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一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01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

  今天我們的法緣是非常稀有的殊勝,我們能在此地開講這部大經。這一部經我想學佛的同修都非常熟悉,這是佛門的第一經。古德常說,《華嚴》是世尊一代時教的根本法輪,也就是說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皆是《華嚴》眷屬、皆是《華嚴》的枝葉。由此可知,這一部經的重要性。雖然重要,但是經的分量太大,所以自古以來講這部經的人就不多。我們看到許多大乘的經論,在這一千多年當中,多的有幾百種註解,唯獨此經只有兩種註子;這兩種註子都是在唐朝初期時候的,一部是李長者的《合論》,一部是清涼大師的《疏鈔》,這兩部註解都是本經權威的註解。從清涼以後到現在,差不多將近一千五百年,再沒有看到有人給《華嚴經》做一個註解,這是令後人非常遺憾的一樁事情。我們今天所採取的就是清涼大師的《疏》,這本是屬於《四十華嚴》;而這次啟講,我們將本經的本會省略,從末會開端講起,末會就是《華嚴經》當中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過去我們曾經用了十七年的時間講這一部經,斷斷續續的大概講了一半,《八十華嚴》講到十迴向品,《四十華嚴》大概也講了一半,沒有能夠將全經講完。這一次我們是將淨宗經論完成,算是告一個段落;本館韓館長、有幾位同修啟請講《華嚴》,我想這也正是時候,我們從五十三參講起,這是我們學佛同修迫切的需要。

  這一大段的經文內容說的是什麼?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它是現代生活所必須。佛在這個經上將理論、方法、境界都給我們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佛陀非常慈悲,還怕我們自己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所以在這末會用五十三位善知識來給我們表演,就是將「大方廣」落實在我們生活上。實在講,就在我們現前的生活、現前的工作、現前的環境,無須要改變,這裡面就修菩薩行;不但是菩薩行,而且是菩薩當中最殊勝的普賢菩薩行。經上說得很清楚,如果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我們知道成佛道不容易,所謂成佛道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即使是大乘法中所謂的易行道,這是講淨土法門,帶業往生,這是易行道;易行道也不能離開《大方廣佛華嚴》,如果說與《大方廣佛華嚴》相違背,你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從前李炳老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二、三個。什麼原因?這二、三個他的心行與《大方廣佛華嚴》相應。你看本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我們淨土宗的祖師是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淨宗的初祖,我們中國人稱遠公大師為初祖,那是中國淨土宗的初祖,娑婆世界的初祖是普賢菩薩,所以這一部經也是淨宗的根本經典。古人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由此可知,淨宗的《無量壽經》、《彌陀經》跟本經確實是同一部經,一個說得詳細,一個說得簡單,內容沒有兩樣,只是說法有廣略不同,內容並沒有差別,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

  雖然今天從這個地方講起,前面的經文很長,我們以後再找時間,再把它講出來,使這部《華嚴經》我們留下一個完整的錄影帶。我們借重錄影的傳播、網路的傳播,很快就能夠遍及到全世界。所以今天講經的道場已經不需要很大,聽眾人數也不拘多少,從網路、從電視上傳播到每個地區。這是把這一次的因緣簡單跟諸位做一個報告,下面就請看經文。

  「大文第二」。第一是本會,這是第二,是末會。從「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這幾個字是經文。從這一段文以下,「明其末會」。這是這一品裡面,《普賢行願品》裡面分為兩會,本會與末會。「先啟十門」,這是把末會在此地做一個介紹,下面提出十條。「一總顯會意。二定會名義。三五相分別。四圓攝始終。五法界人類。六法界義相。七法界事義。八二位統收。九會數開合。十會主多少。」用這十條來介紹末會。下面就一條一條的來介紹。

