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十四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24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三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

  【應云何起菩薩行。應云何行菩薩行。應云何滿菩薩行。應云何淨菩薩行。】

  向下總共有十一句,每一句都是「菩薩行」。何謂菩薩行,上一次已經跟諸位說過。經文總共有十三句,前面兩句是總說,總說就是總綱領,用解行兩門都包括了。後面這十一句是從解行裡面開出來的,諸位細細看,它不屬於解,就是屬於行,也有句子裡面解行都有。這十一句可以說是總包括了五十三參,五十三參的內容不外這十三句,確實這樣的經文可以稱得上是「大總持法門」。我們現在一句一句的來看。

  『應云何起菩薩行』,每一句裡頭只有一、二個字不同,其餘的文字完全相同。完全相同,一、二個字不一樣,它的義趣也就不一樣,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清涼大師在註子裡面,我們看三十四面第二行科文,這個地方有一行半的註解,應當把它分在前段裡頭,這個分的有問題,我們常講「分科判教」,這分的是有問題。希望再印的時候要把它改過來。我們將這一段註解念一念,做為今天的開場白。

  「總謂學解學行。始修終修,皆名修學。唯因圓無學。果滿無修。又學攝於解,修攝於行。二句已收解行盡故」。這一段文是解釋前面「解行」兩門,所以不應該放在此地。我們可以將清涼大師這幾句話作為結前,總結前文;生後,生起今天別說的這十一句。學佛,學菩薩,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學解學行。解就是明瞭,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解門。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主要的就是幫助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至於行,實在說,行是世尊一生他在生活上、工作上,他的工作是教學,在處事待人接物上,所作所表演的就是行,那的確是高度的藝術生活。

  可是他這種美滿生活的行持,我們凡夫看不出來,凡夫粗心大意。去年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一開端,就是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不就是日常生活嗎?被須菩提看出門道,須菩提讚歎,讚歎世尊那種生活方式達到至善圓滿的境界,最高的生活藝術。須菩提看出來,我們沒看出來。所以行都在表演上,經上常常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就是教人學行,先要做一個行的樣子、榜樣,教他來學;說就是用言說,言語來解說。所以為人演說是講兩樁事情,一個是表演,一個是說明。這是諸佛菩薩真實的慈悲,他可以不必到三界六道來,他來不是業報來的,乘願再來!就是幫助一切眾生學解學行而來的,除此之外,諸佛菩薩沒事做。

  解與行是一生的事情,是生生世世的事情,沒有休止。「始修終修」,始修我們現在開始學佛,尤其是發心受了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是開始;終修是等覺菩薩,從我們現在初發心,一直證到等覺位,「皆名修學」。皆名修學,說個淺顯的話,都叫做學生,你沒畢業,你還在修學,都是學生。我們今天初發心,是佛的學生,等覺菩薩也是佛的學生。《華嚴經》上給我們講了五十一個位次,像讀書從一年級、二年級,念到五十一年級,五十一年級念完了,這就畢業了。

  末後兩句說,「唯因圓無學」,因圓果滿都是圓滿的意思,這個時候無學了,無學就畢業了,沒有東西再學了。果證到如來究竟果地,那也沒得修了,不必修了,沒了,就畢業了。所以因圓果滿是圓教佛果位上的事情,你成佛若不是成圓教的佛,你還是有修有學,還在修學位,必須因圓果滿。

  在這個地方要緊的,修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我們從《華嚴經》上來看,修學總不外乎生活,沒離開生活;諸佛菩薩為我們演說,也沒有離開現實生活。五十三參,更明顯的為我們突出,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原來大乘佛法就是生活。就在生活當中,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在生活當中,顯示出自己的大圓滿。無論是什麼境界,五十三種不同的境界,所顯示出來的都是大圓滿,都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才叫「大方廣佛華嚴」,真正是萬德莊嚴。可見得,萬德莊嚴不在外面,就在我們眼底下,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會了,你過的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你現前的生活。這也叫做「入不二法門」,原來我現在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凡聖不二,你就入了門。凡聖不二,就是性相不二、真妄不二、染淨不二。我們今天入不了門,就是執著有個二,就入不了門,永遠做凡夫,過凡夫的日子,不能把凡夫的日子,轉變成佛菩薩的生活,我們苦在這個地方。今天我們讀《華嚴》,探討《華嚴》,要能將這個意思體會得幾分,我們就得真實的受用,這個受用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的受用。

