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十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20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面第五行:

  【大願迴向善御者。總持諸法堅固力。智慧周旋常遍轉。令我載此速疾乘。】

  這是十度自利的末後一首,這裡面有三度:願、力、智。前面我們在第二首裡面說過,它裡面包含著有精進、禪定、般若、方便,包括有四種。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雖然文字不多,它的意思很圓滿;上一次因為時間不夠,我們後面這個意思沒有說。可是這一段實在講,對我們的修學太重要了。無論修學哪個法門,諸位必須要知道,五十三參是代表各種不同的法門,就根機來說,它是各種不同的根機修學各種不同的法門,這個地方是總綱領。無論是什麼樣的根機,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上中下三根,都要遵守這個原則。所以這一段我們寧願多費一點時間,它對我們來講太重要。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引用舊經,舊經就是《六十華嚴》,當年翻譯的時候,《八十華嚴》叫新經,所以諸位看到舊經就是《六十華嚴》,就是晉朝時候翻譯。「若梵本云,堪用禪中勝三昧。意取禪能空心,如車中虛,有車之用」。這是講箱,前面講「六根寂靜三昧箱」,那個意思就更圓滿。這是教給我們最殊勝的受用,三昧是正受,最殊勝、最正常的享受,我們今天講享受大家好懂;受用,有的人還聽不懂,享受。什麼是最殊勝、最正常的享受?就是清淨心。此地講禪能空心,空心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淨平等覺」。覺不必求,只要求到心地清淨平等,自然就覺了,就跟《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淨」,信心,我們信佛的心,信淨土的心,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心,要能到清淨平等,就生實相。「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覺。「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八個字,要是不懂的話,你念《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就是解釋這一句話。一合起來,大家這個意思就明瞭,就比較清楚。

  由此可知,不管修哪個法門,不管是什麼樣的根性,總原則、總綱領就是清淨心。我們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仔細去想想,恰好跟這個相違背,我們心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太多了。不但世間一切法放不下,學了佛,連佛法也放不下,執著在佛學名相上,執著在佛經講的種種境界上,而不知道佛所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所講的種種相是現相,現相有沒有?有,雖然有,它是幻有,這個意思要懂,也就是說它是暫有,暫時的有,它不是真有。佛講萬法皆空,因為它不是真有,它不是存在的有,而是剎那生滅的有,《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是暫時的存在。這個「暫時」,時間太短太短,在過去講席裡面都跟諸位詳細的說過。

  這一種短暫的存在現象,現代科學家都證實、都證明。我們從科學家的發現、證實,於是對經典上佛所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有了一點印象,但是我們還沒能夠契入;如果契入了,那就恭喜你,你就證得無生法忍,那是大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境界。無生法忍,《仁王經》上講七地、八地、九地菩薩的境界;即使《仁王經》上說的是別教菩薩位,那也是三賢位裡面高段的,不是普通的。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我們今天有這麼一點氣氛,雖然沒有證實,已經很靠近。對於佛在經上所說的,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不懷疑,這就是很大的進步。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求生淨土是決定得生,這是保證。這一點希望同修們要認真記住,不能有絲毫懷疑。

  館長在病重的時候我問她,妳對西方淨土有沒有問題?決定不疑惑!她這麼肯定,決定不疑惑。我特別提出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臨終十念必生淨土,我說:怎麼樣?沒有問題,沒有疑惑,決定得生。心要清淨,清淨心就生智慧;智慧、方便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成就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說第一因素。你要有智慧,你要有方便;方便前面跟諸位講過,就是你的方法非常適當,你所用的方法用的太好了,這叫方便。而般若成就清淨心,成就平等心,超越六道十法界,這就叫得度。這十個綱領叫十度,度就是度脫生死輪迴,度脫十法界,而入一真法界;在我們念佛人講,「入彌陀願海」,這個實實在在不可思議。

