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二十二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2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四面最後一行,從當中看起。

  「於此十心圓滿,二空理顯,感諸佛加被,得摩頂三昧,證入虛空平等總持法門,即入十地也」。這一段註子是講的十迴向。從信心、念心、迴向心一直到不壞心,這十種心修圓滿,人我空、法我空都顯現了,這個時候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沒有障礙了。從這個地方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出,眾生與佛所以不能起感應,就是我法不空,如果我們能夠證到人我空,與諸佛菩薩就開始感應,就有感應了。在念佛法門裡面叫做事一心不亂,證得人我空,如果證得法我空就是理一心不亂。

  本經古大德判為別教一乘,所以講一乘經在佛法裡面只有三部,兩部是圓教,這一部是別教,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別教的三賢位滿等於圓教的十信位滿,所以十迴向的菩薩還從信心修到不壞心,就是這麼個道理。換句話說,到這個地位,如果以念佛法門來說,念佛是屬於圓教,就是事一心不亂圓滿,再往上進一步就證得理一心,底下這個十地向就是屬於理一心。事一心的時候與佛菩薩感應是感得諸佛菩薩的化身,應化身,如果是二空都證得了,感諸佛菩薩加持那是屬於報身佛。感得報身佛的加持,得摩頂三昧,摩頂授記!

  「證入虛空平等總持法門」。這幾句很要緊,因為我們修學那個毛病就是出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心不空,心裡面牽腸掛肚拉拉雜雜的太多太多;心不平等,在一切境緣上起種種的分別執著。我們原本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現在這種能力都喪失掉了。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前面這三十心重要,我們在平常生活裡面起心動念與這三十心相不相應?我們起的是不是這個心?如果是這個心,那是菩薩心沒錯;是這個心,我們這個心深不深?真不真實?夠不夠大?就是從大、真、深這三個方面來修學。

  我們修學的目的能不能破除二空?如果你發的心不錯是這三十心,可是這三十心沒有能夠證得二空,那個心只可以算是世間的善心所,不是菩薩道。菩薩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世間人也是斷惡修善,所以從表面上來看沒有兩樣。他最大不同之處,世間人斷惡修善就是增長我執,增長法執,這就是變成世間善法。出世間的善是斷惡也破我、法二執,修善還是破我、法二執,所以他的目標就是要破除我法二執,顯二空的真理,這是世出世間修學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到。

  所以感應道交是真實的,決定不是假的。在這個地方我又要提醒諸位,如果我們自己功夫不到,就是我執、法執沒破,佛來給我們摩頂授記,你們想想這個事情好不好?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薩來給你摩頂授記,欺騙你把你騙到地獄裡去受罪去,為什麼?你不夠程度,所以有佛菩薩感應,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自己德行夠不夠資格感動佛菩薩,不夠,不夠他來了,來了准沒好事情。世事險詐,十法界修行裡頭更險詐,你看《楞嚴經》裡面講五十種陰魔,時時刻刻等待機會來找你麻煩,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所以有多少修行人我們看他著魔,著了魔之後沒法子救回來,這一種情形是他自己招惹的,所以別人也沒法子救他。由此可知,認真的修學這是比什麼都重要。

  「此十向位」,這十迴向。「於六輪中」,這就是《瓔珞經》裡頭以六輪來比喻,比喻菩薩所證的地位。「以金寶輪對位」。好比是金輪,為什麼用金輪?底下概略的給我們標示出來,「金體貴重」。我們這個世間人沒有不愛黃金的,黃金的價值高。「濟用極大」,濟是能夠救濟我們的貧苦,你有了財富就可以不受貧窮之苦,所以它有很大的用處,能夠解決我們物質生活的困難。「土埋火煉,其色不變」。這是說金它可貴就可貴在這個地方,在此地是比喻菩薩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比這個意思。

