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十六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26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四面,最後一行。

  【若有菩薩心堅固。久處生死無疲厭。彼當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

  文殊菩薩為善財說法,這一段有十首偈頌,可以分為五個段落,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這第三首就是一段。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教我們怎樣能做到無疲無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無論是佛法或者是世法,一般人的修學,長遠心很難發。因為沒有長遠心,成功的機會就很少,所以菩薩在這個地方,就是第二段,給我們提出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切要。一開端它是假設的一句話,『若有』,「若有」就是假使有,有『菩薩心堅固』。下文所講的堅固心,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這當然一般的菩薩做不到。『久處生死無疲厭』,「生死」是指六道輪迴;「久處」就是常常在六道。他們在六道幹什麼?是在六道度眾生的。而六道眾生是非常難度,地藏菩薩在《本願經》裡講得很好,「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剛強難化,他也不疲不厭,以他的智慧、善巧方便來誘導眾生,一生一世不能成就,就再等來生來世,甚至於等到多生多劫,這個眾生才肯回頭、才覺悟;乃至於無量劫之後,他才能回頭覺悟,而菩薩有這個耐心。並不是因為剛強難化就把這個眾生捨棄了,就與這些眾生遠離了;要是有這樣的心態,那就不是菩薩,這一點我們要注意,要學習的。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稍稍有一點不如意就退心,這怎麼能成就?世間人所謂,「建功立業」,世間法都要耐心,沒有耐心都不能成就。無論是大事或者是小事,我們仔細觀察,古今中外成功的人物,不論他是哪一種行業,我們觀察之後,會發現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鍥而不捨,他就成功了。如果是以教化眾生來說,也不例外,佛家如是,中國的古聖先賢,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舜王,歷史上說到孝道,都用他來做代表,為什麼?他真正做到難行能行,難教化的他也能教化。他將他的父母兄弟,無始劫以來的惡習氣,很有耐心的幫助他轉變過來,由一個惡人轉變為善人,這不是菩薩的精神,做不到,確確實實顯示出心堅固。

  我們要學菩薩,要真正覺悟,要常常去問問自己,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無論在這個世間壽命長短、福報大小,仔細去想想去問問,我這一生來幹什麼的,如果常常這樣反問,我相信你很快就開悟了、覺悟了。覺悟之後就好辦了,佛法你就容易接受,佛經你也容易看懂,佛的意思你能夠體會。常常問問自己,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

  館長往生了,到這邊來念佛的同修很多,還有幾位法師到這來看館長,看到這個靈堂,看到大家在念佛,都非常讚歎。一般人沒有這樣大的福報!這個福報是館長三十年堅固心護持正法,所以她走是阿彌陀佛來接引,這個因緣無比的殊勝。三十年也不算短的時間,沒有堅固心做不到。我們也曾經看到有一些護法的,護了幾天、幾個月就不幹了,走了,鬧意見了,我們看到太多太多。三十年不變心的,希有!她給護法大眾做了一個榜樣,能感動阿彌陀佛親自來迎接,感動到阿彌陀佛給她安排後事,不可思議。使我們對於念佛法門信心增長,肯定四十八願願願真實,沒有一願是虛妄的。

  文殊菩薩在此地教善財,就是教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修行在哪裡修?就在六道裡面修。

  第三句『彼當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這十首偈裡面,五次提到「普賢行」;由此可知,普賢行的重要。普賢行跟一般的菩薩行有什麼不相同?《華嚴經》上菩薩都是修十波羅蜜,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而普賢菩薩也是行十波羅蜜,沒有兩樣;所不相同的,用心不一樣。普賢行是用普賢心。什麼叫普?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就不普;諸位要知道,起心動念就畫了界限。這樣修菩薩行,是一般普通的菩薩,連摩訶薩都達不到,只能算是權小菩薩,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有些人給我講:「不是我分別執著,他們分別執著。他分別執著,變成我也跟著分別執著。」錯了!他分別執著是他的,那是眾生,眾生永遠在搞分別執著;眾生不搞分別執著,那不都成佛、成菩薩?這個地方是關鍵,你要作菩薩、作佛,他分別執著,你不分別執著,就對了。你的心像太虛空一樣,能包容一切;他的心,他的心裡面畫成很多格子,彼此不相容,所以要知道那是凡夫心。

