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六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06

  請掀開經本第十面,第七行看起:

  【即白尊者舍利弗言。唯願和尚將導我等。親近於彼。勝妙丈夫。時舍利弗即與俱行。詣文殊師利童子所。見已頂禮。白言。仁者。此諸比丘。願得奉覲。】

  從這看起。前面經文我們看到,舍利弗尊者為諸比丘介紹文殊師利菩薩。這些大眾們,聽到尊者介紹之後,當時就得殊勝的利益,我們在前文看過了。緊接著這些大眾,就要求舍利弗尊者,帶他們一起去見文殊菩薩,這段經文很好懂。

  『即白尊者舍利弗言』,「白」是尊敬的稱呼,是下對上,學生對老師,因為這些比丘眾都是尊者的學生。『唯願和尚將導我等』,這就是帶他們一起。此地稱「和尚」,和尚是梵語,音譯過來的。這是學佛的同學不能不知道的。而現代社會上,對於這個名詞的含義不甚清楚,所以見到出家人就說那是和尚,其實這種稱呼不妥當。和尚的含義,中文翻過來是「親教師」,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說,關係非常密切。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指導的老師。如果我跟他沒有這一重關係,就不能稱和尚,一般稱法師,這是正確的,這是普通的稱呼;或者稱阿闍黎,那是梵語,也行!「阿闍黎」的意思就是法師。和尚的關係太密切了。如果我們不是跟他學法,就沒有這個關係。所以這是最尊貴的稱呼。舍利弗是這些比丘的老師,所以他們尊稱為和尚。請和尚帶他們一道,去親近『彼勝妙丈夫』,這是對文殊菩薩的敬稱,殊勝微妙大丈夫。這是調御丈夫,佛的十號之一,這是對菩薩的尊稱。這一小段是大眾們對舍利弗的要求,求他帶到一同去。再看後面這一段。

  『時舍利弗即與俱行』,舍利弗答應大眾的要求,於是帶著他們一起到文殊師利菩薩處所。『詣』就是到達。到達『文殊師利童子所』。到了之後,見到文殊菩薩。『頂禮白言』,這是禮節。『仁者』,仁者是對菩薩的尊稱,仁慈之人。仁者是這個意思。對文殊菩薩說,這些比丘們,總共是有六千人,前面我們讀過了,他們個個都喜歡來親近文殊菩薩。我們再看底下的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與無量自在神通菩薩圍繞。並其大眾。種種眷屬。如象王迴。觀諸比丘。】

  這段經文,清涼大師標示的是「蒙勝攝」,承蒙菩薩殊勝攝受。這個經文裡面,雖然不長,只有四句,可是已經把當時的狀況描寫盡了。『爾時』,就是舍利弗率領這些比丘眾,覲見文殊菩薩這個時候。菩薩『與無量自在神通菩薩圍繞』。我們想到本經前面所說的,菩薩出巡的時候,這句是講的同行眾、同生眾。下一句是講的異生眾,就是他的護衛金剛神與這些侍從,人數都是無量無邊。因為菩薩的大願、大德、大行,都是遍虛空法界的。『如象王迴』,這是比喻,象是大象。諸位到動物園裡面,一定見過大象。大象牠的動作非常的穩重,牠要看旁邊、看後面,牠慢慢的把身體整個轉回來,表示穩重,而不輕躁。不像一般人,「你來了!」回頭一看,這個顯得輕躁。牠慢慢整個身體轉過去,說明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清涼的註子也註得好,他的註子底下,我們看末後這一段。「如象王者,身手俱轉,無輕躁故」。從動作上來看他的穩重。「表全向機,無遺隱故」。這是攝受,表這個意思,全心的攝受,而不是局部的。

  『並其大眾種種眷屬』,不但菩薩一個人是有這樣圓滿穩重的態度,連菩薩所有的眷屬,都跟菩薩一樣的儀表。菩薩看著大眾,圍繞菩薩大眾也跟著菩薩一樣,來觀這些比丘眾。說明文殊菩薩道場,所有大眾都能攝受這些比丘眾。這些比丘眾在前面說過了,迴小向大,非常難得。我們看底下經文。

