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06

  請掀開經本第七頁倒數第三行,圓圈的下面,「第二說經緣者」,上面我們將說經之因做了重點的介紹。現在我們看到說經緣也有十種,這是《華嚴》在體例上都是用十來表法。緣是說助緣,有因如果沒有緣,緣不足法會是不能夠建立的,授受就有障礙。清涼大師在此地舉出十個條件,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機會,佛法所講的緣分。這個十條在此地列的倒數第二行,第一個是時,時節因緣,時機有沒有成熟?第二是處所,第三個是依主,主是能說之人,能說之人如果他自己本身沒有開悟,沒有證果,縱然時節因緣、場所都具足,還是不能夠弘揚正法。第四是依三昧,三昧就是講於一切法當中,都能夠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身心清淨可以授受。

  第五依現相,第六依說者,第七依聽者。這個地方的說者跟前面的依主不相同,依主,主是講的教主,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說者是佛的弟子,是佛的學生,或者是代代相傳出家在家的大德,他們所說的一定是要依經典為依據,所謂的是「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是講說者。第七是依聽者,這個聽者也要根熟他才能夠接受,如果不能接受說也等於白說。第八依德本,第九依請者,就是啟請的人、請法之人。第十依加者,諸佛菩薩神力加持。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緣分,這個法會就不能圓滿,這個法會就不是如來正法的法會。

  向下大師每條都有詳細的說明,說明的文字很長,我們不能夠依照大師文字一句一句詳細來討論。如果將來有這個機緣,當然是應當要細細的深入來做研究討論。現前我們受於時間的限制,目前還做不到。第一條時節因緣,我們等到入經文的時候,在「如是我聞一時」,這個時候來跟諸位介紹時節因緣。依處,諸位自己可以看看註解,看看清涼大師的開示。

  依主在此地要說一說,請掀開第八面倒數第五行圓圈下面,「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德,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這四句是說教主的真身,真實的教主說的是什麼?所講的就是法身理體,就是說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它的相狀、作用包羅無外,這句是從講它的相狀。與萬化齊用,是講它的作用。在本經不得已給它強列一個名稱,叫毘盧遮那,毘盧遮那就是我們自己本人。諸位請看倒數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然說此經佛」,就是說《華嚴經》的這尊佛,也就是說,說一切大乘經的這尊佛。這個地方給我們講「並非前說」,前面所講的我把它略掉,「即是法界無盡身雲,真應相融,一多無礙,即毘盧遮那是釋迦故」。首先我們要明白法界無盡身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法界是指盡虛空遍法界,經中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身,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身、無情眾生身,身就是體相。這句就是把十法界依正莊嚴全都包括。雲在此地是一個比喻,雲是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沒有,我們看到了天空片片雲彩,怎麼能說沒有?你說有,我們一接近的時候就沒有了。

  這個字來比喻十法界依正莊嚴的體相,就像雲一樣,是非有非無。正是佛家所謂「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所以雲是代表這個意思。《心經》裡面所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就是雲的意思。所以沒有一法是真實的,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這個大前提,這是真理。你要把一切法當真,錯誤了;一切法非有非無,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我們從這句就明白了,說這個經的人是誰?是法身。法身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體相皆是法身,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只有一個自己。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給我們說的,從這個地方能信得過,真正相信了,你才是大乘圓頓根性的人;換句話說,你就是大乘圓頓根器。這樣的人真正是鳳毛鱗角,太少太少了。