  「此菩薩惟修中道」。此菩薩是指十迴向的菩薩,在真假中這三觀裡面他是惟修中觀,雖然修中觀,空觀、假觀也少不了的。就這三觀裡面你看這三賢菩薩他一修一切修,不過一切修裡面他有偏重,十住菩薩偏重在真觀上,十行位菩薩偏重在假觀上,十迴向菩薩偏重在中觀上。所以他的「功行加深」,功是講功夫,行是講他的行門,他的修行愈來愈深。「教化亦廣,雖混眾塵,不為眾塵所染,雖居五欲,不為五欲所燒」。這就是用金來做比喻。土埋就是比喻他和光同塵,他示現跟凡夫一樣。居五欲就比喻火煉,這一位菩薩(就是十迴向這個地位的菩薩)他在世間教化眾生不拘形象的,他所表現跟一般凡夫沒有兩樣,而一般凡夫也不容易曉得他是菩薩。可是高明的人曉得,與他同地位的人曉得,比他地位高的人曉得;換句話說,比他地位低的人那是沒有法子曉得他的境界。

  這種修行法實在說《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那些諸善知識都表演給我們看,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就是表演的居五欲不為五欲所燒,混眾塵不為眾塵所染。所以我們讀《華嚴經》要留意這些境界,然後你才能夠大徹大悟,原來菩薩行並不離我們的生活,只要在生活裡面不染不變,那就是菩薩行。所以在總原則、總綱領上說,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才能成就。換句話說,那些不能成就的人,就是處處都被境界所染,都被境界所轉,這就難!這個境界不適合我,我在這裡沒法子修行,就另外再去找個環境,適合嗎?不見得適合,為什麼?心為境轉,走到哪裡都被境界轉,你沒有辦法脫離境界。

  如果是個真正修行人,愈是自己覺得承受不了的那愈是磨鍊的好地方。我們不要看那個經典裡面,你就看《禪林寶訓》你就曉得了,古來的這些大德你看看他怎麼成就的。這一樁事情過去我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常常講給我們聽。只要這個地方有道,假如這個地方有道,它是刀山、它是油鼎我也在所不惜,我要求道;如果這個地方沒有道,它是黃金屋、它是八珍味,那個地方我也不可以待。今天的人不行,今天的人沒有慧眼,不能辨別。他說這個環境住得很舒服,對我沒有障礙,這個地方不錯,那個地方不行,環境常常有些麻煩,有些人惹事生非的,或者故意障礙你的,我們那個地方趕緊就要走,這能成就嗎?決定不能成就。如果看你是一個真正可造之材,跟諸位說那不找你的麻煩也得找你麻煩,為什麼?磨鍊你。

  《禪林寶訓》裡面有一則,過去我也講過,時間太久了名字我記不得了,是一個老和尚看中一個學生,一個出家人,覺得這個人是一個了不起的可造之材,可是顯出什麼樣態度?就顯出瞧不起他,一見到就罵,所以搞得什麼?搞得這個寺廟裡面大家也不重視他,但是對他很同情,覺得這個人好可憐,跟老和尚是冤家,見到就罵,到最後趕他出去。可是他曉得這個老和尚有道,怎麼樣折磨也不走,趕他出去了,沒辦法,遷他單,走了。走了以後他在廟裡頭走廊裡面睡覺,不讓老和尚看到,其實老和尚知道,沒有不曉得的,故意整他、折磨他。把洗腳的水,叫他打洗腳水來,洗完腳這個水就往他頭上倒,幹什麼?考他的忍辱波羅蜜!那都是考試,他是關關都通過了,到最後在這個走廊上睡了不少的日子。有人來告訴老和尚,老和尚故意裝不知道,把他叫過來,叫來之後把住持的位子讓給他,請他做住持。大家才恍然大悟,老和尚多少年苦心折磨是培養一個人才來接替他,大家也都服了。為什麼?他能夠忍人之所不能忍,別人不能承受的他能承受,他能夠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智慧。

