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吉祥雲比丘章  (第一集)  1997/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3-0001

  請掀開經本,第一面,「吉祥雲比丘章」。

  在沒講經文之前,清涼大師有幾句交代的話,也很重要。我們將這一段文念一念:

  【大文第二。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下】

  這個『下』,就是以下的經文,指這一段經文。

  【有十善友,寄十住位。】

  這裡舉了十個人—十位菩薩。雖然說比丘,實際上都是菩薩—法身大士。這十位是『寄十住位』,這個「寄」就是寄託。如果我們用比喻來講,像在舞台上表演,他們充十住這個角色。那他的本是很難說的,有些都是古佛再來的,這個地方完全是從舞台的跡相上去看,他所示現的相。像《法華》裡面講的:「本跡因緣」。這下面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做十住。

  【謂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為住。】

  這是先把十住,「住」的意思給我們說出來。《華嚴》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宗派都公認的,它是大乘圓教,又稱這一部經叫根本法輪,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像一棵樹一樣,《華嚴》是根、是本。一切經是這棵樹裡頭的枝枝葉葉,都是從這個經裡頭流出去的。由此可知,《華嚴》的重要。住的意思,清涼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說:『始入空界』,始是開始,空界就不是十法界了,十法界不空。六道不空,十法界也不空;換一句話說,他們剛剛開始離開十法界,空界就是一真法界。

  『慧住空性』,菩薩到這個地位,智慧開了,這是真實的智慧。真實智慧,自性般若智慧現前了。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般若現前,超越十法界,這是住空性。入這個境界,永遠不會退轉,不會再退到十法界來,除非他是來示現,所謂是「倒駕慈航」、「乘願再來」,那這就很多了。要不是他自己乘願再來,絕對不是業力把他拉回來,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叫作位不退。這個「三不退」的名詞,大小乘裡頭也都有,裡面這個境界、淺深不相同,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叫它作「住」。下面說:

  【住義多種,寄圓說十。】

  「住」的意思很多,佛要說,說不盡。所以,對我們這個程度很淺、業障深重的人,只有用最簡單的方法來介紹,簡單、扼要!把許許多多的意思歸納起來,歸納為十條,因為「十」也是圓滿的意思。數字從一到十是個圓滿的數字,所以《華嚴經》上處處用十代表圓滿,並不是數目字,這個我們必需要清楚。寄託在圓滿上,所以說十個。每一個科題都說十個,在《華嚴經》有十表法。

  【以菩提心而為其體。直心偏增,名入空界。】

  這是解釋「始入空界,慧住空性」。由此可知,發菩提心重要,「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前面一章已經詳細跟大家介紹過了,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裡面,通常講「體用」,又把它分為三科。菩提心的體是直心,這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說的。要是依《觀經》來說,《觀無量壽佛經》世尊給我們講菩提心,體是至誠心,真誠到了極處。我們將這兩個講法合起來看,意思就容易懂。什麼叫直心?真誠到了極處,一絲毫的虛妄都沒有。我們一般人很不容易體會,總以為自己的心很真,我已經真誠到極處了。其實要跟佛經上講的真誠的標準比一比,差遠了!

  那標準何在呢?我們先不說佛法,先講世間法。曾國藩先生距離我們不算太遠,清朝末年時候人。他的後代,在台灣也還不錯,曾葆琛是他的後代、後裔。曾國藩他給「誠」下個定義:「一念不生是為誠」,這個解釋跟佛法非常相應。由此可知,你起心動念,你的心就不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常說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心是真誠心,這是菩提心的本體,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練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就用真心;如果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你用的是妄心。這個妄心就是識心,法相唯識裡面所講的,你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皆是有為法,那《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個不是真的。所以從初住菩薩開始就用真心,所以跟佛用的是同一個心,佛用真心;這個時候菩薩也用真心。