  「今初」。這個「初」就是第一總顯會意。這一會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這一會?把這一會的來由說明。下面這個文是清涼大師的註解。這經題、品題、翻譯的人我們在這裡都省略掉。「謂從佛會流,遍周法界。演暢華嚴,令物遍悟」。清涼的文字好,非常簡潔,裡面含義跟經文一樣,無限的深廣。第一句說它從佛會流出來的,流是支流,佛會就是前面講的本會,從本會演變出來的。流到哪裡?遍周法界,盡虛空遍法界,本會在菩提場。這個意思諸位要是難懂,我們就做個比喻你就好懂,我們現在在這裡講《華嚴經》,這個道場是我們的本會,我們藉著電視,藉著網路,立刻流傳到全世界,那就叫做末會,這就流出去了;所有網路、衛星電視傳播出去的,都是從我們本會流出去的。所以本會是佛陀講經的道場,這是本會,這個意思就好懂了。所以它是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華嚴的道場。

  「演暢華嚴」,不但是說,而且在表演,演是要把它做到,像演戲一樣。後面五十三參,五十三位菩薩來給我們表演。表演什麼?表演一個高度智慧的生活,「佛華嚴」就是高度智慧的生活。華是代表美,我們今天講的真、善、美、慧;華又代表因,因好,果一定好,所以稱之為華嚴,嚴是莊嚴,比喻這個意思。

  「令物遍悟」,遍是普遍,悟是覺悟;他不用令「人」遍悟,如果講令人,這個範圍就很窄小。我們知道,佛家常講六道,人是六道之一,如果說令人遍悟,那其他的五道就沒分了。不但六道眾生包括在內,六道之外還有聲聞、緣覺、菩薩、佛,佛也在裡面,這個佛天台家所講的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藏、通、別佛在《華嚴經》上都是法身大士,只有圓教佛才是究竟圓滿佛。所以除圓教佛之外,「物」這個字都包括了,十法界的眾生都包括在裡面,普遍的覺悟。聽到這個經的理論、聽到這個方法,看到這些菩薩們在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你就會覺悟。悟的是什麼?悟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整個佛法就是說這樁事情。人生是我們自己本人,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我們今天日子過得很苦,為什麼這麼苦?第一個、不認識自己,第二個、不明瞭我們生活環境的真相,這叫迷;迷不是迷別的,迷失了自己。佛教導我們開悟,悟的是什麼?悟的就是這樁事情,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生活環境的真相。這是末會從這裡流出來,它的範圍無限的深廣。下面說:

  「人皆法師,觸類皆法」。這是《大方廣佛華嚴》。法師是講經說法的,我們稱法師。誰是法師?人皆法師。每一個人都是法師,每一個人都在那裡表演《大方廣佛華嚴》。問題是你會不會?你有沒有看出來?你要看出來,都是啊!哪兒是佛法?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佛法。我們就眼前舉一個例子,做個證明:我們講台上這裡供的有兩盤花,你們看到這個花有沒有覺悟?花代表因,修因;先開花後結果,花代表因。看到好花那就是善因,你看到了:我要修善因,將來就能得善果,所以花不是給你好看的裝飾品,花在這裡教你,看到花,我們要修善因得善果。那我再問你,有些人穿一身花衣服,你看到做何感想?只要看到是花,不管在什麼地方,看到花,學佛的人要修因。看到果?我要求無上菩提之果;那不都是法嗎?那這不是佛法是什麼?佛是覺悟的意思,叫你在法法上你就覺悟了。我們佛前面點了兩枝蠟燭,蠟燭是什麼意思?你們看到蠟燭懂不懂?這中文講「會麼」?蠟燭是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表這個意思;犧牲奉獻,無條件為一切眾生服務,造福社會、造福人群,它表這個意思。

  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個人不是法師?你說有許多善人是法師,那惡人也是法師嗎?是,惡人也是法師,惡人造的那些惡將來得惡報,你看到了,這個我們不能學,想想自己有沒有惡,要是有就趕快改,正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是誰?我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都是老師。善人,學他的好處;惡人,反省,改他的惡處,不是叫他改,我自己要改。善人從正面教我們,惡人從反面教我們,都是老師,對我們都有大恩大德,所以我們在善惡境界裡平等了,善人、惡人我們統統真誠恭敬。為什麼?我在他們那裡都得利益。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有善人也有惡人,但善人多惡人少就是了,都是菩薩示現。他代表我們這個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怎樣修學《大方廣佛華嚴》,怎樣圓滿菩薩道。你要學了《華嚴經》,你的心量自然就擴大,《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覺你才能落實,否則的話這個清淨平等覺跟你的生活連不起來,那還是沒用處,必須要做到。所以這兩句話味道就深長了。

