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四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04

  請掀開經本第五頁,最後一行看起。

  【文殊師利與如是等種種色像威德莊嚴大菩薩眾。及諸世主。前後圍繞。從自住處。來詣佛所。右繞如來。經無量匝。以諸供具。種種供養。供養畢已。頂禮辭退。右繞而出。往於南方。】

  在前面我們看到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出,這裡面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明瞭,他與同行的菩薩,以及世主。這一段經文裡面說,『如是等種種色像威德莊嚴大菩薩眾』,這一句是說的同行的菩薩眾。『及諸世主』,就是前面一段經文所說的二十四種大眾,這二十四種都是六道眾生的首領,稱之為「世主」,這裡面包含的數量實在是無量無邊。因為他的境界前面講過了,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世主數量沒有窮盡,這裡頭全是表法的意思。

  『前後圍繞,從自住處』,自住處就是善住樓閣,前面說過了。來到世尊的道場,就是到佛講經的處所,見到佛,『右繞如來,經無量匝』,這是禮節,通常我們在經上看到佛弟子見到佛,頂禮三拜,右繞三匝,這是一般的禮節,此地是「右繞如來經無量匝」。這是形容恭敬到了極處,右繞有恭敬、有皈依的意思。接著再供養,『以諸供具種種供養』;供養完了之後,『頂禮辭退』。看此地也沒有請法,佛也沒有說法。『右繞而出,往於南方』。這一段表的什麼意思,我們看看清涼大師的註解。

  這是第三段,「總顯出儀」。就是他出發,發心度化眾生,就是表這個意思。「前約無住方能化生,從善住出」。這把意思都說出來了。這個意思很深很廣,諸佛菩薩度化眾生,他有一個基本的條件,這是經論當中常說的,自己要未能得度,你怎麼能度人?要度眾生先要度自己,自己得度了,才有能力去度眾生。所以前面第一段,說他無住,善住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那叫善住。前面說,他住在善住樓閣,那就是他自己已經得度了。樓閣是表一如,性相一如,理事一如,表這個意思,表一真法界,世出世法一如,這是自己證得了。

  我們學佛,什麼時候才能得道?今天上午屏東有些同修到這來看我,有位同修提出這個問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成佛,他叫我教給他成佛的方法。什麼時候你到無住,你就成佛了,《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我們前面念的文殊菩薩這三段,第一段就是「應無所住」,今天我們念的這一段,就是「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度化眾生的心,必須無住才能生心,這個意思是自度才能度他。所以從善住出,表這個意思。

  這一段是,「今約自利方能利他,云出自住處」。他從自己住的地方出來,這個意思是說自利才能利他,自度才能夠度他。下面還有一個意思,「又前依佛果法界所流」。前面經文所講的,第一段所講的,是從如來佛果法界裡面流出來的,從善住出。「此依自證因門大用,故彰略耳」。這一段是依自證,修因證果,大用無方。這是清涼大師將這段經文的大意,給我們顯示出來。我們再看經文裡頭還有意思,不能不略說。「右繞」是表順從,順從自然的法則,現代人所講,順從自然的生態,大家好懂。沒有違背自然生態,佛法裡面講,「隨順法性」,右繞是表這個意思。「無量匝」,這是無邊,理事都無邊際,供養裡面包括的範圍也是無量無邊,有理有事。而一切供養當中,最殊勝的是如教修行供養,這是普賢菩薩在末後一章裡面教導我們的,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最,法供養第一條就是如教修行。佛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依照佛的教誨去做,這就是真正的供養。