  末後清涼大師給這一段做了一個總結,精進能伏煩惱,這個話說得好。因為我們在平常遇到一些同修,談話當中都來訴苦,念佛伏不住煩惱,煩惱愈念愈多,功夫愈來愈不得力,這個情形很普遍,而且很廣泛。可見得大多數同修都有這個麻煩,我們讀這一段經,這經就有受用。為什麼還有這些麻煩問題解決不了?你不夠精進,你想想看對不對?不精進就是懈怠、懶散,還要功夫成就,哪有這種道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什麼叫精進?古人講這一句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透,這叫功夫。實在說這兩句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淨念相繼」,那就是精進。所謂淨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你這個念就是淨念;你要是有疑惑、有夾雜,你這個念不清淨。相繼就是精進,一句接著一句,念得快慢沒有關係;快念就是一般講的追頂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著念,追頂念佛;通常一般人念的比較慢一點。與快慢沒有關係,要緊的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有工作的時候,工作如果需要思考,那你就把佛號放下,你去辦事;如果你的工作不需要用思考,那你一面工作還是一面可以念佛,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

  我們同修當中過去有幾位開計程車,他來問我:「開車可不可以念佛?」不可以念佛,你要精神著重在路況,不要出了事情。有一位曾經跟我說,他載一位客人,因為念佛把路走錯了,繞了很大的圈子,他還算不錯,佛教徒收人家的費用收得很少。我說你雖然是收得很少,但是你耽誤別人的時間,你還是對不起人。所以我就教給他,像這種狀況之下,你的精力要集中的時候,你就不能夠念佛,佛號放下,專心做你的工作;工作停掉之後,你的佛號就提起來。這個樣子你工作也做好了,佛號也念好了;萬萬不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實在講佛也沒有念好,工作也沒有做好,這是錯誤。真正做到工作不礙念佛,念佛不礙工作,那你已經不是普通人了,你已經是菩薩了。凡夫做不到,要曉得我們是凡夫,經上講的菩薩境界,我們聽了點頭懂得就行,學不得,學不到的!學佛不能夠躐等。我們這樣做法就是精進,就能夠伏煩惱。

  而禪定也就是此地講的三昧,三昧能夠降伏情執。世間人修行功夫再好,為什麼出不了三界?縱然精進很如法,情執要是不斷,這是一條繩索,把你捆綁在這個地方,你還是走不掉。就像輪船一樣,那個鐵鍊錨拴在那裡,它怎麼樣發動,它還是離不開。情執要用禪定。而智慧能成就佛法,佛法是明瞭、是覺悟,有智慧,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所以這三條,精進、禪定、般若,這叫「決定勝道」。勝是殊勝,決定是殊勝的菩提道。慧裡面有權、有實,稱之為「妙法」。

  今天我們念的這一段,這一段裡面有三度。第一個是願,『大願迴向善御者』,「善御」,駕車的這個人;他統統以車子做比喻,大願迴向善御。善御是誰?善御就是我們自己,我們駕著這個大車,大願車,如同阿彌陀佛駕著,我們常常講阿彌陀佛駕著大願船,普度眾生;他用車,大願船、大願車都一樣,都是普度眾生的;度自己,也度眾生。清涼大師註子裡頭說得好,他說:「牛若有御」,牛在此地講牠是個動力。「隨心能到。行若有願,無事不成。能向眾生菩提實際」。這就是迴向三處。我們學佛尤其是學淨土,淨土法門我們現在可以肯定,是無比殊勝的法門。在出世法裡頭,佛講過無量法門,無量法門當中第一殊勝。修學這個法門的人心量要大,不要單單為自己,為自己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怎樣能保證自己往生?我們常講的必須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阿彌陀佛的心願,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要把我們的心打開,不要念念想自己,念念想一個家,這個不行。學了佛,念念想我這個道場,太小了!念念都要想到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修學點點滴滴為誰?為法界眾生,希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同生淨土,我們要把功德這樣迴向,你的心量自然就拓開,這個方法妙絕了。他不叫我們斷煩惱,他教給我們拓開心量,而拓開心量的方式,就是叫我們起心動念都要想到盡虛空遍法界。「迴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是我們求學的目標;宗門講明心見性,淨宗講理一心不亂,就是實際。而《無量壽經》上講的三種真實,「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實際,我們就是求這個。菩提是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其他都不為,我們就是為了這個。這個樣子,世出世間法你自自然然就放下,世出世間的事沒有不圓滿的,沒有不成就的,這是講「願」。