  後面又有一個意思,「學攝於解,修攝於行」。攝,含攝、融攝,就是包括在其中,學在解中,修在行中。「行」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行是行為,身體的造作、口裡面的言語、意裡頭的起心動念,都是行。這些行為有了錯誤,出了毛病,要將這些錯誤修正,要將這些毛病化解,這就叫做行。修就是修正行為,修正我們所思、所想、所說、所作的。邪正的標準在哪裡?就本經而論,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我們修學邪正的標準。凡是與經義相應,與佛菩薩在經中為我們所說的相應的,這就是正行、菩薩行。如果我們所作所為與經典相違背的,那你就要覺悟,這是凡夫行,那是錯誤的行為,因此這部經上字字句句都重要。

  也許諸位聽到這個地方,心裡面會疑惑,這個經太大了,我怎麼能記得住?我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得完?佛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你沒有能力、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來受持,不要緊!古來的祖師大德,將《華嚴經》末後的這一卷,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這一卷就叫做「普賢行願品」。其實「普賢行願品」一卷,現在我們中文本所翻的《華嚴》,八十跟四十合起來,除掉重複的部分,總共有九十九卷,「普賢行願品」是九十九卷裡面的一卷而已。但是行了,那一卷是總結論,依照那一卷修學就行,這一卷就是總持全經。

  如果你要覺得那一卷還太多了,意思太深了,還不能理解,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也就是在這一卷經裡頭最重要的一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換句話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行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還嫌太多了,「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行了!這四個字就把《大方廣佛華嚴》,解行兩門統統融攝在裡面,妙極了!哪一個人沒有資格學《華嚴》?你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學《華嚴》,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不讀《華嚴》,怎麼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常常聽這個說法,聽了不能完全相信,半信半疑,所以功夫不得力。

  末後還有一句,「二句已收解行盡故」,這兩句把解門、行門全部都包括了。我們剛才歸納的,那是更殊勝,阿彌陀佛四個字,這是《華嚴經》的總結。現在我們就看今天這一段經文,第一句,「應云何起菩薩行」,前面三個字是徵問,意思是應該怎樣發起菩薩行?「起」是發起的意思,興起的意思,也就是開始。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下手,從哪裡下手,菩薩行要從哪裡下手。這一句就把《華嚴經》裡面十住菩薩問出來了,十住菩薩就是興起菩薩行,就是開始發起趣向菩薩行。十住有十個位次,無論他修哪一個法門,都是開端,都是開始,趣向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菩薩修學的目標方向。由此可知,這一句裡頭關鍵的地方,就在從哪裡開始,從哪裡下手。

  十住,初住叫「發心住」,發什麼心?發菩提心。那我們就明瞭了,我們要從哪裡學起?從發菩提心學起,就發這個心。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這個難!佛在大經裡常常感嘆發心太難,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都是迷惑顛倒,幾個人開始覺悟?我們問一問:我們現在有沒有開始覺悟?說老實話,沒覺悟!怎麼知道沒有覺悟?起心動念是「我」,我的利益、我的好處,你還有這個念頭在,這個沒覺悟!這是標準的迷惑顛倒。

  這一部經是大乘法,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當中的大乘,圓教大乘。所以它這個起步、標準就不同凡響!講覺悟的標準,《大乘起信論》是覺悟的標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覺悟的標準。《金剛經》大家都很熟悉,《大乘起信論》念過的人不太多,《金剛經》相信每位同修都念過。覺悟的人一定看破放下,你才算是真正覺悟。如果你還沒有看破,沒有放下,那你就要自己知道沒覺悟,還是迷惑顛倒。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對於這些境界相,這些人事物,還有沒有掛在心上?你要是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沒覺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個「觀」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人生觀、宇宙觀,這是哲學上的名詞。簡單的說,你對於人生的看法,你對於宇宙的看法,你是怎麼看法?說得貼切一點,你對於你自己的看法,你對於你生活環境的看法,對於自己就是人生觀,對於生活環境就是宇宙觀。宇宙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時間與空間,時空裡面的一切法,佛給我們講,皆是夢幻泡影,畢竟空,不可得。你果然是這個看法,畢竟空、不可得,你覺悟了!覺心清淨,你覺悟的心是清淨的,確確實實一塵不染;一塵不染的心,是你的本心,是你的真心。