  「萬籟之聲,皆法輪聲」。法輪是代表佛菩薩講經說法,法音宣流。什麼聲音?一切音聲,萬籟代表一切。我們聽到馬路上的車聲,風聲、雨聲,一切音聲都在那裡說法。在西方世界六塵說法,我們眼前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雖然身在六塵說法境界當中,可惜我們已經麻木不仁,沒有法子體會。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現前。毘盧遮那佛的道場在哪裡?就在此地。可惜我們有眼如盲,有耳如聾,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作用,這是經上所謂「可憐憫者」,這真可憐。再看底下一句。

  「剎土微塵,皆求法處」。我們要想修學佛法,修學佛法到哪裡去求?剎土是講大的,虛空法界,我們現在講宇宙,大的宇宙。微塵是講極小的,現在科學家講的量子力學。現在科學發展確實向這兩個極端,一個是研究太空物理,一個是研究最小的量子力學;剎土就是太空物理,微塵就是量子力學。這是一個大,一個小,當中全都包括了,告訴你全都是道場,哪裡不是道場。

  你要是懂得這些道理,「方能證入法界真原。故次來也。」後頭這段經文就是這麼來的。你必須要知道,然後你才能證入法界。這一品的品題,我們這個題目是省略了,全文的題目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在《八十卷》裡面叫「入法界」,就是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此地講的是法界真原,真,決定不是虛假的,原是源頭、本源。這是總顯、顯明這一會的來意,它怎麼來的。

  再看第二段,「定會名義」。為什麼叫它做末會?這個地方要詳細說了。「言末會者,從佛本會而流出故。非微末也」。這不是微末的意思,微末跟本就有差別了,這個跟本沒有差別。說它作末會,是本會的擴張、本會的擴大,是這個意思。

  「是則前明不異末之本,雖卷而恆舒」。前一會是說明,前一會是本會,本、末沒有兩樣,沒有差別。卷、舒是比喻,佛在道場裡面講經說法,這個範圍很小,所以比喻雖卷而恆舒。從形象上來看它的範圍很小,而實際上從它的影響力來講,那它的影響就不可思議了。此,這是講這一會。「此明不異本之末,雖舒而恆卷」。這一會裡面所說的,它的範圍是虛空法界;它裡面的景象是整個大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不侷限在一個道場,不侷限在一個講堂,但是這裡面所演暢的跟佛在道場講的沒有兩樣,雖舒而恆卷。

  「本末無礙,同入法界」。這兩句話很重要,顯示出華嚴境界四無礙法界,這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或名漸證,義亦然矣」。從這個跡象上來觀察,五十三參代表了大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代表這個層次;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到五十一年級就畢業了。從這個上面來看,好像是漸證,按部就班,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去契入,這是漸,有這個意思在。

  「寄人歷位,故稱為漸。非於證中有漸頓也」。這說明漸跟頓也不二。頓是頓超,沒有次第的。像你們到這個講堂,這講堂在五樓,如果你們爬樓梯上來,一步一步上來,那是漸證,你們坐電梯上來就是頓證,漸頓不二。實實在在是不二的,可是現象裡頭有這個跡象存在,有頓超的、有漸修的。為什麼要頓證、漸修?那你個人的喜歡嘛!這才真正做到平等,才不二,你喜歡怎麼修你就怎麼修,喜歡怎麼證就怎麼證,這顯示出大自在。

  在這一段經裡面,「寄人歷位」,以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個人,用他們來代表、用他們來表演菩薩階位。所以從這個形象上來看,他們是漸證,按部就班的漸證。「非於證中有漸頓也」,這個意思必須要懂,否則的話你執著一定有漸、有頓,那就錯了。大乘法裡面必須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在,事實真相你就見不到了。為什麼佛菩薩能見到事實真相,我們見不到?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金剛經》上說得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非菩薩就是凡人,不是菩薩。菩薩就是對於宇宙人生明白的人、通達的人;不是菩薩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白的人、不通達的人。不明白、不通達就叫凡夫;明瞭通達就叫菩薩,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

