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十二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12

  「普賢行願品」第九講,上一次我們將十玄門簡單的介紹過。今天我們接著再看向下這段文,在二十五頁倒數第二行圓圈的下面,我們先將這個文念一念,「上」,上是講以上,「辨一塵十門具足」,辨是辨別,即使在一微塵的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得出這個十玄門的意義。「一塵既爾,餘事亦然」,一微塵當中都具足這十門意義,其餘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具足十門。「事法既爾」,前面講過十對,十對裡面只舉事法來做例子,其餘像教義、理事、境智一直到逆順、應感,無有一法、無有一事不如是。「餘體用等十對亦然,隨其一門,既具十門,門門互攝,重重相望,亦至無盡」。這才是事實的真相,門門互攝那就無有窮盡,不止十門。

  「若於此十門,圓明顯了,則常入法界普賢之境」。從這句我們也就明瞭,入法界是要憑真智慧的,唯有真智慧才能夠從任何一法,見到圓滿的體性、圓滿的德相、圓滿的作用。前面也曾經說過,我們對於諸佛菩薩他們的智慧德能,實在是說不能不佩服,我們雖然本性裡面是具足的,可是由於妄想執著的障礙,本具的智慧德能不能起作用,這是我們應當慚愧之處,應當向諸佛菩薩來學習。下面說,「然要解前攝歸真實及事理無礙,方入此觀」。這就說明,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要得到周遍含融觀,就是這樣微細的觀察,那必須要具備前面所講的攝歸真實,事理無礙的基礎才能夠達到事事無礙。這功夫是到最高層,前面教給我們的階梯,如何一層一層往上提升。這是一真法界的境界。

  「若水澄清,方印萬象」,這兩句話是從總綱領上來說的。「不得寂照,謂此為繁」,如果你的心要沒有得到清淨,的確看到《華嚴經》這麼多,再看到這些古大德的註解,你一看就繁了。尤其像上面所講的重重無盡,非常的繁瑣複雜,你會有這個感覺。確實如此,祖師大德早就給我們說明了,你會以此為繁,為什麼?心不清淨。如果這個心清淨像一面鏡子一樣,一照就明瞭,一點麻煩都沒有。由此可知,這個佛法的修學特別是在我們中國,無論是宗門教下,特別是宗門,教我們什麼?從根本修,而不是從枝葉修。諸位要曉得,如果你要修法界觀,這是法界觀,華嚴宗裡面講的修法界觀。學《華嚴經》的人,過去龍泉老和尚他在台北市就標榜《華嚴經》,他修法界觀。法界觀就是像前面攝歸真實,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個修行麻煩,這不是從根本修。

  從根本修,禪是從根本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截了當一點都不麻煩,到心清淨了,這個法界的境界完全現前,不要觀也清楚,這是兩種修學不同的方式。淨土宗的修學也是從根本修,為什麼?因為它所講的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都是從根本修,直截了當修清淨心的就是從根本。但是從根本修,它的條件就像《彌陀經疏鈔》裡面所說的,必須具足真信、切願、篤行才能辦得到。法界觀有什麼好處?你看這麼麻煩,但是它也有好處,如果你的信不真,願不切,你要修這個觀,修到一個相當階段,這個境界現前你就相信,你才真發願,為什麼?你所有的疑惑都斷了,好處在這個地方。枝葉上求有從枝葉上求的道理,這是眾生根性不相同。俗話說老實人可以從根本修,不老實的人,你教他根本他不相信。必須要尋枝摘葉,走到最後摸到源頭了他才相信;換句話說,他老實才真正肯修。所以古人將這個話說得清清楚楚,若水澄清,方印萬象,這就是你心到寂靜的時候,萬象就是森羅萬象,像前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種真實的現相,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看底下一段,「第二明德用所因」。前面是說的德用玄妙,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四法界,有事當然有理,我們見到事要不明其理,你的疑根不能斷除。你還是有疑問;換句話說,對於信願依然是有障礙。所以見到理了要懂得事,看到事要明白理,這種解才是圓滿的。這段這就給我們說明它是什麼原因,德用所因。「所以諸佛如是混融無障礙者」,混融就是圓融,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什麼原因?因緣很多,因緣無量,無量的因緣為了說話方便起見,把它歸納為十條,「略提十義,以彰無盡」,這是把無盡的因緣歸納為十大類。「一唯心所現故」,一直到「十神通解脫故」,這些名目我們省掉,諸位一看就明瞭。