  你今天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那叫妄心,那不是真心。可是你妄心現前,你就沒有辦法離開六道,為什麼?因為六道是妄心變現出來的幻境,虛幻的境界,不是真的。就如同經文上所講的「如夢」,我們曉得夢是假的,夢不是真的,可是人在作夢的時候,以為那個夢境是真的,你執著那個夢境,你在夢中永遠醒不過來,你就完蛋了!你苦了!我們現在在六道輪迴,就是無量劫來在那裡作夢,不斷在作夢,永遠不會醒過來。哪一天你醒過來了,你就脫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夢醒了。

  所以佛在此地第一句話就說,你要覺悟!你要發菩提心,要認清楚這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一場空!諸佛菩薩他所表現的,我們通常講「示現」。他示現,我們覺悟了之後也就示現,不一定是等到你到西方極樂成了佛之後,乘願再來才示現,現在就能示現,覺悟了就示現;迷了的時候你不會示現,覺悟了就示現。你所示現的無非是幫助眾生覺悟,讓眾生聽到你說話覺悟,看到你的動作覺悟,這是為人演說。

  世尊每天過他本分的日子,那個時候出家人每天都要到城市裡面去乞食,天天要這樣做,做得很如法、很守規矩。他這種表演,在般若會上,須菩提尊者把它揭露出來;我們凡夫天天看都不知道。須菩提這一說,我們再想想,果然沒錯!釋迦牟尼佛是在表演給我們看,表演過一種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這用現代的話來說,高度的藝術。藝術的意思,就是你一切人事物裡面都充滿了真誠、善良、美滿、智慧,這就叫高度藝術。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充滿了真善美慧,啟發周邊的大眾,讓周圍的人接觸到,看到的時候,有所領悟,有所啟示,這就是自行化他,都是為了幫助眾生。怕的是眾生不懂。縱然有一些領悟,有一些體會,不夠深度。所以佛才有言教,用言語來說明。又因為眾生根性不齊,說法才由淺而深,由狹而廣。這些叫做善巧方便。

  第二句,『應云何行菩薩行』,前面發了心,發心裡面也有行,但是那些行都融攝在發心裡面,前面把這個意思說過了。所有一切行門,貴在一門深入。十住菩薩的果位在發心,所有一切行門都是充實他的菩提心,並不是說他只學一門,其他都不學。樣樣都學,都是充實他的菩提心。到第二個階段叫十行位,菩提心具足了,沒有欠缺了,這個時候要真正依照菩提心的基礎去做出來,所以叫十行位。菩提是正覺,你要把正覺在生活上表演出來給人看,這叫行位菩薩。行位菩薩裡面,就非常明顯、非常清楚,修十波羅蜜。初行位修布施波羅蜜,二行位修持戒波羅蜜,一直到第十行修智波羅蜜。十波羅蜜前面我們講過了,配在這十個位次上。

  而《華嚴經》上的菩薩,他們皆是入無障礙的法界,一行一切行,並不是說初行菩薩只修布施波羅蜜,持戒就不學了,不是的!十波羅蜜統統修,融攝在布施裡面。第二行位的菩薩修持戒波羅蜜,以持戒波羅蜜為主,其餘的九種波羅蜜為輔助,九種的修學都歸在持戒,這叫做「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確實有次第、有圓融,圓融跟次第不二,這才叫大圓滿。

  行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精神,這是我們不能不曉得的,是「即事造修」,清涼大師的註解裡頭,在註解裡的第三行第二句,「二即事造修」。他講即事造修,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叫歷事鍊心。修行在哪裡修?離不開外頭境界,你離開境界修什麼?境界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菩薩就在這個環境裡頭鍊,在這裡頭磨鍊。鍊什麼?就像煉鋼一樣。諸位要曉得,廢鐵要拿去煉鋼,把裡頭的渣子統統淘汰掉,到最後純鋼就出來了。我們這些渣子是什麼東西?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渣子。在一切境界裡把這個東西鍊掉,淘汰的乾乾淨淨。

