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九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09

  請掀開經本,第十五頁倒數第四行,從經文看起:

  【漸次南行。經歷人間。城邑聚落。至福生城。於其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往昔諸佛。曾所止住。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大塔廟處。亦是世尊。毘盧遮那。於往昔時。行菩薩行,能捨無量。難捨之處。是故此林名稱。普聞無量佛剎。此處常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供養。】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段經文裡面所說的人、時間、處所,全是表法的,未必真有這個地方。諸位要用考古的方法去考證,那這問題就嚴重了。所以人家說《華嚴經》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知道佛的說法,意思在表法,並不是真的有這個地方。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是往南方去的,這些善知識都住在南方,『漸次南行』。那也許有人要問,怎麼會善知識都住在南方﹖難到東方、西方、北方就沒人住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只要是善知識所住的那個方向都叫南方。他住在東方也叫南方,住在北方也叫南方,用南來表法,南代表光明。善知識所住的那個地方,是光明的方向,智慧的方向,它表這個意思。我們中國在北半球,印度也是在北半球,北半球往南方去就是赤道,在北面冷,南面熱;在五行的排列,南方屬於火,用金木水火土來排列,南方屬於火,火的現象就是光明的現象,取這個意思。要是在南半球澳洲那邊,那它恰恰就相反。那善財童子參訪就不能南行,一定要往北行,北面是赤道,南面是南極,那就恰恰相反。佛出現是在北半球,中國也是在北半球,所以這個經這個講法是在北半球的講法,在南半球的講法方向要顛倒,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

  諸位翻開第十六頁,我們看清涼大師對這段的註解,就明白這裡頭的道理。這是第二段,「漸次南行」這段經文以下,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段。「至所化處」。這是到達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教化眾生講經說法的處所。這個城叫做『福生城』,哪裡會有這麼一個城?實在講這個地方,人住的很多,而且這個地方的人有道德、有學問,出產豐富。現在講就是經濟文化很發達的地區,就叫做「福生城」,所以福生城也不是有一定的地方。那在台灣,我們台北市就是福生城。所以福生城可能到處都有,這個城都在南方,就是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其城居人,都生福德」。福就是現在講的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德就是文化水平很高,這麼一個地區就叫做福生。用一個城也有意思,「城表防非」。在古時候,城市都有城牆、有城堡,它是防禦盜賊的,佛就用這個來比喻,防止我們一切的過失。這跟戒律一樣,戒律它的精神就是「防非止過」,所以有城的意思,城是表這個意思。「即真法界」。真法界也叫一真法界。「一切眾生自此出故」。十法界從哪裡來的?從一真法界變現出來的。由此可知,大師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真正能叫我們看到之後覺悟了。

  真法界是我們的老家,我們本來是住一真法界,現在搞到六道輪迴去了,這所謂「眾生」,眾生都是從一真法界變出來的,所以一切眾生自此出故。出來以後就忘掉回家了,就永遠在外面流浪,搞生死輪迴,你說冤枉不冤枉?這一句話要緊,與《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才相應。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變成眾生搞六道輪迴,都是從本來佛變現出來的。現在佛教導我們沒別的,教我們還原而已,教我們回家而已。在外面流浪久了,把家鄉忘掉了,教我們回家而已。一切眾生自此出故,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長!

  『於其城東』,在這個城的東面。「東為方首」。我們講四方,總是講東南西北,東總是居第一位,居首。「啟明之初」,太陽從東方出來,是光明的開始。「表順福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所以東方代表根本。古時候,在帝王的時代,太子就是儲君,他所居住一定居住在東宮,取這個意思。佛說一切法也取這些現象,用這個來表法。東南西北這樣旋轉,這叫順著轉。順就生福,就生善。如果從北到西、到南、到東,那就反方向,那是逆轉。順的轉表福善,這是入道之初。又表福智,入位本故,這個「位」就是現在像讀書一樣,學位,你取得學位的基本條件。佛法在此地的學位﹖初住以上就有位次。現在在十信,還沒有取得位次。十信往上再進一步,那就是初住,他就取得位次了。所以入位之根本。根本要是不修,你決定拿不到學位。由此可知,這十信位非常重要,他不用其他做代表,用「信」。