  下面是一條一條來給我們解釋,這段諸位看二十六面第四行最後的一句開始,我把這文念一念。「十中,前六」,就是這十條裡面,前面六條,「通約法性為德相因」,就是法性裡面本來具足,所以叫「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後之二門」,就是第九、第十,九是深定用故,十是神通解脫故。「後之二門,皆是業用,義通因果」,第七是講修行,「七因無限故」,是講的修起,「義遍德相及與業用」。八這就是果德上說的,唯是德相。「故前十門,通於德相及與業用」。這是解釋歸納的原則,就是這樣歸納的,把這個無量的因緣歸納為這十大類。底下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德相,什麼叫業用,這也很重要,因為這樣的名詞在經論裡面,在古德著述裡頭常常看到,叫法相名詞。

  何謂德相?此地講「言德相者,勝德之相」,勝是殊勝,沒有能夠跟它相比的勝德之相,相就是樣子、相狀。「謂如真如具無盡德以為其相」,真如是一切萬法的本體,它雖然本身沒有相,它能夠現無量無邊的相。你看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它的德相,這是真如本具的。所以佛經裡面常叫我們要離相,諸位要曉得,離的是虛妄相,真如殊勝的德相那怎麼能離開?那是離不開的。所以離相離的是什麼相?諸位老同修學過唯識,你們都曉得,心心所的四分裡面有個相分,叫你離相就是離這個相。特別是教你離的什麼?離的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第六意識是分別的相,第七識是執著的相,叫你離這個,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其他的相可以不離,為什麼?用它來做佛事。只要這兩個相沒有了、離掉了,喜怒哀樂都是佛事。因為喜怒哀樂裡面就像唱戲表演給別人看的,自己有沒有?沒有,確實沒有。你看那個演戲的他傷心在流淚,他真傷心嗎?本來這個事情與他沒有關的,他為什麼要傷心?那個導演、寫劇本的,叫他這個時候要流淚,導演還得看看流得像不像,那不是他自己。

  如果你要是離開第七識的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個裡面只要你離開第六識的見相二分,你在這個世間就跟諸佛菩薩一樣遊戲神通,你就得大自在了。所以離相是離的這個相,離見是離的這個見,你看《金剛經》前半部教我們離相,「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諸位要曉得,離的是哪個相,如果是那個人相,我現在把人相不要了,把我相消滅掉了,燒成灰還有個灰的相在。這個相諸位曉得,這是真如勝德之相不必離,也不需離,是真如勝德之相。所謂離的是離的虛妄相。離見《金剛經》後半部教菩薩,要離「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諸位要知道,這個地方講的見相,就是說第六識、第七識的見相二分。你看離開之後你所證得的,就是自證分與證自證分。

  「諸佛菩薩證窮真如」,菩薩證得,佛是窮盡。「所成勝德,同彼如相」,如相就是真如德相;換句話說,只要你的心地恢復到清淨無餘就證得了。使我們心不清淨的,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所以轉八識成四智。六七是因地轉,五八是果上轉,不轉就自轉,實際上五八根本就不相干,最重要就是六七。六七要不轉就是著了,執著這個相分、執著這個見分就是凡夫。斷了見相二分就是佛菩薩,為什麼?因為前五識跟八識也是勝德之相。如果不是勝德之相,佛菩薩也用它了,佛菩薩教化眾生,眾生聽話好好的學,佛菩薩顯得也很高興,歡歡喜喜;那個不聽話的,他也有打有罵。由此看起來,佛菩薩還不是跟我們凡夫一樣,有喜怒哀樂。一點也沒有錯,凡夫有喜怒哀樂,他是有第六、第七識,佛菩薩這個喜怒哀樂是沒有六七識,沒有六七識的就是勝德之用。有了六七識就煩惱之用,那煩惱用。離開了見相二分,就六七識的見相兩分,成就的是無量功德、無量智慧。

  有了六七識見相二分,那就是無量無邊的愚痴,無量無邊的煩惱,關鍵就在這個地方,千經萬論,佛所說的、所教給我們的,就如此而已。諸佛菩薩他們的能力就是捨識用根;換句話說,絕不用六七見相二分,絕不用它。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才能看到像前面所講的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妙觀察。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所以才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平等性就是理一心不亂。六祖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平等性智現前,所以才能有這樣微細廣大的觀察。「同彼如相」,諸佛菩薩心地清淨,證得理一心不亂,就跟真如德相完全相契了。「任運即入」,任運是自自然然的一點都不勉強。「重重無盡」,跟盡虛空遍法界合而為一。這是諸佛菩薩,這是說他的德相。