  第二句『總持諸法堅固力』,比喻裡頭,車有能力運載,由於車輛的堅固,它才有運載的能力。同樣的道理,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法若不散,在總持力」。這個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散就是不成就,不散那就成就了。怎麼會成就?總持的力量。總持的力量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專心致力,你的心力能夠集中,能夠專一,哪有不成功?無論做什麼事情,你能夠專心去做,一心一意去做,世出世間任何一法,你都會有成就,顯示出你的能力。最怕的是散亂,一會想東、一會想西,一會想做這個、一會想做那個,那你就不能成就。佛法的修學也是如此,法門無量,又想學這個,又想學那個;經論眾多,又想遍讀,又想廣學,那你是一樣都不能成就。

  我們不但看到古德,在《華嚴經》這部分裡面,世尊為我們顯示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法身大士,他怎麼成就?專攻一門,每個人都專攻一門。而實在說一門成就了,一切法門都成就,就怕你一門都不能成就。為什麼說一門成就了,一切法門都成就?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講成就是成就什麼?剛才說過法門眾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你要曉得,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不相同,他成就的是什麼?如果用經教上講,他成就的是戒定慧;假如就淨宗來說,他成就的是清淨平等覺。你想想看,你這一門成就清淨平等覺,原來門門都是成就清淨平等覺,那你怎麼會不通?你自然就通了。

  這個好比用車做比喻,車裡面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輪,輪外頭是圓周,圓周就是代表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成就是什麼?中心,那個圓心。你在圓周任何一點,我們今天在幾何學上講,你要用垂直線一定達到圓心,有這個成就;到達圓心,全部圓周你不就都通達了嗎?沒有達到的時候,與其他的法門格格不入,彼此有障礙;達到中心點,一切通達。那個中心點在教上講就是戒定慧,在我們《無量壽經》上講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就是慧,所以經題上就三學具足。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心就不懷疑,你就會專攻一門,任何一部經,任何一個法門,能夠專一,鍥而不捨,一門深入達到中心點成就了,那就一切通達,就是這麼個道理。

  通達之後,他還守一門,那是什麼?那就是示現給初學的人看,這叫大慈大悲。實在講這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達到中心點,但是他還示現的是一門,這就是慈悲。這是教導我們如何修學能夠成就圓滿菩提,圓滿菩提,圓心,就靠總持力;總持力就是專心一致,沒有達到圓滿絕不改變,當然這個原理原則決定沒錯。可是我們是凡夫,無量劫來業障習氣很重,冤親債主不曉得有多少,這些冤親債主都可以說會來找麻煩。所以我們平常念佛、誦經,一定要跟冤親債主迴向,就是過去我錯了,我對不起你,跟你結了冤仇;現在我學佛覺悟了,我將我所修學的一切功德都迴向給你;我成佛之後,先度你們,就發這個願。希望我們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希望他不要來干擾,這個要有堅實的願力,你才能辦得到。

  如果我們冷靜的去觀察,我們的親戚朋友當中,同學、同事當中有病重的,你去看他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業障現前,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看到無常大鬼,白無常、黑無常。我過去有一個同學,我們是同班同學,前年過世。他在世的時候,他是榮總好像是住院組的組長,他是管住院的。我問他相不相信有鬼?他相信,他們醫院裡頭這些護士、醫生常常見到,如果那個病房裡頭出現無常走進走出,大概那個病人不出三天,他們見到了,跟《地藏經》上講得沒兩樣。

