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第七迴向章 (第十五集)   1986/12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01-0015

  請掀開經本第五百四十九面:

  【又勸眾生令其修習。普為含識具受眾苦。以大智眼觀諸善根。知其悉以智慧為性。方便迴向一切眾生。】

  這一段是勸勉一切眾生要發願迴向,經文很清楚。迴向跟發願稍稍有一點不同,前面曾經介紹過,迴向必須要有實際修行的功夫,發願則不必,願是願望,先有願望,然後才有修行,有了修行之後再迴向,這是迴向跟願有一點不相同。在經上,佛教給我們要『勸眾生』,此地這個眾生是包括九法界有情眾生,不僅僅是六道的。這麼說起來,難道這些菩薩、緣覺、羅漢,我們遇到還要勸他嗎?還是要勸,為什麼?這些菩薩們,菩薩、羅漢、辟支佛如果不求生西方世界,他還有隔陰之迷,還會退轉,所以遇到這些人,我們一樣要勸他,要勸勉他。

  『令其修習』,叫他認真的去修。什麼叫「習」?習這個字的意思,是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這叫習,也就是說把這部經的理論方法境界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這才是真正有受用,真正有了利益。

  為什麼要修習?底下就說出個道理,『普為含識具受眾苦』,菩薩實實在在要發大悲心,眾生苦,苦惱的眾生須要菩薩來度他,菩薩度眾生也得要委曲求全,他恆順眾生,所以為眾生受苦受難。其實菩薩沒成佛,沒有成佛他自己要修,所謂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是修,下化眾生還是修,這個我們要知道。上求佛道修慧,佛常常親近,佛給你開示,你開智慧了,下化眾生修什麼?修定,這一切眾生,尤其是閻浮提,你看《地藏經》上所講的剛強難化,什麼古古怪怪的眾生都有,你接觸到的時候,你的心裡清清楚楚、如如不動,修定。定慧等學,當然定中有慧,慧中也有定,不過這個親近諸佛如來偏重在慧學,接觸一切廣大的眾生一定在這裡成就定學,成就一心不亂,所謂是歷事鍊心。

  《華嚴經》實實在在是殊勝,實實在在是圓滿的法門,因為經太長,我們要很快的得到這樣深廣的利益,不能不想別的辦法,想什麼辦法?《華嚴經》還有小《華嚴經》,小《華嚴經》是什麼?給諸位說,《無量壽經》,我們最近印的《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就是小《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無量壽經》。所以我想我們將這一章第七迴向觀世音菩薩這一章,這一章所講的觀世音菩薩,這一章講完之後,我想我們先把《無量壽經》好好的來講一遍,這部經諸位要是深入研究了之後,不但對於佛法有個概略的認識,你會對西方世界真正生起信心,然後你念佛自然就不一樣。所以這部經非常的重要,我們跟《彌陀經》合起來在一塊講,這個因緣尤其是殊勝。下一個星期我們這個地方舉行一次佛七法會,我想在佛七法會當中,我們每天晚上還是講經,我先把大經的大義給諸位做一個概略的介紹,等於說大經的玄義一樣,先介紹這個部分。所以一定要發心為眾生受苦,不怕苦難。

  『以大智眼觀諸善根』,佛法自始至終是以智慧為依據,慈悲心方便法都是以智慧為本體,從智慧所生,所以教我們要以大智眼觀諸善根。『知其悉以智慧為性,方便迴向一切眾生』,已經斷了煩惱,已經開悟的人,這是沒話說,這一切善根當然是「以智慧為性」。可是,還在六道裡面迷惑顛倒的這些眾生,他以什麼為性?很顯然的我想每一位同修都知道,他是以煩惱為性。可是,煩惱跟智慧是一不是二,覺悟的時候就叫智慧,迷了的時候叫煩惱,其實智慧跟煩惱是一,只有迷悟換一換不同的名詞而已。因此哪一個眾生沒有智慧?你有煩惱,煩惱就是智慧,悟了就是智慧,可見得我們今天的功夫就是在迷悟之間。如何叫我們破迷開悟?方法固然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這一切方法當中最殊勝的方法無過於念佛,念佛能得定,叫做念佛三昧;念佛能開智慧,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都是以念佛為第一個方便法門,肯念佛的人沒有一個不一生成就,不要等第二生,肯念佛的人一生成就。則以善巧方便迴向一切眾生。下面一段就說明迴向的意思,經文有六句:

  【為令一切眾生悉得安住一切清淨功德處故。】

  這個意思當中是有能有所。就能教,這是菩薩,菩薩為這個理由,所以他才發心教化眾生。如果就所教方面來說,那更當以這個為教學的目標,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我們自己修是要『安住一切清淨功德』,我們學佛就真正得受用。什麼叫功德?「功」是講修為,「德」是講收穫,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經跟別的經不一樣,這個經最後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換句話說,《華嚴經》終極的目標是希望我們發心求生淨土,《華嚴經》的目標在此地。正因為如此,功德這兩個字要是依念佛法門來說,這個功就是念佛,我們信願持名就是功,德是什麼?德就是帶業往生,就是得,你所得到的。

  「清淨」怎麼講?你有清淨的信心,有清淨的大願,有清淨之行,所謂清淨,一切不參雜就清淨,我這一生一世就修這一個法門,這就清淨了,信清淨;我只有一個願望,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除這個願望之外,我什麼願望都沒有,你願就清淨了。你說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現在還想發財、還想升官,那你這個願就很多,這就不清淨。願只有一個,除這一個之外,什麼願都沒有,這願清淨了。行清淨,我就念這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我也不想參禪,我也不想學教,什麼都不想了,我的行就清淨。要曉得清淨信願行,就像古來祖師大德所說,一切宗教,這個宗教不是講我們現在的宗教,我們佛門講的宗就是禪宗,教就是教下。在中國,佛法分十個宗派,除了禪宗之外,其餘九個宗都叫做教,宗門教下。無量的法門,戒定慧三學統統在其中了,修戒、修定、修慧無非是得「清淨功德」而已。你現在這一句佛號就得清淨功德,豈不是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圓攝在其中,這個意思《無量壽經》裡面講得更明白、更清楚,《無量壽經》跟這個經是同部的,同是一類的。所以「一切清淨功德處」應該要這個說法。第二句:

  【為令一切眾生悉能攝受一切善根。知諸功德性及義故。】

  這是第二個理由,我們勸迴向第二個理由,是為了叫『一切眾生悉能攝受一切善根』,這是一樁事情。善根,我們講過很多次,但是多講不妨,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做到。世間有三善根,講世間法有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貪瞋痴叫三毒煩惱,貪瞋痴轉過來就是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而佛法裡面,尤其是大乘佛法,善根只有一個,精進,精進是大乘菩薩善根,只要肯精進,沒有一個人不成就的。尤其是念佛法門,果然精進,一日就成就了,經上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業障罪業再深的人,他要真精進,七天就成就,這個東西一點都不假。善根深厚的人一天就成就,一天精進就成就。所以要曉得「攝受一切善根」,這個是世出世間四善根就把一切善根統統攝受了。

  『知諸功德性』,「性」是講體,就是本體。『及義』,「義」就是這個體所以通於理也通於事,這就是義。我們通常講性體、義理,性體是從本性上說的,義理是從事相所依據的道理,學佛如果發心研教,就是發心將來出來講經,對這個事情要特別注意。當然第一高明的是求性體,但是這個不是人人能夠悟得的,這個是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教下講大開圓解,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念佛法門裡面講理一心不亂,都是屬於性體,就是功德的性體。性體實在我們得不到,得不到怎麼辦?不得已而求其次,其次就是經裡面的義理。性體是通一切法的,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的,因為它是一切萬法之本體,你要是證得,一切萬法都通達了。義理範圍就小,通達一部分,侷限一部分,這一部分給諸位說並不侷限在一部經,如果真正是悟得,他可以與這部經性質相類似的也都通達,雖然不是大徹大悟,也是有很了不起的悟處,這樣才能真正得到開經偈上所說的如來真實義,而不至於死在文字語言之下,這是講的義理。第三句:

  【為令一切眾生普淨一切善根故。】

  前面既然講攝受一切善根,知道這個善根之性體,也知道善根所起作用這些道理,這就是義理,可是要緊的要清淨,要普遍的清淨。『淨』這個字在我們這部《華嚴經》裡頭,不曉得看過百千萬次,看得這麼多,你這個印象應該要深,凡是見得多的、聽得多的,這句話就是最重要的,我們修行就是修的這個。善根很好,善根要不著相就淨,著相就不淨。所謂三輪體空,修不修?修,修而不著相。像懷讓禪師當年見六祖的時候所說的,六祖問他還有沒有修證,他就說明,「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我有修有證,我不染污,這個高明。我們有許許多多同修很用功在修行,修行怎麼樣?他染污。什麼叫染污?著相,著相就是染污,不著相就不染污。不能說不著相就不修,那錯了。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念佛不間斷,這是修?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因為你不著相,你心清淨,你才真正能得一心。因為你不著相,你看一切法平等;你要一著相,一切法不平等。我念佛這樣用功他都不念,那他不如我;我的戒律很精嚴,你看那個人破戒,我瞧不起他,不得清淨。雖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不清淨,不能得一心,你所修的都變成世間人天福報而已,這個很可惜。所以一定要著重清淨,縱然修善根,善根要清淨,清淨之相就是平等相,你能看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平等,證明你的心清淨。一切人事物我心裡看的還不平等,我們的心就沒有清淨,要努力加功用行。第四句:

  【為令一切眾生於福田境界中種諸善法心無悔故。】

  這一點很要緊,這是世出世間真實的善法。如果不修福,說老實話也成不了佛,哪一尊佛沒有福報!佛的福報都太大,你光修慧不修福,你還是成不了佛。佛叫二足尊,是福慧兩樣都圓滿,足就是滿足,那你成那個佛成一半怎麼行,慧足了福不足,這個不行,決定成不了佛,佛沒有瘸腿的,佛是圓滿的,所以你一定要修福,不可以不留意。『福田』,在佛法裡面跟我們講有三大類,第一大類是「恩田」,是對我有恩德的人,自己的父母這是恩德最大,所以佛法特別著重在孝順父母,這是你修福。父母在的時候你可別嫌棄他,要孝順他,你要知道這是我修福最好的一個處所。父母不在了,想修福修不到,到哪修?沒地方修。你有田,你才能耕種,你才有收穫;田沒了,縱然有種子也沒地方著陸。父母是我們的恩田,我們在這裡修福。第二大類就是三寶,這裡講三寶特別著重在住持三寶佛法僧,這也是我們的福田,這一類福田叫「淨田」,啟發我們的恭敬心。父母能生我們孝順心,三寶能生恭敬心,這是淨田。第三類是一切眾生之處要生起大悲心、憐憫心、同情心,這個叫「悲田」,我們大悲心從這個地方生起來的。我們自己要想修福,修得跟諸佛如來一樣圓滿究竟的大福報,你要好好的栽培這三種福田,父母、三寶、眾生。『心無悔故』,決定沒有後悔,為什麼?知道這是自己的福田,自己將來無量無邊的福報都是從這個福田生的。再看底下第五句:

  【為令一切眾生普能攝受一切眾生。一一皆令趣一切智故。】

  這一句特別是為一切眾生所說的,不但自己要修,而且要勸導每一個眾生。當然勸化要看時節因緣,這就講要觀機。機有三種,一種是根熟的眾生,什麼叫根熟?你給他一講,他就相信,他就肯幹,這一類眾生就叫根熟,他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第二類就是他有善根,他沒熟,沒熟就是他聽了之後,他能信、他能解,他不肯做,這就是沒熟,沒熟的幫助他成熟,就是時時刻刻要勸導他、勸勉他。第三類的眾生沒善根,講了他也不相信,他也聽不懂,這一類眾生我們要給他種善根,善根種法實在講很容易,就是給他有接觸佛法的因緣,讓他見到佛像,讓他聽到佛名,古德常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法華經》上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所以因緣我們要給他,要幫助他,用這種方法你就能夠普勸一切眾生。

  『一一眾生皆令趣一切智故』,這是菩薩了不起的悲願,我們要幫助眾生,幫助他到什麼地方為止?一定要幫助他成就一切智,這個一切智就是成佛,幫他成佛。也許同修說:我現在自己煩惱這麼重,我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我怎麼能度眾生?怎麼能把眾生度成佛?其實自己度不了自己是真的,幫助眾生成佛倒不難,怎麼不難?你只勸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成佛了,別的法門一生成不了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決定成佛!所以我們自己修行,要覺悟,能把這句阿彌陀佛念好,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當生成佛,這個法門是當生成佛的法門。多少菩薩想得到這個法門而得不到,聽都聽不到,我們今天得到這個法門不容易,很不容易!再看末後一句:

  【為令一切眾生普攝一切所有善根。一一皆與平等迴向而相應故。】

  這一句我們一看就了解,著重在後半句,『皆與平等迴向而相應』,所有一切善根都要與平等迴向相應,平等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迴向前面講過,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有一絲毫的善,都與這個三迴向相應。經上是教我們普遍的勸導一切眾生,我們想想,更重要的是勸我們自己,自己要覺悟,自己要依教奉行。

  再看下面經文,這又是一個段落,講究竟迴向。前面都是講輾轉迴向,是隨順眾生隨順環境的緣故,或者是通於因果,或者是通於世出世間法。這一段所講的不一樣,這一段究竟迴向是要迴向於無上菩提,意思比前面要更殊勝、更為究竟。

  【又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究竟安穩。】

  學佛的人,心一定要大。如何能把心量拓開?就是迴向。迴向就把自己心量拓開了,樣樣都為眾生,沒有一樣是為自己,這個就殊勝。『究竟安穩』,哪一個人不嚮往?我們得不到。為什麼我們得不到?我們有二障,有所知障,有煩惱障,二障不除,如何能得究竟安穩?小乘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煩惱障破了,他得個安穩,小安穩,不究竟。阿羅漢那個境界也叫做涅槃,偏真涅槃。如來果地上得究竟安穩,叫做「無上大涅槃」。二障破盡,也就是成圓教之佛,才是究竟安穩。別教佛都不能稱究竟,稱安穩但是不能稱究竟,因為他的無明煩惱沒斷盡。講到究竟迴向,那是真實不虛。第二:

  【願一切眾生究竟清淨。】

  這個意思好懂,著重在『究竟』兩個字,因為究竟都是圓教佛果上的事情,才能講究竟,等覺菩薩還不究竟,還差一點。等覺菩薩清淨,不能叫究竟。

  【願一切眾生究竟安樂。】

  究竟的安樂是清淨寂滅。《仁王經》上講「五忍」,講五種忍,最高的寂滅忍,那是真正的究竟安樂,還在無生法忍之上。第四句:

  【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

  『解脫』,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由自在。心開意解,得大自在,這就是解脫。以本經教義上來說,像清涼大師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解脫了,但是不能叫究竟,究竟還是如來果地上才能稱得上究竟。

  【願一切眾生究竟平等。願一切眾生究竟了達。】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句句都是講究竟。

  【願一切眾生究竟安住諸白淨法。】

  『白淨』,印度人用白代表善,用黑代表惡,我們中國人講善惡,印度人講黑白。白法就是善法,不但要善,而且要清淨。

  【願一切眾生得無礙眼。願一切眾生善調其心。願一切眾生具足十力調伏眾生。】

  這三句也都是講到如來果地上,起大悲心普度眾生的究竟方便法,都說的是這個。『無礙眼』這才能觀機,教化眾生決定不失時節因緣,不會錯過時節因緣,佛五眼圓明,看得清清楚楚,能觀機。第九願,『願一切眾生善調其心』,身口意三業特別指的是意業。末後偏重在身業、語業,以『十力調伏眾生』。這一段文是講到究竟迴向。

  再看底下這一段,要講到迴向實際。前面是講迴向眾生,這一大段經文講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下面是第二個大段落,我們要講到迴向實際,實際就是不著相,與般若空慧完全相應。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

  這就是接著前面,你修無量無邊的功德迴向眾生,在迴向眾生的同時,要緊的要不著相,所作所為是隨相,所謂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常講隨緣,隨緣跟隨相的意思差不多,一切要隨緣,不要攀緣,隨緣是功德,攀緣就變成業障,所以要隨緣,不可以攀緣。雖然隨緣,也得要離相,離相就是迴向實際。這一段經文有五句,經文不長,意思很重要。第一個是:

  【不著業。不著報。】

  這是講自己的業因果報不執著,這一句如果真正能做到,就是通常講的了生死出三界。我們今天最大的麻煩是『著』,『業』與『報』都著,著了你就得受,你沒辦法不受。到哪裡受?六道輪迴,可見得你只要有「著」這一念,你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不管你修哪個法門。所以諸位要平心靜氣,冷靜的去想想,你有沒有能力出生死輪迴?沒有辦法。要想出生死輪迴,只有一條路「帶業往生」,帶什麼業?就是帶著了業又著了報,你沒有辦法不著,你還是著,著也能往生,那只有西方這一條路,八萬四千條路只有這一條路可以帶業往生的,除這條路之外,你再找不到第二條路是帶業的。這是諸位要好好的記住,你才曉得我們今天不修淨土不行,你做不到!理論是一回事情,事又是一回事情。再看第二句:

  【不著身。不著物。】

  這就是我們講的內財與外財,『身』是自己身體,正報;『物』就是財物財產,我所有的。不但我所有的身外之物我不擺在心上,不掛在心上,不著,連這個身也不著。這不簡單,你不容易做到。能做到這一條,跟諸位說,你縱然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保證你不墮三惡道,這是真的,確確實實的。菩薩教給我們修迴向行,這個理一定要懂得,事要修,理我明瞭了,事我做不到,做不到你這一生還是得空過。做不到也得要做,怎麼做法?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都做到了,業也不著了,報也不著了,六道生死輪迴因果報應我不著了,身也不著了,物也不著了。我一心一意只想求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這個事情不是做不到,真做得到。一個人要是真正發願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他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他統統做到了,這個法門真正是不可思議。你很冷靜仔細去想一想,哪一個法門能有這個法門殊勝?哪一個法門能有這個法門這麼圓滿,這麼樣周全?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細細較量比較,你就發現到念佛法門的的確確是不可思議,所以《華嚴經》叫《大不思議經》,《彌陀經》叫《小不思議經》,你看《彌陀經》原來的題目《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它是不思議經,《華嚴》也是不思議經,所以它們同屬於一類,就是不可思議的法門。第三:

  【不著剎。不著方。】

  『方』是方所,『剎』是處所,方所處所也不執著,他在方所處所裡面得自在了。身與物不執著,他在身與物上得自在。同樣的,業與報上不執著,他在業與報上得自在。這是迴向實際的殊勝功德利益。再看第四句:

  【不著眾生。不著無眾生。】

  這是菩薩教化的對象。天天在教化一切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正好像《金剛經》上所講的,菩薩要度化無量無邊眾生,最後說「實無眾生而得度者」,不著相,不著度眾生的相。末後一句:

  【不著一切法。不著無一切法。】

  為什麼『不著一切法』?真正明瞭通達一切法空不可得,一切法空無自性,所以一切法不可得。也『不著無一切法』,為什麼?空亦空,不要以為還有個自性空可得,自性空也不可得,空亦空!換句話說,空有二邊都不執著,這就是迴向實際。

  下面一段經文是總結前面所講的三種迴向。就淨土來講,那是緊接上文,離相不礙隨相,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往遠處來講,那就總結以上所說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以此善根普施世間。】

  這就是迴向眾生。今天下午有一個同修來看我,說他這幾年遭遇非常不幸,許許多多不吉祥的事情都被他碰到,他說他自己想想這一生沒有造什麼罪業,沒有什麼大過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苦難?我就告訴他,我說也許你這一生造了許許多多的罪業你自己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善與不善的標準你沒搞清楚,罪與福的真相沒弄明白。她是一個太太,她說她打胎打過很多次,為了工作上的關係。這是大惡!我今天解釋給她聽,兒女跟父母是有緣才來的,經上一再給我們講得很詳細,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下碰到了他來了。如果他是來報恩的,這個小孩是來報恩的,將來長大,孝子賢孫;你把他殺掉,恩將仇報,這一下不但是不來報恩,結了怨仇。如果他是來報仇的,他將來是整你害你,是敗家子,好,你把他殺掉,恨上又加恨,仇上又加仇,你要不出三界,總有一天會碰到,麻煩大了,你脫不了!她就問我:那怎麼辦?只有一個方法,求生淨土,跑出去,你跑到淨土去了,他沒辦法,他找不到你,無可奈何,他不能報復你了。你要不生淨土,你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生生世世要受苦報,而且每一次報應的時候一定是超過前面一世,不得了。