  由此可知,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華嚴經》只講了二七十四天,定中講的。他出定之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般若經》就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他全部時間的一半。由此可知,般若是佛法的中心,講什麼?講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真相。由此可知,《華嚴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的落實,落實在我們生活上,落實在我們工作上,落實在我們生活點點滴滴之處。我們讀這幾句文,意思就明顯了,特別是「人皆法師,觸類皆法」、「剎土微塵,皆求法處」,你要是不懂般若,這兩句話沒法子體會。宗門開悟之後,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頭頭是道,什麼道?無上菩提之道。什麼源?法界真原。這個一定要知道,不是證中有等級,是表演的形式上有。

  「是知前明不異漸之頓」。本會裡面講的頓超,末會裡面講的漸修有次第;本會就好比坐電梯上來的,末會好比爬樓梯上來的,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它是一,不是二。「故多門而眾人同契」。這是頓超。「此明不異頓之漸,故一人而歷位圓修」。這一個人就是善財童子,你看他修行按部就班,好像我們念書,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到最後畢業了,善財給我們表演的是這個事情。「漸頓無礙,方真證也」。一證一切證,一修一切修。「由此義故,諸友散說」。因為這麼個道理,所以五十三位善知識每個人開示一段,善財在那裡表演,依照這個順序漸進。

  「以本統末,普得稱經」。本會同於末會,本會是經,末會五十三參就是五十三部小經,合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華嚴經》。世尊當年說這部經也是七處九會,換了七個地方、九次法會,才把這部經講完成。我現在開講這部經可能不只七處九會,為了要這部經講圓滿,好好的把它講好,所以從現在起,我每到一個地方都講這部經,然後把它合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華嚴經》。講經的道場只有一個條件,要有高科技的設備,沒有這個設備我就沒有法子去講。大陸有不少地方來請我,請我講,我就提出這個條件,我說如果不能有好效果的錄影的話,時間、精力就用得很可惜了。所以必須把這部經流傳下去,我們這個影響就深廣,也很有意義。這是一些地方要請他們多多包涵、原諒,不是我不去,人老了,光景有限,所以沒有法子,無可奈何。

  「非唯文殊濫觴此會,實乃普賢朝宗覺場。以菩提場諸會本故,不離覺樹遍法界故。餘如前說。」這段結文結得好。「非唯」,不但是文殊菩薩開端這一會,這五十三參是文殊菩薩開端,「文殊師利菩薩十信章」,從他開端,而實實在在是普賢朝宗覺場。「朝宗」就有趣向的意思,以覺場為我們修學的目標,為我們生活努力的方向。「覺場」就是指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就是指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智慧在哪裡修?什麼地方都可以修,什麼處所都可以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點點滴滴之處都是覺場。佛在此地用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表演出來給我們看,只要我們在這裡去留意,你就能學習到。穿衣服會開悟,會成佛、成菩薩;吃飯會開悟,喝茶會開悟,不是我們一般凡夫一天到晚過日子稀里糊塗的,搞六道三途。人家穿衣、吃飯、應酬、閒話、聊天都開悟,都成佛了,這個妙!《華嚴經》就是講的這個。「以菩提場諸會本故」,這個諸會就是指下面五十三會,五十三參就是五十三會。「不離覺樹遍法界故」,覺樹是指世尊說法的那個道場,說法道場外面種的是菩提樹,所以覺樹就是代表道場。沒有離開道場已經盡虛空遍法界了,這是講末會。覺樹是本會,遍法界是講末會。

  下面第三段說「五相分別」。相是樣子、形相。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我們可以把他歸納為五大類,從他的形相上來看有五大類。就好比念書,學校有五個不同的形式,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它不同的形式。每一所學校裡面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那是小的差別,這個我們從大的來說。

