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十七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27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五頁,第四行。請看經文:

  【汝入方便大法海。安住如來功德地。導師勝行汝當修。當成一切無師智。】

  這是第七首,在十波羅蜜裡面是方便波羅蜜。諸佛菩薩若無方便,就不能夠廣度眾生。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非常適合、非常妥善的方法,稱之為方便。『大法海』,海是比喻,法是令一切眾生開悟的方法,這就叫做佛法。這裡面的含義很深很廣,我們要很細心的去體會。

  今天我遇到一個讀佛學院的出家人,他告訴我,他們年輕這一代,與我們老一代所遭遇到的環境,一定是不相同,當然度化眾生的方便也不一樣,所以他想佛學院念完之後,再到外國去留學。我笑了一下,我說:「未必能度得了下一代的眾生。」什麼原因?學佛求的是智慧,不是常識,常識豐富解決不了問題,要真正開智慧。智慧從哪裡開?從定裡面開;所謂「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有戒定慧,你才能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戒定慧,是決定解決不了問題。他聽了以後,好像有一點覺悟,是不是真覺悟?那就很難講。

  下一個時代,這是我們能夠見得到的,物質生活一定比現在更繁榮,生活的壓力一定比現在還要重,那精神生活當然更苦悶,心散亂,沒有歸宿。對治這個毛病用什麼方法最好?你就看他的毛病是什麼,然後對症下藥。他心散亂,我們用定,實在講最殊勝的方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有不少同修這幾天日夜都在此地念佛,你們念了幾天,你就有心得,你就念得很歡喜。為什麼會歡喜?因為煩惱輕了,智慧長不長還不一定,至少煩惱輕了。再念下去,一定就長智慧,真的念得法喜充滿,這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我說你千萬不要瞧不起印光法師,他那個道場裡頭也不講經,也不研究教,它什麼都不要,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一年到頭不間斷,那叫祖師的道場,真能成就人。現前成就人戒定慧,念佛是不是戒?念佛是圓滿的持戒。大小乘戒律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心裡頭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你當然就不會想這些是非,你諸惡就莫作了,就不作了。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十方諸佛如來讚歎,不但佛讚歎,佛也念阿彌陀佛,可以說是善中之善,沒有比念阿彌陀佛更善。你念這一句佛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個戒律圓滿。一心專念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所以一句阿彌陀佛戒定慧三學同時在修,幾個人懂得?戒定慧就是破貪瞋痴,佛念的功夫得力,三毒煩惱自然就消除。為什麼消除,很多人不知道,這裡頭有道理;因為這一句佛號是純真的戒定慧,比什麼方法修學都來的純、都來的真。

  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館長往生,往生就是作佛,這個諸位在經論裡頭念得太多,這個不是假的,往生就是作佛,她作佛去了。她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她能去作佛,我們個個都有資格作佛,只要自己好好的幹,個個都作佛。這個圖書館雖然不大,裡面要是有個十尊、二十尊佛,那還得了!哪個道場也沒有我們道場殊勝,真的是去作佛。這一次她表演生病,我就說她是表演,維摩居士示寂,那是表演給我們看,使我們對於念佛法門,彌陀的慈悲親切,格外能體貼得到。所以圖書館開放給大家念佛,日夜不間斷,喜歡念佛的隨時都到這來,要想在這念一天,你到櫃台上登記一下,我們準備一些茶點招待你,念累了我們也有地方讓你休息,歡迎大家到這來念佛,這是真正念佛道場。這個方法就是方便大法海,你們諸位細細想想,還有哪個方法能比這個方法更殊勝?

