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七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17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面,最後一行看起。向下這個偈頌,從第十八首一直到第三十六首,所說的是「歎法求乘」。因為這段經文很長,所以清涼大師在經文的前面,特別為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使我們對於下面的經文,在沒有讀誦之前先有一個概念。請看這段文字,這是清涼大師的註解。

  「第二」,這是偈頌的第二大段。前面有十七首,是善財童子向文殊菩薩求法,我們都曾經讀過。從經文當中,我們很清楚的看出,一個做學生的人,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求學,來事師學道。所以這段文字,字字句句都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沒有讀這個文之前,都感覺得自己很不錯,好像也是發的真誠心在求法,念了善財童子這段經文之後,再跟我們自己比較比較,我們的心態,比他差遠了,難怪人家一生成就,我們一生潦倒。原因在什麼地方?讀這個經文要細心的去檢討,人家的長處在哪裡,我們的缺失在什麼地方?能夠改正自己的缺點,效法別人的優點,我們也能在這一生成就。

  這一段文,「大悲為轂下」,這底下的經文開頭一句是「大悲為轂行願輪」,是從這以下,所說的是「歎法求乘」,前面是讚歎老師,讚歎文殊師利菩薩,求他慈悲來幫助我們。這以下是讚歎佛法,所讚歎的是究竟圓滿的一乘法。這個地方,乘是大乘,華嚴宗所講的實教大乘。因為華嚴,過去賢首、清涼在判教的時候,將大乘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權教大乘,一種是實教大乘,實是真實,實教大乘也叫做一乘。諸位有聽說這種名詞,一乘法,一乘法就是賢首家講的實教大乘。他求的是這個,這個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佛法。「帶喻說法」。善財童子這個偈頌裡面都有比喻,每一首都有比喻,所以是帶著比喻來說法的。

  「謂前失正道,常行邪道,猶如步驟。今修萬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車」。清涼大師他老人家也帶喻說法,經文帶喻,他也用比喻。這個大意是講,善財童子在沒有遇到文殊菩薩之前,行的是邪道不是正道,過去走的路錯了。從前失了正道,常行邪道。下面這一句是比喻,猶如步驟,好比是步行一樣。什麼叫正道,什麼叫邪道?邪正的標準在哪裡?這一點非常重要。《華嚴》是圓教一乘,如果你走的是究竟圓滿的菩提道,那就是正道。如同世尊在《法華經》上所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它的標準高。你行的是一乘道,這就是正道,如果你行的是三乘道,那都算是邪道。我們要曉得,它這個標準之高,因為你行邪道,不能證得無上菩提。所以聲聞乘、緣覺乘、權教菩薩乘都不行,都不能證得無上菩提。善財遇到文殊菩薩,要求的是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其他的乘。現在他遇到文殊菩薩,接受文殊菩薩的教導。今修萬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車。從前是走路,現在跟文殊菩薩一起坐車,這是比喻現在修行。

  萬行這個「萬」不是數字,數字一萬並不多,這是形容詞,一切的行持。我們在佛門裡面常常看到、常常聽到,菩薩修的六度萬行。六度,那個六是實實在在的六條,萬行這個萬字是個虛字不是實字,是形容詞,說的什麼?實在講,就是說的我們生活,我們從早到晚,言語造作、起心動念,統統包括起來就叫做萬行。一天是從早到晚,實在講,連睡覺他還會作夢,作夢也在萬行之一,也包括在其中。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從我們出生到壽終,一生,實在說豈止一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生生世世,你的身口意所有一切的活動,就是這兩個字全部都包括了。過去沒有遇到文殊,的確是邪道邪行,尤其是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造六道輪迴的業因、業緣、業果,跟《地藏經》上所講的沒有兩樣,我們天天幹這個。

  一個人隨著年齡成長,對於你周邊的環境感觸愈來愈深,年輕人感覺很淺,年老的人感覺的就很深刻,才知道佛在經上講的「苦」。三界統苦,欲界更是苦不堪言,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有什麼值得計較的?知道是苦、覺悟到苦,這在佛法講,這個人開始覺悟,始覺。有些人一生真的叫醉生夢死,死了他還不知道苦,那就是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遇到佛法,特別是遇到《大方廣佛華嚴經》,說實在話,遇到其他的經典,你的起心動念一切行為,未必樣樣與正道相應,這是實實在在的話。遇到《華嚴經》之後,假如你對於《華嚴》的理事性相,都能夠通達明瞭,那可以說,你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與正道相應。這是不可思議的經典!