  「五相分別者。古德亦有隨文解釋」。古大德也有依照文解釋的。「今依科判」。清涼大師將這部大經分科判教。分科判教就是將全經裡面的段落、層次勾劃出來,使我們對於全經的章法結構、思想體系一目了然,一點都不會錯亂,這叫做科判。現在依科判,科判裡面就分為五大科,就是五個大段落。

  「第一寄位修行相」。這到後面還要細說。「位」是菩薩的位次,像十信位、十住位、十迴向、十地,每一個裡面都有十個位次,總共有五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一位,五十一個位次。這是寄位修行,每一位菩薩他在這一位他怎麼個修法。「第二會緣入實相」。這是在等覺位。本經代表等覺位的有十一位菩薩,很多,十一個人代表等覺位。「第三攝德成因相」。這是彌勒菩薩做代表。「第四智照無二相」。智照無二相是文殊菩薩代表的,文殊菩薩開端有他,最後他又出現了,他兩度出現,一個出現在開端,一個出現在最後。最後一個,「第五顯因廣大相」,就是普賢菩薩。所以到末後以三大菩薩來代表。可是這個地方要注意到的,這是「義見前文」。前面有詳細解釋,所以在此地就略說了。下面這句話很重要。

  「此五亦名菩薩五行」。由此可知,每一行裡面都含攝其餘的四行,寄位修行是「高行」;會緣入實是「大行」;攝德成因是「勝行」,殊勝;智照無二是「深行」;顯因廣大是「廣行」。行就是生活行為,菩薩的生活行為一定符合這五個標準:高、大、勝、深、廣。由此可知,這個經不能不學。行為包括的範圍太廣了,我們身體的造作叫身業行為,身體動作是身的行為;口裡面的言語是口業行為;念頭,起心動念是意業行為。行為再多,這三大類都包括盡了。那我們動作、言語是不是高行?是不是大行?如果我們言語、動作、起心動念都是高行、大行,那就恭喜你,你是菩薩,你不是凡夫。要是達不到這個標準,那我們是凡夫。現在我們要學佛,特別是學《華嚴經》,就是怎麼樣把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變成跟佛菩薩一樣的高行、大行、勝行、深行、廣行,我們要學這個。這是五相分別裡頭的精義、精華。再看第四段:

  「圓攝始終」。圓是圓滿,攝就是包容,始是初信位,終是妙覺位。我們看底下這段文。「然寄法顯異」,寄是寄託,顯是顯示,異是不一樣;從相上說不一樣。「而布之前後」,像十信、十行、十迴向,它有前後次第,次第決定不能夠顛倒。可是它精彩的地方是,「一位一行,即攝一切」。這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凡夫很不容易體會,為什麼不容易體會?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你執著十信決定不是十地,十地一定比十信高得很多,所以你的麻煩就來了。菩薩為什麼能入得了這個境界?菩薩沒有念頭,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所以十住、十信跟十地是平等的。為什麼?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是平等的,起心動念就不平等了。譬如兩個人站在一起,一個個子高,一個個子矮,一看這不平等,這個高、那個矮,為什麼知道他高矮?我起心動念我知道他高、他矮;要不起心、不動念,他們兩個平等的,為什麼?高沒有高的念頭,矮沒有矮的念頭,它就平等了,它就一法了。所以諸位要曉得,一法裡頭並不是沒有差別,講差別跟無差別是一不是二,你去體會這個味道,你才入得了法界。入什麼法界?入清淨心的法界。你心為什麼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一天到晚分別執著,那你怎麼會不苦!你日子過得太苦。你把那個分別妄想執著統統拿掉,你今天天下怎麼樣?天下太平,沒事。你不就活得很自在、很快樂嗎?你一天到晚去看報紙、看電視,看天天這裡打架、那裡鬧亂子,你的心就亂七八糟。