  這個德相就是佛門裡面,常常讚佛的萬德萬能,那個萬德就是講的真如的德相,萬能是講真如的業用,就是此地講的德相的業用,萬德萬能。這個德能是我們每個人都具足,佛在本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可見得我們都有。這個有是本來有,不是修得的,是性德本性裡面原本具足的。我們現在沒有,現在不是沒有,如果現在沒有了哪裡能夠叫性具?雖有怎麼樣?雖有不顯。前面我們在十玄門裡面看到隱顯,雖有不顯,為什麼不顯?裡面有障礙,所謂是被妄想執著障礙住了,所以這個德相業用不能現前。去掉妄想執著,我們就跟諸佛菩薩一樣,勝德業用都現前。這個理確實愈研究愈明瞭,修學的方法也隨之明白了,境界雖然我們現前沒有證得,也有了消息,彷彿呈現在我們面前,只要我們自己依這個理論方法必定證得。

  我們再看業用,「言業用者」,業就是造作,用是功用,你看,我們人世間講事業,業就是造作。「由佛菩薩內自證故」,這是先決條件,先要求內自證,證什麼?很簡單的說,因為《華嚴經》也是唯識六經之一,諸位曉得唯識宗是六經十一論,六經裡面有《華嚴經》。在此地也很清楚的看出,唯識理論的基礎,第一條就是唯心所現,這是唯識宗理論的依據,最根本的理論。內證證什麼?就是證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先證這個。這兩種智一證得之後,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同時就現前了。講業用偏重在成所作智上講。「對應化者,臨事施設」,這句是總說,就是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教化眾生沒有定法,這個意思佛在大乘經裡面常說,「佛無有定法可說」,佛怎麼說法?佛是應機說法,機就是機感,就是一切接受佛教導的眾生,每一個眾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一樣,程度不相等,用一個方法來教,沒有辦法叫一切眾生都得利益。所以他的教學是沒有定法的,而是臨事設施,這個教學法實在講是最高明的。

  底下說了,「大小相入,延促互為等」。《普門品》裡面講到觀世音菩薩隨類化身,菩薩教學都隨類化身了,諸佛應化我們可以不言而知了,佛教地上菩薩法身大士他要現菩薩相,要入菩薩眾現大身,為什麼?報身菩薩都是大身。你要現一個小身沒法子教他,譬如說在我們人當中,我們人的身量是如此,如果他現個小身,現個二、三寸的小人,他來跟我們說法,我們根本就瞧不起他,太小了,根本瞧不起他,不能得受用。他一定要現我們一樣大的身,那現的身比我們大一點,我們看到他這個人很偉大。也不能太大,太大見不到。所以佛要現報身來給我們說法,我們見不到。

  你看我們讚佛偈裡面讚的報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你們想想看,不要說別的了,佛的頭多大,比我們的地球都大,眉間白毫像五座須彌山那麼大,我們怎麼能見得到?見不到。那是報身佛,那是入法身大士地上菩薩的,要現那麼大的身教化他們,因為菩薩都是那麼大身。佛要教畜生要現畜生身,佛要教餓鬼要現餓鬼身,隨類化身,不是同類身沒有辦法教導的。甚至於眾生有一種執著非常之重,所謂是地域的觀念,你要不是他這個地方的人,他不接受你教化。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印度教化,他不到中國來出生,如果到中國來出生到印度去傳教,這人是外國人靠不住的,就打了折扣。他所示現的是當地的人,當地出生當地教化,眾生對他除了敬仰之外,還有一分親情在裡面,不一樣,容易接受。所以諸佛菩薩的教學臨事施設,真正是所謂極其善巧方便,就善巧方便達到了極處,設想的周到。確實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夠想得那麼周密,面面都顧到,為的什麼?為了成就眾生,為了要眾生容易接受,就是為這個。

  「延促互為等」,延促是指時間上來講的,佛住世有的時候住世的時間長,有的時候住世的時間短,這是舉這麼個例子說明臨事設施。其實諸佛菩薩無不常在,哪有什麼時間長短?時間長短就是從現相上說,就跡象上來講,還不能講現相,從一個跡象上來說有長短,實際沒有長短。剛才講了,隨時隨處換種種不同的身分來,現佛菩薩的身分使大眾有恭敬心,現這個身分,為眾生做福田。大眾對佛菩薩沒有恭敬心,他就不能現佛身,現佛身的時候大家批評他、毀謗他,眾生造無量罪業。就換一種身分來,給你現同類身,這個樣子你批評、侮辱、毀謗罪輕,不像毀謗諸佛菩薩罪那麼重。這都是諸佛菩薩為眾生設想得周到。

