決定做不到。特別是末後一條,末後一條就類似我們現在所講的發揮議論。發揮議論是什麼?是你自己的意見,你自己獨到的見解。你這個見解是不是佛的意思?還是你自己的意思?如果是佛的意思,沒錯!你講經沒講錯。如果是你自己的意思,那你就講經講錯了,那就要負因果責任。

  『似濫師心』,是超過師法之心。這個只有大菩薩們他們才能做到,像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他裡面有很多發揮,他所發揮的確實是佛的意思,沒錯!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那裡面發揮的也很多。彌勒是等覺菩薩,他所講的,的確是佛的意思,所以他那個註解稱之為論。如果不是這樣的地位,發揮議論都非常小心謹慎,惟恐違背了經義,違背了佛意,那個因果責任就背的太大了。

  【得此一門,非數他寶。】

  如果第四這一個意思,你能夠得到,那就是你已經是明心見性。所以你的見解跟佛是很接近、很相似的,那你說的是自性《華嚴》,你講的是自性《華嚴》,跟釋迦牟尼佛講的《華嚴》無二無別,那就是『非數他寶』。可是這個一定要見性才辦的到。龍樹是初地菩薩,這是佛在經上給他授記的;彌勒是等覺菩薩,當然沒問題。這是我們自己要特別留意的,如果沒有證得這個位次,我們的心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那要學大菩薩這種行持,沒有不造罪業的。下面說:

  【託事顯法,經文甚多,輕此一門,解脫逾遠。】

  這是告訴我們,對這部經要留意,這部經裡面所說的一切事,裡面都是講的佛法,都是顯示無上的妙法。經文的確很多,我們要注意。如果疏忽了,我們的利益功德就得不到,這個與解脫道,你就越來越遠。如果你能夠體會到,能夠契入,的確這個經會帶給你法喜充滿。

  【故下釋友依正等法,多用此門。若約事相,相多易了。】

  所以清涼大師註解這部經,偏重在這一方面。如果像這個經文裡面的這些事相,大家一看就明瞭,不需要解釋。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過七日已,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

  過了七天,他見到了,善財童子見到善知識了。見到善知識不在這個山上,在另外一個山頭上,看到他在那邊徐步經行;徐步是散步,慢慢的走。像我們念佛的時候繞佛,繞佛就是『徐步經行』。實在講,他真的是在念佛。經文看起來很好懂,我們看看清涼大師註解越看越不懂,越看越難了。這註解裡頭才真有味道。請看這一段的註解。這是六大段裡面的第二段,第二段是:

  【見敬諮問。】

  第二段有三樁事情,過七日以下,這一段文是『見敬諮問』。這裡面又分為三個小段。

  【初見。次敬。】

  第二段是敬,第三段就是他要提出他的問題了。

  【下多例此。】

  往下善友大多數段落都是這麼分的,現在講第一段。他過七天。

  【離七覺相】

  『七覺』我們在這裡簡單說一說,老同修應當都很熟悉,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覺支。第一個是擇法,擇是選擇,選擇法門,要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的,適合自己程度的,適合自己生活環境的,你選擇這樣法門來修學,你就覺得很容易。如果選擇的法門,跟自己的程度不合,跟自己的生活有妨礙,你修學起來就很困難,就不容易。所以第一個是擇法。第二個要精進,你選擇之後,一門深入。精是精純不雜,進是進而不退。第三喜覺支,就是法喜充滿,你修學快樂,你不會感覺到,我學佛學的好苦!學的好苦,那你就錯了!學佛的人,一定學的很快樂,這個就如法,功夫就得力。

  第三個輕安。輕安從那裡看?從你的精神,從你的體力,你一定會得到這個好處。這就是現代一般人所講的改變體質。學佛功夫得力的話,容貌改變,體質還會改變。這是一般看相算命都曉得相隨心轉,他心清淨,一天比一天清淨,煩惱輕了,煩惱少了。煩惱多,這個人顯的笨重、拙重、笨拙,樣樣都看的很笨重,心裡面好像很大的壓力,很大的負擔,身體也是如此,行動都很笨拙。如果功夫得力的話,心裡面煩惱少,煩惱少、憂慮少、妄念少,他心也清淨。這個時候,心清淨,身也輕,走路輕飄飄的,那不一樣,確實不相同。所以說輕安,用現代的話來說—改變體質,改變容貌。容貌是相隨心轉,越來越清淨,越來越慈悲。那麼第五跟第六,這是功夫的問題。第五是念,第六是定。這個是講功夫。第七是講行捨,行捨就是放下。菩薩道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沒有別的,就是要放下,要能夠捨。這是七覺支,在此地我略說大意。