  病人在昏迷的時候,跟家人講他見到什麼人在門口,見到哪一個,所說的都是過去的一些熟人,我們常常看到這個現象。這是不是他真的家人來?不是,《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冤家債主變這個樣子來引誘他,帶他一道去,帶他去了之後,就清算鬥爭,就算帳、就報復,這個非常可怕。哪一個沒有冤親債主?所以臨終正念保持,那就相當不容易,而且非常非常重要。我們這一次將《飭終須知》,我把題目改了一下,《怎樣念佛往生成佛》,我們印了一萬冊,裡頭重要的地方,我都把它用紅筆劃出來,套色印出來,大家要細看。每一個人總不免這一條路,我們要早做準備,早辦資糧,世間全是假的,應當要放下,不要再去計較這個事情,辦自己的大事要緊。辦大事,大事辦妥,那就是示現給大家看;經上常常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你做樣子給人看。這很要緊,這個常識不能不知道,我們明瞭,依照這個方法去做,這一生決定往生成佛;不但永別六道,永別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是華藏世界的市區、中心點,最殊勝、最美好的一個地區,錯過這個機緣,那就太可惜。

  如果我們對於家親眷屬,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不能接受,他不相信,怎麼辦?《須知》裡頭說過這個原因,他業障很重,先給他念《地藏經》,念《地藏經》的目的在哪裡?念《地藏經》是念給他的冤親債主,是超度他們。換句話說幫助這個病人排除業障,目的在此地。業障消除之後,你再勸他念佛,他點頭,他就接受,這個事情很多。所以在不能接受的時候,還有懷疑的時候,念《地藏經》給他迴向,道理在此地。不是說我們改變法門,改變方向,不是的,它另有目的、有目標。因為那些冤親債主,你勸他往生西方,他也搖頭,他不相信;但是他在惡道裡頭有苦報,念《地藏經》的時候,他能夠減少痛苦。在幽冥界裡頭得到地藏王菩薩的加持,這是解冤釋結,怨結給他解除,是這麼一個道理。可見得願跟力非常重要。

  下面這一句,『智慧周旋常遍轉』,「智」是後得智,就是我們講的權智;前面講的般若智慧,那是根本智。《般若經》上常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也就是智慧的作用,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不起作用他無知,他靜止在那個狀態之下,他無知。無知不是白痴,白痴的無知,那個不行。他這個無知像鏡子一樣,照得外面清清楚楚,但是它是靜態,他不是不清楚,就是它並沒有起作用;這個作用是對別人的作用,不是對自己。自己一切清楚,一切通達明瞭,決定沒有障礙,他是自受用,不是他受用,他受用人家來問,隨問隨答。

  像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都是眾生啟請,眾生提出問題,佛立刻就回答,佛沒有去考慮考慮,想想看要怎麼答覆你,沒有!那個考慮一下,想想怎麼答覆你,那都落在意識裡頭去,那就不是智慧。落在意識裡面,就是佛所說的世智辯聰,他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沒有思考,不需要通過思考,你這一問立刻就回答。隨著你的分別而分別,隨著你的執著而執著,這叫隨緣;自己確實沒有分別,確實沒有執著,那叫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如永嘉大師跟六祖所說的「分別亦非意」,我們凡夫分別是意,意就是隨緣隨著變;他分別亦非意,隨緣不變,他不是意識,沒有落在意識裡。換句話說,他不是思考,隨眾生分別、隨眾生執著,他不是思考,他並沒有用第六識、第七識,而他所用的是四智菩提: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他用這個,所以說分別亦非意。