  【時諸比丘。頭面禮足。恭敬合掌。白如是言。】

  這一段是禮節,這些大眾見到菩薩,當然頂禮三拜,通常的禮節是右繞三匝,然後是『恭敬合掌』。「合掌」就是表恭敬。佛門的禮節也要懂,合掌是表法,平常十個指頭表心是散亂的。什麼是恭敬?一心是恭敬,所以把十個指頭合攏,掌合起來,表一心,這代表一心,一心就是最恭敬。至誠恭敬心,表這個意思。『白如是言』,下面是他們致敬的一些話。

  【惟願大聖。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是圓教的等覺菩薩,所以稱為『大聖』。通常我們講三賢十聖。三賢是講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十聖是講初地到十地。文殊是等覺菩薩,比十地菩薩還要高一級,這稱為大聖。所以大聖是對等覺菩薩的尊稱。

  【和尚舍利弗。】

  第一個稱文殊,文殊在現場。見到文殊菩薩先稱他,然後再稱自己的老師,『和尚舍利弗』。這兩位都在場,還有一位不在場的是我們的本師,也不能忘掉。

  【世尊釋迦牟尼。悉當證知。】

  本師雖然不在場,這個會佛決定見到。佛的天眼,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天眼洞視,天耳徹聽」。雖然世尊不在,世尊也看得很清楚,也聽得很明白。求世尊加持,求世尊為做證。

  【我等今以得見大士。勝妙丈夫。】

  這都是讚歎文殊菩薩的話。

  【奉覲瞻禮。恭敬信樂。所有善根。及以我等。過去所集。福智善根。】

  今天見菩薩的善根,以及過去無量劫所修集的福德、智慧、善根。

  【以此善根。願令我等。於仁所有。如是色身。如是相好。如是音聲。如是自在。一切功德。悉當具得。】

  這個非常非常之難得!這種發心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清涼大師在這一段註的文字不多。這一段是「語業攝益」,也就是菩薩對大眾開示所說明的利益。這是第一段,一共有兩段,第一段是「設敬興願」。我們在裡面看到,他對於菩薩的禮敬,見面的儀規。興願,見到菩薩的威德,他們發願。發願的依據是『福智善根』,如果你沒有福,你這個願發不起來;你要沒有智,菩薩的威神也加持不上。所以一定要修福修慧,福慧雙修,才能夠像這幫人一樣。我們也要得到像文殊菩薩一樣的『色身』,金剛不壞身;像菩薩一樣的『相好』,菩薩的相好跟佛沒有兩樣,通常我們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是音聲』,菩薩說法的音聲;菩薩一樣的『自在』,也要成就菩薩同樣的『一切功德』,菩薩有的,我們也要樣樣都具足。發這樣的大願,發這個願,那就是真正要學菩薩,你才能夠得到菩薩一切功德。我們接著看底下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諸比丘言。】

  前面這個發願,清涼大師說,「義當問法」。義有啟請的意思,求文殊菩薩開示。文殊菩薩給他們說,我們在旁邊聽了,也得利益。所以註解裡面一開端就說,這一段是「正明語攝,義當答問」。這是文殊菩薩答覆他們的啟請。這一段文裡面又分為三段,這是三段裡面的第一段。說明受法,「明受法」。『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諸比丘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十種。趣大乘法。無疲厭心。則能速疾。深入如來。究竟之地。況菩薩地。】

  這一段文字,首先我們要明瞭的就是「善」的標準。『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淨業三福」,那就是一切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人天標準當中,這是三福裡面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乘的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與這個標準相應,才稱得上是善。小乘的標準還要加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地方『諸比丘』是二乘中,雖然是二乘,今天迴小向大,這個難得。迴小向大就是大乘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又要加上末後的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福十一句統統具足,是此地講的「善」的標準,確實具足。