  剛才說過,菩薩修的是十行,十行就是十種方法,「十」是圓滿的數字,為我們舉出這些綱領原則。譬如說修布施,布施是個冶爐,像煉鋼一樣,把什麼東西給煉掉?慳貪!這是煩惱,這是渣子,用這種方法把我們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斷掉。教你捨財,把貪財的念頭斷掉,你這一條就圓滿了。財不貪了,還貪名,我們曾經見過,人非常慷慨,對於財看得很開,可是怎麼樣?好名!我們在小說《西遊記》裡頭看到一個樣子,孫悟空,孫悟空在五欲裡頭,財他不貪,色他也不貪,食、睡他都不貪,他貪名,他好名,喜歡載高帽子,恭維他幾句就得意忘形了。所以觀世音菩薩送他一個高帽子,就變成金箍咒,就被觀音菩薩掌握住了。那就是你有這個嗜好,你這一條沒放下,你好名,就給一個名的帽子,就把你抓住,永遠被觀音菩薩控制。假如孫悟空連名也不貪了,觀音菩薩對他沒有辦法,無可奈何。所以貪的範圍很大很大,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名聞利養。出世間法也不少,不比世間法少。無量法門、無量三昧都不可以貪,所以佛講得很清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諸佛所說的一切法。為什麼?這一切法也是因緣所生,自性裡頭沒有!我們今天目的是要求明心見性,自性裡面沒有的,你現在有,那都叫做渣子,都要用這個方法去磨鍊,把它淘汰掉。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布施度慳貪,世出世間一切法都看破了,都放下了,你這一度就圓滿。

  持戒波羅蜜是度惡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裡面一些不善業,持戒是教你守法,教你守規矩。守法、守規就不會做錯事情,不會犯規,不會犯過了,這叫歷事鍊心。沒有世間這些人與事來折磨你,你到哪裡去修?沒有這些境緣來誘惑你,你的三昧怎麼會成就?你說,「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跑到深山裡去面壁,你就認為你自己已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不見得!你要到都市裡頭走一趟,你的心又亂了,你還是沒有法子!

  所以小乘人修行,想修清淨心,找一個清淨環境,離開都市熱鬧場所,小乘人這個修法。證得阿羅漢了,還不敢見人,為什麼?這一見人又怕心又亂掉了!所以阿羅漢不發心度眾生,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禁不起考驗,一考驗就又退轉了,他害怕!大乘菩薩的修行,就在境緣之中。古人有個比喻說,小乘人那個蓮花是荷花池裡頭長的荷花,不稀奇;大乘人的蓮花是在烈火裡面、猛火裡面生的蓮花,這個稀奇!他是經過鍛鍊的,什麼境界他都經歷過,五十三參就是五十三種境界,就是社會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善財樣樣通過,沒有一樣他不接觸。參學就是接觸,接觸之後一切明瞭,智慧,沒有他不知道的。如如不動,他定功成就。所以他在接觸大環境裡面,成就他真實的定慧,這叫歷事鍊心。你不通過這些考驗,你怎麼會有成就!

  所以行菩薩道的人,特別是學《華嚴》的,禁得起考驗!十行位就是處處都在考驗你,看你能不能禁得起。這一段經文裡頭,特別要記住《金剛經》裡面的教訓,要牢牢的記住。境界現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決定不迷,決定不染。迷是什麼?妄想起來了,你迷了;染是什麼?分別執著,你就染污了。這叫修行。十行菩薩所修的叫「正行」,也就是如理如法的菩薩生活,我們用現在話講,標準的菩薩生活,十行位的菩薩所行的,就是標準的菩薩生活,標準的菩薩工作。我們在這裡學這個東西,就是學過日子,學怎麼樣去工作。工作,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經上教給你的是原理原則,任何一個行業都用得上。教你生活也是講原理原則,無論你現前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也統統都用得上。就在現前生活上轉過來,把凡夫的生活轉變成菩薩的生活。

  儒家也有所謂,「素富貴,安於富貴;素貧賤,安於貧賤」。儒家講的沒錯,但是講的不夠透徹,真正的含義我們很難體會,而佛法講的就透徹了。貧賤有貧賤的菩薩生活,還是快樂美滿!富貴有富貴那種方式的菩薩的生活,也是快樂美滿!由此可知,真善美慧與貧賤沒有關係。說老實話,與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沒有關係。你只要覺悟了,任何生活方式、任何工作環境,都是真善美慧,都是大圓滿。這叫佛法,你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才知道佛法不能不學!為什麼要學佛?學快樂幸福,學這個!這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這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不是外面境緣的刺激,不是那種樂。