  『安住如來功德地』,這一句話我念念諸位就懂了,這不必講,你心裡頭二六時中就一句佛號,沒有一個雜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就安住如來功德海。如來的功德,《華嚴經》自始至終都講如來功德,你們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全是如來功德。

  『導師勝行汝當修』,文殊菩薩在此地稱導師,就本經而論是毘盧遮那佛,可是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是導師。所以本經裡面講的導師就是毘盧遮那佛與阿彌陀佛,他們最殊勝的行門,你應當要修學。最殊勝的行門是什麼?念佛法門。這一章我看後面沒多少,今天把它講完,下一次就給你們講念佛法門,善財童子出去參學,第一參參訪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我們聽聽、想想看念佛應該怎麼個念法,這個很要緊。

  『當成一切無師智』,「無師智」就是自性般若智慧現前,無師是不必求老師指導,智慧就開了,自性智慧開了。再看下面一首。

  【汝於一切廣大剎。所有剎土微塵劫。於中修習普賢行。成就最勝菩提道。】

  這首大家一看就了解,教我們發大心,心量要大,要能夠包容。『一切廣大剎』,這個「大剎」就是經上所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一切廣大剎」就是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一句是講空間。第二句是講時間,『所有剎土微塵劫』,這是沒法子計算,這不是世界微塵,所有剎土微塵,一塵一劫微塵劫,這是講時間。所以心量確確實實要有這麼大,為什麼?這是我們自己本來的心量,本來是這個樣子。現在迷惑顛倒,心量變得這麼小,小心量學佛法是學不到的。你看看佛的心量多大,你那個心量不相應,你經文字句沒念錯,但是總是不相應,格格不入,所以一定要發大心,大心就是菩提心。

  在無盡的時空裡面去修習普賢行,普賢行門給諸位說,本經末後是歸納為十條、十大類,每一類裡面所展開的無量無邊。如果就具體的來說,全部《華嚴》所講的都是普賢行,到最後把它歸納為十大類,大家好記。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點點滴滴,如果我們有虛空無盡的那個心量,那你所修的就叫普賢行。普賢行跟一切菩薩行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普賢菩薩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因此他點點滴滴與自性是圓滿的相應,一般大菩薩也很了不起,但是他雖然與自性相應,他不圓滿,說實在話,沒有普賢菩薩心量這麼大。他發一個願,心量能夠包容一個佛剎、兩個佛剎、十個佛剎、一百個佛剎、一千個佛剎,還都有限量;唯獨普賢菩薩沒有數量,盡虛空遍法界,這樣的心量無論修什麼行都叫普賢行,所以普賢行跟一般菩薩行差別是心量上的差別。『成就最勝菩提道』,最殊勝的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圓滿菩提,修普賢行才能證得無上菩提。

  【汝於無邊劫海中。普遍十方一切剎。為欲成滿諸大願。修行普賢諸妙行。】

  這一首是說時間。前面講空間,空間裡面包含時間,以空間為主。這首講時間,時間裡面也包含空間,以時間為主。教我們『為欲成滿諸大願』,菩薩在因地裡面發的弘願,我們現在學佛,是佛菩薩、祖師大德勸導我們發願,我們也常常發,有許多同修早晚課誦裡面都發願,發四弘誓願,可是你是不是真發?大概多數是嘴皮上發,心裡面沒有發,所以你得不到諸佛菩薩本願威神的加持;如果你的願從內心發出來,你一定得到佛菩薩加持。加持從什麼地方看?你的煩惱習氣慢慢的少;譬如你看到那個眾生不滿意,一想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總不能說那個眾生我不度他,哪有這種願?你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普度一切眾生,你不能挑選眾生去度。你真的想到自己的願,心就清淨、心就平等,是非好惡這些煩惱立刻就平息,所以真能得到佛力加持。

  誓願也好,念佛的同修有不少人,將四十八願念得很熟,依照彌陀本願開發自己的願心,這個難得,這真正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那你要想滿足你的大願,你一定要修普賢行,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你要用清淨心、平等心去處事,你要用大慈悲心去幫助一切眾生,這才是普賢行。普賢行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譬如第一個「禮敬諸佛」,在普賢行境界裡面,除了自己之外都是諸佛,這個諸佛不是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他是說一切眾生都是佛,這是從性體上講的。一切人是佛,一切物也是佛,一切事還是佛,你那個恭敬才做得圓滿、才做得徹底。