  我們那個時候在台中求學也有很多的苦難,很多的障礙,老師常常勸勉,為什麼?怕我們跑掉了,怕我們受不了就跑掉、就不幹了,所以總是講經的時候,平常談話的時候常常勉勵。我們自己心裡也非常明白,到台中來我們想學一點東西,如果東西沒有學到決定不走,我的原則是決定不走。學到了之後,我台中那個地方不住,我一定要走,免得被人發生誤會;這個傢伙走投無路,你看賴在台中,沒出息,走投無路。身上沒本事就來學,學會了之後我也表現不求,也不指望幫任何的忙,我們去是學本事的,是學佛法的,這個地方就有這個意思。

  無論環境怎麼樣的惡劣,要在這裡面去練不動心,修行人首先在逆境裡頭練不動心,然後更進一步在順境裡面練不動心才能成就。你積得厚你的根就深,所謂根深蒂固。我在台中老師就給我叮嚀了多少次,囑咐我學成了將來出去弘法利生,總得四十以後,年輕的不行,要先從逆境,要先受折磨,要先吃苦頭,鍛鍊自己的心智!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是這麼說,你看看佛在經典裡面對於他弟子們,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哪一個不是如是?到了修行第三個階段,迴向,這是第三個階段,這是成就了,順逆境界都過來了,換句話說,都能夠做到不取相、不動心。

  「以斷盡後,十品異相無明,故以金寶輪對十迴向位」。這一句是講他斷證的功夫。這四種無明的品位就是生住異滅,這四種無明的品位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講得很清楚,過去我們讀《起信論》,慈舟法師的註子也註得非常之好。「此上三賢觀行,雖各修一觀,乃瓔珞約本分位而言,其實三觀圓修,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也」。這幾句話也非常重要。三賢這是指別教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如果是用圓教來說,統統是圓教十信位的菩薩,在圓教裡頭只有十個地位。你看在別教裡頭三十個地位,雖然說的(這是剛才我講過了)他這個三觀他有偏重,其實三觀是同時修的,目的在成就一種,所以是三觀圓修。即一而三,即三而一。

  就一切法體上來講是空觀,一定要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例外的,當體即空,曉得一切法無自性,曉得一切法不可得,一空一切空,是從一切法體上來說的就是沒有自體,從現相上來講是假相。一假一切假,世出世間一切現相都是假有不是真有。中是講用,作用。作用是一中一切中,佛法用中,用中道,凡夫不會。實在說儒家他們的教學也是用中道,四書裡面的《中庸》就是講的用中,可見得世出世間的大聖人他們的見解、他們的做法幾乎沒有兩樣。凡夫偏在有上,他所用的樣樣他都覺得那些有,真的有,這是錯了,所以引起無量無邊的煩惱,製造出來生死輪迴,這是偏在有的毛病。聲聞、緣覺偏在空上,偏在空上變成一種死寂,一點生氣都沒有,那也是錯誤的,換句話說,都是有障礙!唯有用中就沒有障礙。

  所以諸位要曉得種種障礙從哪裡生的?就是從你心裡面著有、著空而生的,如果你空有兩邊都不著,試問問你還有什麼障礙?《華嚴》裡面告訴我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為什麼無障礙?他就是因為沒有執著,他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所以他沒有障礙。由此可知,菩薩一開始修學就是修的三觀,這個觀拿現在來講就是人生觀、宇宙觀,佛法這個觀把人生宇宙統統包括在裡面。真觀觀本體,假觀觀現相,中觀觀起用,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他在一切境界裡面得大自在,道理就在此地。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這就是覺,沒有觀照那就是迷。這個觀照的現相很簡單,觀照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觀照,如果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迷情,這不是觀照。因為觀照用的是六根的根性,迷情用的是心意識,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阿賴耶識的妄想。我們學佛轉境界關鍵的所在要在這個地方轉,心才真正得到清淨,清淨之極,二空之理自然就顯現了。我們再看底下十地,由三賢登十聖。