  第三句,『應云何滿菩薩行』,「滿」是圓滿,如何才能達到圓滿,你的生活上能夠做到美滿?美,前面可以做得到;滿,要怎麼做到?滿要修迴向心。心一回頭就滿了;不回頭,永遠不會滿。我們中國古人懂得這個道理,你看過去做大官的,發大財的大富長者,手上常常拿一把如意,如意是什麼意思?提醒自己回頭,如意的頭是轉回來的,回頭就如意,如意就美滿,這是佛法裡面常講「知足就常樂」;回頭就知足,樂在其中。人最苦的是不知足,那個沒有法子。所以你一回頭,你就如意、就美滿,十迴向。十行進取,修真善美;十迴向,修美滿,修知足、美滿。由此可知,在菩薩位次上,發心修行到最後要懂得回頭,很有味道!

  而回頭最重要的是觀念上回轉,這一回轉過來之後,你就得自在。為什麼?佛告訴我們,迴向是心回轉,回過頭來向什麼?向三處。向自性,就是迴向實際,真如本性;換句話說,起心動念要與自性相應,這是迴向實際。自性是什麼?自性是清淨,自性是廣大。你心量太小了,與實際不相應。經上常常讚歎諸佛菩薩,人家那個心量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周是周遍,沙是比喻恆河沙數的世界。給諸位說,這是我們本來的心量,我們本來的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現在的心量變成這麼小,兩個人都容納不下,你說糟糕不糟糕?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迷惑顛倒!迷到了極處!旁邊一個人都不能容得下,這不得了!你這種心量,你怎麼能了生死,怎麼能出三界?說老實話,念佛都不能往生。你要問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人太多了,到那個地方,跟這個處不來,跟那個也鬧意見,那怎麼行?你怎麼能去得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已經把你看清楚了,你確確實實跟大眾都能相處,不會跟人家鬧彆扭,阿彌陀佛才會接引你。你還跟這個處不來,跟那個搞不好的時候,你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點點頭,不會來接你。所以要與真心理體相應,真心是空寂的,就是與性體相應,這一句實在講,就是把心量拓開,迴向實際。

  第二個迴向菩提,菩提是智慧,充滿了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什麼?佛講了二十二年,講到最後,一句話結歸,無智亦無得,《心經》上最後一句話結歸。無智,你這樣也曉得,那樣也曉得,全是假的,哪有這回事情!所知障斷乾淨了。無得,不但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得不到,連這個身體都不可得。你要真正明白,醒悟過來了,一切法了不可得,你統統放下了,煩惱障斷掉了。二障破掉了。破二障,就是迴向菩提。我們現在每天念迴向偈,假的,有口無心,沒真的迴向。真的迴向的效果還得了!不得了!你們現在迴向是兩個嘴皮在迴向,嘴皮後頭舌尖都沒有,就是兩個嘴皮在迴向,這都是實在話。迴向菩提,智慧就現前,能破二障;斷煩惱障,斷所知障。

  迴向眾生,大慈大悲,如佛度一切。迴向眾生,念念有幫助眾生覺悟的願心,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認識淨土,念佛求生,這是慈悲心達到了圓滿。所以諸位要曉得,其他的佛法,都沒有這個法的效果殊勝,沒有這個法的效果快速圓滿,特別是在現階段眾生的根機。

  今天吃晚飯的時候,我還沒有下樓,走出門,有一個同修來告訴我,他要學實相念佛,他要往生常寂光淨土,志向可嘉!他來問我怎麼個修法?我就老實告訴他:你沒分!實相念佛是什麼人修的?這經上講的是他們這些菩薩修的,要用《金剛經》的話來說,四相破了,然後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是實相念佛。你起心動念還有人我是非,還落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你就老老實實持名念佛就好!