  「娑羅林者」,娑羅是梵語。林就是樹林。樹木也是一切眾生喜愛的。居住的環境,所種植的樹木是愈多愈好,對於居住人的健康、心情都有影響。現在許多國家地區都講求都市的綠化,可見得重視樹木花草,這是自古以來此界他方,一切眾生都喜愛的。娑羅是梵語,是「高遠」的意思,高大的意思。樹林就是很繁茂、很高大。它代表的意思,底下講的,「當起萬行,莊嚴法身」。它取這個意思。樹木高大多,就像行門的數量一樣。佛給我們講八萬四千行門、無量法門,這是用多來比喻每個行門都高。莊嚴法身。「能摧障蓋。故稱幢也」。幢表這個意思,它能夠幫助你滅煩惱。障與蓋都是煩惱,障是障礙,經上常講二障、三障,把許許多多的障礙,障礙什麼﹖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障礙我們開智慧,障礙我們斷煩惱,那個障礙就太多太多了。歸納起來有兩大類,這是通常講的二障,這兩大類叫煩惱障、所知障,這是兩大類,說二障。也有地方講三障,三障是講迷惑、造業、受報,就是惑業苦三障。這是一般的歸納法。此地說這個法門,能夠幫助我們破除障礙。蓋也是煩惱的代名詞,蓋是蓋覆,使你的性德不能現前,所以蓋也是障的意思。能夠摧滅障蓋,這稱之為幢。幢表這個意思。

  這個文裡頭,又給我們講一個『大塔廟』,這個地方是菩薩講經說法的道場。你看「城」說出來了,他居住環境也說出來了,塔廟是講堂,菩薩講經說法之所在。它的意思,塔跟廟都比一般建築物要高,因為它容納的人多,講堂人多,這個房子一定比平常蓋得高,像一般大殿,總是普通房子兩層,甚至於三層的高度。人在這裡面,人雖然多,在裡面沒有壓迫感。像我們這個地方就太矮了,你在這裡面感覺就不舒服。所以正規的講堂一定是很高、很大。顯是明顯。很遠的地方都能夠看得清楚,那個地方是道場的所在。從意思上來說,就是歸宗之所。「義曰歸宗之所」。塔廟表的意思。歸是回歸,宗是去向。此地講經說法傳道,而經、法、道都不外乎一真法界。讓我們到這個地方來學習返本還源,這就是「歸宗之所」的意思。到這來學什麼﹖學著回家,恢復我們自己本來面目,這是塔廟所表的。

  下面這個廟還有一個意思,「廟者貌也,世尊貌故」。這也是廟衍生的意思。本來在中國古時候,廟是供神,供神明的。神,古時候講神,都是講鬼神。鬼神是指什麼人﹖就是指我們過世的祖先,所以廟是供祖先的,每個人家裡面有家廟。到後代,只有帝王家裡面供袓先的稱廟,叫太廟,民間就不稱廟,稱祠堂。祠堂跟廟是一個意思,是供祖先的。諸位讀古書,講到鬼神都是與自己有關係,沒有關係的那些鬼神,你要祭祀他,那就沒有意思,那就顯得巴結人,諂媚巴結。祭自己的祖先是應該的,慎終追遠,這是應當的,所以這個廟也是供我們老師,紀念老師的一個場所,這個意思也非常之好。

  底下有一段話,這是日照三藏他老人家所說的:「此城在南天竺」。他說當年還真有這麼一個地方,南天竺就是在南印度,他說的靠得住靠不住,我們也不須考證,他姑妄言之,我們也就姑妄聽之罷了。我們重視它的表法,不重視考察這個地方,真的考察實在講非常困難。「城東大塔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時已有此塔。其塔極大,東面鼓樂,西面不聞」。東面那裡有唱歌作樂的,在它的西面是聽不到的,可見得它這個塔是很大。「於今現在」。日照三藏是唐朝時候的人,他在那個時候,這個塔還在。這是個傳說,是不是這個地方,這很難講。特別是《華嚴》是世尊在定中所說的,不見得有這麼個境界。但是後人往往依照佛經上,再去造一個城市,這是很有可能的。你看看現在中國大陸,有不少城市裡頭,都建的有大觀園,照《紅樓夢》那裡頭去造的,那不見得是真的。如果後人照《華嚴經》上,造這些道場供給人做一個紀念,參訪或是提醒我們,見到這個景觀,就想到佛在經典上的教訓,這也是好事情。「此城內人並有解脫分善,堪為道器」。這段就是日照三藏所說的。