  『直心偏增』,菩提心起作用,就是真心起作用,它有兩個作用:一個就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自受用」就是念念趣向無上菩提,他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就是對自己來講。念念—這大乘經上常常有一句經文說:「趣薩婆若海」,也許你們常常讀經,看到這個句子。「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個意思。由此可知,從此以後,他對自己沒有別的念頭,就是要成究竟圓滿的佛果,他只有這一念。可以說,世、出世間一切法他都放下了,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也沒有妄想,徹底放下了,這叫直心。

  「他受用」就是大悲心。大悲心那就是到十法界,就是乘願再來。眾生對他有什麼要求,他都能夠幫助,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眾生有感,他就來應,感應道交。應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現佛身,來給你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來給你說法。他所現的身無量無邊,《普門品》講三十二應是三十二類,三十二大類;每一類裡面無量無邊,那就是大悲心,在《觀經》裡面叫作「發願迴向心」。這他真能做到了。這個地方講,他是「直心偏增」,因為他剛剛入空界,偏重在自證。他不是不化他,但是偏重在自證,所以叫作「住」,這個入空界。

  【語其相也】

  從相上來,從樣子上來看。

  【與於法界虛空界等。】

  他的心因為沒有分別了,沒有執著了,所以心跟虛空法界一樣大,那個心是這個心,相也是這個相。所以,在盡虛空、遍法界,都能夠隨類現身,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這個經的題目,我們這個經題都省略了,如果具足稱這個題目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個才是完全、完整的題目。題目太長了,我們把它省略掉了。所以,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學佛,實在說,從那裡學起?起步很多,這個起步也非常重要,就是拓開心量。怎麼樣把心量拓開呢?就是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記住,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量自然就拓開了。有了分別、執著,這個心量就很小,那就變成凡夫心量。這一點很要緊。

  【十住不同,即為十段。】

  經文則分為十段。在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十章,我們現在每一章是一個單元,印成小冊子。十住就是從這一本起,往下還有九本,這都是十住菩薩。

  【然下諸友古德判文從一至十。今略敘一二。】

  這是講分科判教,對我們來講,並不很重要。如果學講經的,那就有參考的必要;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就是這個經文,段落怎麼分法。這個地方講的是大段落,不是小段落。我們前面有一張表,這個表就是裡面的段落—段落的分法,分的很詳細,這叫科判。古人對這部經,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分法,像:

  【辯公分三。】

  把全經分成三段。第一段:

  【聞名求覓】

  這屬於:

  【加行位。】

  【二受其所說,是正證位。】

  後面第三段:

  【仰推勝進,是後得位。】

  這個是清涼大師他分的,他的分法。那麼也有古德把它分作五分的,分成五段的。五段的分法:

  【一舉法勸修。二依教趣入。三見已請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勝進。然上二義】

  前面這兩種分法,

  【並約位說。】

  都是約它所證的菩薩位次,像初住、二住、三住,都從這個地方來說。

  【於義甚善。】

  這個分法,意思上來講是很好,分的是不錯。可是從經文上講,就不方便了。因為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並沒有叫人分段。分段是後人做的事情。佛當時講的時候,沒有用這個方式。所以這個文,譬如說,我們講吉祥雲比丘這一章,而詳細介紹吉祥雲,是在前面一章,在文殊十信章裡,牽涉到前面去了。我們單獨講這一章,的確是不方便,牽涉到前面去了。這個就是明顯的—

  【在文不便。】

  【以後友名義雖屬後,前會說故。】

  正如同這邊講吉祥雲,吉祥雲前面介紹的,在文殊菩薩那一會介紹的,不是從這個地方介紹的。

  【今依意公,及五臺論,約會科之。分為六分。】

  這是清涼大師把這個經文分成六段,往後五十三參每一參大段,都是這個六段。這個六段雖然是他分的,但是前人也有這個意思,所以他並不居功,他把古德這個意思,在此地都提出來了。所以他分為六段。

  【而名小異。】

  這個科名跟前面稍微有點不同。

  【一依教趣求。】

  依照前面一位善知識指教、指導,你到那裡去參訪某一個人。那麼這個文就是第一段,依照前面一位善知識。我們在這裡看,前面一位善知識—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叫他去參訪吉祥雲比丘,『依教趣求』。