  當然這是入了境界的人,我們今天不行,我們分別還是意,我們執著確實是末那識;我們曉得這個原理,但是我們做不到,不是我們的境界。那怎麼辦?回過頭來老實念佛。我們今天唯一得救的一條路,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那就是我們的權智。我們真的有智慧選擇這個法門,一門深入。對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乃至於出世間的一切佛法,遇到了都不執著,人家不管怎麼談,我們合掌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自度度他,自度什麼?我沒有受你干擾;度他什麼?我們教你不要分別,老實念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自度度他,無量功德。有什麼好分別?有什麼好執著?千經萬論到最後都導歸極樂,都歸到念佛法門;我們有這種認識,那你就真的有智慧。

  所以他在此地,清涼的註解最末後的一行,「能隨水曲。願行有智,迴轉普周。具此後三,正覺疾滿」。這個後面就是願、力、智,你要具足這三個條件,無上正等菩提很快就圓滿。這一句話總結起來,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們常常提倡的隨緣而不攀緣。心裡面有個主宰,主宰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決定不變,在生活當中,工作裡面可以隨一切緣。而在本經善財童子就表演這一招給我們看,善財的五十三參,前面跟諸位說過,這五十三個人代表我們現前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從早到晚張開眼睛、豎起耳朵,都跟他們接觸。善財怎麼修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不變,生活、工作可以隨大家的緣,對自己沒有障礙。雖然隨緣,毫不染著,心地清淨光明,依舊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圓滿成就。

  我在過去與大家說過,我對於淨宗法門深信不疑,就是《華嚴經》的啟示。看到善財跟五十三位善知識表演這一套,我明白了,才相信古大德講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斷疑生信。所以具足後面這三個條件,我們成就就無比的快速。十波羅蜜是《華嚴經》上講的,一般大乘經上通常只講六波羅蜜。而六波羅蜜裡面,這既然是常說的,我們在此地也略略給它歸納一下。因為學佛的人真正希望這一生作佛的不多,求福報的人多,希望這一生作佛的人不多。修六度得六種殊勝的果報,你修布施得大富,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是經上常講的。這三種果報都可以用大富來包括,你富有智慧、富有壽量,所以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端莊,我們講相好光明,得相好、得善道。忍辱得能力,忍辱的人有能力,而忍辱也能得端正莊嚴。精進得壽量、得長壽、得禪定。而禪定得輕安,身心安穩,心定的人身心安穩;定功深的人縱然不出六道,決定生天。縱然是你那個定功,四禪八定沒修到家,有個小定,小定在欲界天生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四層天他們的定功叫未到定。定功沒有達到標準,達到那個標準他就進入初禪;初禪、二禪、三禪,那就生色界,不是生欲界。由此可知,欲界天裡面下面兩層,四王天跟忉利天是福報往生,修福而生,往上面去單單靠福報不行,還要有一點定功,才能生上面的四層天。

  由此可知,我們看許多古德的這些記載,說超度的這些事情,《梁皇懺》大家熟知。當年寶志公主持這個法會,超度梁武帝的妃子,她墮在惡道,墮畜生道。寶志公是誰?觀世音菩薩化身,這不是普通人。觀世音菩薩來主持這個法會,把她超度到哪裡?諸位要知道,超度到忉利天,不能超度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要你自己發願念佛才能往生,別人幫不上忙。如果說觀音菩薩超度我們,我們就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何必還要念佛?那就不要念了。觀音菩薩要不超度我們生西方,他就不慈悲了。一定要曉得,這於理講不通。西方世界一定要你發願求生,你自己不發願沒有辦法;勸你發願你不肯發願,那也無可奈何。於是我們恍然大悟超度是怎麼一回事情,這就清楚、就明白了。一定要靠自己,要明瞭事實真相,要通達這些道理,自己真正要發願求生,這才是穩穩當當的一條道路。