  供養完了,頂禮辭退,沒有向佛請教,佛也沒有說法,這就是依自證因門,右繞而出,往於南方。南方也是表法的,不是真正的南方,善財童子去參訪都在南方,難到東方、西方、北方就沒有善知識,善知識都住在南方?南是表法的,只要善知識住的那個方向,都叫做南方,不管東西南北,他住在北方,也叫南方。南象徵光明,古代中國人講五行,印度也講五行,五行南方屬於火,火的相是光明的,善知識是代表著光明,代表智慧,只要是善知識住的那個地方,都叫南方,是這麼個意思,所以它不是方位,它是表法。這一段的意思講到這就行了。我們再看第二段,下面這一段。在沒講經文之前,清涼大師有個簡單的介紹,我們看有三角型符號的這一段小註。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這一段經文以下,「成彼化事」。文殊菩薩教化眾生,教化的儀式、姿態,前面我們看到了,他教化的成就,也必須要說明。「通有三會」。這是往下去我們都能看到三會。三會第一會是,「比丘會。表迴小乘可入大故」。迴小可以向大乘。「二諸乘人會」。這裡面三乘人都有,顯示「通收諸權皆入實故」。這個意思非常非常重要。「三善財會。純一乘機,一生辦故」。由此可知,這三會就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統統都包括了。如同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講經說法,最初示現成道,在菩提樹下打坐,在定中二七日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定中講的,我們凡夫不但聽不到,見也見不到,凡夫只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出定之後,這才到鹿野苑,找了原先陪他作伴的五個人,向他們說法,度這五個人,這五個人成了比丘,所以最初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說阿含。阿含是小乘,第一會比丘會,小乘迴小可以入大。阿含以後,再迴小入大,再講方等,方等是大乘。大乘分為兩個階段,方等是大乘前一段,般若是大乘後半期,分為兩期,最後通收諸權皆入實故,就講《法華》、《涅槃》,《法華經》開權顯實。

  由此可知,這三會是把世尊一代時教全部都含蓋了,都包括了。善財會就是華嚴會,法身大士純一乘機,那不是大乘。這樣根性的人,一生就成佛了,不要等來生了。所以世尊所說一切經中,講一個人一生修行證果成佛的經,除了淨宗淨土三經之外,就是《華嚴經》,《華嚴經》講的是一生成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成佛,沒有到第二生。可是要記住,這是法身大士一乘根性,那我們是什麼根性?煩惱習氣無量無邊,我們能成得了嗎?實實在在成不了。無論你是學禪、是學教,學什麼樣的法門,你能斷煩惱嗎?你能夠把是非人我放下嗎?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如果你還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連六道都出不去,都沒希望。學佛不過是種一點善根而已,這一點善根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所以在末法時期,老老實實說,所有一切法門對我們來講,都沒什麼效果,我們的病太重了,那個藥對我們來講不起作用,沒藥可救!世尊這才大慈大悲給我們開了一服救命的藥,念佛往生。這個法門能夠普度一切業障深重的眾生,效果比善財會還要殊勝。善財好不容易到五十三參才成佛,費這麼大的勁,我們念阿彌陀佛,五十三參前面五十二參都不要了,我們直接就要第五十三參,真正不可思議。他還要吃盡苦頭五十三參,我們五十二都不要了,單單要第五十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跟善財沒有兩樣。所以這個法門比《華嚴》還要殊勝,有幾個人知道這個事實?你要是對《華嚴》、《法華》這些一乘經論,沒有透徹理解的話,你怎麼會知道念佛法門的殊勝?你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旦往生比善財高明太多了。這是我們這一生真的是有福,遇到這個法門,決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成就。所以念佛也是純一乘機,一生成辦。

  這把三會簡單介紹出來,下面又說,「又前二會表信未久,尚不定故」。前面比丘會、諸乘人會,都在十信這個範圍之中,沒有破無明,沒有見性,所以這個位次進進退退不定。「善財信終,可入證故」。善財會就是十信心滿,從初信到十信,十信心滿,所以叫信終。十信位終就是圓滿的意思,圓滿就入初住,入初住才叫證。證什麼?證一真法界。入初住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不但是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所以初住菩薩住一真法界,這才叫入證。我們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所以古德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即是小本《華嚴》」,沒說錯!