  清涼這個註子裡面,註解第二行,末後這一句,「迴小入大,先發大心」。發菩提心,這太重要了!發菩提心實在講,就是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要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不斷煩惱,不但眾生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這一點我們要明瞭,然後才知道斷煩惱的重要性。六道輪迴就是煩惱變現出來的境界,見思煩惱!煩惱斷了,才能脫離六道輪迴;妄想斷掉了,才能超越十法界,然後才能廣學法門。所以這個地方講「眾生無邊,法門無盡」,你不發大心,怎麼能成就?底下說,「愛見取相,疲厭是生。退墮二乘,失諸勝德」。這是說的凡夫小乘。愛見取相,這是我們的病根,必須要認識清楚,這是病根,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源就是愛見取相。「愛」是貪愛,「見」是愚痴。這個愛裡面包括了貪、瞋,你稱心如意的就起貪愛,心裡不喜歡的就起瞋恚,貪瞋用一個愛來代表;見是愚痴。「取向」就是執著,堅固的執著。於是乎疲勞厭倦這種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就生起來了。修行人墮到這個境界,退墮二乘,還算是不錯了。這是說聲聞、緣覺,為什麼不能成菩薩,道理在此地。他們的愛見取相,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凡夫愛見取相粗,我們取的是五欲六塵,心裡面起的是貪瞋痴慢。聲聞、緣覺他們取相,他們愛見是定中之樂,九次第定當中的禪味,他們是著這個相。在這裡面生起愛見,所以他不能迴小向大,依舊住在偏真涅槃裡面,這就是退墮二乘。諸佛如來、大菩薩的殊勝功德,他得不到。

  「若廣大願行而無取」,這就是文殊菩薩在此地教給他們的,要發廣大心,廣大心就是菩提心。廣大心還不能著相,無取就是不著相,《金剛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那就對了。這樣的修學,『則能速疾,深入如來,究竟之地』。這裡講成佛,你很快就成佛了,何況菩薩位!文殊菩薩很謙虛,何況像我這樣的?成佛都有餘,那成菩薩就更不是問題了。這個地方講的十種趣大乘法,無疲厭心,下面所說的,我們接著看經文。

  【何等為十。】

  這就是把這十種趣大乘法無疲厭心,也就是真實的大菩提心,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的,應當要學習的。請看經文,『何等為十』。

  【所謂。見諸如來。以廣大心。親近供養。心無疲厭。】

  文殊菩薩這十門開示,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末後的結語完全相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每一句最後的結語,「無有疲厭」,他此地,『心無疲厭』,一個意思!這一句是講的「外緣」,後面八句是講的「內因」,因緣具足!外緣就是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學習的。

  經文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見諸如來,以廣大心』,什麼是廣大心?諸如來是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諸如來。文殊此地所講的境界,跟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沒有兩樣。他沒有說所謂見諸佛以廣大心,他沒有用這個字,他用「如來」。如果說是用「諸佛」,那是從相上講的,相上有佛、有菩薩、有十法界、有依正莊嚴。他講如來是從性上講的。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如來。一切無情的眾生,我們今天講的植物、礦物,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它也是如來。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六根所接觸到外面的境界,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就像對待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最極真誠恭敬心,這個心就是『親近供養』。只要你用最極真誠清淨,那事上你當然會做得圓滿。事就不必說了,心要敬!事做得再好,要沒有這個心,那是假的,那不是真實的。這也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切法從真實心中作」。我們要以真誠恭敬,與一切大眾結法緣。這個結法緣就是廣修供養,這是十大願王裡面第三願,廣修供養。心無疲厭!永遠沒有疲倦,也不厭煩。認真努力的去做,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第二句:

  【積集成就。一切善根。究竟不退。心無疲厭。】

  這是第二句。第二句到第九句,這八句是講的內因,外緣內因。諸位要曉得,內因的成就要靠外緣,沒有外緣事上的修,你怎麼能成就內德?內外是一體,內外不二,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要想內德成就,一定要在外緣上認真的修學。『積集成就,一切善根,究竟不退』,要想成就這個功德,諸位想想,你要不修親近供養諸佛如來,你怎麼能得到?由此可知,布施供養,好處是自己得。人家能得多少,太有限了。真實的成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開發自性,所以佛教我們這樣修學。佛不是說勸你布施供養,他在那裡貪財,貪那些財寶,他不是的,他什麼都不要,他都統統布施盡了,這個性德圓滿現前。所以成就一切善根究竟不退心無疲厭。這一句是「三業不空願」。第三句是:

  【勤求一切。諸佛正法。心無疲厭。】

  這個經文很明顯,求法,求佛的正法。這一願是「受持願」。第四句:

  【勤行一切。菩薩殊勝。諸波羅蜜。心無疲厭。】

  這一願,清涼大師這個註子裡面,「修行二利願」。二利是自利利他。這是一切菩薩殊勝波羅蜜多。菩薩所修的綱領,在大乘法裡面就是六波羅蜜。在《華嚴》裡面,又將般若波羅蜜展開,為願、力、方便、智,從般若裡頭又開出四條。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方便願力智這四條叫後得智。你們有學講經的,講到開合,這個意思就很明顯。從般若再展開為方便願力智,這就是開。通常講六度,六度這個般若波羅蜜裡面有沒有這四條?有,歸納在一起,就用一個般若波羅蜜。所以般若波羅蜜裡面,有根本智,有後得智,那就是合起來一起講。《華嚴》這裡講得詳細,般若展開又說了五條,這就變成十波羅蜜。所以諸位要曉得,十波羅蜜跟平常六波羅蜜內容是一樣的,沒有說十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少,那就錯了,只是開合不同而已,其實是同樣的。

  「殊勝」,就跟一般菩薩行的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普通一般菩薩修六度沒有離相,縱然說離相,離得不乾淨、不俐落。華嚴會上這些法身大士,他們離相做得乾淨俐落。所以稱作『殊勝諸波羅蜜』。這個「諸」在此地講的就是十波羅蜜。對於外面境界來講,利他。布施是幫助別人使他不缺乏。我們財布施,讓他得財富;法布施讓他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叫他得離一切恐怖,得到安全感,這是他所得到的。自己所得到的?明心見性。那個不一樣!自性裡面的寶藏統統都開顯了。

  持戒波羅蜜就是無畏布施,忍辱波羅蜜也是無畏布施。這個話怎麼說?佛弟子持戒,眾生見到了,他心裡就有安全感,他不會恐懼,離一切怖畏。譬如,現代的社會,中國、外國社會都很亂,尤其是財寶都不敢露白,怕有搶劫的。如果是持戒的人,你的財寶露白,不怕,他持戒,他不偷盜。我放在這裡不用看到,他也不會給我拿去,為什麼?他不偷盜!這你就放心了,就有安全感了。所以持戒是屬於無畏布施,令一切眾生得無畏。忍辱也是。我們在言語或者在造作,有意無意當中得罪人。得罪,冤冤相報!這個事情是很麻煩的。所以佛在經上一再的勸告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跟任何一個人結怨。假如他是修忍辱波羅蜜的,我們不管是有意無意得罪他,也不要緊,他修忍辱,他會原諒我,他不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也是屬於無畏布施。

  而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是屬於法布施。所以六度也好,十度也好,歸納起來都不外布施波羅蜜。綜合起來講,菩薩所修的,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什麼?布施而已!布施裡就是這三類,三類展開就是六度,展開就是十度,再推廣就是菩薩無量法門。無量法門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而布施真正的精神,就是教你放下。般若是教你看破,布施是教你放下,這是菩薩行的兩大綱領。我們也要學著『勤行』,認真努力去學習,『心無疲厭』,這是真實的自利利他。第五句:

  【普遍修習。一切菩薩。甚深三昧。心無疲厭。】

  這一句是講「深定」。經文上明白的告訴我們「甚深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正受」。受就是享受,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三昧也翻作禪定。由此可知,正常的享受就是禪定。我們凡夫的享受有五大類,這是大小乘經上常講的五種受,苦、樂、憂、喜、捨,這五種。身有苦受,有樂受,從身上講的。心有憂受,有喜受。捨受是身沒有感覺有苦樂,心裡面也沒有憂喜,這個受就叫做捨。捨很好!捨實在講,捨就是正受。為什麼不稱為正受?因為你捨的時間太短了,沒有一會,苦樂憂喜又來了。你不能永遠捨,如果永遠捨,就變成禪定了,那就變成正受了。所以我們凡夫這個捨,正受的時間非常短暫。而苦樂憂喜的時間非常非常之長。佛講的這五種受,菩薩在「甚深三昧」裡面,就是把苦樂憂喜完全捨離了,所以他是正受。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要『普遍修習,一切菩薩,甚深三昧』。

  這一段裡頭,清涼註得好。清涼說這一條是「不離願」,不離一切菩薩。因為菩提道上,一定要有這一切善友為我們做修行的助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說明這一樁事情。善財沒有離開群眾,沒有脫離社會,這就是不離善友,與大眾同修。所以這個經文裡頭說,「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那在此地,只說菩薩甚深三昧。從這一句裡面也能顯出,與菩薩同志同願,心無疲厭,才在修學上有了成就,真正得到受用。這一句在一切時、一切處,也就是我們常講,對人、對事、對物要保持清淨心,在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總離不開這兩大類的環境,這在經文處處我們都可以看到的。大概都是一般先看看這個善友,他所居住的環境,他的生活環境,這是屬於物質環境。然後見到他本人,看到他的風采、他的風度,他的言談舉止,那是正報的環境。在這裡面,成就自己的清淨平等覺。不是六根不接觸外頭境界,接觸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那是智慧!雖然明瞭,而如如不動,那就是甚深三昧。

  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沒有好醜。好醜的意思很廣,換句話說,境緣裡面就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面,沒有好壞,沒有善惡,沒有是非,也沒有邪正。一切善惡、是非、邪正從哪裡起的?從自己心裡起的。這個話是真話,這才是事實真相。譬如說我們幾個人同樣看這個畫,有的人看了很喜歡,他覺得很美!有些人看了,睬都不睬它,他覺得這個沒有價值,可見得沒有標準,這外面境界哪有標準?標準在哪裡?標準是你自己妄念上生起的,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了解之後,你才能談得上修行;否則的話,你心為境轉,你是凡夫,佛所教導你的,你都不能得受用。必須了解事實真相,一切法都是從自己心念當中產生的,外緣什麼也沒有。我們在境緣上起心動念,立刻就要覺悟,錯了!境緣裡頭沒有錯,我們自己錯了,過失在自己這一邊。自己為什麼要起心動念?為什麼會迷惑顛倒?當然那個根本業因,煩惱習氣。

  佛講許許多多的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這些方法、門道,都是怎樣把我們煩惱習氣降伏住,降伏就是把它壓伏住、伏住,叫它不起作用。我們會不會用?實在講,不是不會用,常常把它忘掉了,不是不會用,是把它忘掉了,這沒有用上,於是煩惱又起現行,天天幹的是這個事情。為什麼會忘掉?警覺心不夠,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因素,實在講還是沒有徹底搞清楚。徹底搞清楚了,警覺心夠了,你在境界當中,你的心常常是平靜的,平等清淨,平等清淨就是甚深三昧,這個心起作用就生智慧。智慧就是覺,覺而不迷。這叫真功夫,這叫真修行。所以真修行在哪裡?在起心動念之處,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我們再看下面一句,下面一句就是智慧。

  【次第趣入。三世流轉。一切諸法。心無疲厭。】

  這一句是講的「妙智」,也是「承事願」。這裡講『三世流轉,一切諸法』,漸次趣入,你入這個境界。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對於一切諸法的根源,這一切諸法怎麼發生的?這一切諸法怎麼演變的?這一切諸法的真相如何?你都能夠通達明瞭,趣入就是真正通達明瞭。這是真實般若智慧。《金剛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說的一切法的真相。「如露亦如電」,那是講它流轉的現象,流轉的現象就像露、像電一樣。你永遠在那裡觀察,功夫淺的叫觀察,功夫深的叫觀照,照見了!《心經》上講的是「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實在講五蘊皆空,就是照見五蘊皆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時候你的心不生煩惱,常生智慧。所以他沒有疲厭,生煩惱就有疲厭,生智慧就沒有疲厭了。第七句:

  【莊嚴十方。一切剎海。悉令清淨。心無疲厭。】

  這一句是「淨土願」。我們迴向偈上天天都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此功德,「此」是指什麼?什麼功德?我們每天念迴向偈,有沒有去想到此功德的此是什麼?此是打妄想,我們天天在打妄想,妄想、分別、執著,用這個去莊嚴佛淨土,豈不糟了!這個地方講的,『莊嚴十方剎海』,此功德就是這十句,『心無疲厭』的功德。清淨心莊嚴十方剎海,『悉令清淨』。為什麼?十方剎海本來清淨。我們用清淨心,就是莊嚴淨土;我們心不清淨,與淨土恰恰相違背。《維摩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說實在的話,佛土本來清淨,心本來也是清淨。由此可知,清淨心是真實的,不清淨心不是真的。所以叫妄心,「妄」決定能斷,「真」決定現前,這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導我們的。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信心就具足了。決定可以斷妄,決定可以證真,真實信心從這裡建立,這一願叫淨土願。再看第八句:

  【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皆令成熟。心無疲厭。】

  這一句是度化眾生的願。自己成就了,要幫助別人;自己雖然明白,還沒有成就,也要幫助別人。教是教導。他不用教學,他不用教導,他用『教化』。化這個意思好。化是什麼?有了成就。教是因,化是果。在中國古時候儒家的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變化氣質,所以他也講教化。諸佛教學也希望我們變化境界,化凡成聖。所以這個「化」是講教學的成績,是講教學的成就。我們接受佛的教導,是不是能夠化凡成聖,化凡夫成菩薩,化菩薩成佛?這教化的意思圓滿了。

  教學當中要達到變化的成就,『調伏』非常重要。「調」是調順,「伏」是降伏。降伏是對煩惱習氣來說的。調順是對法性、功德上來講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夠順法性,這叫正行。違背了法性,是逆行,逆行是三途、是六道;順行是四聖,是佛菩薩。淺而言之,調是講心,講的最淺就是我們的情緒。伏是什麼?我們喜怒哀樂發作的時候要伏住。儒家講這個功夫講得淺。喜怒哀樂人都有,無始劫來的習氣,聖人也不能否定。雖有,你要有能力控制得了。雖然發作,發作要有個限度,不要超越這個限度,這就很好。讓你不發作,不可能!你是凡夫!所以它有個限度,有個標準,儒家講中道。距離這個中道上下,不要太離譜,這就好。

  佛法是要教你斷煩惱,儒家沒有講斷,儒家講戒之,佛法講斷,所以佛法要求修定修慧。定能伏煩惱,慧能轉煩惱,那就是斷煩惱。所以把煩惱轉變成菩提,把生死轉變成涅槃,那要大智慧。調伏兩個字,說實在話來講,就是定慧兩個字。伏就是定,調就是慧。這樣才能夠成熟一切眾生,成是成就,熟是達到圓滿,幫助眾生證到佛果,這算是『成熟』。我們幫助一個眾生,幫他脫離六道輪迴,幫他超越十法界,都不能算成熟,一定要幫他成佛。這個事情難!不是我們凡夫可以做得到的。所以《華嚴經》上,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所講的對象,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行,有這個能力。可是我們也不能白聽,白聽了對我們是毫無意義;實在講,我們也有一個能力,幫助人念佛往生。這個人真的肯念佛,真的往生了,比文殊菩薩在此地講的還要殊勝。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正的成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之快,《華嚴》怎麼能跟它相比!