  要把對佛的恭敬心,我們每天拜佛,拜本師釋迦牟尼佛,拜阿彌陀佛,要以對佛的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那才叫普賢行。如果還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那個事情不高興,那你「禮敬諸佛」就破掉,就沒辦法修。你要想成就普賢諸大願,那你一定在生活當中去修普賢行,修普賢行,《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用清淨平等覺心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修普賢行。末後這一首是總結。

  【此中無量諸眾生。聞汝願已皆歡喜。悉發廣大菩提意。專心願學普賢乘。】

  這一首是總結。『此中無量諸眾生』,這個「此中」不是說現前這個世界,也不是說一尊佛的剎土,跟前面所講的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剎裡面的眾生。如果是聽到、看到,你發這樣的大願,沒有一個不歡喜、沒有一個不恭敬。因為你能發願,你做一個好榜樣給他看,也能啟發他去發願。『悉發廣大菩提意』,心還沒發,可是有這個念頭,「意」是有這個念頭,可見得這個功德就殊勝、功德就大。發這個意念就希望『專心願學普賢乘』,修學普賢法門。普賢乘就是一乘法,就是一佛乘,大乘當中的大乘。如果是以經論來做代表,當然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段的註解意思大致上我都講過,不必再說。可是註子裡頭有一段,我們把它念一念,在三十五面倒數第三行,我們從第二句念起。

  「五經一切時」。這個五是第四段,第四段裡頭「具答廣教」。一共有五首偈,這是第五首,第五首就是第九首。「此五無疲」,就是親近善知識,歡喜聽法;立定大願,發大願,消除業障;入方便海;遍一切剎;經一切時,這是普賢菩薩教給善財的五個重要的課題。文殊菩薩傳給善財傳的什麼法?就是這五樣,這五首偈子。這五條你要能夠無疲無厭,此五無疲,「則普賢行滿」。你要認真去做,無有疲厭,你的普賢行可以圓滿。「得如來地」。那當然沒有話說,普賢行滿決定是成佛。「大聖此中總教諸法」,此地的大聖是稱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這一段經文裡面,這是總的開始,總綱領、總原則。「顯十信中總相信故」。這是修學的原理原則,這是總說。「下諸善友各別示行」。底下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別說,別離不開總。換句話說,文殊菩薩這五條開示,如何應用在生活上,如何應用在工作上,在日常生活應酬上,下面五十三參再細說,不管說多少都離不開這五個原則,所以這五個原則非常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你學佛不親近佛,你怎麼能成就?我們今天親近佛,給諸位說唯一真正能夠靠得住的,阿彌陀佛。甚至於年歲大的人,體力衰的人,頭腦遲鈍的人,研教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機會,只要你會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普賢菩薩這五個原則都做到。你一心想阿彌陀佛,就是親近阿彌陀佛,你一心去稱念阿彌陀佛,那就是聞佛說法。一心想希求往生,你就立了願,一句彌陀念到底,不夾雜、不懷疑,什麼業障都消掉,第三首裡頭說「立願淨障」,這統統做到了,我們用這一句佛號;又用這句佛號來接引眾生,來幫助別人,這就是入方便海。

  你們諸位想想,一句佛號就圓滿,所以上根利智的人,聽《華嚴經》聽到這裡不要聽了,五十三參也不要,他全得到;還要繼續往下聽,這是中根、下根。所以諸位想想過去印光大師靈巖山念佛堂,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進入念佛堂個個是上上根人,沒有中下根人;中下根的人還想聽聽別的,這不要聽了。所以這個意思深!無盡的深廣。好,我們請看下面這段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此偈已。】

  這一句是結前,就是說前面這十首偈,文殊菩薩這個偈子說完了。

  【告善財童子言。】

  告訴他。

  【善哉。善哉。】

  這兩句話是讚歎,要用現代話是太好了!太好了!這是對他讚歎。

  【善男子。若有眾生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事為難。能發心已。復欲勤求行菩薩行。倍更為難。】