  連蕅益大師一代祖師,蕅益大師是什麼人我們不曉得,他的身分沒有暴露。印光大師對他老人家的讚歎,讚歎《彌陀經要解》,《要解》是他作的。你看看《要解》後面的跋文,他是九天寫的,他寫《彌陀經要解》,九天寫完。而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讚歎,他老人家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沒有辦法超過其上。」這是讚歎到頂處!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那一定是觀世音菩薩來的,要不然怎麼會做得這麼好!蕅益大師說了很多很多遍,他只希望能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說:我就很滿足了!這絕不是志向低劣,這是真正通達淨土。為什麼?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是平等法界,所以凡聖同居土就是常寂光土,持名念佛就是實相念佛,這個誰知道?這要不是祖師告訴我們,我們也不曉得。

  所以你要真的想生常寂光土,實相念佛,你就老老實實持名就對了,就沒錯了!這是蓮池、蕅益教給我們的,哪裡會有錯?我在今天再告訴你,這個方法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我們講《華嚴經》可以作證,這一點都不錯。你《華嚴經》透徹之後,你才真正認識淨土;你不了解《華嚴》,淨土好難起信,真的是難信之法。所以滿菩薩行要迴向,迴向就圓滿。這一句就把十迴向的法門給問出來了,一句裡頭真的是無量義,所以這十三句就是把一部圓圓滿滿的《華嚴經》給問出來了。此地既然問了,後頭當然要說,所以這三句第一句是十住菩薩,第二句是十行,第三句十迴向。

  第四句,『應云何淨菩薩行』,「淨」是清淨,前面發心、修行、迴向,已經是很了不起,非常難得。可是,無始劫來的業障習氣很重,很難消除。法身大士還有沒有?給諸位說,還有!當然跟我們凡夫比,好像他完全沒有;可是菩薩跟菩薩比的時候,他還有煩惱習氣。連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換句話說,他還帶業。既然帶業,就要想辦法把業障淨除,這個淨是淨除業障。在他們的位次上,這都是法身大士,他們的業障,分別執著沒有了,這一點諸位要曉得,你有執著,你決定不能離六道;執著沒有了,就出離六道,一切都不執著。你不執著,你還有分別,所以還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還有四聖法界。如果分別也沒有了,那你十法界就超越了。十法界超越之後,就是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有四十一個位次,這就是《華嚴經》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真法界是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位次?無明煩惱沒淨,這是最微細的無明沒有淨。破一品無明,你的地位提升一級。由此可知,破最初的十品無明,那你就進入到十行。由此可知,發菩提心能破無明,叫發心住,真正發菩提心。

  菩提心難發,說個實實在在話,什麼叫做菩提心?學佛的同修能夠把這個名相講的清楚的人就不多,你天天在念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你講給我聽聽。菩提心都說不清楚,你怎麼能發得出來?名相沒用處!名相意思還是不懂。《起信論》上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什麼叫直心?什麼叫深心?什麼叫大悲心?你還是搞不清楚!你把古人那些註解抄出來念念,你還不清楚!你能夠念得一個字沒錯,什麼意思你不懂,你念出來別人也聽不懂。真懂了,那你就真發了。你菩提心為什麼發不起來?不懂!所以你發不起來。但是有許許多多往生的人,真的是佛來接引他往生了,你要問這些人發菩提心沒有?他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他也不懂。他也不懂,他怎麼能往生?跟諸位說,他真的發菩提心,他不曉得菩提心是什麼,雖然不知道,他真發了。我們不知道,沒發;他不知道,他發了,這個妙不可言,這也是淨土宗難信之法。

  他怎麼發的?蕅益大師《要解》裡頭講的透徹,這是古人沒講過,這個疑問的確蕅益大師為我們破除了。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這一句話給我們道破。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淨土,這個世間一定是一切放下,這個世間要絲毫放不下,你就不能往生。所以你想想看,世間事情重要,還是往生重要?這個要好好的衡量衡量,如果覺得世間眼前這些拉拉雜雜重要,你一天十萬聲佛號,你也沒辦法往生。