  真應相融,真是法身本體,能現法界的真心,應就是真心所現的無量無邊應化身。我們在《梵網經》裡面所見到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那就是講的應身,真應相融是一不是二。不但千百億釋迦牟尼佛是應身,法界之中情與無情,試問哪個不是真應相融?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事實真相,不了真應相融,一多無礙,所以才起惑造業,受無盡的輪迴苦報,實在是冤枉。如果我們明白事實真相,你就曉得毘盧遮那這是講真身,真佛講的法身,「即釋迦故」,釋迦牟尼佛是應身,真應不二。「常在此處即他處故,遠在他方恆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這個幾句話說明,佛是無在而無所不在,我們講「喜目女神章」裡面,說到供養如來,承事諸佛,我將如來跟諸佛詳細的介紹過。天台大師所講的理即佛,那是情與無情全包括在其中,就跟此地講的即是法界無盡身雲,這是理即佛。本經所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從六即佛去看,名字即佛、觀行即佛,我在此地也略說一說,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在本經、在《圓覺經》上都說過。但是,不幸的是凡夫迷失自性,迷本覺而成了不覺,現在是不覺了,迷本覺而成不覺,所以叫凡夫,不名為佛。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我們學了佛的人,受了三皈五戒,受了菩薩戒這叫什麼?名字佛。名字佛不管用,為什麼?一樣還是起惑造業輪迴生死。第三種叫觀行即佛,觀行就是真正的用功學佛,他真學。觀是觀照,行就是行為,他在起心動念待人接物之處,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諸位要曉得,這才叫真正修行。每天如果說我們都依照早晚功課來做,每天敲著木魚念經,要是不能在待人接物之處提起觀照功夫,都不叫修行。所以古德說縱然是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如果沒有觀照,還是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由此可知,真正用功就是在觀照,觀照功夫深,念佛法門裡面就可以帶業往生,所謂是功夫成片,帶業往生。沒有觀照的功夫,念一生的佛都不能往生,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

  由觀行再提升就到相似,相似雖然他不是真佛,他很像,相似即佛。相似即佛這個境界,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念佛法門裡面的事一心不亂,都是屬於相似即佛。如果功夫再深到照見了,「照見五蘊皆空」,那就是分證佛,雖然沒有圓滿證得,他已經部分證得,他是分證佛。到究竟圓滿的時候,叫究竟即佛,這是天台大師給我們說佛有這六種。而這六種,就可以說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統統包盡了,哪個不是佛!智者大師所說的,跟此地清涼大師所講的,一個意思。所以佛是無在而無所不在,問題是我們自己能不能見到。

  所以大師在此地說,「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這是說不可思議!如果諸位真正要是明白六即佛的道理,你就可以修普賢行,你這一生決定成佛,你成不了究竟佛,你可以成分證佛;成不了分證佛,可以成相似佛;成不了相似佛,你可以成觀行佛。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你可以成觀行佛。這種的修學要是用在其他法門,必須要分證才不退轉,才是真正的成就。如果用在念佛法門上,觀行就不退轉,所以念佛法門在一切法門裡面,稱為易行道就在此地。為什麼?因為觀行即就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相似即是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分證佛是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究竟即佛那是常寂光土,所以淨土裡頭四土三輩九品。這個三輩九品除了下三土有,常寂光是平等的,裡面也沒有輩也沒品。這個事實真相果然明白,我們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就曉得應該如何來選擇。

  這是講依主,這個經是誰說的我們明瞭了,這個經在哪裡說的我們也懂得了。盡虛空遍法界你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你會不會?果然悟明才曉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天天圍繞著自己,從來沒有離開我一步。你要說我不見佛,那是眼睛瞎了當面見不到,睜開眼睛哪有不見佛的道理!所以說是覺悟的人天天見佛,時時見佛,處處見佛,這些佛給你講什麼?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從來沒有間斷過。這是講能說的依主,我們還能懷疑嗎?

  下面講十種身,十種身有許多種的講法,十實在講就是無盡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講的無盡身雲。《華嚴》用十來做代表,所以我們讀經要明瞭義理,不能夠執著文字。這個地方跟那個經上講的又不一樣了,沒有一樣也沒有不一樣,你要曉得這個意思。此地所引的都是本經所說的,頭一段八地當中略有二種。第五行下半段從圓圈那裡說,「二離世間品名為十佛」,都是就本經裡面所說的。我們把這段念一念,就是「離世間品,名為十佛,即此十身名或小異,今次第對之」。對之就是與前面八地當中所說的做個對比。「一成正覺佛即菩提身,二願佛,三涅槃佛,四住持佛,五業報佛,六心佛,七隨樂佛,八三昧佛,九法界佛,十本性佛本智性故」。這是十種佛的名稱。

  「彼品復說十種見佛,見上十佛」。這段很重要,這個十種佛你怎麼見到?這就教給我們有十種見佛的條件,「謂一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無著就是不執著,你就見到了,見到什麼佛?見到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的後面還有詳細的來說明,「願佛出生見」,出生什麼?出生菩提心你就見到了。像昨天本經裡面,特別跟諸位說明的四弘誓願、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沒有四弘誓願,佛雖然無時無處都圍繞著你,你還是見不到他。「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樂見,涅槃佛深入見」,這要證得深你才能夠見到。「法界佛普至見」,至是到達,普遍的到達,這就是所謂法身大士才能夠見到,你的心平等就見到;心還有執著,還有界限,你見不到法界佛。所以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亂就見到了,理一心不亂也見到涅槃佛,也見到法界佛了。