  經文從這個地方,這是第二段,教他親近善知識。勸導他親近善知識之前,先對他讚歎,這個讚歎也是讚歎到恰到好處,沒有過分。善財確實發菩提心,一心一意只求無上菩提,這個事真的是難。我們想想自己,想想我們一生當中,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同參道友,甚至於我們親近許多以為是善知識,想想看哪一個人發了菩提心,於是你就懂得『是事為難』!發菩提心的人,給諸位說,他一心只求無上菩提,對世出世間一切事他都放下、都捨棄,那是真發心。如果還要希求世間名聞利養,你沒有菩提心;你還要希求去學種種法門,你也沒有菩提心。為什麼說種種法門都不能學?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求無上道一門就行了。五十三位善知識表演給我們看的,一門,無量法門只要你學一門,你喜歡學哪一門就學哪一門,你只要一門深入,你一定證得。最怕的是三心二意,要學幾種法門,幾種法門是很難成就。這個道理、事實,我們都應當要知道,所以發心太難太難。

  如果就淨宗而論,你要真正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所說,一心一意專求往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如果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一心一意只求往生淨土,天天都等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世出世間法一切也不放在心上,這才是蕅益大師所講的菩提心。我們對世出世間法有沒有放下?給諸位說,不但世間法要放下,佛法也放下,弘法利生的事情也要放下,決定不能執著。弘法利生的事情隨緣,有緣就做,沒緣就不做,不可以強求,強求你就放不下,隨緣是放下,攀緣沒有放下;隨緣你就自在,攀緣你就有苦吃。發心難,發心之後能夠照做,這就更難。

  底下講『能發心已』,就是你已經發心。『復欲勤求行菩薩行』,你還想學菩薩行,也就是學菩薩的生活、學菩薩的工作、學菩薩的處事待人接物,那就更難!為什麼?菩薩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他們是表演,他們是有行、有事,沒有心,他心清淨,這是菩薩。菩薩是空有二邊不著,一切隨緣,這是不著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著有,空有二邊不著,這叫學菩薩行。不像凡夫,凡夫他著相,著相就麻煩,幾時能夠學到不著相。他執著,我不執著,這就行!不但是你成就自己,你也感化別人,讓他長時間慢慢去體會那個不執著的自在,不執著的幸福,讓他去體會,所以自行化他都在日常生活當中。表演做個樣子給人看,這是行菩薩行,當然這是更難。這兩種難,善財童子都做到,所以文殊菩薩讚歎他。再看底下這一段。

  【善男子。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智。應當勤求真善知識。】

  前面總綱領裡頭教他要親近佛、要聞法,這裡教他求善知識,要親近善知識。註解裡面,這個註子我們把它念一念。「後善男子汝今下」,就是指這一段文。這段文,「教」,文殊菩薩教導他。「謂但能求友離過,則前問皆圓」。他前面問的問題很多,一共說了三十幾首偈,這邊給它總歸納起來,你真正能夠親近善知識,真正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消除業障,那你的問題都圓滿了。這段文裡面又分兩個小段,「先案定。後誡勸」。這一段文這四句是案定。這一頁最後的兩行才是誡勸;誡是告誡,勸導他。這一段清涼大師的註解,「上令求友不得不決」。教給他親近善知識要下定決心。

  「言善知識者」,對善知識在此地加一個定義。「未知善法,能令人知。未識惡法,能令人識。或二並通」。這是說善知識。世間人不知道那是善,你能夠幫助他,教他認識這是善法,這是善知識;世間人不知道那個法是惡,你能夠點醒他,讓他覺悟,這也是善知識;或者是這兩樣都通達,那當然更好。這說明他懂一樣都是善知識,這個意思很廣。那要照這個意思,哪一個人不是善知識?個個人都是善知識。人家所懂的東西,我不懂得的太多了,向他求教,請他指點,所以人人都是善知識,它的定義好!