  「離七覺相」,這七覺他修不修?他修;雖修,已經不著修行的相。我們一般講修而無修,無修而修。無修並不是他不修,他真修;雖修,他不著相。所以說,無修跟修是同時,沒有先後,沒有差別。它是同時圓滿的。這個叫「離七覺相,為過七日。」過七日表這個意思。

  【忘所住位,方為得旨。】

  他現在是初住菩薩,如果自己覺得:「我現在是初住菩薩了。」你們想想,他有沒有證得初住?沒有證得,還是凡夫。為什麼是凡夫呢?他還有分別,還有執著。證得這個位次了,把這個證得也忘掉,也就是說,這個分別、執著通通沒有了。說他是初住菩薩,是別人說他的,他自己並不以為,他是初住菩薩。將來他證入初地菩薩,他自己也並不覺得他是初地菩薩。成了佛了,他也沒有覺得他自己成佛了。他如果覺得他自己成佛了,跟諸位說,跟我們沒有兩樣,還是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從這個以後,妄想、分別、執著是完全都捨離了,跟十法界裡面不一樣,十法界裡面還有分別。

  【忘所住位】

  你的心才真正清淨,這才叫得旨。這個旨是自性的功德,這才能現前。稍稍有一點分別、執著,性德就有了障礙,就不能現前。大乘菩薩修行,沒有別的,就是修這個。那麼我們讀這個經,就覺得非常慚愧。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分別、執著;不但分別、執著,而且還那麼嚴重,那一天才能成就?這個是我們一定要警覺到的。換一句話說,我們雖然做不到菩薩這個境界,至少也應該,可以不分別的,不要分別了;可以不執著的,就不要執著了。那些是可以不分別、不執著?別人的事。別人的事情,我們也分別、執著,你不叫冤枉了!我自己的事情分別、執著,還情有可原,別人跟我不相干,我也去搞分別、執著,那就大錯特錯了。先學著不管閒事,那是他們的事情,與我不相干,學著這個。慢慢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定下來,這個對於我們修行,決定有幫助、有好處。下面說:

  【故見在別山。見即定慧雙流。】

  定慧等持。

  【為經行徐步。】

  用『經行徐步』來形容它。下面跟我們說:

  【徐即是止,不住亂想。】

  這就是離分別、執著,離分別、執著,用徐步來比喻。

  【行即是觀,不住靜心。】

  如果你住靜心,住清淨的境界裡面,那你又錯了,變成阿羅漢、辟支佛,變成小乘。兩邊都不住,這是從此以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基礎。下面說:

  【若約事相,即正修習般舟三昧。】

  他修的什麼?吉祥雲比丘修的是什麼?經的文字裡面,我們沒有看出來,我們看不出來。經過祖師給我們一講解,我們明白了。他經行徐步,就是在修『般舟三昧』。什麼叫「般舟三昧」?我們念佛人要知道!「般舟」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叫「佛立」。立是建立的立,「佛立」。這裡面含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佛的威力。實在講,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之力,也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威力,這通通加持你。第二是三昧力。三昧是你修法的這個力量。第三個是修行人自己的功德力,三種力量結合,這叫「般舟三昧」。這是四種三昧之一。

  經上說的很清楚,有《般舟三昧經》。修這種三昧的人,能夠見到諸佛現前。可是修行那個儀軌很嚴格,它是以九十天為一期,就是為一個階段,三個月九十天為一個階段。這九十天當中,身常行,無休息。這是吉祥雲比丘徐步常行。這九十天,你可不能躺著睡覺,你也不能坐下來休息,就是經行,徐步經行。九十天身常行,不休息。口呢?念阿彌陀佛。九十天念阿彌陀佛,不休息。心裡頭觀想阿彌陀佛,心裡想佛不休息,這是「般舟三昧」修行的方法,一期是九十天。