  定功能幫助你生天,而智慧能斷煩惱,轉煩惱為菩提,這是智慧。這是我們通常講,六波羅蜜對世間人來講,他的果報。《維摩經》上說,六度攝一切眾生,這個意思我們要懂。不但要懂,而且要認真學習,就是要去做。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們冤親債主很多,那都是有緣,緣裡頭有善緣、有惡緣,不管善緣、惡緣,總而言之一句話有緣。你要成了佛之後,過去的善緣你也度,惡緣也得度,就怕沒緣,沒有緣就沒有法子。因此我們明瞭之後,就要與一切眾生結善緣,善緣怎麼結?布施!四攝法裡頭第一個就是布施。你要學講經,你的法緣勝,為什麼勝?布施!你肯布施跟這一切眾生結了法緣,你講經聽眾當然就多,將來你成佛度眾也就多,一定要肯布施,與眾生結法緣。這個結緣果報殊勝,你的緣結得廣、結得多,你這個力量就大,幫助你的人多;你處處幫助別人,你在在處處就有別人幫助你,真的是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持戒清淨就能攝受毀戒的眾生,這一切都是講什麼?講身教,這不是言教,我們做一個榜樣給人看。別人不守規矩,我守規矩,我樣樣都守規矩;久而久之,那個不守規矩的人就被你的感化,你不必說他。譬如有人亂丟垃圾的習慣,我們決定不把廢棄紙張隨便亂丟,看人家丟,我們垃圾紙撿起來放在口袋裡,你讓他看到,不必說他;久而久之,他內心就有感觸,他就不好意思丟。所以起心動念,在在處處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好榜樣就是守法,決定不犯法、決定不違規,守規矩、守法,這是教化眾生。這個就是學佛,這就是行菩薩道,令一些作惡的眾生感動,那你就攝受這一類眾生。

  忍辱調心,心在不平的時候,用忍辱把心擺平,度那些容易發脾氣的眾生。我們在生活當中表演這一招給他看,他們不能忍,我們能忍,什麼都能忍;人為的加害能忍,甚至害你的人你能忍,他也會受感動,也會生慚愧心知道自己錯了,決定沒有報復的念頭,決定沒有瞋恚的意思。我們受了冤枉,其實哪裡有什麼冤枉?一報還一報,總是過去我欺負他,這一生他欺負我。所以你能夠想通了,受侮辱,自己心裡很安穩。他為什麼不對別人發脾氣,他不對別人,單單對我?總是過去有業因。不可能說有因沒有果,有果沒有因,那就講不通!這個因不是結在這一生,那就是結在前世。所以遭一切橫逆,我們應作這個帳消了,這一筆勾消了,你說這個心多自在,所以你的心永遠保持平靜。

  社會上人人都能忍,這個社會就安定,這個社會就有秩序,大家都能過太平日子。所以我們修忍辱波羅蜜,你想這個功德多大。前面講的都對自己的利益,現在講六度對社會、對一切大眾的利益,影響多大。明瞭這個道理,這個十條我們不能不修,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總綱領、總原則。

  精進是度懈怠,同修當中無論在家、出家,懈怠的人很多。你精進表演給他看,不要勸他,他看到你很認真、很努力,他就不好意思懈怠。平常我們念佛堂,念佛堂有這個情形,大家在一塊念佛,有很多年歲很大,六、七十歲老太太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年輕人看到不好意思,不精進不好意思,還趕不上老太婆、老阿公。而老年人看到年輕人精進的時候,他覺得不精進不行,年輕都精進,那我年歲這麼大了,再不精進來不及了。共修有這個好處,互相勉勵不說一句話,也不必勸人,你只要去做,就產生影響力,就攝受眾生,就能叫懈怠的眾生,覺悟發心精進。