  「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三昧是定,無量三昧,心在無量法門裡面一一法中,都能看破、放下,如如不動,你就見三昧佛。「本性佛明了見」,這個明了就是見性,明心見性你就見到本性佛。「隨樂佛是普受見」,這是信受。「此之十見,如佛體見」。這是講什麼人能見佛?具足這些條件,你就見佛了。下面這段話解釋第一個,無著即安住世間成正覺佛,什麼叫無著?無著是我們平常講的放下,不執著。佛七當中主七師常常開示: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這就是教你一切無著,這個地方說得非常之好。諸位看這段文字,「無著者,即正覺相」,換句話說,你要稍稍有執著,你這覺就不正,不是正覺就叫邪知邪見,正覺是正知正見,不然就是邪知邪見。「於一切法皆無所著,便成正覺」。我們學佛的目標,是要想成就自己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這就是修學的三個階段,先第一步我們得到正覺,第二步我們再求正等正覺,更上一層我們求的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學佛的層次逐漸向上提升,告訴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成就。「下九例然」,底下見九種佛都以這個為例子,以此類推。

  底下再給我們說明,「無著有十,以顯無盡」,就是一切法都不執著,這十條我們必須要明瞭,要記住。第一「於一切世間無著」,這個一切世間是講的有情世間。第二「於一切眾生無著」,這個眾生特別是指有情眾生說的。第三是與一切法不執著,這法裡頭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都不執著。第四與所作不執著,菩薩發心普度眾生,處處興建道場,建立佛寺,這一切所做,正如古人所謂「水月道場」,水中之月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非有非無,不執著。「空花佛事」,佛事是講經說法,以種種方法來教化眾生,這叫佛事,誘導眾生開悟證果那叫做佛事,佛事是覺悟之事,令他覺悟。比喻作空花,空花是講眼睛有病了,看到這空中有花出現,這個花也是非有非無,因為眼睛有病看空中真的有。但好眼睛的人,決定不能夠見空中有花的,所以這個境界都是幻境。《金剛經》所說的「如夢幻泡影」,是幻影,不是真實的。這是講所做的不可以執著。

  第五善根不能執著,善根要不要修?要修,那不修還行嗎?天天要修積善根,可是決定不能執著,天天要修福德,不能執著福德。不執著不是說不修,要修,修而不執著,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在做著比什麼人都積極,心比什麼人都乾淨,事上是有,心裡面沒有,與法界身雲就相應。身雲是什麼?有,身是有,雲是沒有;事是有,心沒有。所以這個事做得十分的圓滿,心也能夠達到十分的清淨,無著是心無著,不是沒有事相。下面講「生處、願、行、菩薩、如來」,不要一條一條解釋了,都不能執著。「於此十法皆無所著」,這才叫真正不著相,諸位要曉得,真正不著相這叫佛子,這叫佛法。

  你雖然是很虔誠的佛弟子、佛教徒,如果你處處還著相,就是前面跟大家講的,是魔境,不是佛境。佛是不著相,魔是著相的,我們不要問別人是佛、是魔,那你就在境界上起心動念,你錯了。應當念念迴光返照,我自己是佛還是魔,這才有用處,不要管別人。自己如果是魔趕快回頭,怎麼回頭法?放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自己就成佛,就成正覺了。正覺是相似佛,就成正覺;正等正覺是分證佛,這很要緊。學佛的人有不少被魔牽走了,他自己還不知道,以為他是正信的佛弟子,其實他已經做了魔王的子孫,這是很冤枉。正因為如此,所以佛勸勉我們必須要讀誦大乘,就是這個道理。而我們初學的人,離開了大乘佛法沒有依靠,修學就沒有憑藉,所以不能離開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裡面要有慧眼來擇法,來選擇法門,一門深入這才能有成就。學多、學雜了是不會有成就的。

  昨天二十幾位大專同學到我這裡來訪問,來問我學佛應該怎麼個學法?我告訴他的,學佛先要專,後要博,這是跟世間做學問是相反的。我們在本經裡面看到,善財童子是個榜樣他是先求專,修什麼?修清淨心;不專,心不能得清淨。先求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不專不能得根本智,這是跟世間求學的態度跟方法,是一百八十度的不相同。專而後則博,你看善財童子清淨心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在念佛人來講,理一心不亂得到。根本智現前,這個時候怎麼樣?這個時候博,再出去參學,博學多聞,成就自己無量無邊的智慧。善財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是我們修學的典型。不然的話,佛為什麼用這種示現?