  古時候,有修「般舟三昧」的,現代人恐怕沒有這個體力了。既使有機會,你這個身體支持不了,這是事實。由此可知,般舟是專門念阿彌陀佛,因為念阿彌陀佛,跟念十方一切諸佛的功德相等。般舟三昧它是以念阿彌陀佛為主,步步聲聲,心心念念,都繫念在阿彌陀佛。《般舟三昧經》,古大德裡頭也有註解。註解裡面也說,解釋「般舟三昧」的意思。註解裡面也翻作「常行道」。常行,他不斷。他不躺下來,也不坐下來。可是註子裡面,給我們提示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它有七日。經上講的,九十日為一期。七日,那就好辦多了。七日,那就決定是照這個辦的。

  這個七天,七天不睡覺恐怕很難辦,九十天是辦不到。人家跟我講,他修「般舟三昧」,閉關「般舟三昧」,我不相信。你們大家很相信,很讚歎,我不相信。他跟我講,我絕對不相信。不要說是九十天跟我講不相信,七天跟我講,我都不相信。為什麼呢?修了之後,我看你沒變樣子,還是妄想一大堆,還是是非人我,不像!縱然你九十天真的是如法去修,可是你所修的時候,沒有成績,你的成績單上得的是零分,那有什麼用處?這個東西修了之後,真的,人的氣質就改變了,那不一樣!那我們懂得古德有七天的講法,那就是看我們這一個時代眾生的根性,實實在在做不到。我們的業障太重,沒有這個精神,沒有這個體力。

  那麼既然可以講七天,我們也可以濃縮一天,一天二十四小時,就不簡單了。如果二十四小時能夠這樣做,非常難得!實在講,怕都做不到。真的是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兩個,你能夠做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散步、念佛,心裡面想佛,沒有雜念,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二十四小時,就不容易!這是真正在修習「般舟三昧」。他們這些人沒有問題了。他們這是明心見性的菩薩,無論做什麼都無有疲厭,所以他們可以做得到。由此可知,佛給我們講「般舟三昧」,是什麼時候來修呢?等我們證到初住菩薩,那個時候你念佛,那就是「般舟三昧」的念佛了,那就不是普通的念佛。

  古來的祖師大德—行策大師,也是我們淨土的祖師。我過去曾經想到一個念佛的方法—建念佛堂。很早我就有這個念頭,念佛堂專門念佛,因為真正的同參道友,相當不容易!尤其現在道場住眾不多,不像從前的叢林寺院,裡面住的有幾百出家人,乃至於一、兩千出家人,那個事就好辦,人多好辦事。現在道場住眾就很少,都住幾個人,因此領眾就相當困難。幸虧現代發明念佛機,這個好,這個念佛機實在發明的太好了。如果我們將念佛機重新錄一個帶子,現在這個念佛機的聲音,裡頭含糊不清楚,阿彌陀佛四個字不清楚,而且引罄一定是敲在「陀」上。現在我們道場,大家都敲對了,阿彌「陀」佛,引罄敲在「陀」上,只敲一個引罄就可以了。

  我們能重新再錄一個帶子,再做一個新的念佛機,提供給念佛堂專用。那麼念佛堂就不要發聲領眾,也不要人敲引罄了,那個聲音,念佛機都有,就不用敲了,就可以省很多事。那麼念佛的人,人多、人少都沒關係,三、五個人念都行。我那時想是用念佛機,不必大家領眾。那麼來念佛堂,就不能說話,一切都放下,一心來念佛。而念佛堂分為三個區,當中在佛像這個區裡頭拜佛,兩旁邊止靜。就是你念累了的時候,你可以到那邊去坐著,坐著不要出聲,心裡頭默念就可以了,就休息。另外有繞佛的、經行的。經行、繞佛的要出聲念,繞佛的要出聲,止靜的不出聲,拜佛的不能出聲;拜佛出聲傷身體,所以拜佛,心裡頭念佛就可以了。那麼一個佛堂分三個區,你喜歡繞佛就繞佛,你喜歡拜佛就拜佛。拜累了,喜歡到旁邊坐一下,你就坐一下,沒有人管你。

  這個方法,我過去曾經講過很多次,但是一直都沒能實現。以後我看行策大師的《語錄》,他後頭也有這個方法,這是他在我之前,但是他沒有念佛機。他跟我的想法是一樣,他是把念佛人分作三班,每一班有四個出家人領眾,敲法器領眾。一班繞佛,兩班止靜。輪流,這一班念累了,止靜的時候,第二班再去繞佛。他這樣的時候,大家心地很清淨,身體能夠得到調適,能夠持久,在念佛堂能夠持久。他分三班,每一班有四個出家人,那麼我們現在就是出家人人數不夠,用念佛機。我這個方法想的,比他那個方法還方便,因為他那個要隨著團體進退;我這個不隨團體進退。你個人就在那坐,坐很久坐累了,需要動一動了,那你就繞佛,繞佛你就開口念;或者你先拜佛,你就到當中去拜佛。