  「表所依法界本覺真性,諸佛同依」。這是清涼大師跟我們說經文當中表法的意思,這個意思才是真實的,一切諸佛都要依循這個原則方法來修正。「是故復云往昔諸佛曾所止住」。所以它真正的意思在這裡,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要依照這個方法理論來修學,經上講這是世尊毘盧遮那,往昔修菩薩行。這段註解看完之後,諸位再翻過來,我們把這個經講一講,就好講了。經文前兩行,這都沒有問題,剛才註解裡頭都說過了。末後這一句:

  『亦是世尊毘盧遮那』,「世尊」我們通常聽到這個稱號,就想到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佛有三身,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他還有法身,還有報身。法身叫毘盧遮那,報身叫盧舍那,應化身叫釋迦牟尼。於是這三個名號是一個人,一體三身,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給諸位說,也是我們自己的法身,因為法身沒有兩個,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理體,它不是相,是理體,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們講的真心。真心就是法身,一切法都從它生起的。所以註解講真法界,真法界就是法身,真法界就是毘盧遮那。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從真法界出生的。報身是智慧之身,從智慧生的稱為盧舍那。毘盧遮那是梵語,它的意思是遍一切處,真心法界遍一切處,這是共同一法身。

  『行菩薩行,能捨無量難捨之處』。這句是我們要想證得法身,證得法身就成究竟圓滿佛。諸位要知道,證得報身是成佛了,不見得圓滿,因為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報身,所以報身是成就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報身佛。他怎麼成就的?歸根結底,無量法門把它總歸納起來就是能捨。我們今天不能成就,就是不肯捨,不能捨!綜觀一切經論,佛教菩薩修行的第一個綱領,就是布施。六度裡面第一個是布施,十波羅蜜裡頭第一個也是布施。布施是什麼意思?捨,也就是放下。

  難捨是一切眾生不肯捨的,他能捨,難捨能捨,所捨的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執著,難捨能捨,眾生執著不肯捨,他能捨。無量無邊的分別,無量無邊的執著捨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輪迴是執著變現出來的,從哪裡變現出來的?從真法界變現出來的,這一真法界。能把無量無邊的分別捨掉,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也是從一真法界裡面生出來的。怎麼生出來的?你有分別就有四聖法界,你有執著就有六道輪迴。你有妄想,一真法界裡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那是一真法界裡面的。真法界裡面的,還有那些微細的無明,那叫妄想。那個妄想也統統捨掉了,那你就成究竟圓滿佛,那你就證得毘盧遮那,法身圓滿的現前。

  「行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就是捨。沒有別的!一捨到底,連捨也要捨。這一句可以說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總綱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就是用這個方法成就的,你不捨怎麼行?佛在經上這麼說,我們在生活當中也這樣體驗,煩惱無量無邊,苦報無量無邊,從哪裡來的?從執著來的,從分別來的,從妄想來的。佛今天教我們把這些東西統統捨掉,你能捨,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不是凡夫,大聖人!

  這個道場是文殊菩薩教我們難捨能捨的道場,道場殊勝;這裡面跟著文殊菩薩學的人,這些人殊勝,於是這個地方常常為天龍八部、鬼神恭敬供養。這上面列的『天龍,夜叉,乾闥婆』,就是八部鬼神、護法神,佛門裡面講的護法神,這些護法神恭敬供養。

  我們念到這個地方,就想到許多人他不敢捨,他為什麼不敢捨?他捨了之後,我統統都捨掉了,我明天日子怎麼過?明天我吃什麼?所以雖然捨,後頭還要留一點,你說糟糕不糟糕?留那一點,那是難捨!還要留那一著,捨得不乾淨,於是你還是沒有辦法脫離輪迴。因為你害怕,害怕明天會餓著、會凍著,末後這一句好,你真捨乾淨了,你明天吃的、穿的、用的,八部護法鬼神來恭敬供養你,你有什麼好憂慮的?可見得你信不信佛?嘴巴裡說信,實際上不相信,你不相信護法神會來恭敬供養你,你不相信,所以你還要留一著,你還不敢捨乾淨,所以你永遠不能夠證得法身。