  所以有差別相,差別相裡頭有平等相,你在差別相裡頭見不到平等,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平等相裡面有差別,所以佛才給我們講四十九年經,要是平等相裡沒有差別,佛還有什麼好講的,一句話也沒得講了。人家高明處,是差別跟平等不二,這高明在此地;我們差別跟平等就是二,怎麼樣合也合不攏來,不知道他們從哪裡合攏來的?他們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去掉了,就合攏來。所以我們要想學佛菩薩,沒有別的,一切法裡面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拿掉,以清淨心;清淨心是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真心見的這個境界就叫一真法界。起心動念是妄心,妄心見這個法界是假的法界,假的法界你就看到裡頭變化無常,假的。你要用清淨心,一念不生的心看眼前的境界,是真法界,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並不是離開的,它就在一起。一位一行,即攝一切。初信位就攝等覺位,等覺位裡頭也攝初信位,圓融的,沒有障礙。

  「行位無盡。言差別者,乃即一之多。一多深淺,無有障礙」。這幾句我念一念就行了,我剛才講的意思你多想一想,你把這文對一對就成了。入這個境界你才是過人的生活,這個「人」是什麼?覺悟的人,就是我們講的佛菩薩,快樂、自在。

  今天下午有一個同修到這裡來看我,他說他念佛的功夫不錯了,可是有時候心裡頭感覺到悶得慌。我說完了,你是凡夫,你念佛心裡還感覺悶的話,你沒功夫,你是凡人。佛念的得力,歡喜、輕安,身上不會感到沈重,會輕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學佛得到佛法的好處,我給你們作證明,我當年在台中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大概是我這個年齡,相貌大概跟我一樣差不多。七十歲還活蹦亂跳,跟年輕人一起爬八卦山,第一個登上山,那個學生在後頭還哼啊哈的,哼了半天,老師輕飄飄的就上去,確實如此。這是學佛功夫不得力,得力哪裡會有這種現象。所以我常常跟你們講學佛不老、不生病,最後的時候,功夫好的,不死。特別是《華嚴經》,《華嚴》裡面講的圓滿透徹。下面第五段:

  「法界人類。有二十類」。這是講末會裡頭哪些人。這五十三個人分為二十類,而二十類代表我們這個社會,代表十方一切剎土,細說說不盡,說一個代表就可以了。這裡面有菩薩,第一是「菩薩」,菩薩有在家的,有出家的。菩薩裡面的範圍太廣太廣了,因為後面五十三位都是菩薩,都是法身大士,可是從形相上來說,有「比丘」,比丘是出家人,也有「比丘尼」。比丘跟比丘尼少,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以出家身分示現的只有五個人,其餘的全都是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這是在家學佛,正式受三皈、五戒、菩薩戒的,這是優婆塞、優婆夷。也是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包括了。下面有「童男,童女,天男,天女」,這個不見得是示現學佛的,沒有學佛的樣子、形式,實實在在他是真學佛的。我們現在有很多學佛的,是裝成學佛的樣子,其實沒學佛;是皈依了,假的皈依,不是真的,他也沒有皈,他也沒有依,那不是真的。這些你看到他,形式上好像不是,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天男、天女。

  有「外道」、有「婆羅門」。外道、婆羅門這兩類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宗教界的人士。前面優婆塞、優婆夷,這裡面各行各業都有,在家居士經商的,做工的,從事於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所以它包括的範圍很大。「長者」,這是在社會上有身分、有地位、有影響力的。「先生」就是從事於教育工作的,就是現在的教師,教育界的。「醫人」,這是醫生。「船師」,這是航海家。那個時候沒有飛機,現在船師就是船長;那飛機上的機長,火車上的車掌,就是屬於這一類,從事於這個行業的。「國王」代表從政的。你看這個行業就很多。「仙人」,「佛母」,摩耶夫人,「太子時妃」,最後是「諸類神眾」。他用這二十大類。

  下面說:「此二十類,攝五十五及剎塵善友」。就本經來講,後面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實際上他是有五十五個人,其中有的是兩個人同一會的。五十五個人可以歸納為這二十類。如果再擴展,那就是剎塵善友。塵是微塵,剎塵是比喻數量之多,把佛剎磨成微塵,那麼多的善友。這前面所說「人皆法師」,剎塵善友就是人皆法師,是這個意思。