  能夠建立這麼一個念佛堂,外面有護持的人,外面等於像佛七有護七的人,就是照顧你,照顧這些念佛人。你們需要茶水,他給你準備;你們需要吃東西,一份一份的也給你準備好。你要吃東西,肚子餓的時候,你可不要去招呼別人:「去吃飯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中夾著一個「去吃飯了」,這就不好了。所以你覺得要去吃,你自己去吃,不要管別人。如果你有事情需要出去,你念完你也出去,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你在念佛堂,心是永遠清淨的,這個念佛工夫真正得力了。所以我是早年想出這個方法,那麼現在像美國達拉斯道場;我這一次到澳洲去,要把這個方法傳給他們,因為他們那邊的人不多,用念佛機的方法是可以做的。希望念佛都能上軌道。這個雖然不是「般舟三昧」,跟「般舟三昧」貼近、靠近。我們現代人業障深重,還能做得到。

  我們從這個經上來看,這個經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善財童子離開他的老師,出去參學,第一位這是他老師介紹的,老師介紹的,當然老師有特別的用意在,不是隨便給他介紹的。第一個吉祥雲比丘,專修念阿彌陀佛的法門,第一位先入為主,就變成善財童子主修的法門。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看,他一頭一尾,然後你想,善財童子學什麼法門?念佛法門!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為什麼文殊菩薩介紹他這個法門?文殊菩薩自己修這個法門,普賢菩薩也修這個法門。在這個四十卷經的前面,不在這四十卷,四十卷的第三十九卷,我們看到文殊、普賢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才知道他自己修這個法門。文殊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前面我們講的擇法,智慧第一的人,他當然選擇最殊勝的法門。所以念佛法門是文殊菩薩之所選擇,普賢菩薩之所選擇,他們選擇的法門。善財是他得意的學生,他能教他學別的法門嗎?

  那就說了,那文殊菩薩為什麼自己不教他呢?要叫吉祥雲比丘去教他呢?這個裡面有很深的道理。有些時候,學生對老師還有點成見,還不能完全肯定。我就是個例子,我當年跟李老師學,李老師教我修念佛法門,我雖然不懷疑,可是我並不服氣,我心裡想:「大乘經教那麼多,這個法門好像老太婆學的!」我們還有點不甘心、不情願。找第三者再表演、開示給他看,再想想,我老師也是學這個,他的心才定下來,這是教學的手段,善巧方便。

  我對於念佛法門完全接受,肯定下來,是講《華嚴經》。我從民國六十年開始講這一部經,斷斷續續講了十七年,《華嚴經》講了一半,四十也講了一半,八十也講了一半。以後常常出國,這個經就放下,就沒再講了。那個時候,沒有錄音的,所講的也沒有能保存下來。所以這一次有這個機緣,重新再講一遍,希望錄一套完整的帶子,留給大家作參考,所以用意非常之深。我們再看下面經文。前面這一段,是善財見到吉祥雲比丘了,這是見。

  【即前往詣,頂禮雙足,右繞三匝,合掌而住。】

  這就是敬,第二段。第二段是:

  【明設敬儀。重人法故。】

  為什麼對老師尊敬?尊重這個人,尊重法。所以見到之後,趕緊前去。見面則行禮,『頂禮雙足』,跟對待佛沒有兩樣。然後『右繞三匝』,這是古印度最尊敬的禮節,拜三拜之後,還右繞三匝。『合掌而住』,住就是站在那個地方。下面經文:

  【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第二段裡面的第三小段。

  【諮問法要。】

  這向他請教了。這一段裡面文長,還要再分小段,再分三個小段。這是第一段。

  【自陳發心,明有法器。】

  首先,『白』是下對上尊敬之詞。『白言』,不能說是「我告訴你」。「告訴你」,是上對下,佛對人講話,是佛告什麼人,佛告訴他,上對下用「告」;下對上用「白」,這是敬詞。『聖者』,聖者是稱吉祥雲比丘,所以這個比丘不是普通的比丘,普通的比丘不能稱為聖者,這個是比丘的含義。是說他初出十法界,就是出家的意思,十法界是家,出這個家。所以,他們是大聖、大菩薩。說我已經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經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菩薩不教你,菩薩沒法子教你。你已經先發了這個心,自己說明,我有資格修學大乘法,大乘法的基礎是菩提心,我已經發菩提心。