  相信的人他就敢捨,敢捨的人一定相信,信佛太難太難了!你們大家學佛都不少年了,天天聽講經也聽了不少年了,你信不信?不信!還是捨不得!不相信諸佛護念,不相信護法神真的會來照顧,總認為那個話靠不住,還是要靠自己,還是要多儲蓄一點,糟不糟糕!這就是難度,眾生難度,不肯相信。這段經文裡頭,含藏的意思多深多廣,真正明白了,徹底放下,你就得大自在,真的是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信佛的人有福了,這基督教常講的,信佛的人得救了,這是真話。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前面這一段經文是講文殊菩薩教化的處所。

  【時文殊師利。與諸眷屬。到此林已。即於其處。坐師子座。說修多羅。名普照法界圓滿光明。百萬億那由他修多羅。以為眷屬。】

  文殊師利菩薩到了福城,娑羅林大塔廟這個場所,這個場所是過去一切諸佛修行證道的地方,文殊菩薩也到此地來了。諸位要曉得,那個修行成道的地方,就是難捨能捨之處,你在此地要是一切都放下了,這個地方就是成道的處所,就是諸佛如來修行證果的大塔廟處,沒有指定哪一個地方,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他到這個地方。

  這段經文,「顯所說法」。他講的是什麼法?給諸位說,他所講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今天是用這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經》,他這個地方用的經題叫『普照法界圓滿光明』。你們想想看這個題,跟《大方廣佛華嚴》一樣不一樣?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華嚴經》是根本法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往後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是《華嚴》眷屬,都是《華嚴》裡面的枝枝葉葉,『百萬億那由他修多羅以為眷屬』。文殊菩薩說這個經,過去一切諸佛也說這個經,現在本師釋迦牟尼佛還是說這個經。這個經的內容,「此是正說入法界經」。不但是《華嚴經》,是《華嚴經》裡面最精彩的部分,最精華的部分,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這部經。這一品的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在《八十華嚴》裡面叫做「入法界品」。這個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真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此地講普照法界,就是這個意思。用什麼方法入?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入通能通所,能入所入。文殊菩薩在這個地方跟我們講這個經。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說此經時。有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大龍王。並其眷屬。聞此法已。自厭龍趣。於佛功德。深生愛樂。咸捨龍身。生人天中。一萬諸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復有無量無數眾生。於三乘中。各得成熟。】

  這個經文到此地,第二大段諸乘人會就講完了。這一會經文不長,可是意思很圓滿、很具足。我們看大眾聞法所得的殊勝利益,這個註解裡面講的「明所益眾」。大眾得利益。這裡面分兩類,先說諸龍,他為什麼不講三乘人,三乘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為什不說這個,先要把龍擺在這個地方?龍代表變化。實在講代表我們的妄想,我們從早到晚念頭的變化,自己都控制不住,都不了解這個狀況。龍蛇代表多變,多變都受利益,那個心稍微清淨,那還用得著說嗎?顯示出法門效果的殊勝,這才能普度一切眾生,舉這個例子來說明。

  註解裡面,「先明諸龍得主教意」。主就是宗旨;教是教導,得到文殊菩薩教導的宗旨,他體會到了。「云求佛道,即住海水,堪受得聞」。文殊菩薩教的時候,教他求佛道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求無上菩提,教他這個,這是用龍來表法。牠們聽了之後,龍是畜生道,牠就厭倦畜生道了,希望超越、超拔。怎樣才能離開這三惡道之一?惡道眾生尚且得度,何況人天?惡道眾生是最難度的,尤其是畜生道,畜生道是愚痴。三惡道,貪愛是餓鬼道,瞋恚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生道,地獄雖然苦,要比起畜生道,還是容易度。愚痴最難,很難斷,痴太麻煩了!痴尚且都能得度,何況其餘?所以用龍來做代表。

  牠得度的因緣就是在這一句,『於佛功德深生愛樂』。這一句就是牠得度的因緣,就是牠能夠超越三惡道重要的條件;於是牠能夠捨龍身生人天中。修行證果都在人天中,特別是成佛,佛都示現在人道,這個道理一般經上都講得很多。天是天人,樂多苦少,容易懈怠;三惡道太苦了,苦多樂實在太少了,他出離的念頭不容易生起。人道如小康之家,有苦有樂,樂少苦多容易覺悟,所以諸佛如來示現成佛都在人道,道理在此地。而『一萬諸龍』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這就是成就,這就是真實利益。到這個地方是一段。

  後面這句就是一段,這一句是講其他的三乘。『復有無量無數眾生,於三乘』,小乘根性,他證阿羅漢果,中乘根性證辟支佛果,大乘根性證菩薩果位,三乘『各得成熟』。人多每個人根性不一樣,聽到這個佛法沒有一個不得利益。那我們現前大眾亦復如是,你聽到這個佛法必定也能得利益。