  我們再看底下經文,下面經文分兩段,第一段說明,「助化攝機」。請看經文:

  【爾時。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見文殊師利菩薩。】

  這裡要注意,你看看前面說童子,現在說菩薩,這個意思差別在哪裡,我前面說過了,現在不講了。『舍利弗尊者』,他是比丘,他是小乘,一定要藉佛力的加持,本師釋迦牟尼佛威神的加持,他才能見到菩薩的行化。如果不得佛加持,他見不到,法身大士他怎麼會見到。得佛神力加持,見到『文殊師利菩薩』,在十方無量無邊世界度化眾生這個狀況,這前面所說的。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諸世主。種種神通。威德自在。眾會莊嚴。從逝多林安詳而出。】

  舍利弗證了阿羅漢果,阿羅漢的定功很深,他得的定叫九次第定,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世間的禪定是四禪八定,你要得四禪定,那你就生四禪天;再往上去四空天,這是四空定,合起來叫八定,這沒出六道。第九定就出六道輪迴,雖出六道,還在十法界裡面;六道之外有聲聞、緣覺、菩薩、佛,沒出十法界。文殊菩薩在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裡面這些聖者,如果不得諸佛威神加持,他見不到;得佛力加持見到了,見到文殊菩薩。

  實在講,文殊菩薩坐在釋迦牟尼佛旁邊,端坐在那裡,也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他到十方世界度眾生是見不到的。就如同佛講《華嚴經》,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怎麼曉得他在開法會,法會這麼莊嚴?看不到!文殊菩薩也在那裡打坐聽經,誰知道文殊菩薩已經到十方世界度眾生去了。舍利弗得佛加持見到了,文殊師利菩薩在定中,盡虛空遍法界普度眾生去了,這是舍利弗見到了,他看到的是『種種神通,威德自在,眾會莊嚴』。『從逝多林』,逝多林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安詳而出』。

  【作是思惟。我今當與文殊師利俱往南方。】

  他看到了,他就發心,就動了個念頭,也想跟著文殊師利菩薩,跟他一道去。這個小註是解釋這一段。「小乘之智亦助大故」。所以佛出現在世間,他的聲聞弟子當中,實在講哪裡是真的聲聞,都是示現的、變化的。此地講的舍利弗,佛說得很清楚,舍利弗早就成佛了,倒駕慈航在這裡演戲,演聲聞的角色,其實他早就成佛了。所以小乘智慧也能夠幫助菩薩教化眾生,不但小乘智慧能幫助菩薩教化眾生,我們人天智慧也能幫助佛教化眾生。這一段文(就是比丘會裡面)也有兩段。這一段是說明看到這一樁事動了念頭,隨著文殊菩薩去教化眾生。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時舍利弗。即與眷屬。六千比丘。前後圍繞。】

  『舍利弗』也有他的弟子,也有他的徒眾,徒眾人數也不少,有六千人,這是舍利弗的學生,與他有緣。雖然同時在佛的那個時代,這些人跟舍利弗有緣,舍利弗教他,他很歡喜;釋迦牟尼佛教他,他不歡喜,這就是他跟佛的緣不夠,跟舍利弗的緣很深。因此,佛就告訴我們,佛不度無緣之人,你要想將來成就,度眾生,度很多眾生,你一定要跟眾生結緣;你要不結緣,成了佛也度不了眾生,結緣重要!這『六千比丘前後圍繞』。

  【出自住處。】

  這個『自住處』的含義前面說過了,但是前面那是文殊菩薩自住處,這個地方是舍利弗的自住處。舍利弗是小乘,從小乘出去,跟著佛、跟著文殊菩薩,就是迴小向大的意思,出小向大。

  【往詣佛所。】

  先到世尊這個地方。

  【到已頂禮。一心觀佛。】

  到佛這個地方先行禮,行禮之後『觀佛』,觀佛也是致敬,瞻仰!也是致敬。

  【具白世尊。世尊聽許。】

  這個言辭文字就簡略了。他就把這個意思向世尊報告,世尊同意。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他看到文殊師利菩薩到十方去度化眾生,這個威儀非常殊勝,動個念頭想跟他去。世尊同意,准許他去。因為他是比丘,是佛的學生,出入都要稟告老師,老師許可這才行。

  【右繞三匝。作禮辭退。往文殊師利童子所。】

  你們特別注意經文,什麼地方稱菩薩,什麼地方稱童子,意義有別,不一樣的。這個註解意思我都講過了,不要念了,看底下經文:

  【此諸比丘,皆舍利弗之所化度。出家未久。自所同住。】

  這一段,「別明所化」。他所教導的這些人,這比丘會教導哪些人?教導舍利弗的這一批比丘眾。這裡面又分四個小段,這一段先把它說清楚,他們的身分,是『出家未久』的比丘眾。這個註解裡面,比丘兩個字省略掉了,不必在這個地方再麻煩,比丘三個意思略出來了。「義如常說」,不必多講了!必須要說明的有三點,第一個是舍利弗的學生,舍利弗在佛弟子當中,代表智慧第一,舍利弗的學生就是智慧生故。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六千人,未必是六千人,舍利弗的弟子也未必真的是舍利弗的弟子,只要從智慧生,就可以叫舍利弗的弟子。全是表法,字字句句都是活的,沒有一個字是死的。我們讀這些大乘經,尤其是一乘別教,最難的地方就是我們看經文,都把經文字字句句看死了,所以說死在文下,這是很糟糕的!這是古德常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佛不是這個意思,你們把意思錯解了,所以說義在言外,你要懂得弦外之音,那就有味道了,這就願解如來真實義。

  其次說「出家未久」,他是不是真的出家未久?可能已經出家幾十年了。縱然出家幾十年,你還沒有明心見性,那就說你出家未久。「未證實際」。就是沒有見性,還是小乘,沒有見性是可以迴小向大。但是迴小向大,也不是自己那麼突然就發心,要善知識誘導,要善知識教誨。他覺悟了,捨棄小乘而向大乘。末後一段的意思是,「自所同住」,這就是同居小乘。這些人他們的境界差不多,都是小乘境界。「同住法界」,這個法界是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他們同住在這個法界裡頭。「顯此類比丘則可迴心」。這一類的比丘,容易迴小向大,什麼原因?常聞大乘法,如果他不接觸大乘,不常聽大乘經,很難會懂。這是跟舍利弗的比丘,不說跟別人,舍利弗智慧第一容易入大乘,所以特別用他來表法。下面也列幾個上首作為代表。這個代表裡面,特別要觀察他們的智慧,為什麼他能夠迴小向大。

  【所謂。海覺比丘。】

  他覺,他不迷,這就是智慧。『海』是比喻深廣,比喻他的智慧、覺性深廣,這種比丘容易迴小向大。

  【妙德比丘。】

  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號,要是翻成中文也叫『妙德』,也翻作妙吉祥。文殊師利是梵語的音譯,這個名號當中充滿了智慧。第三位:

  【福光比丘。】

  有大福德,光表智慧,有福有慧。下一位是:

  【大悲比丘。】

  他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也從智慧裡面生的,為什麼?沒有智慧,他雖然有悲心,那個悲不能叫大,慈悲要清淨平等才稱之為大。也就是說,著相就不叫大,離相才叫大,沒智慧你怎麼會離相?底下一位:

  【電德比丘。】

  『電』也是表智慧。《金剛經》末後的比喻:「如露亦如電」,電表不住的意思,電表光明的意思。雖放光明,但是它不住光明,這是高度的智慧。

  【淨行比丘。】

  『淨』是清淨,《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覺,這個是一而三,三而一,一個得到,三個都具足。淨裡面當然有覺。下面是:

  【天德比丘。】

  天就是表慧,天人的智慧比我們要殊勝的太多了。

  【實慧比丘。】

  這個名字就更明顯了,真實智慧。

  【梵勝比丘。】

  『梵』是清淨,『勝』是殊勝,清淨殊勝當然具足智慧。末後一位:

  【寂慧比丘。】

  看看這些名字,你就曉得這些人當然可以迴小向大,這是代表六千人的。下面經文:

  【與如是等六千人俱。】

  六千也有意思,也不是隨便說的,我們看這個註解。「與如是等六千人俱者,結數」。總結有多少人數。「而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它表六信。「本自六根,性清淨故」。又表六根,這是六。為什麼用千?「千表無盡,該果海故」。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不二,字字都有很深的意思。所以前面告訴諸位,不一定有六千人,也不一定天天跟著舍利弗後頭走,不見得!他所說的話,裡頭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六信」,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得好,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蕅益大師講的非常之好,我們對於這六樁,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們的修學才會有成就。請看下面經文,底下這是歎德。