  在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古來大德公認的,《華嚴》叫「大不思議解脫經」,大不思議經,真實究竟圓滿的法輪。我們能夠遇到,這不只是三生有幸,世間人常講,希有難逢的事遇到,三生有幸,這不止!開經偈講,「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是三生,這個話一點都不錯。而開經偈就是為《華嚴經》寫的,什麼人寫的?武則天寫的,武則天當時作皇帝,就是我們中國少有的女皇帝。她作皇帝的時候,翻譯《華嚴經》,實叉難陀到中國來,《華嚴經》第二次翻譯;翻成之後,稱為《唐經》,唐朝翻譯的一共八十卷,我們現在讀的《八十華嚴》。這個經翻完之後,送到她那個地方,她在經的封面上題了這四句偈,叫開經偈,「百千萬劫難遭遇」。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機緣,很不容易遇到。請看下文:

  「此十五偈,總說一車體用莊嚴」,善財童子是用偈頌,偈頌裡面用車做比喻,一共有十五首。到三十二首,這一共十五首,十五首分成三段。說一輛車體用莊嚴,用這個來比喻一乘了義的大法。「而偈偈有結」,每一偈都有一個結。「顯隨一行皆是一乘」。換句話說,無有一法不是一乘,無有一物不是一乘,無有一事不是一乘。譬如我們早晨起床,穿衣是一乘,洗臉也是一乘,吃飯也是一乘,你要是通達了之後,你就入一真法界,一乘就是一真法界。「或事或理,或因或果,總合為一不思議乘。一運便能一切皆運」。這個運也是比喻,比喻運載的意思,把我們從凡夫地,運載到成佛的地。凡夫一生圓滿成佛,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其他任何經上都沒有這個說法,沒有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顯。一運一切皆運,這是總說下面這十五偈的意思。

  「文且分三」。十五首偈分為三段。「初四偈求萬行利他普濟乘」。就是第十八首到二十一首,下面這四首。這四首是求菩薩的六度萬行,普利法界一切眾生,真的是如佛度一切。第二段有三偈,在第三十面,諸位看有三首偈,這是三首偈第二段。「求十度自利圓滿乘」。這個地方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一般在三乘法裡頭常講,自度度他,你看,把自度擺在前面,把度他擺在後面,自度而後才能度他,這是三乘法裡所說的。一乘法裡頭不是這個樣子,一乘法先度他後自度,因為度他就是自度,你要不發心度他,你的自度就不圓滿。所以說自度度他,自他都達不到圓滿;如果度他自度,這兩樣都達到圓滿。這個意思很深。

  我們要學究竟了義的佛法,起心動念不要想自己,想一切眾生。我們早晨起來穿衣吃飯,穿衣吃飯也想一切眾生。我穿衣是為一切眾生穿的,我吃飯為一切眾生吃的,你就一運便能一切皆運。穿衣不是妝扮自己,吃飯不是養自己的色身,這個念頭什麼時候能把它轉過來?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示同修,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是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的。佛法在哪裡?佛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在日常生活,不管有人看見,沒有人看見,你都要存這個心,都是這樣做。人沒有看見,鬼神有看見,眾生不只是人,鬼神比人多不知道多少倍,我們看不到他,他看到我們,諸佛菩薩看見,三乘聖者們看見,所以起心動念、生活起居,都要為眾生做好樣子。穿衣,衣服穿得整齊乾淨,這就是好榜樣。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你看現在這個時代年輕人,中國、外國穿的衣服,衣上那些花紋,你們去一看,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在哪裡?你看看穿衣服滿街走,這怎麼得了!我們穿衣服,就要給他做個樣子,讓他在不知不覺當中,向我們學習,我們決定不能學他。我在外國看到衣服上印的這些花紋非常恐怖,所以我就想到我們做T恤的時候,印阿彌陀佛。溫哥華有一位金石家,陳風子老居士,今年也八十多歲了,他刻的東西刻得很好,他替我刻了大概有二、三十枚石頭章,我把它放大,我們要大量做。穿這個衣服,就是給人做樣子的,我們衣服穿得很樸素、很乾淨、很簡單,不必奢華。生活規規矩矩,飲食起居都有節度,這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給眾生做好樣子,你要存這個心,這是菩薩心、這是佛心。佛菩薩度眾生,不一定是言說,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生活就是表演。你在哪個行業,就那一個行業做最好的榜樣。你是什麼樣的身分,就在你身分當中做一個好樣子,這叫行菩薩道,這就叫常行正道。同彼安車,那你跟諸佛菩薩同一輛車,這個意思就是同願同行,跟佛菩薩的行持是一樣的,都是表演給眾生看的,讓眾生看到你們的生活行為,聽聽你們的談話,覺悟回頭,也能行正道,這就對了。所以先利他,後自利。