  【二見敬諮問。】

  見到善友了,當然要致敬。這個禮節不能廢的,而且一定向他請教。這是一段。

  【三稱讚授法。】

  這個善知識看到他來參學,一定對他讚歎,然後教他;把自己所學的法門,傳授給他。那麼這樣的經文,是第三段。

  【四謙己推勝。】

  佛的法門無量無邊,你看每一位善知識,自己都很謙虛。在無量法門裡面,我只會這一個法門,不如其他那些善知識,他們會的多,比我都高明!自己謙虛,讚歎別人。推是推崇,推崇別人比我殊勝,別人都勝過我。沒有一個說,自己很了不起,別人都不如我的,沒有!這五十三參一個也找不著,人人都謙虛。這些地方我們都要留意,都要細心去體會、去學習。如果遇到這個善知識,自認為很了不起,別的人都不如我,我是真善知識,他決定是假的,決定不是真的。為什麼呢?與法不相應。

  【五指示後友。】

  一定是幫他介紹另外一個善知識,你到那邊去參學,介紹到那邊去。末後一段:

  【戀德禮辭。】

  這個經文雖然很少,意思非常非常的深廣。『戀德』是感激,感激善知識的教誨,成就自己的定慧,這個是「戀德」。『禮辭』是什麼意思?並不是說,我在你這裡告假,我到那裡去參訪。你要這麼看法的時候,那你就呆了,你學佛就學呆了!你沒學到東西。「禮辭」真正的意思,禮是恭敬禮拜;辭是什麼呢?我不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我知道,我懂得,我還是老實念佛。善財童子自始至終,就是老實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可是他什麼法門都懂,什麼都接觸,什麼都參訪,樣樣都懂,如如不動。從來沒有改變念頭,我要學這個,要學那個,沒有!「戀德禮辭」裡頭有這個味道在,這個意思在。

  你要不參訪,你懂的東西少,你的智慧不圓滿,你的定功顯不出來。你接觸之後,才知道如如不動,了了分明,才顯示你自己真實的定慧。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念佛,一直到普賢菩薩,最後一位善知識,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善財童子一生圓滿成佛,怎麼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那五十三參什麼意思?五十三參告訴你,在沒有往生之前,你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們總標題—現代生活藝術。你還沒有往生,你還在這個世間,你還有這個肉身,你還要穿衣、吃飯,你還要一切應酬,你每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那就是五十三參。雖接觸,世間法、出世間法樣樣可以接觸,但是心有主宰,心裡頭如如不動,外面境界了了分明,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就叫作善財童子。

  你明白這個道理了,你才真正得華嚴三昧。不是叫你今天看到這個,聽這個法師,明天聽那個禪師,後天聽那個上師,你到處去亂學,那你就不是善財童子了。所以這個經很有味道,教我們怎麼過日子,教我們怎麼作人。怎樣在這個世、出世間,複雜的社會當中,成就自己的定慧,真實的大圓滿。這個下面說:

  【而諸文多具】

  這個『諸文』就是五十三參,這五十三章。大多數都具足這個六科,就是這個六段。

  【故總科之。】

  在此地特別提出來介紹。

  【小有增減,至文當辨。】

  有的時候也會有多一條、多一段,也可能會有少一段,但是這個情形很少。大多數經文,都具足這六大段。那麼有特殊例子,到這個時候再說。

  【更有多分。但六中別義又多不具,故不顯之。】

  還有其他的法師,分這個段落,也有分的很多的,但是實在講,並沒有必要。這個六段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瞭了。那麼清涼大師在這個講經之前,作了一個介紹。我們曉得每一段,就是善財每一次參訪,他都有這五個段落,可見他是很有層次、很有秩序,真的是有條不紊,符合戒律的精神。戒律就是規矩,它有規矩、有秩序。