  【曾於過去。供養諸佛。深種善根。】

  這一段文長,我們要把它分成段落來看,這個是一段。這一段是講過去世的善根,《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凡是念佛往生淨土的,善根都非常深厚,無量劫來積植的善根,在這個時候,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你才肯信這個法門,你才肯願往生、才肯念佛,不是偶然的。我們在這個道場上,講這樣殊勝的經典,你看隔壁的那一家他怎麼不來聽?我們大樓樓上、樓下都不來聽,為什麼不來?過去世沒有『供養諸佛深種善根』,他怎麼會來?別說我在這裡講不來,阿彌陀佛來講,他也不會來。所以你肯發心來聽,不簡單!他們這些人過去供養諸佛深種善根,我們今天在這一會也不例外,也是過去供養諸佛深種善根,咱們才能夠在這裡聚會一起。

  下面有十句,十句顯示這些比丘他們的智慧德能,我們一句一句的來看。

  【於甚深法。悉能悟解。】

  『甚深法』就是指本經,《華嚴》是甚深法,淨宗的經典也是甚深法,《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是甚深法。何以說這些法門是甚深法?這些法門教我們一生超越十法界。如果這個法門在一生當中,叫你修行可以證到阿羅漢果,可以證到菩薩果位,可以證到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你還沒出十法界,那就不叫甚深法。甚深法的標準是要超越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這個法叫甚深法。你對這個甚深法,一接觸你就明瞭。明瞭雖然有淺深不一樣,淺的明瞭,你就肯發願,就能念佛往生,那也是甚深法。甚至於你說淨宗經論我都沒有念過,也沒有聽過,聽也聽不懂,可是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就生歡喜心,就能信,就真念,發願往生,那也往生了,那也是於甚深法,『悉能悟解』,還是這個標準。這一句是悟理甚深,那個悟理的樣子不一樣,我們要明瞭。第二句是:

  【深信趣入。最極清淨。】

  『深信』才能夠趣入,『趣入最極清淨』,這一句話跟《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一個意思,是同樣的境界。所以信要深信,深信是絲毫懷疑都沒有。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不能說沒有善根,不能說沒有福德,為什麼我們對這個法門真實的利益還得不到?我們信是信了,信的深度不夠。深度不夠怎麼辦?你遇到善友,給你講解這部經典,或者是你不斷讀誦這部經典,就是把你那個淺信變成深信,道理在此地。所以你要遇到真正的善友,若不是真正的善友,叫你讀大乘經,《大藏經》那麼多,從頭到尾慢慢的念;念了幾十年,把《大藏經》念完了,還是不相信。為什麼?那不是培養深信的辦法。

  培養深信的辦法,用什麼方法?一部經。這個很多人不知道,一門才深入,多門是淺入不能深入。多門修學是得一點佛學常識,如果你想在這個世界上,去拿個佛學博士學位,那你要多讀,廣學多聞,你可以拿個佛學博士,佛學博士還照樣搞六道輪迴,不起作用。一定要深入,深入記住,一門才能深入。就是以讀經為例子,你讀《無量壽經》,你每天讀十遍,你要念上十年,你就深了;不需要人給你講解,自自然然就深了。為什麼會深?因為你得定了。我們為什麼不能深入?心是散亂的,散亂心怎麼能深入。你十年念一樣東西,心定了,定了就開智慧。所以你才能趣入最極清淨,這個清淨是清淨心現前,最極清淨是真心、真如本性,就是禪宗裡頭說的明心見性,非常非常重要,要懂得一門的功德利益。第三句:

  【志行寬博。等佛境界。】

  「志」在佛法裡面常講發願,志跟願是一個意思。世法裡頭人要立志,人要不立志,一生沒有努力的方向,你很難成就。人要有志,學佛要有願,所以志跟願常常連在一起,此地講的志就是願,『志行』就是願行,有願有行。願行多寬多博?『寬博』是廣大的意思,像佛一樣。尤其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志行是等虛空遍法界。我們看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我們要有佛一樣的志、一樣的行,『等佛境界』,向佛看齊。第四句:

  【於佛教法。能正修行。】

  這一句就是依教修行,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要照做;佛在經上不許可我們做的,我們決定不能做。所有一切經,佛都是這樣教導我們的。特別是過去講的《彌勒菩薩所問經》,也叫《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這個經我們在短短時間裡面講過三遍。第一遍在加洲講的,第二遍在此地講的,第三遍在新加坡講的,非常重要!這個經我們展開來讀一讀,就發現自己一身的毛病,這些毛病如果不能把它改掉,就是修行的障礙,就是念佛往生的障礙。念佛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原因在哪裡?這些毛病我們沒有辦法把它改掉。所以自己要問問:「我這一生要不要往生,是不是決定要往生?」如果決定要求往生,這裡面的毛病就統統把它改掉。有些人說改毛病很難很難,實在講不難,天下難事,求人難,這個事情求自己,有什麼好難的,克服自己的習氣就不難。克服習氣的方法,世出世間的聖人都有許許多多的教導,只要我們細心去體會。所以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習氣。第五句:

  【悉能了知。諸法本性。】

  這就是在一切事相當中,透徹明瞭它的理體,理體就是『本性』、就是法性,法性是空寂的。《般若經》上講的最多,諸法緣生,因緣所生的。因緣所生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許許多多條件當中所發生的,這許多條件當中缺個幾條,就不可能發生。《華嚴》講的是無量因緣。既然是眾多條件所發生的,那它就沒有自體,所以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個事實,現代科學家都發現了,近代的科學向兩個極端發展,一個是太空物理,向大的方面,無限大去發展;另外一個向極小的量子力學,向最小的地方去研究、去發展,這個跟佛法的觀點非常接近。

  尤其量子力學裡頭所發現的,現在科學家講沒有物質的存在,說有物質是假的,錯誤的,沒有物質。那物質現象是什麼?波動的現象,那跟經上講的夢幻泡影就非常接近了。它存在的時間,如露亦如電,剎那不住,這你才了知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的真相。了解之後有什麼好處?不再執著了,真的放下了,放下你的心就清淨,放下就得大自在,再也沒有煩惱,再也沒有憂慮,再也沒有牽掛。你以前憂慮、牽掛、煩惱,都是空的,沒有一樣是事實,沒有一樣是真的。真正明白一切法了不可得,相有體無,這個性就是體,本性就是本體。不但相有體無,我們能夠思惟想像的心也是相有體無。《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這個意思合起來,就是能所俱不可得,這才是事實真相。這些菩薩他們通達。

  【能大饒益。成熟眾生。】

  所以他自己得度,生起大悲心才能夠幫助別人,『成熟眾生』,幫助眾生也入這個境界。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裡面所說的全是自己,自己本具的德行。末後這一句,這是利他的。

  【常樂勤求。諸佛功德。】

  這是自己在前面智慧德能的基礎上再求進步,再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樂是歡喜,歡喜勤求諸佛功德,他並沒有止在這個地方,繼續不斷的努力前進。後頭這一句總結:

  【皆是文殊師利童子之所教化。】

  這個註解末後說,「本屬文殊,非身子分,故所歎德,皆約大乘。不同五百言含本跡。翻顯小乘不知不共。」清涼這幾句話的解釋,解釋的非常之好。這十句裡頭所說的,真的文殊菩薩才能當,舍利弗當不起。雖然是文殊菩薩才能承當,但是這個話明明讚歎比丘的,這就顯示他們過去供養諸佛深種善根。由此可知,這些人跟文殊普賢實在講沒兩樣,這些人是誰?就是我們在座的諸位,我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諸佛深種善根,跟文殊普賢沒兩樣,那現在為什麼不一樣?一時迷了,一時糊塗了,現在點醒了,恍然大悟了,句句說的是自己,沒有說別人,說別人與自己不相干,那不叫廢話嗎?句句都是說的自己,希望我們聽了之後,一下能醒悟過來,原來我們也行。這樣對於念佛往生,你信心就具足了。