  諸位要記住「思想」,中國這兩個字「思想」,你有思有想就是凡夫。你看那個思,中國的文字,我常講中國文字是充滿高度智慧的符號。心裡面有了界限,就是思,心裡畫了好多格子,這一格跟那一格畫了界限,有邊界了,那叫思。想,心裡頭有相。心裡面有相,就叫想;心裡面有分別,就叫思。如果你把那個相拿掉,那個格子拿掉,真心就顯露。現在你的真心為什麼不能現前?心上有幻相,心上有分別執著,所以你的心永遠不能現前。把什麼當做心?把思想當做心,這個錯了,那是妄心,不是真心。記住!真心裡面沒有思想,那就是真心,佛法裡講沒有分別執著。真心是普賢菩薩心,是佛心,用真心去修六度萬行,就是普賢行。

  文殊菩薩說,假如有一個人以堅固心,久處生死不疲不厭,就像地藏菩薩一樣,那這個人當然具足了普賢行,普賢十願自自然然具足。他要不具足,他不可能發長遠心,不可能在生死輪迴裡頭無有疲厭,他做不到,一定是修普賢行。普賢行是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去修的,所以他不疲不厭。

  後面說「得佛功德無能壞」,他所得到的是如來果地上的功德,這是真實不能壞的。這一首偈的大意給諸位說出來了。我們看看清涼大師他的註解,在三十五面註解的第四行,從第二句看起,「二」就是第二段,十首偈分成五段,前面兩首是第一段,第二段就是一首偈。「二有一偈,略教無厭」。這不是廣說,是略說。教我們發心修學自行化他,要無有疲厭才能成功。大師註子裡頭說:「謂了性無取,即寂起悲,則眾魔為侍。不溺實際,故魔小莫壞」。他這幾句講得簡單,講得非常好。這就說出來,為什麼這些菩薩心堅固?為什麼這些菩薩在六道輪迴裡面無有疲厭?了性無取。了是明瞭,性是體性,性是空寂的。六道十法界一切人事物都是緣生的。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也是緣生的。再告訴諸位,一真法界裡面還是緣生的。既然是緣生就無性!這個無性叫無自性,無自性也就是無自體,沒有自體,所以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他明瞭事實真相,所以在一切法裡面,他沒有取。

  佛在《金剛經》上,教給須菩提,「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不著相。相有沒有?有!叫幻相,《金剛經》上的比喻,「夢幻泡影」。有這些幻相,知道這些幻相是空寂的,是無自性的;知道這些幻相是剎那生滅,了不可得。所以在萬象紛芸之中,他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分別執著就叫取相。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都沒有。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佛菩薩用心就像鏡子一樣,照的清清楚楚,這個鏡子痕跡都不落。不但是照了以後不落,正在照的時候,他就不落痕跡,這就是佛的用心。我們凡夫照的時候落印象,照的時候他起分別起執著,麻煩就在此地。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你就會有疲厭,你的心就不堅固。為什麼不堅固?你的心是妄心,妄想!菩薩心為什麼堅固?菩薩用真心,裡面沒有妄想,所以他這個心能夠長久。凡夫的心,起心動念,念頭生滅,這是無常,不是真常的。「了性無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徹底明瞭事實的真相,所以在幻相當中,他不分別、不執著。