  在前面,文殊菩薩將吉祥雲比丘,介紹給善財童子之後,囑咐他去參訪。清涼大師在末後,為我們提出一個質疑。這一段話也非常重要。他假設一個問答。文殊菩薩,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何況文殊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老師。學生當中有七個都成佛了,他的智慧還有什麼問題?他為什麼不教善財童子,要叫善財童子參訪呢?到處去參訪,受這些辛苦幹什麼呢?自己教就好了嘛!善財確實有能力,有這個天賦可以接受。為什麼文殊菩薩不教他,叫他去參訪?你們諸位有沒有這個疑問?你看這世、出世間教學,都講我們初學要學一家之言,一門深入!善財在文殊會下,就是一家之言,就是受一個老師的教誨,得根本智!如果是說,他要自己成佛作祖,那真的就夠了。但是,如果要度化一切眾生,這經上講的,入住之後,活動的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一個地方。因此,廣學多聞就有必要。叫你到處去參觀。

  那麼這個疑問,清涼為我們解答。解答當中,有十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總相而名,為後學作一個榜樣。確實,文殊菩薩是有能力教他,為什麼叫他參學呢?給後學做一個樣子,做一個示範,表演出這個學生求學不懈怠,勇猛精進,無有疲厭,表演這一招給後人看。所以要尋師訪道。那麼對於作老師的人來講,老師對於真正學生來求學,決定不吝法。自己知道多少,真是和盤托出。所以給作學生的人,做個示範;給那些善知識,當老師的人,也做一個示範。這是第一個意思,叫他參學,用意在此地。

  那麼第二個意思,是顯行緣的殊勝。行是修行,真正善知識他們的修學,是真實的反省;也就是說,他是真清淨。世尊當年在世,僧團裡面有六群比丘,頑皮搗蛋,不聽話的。佛叫他東,他就偏西;叫他作善,他偏偏作惡,一天到晚是唱反調,好像在僧團裡造反一樣。其實那些人都是佛菩薩示現的,他們是真正清淨;就是連一些在家居士的,還是表演,那裡是真的!我們凡夫不知道。

  譬如《觀無量壽經》,大家念過。阿闍世王殺他的父親,害他的母親,都是佛菩薩唱戲,演給我們看的,表演的。做了這些惡事了,五逆十惡都做盡了,後來遇到耆婆,耆婆是他得力的一個助手、大臣。耆婆來勸他,自古以來,聽說有這個國王為了奪王位殺父親的有,沒有聽說害母親的。他說你害母親的話,你這是大逆不道,我們不跟你走。於是乎,阿闍世王聽從他的勸告,以後耆婆帶他去見釋迦牟尼佛,懺悔改過,後來學佛了,都是演戲!每一個人都是真實反省!這是我們要體會到的,不是真正的惡人。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我們肉眼凡夫怎麼知道?他又不會告訴你,我是什麼菩薩應化來的。不可能告訴你的,告訴你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絕對不告訴人的。從前也有,身份一暴露,他就走了,他不會再住在這個世間。身份露出來還不走,賴著還不走,那決定是假的,沒這個道理。

  淨藏淨眼度化妙嚴,這是《法華經》上的一段故事。「妙莊嚴王本事品」裡面一段故事,也是佛菩薩示現的。不要以為他們做的那個是惡事,他是假的,是表演給我們看的。你看人家作惡,後來能回頭,能向善。這個教化用意,非常非常之深,教我們什麼呢?我們是凡夫,不是佛菩薩再來的。佛菩薩這樣示現:我們作惡,作惡還有救,你看他作惡,他最後學佛還有救,那我也有救。給那些作惡的人,指出一條光明的道路。作惡不怕,只要你能回頭,回頭是岸。

  特別是淨宗法門,你一生作惡,到最後臨終遇到善友勸導你,十念念佛都決定往生。你還有什麼話說?從前我們初學佛的時候,有人聊天談到的,佛的智慧圓滿,神通廣大。我們假設一個問題,如果這個人無惡不作,馬上就要墮阿鼻地獄了,佛有沒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那佛要沒有這個能力的話,佛的萬德萬能是假的,是稱讚的,不是真的。現在我們曉得是真的,佛真有這個能力,問題是對方接受不接受?對方不接受,佛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問題是你要肯接受。現在我們讀《無量壽經》,了解了,一生作惡多端,臨終善友勸導,立刻能接受,一句佛號就能往生。才知道佛的智慧德能,真的是圓滿。所以這也是警告我們,對於世間作惡的人,不要輕慢他,不要小看了他,也許他臨終的時候,遇到善友,他一下就到西方作佛去了。我們還繼續搞六道輪迴,這比他差遠了。