  第二會就到這裡講完了。下面是第三會,第三會就長了,一共有三十多卷經文,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從這地方開始。前面這兩會是五十三參的基礎,所以這地方所講的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細心的去體會,要牢牢的去記住。

  文殊菩薩在這個地方講的是什麼法門,他們聽了這個佛法,憑什麼而得度。我們今天求往生,說老實話求往生,你只要真的能懂得這一句,那你往生就有把握了,「於佛功德深生愛樂」。你只要懂得這八個字,那你往生就有把握,決定沒有問題。「於佛功德」特別是結歸到後面,這五十三參到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導歸極樂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你在《無量壽經》裡面,不要記別的,只記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你能把四十八願牢牢記住,認真體會到深生愛樂,你就得度了,圓滿得度。所以這個經委曲婉轉到最後,歸到西方淨土,歸到《無量壽經》。隋唐時代的大德,說《華嚴》、《法華》就是《無量壽經》的引導,你看這個意思多明顯。

  下面是第三會「善財童子會」,這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參。這一會很大,經文很長,所以在沒有講經之前,先要敘說大意。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也是十門開啟,跟講一部大經的架勢差不多。下面舉了十條,用十條來介紹這個經文的大意。我們看註解。

  「自下第三」,這是「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的第三個大段。「時福城人下」,這個時福城人是經文。從這一句經文往下,這個經文在第十九面,十九面倒數第四行,諸位看一下也就曉得了。

  【時福城人。聞文殊師利。】

  從『時福城人』以下,一直到經文的終了,諸位手上拿的是五十三參的第一參,後面還有五十二,還有像這個本子有五十二本,長得很!不是這一本就完了,後面長得很!所以清涼大師必須要在這裡加以解釋,後面經太長了,有得講。這以下是「攝善財會」。所以「行願品」裡一共三會,第一會是比丘會,是六千比丘會,我們念過了。第二會就三乘人會,剛才念完的。這是第三會,第三會是最主要的一會,這經文很長,這是善財會。「先啟十門」。就是先用十條分為十個段落,把大意介紹出來。

  這個十條,先把這十條的名稱說出來,「一總彰大意」。總彰就是總說,先把大意說出來。「二修入眾殊。三示方不同。四趣求有異。五見處差別。六教遣不同。七歎不歎別。八推不推別。九結不結異。十去住不同」。這十條在此地我們不要解釋,為什麼?下面每一條自己要解釋,就留到下面再解釋。

  「今初中」,初就是第一,就是總彰大意。我們看第一段,第一段是初中。「夫如來垂跡,遇盡宿緣。海會塵沙,大器非少。善財偏舉,其故何耶。」到這裡是一小段。這一小段的意思很好。「如來垂跡」這一句是講,佛降生在這個世間,示現成佛,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他來教化這些眾生。當年佛在世,接受佛教化而得度的人,乃至於佛滅度之後,遺教一直流傳到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經典,也在此地討論佛法的這些人,跟佛都是有緣。所以說遇,當時遇到的,後世遇到的,乃至佛法將來,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從現在算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有人遇到佛經,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都是過去生中與佛有緣,如果沒有緣不能得度。佛不度無緣之人,都是有緣!

  學佛聞法是跟佛菩薩有緣,人與人之見面往來也是有緣,我們跟隔壁那些人沒有緣,天天見面也不打招呼,沒緣!所以要曉得什麼都是緣。世間緣裡頭,有善緣、有惡緣、有無記緣(無記就是無所謂善惡的),沒有緣的對面不相逢。你到馬路上走走遇到多少人,知道有好多人,沒緣!你沒有注意到,他長得什麼樣子,你都不曉得,面對面走過去都不知道,沒有留意,無緣!什麼都是緣。所以學佛跟佛沒有緣,你怎麼能學得成就?都是過去生中有緣的人,第一句把這樁事情說出來。因為有緣的人多了,緣成熟了,應以佛身而度,他就示現佛身來度,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