  下面說,「然相入義似唯約用,實通德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作用,實際上是性德的大用。「本來亦有相入義故,如鏡照相,是相入義,不必因人故有」。這個比喻很淺顯,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不難理解。「經云:諸佛常來入我體,我身遍入諸佛軀,斯即德相,是以約佛,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無時不用故,約對機緣,相亦稱用,令知相故,即用之相,染淨雙融,即相之用,能染能淨」。這幾句話說的都是事實真相,如果不相入怎能相知?特別是在一個真正用功修行的人,諸佛菩薩對我們的護念、加持,經論裡頭常說有顯加、有冥加。顯加是叫你自己能夠感覺得出來,很明顯;冥加是你自己不知不覺,你得到利益。利益給諸位說,不是名聞利養,諸位記住這點,利益是開悟、是心清淨。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有悟處,我們心清淨,要知道固然是自己修持,同時也是諸佛神力加持。我們見色聞聲有悟處,固然是自己清淨心覺照,同時也是十方諸佛菩薩般若智慧的加持。我們自己縱使不用功,佛也加持,佛雖加持,但是因為自己本身有障礙,得到的利益很少,甚至於得不到利益。

  末後這四句我們要把它記住,「即用之相,染淨雙融」。所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他九法界裡都應身,眾生有感他就有應。菩薩、緣覺、聲聞是淨,六道是染;六道裡面三善道是善,三惡道是惡。不但善染裡面他隨類化身,惡染裡頭他也隨類化身,能染能淨,這個淨是染淨之淨,是相對的。其實菩薩應化在其中,他是染淨兩邊都離開,這叫真淨。在四聖法界他沒有淨的分別妄想,在六凡法界他沒有染的分別妄想,這個心就是永遠是清淨的,這個清淨不是染淨的淨,是超越染淨的真淨;染淨的淨,不是真正的清淨。真如的德相,像我們常念《心經》,「不垢不淨」那就是真淨,垢是染,不染不淨。它起作用的時候,跟大家接觸能染能淨,你清淨的境界我也可以去,染污的境界我也可以去。地藏菩薩發願在地獄度眾生,地獄是染污最重的他也去。看看善財童子示現給我們做的榜樣,大乘菩薩在五十三參裡面,這個境界有染、有淨,有佛、有魔,什麼境界都有,他在這個裡面如如不動,成就自己的德相,成就自己的業用。換句話說,在境界裡面修自己的無量智慧、萬德萬能,這叫會修。

  下面我們再看所講的十條,「第一唯心現者」,這個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我們要牢牢的記住,時時提起來觀照,「一切諸法,真心所現」。這句話很重要,真心不是妄心,這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真心所現。再告訴諸位,一切煩惱是妄心所現,也可以說一切諸法是覺心所現,覺心是真心。一切惡法是迷心所現,迷了這一切法就不善,縱然是善,善惡之善不是真善,那是相對的善,相對的善不是真善。你修的什麼?分別心,我不分別那個惡,我分別善。修的執著心,我不執著惡,我執著善,擇善固執,修的是這個心。這個心是什麼心?這是六道輪迴的心,修得再好三善道輪迴,修得不好三惡道輪迴,佛不是教我們修這個心。佛教我們修真心,唯修真心才能超越六道輪迴。所以我們修身,什麼是身?自己現在這個肉身是身;修心,能夠思惟想像的第六意識心。諸位在大乘經論裡面涉獵過不少,佛教你修身修心,是講的這個嗎?佛對於人天乘是講這個,佛對於二乘聲聞、緣覺是講這個,佛對於大乘人不是講的這個。我們今天所修學的是人天小果,而把人天小果誤會為大乘佛法,這太離譜了,人天小果不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修的是真心,大乘佛法修的是無我,無我而無不我。

  底下還有一句我們念下去,「如大海水舉體成波」,用這個來比喻,把大海水比喻作心,比作真心,把這個波浪比作一切諸法。波浪從哪裡來的?波浪就是水變現的。一切諸法從哪裡來?一切諸法是從真心所現,用這個比喻。底下這句很重要了,「以一切法無非一心」,一切諸法唯心所現,一切法無非一心,這兩句話要牢牢的記住。第一句說明這個一切法來源,它怎麼來的。第二句說一切法與我們的關係,真心是自己,一切法無非一心,一切法無非自己。這個道理你要明白了,事實你要相信,你就叫證得清淨法身,法身是什麼?是以萬法為身,萬法就是自身。我們現在迷了,迷了怎麼樣?不承認萬法是自身這是迷。譬如在我們一個身上,我們這根汗毛,它忽然起了分別執著,它跟別人對立了,不承認這整個身體是它自身,它就承認這毛是它自身,除這個之外,它跟別的都對立了,就是這麼個情形。