  所以經典裡面,佛菩薩這一招的表演,是給一些作惡的人看的,不是教你作惡,臨終你才回頭,那你就來不及了。那你是完全僥倖,那就錯了。你要體會到,他這個意思。

  第三個破執著。對於老師不要過份的執著,不要過份的依賴。依賴一個老師,過份的依賴他,你已經有分別、有執著了,那就又錯了。所以教他什麼?自己要謙虛、要虛心,到處去求學,人人都是善友,人人都能成就你的定慧。破分別、執著!將你對老師那份恭敬心,普遍對待一切人。所以這個用意非常好。

  第四個,破除傲慢。讓你在一切大眾當中,一切大眾裡頭有男女老少,有賢愚不等,有很有智慧的,也有很愚癡的。你不要看他很愚癡,很愚癡的人,他也有長處,也有你比不上他的。破除你的傲慢成見,以清淨心、平等心,不恥下問,這樣才能做到,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才真正充實自己。

  第五個意思,是破執著偏空。因為有些人,有一等根性的人,他入了空界之後,他就覺得沒有好求的了,不需要求了!菩薩在此地示現,無求當中,我還要來求。這個意思深。因為你執著空,偏在一邊。執著有,也偏在一邊。無所求當中,我還是來斷惡修善,還是來求法精進,空有兩邊不住,顯示出中道第一義諦。這不是一句空話,依舊在日常生活當中;中道第一義諦,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離開生活。

  第六個意思,表演給我們看,一切事就是修行,即事即行。穿衣、吃飯是修行,你每天日常工作是修行,沒有一樣不是修行!修什麼行呢?十度、十願。穿衣是十度、是十願;吃飯也是十度,也是十願。你從這個裡面去體會。所以大師講:「寧可少聞,便能證入。不在多聞,不行不證。」這是講修行證果。的確,一門足夠了。多聞,你不能多行,不能多證,還是沒用處。

  第七個意思,是破說法。說法的老師,往往也有成見—我是老師,你是我的學生。這在世間法沒錯,可是你心裡頭有這個念頭,你就有分別、有執著了。所以叫他到處去參學,這種分別、執著沒有了。

  第八個意思,顯示即位進修,表演給大家看。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有層次,按部就班,不要躐等,慢慢的來。每一位善知識,一定是介紹你,後面有一個善知識,意思就是叫你逐漸提升自己境界去進步,不要住在這個地方;住在這個地方,你就不能再進步。所以「戀德禮辭」,介紹後友,他有這個用意在裡面。

  第九個意思,顯示佛法無盡的深廣。你就是普遍的侍奉善知識,普遍的去參學,也沒有辦法盡其地緣,顯示佛法深與廣。真實的善友,都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勝過自己。如果是凡夫,智慧沒有現前,他怎麼能辨知?末後這一條,清涼大師講,顯示出善財跟善友,互為緣契。這個意思,跟我們中國古德所講,所謂「師資道合」。老師幫助學生,學生也幫助老師,這兩方面相輔相成的。

  善財有能力、有願望來求學,引發善知識的教誨。善知識有智慧,有能力教導他,幫助善財童子證入,所以互相交徹,能所一如。這是我們常講:「教學相長」。你要想成就智慧,你要熱心教別人;你教別人,才成就你的智慧。平常講經也是如此,經一堂課講下來了,這一個半小時,如果要沒有人問,講完就算了,好像很圓滿。假如有人提出幾個問題,的確是還沒講圓滿,這裡頭是還有問題,沒有發現。這一問才問出來了。不問的時候,沒想到。一問的時候,立刻想到。再一分析的時候,這智慧就現前,這個就是相輔相成。