  所以真正念佛人,世間事隨它去吧!他要名,名給你好;他要利,利給你好,你要什麼,反正你們搞六道輪迴,你們統統拿去,我樣樣都不要,就要一句阿彌陀佛。不但現在這個地球上苦的世界不要,欲界天我也不要,色界天我也不要,再富貴、再享樂,我都不要了。為什麼?不究竟,不長久。看穿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搞這個東西幹什麼?毫無意義。所以我們所求的就是與心性相應,與真實圓滿智慧相應,念念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要知道,決定是幫助他破迷開悟,以這個為第一個目的。不是說他沒得吃,我送一點吃的給他;他沒得穿,送幾件衣服給他,那是小恩小惠,那不是慈悲,那是小恩惠,不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把錯誤的觀念轉過來,這叫大慈悲。這是超越了三賢位,這一句是初地菩薩。要斷二障的習氣,或者講三障也可以,這個習氣是無明。迴向之後,回過頭來心量大了,那個時候就要留意去斷習氣。

  【應云何轉菩薩行。】

  這是第五句。清涼大師註得很簡單,只有八個字,「轉劣向勝」,後面這一句,「舊亦闕此」。舊經是《六十華嚴》,《六十華嚴》經文不足,沒有這一句,這也是初地菩薩。「轉」是轉換、轉變,怎麼轉?就是把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所以清涼大師這個註解,轉劣向勝。初地在十地裡面地位很低,能轉到二地那就殊勝,二地轉成三地就殊勝,三地轉成四地那就殊勝,轉就是轉境的意思。怎麼個轉法?這一句是問的這個。在三界之內修行,有跡象可尋,為什麼?有為法!十法界都是有為法,都有跡象可尋。精進有精進的樣子,懈怠有懈怠的樣子。到一真法界裡面,沒有這個跡象可尋,所謂是「無功用道」,這一句話很難懂。

  從前在台中,李老師講到這一句,不是在這個經,這個經他老人家沒有講到,其他大乘經上講到的,講到「無功用道」,就是一真法界裡面的修行,他們沒有跡象,沒有痕跡,所以叫無功用道。為了我們初學對這句話多少能有一點印象,他老人家舉個比喻,像行船。船在江河裡面行走,有風的時候用風帆。現在台灣大概看不到,大陸還看到,如果諸位到大陸去觀光,你可以留意去觀察。用風帆,船快要到了,這個帆要降下來,要減速,減速的時候用什麼方法?用長的竹竿去撐船。如果快要靠岸了,離岸有二、三丈遠,好像從岸邊,船在此地大概到門這麼遠的地方,竹竿也不能用了,統統放下,船自自然然往邊上靠,那一段叫無功用道。

  你扯風帆的時候,那是有功用,你用竹竿撐的時候還是有功用,什麼都沒有了,自自然然往前,這一段比喻作無功用道。由此可知,這個境界裡面的菩薩,他們要想淨菩薩行,要想轉菩薩行,唯一的方法,都在清淨心上下功夫。已經清淨了,還要清淨!而且這個地方還用不得力,你要說我有一個東西,我清淨,那你就有為法,你就不是無為法。所以從初住到如來果位上,四十一個位次,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雖然統統都沒有,可是他們境界還是有淺深、高下、廣狹不同。所以他們的功夫沒有中斷,一直在精進;精進,沒有精進的相,沒有精進的痕跡,這樣才能轉,轉也不容易。第六句:

  【應云何深入菩薩行。】

  這個地方兩個字『深入』,這一句還是講的初地,十地裡頭初地講了三句,「淨菩薩行、轉菩薩行、深入菩薩行」,都是在初地菩薩,說的初地菩薩。這是說證入真如,在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開始證;但是證得很淺,證的不夠深。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四十一品無明破了三十品,好像月亮雖然還沒有到滿月,沒有到十五,大概這個時候已經是十二、十三的月亮,逐漸逐漸接近圓滿。所以他這個現相證入真如,是證入圓滿的真如,有這個意思在。

  在菩薩果位上,初地以上我們都稱「摩訶薩」,我們常常念「菩薩摩訶薩」。菩薩是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我們稱菩薩。摩訶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是大菩薩。他怎樣才能深入?這個深入是清涼在此地講的,「證達分明」,小註裡面第六,註解的第四行當中,「六證達分明」。證就是契入,達是明瞭、通達,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一點都不迷惑。雖然是無功用道,到達什麼樣的境界,到達什麼樣的層次,清楚!這是初地菩薩。

  下面這一句,這就是二地、三地、四地,真的是逐漸往上轉境,逐漸向上提升。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