  諸位果然要是體認到,萬法是自身,你想想你自身有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我們現前這個肉身,就好像我們這個身上一根汗毛一樣,忽然覺悟了整個身是自己,這才叫證得法身,才知道一切法無非一心,一切法無非一身。這個時候同體的悲心,無緣的大慈,自然就流露出來。為什麼要服務於一切眾生?眾生是自己。哪有自己不照顧自己的道理?要盡心去愛護一切眾生是愛護自己,救一切眾生的苦難是救自己。我們身上得了病、受了傷,要不要趕快去治它?左手受了傷,右手想盡方法幫忙來治它,為什麼?同體。佛、菩薩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所以他無我無小我,他有我有大我,他是以盡虛空遍法界是我。情與無情同一個法性,我們講有情眾生叫佛性,無情眾生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性無二性,這是唯識宗所依據的理論。

  底下有幾句話,「心無礙故」,真心沒有障礙,因為真心裡頭沒有分別、妄想、執著。妄心裡面有障礙,妄心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所以他就有障礙了。「心無礙故,大小等相隨心迴轉,即入無礙」。所以才有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無量為一,一為無量;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法。也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整個宇宙人生是一不是二。所以只要你證得真心現前,這個現相你就證得。所以它決定不是虛妄的,不是佛他的一種理想,他的一種推測,不是的。我們在經論裡頭也常常見到的,佛法是講現量境界,親自見到,親自聽到的,這是真實的現量境界。這些事實真相,什麼時候是你現量境界?你心清淨,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了,就是你現量境界。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現量境界你見不到,你不能體會,甚至於你不能接受。為什麼不能接受?因為你有分別執著。離開了分別執著,你所見到的現量境界,與十方諸佛所見的一定是相同,是一樣的。

  所以,佛所說的法,是依他現量境界來給我們講的,他親自見到、親自證得的來跟我們說。而我們要是用分別心去研究、去讀誦,給諸位說,永遠不能得到他的境界。那就是把佛書變成世間一種學問來研究了,與世間的學術就沒有兩樣。現在在佛門裡面有不少人走這個路,所以佛法在現前,它是有三種不同的形相同時存在,一個就是純正的佛法,一個是學術的佛法,一種是宗教的佛法。純正的佛法決定不是宗教,也不是學術,宗教是迷信、是感情的,學術是落在意識範圍之內。換句話說,落在分別執著的範圍之內,他所得的結論,要以佛法來說是邪知邪見。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真正學佛要解決問題是要開悟,是要離開迷信,離開分別執著,恢復自己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這是佛法。所以這個地方的兩句非常重要,明白了慈悲心才能生起。

  再看,「第二無定性者」,這是此地的題目它略一點,前面的題目比較具足。法無定性故,法是講一切法,為什麼一切法沒有定性?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的,緣不定,法就不定,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它相不是定相。我們看底下這個文,「既唯心現,從緣而生,無有定性」。這一句就說破了,一切法相它的根源是唯心所現,這是講它的親因緣是唯心所現。它的增上緣就是從緣而生,這個從緣而生是增上緣,唯心是親因緣。色法只要兩種緣,心法要四種緣,心法裡面還有所緣緣跟無間緣,色法只要二種緣,一個是親因緣,一個是增上緣,那所緣緣跟增上緣都不一定,所以這個法就不定了。

  這個事情,實在講整個的佛法,就是說我們人生的現象,我們兩個人坐在一起,面對面就可以把這個道理在現前就顯露出來。我們兩個在談話,談到歡喜的地方面孔就笑了,笑是什麼?那個笑的相。因是親因緣,談到好笑的地方是增上緣,馬上就現這個相出來。談到悲哀的地方,愁眉苦臉,你看相馬上就在變了,相沒有一定。一天到晚待人接物,我們這個相千變萬化,所以法相不是定相。隨著我們心情在變化,相隨心轉,心裡歡喜就現歡喜相,心裡面悲哀就現悲哀相。心裡頭喜怒哀樂都表現在相上,相上都顯出來了,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體驗得到,法相確實是沒有定性的。

  「性相俱離,小非定小故容太虛,以同於大之無外故,大非定大故入小塵,以同於小之無內故,是則等太虛之微塵含如塵之廣剎,有何難哉」。這是講事事無礙的境界,一切萬法無不如是,所以說小它不是定小,為什麼?它能容大。大又不是定大,它又能入小。互入互融而無障礙,這個境界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因為一一法前面講唯心所現,一一法無有一法不稱性,性德如是,所以一一法無有一法不如是。像本經佛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不是定一,多不是定多。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才在一切法裡頭真正放下執著,不會再分別執著。那少,少不是定少,多,多也不是定多,多少不二,還有什麼好執著?所以在一切法裡頭,你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淨。