  我舉了個比喻告訴他們,譬如以十年的時間,十年你要是學二十部經,每一部經平均的時間不過是六個月。你們自己想想,六個月學一部經學得夠不夠深度?學前面的,沒有學過不知道,學到後面前面都忘掉。他們聽了之後點點頭,對的;如果十年學一部經,你覺得怎麼樣?這一部經夠不夠深入?他當然成就。佛法跟世間法不相同,就是一經通一切經通達,學東西在時間上、效果上,也要會算帳。學上十部,十年學個二十部,是樣樣都平常,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出人頭地。你要十年學一部,你這一部經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你,你就通達,就成功。一部經通達了,再去學一切經,就跟吃冰淇淋一樣的,太容易了,為什麼?你自己心清淨,境界提升。平常學那個經,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夠把它學完,你現在以你這個清淨心,以你這個境界一個星期就行,你學一個星期就等於別人學一年。所以諸位要曉得,先要專!

  佛法到中國來,中國歷代祖師大德將梵文經典,翻譯出來成為中文本的有三千多部,這就是我們現在中文本的《大藏經》。可是我們看看歷代祖師的弘傳,大多數都是一門,都是一部經、一部論。天台智者大師一生專弘《法華經》,賢首、清涼專弘《華嚴經》一部,窺基的《唯識論》,道宣律師的《四分律》,哪一個人不是專攻而成就的!在當時,他影響當代;到今天,他影響我們一千多年。我們今天學這些經典,始終不能夠超越他的範圍,這是什麼原因?那就是人家以畢生的精力所修的成績。我們時間比不上人家,所以我們的成就當然沒有法子超越他。

  我給這些同學們提示出,專攻的重要性,而專攻這裡面還有巧妙的方法,佛法所講的善巧方便,你要懂得,專攻不能用心去研究一部經論。譬如說我們今天展開「行願品」,我們用思惟、用分別研究,能不能得到經中玄妙的義理?給諸位說,得不到。如果你要是用心意識來研究,你所得到的只是表層,外表。這部經字面上的意思、淺顯的意思,你能得到,深密玄妙的義理,你得不到。為什麼?深密玄妙的義理,是在語言文字之外,古人所謂是弦外之音,你得不到。你要想得到弦外之音,那就得有善巧方便,要以清淨心才能得到,要以無分別智才能夠開解,這是佛法、世間法不相同的地方。

  所以學佛目的何在?這點我們總得要清楚。學佛為的是什麼?佛法說得很清楚,學佛的目的是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換句話說,學佛的目的就是充實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生活品質,使我們的生活更圓滿、更充實、更幸福、更快樂,目的在此地。學佛不是苦事情,是樂事,是真實的樂。不但我們要求現在的幸福美滿,我們更要能夠得到永恆的幸福美滿。永恆的美滿是第二個目標,現前的幸福是第一個目標,我們學佛是為了這個,要想自己得到幸福美滿必須要有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終它是求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智慧是從清淨心中現前,所以要修定。我們定不下來,這才叫你修戒。由此可知,戒學幫助你修定,定才能發慧,才能開智慧,智慧現前,才能達到我們究竟幸福美滿的生活品質。佛法的教學,宗旨、目標就在此地,因此它的修學綱領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是覺的意思,我們平時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面,是迷而不覺,皈是什麼?從迷那裡回過頭來,我們依靠覺。

  這個意思如果諸位還聽不明白,我說得更淺顯一點,所謂迷就是感情用事,意氣用事就是迷。覺是什麼?覺是理智用事,就是覺悟,有理性;換句話說,我們從感情、從意氣那邊回過頭來,意氣依理智就是皈依佛。每天早晨你做早課打三皈,就是提醒你自己今天一天當中,我無論是待人、是辦事一定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意氣衝動,三皈意思在此地。晚上三皈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沒有做錯事情?有沒有說錯話?有沒有感情用事?有沒有意氣衝動?是不是都是有理性的?晚課是這個意思,晚課是檢點、是反省,這就叫觀行。天天都能夠這樣做,那你就是觀行即佛。你要是沒有這樣做,你是名字即佛,你天天要讀經,甚至於你也講經說法,也領眾修行,可是從來不曉得反省自己,你還是名字即佛,不管用。講的三藏十二部講得天花亂墜,該怎麼生死就怎麼生死,還是要墮三途入地獄,沒有人能救得了你。為什麼?因為你自心不清淨,你還是處處迷惑顛倒,這道理在此地。