  即寂起悲,寂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如如不動」,你看上面一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不是沒事;假如說如如不動,什麼事也沒有了,這是小乘人,佛不會讚歎他的;他自己是了了,但是他對一切眾生沒有貢獻,不值得讚歎。菩薩所以不同於小乘,自了之後,他要度眾生,主動的去幫助別人,他起悲!生起大慈悲心。這個大慈悲心從哪裡生的?從了性無取,即寂裡面生的大慈悲心,這種慈悲是沒有條件的。一切眾生對人、對事生的慈悲是有條件的。凡夫,他是我的親人,對他慈悲;他是我的兒女,對他慈悲,他總是有條件的。高級的凡夫,他是眾生,生起憐憫心,還是有條件。諸佛菩薩沒有條件,所以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心是從這生起來。你這樣的慈悲心生起來,給諸位說,所有一切妖魔鬼怪,不但不敢害你,都來保護你,都來聽命,替你辦事。則眾魔為侍,妖魔鬼怪都做侍者,為什麼?尊敬你。

  這一樁事情世間也有。如果一個世間人心地正直,起心動念為大眾、為地方,不為自己,那些盜賊都佩服他,都尊敬他,這些壞人他搶劫別人,他保護這個人。為什麼?得到他的尊敬。這樣的菩薩他的心行,妖魔鬼怪都尊敬他。有些真正發心護持他,有些雖然不發心護持,他也躲避,也不敢傷害他,這都是事實。

  我們在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我們校長周邦道先生。周先生這個人,在這個世紀當中,我們也沒看到第二個。官做得不小,到台灣來是考選部的政務次長,公家有車給他,他辦公事才坐車,他辦私事搭巴士搭公共汔車,還有這樣一個人。你們在現在的社會能夠找到嗎?連打電話都分秒必爭,長話短說,怕浪費公家的電話費,沒有必要的事情,絕不打電話。一生清苦,兩袖清風。

  他在貴州給我們做校長的時候,我們學生把他比父親看得還尊重,照顧學生,愛護學生。在那個時候物資非常缺乏,公家有一點東西,分配給學生,總是學生先得到;分配還有多餘的,他的兒女也是我們的同學,他們是最後分配到,如果分到沒有了,他的兒女得不到,就沒有了。我們沒有一個人不服,沒有一個人不尊敬。貴州那個時候土匪很多,只要聽說是周老師的學生,都笑笑的一點都不動,有的時候還護送你,連那個地方的土匪聽到都尊敬他。所以我們看到「眾魔為侍」,這真的一點都沒錯。那個時候,周老師還沒有學佛,他是到台灣來才學佛,那時候沒學佛。做人正大光明,操履是絲毫不茍,無論是做什麼事情,他問心無愧,總是盡心盡力為社會、為大眾,從來沒有為自己著想過。

  後面又說,不溺實際,故魔小莫壞。「溺」是著相,也是著相的意思;「實際」就是真性。小乘他執著在性空,所以佛叫他是焦芽敗種。大乘經對他沒什麼讚歎的,特別注意讀《楞嚴》,《楞嚴經》裡面世尊對小乘人的呵斥,對他的責備,就是他們執著空。凡夫執著有;執著有錯了,執著空還是錯了。所以菩薩是空有兩邊都不著。「魔小」就不能壞,小就是小乘。小乘,釋迦牟尼佛也叫他做魔,《楞嚴經》上小乘人也當作魔。他有什麼?他要受折磨,在著空這個境界裡面,他不能夠明心見性,有體無用,雖然證得了空寂的理體,它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他就不得自在,所以也叫做著魔。這些菩薩他「不溺實際」,就是說他不住空寂,空有二邊都不住,所以二乘魔也不能夠障礙他。這是說「得佛功德無能壞」。請看底下這一段,第四首:

  【福德威光福德星。福德生處福德海。汝能普為諸眾生。誓修普賢清淨行。】

  這一首裡面,我們又看到『普賢行』。這一首也是一段,這是第三段,第三段有一首。『福德威光福德星,福德生處福德海』,這兩句說了四個「福德」,菩薩對福德很重視,這樣的讚歎。我們看清涼的註解,註解接著看。