  第二句講,「海會塵沙,大器非少」。海會是什麼?佛講經說法場所之大,聽眾之多,法會用海會來比喻,聽眾用塵沙來比喻。真的有這麼大的法會,有這麼多人嗎?有。我們凡夫肉眼只能看到人,看不到鬼神,實在講聽眾當中鬼神眾、他方菩薩眾、三乘聖人眾,不曉得有多少?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來。我們這裡看的,看到經上講千二百五十人就了不起了,其實不曉得比這個多千千萬萬倍都不止!而這裡面大根器的人很多,圓頓根性就是大器。這些人聽到這些大法,就能修行證果,他就能入法界。因此,佛不能不講這個經,不能不說這個法門。既然如此,為什麼偏偏要講善財,不講別人?善財偏舉,其故何耶。這下面就要把這樁事情說明。為什麼佛在此地要舉善財,底下就解釋。

  「釋有多意」。這個解釋裡面的意思很多,含著有很多的意思,你要懂得,你才認識善財,才懂得為什麼佛要說善財,不說別人。「一舉一例餘」,這是第一條。舉一,舉一個例子。他舉善財是舉一個人做例子,你要覺得奇怪,那為什麼舉善財做例子;那他要舉一個張三,你又奇怪他為什麼舉張三做例子;他要是,好!不舉張三,他舉李四,那又奇怪你又為什麼舉李四做例子,眾生總是找碴,總是找毛病,其實哪有毛病?這沒有毛病,很自然的,舉一個例子。「以警未悟」。警是警覺。幫助那些沒有開悟的人,實在講是用這個方法舉一個例子,幫助大家開悟。「彼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愧。彼既能爾,我安自欺」。舉善財童子,這是第一個意思。小孩都開悟,我們頭髮半白了,難道連個小孩都不如嗎?讓成年人生慚愧心。少年人都學道了,我們老年人還沒有學道,值得我們深深反省。這就是警惕的意思。所以舉出這麼一個童子。童子少而老成,雖然年少,他的舉止非常老成。用這個來勉勵行人,行人就是學佛的人、修行人。讓我們看到他的行儀反省自己,他肯學、能學、他能成,我為什麼不肯學,我為什麼不能成就?

  下面經文裡頭有一首偈子,這樣說法的,「信樂堅進力,善財成此行,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善財童子為什麼能成就,就在這四個字,他相信,相信佛的教誨,相信老師的話。他的老師文殊師利菩薩,相信老師的教導,「樂」是歡喜,喜歡修學,有堅定的毅力,精進不懈,他成就了。這是講一生成佛,他所具備的條件,就在這一句裡面。我們要具足這個條件,我們這一生一定像善財一樣的成就,善財是一生圓滿成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講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只有這一部經,只舉善財一個人,但是要曉得善財是我們的代表。如果我們具足善財這個條件,那你本身就是善財童子,你這一生就能成就。所以善財並不是專指哪一個人,具備他這個條件的人都叫善財。他成就這種行門,如果我們對他有敬慕心,那你應當如是學,你學善財就行了。

  這是第一個意思,舉一例餘。「又學如魚子」,這是第二個意思。他沒有用「二」,他用「又」。學道就像魚子一樣,這個比喻我們容易了解。魚子將來牠能長成魚,比例很小,這個魚子很多,能長成魚的沒幾條,取這個比喻。學如魚子,「成者如魚」。這個比喻真的比得好。學佛的人像魚子,成就的人像成了魚,多數不能成就。「以勵行人,有始有卒」。這是勉勵一個人,你要學一定要有始有終,這個「卒」就是終,你才會有成就。多少人不能成就的,是有始無終。我們一般講退轉,學佛的人很多,退轉的人太多了,不退轉的太少太少了;不退轉的就成就了。退轉的緣很複雜很多,有的是遇逆境退轉了,有的遇順境退轉了。他發財了,升官了,有了享受了!「佛別說了,學佛太苦了」;有的遭到不幸的災禍,「佛菩薩不保祐我,不靈,算了!不學了」。所以那個退的緣太多了,幾個人能在一切境界當中,順逆境界都不退,他就成功了。他不曉得那些順逆境界,與修行不相干,那是過去造的業緣。某個時期造的業因,遇到緣成就了,果報現前。這個果報裡頭有善、有惡,非常非常複雜。學佛教你開智慧,了解這個境界,認識這個境界,你才能夠處理這個境界。絕不能因為境界破壞自己的正念,引起自己的疑惑而退心,那就大錯特錯了。但是犯這種錯誤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佛用這個比喻。底下經文也有說到這些事情。