  其餘的罪業那就不必說了,一個人平常我們都覺得自己沒過失,都覺得自己是好人,心也好,人也好,做事也好,沒有一樣不好,一點缺點都找不到。諸位你要好好去念念《感應篇》,念念《了凡四訓》,你才曉得自己原來一身都是罪業,念念都為自己這就是罪業,不肯為別人。佛法裡面講善惡,念念為自己就是惡,念念為別人就是善,我們想想我們有幾個念頭是為別人,有幾個念頭是為自己,你就明瞭了,到底為別人的念頭多,還是為自己的念頭多?知道這個事實的真相,因果分明!既然不幸已經遭遇到,要真正懺悔,要真正去改過自新,回頭是岸。解冤釋結就是盡人事,盡心盡力去做。學佛第一要明理,理不明,你所修的總是盲修瞎練。所以第一個要迴向眾生,要發大願利益一切眾生。第二句:

  【願一切眾生成滿佛智。】

  這就是迴向菩提,希望每一個眾生都能成就如來的智慧,都能圓滿如來果地上的智慧。這一句是迴向菩提,底下一句就是迴向實際:

  【得清淨心。智慧明了。內心寂靜。外緣不動。增長成就三世佛種。】

  這是迴向實際,希望每一個眾生都得清淨心,得清淨心要離相。心裡面有一點點執著就不清淨,六祖所謂「本來無一物」,那就清淨了。心裡有一絲毫牽掛就不清淨,不但世間法不能牽掛,佛法也不能牽掛。我在《壇經》裡面想到印宗請教六祖的話,他們兩個初次見面遇到了,就是現在的廣州光孝寺,風幡亭還在,到底是風動幡動,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印宗向他請教黃梅宗旨,然後問他:五祖說法有沒有說到禪定解脫?這是我們佛門裡面常常探討的重要的課題。六祖怎麼答覆?「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心裡還有個禪定,還有個解脫,不清淨了,怎麼還有這些東西!這個答得真高,真是究竟圓滿。連這個都不可以執著,你心才清淨。『得清淨心,智慧明了』,清淨心是體,智慧明了是起作用,你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明瞭。『內心寂靜,外緣不動』,為什麼?他明瞭。內心寂靜,他就有照,就是大圓鏡智,照見,照見五蘊皆空,所以他外緣不動。外緣歸納起來不外乎五蘊,色受想行識,外緣。已經照見五蘊皆空,怎麼會被外緣動搖?所以他的功夫是『增長成就三世佛種』。

  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攝將迴向到此地講完,三種迴向都說完了。下面經文要講的就是迴向的利益,迴向所成的功德利益,先說因位廣大德相。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迴向之時。】

  這個意思就說明,正在修行的時候就得這個利益。我現在修,現在就得利益;我明天修,明天就得利益。不是說你修到什麼程度才得利益,你這一修就得利益。底下有十二句,正顯功德利益。

  【超出一切無能過者。一切世間所有言辭悉共稱讚亦不可盡。】

  這兩句是總說,總利益。『超出一切』,這個意思顯深,你這個利益是深,為什麼?沒有能超過的。我們想想這個話是真的還是假的,想想這個話不假,為什麼?你起心動念為眾生,為菩提又不著相,這世間幾個人能做到?你能做到,超出大眾,超出世間。世間有為利益一切眾生的,有為無上菩提的,但是他著相,他著相,他不能超過;唯有他不著相,他才真正超越。『一切世間所有言辭悉共稱讚亦不可盡』,這是顯廣,讚之不盡。誰稱讚他?你這樣做,世間看到你是傻瓜,世間人不稱讚你的,為什麼?迷惑顛倒,他認為他今天拼命求名聞利養是對的,拼命求五欲六塵享受是對的,他認為你這個做的是大傻瓜一個。你學了佛,這個人迷,迷到這個程度,不可救藥。諸位要曉得,十方諸佛看見你了,諸佛稱讚你,菩薩稱讚你,羅漢稱讚你,那些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讚歎你,讚歎你這個人,比整個地球上的人不曉得多多少倍,不能比!真的稱讚你。底下十句有五對,我們念一念,第一對是講行與見,就是修行見解。