  第三段有八偈,二十五到三十二。「求二利滅障廣大乘」。自利利他,才能消除自己的業障,這個業障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然後才能圓滿菩提,這是下面三段經文的大意。再看底下,「若依行布,此之三段,初一地前,次一地上,後一地後」。行布,這是佛學裡面的術語,它的意思就是次第;按照這個順序次第,行布叫次第,就是次第跟圓融是相對的,圓融沒有次第。我們舉個簡單的比喻,我們講堂在五樓,你們諸位從樓梯一步一步上來,就是行布;你們坐電梯上來,就是圓融。《華嚴》裡面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兩個沒有障礙。初一就是第一段,這裡頭分成三段,十五首偈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講地前,就是三賢位的菩薩。次一就是當中,當中這三首偈是地上菩薩,登了地的菩薩,初地到等覺。末後一段是地後,地後也可以說是佛的位次上,也可以說等覺菩薩,因為通常我們講地,講十地,十地之後就是等覺,所以等覺也能稱地後。這是從順序上看,這三段有這三個意思,淺深不一樣,愈往後愈深。「而諸位互融」,這個意思一定要懂,然後你才曉得,佛法是活活潑潑的,它不是死呆板的。雖有次第,但是它圓融。「合為一乘,圓修無礙」。這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地前菩薩修行的行門、功德通地後,地後菩薩修行的通初發心的,初後圓融,圓修無礙。

  下面從比喻說,「如離輪轂輻輞等外,更無別車」。此地舉的車,諸位要懂得,跟我們現在的車不一樣。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是三千年前古時候的印度,要看我們中國春秋時代,至少是周朝。釋迦牟尼佛出生在我們中國周朝的時代,你到故宮裡面看看那些車的模型,在圖畫裡面看看,那是那種的車。他這裡面所講的,你才會懂得。車有輪,輪是最主要的,輪是總說,輪是講的總相,車輪。這裡面講轂輻輞,這個是輪的部分。轂是什麼?轂是輪的軸心,車輪裡面那個橫的木頭,安裝兩個輪的時候叫轂。輻是從轂,用直的木頭到它的個軸,這個當中有很多輻,那個叫輻,這直的木頭就是圓周跟圓心連接起來,這個部分叫輻。輞?輞是周,我們現在講輪胎,外面、最外層,落地的這一層叫輞。這是三大部分,一個輪一定有這三大部分組成,輪是講的總相。車要是離了輪轂輻輞,那就不能叫車了。「離萬行外,無別乘體」。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體是什麼?體就像一輛車它的輪轂輻輞等等,用這個來比喻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身語意的造作。

  「因果交徹,事理該融。不同餘宗,體嚴各異」。《華嚴》裡面所講的,因裡頭有果,果裡頭有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它沒有斷的。理裡頭有事,事裡頭有理,所以它是圓融的,這才是圓滿。後面兩句,跟其他宗說法不一樣,其他宗所講的都偏在一邊,或是偏在理,或是偏在事,或是偏說因,或是偏說果,所以體嚴各異。不像《華嚴》講的這麼圓滿,它是給我們講的整個的生活,面面都說到。這是底下這一段經文,先做這樣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有這個概念了,再看下面經文就容易懂得多了。請看第一首:

  【大悲為轂行願輪。信轄深固堅忍軸。淨功德寶真實轅。令我載此菩提乘。】

  這裡面所說的,都是輪裡面部分的相。『轂』就是車輪中心的圓木,這個圓的木頭兩旁邊安著車輪的,那個叫轂,這是輪裡頭最重的一部分,現在的車也是如此,最重要的部分,輪就是安裝在轂上。菩薩把這個事情比作大悲心。你要度化眾生,度化眾生的動力就是大悲,沒有大悲心,你就不可能去幫助別人。諸佛菩薩無有疲厭的在十法界示現,演說種種法門,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他為什麼?世間人每天很忙碌的去工作,為什麼?為了賺錢,所以世間人會動,動得很起勁,名利在推動你,你要是沒有名、沒有利,你什麼也不想幹了,你還會去幹嗎?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他也不要名也不要利,而且諸佛菩薩,給諸位說,他示現在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無論在哪一個行業,他都非常精進、非常努力、非常認真,做這個行業的領袖,做這個行業的榜樣、模範,他確確實實沒有名聞利養,那是菩薩示現。什麼力量推動?大悲心,大悲就是輪裡頭最重要的轂,最重要的這一部分。

  『信轄』,轄是車軸前面的鐵件,像我們現在輪裝在這個上面用螺絲,現在用螺絲,就是這些東西,把它固定在轂上,固定在軸上,軸才是那個橫木頭,安裝輪的那一部分叫轂。一個橫的車軸,安裝輪的頭的地方叫轂。轄就是現在講的螺絲,把它固定。『深固堅忍軸』,那是貫穿車輪中心的,這是運載承受重量的,這是軸。所以軸跟轂,一個是整體,一個是兩頭,裝輪子的兩頭這叫轂。他用「信」來表轄,用「堅忍」來表軸,這個很有道理。大悲心在推動,沒有堅忍,你承擔不了,特別是跟這些凡夫眾生往來,這些人不講理的,你對他好,他未必感謝你。你看地藏菩薩在《本願經》講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你要沒有堅忍,你怎麼能度得了這些眾生?沒有堅忍,大概被眾生氣都氣跑掉了,那還能成菩薩嗎?菩薩能忍、堅忍。

  『淨功德寶真實轅』,「轅」是車上駕車的扶手,古時候駕車的扶手,現在沒有了,現在大概是方向盤,這個轅可以說是方向盤,這是駕車的方向盤,也可以扶手,也可以能夠指揮車輛的角度,控制它的方向。所以他用的全是比喻,比喻裡頭顯法,菩薩要想度化眾生,要想幫助一切眾生,這是我們要學的,我們要有大悲心,要有大願心。「大悲行願」,行願特別是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平等的,是清淨的行願,普賢行願裡面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厚此薄彼。我們要有信心,要有堅固的耐心,有清淨的功德。

  「淨功德寶」是什麼?就是指前面大悲行願、信心堅忍,統統具足,雖具足而不著相,那就清淨了。如果具足,還念念執著,我有大悲心,我有普賢願,我有信心,我有耐心,來幫助一切眾生,你的我相人相都沒空掉,你雖然行菩薩道,你這個菩薩是三賢位的菩薩,是權教菩薩,不是一乘菩薩。一乘菩薩淨功德寶真實轅,雖然幫助一切眾生,心裡頭若無其事,絲毫都不染著,這樣才能真正的利益眾生。這三句是讚歎佛法,讚歎一乘大法。

  『令我載此菩提乘』,這一句是求願,希望文殊菩薩把這個大法教給我,我也能像菩薩一樣成菩提乘。再看底下這一首:

  【一切總持圓滿箱。慈愍普覆莊嚴蓋。妙辯才音鈴震響。令我載此最上乘。】

  這首偈子裡面一開頭也是比喻,『箱』就是車廂,古時候的車也有車廂,車廂是人坐的地方,用這個來比喻一切總持。『一切』是指一切法,『總持』是講綱領,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面,我們掌握到它的綱領,掌握到它的原則,這是非常重要的。你自行化他決定就不會有大的差誤,你掌握住這個原則。這些原則是什麼?在本經裡面,就是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這是這些一乘菩薩們的生活綱領,起心動念待人接物,都不違背這個原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這是一切總持。普賢大行裡面(就是十大願王),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一直到普皆迴向。所以在《華嚴經》裡面講一切總持,文殊、普賢這二十法就圓滿了。