  「故下經云,既發心已,又能如是,如救頭然等」。都是說這個事情,幾個人有這麼高的警覺,把學佛這樁事情,當作自己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如救頭然,這比什麼都急。底下經文說,「日月發輝,螢燭無彩」。這是比喻。「大士現跡,道掩餘乘」。白天太陽出來了,這個燈光在太陽底下,顯不出你的光彩。而晚上月亮出來了,月光很大了,螢火蟲沒有辦法比上月光,這比不上!這是比喻菩薩,文殊師利是等覺菩薩,他出現了,其餘的權教菩薩、聲聞、緣覺那個光明,就像螢火之光,怎麼能比日月?「故經云,餘諸菩薩,於無量劫,方能淨修,菩薩行願」。這是講其他菩薩,在無量劫修菩薩行願,方能淨修菩薩行願。「菩薩行願」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無量壽經》上講的「普賢大士之德」,不容易!你遇不到一乘了義的大經,你修普賢行難之又難!

  「今此童子一生皆辦。化不在多,一便當終。行不在久,得意頓超」。這一段經文很有意思。這是拿餘諸菩薩跟善財童子做個比較,其他的這些菩薩一生當中,沒有這個機會,遇不到這個法門,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識。善財童子用在我們現在,他運氣很好、很幸運,遇到文殊菩薩,遇到這個法門,一生就成就了。一下手他就修「普賢行願」,其餘的菩薩無量劫才遇到「普賢行願」,遇到這個法門,善財童子一接觸,他就遇到了。

  「化不在多」,化是教化。「一便當終」,一個法門自始到終。這一便當終,諸位要記住,那個「一」是一個法門,一個修多羅,一個法門就是前面講的「普照法界圓滿光明」。一個修行的心態自始至終,就是於佛功德深生愛樂,一生當中沒有變更,所以一便當終。「行不在久」,他一生成就。「得意頓超」,這個意思是什麼?佛所說的,文殊菩薩所說的,往後五十三位善友所說的,善友所說的都是代表佛所說的,你只要得他的意思,他講的意思你真的懂得,你就入法界了。

  換句話說,這一會沒入,後面還有五十二次的機會。看看你們在哪個善友那個地方,你們得意了,你們就入法界了。假如五十三位善知識都不得意,那到最後聽普賢菩薩的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最後還有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所以這個經很有味道。你要遇到了沒有一個不成就,除非到最後普賢菩薩勸你老實念佛,你還不老實,不肯幹,那就沒法子了。到最後你要肯聽話,老實念佛,就個個都得度。你遇到《華嚴》,絕對沒有一個人空過的。根性利的,在前面五十二位善友當中,你只要懂得它的意思,你就頓超了。法門的妙處,得意頓超。末後這一段,我們看結論。

  「況久積淨因」。況是況且。這個話是真的。前面講過,「如來垂跡,遇盡宿緣」,遇到境是過去生中的緣生。尤其是修淨土的人,我們大家都是念佛人,《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大家都是無量劫中久積善根福德,這一生遇到這樣殊勝的因緣,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久積淨因,淨就是修淨土,往生淨土的這個因,我們是無量劫久積淨因。「何不速證」。這一句話是勸我們,你為什麼不趕快去證得?前面五十二位善知識那裡證不了,最後普賢菩薩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一定要去。那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會漏的,這《無量壽經》講的太清楚了。所以《華嚴》最後歸到《無量壽》,《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總結論。

  「靡論凡聖,意在放修故」。這是說出這一會的意思。不管是凡是聖,凡裡面六道眾生,包括前面講畜生道不講別的,包括三惡道。我們拿《無量壽經》上來作證明,地獄眾生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只要具足信願行,都能往生。九法界的眾生遇到這個法門,只要能信能願,沒有一個不得度的。

  這是舉善財這一個人做代表,用意在放修。放是什麼意思?放是展開。所有一切眾生統統包容,而不是特定的對象,特定對象那就不能叫放了。「放」用現在的話講是開放,開放那就是沒有特定對象,沒有任何條件,只要你肯來,統統都能成就,都能修學。開放給一切大眾共修,就這個意思。不像其他法門有特定對象,像宗門六祖所傳的,他有特定對象,他度上上根人,大乘根人他都不要,他有特定對象,他不能叫放修。《華嚴》到這個地方,這個法門是放修,開放讓大家共同修學。這個意思非常非常圓滿,無比的殊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