  末後這個結論有三句,我們把它念一念,當中我把它省掉了,諸位看看都能夠明瞭。在二十六頁倒數第二行後面有三句,我念一念,「延促靜亂,如是等法,一一皆爾」。無有一法是有定性的,都是無定性的,正因為它是無定性,所以佛才給我們說明,它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記住這兩句話,我們在一切法裡面沒有取捨、沒有得失,「隨緣消舊業,莫更作新殃」,不要再造業了。什麼叫造業?在一切法裡頭分別、取捨、得失、執著,那造業。一個人能夠隨遇而安,多自在!隨緣當中成就自己無量智慧,無量的三昧,在一切境界裡面如如不動,就是成就三昧。我不動心,不動什麼心?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得失心,沒有取捨心,這就叫不取於相。

  一切境界當中永遠保持著自己的清淨心,就叫如如不動。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是楞嚴大定,一切法裡面剛才講,無取捨、無得失、不分別、不執著是無量三昧,定是這麼修的。既有了定,外面境界一切明達,明瞭通達,無量智慧,六祖所謂的,六祖見五祖他自己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聽了好羨慕,他為什麼常生智慧?很簡單,就是他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六根在六塵上都是入定,不為境轉就是入定,他怎麼不生智慧!我們之所以不能生智慧,道理很簡單,就是處處要取相。這一取,隨著取,隨就分別,隨著就執著,所以產生的結果是無量的煩惱,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

  下面,「第三緣起相由故,謂同大法界緣起故,然緣起法海,義門無量,約就圓宗,略舉十門,以釋前義,謂緣起法,要具十義緣方起故,闕則不成」。緣起,我們現在一般所講條件,它要種種條件統統具足,缺少一個都不行。《唯識論》裡面所講的,眼識九緣生,少一個條件眼識就不能生起。耳識是八緣生,所以它的條件要不完完全全具足,它就不生。說九說八都是歸納,實際上是無量因緣。此地所講的是概論,不是指某一法,像唯識裡面講眼識、耳識,那是指某一法,不是概論,不是通論。這個地方講的概論,講的通論;換句話說,一切法它都必須要具備下面所講的十個條件,緣才起,缺一個都不成。這十個條件,我們在此地把它的名目念一念,「一諸緣各異,二互遍相資,三俱存無礙,四異門相入,五異體相即,六體用雙融,七同體相入,八同體相即,九俱融無礙,十同異圓滿」。向下的文都是一條一條來解釋,說明大法界的緣起。這個地方的講法是就圓宗講的,五教裡面圓教的說法,說明緣起的道理。這個一段文很長,一直到第二十九頁的前面四行說明這十個意思,這段我們也把它省略掉,諸位自己去看。

  現在看二十九面第二行,就是這段有個總結,它是舉經文幾句話來說,第二行最後一句,「菩薩善觀緣起法」,此地著重善,善觀是用妙觀察智來觀,這才叫善。「於一法中解眾多」,所謂叫一聞千悟,於一微塵見大千經卷就是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這不正是前面所說的,一不是定一,多不是定多。我們現前求學,如果能夠本著這個原理原則,我們就很有受用,你也曉得應該怎樣去修。常言說得好,「一經通則一切經通」,就是從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是一切經。可是一切經與一經是相輔相成的,是不可分的,讀一切經,我這一部經通,這一部經通一切經通。這個意思就是說明,博學而專攻,它是相輔相成的。在次第上來講,特別對我們初學來說的,初學一定是先專攻後博學,才能夠得入,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你先博學後去專攻,這個效果就顛倒了,事倍功半,很吃力,收穫有限。這是在修學過程當中,本末倒置。先專攻學的什麼?求根本智。

  我們中國特別是禪宗的教學,它一開端從哪裡下手?從禪定下手。它不叫你讀經,不准你聽講,教你什麼?教你去做事。像六祖惠能大師到五祖的道場,他在幹什麼?去跟人家舂米破柴,去服勞役。他在裡頭這是修什麼?這就修禪定、修福,修福、修定。定從哪裡修?服務大眾當中。服務大眾當中修定修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修忍辱、修布施就這個,很有道理。這樣學個幾年自己怎麼樣?心平氣和。這個看得順眼,那個看得不順眼,不行,樣樣都平等觀。從前一個寺廟不簡單,是龍蛇混雜,那是什麼?都諸佛菩薩示現,你去看五百羅漢,有的面孔笑嘻嘻的,有的人面孔瞪著眼睛嚇死人的,佛菩薩示現。示現各種不同順逆境界,你都得要伺候他,有的人你給他端個茶:謝謝你。有的人端茶:怎麼這個茶又是冷、又太熱,還要把你訓一頓。在這些境界裡頭磨得你心平了,清淨了,這就叫修行,這就叫功夫。