  所以善財跟善友,你要明瞭之後,他是一不是二,正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善財留意,按照這個順序,四十一個位次,達到究竟圓滿。沒有善財,也就沒有善友;沒有善友,也就沒有善財。換一句話說,沒有學生,那來老師?沒有老師,也就沒有學生。師生關係一定是求學跟教學的交互才建立的,離開一方面,兩方面都沒有。所以上面十個意思,無非都是說明師資之道,說明教學的楷模,這是我們要懂得它這個深意。為什麼文殊菩薩不教?他有這個意思在。

  同樣一個道理,我講經講了三十七、八年了,過去黃念祖居士在世的時候,我們見過幾次面,也常常通信。他老人家就勸我,他說:「你講經夠了,講了這麼多年,不要再講了,也不要到處去跑了。你應當一切放下,專心培養人才。」他說:「佛法後繼無人,這個問題嚴重!」這個問題,我想每一個人都知道,出家、在家居士都曉得,佛法的後繼無人,這怎麼得了?所以他教我,他說你晚年兩樁事情:「一個是培養人才,一個寫書。」我給他老人家講,我說:「我懂得,我知道。緣不成熟。」我發心教,誰跟我學?我總不能找這個:「你來跟我學,那有這種道理?」求學都是來求學的,我到那裡去找?招生,現在有人招生,你看看經典上,釋迦牟尼佛、諸佛菩薩誰招過生?沒有一個人招生。他為什麼不招生?自己都覺得自己不行,怎麼敢招生?那招來生的時候,我怎麼對的起人?他來學,找來的,那沒法子!那我只好教他!所以招生,就覺得貢高我慢,自以為是。

  你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人家介紹去的,沒有自己找的。佛也不招生,你讀《大藏經》,佛什麼時候招過生的?不但佛門裡頭沒有招生的,中國古時候那些老師,也沒有招生的。招生從那裡學的?從外國學來的,中國文化裡頭沒有招生。你這一招生,廣告貼出去,這個人大膽,他有多大的學問、多大的德行?連釋迦牟尼佛、孔老夫子都不敢招生,你敢招生,還得了嗎?所以,我是懂得這個道理,我也是希望這樣做,緣不成熟,沒有人來學。到處走走的時候,是到處跟人結結法緣,因為我就是一切緣不成熟,住在一個地方,住在那個地方呢?緣不成熟,所以到處結結法緣,等待因緣成熟。我說:「我一定會做。」

  在沒有想到,去年年初,新加坡李木源他們辦了一個培訓班,找我去教書。請我去教書,這個可以,這不是我招生的。他去找這些學生,請我去教,這個可以。安定下來之後,現在有不少同修幫助我,把過去講的這些錄音帶、錄影帶,整理成文字。但是整理出來之後,我一定要看一看,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需要刪改,有所增減。那麼看完之後,這個東西才能夠出版,才能夠流通。現在在網路上這些東西,大都我看過的,我沒有看過,不能上網路,不能出版。

  所以晚年就專門做這個工作。而這個工作也正是館長的願望,館長願望前面兩條就是這個意思。她希望我講《華嚴》,《華嚴》是要講。在她啟請之前,就是台南的開心法師,開心法師總說了我看不下十次,邀請我講《華嚴》。這是一部大經,希有的因緣。開心老法師也很客氣,他說:「法師你要不講,以後恐怕沒人講了!」這個話當然說的太過份了,顯示他老人家啟請的真誠。我就說:「機緣成熟,我一定把這個經講一遍;其它的經,我不講了。」

  所以從這一次起,我就用這個,每一章作一個單元。以後在海外、在國內,那個地方請我講經,我就講幾個單元,然後把它綜合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華嚴經》。只有這個方法,才能講的完。否則的話,這部經要像我現在這個講法,一天一個半小時,每一天不間斷,也可以休息,一個星期休息一天,講六次,要多長的時間講完呢?我的估計至少要七年。每天講,一個星期講六天,不中斷,要講七年才能講完成。經實在是太大了!過去清涼大師講這部經,他是一年講一遍,他是一天講八個小時,所以一年就能完成。我們現在是一天一個半鐘點,六天還要休息一天的話,至少要七年才能完成。所以這是很難得,也很希有,我願意完成這個工作。前面這些介紹的,我們就到此為止。現在看經文。第二面,第四行:

  【今此吉祥雲比丘寄發心住。謂緣佛十力,而發志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識。悲智相導,種智相應,名發心住。文具六段。】

  這個六段,就是前面所說的。先要介紹吉祥雲比丘,我們介紹這個人。『吉祥』,在清涼註解裡面,具備四種德,才能稱之為吉祥。第一個,他有定;第二個,他有福;第三個,他有悲;第四個,他有智。正是此地所說的,他有定福悲智,有具足這四德,那當然吉祥。吉祥後頭用個『雲』。「雲」,在佛經裡面,用的非常非常之多。像《地藏經》上講大圓滿光明雲,它十二光明,都用雲來比喻。雲的意思,在本經清涼大師說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普遍的意思,第二個有潤澤的意思,第三個是福音,第四個是住雨,雲裡面含的有雨量,下雨。那麼這四種說法,都是從相上說的。

  我們過去在大乘經裡面,講過不少。要從表法的意思來說,雲表相有體無。這個是我們現代人,都很清楚的。現在你們坐飛機,飛到雲層裡面,一點障礙也沒有!在下面看到,很厚很厚的雲層,可是飛到裡面去之後,並沒有障礙。體是空寂的,代表相有,作用有,體沒有。表這個意思。那麼此地所講的吉祥雲,也表這個意思。定、福、悲、智也是相有體空,所以用雲來比喻。

  那麼明明這位是法身大士,他已經超越十法界,已經是證得一真法界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了,為什麼還稱他作『比丘』呢?比丘是出家人,這個地方用比丘,就是說他出家了。他出了什麼家?十法界的家。所以通常我們講家,一般人講,你離開你的父母、妻子,田宅之家,那個不行,那是個形式,不管用的!一般講,六道是家。你離開六道,才算是出家—小乘的出家。大乘出家—出十法界。所以這個是出十法界,剛剛出十法界,雖是法身大士,也叫他作比丘,取這個意思。他不是真正的比丘。

  『寄發心住』,發心住是初住,初住菩薩。發是發心,發菩提心。由此可知,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就是這個地位。我們天天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那是喊口號,不管用的!真正菩提心一發的時候,你就出三界了。《無量壽經》上,對發菩提心也非常重要。你看「三輩往生」每一輩裡面,佛都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要不發菩提心,你出不了六道,出不了三界。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往生淨土。因為西方世界也是一真法界,所以不發菩提心,就去不了。這曉得,發菩提心的重要。在四十八願裡面,十八願是十念必生,十九願是發菩提心,所以這兩願非常重要。

  要論發心的樣子,《大乘起信論》是初發心的樣子,所以叫大乘起信,「起」不是剛開始嗎?《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那些理論、方法,你通通做到了,你就是發心住的菩薩。再給諸位說,《金剛經》所講的裡論、方法,你通通做到了,你也是發心住的菩薩。你能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當中,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外面通通放下了,絲毫不執著了。心裡頭自在,「如如不動」,知道一切法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是你明瞭、通達一切法的真相。什麼地位呢?發心住的菩薩。

  那麼還有許多同修,喜歡《楞嚴經》,還有人找我講《楞嚴經》。《楞嚴》我現在不講了,過去講了很多遍。《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所表演的,都是發心住。所以《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也是發心住,初住菩薩;大勢至菩薩也是初住菩薩。觀世音菩薩有三部經,在《華嚴經》上,他是第七迴向菩薩;在《法華經普門品》,他是等覺菩薩;在楞嚴會上,他是初住菩薩。那都是觀世音菩薩,他的菩薩位次不一樣,修行工夫有淺、深不同,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所以他「寄發心住」。