  【普修一切菩薩諸行。】

  這樣的菩薩,修迴向行的菩薩,他的起心動念一定是跟諸菩薩們相同,菩薩心,菩薩行,這講起心動念一切行為。

  【悉能往詣一切佛土。】

  這是講他有能力親近諸佛如來。印光大師在《文鈔》裡常常提到《華嚴經》,《華嚴經》上所講的,這些菩薩有這麼大的神通、這麼大的智慧德能,怎麼成就的?統統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因為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告訴我們,生西方淨土就是生一切諸佛淨土,見彌陀如來就是見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正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華嚴經》是勸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的一部大經。

  【普見諸佛無所障礙。】

  這是見到果,佛是果地上的人。

  【又能普見一切世界菩薩所行。】

  這是見到因,菩薩是正在修行的人。見到果地上的人,又見到因地上的人。下面有兩句是講說法深廣一對。

  【以善方便為諸眾生分別諸法甚深句義。】

  這一句裡面,前面是講的善巧方便,善巧方便裡面有事有理,但是統統是以智慧為基礎,所以他能夠為一切眾生分別諸法甚深句義,這是說明法義甚深!法是教法、經典,義是義理,經典裡面所含的道理,甚深的道理在其中。

  【得陀羅尼演說妙法。盡未來劫無有斷絕。】

  『陀羅尼』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個是陀羅尼。陀羅尼當中第一陀羅尼,給諸位說,就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你看蓮池大師所說的,一句彌陀圓攝五宗、該羅八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統統包括在其中了,一法都不漏。不僅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總不出阿彌陀佛這一句之外,這是大總持法門。幾個人認識?幾個人覺悟?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給諸位說,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法你統統念到,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也一字不漏,也全部念到,這不可思議,真正不可思議!這是法門的殊勝。所以十方諸佛讚歎,諸位要曉得,要真正覺悟,譬如我們住在台灣,說台灣,整個台灣都包括到了。我說台北,不能包括全部台灣,是台灣的一部分;我說台中說高雄,也是它的一部分,不是全體。阿彌陀佛是整個法界全體的那一個德號,是法界全體,正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一句阿彌陀佛徹始徹終。愚人狂人他不相信,他不承認,能夠相信、能夠承認的,都是有大善根大福德,所以這個是陀羅尼法。

  『盡未來劫無有斷絕』,這是講辯才無礙。底下這一句再把它念下去好了,第三:

  【為眾生故。念念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猶如影像普現其身供養諸佛。】

  這一段是講現身莊嚴佛剎的一對,這是講供佛。先說果,供養諸佛,佛是果地上的人,後面是講因人。

  【念念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悉令周遍。修行嚴淨佛剎智慧而無厭足。】

  這是莊嚴諸佛的依報,依正莊嚴。如果從因果上來講,前面佛是果,後面講『嚴淨諸佛國土,悉令周遍修行』,這是菩薩行,這是菩薩示現,可以說是因地上的人。

  【念念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眾生。清淨成就。平等滿足。】

  這一對是成就攝受教化一切眾生,先講成就,數字都是天文數字。菩薩念念都是為眾生,不是為少數眾生,是為無量無邊的眾生,希望他們『清淨成就,平等滿足』,也就是成就清淨,成就平等。

  【於彼一切國土中。勤修一切諸波羅蜜。】

  『一切諸波羅蜜』就是一切法門。

  【攝取眾生。成就淨業。】

  到末後特別著重暗示著要求生西方淨土,『淨業』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末後這一對是遠聽速往:

  【得無礙耳。】

  耳根無礙就能徹聽,十方三世諸佛演法,沒有聽不到的,一切眾生談話也沒有聽不到的,聽到佛法必定修行。

  【於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一一如來所轉法輪。聽聞受持。精勤修習。不生一念捨離之心。】

  聽了之後是依教修行,這個『轉法輪』就是講經說法。後半段是講他有神通,能夠很快到達:

  【住無所得無依止無作無著菩薩神通。於一剎那一彈指頃。分身普詣不可說諸佛世界。與諸菩薩等同一見。】

  在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但是這一句有三句話非常重要,我們不能夠疏忽,那就是『住無所得』,這個與前面講的迴向實際,離一切相,有很大的關係。到達十方諸佛世界,你有沒有得?決定沒有得,有得就壞了,你看《心經》到最後「無智亦無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