  下面把「識知」兩個字簡單解釋。「識約明解。知約決了」。他能夠決斷,這是知;能夠明白、能夠了解,這是識。下面引「瑜伽四十四」,就是《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裡面講的善知識,論上講,「成就八支,為善友相」。他要具足這八個條件,那就是《瑜伽師地論》上所稱讚的善知識。第一個他有「戒」。戒在此地是廣義的,他戒律清淨,就是這個人守規矩、守法。「二聞」。他多聞,有學問。第三他有「證」。他有境界。第四他有「悲愍心。五無畏。六堪忍。七無倦。八善語具」。他很會說話。具足這八個條件,這是善知識。「今云真者,為揀似故。具上八義,可得名真」。如果用《瑜伽師地論》的標準說,這八個都具足,那是真善知識。善知識有假的,所以這裡叫你揀別,你不要把假善知識當做真善知識,那就錯了。你要找真善知識,真善知識他的言行一定與經教相應,這個是善知識;與經教相違背的,那就不是善知識,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

  下面,「又諸知識總有五種」。這是歸納一般講法,有這五種善知識。「一知識世間善惡因果而令修斷」。就是對於六道輪迴的因果他很清楚,他勸導你斷惡修善,在六道裡頭不要墮三惡道,這算是善知識。「二厭世樂而求涅槃」。這個比前面高明多了。世是世間,指的是六道,六道裡面的樂,總比不上涅槃。能有這個心,這有出世的心,這是小乘的聖者。「三有悲心而相心修度」。有慈悲心,他也修六度,但是他雖修六度,他還著相,因為他還有相心修度,還沒能離相,但是也算善知識,也相當不容易。「四以無相慧令物修行」。這就高明了!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而不著相,這是大乘菩薩。「五無障礙修滿普賢行」。這個是一乘法,這是大乘當中的大乘。諸位仔細看五乘佛法,這五種就是五乘人,五乘,五種不同的善知識,人天的善知識,小乘的善知識,大乘菩薩的善知識,普賢菩薩的善知識,不一樣!

  「此五前前望於後後,皆非是真。真唯第五」。這是比較,如果一重一重比較,那當然最後這是真的,前面都是相似,這個標準就很高了。什麼叫相似?什麼叫真實?由此可知,在我們現前大乘佛法修學裡頭,唯有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的,其他雖然各宗各派理論方法都好,我們這一生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跟有成就的比較,那能成就是真,不能成就就是相似,就不是真的。不能說它不對,這個法我能成就,那對我講是真的;那個法對你說,你有成就,那對你是真的,對我不是真的。

  但是末法時期大多數人根性都不利,業障都很重,除了修淨土法門,修其他法門都很難得成就。就像倓虛老法師所講,他一生當中遇到許許多多參禪的人,在他一生所遇到的,禪宗裡面明心見性、開悟的,一個都沒見到,不但沒有見到,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得禪定的有,這個他也見過、也聽過,只能得禪定而已。得禪定他將來往哪裡去?生四禪天、四空天,出不了六道輪迴;換句話說,還不是真的,超越六道輪迴才是真的。要超越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十法界,那還不算是真的,你才曉得念佛好。往生到西方就是生到一真法界,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意思一定要懂,我們對這個法門才堅定,下定決心決定不改變,什麼不學都可以,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你就決定成功,這才叫真善知識。「人能行此,是人善友。究竟善友,唯是如來。」所以你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那叫究竟善友,善友當中的善友。我們今天有這個緣分,為什麼不去?有這個機會,為什麼不肯把握?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什麼樣的善法都比不了這個善!你能夠親近阿彌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弟子。我們印的T恤上面,一個方印「彌陀弟子」,送給諸位就是提醒你,念念不要忘掉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的老師,我是彌陀弟子,這是究竟善友。

  下面,「直就五法,名法善友。統而遍收,教理行果,皆善友也」。這是講法,法是由教理行果,佛法是善友。底下講,「淨名道品為善知識,行善友也」。這個淨名是《維摩經》,《維摩經》的道品,道品是善知識,這也是法,是行法。「離世間品有十善友。恐繁不引」。「離世間品」是《華嚴經》,在《八十華嚴》第五十三卷,第五十三卷裡面講十種善知識,怕大家嫌麻煩,所以就略了。如果諸位不怕麻煩,你就查《華嚴經》,《八十華嚴》第五十三卷,第五十三卷你去看,經上講的十種善知識。我在這裡也省掉,你們要查自己去查。請看下文:

  【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

  我們一句一句的看好了。『善男子』是叫著善財童子,告訴他求善知識要用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不能夠有疲厭的心,決定不能有懈怠懶散的態度。因為你有這樣的態度,善知識不教你。善知識看到學生來了,他要仔細觀察。就像印光法師在《文鈔》裡面講的,你有一分誠意,他教你一分;你有兩分誠意,他就教你兩分。為什麼不多教?多教沒用,你接受不了。不是他不教,他真的是應機說法,你有十分誠意,他要是教你九分,他對不起你。所以疲懈這個態度就是沒有誠意,你遇到善知識他不教你。善知識的眼光,跟我們一般普通人不一樣。我們過去親近李老師,李老師看人跟我們看法就不一樣,他一對眼睛很厲害。你不是誠心誠意去求法,人家不教你;不教你,他對你很客氣、很恭維、很讚歎,把你打發走。他要真的教你的話,那個態度就不對了,那就很嚴格,有打、有罵,你看那個老師凶得不得了,那他真肯教你,那真是慈悲愛護你。看到一個不能教的、不肯接受的,就非常客氣、非常謙虛。第二句:

  【見善知識。勿生厭足。】

  對於善知識的教誨,不可以得少為足,學了一點點就滿足了,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是錯誤;一定要虛心,要無有厭足心。第三:

  【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

  老師的教誡、老師的教誨要常常記住,要常常認真的去做,不能違背。你要是遇到一個真善知識,他的教導決定是真實的。但是有些時候那個含義很深,我們不能體會,可是我們要有恭敬心,不能懷疑,你要是懷疑或者是違背,自己就有過失,是我們自己見地不夠。

  譬如過去李老師教我們講經的方法,他編了一個小冊子,叫《內典講座之研究》。這個小冊子編成之後,他只印了三百本,那個時候用線裝本,印三百本的小冊子,裝在一個箱子裡頭,藏在他的房間裡頭,他什麼人也不給,很不容易問他要一本。我到台中求了多少次,還算是不錯,給了我一本。我們學講經裡頭二十多個同學都沒有,他都不給,所以是很難得送了我一本。我當時心裡面就疑惑,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流通?老師你也吝法。以後我雖然這話沒講,他看出來了,就知道他很厲害。他看出我有這個疑惑,有一天找我,他告訴我說:「不是我吝法!一般人聽經不懂這個方法,這個法師在台上講經講的好與不好,他挑不出毛病。如果看了這個東西,他就有了標準,他去聽經會批評法師,批評法師這個過失就很大;你自己不信倒無所謂,你會影響別人,你叫別人對法師恭敬心沒有了,起輕慢心,這個造罪業,因此不能流通。」我才曉得原來是慈悲心,他想到了,這個我們沒想到。

  可是在今天這個時候,他老人家也已經往生十幾年,我把他這個書大量印出來流通,我有沒有違背老師的教?沒有違背!在那個時候都是些老法師講經說法,年輕的法師講經很少,都是些老法師,德高望重,你批評他們真的是有罪業。現在我大量流通,是現在外頭講經法師太多,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們大家都看到這個,他講的對不對,你一聽就明白,好啊!此一時彼一時。所以我想李老師如果在今天,我給他流通,他也歡喜,他不會說我背叛他,不會說我違背他,此一時彼一時。他這個冊子我拿到手,今天大量流通,它起作用。現在你看一般人講經說法,如果聽眾裡有內行的,至少他自己要收歛一點,充分多準備一些,怕見笑,所以有好處。這個傳的愈廣,對於現在年輕人學講經的愈有幫助,叫他要警惕、要謹慎,不能胡說八道,一定要依照規矩去講。所以是『常念隨順,不應違逆』。像這些苦心,我們要能夠細心體會,要了解他的用意所在。末後一句:

  【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

  這一條就非常重要。我們把大師後面的註解念一念,這段文裡面是,「誡勸。隨順是勸」。教我們「當念隨順,不應違逆」,這一句是勸,其餘都是告誡。不可以疲懈,『勿生厭足,勿見過失』,這都是教誡。下面說,「設有實過」。實過就是真的他有過失。「尚忘非取法」。你要把他的過失忘掉,你要取他的長處,這就對了,不要記他的過失。下面說,「至聖堯舜」,這是世間的大聖。「其猶病諸」。中國古人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實在講堯舜還是有過失,找到一個沒有過失的人,這裡說,「自除如來,孰能無過」。只有如來、佛才沒有過失。給諸位說,等覺菩薩都有過失,為什麼?他那一念生相無明沒破,他要沒有過失,不就成佛了?等覺以下都有過失,哪有沒有過失的?「以人廢道,翻是自欺」。這個四句要緊。自除如來,孰能無過。以人廢道,翻是自欺。那就大錯特錯了!不能看到他有過失,我們就不學他的長處。天台大師尤其說得好,天台大師講過,「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他能說法,說的跟經上講的完全相應,但是他不能完全做到,他自己做不到;你照他的話去做決定沒錯,它跟經相應,國師,國之師也。這就是不以人廢道,要他做到太難,那不容易!「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那是國寶!國寶太少了,到哪裡去找?國師多就不錯了,這個國家就有救,就能興旺。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

  下面又告訴我們,「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這就是我們九法界裡頭,這些眾生當中有許多是佛菩薩、阿羅漢來示現的,他故意裝的,我們怎麼曉得?他犯過失,不是真的犯,他是演戲、表演,未必是真的有過失,但是這個我們凡夫看不到,凡夫不曉得。像我們中國人熟悉的、知道的濟公活佛,那他的行持就不能取法,濟公確實有這個人,《高僧傳》裡頭有他的傳記;小說不可靠,《高僧傳》裡面傳記可靠。他的傳記還特別多,六卷;其他的法師傳記只有一、兩篇,一卷裡頭好幾個人;他老人家的傳記,好像是有六卷。那是聖賢再來,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要尊敬,不能夠學習。

  像下面本經這五十三參裡面,第五迴向婆須,第九住勝熱婆羅門,第七行無厭王,無厭王就是甘露火王,這三個人所示現的是貪瞋痴三毒煩惱,那是菩薩來表演,他不是真的有過失。所以我們要學善財,對於這些示現有過失的人,善財童子心地清淨,還是恭敬供養,還是一心求教,所以他能夠圓滿菩提。這也正是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跟這個經的意思都很相應。所以我們親近善知識,不能見他的過失,人家來告訴我這善知識什麼過失,我們也不要去聽。那些人來說法的都叫魔障,他來障礙你,他怕你有成就,他障礙你,來把你的前途毀掉,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的。我們所觀察的就是他所說的,跟經上講的相應不相應,他所行的相應不相應;行當然不能完全相應,完全相應那就是國之寶也,那個是不容易。他有部分相應就很難得,他能做到一部分。教導善財童子的經文就到此地。下面這是給他介紹善知識,我們把經文念一念。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峰。彼有比丘。名吉祥雲。】

  這是介紹他去參訪善知識,你不曉得哪一位善知識,我給你介紹一個。『南方』,這個「南」不是東南西北,《華嚴經》上這些經文意思都是表法,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它,懂它表法的意思。南方是光明之方,因為印度跟中國都在北半球,北半球愈往南天氣愈熱,大家曉得到赤道,這是太陽長照的地方,所以南方象徵光明。如果在南半球要講這個經,那就是「於此北方有一國土」,那就不能叫南方了。這個經在北半球講的,我們要懂得它的意思。五行裡面南方是火,火象徵著光明,有善知識住的地方,這個地方有智慧、有光明,所以稱之為南方。並不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在南方,難道東方、西方沒有善知識嗎?不是這個意思,只要是善知識所在的地方都叫做南方。