  到你心清淨了可以參禪,可以聽經了,為什麼?真能入得進去,一聽就開悟。那種教學法的確有它的長處,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一開始磨練你的性子,要在境界裡頭去受磨練。所以從前是五年,出家這是五年學戒,一個五年的時間來磨練你的性情,教你在一切順逆境界裡頭,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心達到清淨。這是什麼?是修學的前方便;換句話說,就修學的預備功夫。我們今天學東西,所以就有很多困難,幾十年甚至於一輩子都不得其門而入,是我們一開頭就錯了,沒有在這個地方把基礎奠定下來;換句話,就是預備的功夫不夠。所以怎麼往前面去走,都是失敗,都不能得到成就。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教我們一開頭接受這種預備的修學法,我們都很不樂意、很不甘心,所以說一生不能成就。

  六祖大師在那裡,他甘心情願服務於大眾,那就有有一千多人,有性情善良,有性情粗暴、惡劣的,我們能想像得知。神秀大師一定很慈悲,對待人一定都很好,像惠明老粗去追六祖的,那個人性情就暴戾,就很不好伺候,這是一個道場裡面就有順逆不同的境界,叫你在裡頭去磨練。再給諸位說,那些都是菩薩示現來折磨你的,老和尚看得清清楚楚。老和尚大慈大悲看到這些人,有以慈善的面孔待人,有以剛強暴躁待人,他都曉得,都是菩薩示現,這樣才能成就一個人,成就誰?初學的人。如果這個道場一個個面前都很善的,這個人要成就可難了,不容易。我們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諸佛菩薩的道場正是大慈大悲的設施。這個道理明白之後,再看看我們眼前的環境,豈不是諸佛菩薩苦心替我們安排的嗎?其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真正的成就自己,自己三昧成就,智慧開了。你才感恩戴德,才曉得我們現前環境之好,才曉得這些人對我們是多麼的慈悲,成就自己無量三昧、無量智慧。

  像釋迦牟尼佛成佛感激提婆達多,感激得五體投地,提婆達多墮地獄了,他還派目犍連、舍利弗到那邊去問候。提婆達多墮地獄,地獄情形怎麼樣?目犍連、舍利弗去問候,他在地獄享受就猶如天宮。這話真的一點不假,他以惡心害佛,罪墮地獄,他成就釋迦牟尼佛的定慧,幫助他成佛了,這個福德他應當享受。所以雖然在地獄享受猶如天宮,他成就人。如果說他以惡心對待人,對方那個人他不是個覺悟人,他是個迷惑顛倒的人,他起了瞋恨心、報復心,他墮在地獄要受罪,他沒福。他成就別人什麼?成就別人的煩惱,成就別人的貪瞋痴,那他墮地獄就要受罪。墮在地獄裡不受罪,所以你說這個法哪有定法?沒有定法。釋迦牟尼佛也度了提婆達多,自度必定度人,自己不能得度的話一定要害人。這些道理、這些事實真相,我們在《華嚴經》裡面,可以說處處都能夠看到。

  讀大經的好處,常以經論裡面這些道理,理論、事相薰習自己,長時期的薰習他怎麼不開悟!短時期的薰習開悟難,一聽很有道理,但是過兩天就忘掉了。忘了怎麼樣?又被境界轉了。所以要長時期不斷的薰習,自己真正覺悟了,覺悟之後在境界裡自己能夠做得了主宰,不被境轉就能夠轉境界,所以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修學要牢牢的記住,從根本學,特別是初學,不著重知見,對於一切教理的理解不著重,為什麼?心沒有得到清淨,你所解的未必靠得住。你要不相信,自己可以實驗,你今年讀這個經所理解的,你寫成筆記,寫成你的心得,到明年再重新讀這部經,你的境界提高,你看去年所謂體會的,多淺薄、多幼稚,可見得你這個理解不可靠。既然不可靠乾脆就不注重它,著重在清淨心,著重在修根本智、無分別智。換句話說,著重在戒定慧,慧是無分別智,不是分別的智慧,就不是後得智,著重在根本智。