  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是以佛經為代表,佛經是如來從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知見,正知正見。我們平常對一切人事的看法、想法都是錯誤,所謂是邪知邪見。我們現在捨邪知邪見,要皈依正知正見,所以經典要熟,熟了什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會常常想到,佛在經裡面教給我們,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法。這就是說將如來的正知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提起,提起來修正我們的邪知見。我們在一切境界裡起了貪心,佛告訴我們貪是根本煩惱,我們要斷的,我們就不貪,這叫觀行,這就叫功夫。遇到冤家對頭,一看到就生氣了,佛告訴我們,這個瞋恚是大煩惱,是應當要斷的,我不生氣。你沒有這個觀行,怎麼能夠修正你自己的身心行為?所以皈依法就是皈依正知正見,從邪知邪見,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裡面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

  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叫皈依僧。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有一切受用而沒有染污,這個才自在。小乘人怎麼樣?不染污,他沒有受用,所以他不自在。大乘菩薩有受用而沒有染污,他才自在,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手段修什麼?就是修覺正淨,就是皈依三寶。以這種修持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境界,達到戒定慧的圓滿,成就自己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佛法。千經萬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菩薩所傳,都離不開這個宗旨,離不開這個原則,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向下這個註解,諸位自己仔細的去看。必須斷疑而後才能夠生信,建立我們自己清淨的信心,增長信心,發願修學才能得到佛法真實殊勝的功德利益。

  下面我們從幾個重點上,來做個簡單的介紹。請翻開第十面倒數第二行在圓圈的下面,第四「依三昧者」,這是說明在修學過程當中,定是樞紐。所以諸位不要誤會,禪宗才修的定,別的宗就不修定了嗎?這樣看法就錯了。無論是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是以修定為主,譬如我們講念佛法門,念佛法門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那就是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事一心是定,理一心是大定,功夫成片是未到定,還是修定。定沒有修成功,沒有達到定境,未到定,比一般人要高明得多,比成就念佛三昧的人不如,所以他才能生凡聖同居土。

  這個地方就說明了,諸位看第十一面第一行,佛入的是果定,「佛自入師子頻申,總明果定攝德無盡,如本會說」。本會有三卷半的經文,將來我們能夠見到的,佛要不是常住在大定當中,他不能說法。佛不住在世,代表佛說法的是菩薩、是弟子,是代代傳授的這些祖師大德,他們也要有定。如果沒有定,代也沒有法子代,那也代得不像。如果有幾分相應就看他定功,這個說法就是他有一分定就一分相應,與如來果體上的圓滿大定,他有一分相應。他有二分定功就有二分相應,三分定功就有三分相應。如果他完全沒有定功,拿到佛經胡說八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他要說的是佛法,最低限度,他也有一分定功。

  所以底下講,「二者善友所入因定」,這個很重要。底下二句話我們一定要了解,「或入不入」,這是我們在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那裡所看到的,看到有的示現有入定的樣子,有的沒有,其實他都在定中,入與不入是外表的相而已,其實他心在定中。所以到以後這個經題上還要跟諸位細細來討論,就是品題裡面「入法界」,入是講的心入,不是講的身入,心入定它是沒有形相的,我們看不到的。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身,某人在那盤腿面壁,他在那裡修定,那是外表身相。他心在定中,我們不曉得,可是從他待人接物那些態度當中,你也能觀察得出來。為什麼?心要入了,前面講他不著相,他在境界裡面不動心,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心在定中。善友有入有不入,在表面上有入有不入,是「表動寂皆法界故」,所以有這麼個意思在。無論這個身是在動的時候,還是在靜的時候,坐是靜,我們走著是動,走路是動,坐在那裡是靜,這就是說明,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定得到之後他不會失去。這點很重要,所以特別提示出來。