  『國土』是指出這個地區,『勝樂』。勝樂也是表法的,你們讀了這個經文不要到印度去找這個地方,現在到印度朝聖去找這個地方,到哪去找?沒這個地方,告訴你們。「勝樂」是什麼?註解裡第二行講,下面這個善知識吉祥雲比丘是初住菩薩。「勝過前位信所樂故」。他所受用、快樂超過十信位的菩薩,所以叫做勝樂,實際上就是指初住的意思。「山名妙峰者」。『妙峰』也有兩個意思,「一寂靜不動。二高出周覽」。所以它都有表法的意思。這個諸位看看註解就明瞭了。

  善友就是善知識叫『吉祥雲』,雲也有四個意思。佛經裡頭用「雲」很多,凡是用到「雲」這個字,都是這四個意思,所以這四個意思是常識、佛學常識,應當把它記下來,在註解末後的第二行。「一普遍義。二潤澤義。三蔭覆義。四霪雨義」。他用這個來表四種德,這四種就是,「定福悲智」。具足這四個條件,所以稱之為吉祥。還有一個意思,他剛剛入初住;十信跟初住是一個很大的界限,因為十信是在十法界,入初住就突破十法界,就證得一真法界,所以這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初住以上,在《華嚴經》上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裡稱法身大士,所以稱之為吉祥。稱他作比丘也有用意,「創出外凡,故託比丘」。這個外是十法界之外,超越十法界,但雖然超越十法界,他在十法界之外,他的地位最低,他是剛剛進入,所以他的無明煩惱還很重,四十一品無明才破一品。所以在十法界之外,他算凡夫,他還不算是聖人,要登了地才算聖人。就是我們念菩薩摩訶薩,菩薩就是外凡,摩訶薩那是聖人,那個不是凡夫。註解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經文。

  【汝可往問。】

  把地點、善友介紹出來之後,勸他可以到那個地方去問,向吉祥雲比丘請教。

  【菩薩云何學菩薩行。菩薩云何修菩薩行。】

  這是善財童子的問題,兩大問題你向他請教。

  【乃至菩薩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

  『乃至』,這是省略、從簡。註解裡頭說,「教問云乃至者,譯人從簡」。這是翻譯的人省略,實在講梵文經裡面是完整的,中國人喜歡簡單,不喜歡囉嗦,所以用乃至就行了。梵文裡面將前面的十三句,這個地方統統都說,所以翻譯的在此地省掉了十句,只取了三句,省掉十句。這十三句在哪裡?在我們三十三面,諸位翻開三十三面有十三行,三十三面最後的兩行。從「應云何起菩薩行」一直到三十四面,「應云何令普賢行速疾圓滿」就是這一段。這個梵文經文是相同的,此地是翻譯的人把它省略掉,這是我們應當曉得的。

  【善男子。彼善知識。當為汝說。具足圓滿。普賢行願。】

  這就是你到他那裡去請教,吉祥雲比丘一定會給你說。

  【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於彼比丘。深生渴仰。】

  這是『善財童子』遵從老師的教誡,老師教他去參訪吉祥雲比丘,他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對吉祥雲比丘非常的恭敬、仰慕。

  【於文殊師利。殷勤戀慕。】

  『文殊師利』是他的根本老師,等於說是他的啟蒙老師,他在文殊會上成就十信,圓滿的十信,所以對於老師非常的感激。

  【頂禮雙足。繞無數匝。悲泣流淚。辭退而去。】

  這一段科判裡面是,「念恩辭去。慶問後友,故歡喜踊躍」。註解註的雖然很簡單,意思都很圓滿。後面有個問答,這個問答希望諸位自己先去看一看,今天這個本子諸位就可以帶回去了,大家可以帶回去。下一次我們介紹吉祥雲比丘的時候,我會把這個意思向大家報告,為什麼文殊菩薩不教給他,要另外介紹一個善知識叫他去參訪,這裡面意義很深,處處都是教導我們的,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認真來學習,這才能得到「華嚴三昧」。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