  「三」,三是第三段。「三一偈」,就是第四偈。「讚發心德者」,讚歎發菩提心的功德。菩薩雖然空有二邊不住,他為什麼要「久處生死無疲厭」?道理在哪裡?就是大慈悲心。他已經解脫了,已經超越了,可是許許多多的眾生,還淪陷在六道苦海當中,因此不能不去幫助這些眾生。何況菩薩在初發心的時候,跟我們一樣,都曾經發了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現在成佛、成菩薩了,不度眾生怎麼可以?你這個願心不是空願嗎?過去曾經發過這個心,現在有能力又有智慧,一定要實踐他的大願。這個時候發心,不是為自己。「為物發心,德不可量。故偏讚福」。發心,我們在此地要學習,是為眾生決定不是為自己。如果發心裡面,還有一點為自己的意念在其中,這個福小,有限;如果你發心,把自己忘掉了,念念都是眾生,念念為佛法,使佛法能夠普遍的發揚光大,使一切眾生有機緣聞法修學,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所以說了四個福德,這個地方是一句偈裡面用四次來讚歎,這是很希有的、很少的。下面說:

  「有智之福,映蔽餘福,為福威光」。這就是解釋經文,「福德威光」,威是威力,光是光明。福裡面有智,說實在的話,如果沒有智慧修福德,福德修的也很有限。如果有智慧,小布施得大福報,為什麼?他有智。智怎麼個說法?智就是沒有私心,有私心就沒有智慧,有私心是感情。諸位要曉得,大乘法裡頭,智跟情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裡面有分別、有執著,智就變成情;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情就變成智。換句話說,也就是覺迷之分。覺悟了,感情就變成智慧;迷了,智慧變成感情,所以智跟情是一不是二。菩薩覺悟了,所以智慧的威光,福德智慧威光就變成福德星,星是比喻夜晚天空的星宿。這是說,「遍法性空,如列星宿」。這是解釋這一句。為什麼把它比喻作星?好像你所修的福,遍滿虛空一樣,無量無邊!取這個意思。所以福德星不是一顆星,一顆星福德太小,盡虛空的星星都是福德,都是你修的福,取這個意思。「福德生處福德海」,這個福德生,「能生諸福」,智能生福,福也能生福,無有窮盡,還是比喻深廣像大海一樣。佛在大乘經上常說,可惜學佛的同修,雖然常聽,沒有聽進去,沒有聽明白。為什麼?因為你們還不肯修福,如果真的聽清楚、聽明白了,你一定很樂意去修福。你知道修福,福生福,那個福德永遠沒有窮盡。

  一般經上常講三類布施,諸位要曉得,三類布施也包括了全部的菩薩行,《華嚴》上講菩薩十波羅蜜。十波羅蜜歸納就是六波羅蜜,歸納起來就是六波羅蜜,大小乘都這麼說法的。六波羅蜜再歸納,就是一個布施。所以一個布施就包括全部的菩薩行。從菩薩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什麼?布施波羅蜜。布施裡面又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財布施,財布施得財富。財富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大很大,有內財、有外財;一般人只知道外財,不曉得還有內財。外財是身外之物,你這個布施,愈布施愈多。布施是因,你得財富是果報,修因哪有不得果報的道理?內財,是我們的身體,頭目腦髓,也是愈布施愈富有。怎麼個布施法?我們也不必學釋迦牟尼佛,投身去餵虎,割肉去餵鷹,不必要學這些。釋迦佛是表演給我們看,告訴我們為大眾服務,捨己為人。我們用體力為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我們用思考幫人家解決問題,這也是屬於內財布施;所以頭腦愈用愈聰明,身體愈用愈健康,這就是果報。第二類叫法布施,法裡面有世間法、有佛法,歡喜樂意的去幫助別人,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別人,這叫法布施,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第三類叫無畏布施,意思是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有恐懼的時候,你能夠幫助他解除,這個果報得健康長壽。凡是你修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報。