  禪定度散亂,也就是說初學的人,我們一門深入表演這個樣子,能夠度那些一下手就廣學多聞,我們做樣子給你看,再看成績不一樣。我在新加坡教學,這些學生深深感受到,過去他們念佛學院念四年,我們新加坡培訓三個月;他說我們三個月的收穫,超過他們四年太多太多了。什麼原因?我們三個月一門,他四年要學十幾、二十門。我們時間雖然短,專精,他們時間雖然長,他是雜亂,那怎麼能相比?所以這一比較他就明瞭,深深體會到一門深入的重要性,三個月一門深入有這麼好的效果。如果能有三年一門深入,我常講這世界第一,你是專家了。譬如學一部《彌陀經》,你用三年的時間學一部《彌陀經》,你就可以說是全世界《彌陀經》的權威,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人曾經在這個經上用過三年?沒呀!如果有一個人在《彌陀經》用上五年,那你就是第二,你就拿不到第一;再有一個人用十年的時間,那你就變成第三。專攻一門深入。

  我們淨宗過去祖師,有一生專講《阿彌陀經》,講兩百多遍,這是表演給我們看,示現給我們看一門深入。度散亂也就是度那些心不定的學人,一天到晚打妄想的這些學人,什麼都想學的這些人,用這個方法去度他們,攝受這一類的眾生。以決定智慧度那些愚痴的眾生,你這一門深入這是決定智慧。無論什麼人給你講,你的信心絕不動搖;人家說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點頭沒錯是好,可是我還是一門深入,這就是決定智慧。

  對於其他任何一個法門讚歎,決定沒有毀謗,這個態度一定要有,一切法門都是佛說,你如果自讚毀他,你是毀謗三寶;別的法門是佛說,你毀謗佛,毀謗佛所說的法,毀謗依照那個法門修學的人,你不是謗三寶嗎?你這個法門修得再好,你毀謗三寶,你就產生障礙。換句話說,你的法門就不能成就,因為你毀謗三寶,你的心不平等、不清淨,所以一定要學五十三位善知識,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別的法門好,要根性利的人才能修,我根性遲鈍比不上別人,我修念佛法門;尊重別人、讚歎別人,自己謙虛,表演給他看。到三年、五年,他自己會發現,你有進步,他沒進步,他就慢慢體會到,你這個做法有道理,自自然然就跟你學習,這哪裡要勸?

  所以我們看到任何一個人,修學一切法門都隨緣,不必要勉強勸他修淨土,那就錯了。可是談話當中可以帶一帶,提示一下,他要是根性利的,他一下就轉過來;根性不利的,我們提一提,他也不致於反對,也不致於反駁,不讓他生毀謗的意念。如果強烈的批評引起毀謗,那就造業,彼此都造業,所以要保持著彼此都不造口業。不提醒他,我們對不起他,引起造口業,那我們又錯了,事在兩難。極力讚歎當中偶然提個一句、兩句,這樣就給他種善根。如果他那個法門再修幾年不能成就,他會想想從前你曾經說過的,這就給他重新去思考,重新去選擇,這叫善巧方便。

  六度我們認真去做,都攝眾生,都能攝受眾生,這就是大乘經上佛常講的受持、讀誦、演說。「演」是表演,表演是身教,做給別人看,不必講話;「說」,有人來問,那你詳細給他解說。這是我們修學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經教裡,常常這樣教導初學。我們再看後面這八首偈。末後這一句,我們講解省略掉了,這個意思很明顯,諸位一看就知道。這邊三首,最勝、妙法、速疾。我們看下面這八首,三十一面。

  【交絡普賢諸行網。悲心廣運能徐轉。所行無畏得安詳。令我載此無上乘。】

  普賢這一句是總說。『交絡』是比喻,交絡把它比喻羅網。古時候車上的裝飾,羅網用得很普遍,不但一般宮殿裡面有這個裝飾,豪華的車乘也有這個裝飾。羅網、瓔珞裝飾在車乘上,那是我們所謂的豪華大車。比喻普賢行,比喻得好!