  善財童子一生成佛,還要經歷五十三參;念佛人往生淨土,縱然下下品往生,比這個五十三參都來得快速。善財比不上!所以我們也有辦法,就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這裡面要有智慧,要有耐心。伏就是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他開頭不接受,你要用善巧方便去給他說明,去幫助他,讓他相信,讓他發願。不能說勸了他幾次,他都不聽,不能接受,算了!算了!這個人不能教了。那你沒有盡到你的責任,你得有耐心去教他,時間久了,他會感動。真誠的心就能夠感人。第九句:

  【於一切剎。行菩薩行。經一切劫。心無疲厭。】

  這一句裡面主要講的是時間,就是剛才講的要有耐心,長時間不退轉才行。這也是大乘法裡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是菩薩行、菩薩願。『於一切剎』,這是大菩薩的境界。四弘誓願裡面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無邊的眾生,都是在無邊的佛剎裡,可見得他不是度娑婆世界眾生,不是發願我要度這個地球上的眾生,太少太少!太小太小了!心量太小!你要發願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剎土裡面的眾生。要『經一切劫』,就是無量劫,『心無疲厭』。這個願跟地藏菩薩的願沒有兩樣!地藏菩薩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不是指我們娑婆世界的地獄,十方一切佛剎裡面的地獄。只要一切諸佛佛剎裡還有一個地獄,地藏菩薩就不成佛。要發這個長時間的大願,長時修學,長時期的幫助一切眾生,永遠不退轉,永遠不疲厭。

  這八願,這八句,從第二句到第九句都是講的內因。這是註解一開端,註解我們沒有念,註解一開端第一行就講清楚了。「十句五對。一外緣內因。二求法成行。三深定妙智」。這個意思,剛才都跟諸位報告過了。末後這一句:

  【為欲成熟。一切眾生故。修一切剎。極微塵數。波羅蜜門。成就圓滿。如來一力。如是次第。為一切眾生。成就如來。一切智力。心無疲厭。】

  這是廣大願。「成正覺願」。菩薩發心為了成熟一切眾生。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為成熟一切眾生,才修無量法門。如果是為了自己成佛,跟大家講,一門深入。自己成就,無量法門當中,你只要取一門,你就成就。實在講是成就戒定慧,戒定慧圓滿就成佛。什麼時候到法門無量誓願學?給諸位說,煩惱斷盡了,才是學法門的時候。

  這一句一定要放在末後第十句,他為什麼不放頭一句?當中要斷煩惱,煩惱斷盡了,現在才學法門,這個意思要懂得。四弘誓願,學法門是放在斷煩惱的後面。成佛道為什麼不擺在第三,要擺在第四?這裡頭有一個道理。成佛道以後,你才能度等覺菩薩。你要不成佛道,你是等覺菩薩,你度不了等覺菩薩。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度等覺菩薩。你所度的眾生一個都不漏。所以把成佛道擺在後面。其實這個誓給各位說,成佛道就擺在斷煩惱的後面。煩惱斷掉了,也就成佛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斷掉了,你不就成佛了嗎?成佛之後要廣度眾生,廣度眾生你一定要通達一切法門,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一個法門不能度一切眾生。一個法門可以度自己成佛,不能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

  所以我們要想修一切法門,諸位一定要記住,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見到阿彌陀佛以後再學。到西方極樂世界,沒話說。你看《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是這樣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天都到十方去供養諸佛。供佛修福,那個福修得多大!修得多快!你供佛,佛當然給你說法,這是福慧雙修。你一天聞一切諸佛說法,不要說多,一尊佛給你說一句法,你每一天都聽無量法門。天天聽!無量法門誓願學,到西方極樂世界才兌現;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願兌不了現。

  一切諸法,我們三藏經典,說老實話,連題目都比這個多,這算什麼?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一定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這是『修一切剎極微塵數波羅蜜門』,比《華嚴經》多。《華嚴經》龍樹菩薩見到的,「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此地說一切剎極微塵數波羅蜜,比龍樹菩薩看到的,不知道多多少倍!龍樹菩薩才看了十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切剎極微塵數波羅蜜。真的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個無量我們才有概念。

  『成就圓滿如來一力』,這個一力後頭有註解。這是用一切剎的因成就的一個力。『如是次第,一切眾生,成就如來,一切智力,心無疲厭』。幫助眾生成佛,幫助眾生得如來果地上一樣的智慧功德,永遠沒有疲厭。文殊菩薩說出這十條,這十條我們應當要學。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