  再看十一面第六行當中圓圈下面,第六「依說人者,法無廢興,弘之由人」。常言說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見得沒有大心菩薩發心,佛法沒有法子弘傳三界,普利眾生。底下引的,「故經云」,就是《華嚴經》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了是明瞭,世間無論你怎麼聰明智慧,你對於佛法不會明瞭的,為什麼原因?因為世間人所用的心是妄心,他所用的是分別、執著、妄想,因此他不能懂得佛法。以分別執著妄想來研究佛法,佛法是世間法。如果離開了分別執著妄想,是用清淨心、無分別心對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佛法,對世間法,世間法也是佛法。由此可知,哪有什麼世間法、佛法?無非是用心不同而已。會用真心的人就叫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是以妄心,用心意識,用心心所的,統統叫世間法。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法真是沒有分別,所謂的世間法與佛法都是各人用心不一樣,而建立這麼個名詞。你要認為外面境界裡真有佛法與世間法,那就顛倒、就錯誤。所以了義經中常講「無佛無眾生」,這是事實真相。

  此地也給我們說了十種,這十種是「今經能說通三世間,開則為五」。我們看底下第一是「佛說」,佛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說的。第二是「菩薩說」,像《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所說的。第三「聲聞說」,就是這些阿羅漢、辟支佛所說的,諸小乘經論當中有不少。第四「眾生說」,就是佛弟子他還沒有證到阿羅漢,沒有證得菩薩位,也能夠代佛說經,所說的義理也不會有很大的差錯。剛才前面講過,他得一分三昧他有一分相應,他得二分三昧就有二分相應,所以他是正法,他不是邪法。第五是「器界說」,器界講的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有沒有?有。我們讀《高僧傳》,我們讀禪宗語錄,看到有不少善知識們,他們是看到自然界的景象開悟,有聽流水聲音的,他恍然大徹大悟,那流水是說法。有碰到石頭打在竹子上,聽到這個聲音他開悟,這是六塵說法,禪家裡面這種模式是常見。

  「更開為十」,這是《華嚴經》裡面所說的,有過去說,現在說,未來說,毛孔說,微塵說。跟我們前面所講的,本經能說的說法者是法界無盡身雲,你看看前後就互相呼應,豈不是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都在說《華嚴經》!我們是六根昏迷,不能夠覺察。六根聰利,是一天到晚都沐浴在《大方廣佛華嚴》的境界當中,他怎麼會不成佛!末後它這段結論裡頭有幾句話,就在十一面倒數第二行第二個字開始,「是以,以性從相,有說不說」,這是這一段的總結,這都是說的能說之人。

  再下面我們看,「第七依聽人者」,能說的是善友、是老師,聽法的是學生,我們再看看什麼樣的學生,他才能夠接受《大方廣佛華嚴》?大師在這段要給我們說明,但是他這個地方說得很簡單。「子期云喪,伯牙絕絃」。這兩句話是說,若是遇不到知音的人說了也是枉然,佛說法也要得知音,知音難得。所以底下說「若無有聽,終無有說」,沒有人聽你說什麼?必得有人聽才有說。我們今天用電視錄影帶,如果沒有人來啟請,我們也不做這個節目,為什麼?誰聽?啟請的人要求我們錄影的人,他就是當機者,他要聽。有人聽當然就要說,沒有人聽何必去說?所以說「除當機一,餘皆說緣」。這個當機是什麼?請法的人。啟請的人他是當機者,他是說法主要的一個對象,其餘的那些聽眾都是附帶的。當機者親因,這因;附帶的,是緣。由此可知,請法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能利益大眾。

  下面再看,德本,諸位看第十二面,「第八依德本者」,當中有兩句說「內無德本,外豈能談」。德的本是什麼?這個地方說了有兩類,第一個是智慧,第二是行持,行持是說的持戒修福,有智慧、有品德、有福報,說聽都要具足。沒有智慧、沒有德行說不出,沒有智慧、沒有德行聽了不能信受。所以這真正的當機他要有德本,他一聽就開悟,就得受用。德行要是有欠缺的,只能夠說在阿賴耶識裡面做一個金剛種子,這一生他不能成就,什麼時候能成就?他哪一生哪一世具足德本,這個種子就起作用,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所以智慧第一,善根福德第一,這個德本就是《彌陀經》裡面所講的,「善根福德因緣」,缺一條都不行。特別是善根福德,如果具足善根福德又有信願,佛菩薩沒有不示現的,沒有不照顧的。