  像蓮池大師每天以「自知錄」,實際上就是功過格,增上修戒,幫助修戒,用這個「自知錄」來幫助修戒,以念佛執持名號幫助修定,以讀誦大乘幫助修慧。經典只要讀誦,不求解義,只讀經文不讀註解,就是熟讀,能夠體會多少就是多少,不能體會的根本就不想它,一遍一遍這樣念下去。在從前佛門裡面教學,前五年一定是這教學法,五年學戒,一定是這個教學法的。修淨土法門的人,需要讀誦的大乘經典當然是以淨土經論為主,淨土的經論是三經一論,這是淨土經論。我們就是今天不讀淨土經論,我們讀《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分量太少,不容易攝心,換句話是,幫助你修慧。在初學的人來說分量愈大,力量愈大,所以我們選的《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所作的。這個分量適中,《疏鈔》分量太大,那是真正發大心的人行,讀誦《彌陀經疏鈔》,《演義》可以不必讀,就讀《彌陀經疏鈔》,這個分量相等於《法華經》,相等於《楞嚴經》,行,可以增上修慧。

  如果這個心量比較小一點,看到這麼大的害怕,不敢學了,那好,你就念《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註的。這個分量少,看起來不害怕,可以能夠背得下來,天天讀誦,用這部就是連經帶註解一起背,用這個方法來幫助你修慧,以念佛幫助你修定,以「自知錄」幫助你修戒。這是我們學佛是根本的修學,好像蓋房子打地基,基礎愈好愈堅固,將來你這個大樓才愈蓋愈高。我們想成佛作祖,沒有基礎怎麼行?基礎是太重要了。一開始就是廣泛的接觸經論,博學多聞,跟諸位說,這個根本就不要基礎,就想來蓋高樓大廈,哪有這種道理?所以他一生不能有成就,這是必然的。底下有兩句,「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跟上面這個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這是這段裡頭很重要的兩句話,與我們修學有密切的關系。

  第四,在二十九面第四行圓圈下面,「法性融通門」。我們將這個文念一念,「謂若唯約事」,唯約事是單就事上來講,「則互相礙不可即入」,就我們眼前單事上來講,確實是如此。「若唯約理」,單就理上來講,「則唯一味無可即入」,理是一,一不能入一,好像虛空,虛空不能入虛空,因為它是一。事上說不可即入,理上說沒得入。現在是「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理跟事是互融互通的,所以才有相即相入的這種現象。「謂不異理之一事」,不異是沒有兩樣,沒有兩種理這個意思。「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底下幾句就很重要了,這個意思就是講,因為法性融通,所以在一樁事情上可以見多理,多樁事情可以見到一理。「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失就是過失,一,像前面所舉的一微塵,如果這一微塵當中它含攝的真理要是不圓滿,這個真理就等於說是有部分的、有限制的。你在一法裡頭見不到完全的理,你只能見到部分了,那真理絕對不會是這個現象的,理決定是圓滿的。

  我過去當年在台中求學的時候,剛剛去大概是二三天,聽經我坐在第一排,老師指定我坐在第一排。我聽經的時候也在那裡寫筆記,好像是第二天,老師把我叫去,教給我學習的方法,他勸我不要寫筆記,他告訴我,你聽法最重要的是聽經中的教理,他給我講的教理。他說你聽教理有什麼好處?教理就是此地所講的,這一部經或者是一句經文,教理是真理,是圓滿的,這個要是懂得了,一切貫通,省事。古人這個聽教,最高明的就是聽教理,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通,這是最上乘的。如其不能不得已而求其次,聽教義,教義是什麼?不是完全的理,是部分的理可以通達一部分。譬如說佛教到中國來分成十個宗派,宗義就是教義,能夠通一宗,雖不能通全部,能夠通一個部分。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也算不錯。

  如果記筆記,一部經會讀完了只通這一部,換第二部經就不會了,這就很笨很笨,這個學法你學到哪一年你才能開悟。學一樣會一樣,學兩樣會兩樣,不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這個學法吃力,老師教的也吃力。你要是聽教義、聽教理的話,譬如這個《華嚴經》,我們《華嚴經》經本子就講到此地,後頭都不要講了,全部都貫通了。會聽的就有這個本事,老師給我這一開示,提醒了我,所以就不再記這些名相,不再記這些言語,要聽裡頭的意思,聽老師講的意思。這就是於此地所講的,一中它攝理是圓滿的,它攝理是窮盡的。底下這幾句諸位一看就明瞭了,它前面這段是總說,後面有別說,別說裡頭它也有十義,這個十義實際上就說出前面十門的原因、理由。譬如前面所講的一多相容門,相即自在門,祕密隱顯門,託事顯法門,它是從什麼理由說出來的,此地就把前面這個理由說出來了。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