  那麼下面解釋,什麼叫發心住?『緣佛十力』。佛的十種力,我們在此地把它省略了,不要細講,細講的時候,要耽誤很長的時間。過去講過很多遍,如果不明瞭,查《佛學字典》,《教乘法數》都有。如來果地上,有十種特殊的能力,菩薩都比不上,二乘、凡夫完全沒有。菩薩也有十力。名稱跟如來的十力一樣,但是境界、工夫比不上佛,所以說:「緣佛十力,而發至求。」這個就是發願要作佛。就像禪宗裡面,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他到黃梅去參禮五祖,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作佛。」他要來作佛的,這個志向很大。你看一般人到這來,你問:「你來幹什麼?」「我來消災,我來做一點功德。」他來幹這個的。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那一個人要來作佛的,沒聽說過。你這個念頭都沒有,你怎麼能作得了佛呢?志重要!所以六祖能有成就,那一開口就跟別人不一樣,他是要作佛的。「而發志求」,發這個心,他真有這個心,真有這個行持。

  『起大悲心,下化含識。』他真的能上求下化。你看六祖雖然那個時候,他也沒剃度,他還是個居士身份,而且年歲很輕。五祖傳衣缽給他,他只有二十四歲。人家跟他求道,他都詳詳細細跟人說明,一點都不吝法。所以,我們仔細看他的行持,他的發心,與這個經上所講的都相應。

  『悲智相導』,「悲」,啟發智慧,智慧增廣大悲心。『種智相應』,種智是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相應。那個智慧常常現前。就像六祖所說的,他給五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常生智慧,就是「悲智相導,種智相應。」那麼這個地位,就是發心住,初發心的樣子,這個吉相。諸位要曉得,心裡頭常生智慧,是不生煩惱,我們這個心,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智慧了。如果你一天到晚,你妄想、分別、執著,通通都沒有了,你的心就常生智慧,就會相應。

  這些道理我們懂得,事實真相也逐漸能理解幾分,問題是我們真的要去做。為什麼做不到呢?你把世緣看太重了,你不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夢幻泡影,你不知道。你果然曉得,這一切法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講它存在時間的短暫。你真能把這個事實真相看破了,那有捨不得的道理?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什麼呢?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然後你就生智慧了,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超越之後,你活動的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要認真的學!你放下一分,得一分自在;放下兩分,得兩分自在。你不肯放下,那叫業障,再說的不好聽的,都是事實,罪業!罪業!

  你有錢,有錢不放下,不放下就是罪業。我有錢,存在銀行,沒有放下,我造什麼罪?世間多少苦難的人缺乏錢財,你不布施,你不造罪業,誰造罪業?那就是你的罪業。這一般人不曉得,以為這個沒有罪過。將來死了之後,到閻羅王那裡去審判,一條一條給你列出來,那時候你後悔,來不及了。所以樣樣都要捨,捨就能夠得。你看,吉祥雲他捨了,他得什麼呢?他得發心住,這個是他得到的。他得到,他出十法界了,這個是他得到的。所以捨後頭一定有得,大捨有大得,這不可思議!佛是捨的乾乾淨淨的,所以他得的是圓滿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捨掉,所以他的得還不如佛那麼圓滿。那一品生相無明再捨掉,他就圓滿了,他的得就圓滿了。所以記住「捨得」。

  我看到好像那個後頭,那個印章是我刻的,我在新加坡刻的,刻一個「捨得」,這放大了,他們印的送在外面,你們諸位拿回家看,常常看到,要捨,捨就得了。你要不捨,就糟糕了。不捨,六道輪迴就出不去了,這個罪有的受的了!所以要捨,把這個通通捨掉了,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你就得西方極樂世界。你要這個地方幹什麼?說實在話,全世界給我,我也不要,請我到大梵天做天王,我也不幹。我知道那上當,那是陷阱。決定要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的成就,比這個五十三參還要殊勝,那是沒有法子相比的。這把發心住介紹出來了。『文具六段』,下面這一章的經文,就是前面所說的六大段,每一章都這個分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