  如果說得更簡單一點,那就是常講的戒定慧三學,這二十條都不出戒定慧三門。如果要依我們《無量壽經》的綱領來講,就是清淨平等覺。諸位仔細想想,這二十條也不外乎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這在佛法講開合不同,合,歸納起來講總綱領;展開那就是如何在日用平常當中,你怎麼樣去做,而且這個做都是活潑的,也不是死呆板的,因人、因事、因時而異,各個不同,都是正行。這個正的標準是覺悟眾生,利益眾生,這就是正行。過去用這個方法能利益眾生,現在用這個方法不能利益眾生,拿過去的方法用在現在,你就錯了,那就不叫正行,邪行了。同樣一個道理,現在這個方法能利益眾生,把現在這個方法假設拿到過去,行不通。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對於我們現代的生活,對於我們自己現前的生活,決定有殊勝利益。如果我們覺得佛法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都變成死的,那你全錯了。《華嚴》上教你,「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們舉個例子,早年,說這個話總得十幾、二十年前,好像是民國五十八年,我在佛光山教書,時間不長,我在山上住了十個月。那個時候的佛光山是荒山一個,建築物只有一棟,那是最早的叫東方佛教學院,有三十多個學生。那個時候在那裡擔任教書的有唐一玄居士、方倫居士、會性法師跟我,星雲法師也上課,我們幾個人在山上教書。當時山上有一百多個學生,大概有十幾個,將近有二十個人有肺病,肺病很麻煩,會傳染。唐老居士是醫生出身的,很好的大夫,那個時候跟我們在一起,他已經八十歲,七十幾將近八十歲。我們對他都很尊重,他就勸這些學生吃大蒜。這些學生嚴格守戒,絕不破戒。他叫星雲法師勸他,星雲法師跟他們講,不聽;回來搖頭,不聽,這就是錯誤。

  大蒜是治肺病最好、最有效的東西。唐一玄居士那時候就給我們講這一段的歷史,早年肺病是絕症,沒有藥治療,這個藥物治療發現是在北京協和醫院,這是外國人開的,很大的一個醫院。他們遇到一個肺病,大概是第四期,沒辦法救了,所以就交代家人把他隔離,因為它會傳染,他想吃什麼東西,盡量給他吃,給他診斷,壽命只有三個月。所以家人抬回去之後,就把他放在菜園,大陸上中國鄉下的菜園,菜園裡面有菜寮,搭個茅蓬,晚上有人在那裡看守,怕人家來偷菜,菜園很大。就把他送到那裡住,每天三餐飯送給他,他就住在那裡休養、養病。

  菜園裡種的大蒜很多,他吃到這個很舒服,每一餐他都吃,把它當水果吃。他吃了三個月的時候,氣色是愈來愈好,精神體力愈來愈健康。再搞了半年,六個月了,他們家裡人對醫生講的話懷疑,不相信,把這個人再送到醫院。醫院一看嚇呆了,這明明三個月死的,怎麼會活起來?於是醫院就展開調查,到他住的地方,飲食拿來化驗、來分解,都找不到原因,最後就問他:「你還有吃什麼東西?」他就想:「沒有啊!我在菜園裡,除了家裡送三餐飯來,什麼東西也沒有」,結果最後想想,「蒜種的很多,我每天吃大蒜。」於是就在大蒜裡化驗,這才找到治肺病的藥,治肺病的藥是大蒜裡頭提煉出來的,肺病才有救了,才有了救藥。

  這些人有肺病的時候,大蒜當藥用這是開緣,不是破戒,是開戒。受戒連開遮持犯的意思都不懂。你不肯開,你這個肺病再傳染給別人,你不是害人嗎?你自己病苦,還要人來侍候你,你不是找人家麻煩,哪裡有慈悲心?這叫顛倒錯亂,這個不通!所以諸位一定要懂得。但是蒜一定要生吃,熟吃就沒有這個效果,就不能治病,一定要生吃;生吃當然很難吃,把它當藥吃,不是當糖吃,它治病的。