  普賢行每一行裡面,我們在本經末後,普賢行願總歸納為十條,叫十大願王。每一願裡面都含攝其餘的九願,願願如是,這就是交絡的意思,也是交絡的現象、樣子。所以佛在這個大經上說,菩薩要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普賢行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悲心廣運」,大慈悲心真實、清淨、平等,這個慈悲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平等,不但對於有情眾生平等,對無情眾生也平等,這才能做到普賢。有一絲毫妄想分別就不平等。換句話說,如果用意識心就不平等,哪些人用八識(在《唯識》裡面講八識)?六道凡夫用八識,再給諸位說,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還是用八識,所以他不出十法界。如果不用八識,不用八識那就是轉八識成四智,給諸位說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去了。一真法界裡面的菩薩,那跟我們用心不一樣,他用心不是八識,不是五十一心所,他用的叫四智菩提。第六意識變成妙觀察智,末那識變成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變成大圓鏡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成就一切佛事的所作。轉八識成四智,這是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那我們要問怎麼個轉法?修普賢行就轉,不修普賢行轉不過來。

  『悲心廣運能徐轉』,「徐」是慢慢的,這個意思,這個「徐」在此地,清涼大師的註註得好:無緣,無緣大悲那是徐。無緣,沒有條件,我們對於一切眾生愛護、關懷,全心全力的幫助是無條件的,這就叫徐轉。有條件的就不行,有條件的依舊落在八識五十一心所裡面。換句話說,沒有超越十法界,縱然你是成菩薩、成佛,你是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你沒有超越;要用天台家的話,你是藏教的佛菩薩,你是通教的佛菩薩,沒出十法界。

  由此可知,清淨平等覺要緊,我們要練,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要學!學一點算一點,學多少算多少。怎麼個學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不要用分別心,不要用執著心,也就是我們常講,捨掉自己的成見,不要用主觀的態度去生活、去工作,用自己主觀的生活,那你就攀緣不隨緣。客觀,客觀裡面充滿了智慧,要知道主觀觀念是很糟糕的,我的想法怎麼樣,我的意思怎麼樣,我想怎麼怎麼,你看看我執多強,多強烈;念念把個「我」橫在心頭,這個很糟糕,六道出不去。六道怎麼來的?我執造成的。所以大、小乘經上都說,破我執超越六道輪迴,誰破我執?阿羅漢破我執了,不再有一個我的念頭。所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常常想人,不要想我;換句話,常常用客觀,不要用主觀;常常做一個局外人,不要做個當局的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要做個旁觀的人。最好的方法,常常要想我是西方極樂世界到這來觀光、來旅遊,我是客人,這個世界、這個事情與我都不相干,你自然就客觀,就不主觀,來作客的。樣樣都不執著,有也好,沒有也好,反正過幾天我就離開了,客人就走了!一切都不要計較,一切都不要執著,這樣才能做到能徐轉。

  第三句:『所行無畏得安詳』,「所行無畏」,清涼講得好:「不疾而速」,就是慢慢很徐緩,徐緩裡面的進度比什麼都快,真的能夠超越。無畏什麼?「不畏眾生難可化故」。《地藏經》上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你不在乎這個,為什麼不在乎這個?沒起心、沒動念!你覺得這個眾生真難度,你就起心動念了,你的心已經不清淨了;你清淨平等客觀,哪裡會有這種念頭產生?那你教化眾生自自然然就如法。所以「所行無畏」,如諸佛如來示現沒有兩樣,所以得安詳。

  清涼引舊經,舊經梵本裡面沒有安詳這個字樣,梵本裡面是,「寂靜行中勇猛修」,而在《六十華嚴》裡面是,「所向皆無性」。這說明無緣,無條件,能快速的精進。這個理很深,但是並不是不能體會。無條件確確實實能快速精進,這個精進達到清淨平等覺。你有條件的時候,這個清淨平等覺是造成了障礙;無條件,這個障礙就去掉。用在念佛法門上,快速得功夫成片,快速得一心不亂,這就是成就;這個成就非常明顯,非常顯著,『令我載此無上乘』。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