  『明有法器』,這個「法器」是比喻。比如我口渴,希望你給我水;給我水,我有杯子,這杯子是法器,我帶了杯子來,我有杯子,你可以給我,就這個意思。你可以傳法給我,我是個法器,有資格來接受,是這麼一個意思。發菩提心那就是法器,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再接著看:

  【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行。云何起菩薩行。云何行菩薩行。乃至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

  這是第二個小段。第二個小段:

  【正陳所問】

  他把他的問題、疑問說出來了,就是要向善知識求教。我已經發了菩提心,不知道菩薩怎麼樣學菩薩行?學是求解。第二句:『云何修菩薩行』,這一句是講的行。這兩句是解行兩門,是總綱領。在前一章,我們已經說過了,前一章總共說了十三句。這個裡面簡略了,應當十三句都有的,它省略了。我們看註解,這個意思前面說過。註解裡面說:

  【次】

  『次』是第二段,第二個小段。

  【而未知下】

  就是指這一段經文。

  【正陳所問】

  正是陳說他所要問的。

  【顯為法來。】

  顯示他是為法而來的,不是為別的,為法而來求善知識指教。

  【問中略者】

  這個『問』,我們在前面看過,總共有十三句。但是此地只有五句,省略了。省略不是原文省略,是翻譯的人省略;原文有。

  【若善財略,友云何知。】

  如果善財只說這五句,那善友給他開示,也只是這五點,怎麼會講的那麼圓滿呢?後面講的是講的很圓滿,等於十三個問題,都講的很圓滿。由此可知,這個地方是翻譯的人省略。翻譯的人省略也有原因,中國人喜歡簡單,這是講中國的古人。古時候中國人,言語文字都喜歡簡單,都不喜歡囉嗦。所以看到佛經裡面,許許多多重複,在譯經的時候,都把它省略掉。所以底下講:

  【下友不應遍牒前問。】

  『遍牒』就是每一條每一條他都說出來。吉祥雲比丘都說出來,可見得他問的是很圓滿,不只這五句,應當是十三句。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慈哀,為我宣說,云何菩薩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到這個地方,善財童子向善知識請教的話說完了。這是第三個小段,請教第三個小段。像這些地方,我們都應當學習。如果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向他請教,要有禮貌,言辭要有分寸,不能夠率爾冒然發問,一點禮貌都不懂,人家不給你講。你一切懂得禮,懂得法度,他不能不給你說;他不給你說,他對不起你,你真正為法而來。那麼自己問題提出來之後,再對善知識讚歎;然後再請他宣說。所以,『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這一句是讚歎他。這個註解裡面,

  【後】

  這個『後』是第三小段。

  【我聞聖者下,歎德請說,希垂拔濟。】

  希望善友幫助他。拔是拔苦,濟是救濟。希望善友幫助他,幫他破迷開悟。

  【謂有智善能,有慈無吝,故應為說。】

  善友有智慧。有智慧當然他就有善巧方便,他就能應機說法。善友又有慈悲,有慈悲決定不吝法,一定是很歡喜的來指教,所以他一定是會說的。底下解釋誘誨。

  【誘謂誘喻,即是教授以成前解。】

  這個誘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方便。誘導他,以種種善巧方便來誘導他,不一定是言辭。言辭以外,所謂是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具有誘導的功能。誨是教誨。

  【誨謂誨示,即是教誡以成前行。】

  「誘」幫助他理解;「誨」是教他怎麼樣去做,怎麼樣去修。往下遇到這兩個字,因為善財童子遇到善知識,都是這樣讚歎:「我聞聖者善能誘誨」,意思都一樣。

  【前雖廣問】

  前面問了十三句,這當中有省略,這是廣問。在這個末後結尾的時候,

  【但至因圓。】

  這做一個總結,怎麼樣叫菩薩能很快成就無上菩提,這是總結。

  【此中結請,期於果滿。】

  由此可知,善財的求學,不是到一個階段就終止,不是的,他是要達到究竟圓滿,這才能滿他的願望。

  【雙結發心問行意故。】

  這一段請教的威儀、言辭、禮貌都非常圓滿,我們應當要學習。向下,就是吉祥雲比丘給他開示,答覆他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