  現在外國人吃蒜一天比一天多,什麼原因?飲食裡頭有毒,現在全世界農作物裡頭都用農藥,外國人用農藥比我們台灣用的量少,還是用,為了防止疾病,所以外國吃生蒜的也開始,也普遍了,都是防止疾病。現在醫學提出報告,大蒜生吃對我們人身體每一個部位都有好處,只有對眼睛不利,除對眼睛之外,對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好處。我們吃這個,跟世尊在經典裡面講的戒律的意義不相同,經典講的五辛,是你大量的吃會產生副作用。我們一天吃幾片,產生什麼作用?就跟酒戒一樣,酒喝醉了才出事,你酒喝一杯不會醉,沒事。一定要懂得世尊制戒的因緣,制戒的用意在哪裡。我們為自己身心健康,不找別人麻煩,你生病很多人侍候,那找人麻煩,所以藥用是正常的。連這些道理都不懂的話,還學什麼佛法。你真正持戒,那我也得佩服你,那個真正要緊的戒,連沙彌戒身上都不能拿錢的,拿錢就犯戒,那他鈔票一把一把往身上裝,他怎麼不犯戒?這莫名其妙!該執著的他不執著,不該執著的是拚命執著,簡直叫鬧笑話!所以佛法一定要清清楚楚,要搞明白,不能錯解了佛的意思。佛的戒律,條條戒律都是活潑的,每一條戒都有開緣。這是講總持法門,你抓到總綱領,這就是「圓滿箱」,箱表受用。

  『慈愍普覆莊嚴蓋』,在從前車不像現在,現在的車叫房車。從前的車它有個廂,但上面是空的,它上面用傘蓋,遮太陽、遮灰塵、遮風雨,它有個蓋。蓋是慈悲心、慈愍,普覆就像莊嚴蓋一樣。『妙辯才音鈴震響』,車有裝飾,四個角都掛小鈴鐺,走起路來都有音聲,把這個比喻辯才,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用這個比喻。『令我載此最上乘』,你看末後這一句,無論用的什麼字眼,都是一乘法。菩提是一乘,最上是一乘,摩訶衍是一乘,都是說的一乘法。前面講,每一偈末後都有結,都結到一乘法。再看下面一首:

  【清淨戒品為茵蓐。】

  『茵蓐』是坐墊,茵蓐本來是用很細的草,很細、很軟的草編成的坐墊,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椅墊。因為從前的車是用馬拉的,馬車,輪也不像現在車胎是橡膠的、軟的,從前輪是硬的,木頭外面包的是鐵皮。你曉得那個走起來路又不平,那個坐起來不舒服,所以一定要用很軟的墊子,這個墊子『清淨戒品』,把這個比喻坐墊。

  【諸妙三昧為采女。】

  這些『采女』,過去出門有車,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家養不起車馬,都是一些大富長者、達官貴人,他們出門乘的鑾駕,就是車乘,皇帝出去乘的車叫鑾駕。前呼後擁,有這些采女在旁邊照顧,車的兩旁邊都有人照顧,那個馬的速度並不很快,這是把『諸妙三昧』,三昧是正受,這是種享受。

  【法鼓洪音警有情。】

  這是比喻擊鼓。朝廷裡面的大官出巡的時候,前面有鑼鼓,像現在講有樂隊開路。現在也一樣,你看外國有元首、達官貴人到台灣來訪問,我們有警察開道,也有警車在前面開路。開路意思是什麼?也就是警告行人後面有車隊來了,請他們讓開道路。從前也是這個意思,地方官員出巡的時候都是有開道。諸位如果在電視劇裡面看到,中國古時候縣市長出巡都有開道。這個用意是警覺有情眾生,幫助他破迷開悟。末後,

  【令我載此摩訶衍。】

  『摩訶衍』三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大乘。此地這個大乘也就是一乘法,實教大乘是摩訶衍。末後這一首:

  【具足四攝無盡藏。】

  四攝法是攝受眾生的方法,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我們講一個不好聽的話,控制、攏絡信徒的手段,讓你不要跑了,有這個意思在。佛菩薩他的目的何在?目的是要給你真正殊勝的利益,所以它不是個壞事情。他是善心善意來對待你,唯恐你把學習的機會失掉了。怎麼樣掌握你,不至於將學習中斷,所以這是善意的。四攝就是有四種,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第一個是布施,布施跟眾生結了善緣,給眾生有了恩惠,我常常布施給你們,我講經你不來聽不好意思,這是一種手段。

  我在外國法緣都很好,特別在新加坡。演培法師去年過世了,前幾年他曾經就問過我,他請我吃飯,吃飯的時候問我,他說:「淨空法師,你的法緣很好,你是怎麼做的,能不能教給我?」我跟演培法師很熟,老朋友,他到台灣來都住杭州南路,我招待他。我就告訴他,我說很簡單,布施。我去講經,人沒有到,布施的錄音帶、錄影帶、經書堆積如山,每個人來的時候,隨便拿,沒有限制,你拿的愈多愈好,只要你拿得動。演培法師一聽就皺眉頭,他說:「我不行!我好孤寒!」新加坡人叫孤寒,就是小氣,捨不得布施,不肯跟人結法緣,那怎麼行?頭一個就是要跟人結法緣。

  第二個愛語,愛語並不是講好聽的話,好聽的話一面奉承人、巴結人,那個沒有意義。愛語就是真正愛護眾生的言語;換句話說,對他有真實的利益,有好處,這才是愛護他,所以不是奉承,不是說好聽的。出之於真誠,愛護大眾,教導大眾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在經上字字句句都是愛護我們,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這是第二種攝受眾生的方法。第三種利行,就是我們所作所為,對於眾生決定有利益。利益大眾、利益社會、利益這個地區國家,大家才歡迎你,才不會排斥你。如果你所作所為,跟他們的利益有衝突,那你就錯了。

  第四種同事,這是最高明的手段,這個手段大菩薩可以用,我們初學的人不能用。初學的人,我們的定力智慧都不夠,所以善法我們可以隨著學,惡法我們要遠離。假如你有定慧,有這個能力,惡法也可以行。為什麼?度那一類眾生。譬如說,我們講經說法,那個喜歡跳舞唱歌、喜歡打麻將,決定不會來聽經,拉也拉不來,請也請不來。那菩薩怎麼辦?你喜歡打麻將,我也會打,天天陪你打麻將,而且打麻將打得到家,常常都贏錢,你都輸錢。他最後一定向你請教:「你這個牌這麼好,你是從哪裡學來的?」「我是從《華嚴經》上學來的。」你看看,他馬上就來聽《華嚴經》。為什麼?學了《華嚴經》,打牌會贏錢,這真的不是假的,實實在在的。你喜歡跳舞,我也會跳,跳得比你高明,足夠當你老師,從哪裡學來的?《華嚴經》上學來的,這叫同事。

  可是你沒有這個本事,你要陪他去玩的時候,你就退轉,你被他拉回去了,那就壞了。所以四攝法裡,前面三個我們可以學,後面一個,那要看看你有沒有本事。你要沒有本事也去幹,恐怕你度不了眾生,反而被眾生度跑掉了。所以佛、大菩薩,他這四種方式,能夠普度一切眾生。你什麼樣的嗜好毛病都不在乎,我可以跟你一起幹,在這裡面來引導你,來轉變你,教你回頭。『具足四攝無盡藏』,這個四攝之德就好像無盡的寶藏一樣,一定能夠普度法界一切眾生。

  【莊嚴瓔珞功德寶。】

  這是比喻,四攝就像『瓔珞』一樣,車的四面垂掛著這些裝飾品,莊嚴這輛車。

  【自他慚愧為羈鞅。】

  『慚愧』,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善心所,在這個地方用『羈鞅』做比喻。羈是馬的勒口,因為車是馬拉的,馬在駕車的時候,牠的口用個東西把它勒住,大概是一個鐵的,勒住,兩邊用的是皮帶,駕車的人是用這個來操縱牠,讓牠行走速度的快慢,以及方向的辨別。馬拉車,通常牠的眼睛是要把它蓋起來,牠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左右,這是拉車的時候。鞅是馬勒口兩邊的皮帶,這都是比喻,要用現代話說,是比喻駕駛,控制馬的速度跟它的方向。