  第九就在第十二面第三行圓圈底下,「第九依請人」,這就是請法的人,「德厚憂深,道大兼亡,菩薩大悲為物啟發」。這個地方請的方式有言請、有念請,所以請法的人是我們的大恩人,對我們有大恩大德。如果沒有他的啟請,佛就不說法,佛既不說,我們在後世怎麼會有經典能讀到?請法的人功德大了。在現前這個世間發起請法師來講經,這個啟請的功德,跟佛陀在世請法功德是一模一樣,沒有兩樣。你不啟請,這個地方就沒有法會,眾生就沒有聞法的機緣;因為你啟請法會建立,大眾才能夠聞到佛法。縱然他不能開悟證果,他阿賴耶識金剛不壞的種子之所以能夠種下,是你給他的因緣,所以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要曉得,要知道請法,唯有請法正法才久住,佛法才不致於滅亡。

  諸位看《大藏經》,經裡面有《法滅經》,釋迦牟尼佛法運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之後佛法就滅了,諸位想想它怎麼滅的?沒有人請法。沒有人請法怎麼樣?就沒有人說法。前面說過「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沒有說法的人。雖然今天印刷術很發達,每個人家庭都可以請一部《大藏經》,而是把它當作世間學術去研究。與戒定慧、與覺正淨都無交涉,佛法就滅了;換句話說,研究修學得不到無上正等正覺,佛法就沒有了。法滅不是說經典沒有了,不是說寺院沒有了,不是說出家人沒有了,可能都存在。出家人怎麼樣?出家人也不修行;換句話說,他不修覺正淨,他不修無上正等正覺,出家人沒有了。出家人就是要修覺正淨,要修無上正等正覺,他有了正覺就與佛相應,就能夠自利利他。他有正等正覺他入菩薩位,那他就是法身大士,正等正覺是法身大士。所以不是說一出家就能傳法,出家要修行,要懂得請法,請法比什麼都要緊。

  我們這是個固定的道場,是專弘的道場,不必要大家請,自動自發,自利利他,這就是像十二分教裡面「無問自說」。這是因緣具足才會有的,因緣不具足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我們要懂得請法,重視請法,請法要慎重,要請正法不能請邪法。在目前這個環境裡面,正是佛在楞嚴會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所以你請法自己要能夠辨別邪正,你請的是正法利益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你是搞錯了,請的是邪師,說的是邪法,那你要害慘眾生。由此可知,請法是大智慧之人,是菩薩事業。所以世尊在世的時候,十方諸佛大菩薩示現為他的弟子,像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為什麼要這樣示現做他的弟子?為了請法,沒有大智慧、大德行,是很難啟請正法的。

  後面這條就是加持,佛菩薩神力的加持,說聽才能夠圓滿,這就講的感應道交。我當年學佛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們,「至誠感通」,要以最誠懇的心與佛菩薩求感應,才能夠通達大法。所以此地大師給我們講,「夫聖無常應,應于克誠,心契玄同,故佛加被,要得聖加方能說故」。從佛以下,我們看菩薩造論,祖師註經,前面都有請佛加持的偈頌,求佛菩薩加持。沒有佛的神力加持,這樣甚深的經典是說不出來的。聖無常應,不是隨隨便便就會應的。應于克誠,你的心誠敬到極處他就感應道交,真誠能感,諸佛必應。心是講自己的至誠心,能夠契入玄妙,同佛的悲願,佛就來加持,故佛加被,這個字念破音字念披,好像我們衣服披在身上,加被。至誠要不能與諸佛的大願相應,是不會得到佛加被的。

  底下這個兩句,特別是對於發心弘經的人說的,要得聖加,聖就是諸佛菩薩。我們發心來弘揚《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要求毘盧遮那佛、要求釋迦牟尼佛,要求普賢、文殊菩薩來加持。我們的心是《大方廣佛華嚴》,我們的願、我們的行也是《大方廣佛華嚴》,我們就曉得毘盧遮那、釋迦牟尼、普賢、文殊必定加被。所以才能說、才能信、才能接受,才能依教奉行,才能夠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而歸趣於西方彌陀淨土。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樣我們在一生當中,能夠求得上品上生。在佛法裡面這不是最圓滿的教學、修法,還到什麼地方去找個大圓滿?希望諸位同修共同珍重,不要錯過這一生,實在講這是百千萬生難遭遇的機緣,我們在這一生遇到,實在是太難得、太可貴。如果說粗心大意疏忽捨棄,實在是太可惜了。正如同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