  為什麼說六度都是布施?諸位想想,布施裡面包含著財、法、無畏三種。持戒是這三種裡面的無畏布施。你是個守戒的人,你是個好人、守法的人,別人看到你,他有安全感,為什麼?你不會害他,你不會傷害他,對人家來講就是無畏布施。譬如說財物,現在常講財不露白,他的財物被你看到,「他是持戒的人,我的財物擺在這裡,沒有人看守,他也不會動。」他安心!還有一類,諺語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語不謹慎,往往因為這些事情,造成後來很大的災難,引起了報復。如果看到你是個持戒的人,他覺得你不會有這個報復心,他得罪你、甚至於傷害你,他知道你不會報復,你能夠原諒他、能夠寬恕他,這就是無畏布施。忍辱波羅蜜是法布施,裡面也有無畏布施,看用在什麼地方,精進、禪定、般若這三樣,都是屬於法布施。由此可知,六度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布施的果就是福德,所以這個福德無量無邊。得福之多、眾多,文殊菩薩把它比喻星宿;福德的深廣,菩薩把它比喻大海。

  『汝能普為諸眾生,誓修普賢清淨行』。菩薩教善財就是教我們,你要能夠「普為諸眾生」,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不要為一個人。我們常說不要為一個道場,不要為一個地區,心量要拓開,為一切眾生。至少今天我們生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起心動念要為整個地球的眾生,消除一切隔閡,消除一切衝突,能夠真正達到和平共存,心量不能比這個更小,比這個更小,你是一事無成。現在交通便捷、科技發達,念念要為地球,要想到這個。如果你心量更大,像經上講的菩薩,念念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不是一尊佛的剎土,一切諸佛的剎土,能發這個心,與阿彌陀佛的願就相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們為眾生發願修普賢行,普賢行要做出來。禮敬諸佛,從內心生起恭敬,敬人、敬事、敬物,從內心生出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清淨心。如果我們還有分別執著,就不清淨了。起心動念,一切行持要與般若相應。《般若經》我們讀得雖然不多,《金剛般若》大家都讀,能與《金剛般若》相應,就是清淨心。再看下面這一首,第五首:

  【汝見無邊諸佛土。去來現在一切佛。亦聞所轉妙法輪。念力憶持無忘失。】

  這是第四段,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有五偈」,就是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這五首偈是一段。這一段內容是答覆善財童子的疑問,是答覆他的,每一首有一個不同的重點。第一首是我們剛才念的第五偈,清涼大師的註解上說,「近佛聽法」。近佛就是親近善知識,要聞佛法。善財童子向文殊菩薩請教,怎麼樣學菩薩行,怎樣去修菩薩行,這兩偈是總說,後面雖然有十偈,這是別說,都不出這兩偈的意思。這兩偈合起來講就是解行,學是解,修是行,解門跟行門。文殊菩薩在此地講就非常重要,你要想學,你要想修,第一樁事情,你要親近佛,你要聞法,所以說『汝見無邊諸佛土』。這一句是從空間上說的,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去來現在』,這從時間上講的,過去、現在、未來合起來,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諸佛就是我們的好榜樣。你有沒有見到,這是叫我們親近善知識,它的含義,後面的五十三參,親近一切善知識。

  『亦聞所轉妙法輪』,親近善知識要聞法,他們所說的「妙法輪」。佛經用輪做比喻,前面跟諸位報告過,輪代表圓滿,如來所說的言語、義理、境界、性相、理事、因果,沒有一樣不圓滿。廣像一部大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小乃至於四句偈。真的,字字句句都是大圓滿,所以稱之為妙法輪。你聽了之後,要細心去體會,用你的『念力憶持』;憶是記憶,你要記住,你要保持,你不能把它忘掉,這是學佛頭一個條件,你必須要具備的。

  話雖然是這樣說,而實際上有困難,我們到哪裡去找善知識。這確實是個人福德因緣不一樣。福德因緣固然是前世所修,如果說前世沒修,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補救?如果說不能補救,那就決定有障礙。《華嚴》上告訴我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話怎麼能講得通?實在跟諸位說,只要你用真心,誠則靈,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如果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你的障礙就突破了。我用真誠心去求,佛菩薩就來應,決定可以得到的,可以遇到的。你遇不到是你的心不誠、你的心不真,真誠心一定可以遇到。這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下面一偈:

  【汝於十方一切剎。普見無量諸如來。願海清淨悉皆成。具足菩薩塵沙行。】

  這一首是「立願淨障」。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提示的。前面叫你要親近善知識,要聞法,這一條你要立志;志不立,你不能成就。立願跟立志是一樣的意思,你要立志,你要除障。障是什麼?業障,你一定要曉得消除業障,這個重要。所以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汝於十方一切剎』,你再看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普見無量諸如來』,他們是已經成就的人,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最佳的典型。他怎麼成就的?『願海清淨悉皆成』,哪一尊佛成佛都是先有願,四弘誓願裡「佛道無上誓願成」,他才能成得了佛。

  我們今天也發這四條願,可是這四願不是從心上發的,是從口皮上發的,所以它不管用,成不了佛。如果你從心上發這個願,我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佛,你能不能成?你一定成。世出世間法的成就,就在心願,有願必成;你不能成就,你沒有願。或者是你雖有願,你沒有行,你沒有辦法做到;有願有行,沒有一樣不成就的。願行重要,所以你要發願,願要發得大,這個「海」是比喻大。海在佛經上都是比喻深廣,你的願要大,你的願要深。願要清淨,清淨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在其中,如果有一絲毫為自己的利益,你就不清淨。

  所以學佛,無論是讀誦、是修持,我們都要做一個迴向,迴向就是發願。迴向哪裡?迴向實際,實際剛才說過,「不溺實際,故魔小莫壞」,實際就是真如本性,與性體相應。迴向菩提,菩提是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迴向眾生,大慈悲心!由此可知,決定沒有絲毫對自己的利益,沒有!對自己什麼都不求。可是諸位曉得,你要是這樣去做,你樣樣都圓滿,樣樣都具足。為什麼?你修的因善,果報當然善;修的因圓滿,果報一定圓滿,因圓果滿,所以不能有一絲毫為自己,為自己你就不清淨。清淨這兩個字要緊。

  「悉皆成」,有願皆成,沒有一樣不成就的,這是說願。願後頭要有行,『具足菩薩塵沙行』,「塵沙」是比喻眾多。菩薩無論在什麼處所,在六道也好,在十法界也好,在天上、在人間,乃至於在三途,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他所示現的,都是為眾生做榜樣,都是令眾生見色聞聲,引發他的悟處,幫助眾生覺悟,這是菩薩所作所為。菩薩天天示現,年年示現,事事都示現,我們看了、聽了,接觸到了,從來也沒有覺悟過。他要不要示現?他還是在示現,這就是前面講的「心堅固、無疲厭」,永遠在那裡示現,他在那裡等,總有一天我們覺悟了。

  就像《金剛般若》裡面所說的,釋迦牟尼佛每天都是如此,著衣持缽,到舍衛大城乞食,天天都這樣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幫助人覺悟,沒有人看得出來;沒人看得出來,他還是天天這樣子做,並不是說沒人看得出來,就不幹了,還是照幹!這一天被須菩提發現了,須菩提看出他示現的門道,這才說出來了,「希有世尊」,歎他希有。你們想想看,他真的心堅固,他真的無疲厭。如果須菩提沒有看破,釋迦牟尼佛還是這麼做,並不是說沒有人看破,他就不做。

  諸佛菩薩在六道裡頭,人數不曉得有多少,都在我們眼前,在我們周邊,我們就是凡夫俗子,有眼不見,有耳不聞。為什麼你不見不聞,因為你心不清淨,你幾時心清淨了,你就見到了,你就聽到了,你就覺悟了。才知道他修的是菩薩行,才知道他在六道裡頭示現「大慈大悲,無有疲厭」。這個境界很深、很微細,端在諸位細心去領會,能夠領會得一、二,受用無有窮盡。然後你的生活,我們現在講的你的人生觀跟宇宙觀,一定會跟過去不一樣,跟一般世間人不一樣,佛法裡面講的真實受用,你會得到。真實受用,一般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八個字你會得到;得到之後,你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大自在、大圓滿。今天時間還有三分鐘,下面這一首講不完,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