  在此地講「自他慚愧」,自行化他,慚愧這兩個心所,「慚」,我們今天講良心責備,如果做錯了事情,雖然沒有別人責備我們,自己良心、心地覺得過不去,這是慚。愧是輿論的指責。人有慚愧,就不敢起惡念,不敢做壞事情,他要做了壞事情,第一個受良心責備,第二個怕輿論的批評。所以這是兩個善心所,人有慚愧心,修學佛法沒有不成功的。如果沒有慚愧心,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做什麼壞事,他也沒有覺得自己不對,也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過失,外頭人怎麼樣罵,他罵他的,與我不相干。這個糟糕了,這就沒有法子了,這人沒救了。不怕人批評,不怕人指責,這是學什麼都不能成就。所以古來的大德、修行人常常用慚愧,印光大師一生就稱「慚愧僧」。

  【令我載此無上乘。】

  也求文殊菩薩,把無上一乘大法,這一乘大法裡具足無量的功德,就像車乘裡頭一樣,樣樣齊全,絲毫不缺。這四首的意思都是利他的,先求利他。清涼大師這一段註解,註得很詳細。你看第一首偈裡面,他講有五個意思,第二首偈裡面有三個意思,第三首偈裡面也有三個意思,最後一首偈有兩個意思。我想這個諸位都能夠看得懂,剛才我已經敘說過了,大家看的時候不會有困難。我們翻過來看第三十面註解,看第一行的註解,這個註解是從前面來的,第一個他是講「四攝蘊德」。這個好懂。我們看第二,「牛有羈鞅,可以引車」。佛在經上,將古時候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印度的車有羊車、有鹿車、有大白牛車,你們在《法華經》上常常念的。大白牛車是不是牛拉的車?不是的,馬車,馬車古印度人叫大白牛車,牛白色的大概很少,馬白色的很多,所以要懂得這個,大白牛車是馬車,不是牛車。此地講牛有羈鞅,都是引用大白牛車這個話來說的,實際上拉車的是馬不是牛。牠有羈鞅,就可以引車,牠拉車的這些道具,我們現在講的道具,就是古人講的羈鞅。把它比喻作「人有慚愧,方能導行」。這個比得很好,人有慚愧心,不需要別人督促,他起心動念自然有約束。就好像馬拉車的時候,牠嘴裡含的鐵跟旁邊那些皮帶,就可以操縱牠,掌握了這個馬的速度跟牠走的方向,所以用這個來比喻慚愧,這個比喻得很好。

  「慚者自不作惡」。我們講他有良心,他如果覺得作惡,他對不起自己,他不敢作惡。尤其是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師長。從前教育非常重視這個觀念的裁培,讓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要想到光宗耀祖、光大門楣。你行事真誠、行事善良,大家讚歎這是某人家的孩子,你的父母面上有光彩,大家讚歎恭敬。你要作惡事情的時候,那你的父母就見不得人,這是慚心所。愧心所就起作用。「愧者不令他作。故云自他慚愧」。自己不作惡,也決定不會教別人作惡。

  「具上慚愧,以用莊嚴,為無上乘。略舉十三,以為體式」。這裡面一共舉了十三個比喻,十三個比喻都是車的部分,包括了拉車的馬都算在裡面,這是個車的整體。「類顯萬行皆能利他」。這是說明一輛車能夠這麼莊嚴,能夠載物、運載,那個車裡頭每個部位都重要。現在的車也是一樣,少一個螺絲,那個車走的時候就可能產生危險,所以它每個部位都重要。這是說明,我們在生活行為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重要,決定不能夠疏忽,比喻重要的意思在此地。就是末後這一句,比類發明,顯示萬行皆能利他,這就是我們講,佛菩薩為一切眾生的好榜樣。我們起心動念、飲食起居、點點滴滴,都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常存這樣的心,常常這樣行事,那你就是華嚴會上的佛菩薩,我們真的學到《華嚴》了,《華嚴》真的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了作用。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