  「第六法界義相」。義相它有「四義不同」。義是義理,從義理上來說也有四種。第一個是「約果攝化」,就果上來說明佛度化眾生,這從果上說的。「並是如來海印所現」。海印是比喻,如來就是我們的自性。《金剛經》上有的時候說如來,有的時候說諸佛。如果說諸佛,是從相上講的;說如來,是從心性上講的。換句話說,是我們自性所顯現的,真如本性所顯現的。海印是比喻,「海」是像大海,「印」就是外面這個現象印在海裡面。海,實在講我們很難看得到,我們看一個小的小河、小池塘,水很平靜時,外面的風景、境界都倒影在水裡面,那就叫海印,取這個比喻。就是說它是自性裡面的印象,取這個印象告訴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雖然有相,但是相不必執著,因為它不是真實的。

  第二是「約因成行,皆是菩薩隨力現形」。這是從事上說的,前面是從理上講的;約果攝化是從理上說,這從事上說的。所以佛弟子,學佛的人要跟諸佛菩薩一樣,諸佛菩薩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不但是言語教導我們,他的生活也是教導我們,他的一舉一動沒有一樣不是在示現給眾生做一個好樣子、好榜樣,這是我們要努力學習的。

  第三「約義顯法,並是緣起法界人法」。緣起,說明所有一切法,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都是因緣所生,要用現在話說,它不是單純的,是許許多多條件湊合而現的這個現象。這個法界裡頭人跟法,無一不是緣起。

  「四約相辨異」,從相上來觀察它的差別處。「不出菩薩五生所收」。下面所講五類生,第一個是「息苦生,如良醫等」。幫助眾生離開一切病苦。第二種叫「隨類生」,這裡面說很多外道,實在講,隨類生《普門品》裡面講得很清楚,菩薩應以什麼樣的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當說什麼法,他就隨類說法,所以它的意思很廣。第三是「勝生」,勝是殊勝,「如善見比丘等」。在本經裡面講是妙見比丘,他代表的是歡喜行,十行位第一行的菩薩。第四「增上生,如大光王等」。大光王代表初地菩薩。第五「最後生」,這是彌勒菩薩,他是代表補處菩薩,以後他就成佛了,所以他那個生是最後生。「通即前四各具五生」。這是講前面約果、約因、約義、約相,裡面都有這五個意思,都有五生的意思。

  「於中菩薩三處現身」。在這裡面這大菩薩。第一處是「初文殊,信位劣故,唯顯一人」。所以文殊菩薩在這個地方,十信位,十個位次就一個人代表,文殊他一個人代表,不像後面,後面十個位次是十個人代表,這一段他是一個人代表,這是十信位,說唯顯一人。「二中間漸進」,從第二到第五十二這當中,當中漸進。「現於二人,謂大悲正性不異行」。大悲是行,正性是慧。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行事,我們常講智行合一,佛法裡面講解行不二,表這個意思,不異就是不二。最後「後位成滿,顯於三人」,到最後達到圓滿的時候,就是五十三參最後的三參這達到圓滿,彌勒菩薩,「慈氏」是彌勒菩薩,「文殊、普賢」,他們統統出現了。三位菩薩在這裡都出現了,代表的是究竟圓滿,這個意思很深,大家要曉得。慈悲,彌勒代表大慈大悲;文殊代表圓滿的智慧;普賢代表大慈大悲跟智慧落實在生活上,叫做普賢,所以普賢代表實踐,他表這個意思。這樣才是叫做真正大圓滿,你學的東西都有用處,而不是所學非所用。學了就有用處,學了就得好處,這個佛法才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佛法學了沒用處,學了很玄、很妙,與實際上生活不相干,我們學它幹什麼?所以學了一定就有用處。這才知道佛法與我們的生活,在這個世間再也找不到一樣跟我們有這樣密切的關係,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

  世間許許多多人對佛法產生誤會,這麼好的東西在面前他不要,你說多可惜!這是沒有人宣傳,沒有人把它說清楚、說明白。我們非常有幸,當年介紹佛法,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的,我一生感激他。的確是殊勝,的確是如他所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一句話我這幾十年兌現了,確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只能講到此地,明天晚上續講。我們念佛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