  你要說不行,恐怕不是我自己。不是你自己,你怎麼會遇到這一會;不是你自己,你怎麼今天會讀到這一段文。你今天既然讀到這一段文,聽到這一段話,那說明你就有分;你要沒有分,你或者今天有別的事情,今天晚上你就不能來聽經。所以希望大家細細從這個地方想,你才曉得我們過去生中,跟諸佛菩薩那個緣有多深。

  下面一段,這是第二段,「明化主攝益」。這裡頭也有兩段,第一段是「身儀攝益」。你看到它的相狀,它的儀態,就得利益了。「令其根熟,起樂欲心」。愛好希望的心。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身語意三業都攝受眾生。這個地方就是用身,這個意思大家要聽得不太懂的話,我們講白一點,這個身儀是什麼?招牌,這大家好懂。我們學佛的樣子,這個是招牌。你們看這個招牌怎麼樣?所以學佛的人容光煥發,身體健康,沒有毛病,每一天法喜充滿,這就是身儀。讓別人一看就羨慕,你怎麼過得這麼快樂?我念阿彌陀佛就快樂了,那他就跟我念阿彌陀佛了。如果我們這個招牌不好,每一天垂頭喪氣,苦不堪言,人家一看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能念,你看像他那個樣子,這叫身儀。文殊菩薩的身儀太好了,讓人一看就羨慕。我這個說法,你就好懂。

  所以學佛就是要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做好樣子,讓他一看,心裡頭就羨慕,他就要向你請教,要向你學習,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令其根熟,起樂欲心」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很尊貴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不教他,不主動去拉他,他怎麼來學佛,我們做出樣子,讓他自己看了感動,自己入門來。所以這個招牌就是招生廣告,你看這個多重要。所以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一定要有個好樣子,給人家做榜樣。我們道場給所有道場做個好樣子,每一位學佛同修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榜樣,這都包括在身儀攝益裡頭,很重要、很重要!我們看底下經文。

  【爾時。尊者舍利弗。將諸比丘。隨路而行。觀諸比丘。告海覺言。】

  這一群人,『舍利弗』是他們的老師,是領導他們的,也是舍利弗幫助他們,指導他們。舍利弗帶著這六千人,六千人當中,有智慧高的,有智慧平平的;高的人是見色聞聲就覺悟了,中下根性必須要開導,開導就是言教。所以他就告訴海覺,海覺是六千比丘眾裡面的上首。

  這個一大段經文裡面,有四個小段。「前中有四。一示勝境」,是指示境界的殊勝。這裡頭也有三段,第一段是告訴他,我們剛才所念的。下面這一段文,就教他觀察。請看經文,這一段經文是,「正教觀察」。

  【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清淨相好莊嚴之身。諸天及人。莫能思議。】

  經文一共有十句,這是第一句。這十句就是說明,文殊菩薩十種殊勝。我們有沒有見到?我們沒見到文殊菩薩本人,在寺院裡見到文殊菩薩塑像,見到文殊菩薩畫像,你有沒有看到這十種殊勝,沒看到那是你太粗心,太大意了。念了這一段經文,以後再要看到文殊菩薩像,聽到文殊菩薩名,你就要想到這十種殊勝。如何能把這十種的殊勝,變成我自己的殊勝,你就真正得利益了。菩薩十種殊勝與我們自己不相干,那你沒得到利益,你知道也是枉然,知道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這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你看他的『清淨相好莊嚴之身』,先看他的身相。『諸天及人,莫能思議』。比不上!他的身相那麼樣好,好怎麼來的?相好是因。相好怎麼來的?經文上有,清淨,清淨是因,相好莊嚴是果報。你要想你的身相,這個相好,經上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的身相,都是從清淨心來的,清淨行來的。你的心行不清淨,你的身相怎麼會好?這一句裡頭教給我們就多了,我們一生都受用不盡。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導諸位同修,學佛的人招牌要好,這影響太大太大了。你看現在一般社會,為什麼對佛教沒有好印象,提到佛教人家就搖頭,都說這個迷信,都沒有看在眼裡。原因在哪裡?招牌不好,本來是個好招牌,被你糟蹋掉了,你還說你修行有功德。這不曉得功德在哪裡,真的把釋迦牟尼佛金字招牌毀壞掉了,糟蹋掉了,這學佛的人一身的罪過。所以你學佛,至少你的身相也像佛菩薩一樣,男眾要像文殊、普賢,女眾也跟觀音比一比,這是真的。清淨的心行就得相好莊嚴之身,這是你看他的身相。第二句:

  【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圓光映徹。普照十方。能令眾生。心生歡喜。】

  這一句要是淺而言之,就是菩薩的光彩,我們今天講的風度,容光煥發,眾生一看到他,就生歡喜心,這是攝受眾生有力的手段。你如果相不好,眾生一看到你就討厭你,掉頭而去,你還能幫助人嗎?你還能度眾生嗎?要真幹!真正的因就在第一句,第一句清淨是總的因,貫下面十句,都在清淨心、清淨行,心行清淨,殊勝的德相、德行無量無邊。第三句:

  【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放光明網。微妙莊嚴。除滅眾生。無量苦惱。】

  這一句是講菩薩放光,前面一句是講的常光、平常,這一句是講的放光。光怎麼放法?是不是一閃一閃放出去的,如果一閃一閃的放,會把人嚇跑掉了,誰還敢接近?這個放光是有意幫助別人,見到眾生,眾生生歡喜心。菩薩有意幫助他,不一定要說話,種種表態能令人覺悟,不必用言語,我們現在講暗示,你做一個動作暗示,他懂得了,他體會到了,這都是屬於放光。暗示的方法太多太多了,身體的動作,手足的動作,面部的表情,都放光,都能給一切眾生,聰明伶俐的,根性利的人,你給他小小的暗示,他就明白了,不需要說話,這叫放光的殊勝。眾生一見就能體會到菩薩的意思,就能滅除『無量苦惱』。這個經文細細去琢磨,其味無窮。第四句:

  【汝可觀察。文殊師利。眾會威德。皆是菩薩。往昔善根之所攝受。】

  這一句是教你『觀察』,文殊菩薩左右的這些大眾,他出來不是一個人,有一大群人跟著他。前面教你觀察文殊菩薩他本人,現在叫你看跟隨文殊菩薩的這些大眾,你去看看這些大眾,這些大眾不是普通人,個個都是有智慧、有德能的人,都是特殊的人物,不是普通人。這些人為什麼跟他在一起,當然與菩薩緣很深,沒有緣怎麼會在一起?緣聚的時候,他自然就合了;如果緣散的時候,想聚也聚不成,緣殊勝!這裡面又可以看到因與果,因中就是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果報裡面成就會眾的殊勝。與會大眾的人多,人才濟濟,這是『菩薩往昔善根之所攝受』。第五句:

  【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左右八步。清淨平坦。眾寶莊嚴。】

  這一句諸位看註解就曉得了,這個註解註得很清楚,在這個小註的第二行第五,這是第五句,「行路勝」。『左右八步』,這個八是表八正道,並不是真的八步,文殊菩薩走路走當中,這邊也是八步,那邊也是八步,表這個意思,表的是中道。他的心正大光明,行為正大光明,決定沒有偏,沒有邪,取這個意思。所以,「為八步平坦。逆順不離,故云左右。右隨順故。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正故。」如果我們心裡起心動念,那就心不正,但又不是是非邪正不知道,是非邪正不知道,那你就變成白痴了,那菩薩怎麼可能是白痴?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樣樣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叫中道,這是菩薩行,也就是菩薩對人、對事、對物的心態。我這個講法,你們就明白了。菩薩是這樣的心態,樣樣清楚,心裡頭乾乾淨淨,沒有分別執著,所以『清淨平坦』,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裡面就生無量智慧、無量德能,這就是『眾寶莊嚴』,眾寶是說這樁事情。

  今天時間到了,只講了五句,這個文很有味道。好!我們下一次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