  【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經文,把十地的名目一條、一條都跟我們說出來。這十種名詞與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不一樣,到後面會有解釋。在這個地方諸位如果留意看一看你會發現,這十地有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體性,句句都不離體性。別教初地就明心見性,見性了,三賢位的菩薩所用的心還是意識心,到十聖位那就不一樣,這個時候明心見性,雖然沒有能夠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可是他在境界當中妙觀察與平等性智真的能做得了主宰,為什麼?因為他在境緣之中能提得起觀照功夫,這種功夫與體性相應,他才能夠從三賢位進入十聖位,這一點很重要。

  天台的止觀就是用的意識心,跟本經所講的沒有兩樣。所以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他不主張以天台的止觀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就是《楞嚴》古今兩派最大不同的地方。《楞嚴》是講如來果地上的大定,是圓頓大法,怎麼能夠用意識心來修?天台止觀是意識心,所以他在註子裡頭提倡的捨識用根,這樣與教義完全相符合。他這麼說法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確實有道理,把《楞嚴經》地位真的是提高了。可是諸位要曉得捨識用根幾個人能辦到?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天台止觀是我們中人以上的可以修學的。所以蕅益大師,諸位曉得這是個了不起的人,他註解《楞嚴經》,有個註子叫《楞嚴經文句》,完全依照天台家的思想,還是應用天台的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所以有很多人看到蕅益大師這部書,蕅益大師是了不起的人,為什麼他反對交光大師,還是要用天台止觀?其實那正是大師的悲心,因為捨識用根我們一般人沒份。《楞嚴》高則高已,望塵莫及,沒我們的份,如果用天台止觀來修行,那我們人人都有分,道理在此地。

  交光大師講的沒錯,的確是好。諸位想想我們今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哪一個人不用心意識,你要不用心意識那在此地講你就是地上菩薩,別教初地以上才是真正捨識用根,圓教初住以上,《彌陀經》裡頭理一心不亂,那才行!這決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天台家的特色是按部就班,漸修漸證,逐漸慢慢的把我們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所以交光大師那個講法很適合禪宗,他是講頓悟、頓修、頓證。我們再看底下寂光大師的註子。

  『諸佛當知』。這一句是「標牒舍那,對千化佛,答說十地名德位也」。這是解釋這一句,因為本經是報身如來毘盧遮那所說的,當時與會的這些聽眾是化身佛,千釋迦是化身佛;換句話說,是佛對佛所說的。前面釋迦世尊既然提出這個問題來,盧舍那佛當然要為他解答,他問的這個三十心十地,三十心前面已經答完了,此地再答覆十地的名稱,十地的德行,十地菩薩的地位。

  「從是一句」就是「結前」,總結前面的經文。『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這兩句是承前啟後,從三賢位入到十聖位,十地向果。我們看他註解裡面所講的「前三賢修習聖行」,我們要著重「修習」這兩個字,修是修證,習是練習,是要實習,要在實習當中去修證。實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實習,要在生活裡面修證我們的心行。如果是真正想修菩薩道,想修菩薩行,我們在生活裡面就是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起心動念就錯了,不管起什麼心動什麼念都錯,為什麼?真心離念,沒有念頭。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怎麼會有那麼多念頭?所以佛法裡常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一動念就壞了;動念是迷,動念是無明,動念是不覺。樣樣清楚,裡面不起心、不動念,我是平常把它說成四句,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你的心是覺心。

  如果你要是能心常覺不迷,無論哪個境界都自在,這就是得到解脫了,什麼境界都不障礙,都是自在的。不但你得解脫,你也得禪定,禪定是什麼?不動心。不管什麼境界都不動心,如如不動,就得禪定。而對於境界了了分明,如果對境界善惡、邪正、利害都不曉得的話那是愚痴,樣樣曉得。曉得那個惡境界你為什麼不避免?惡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何必避免!好的境界為什麼不去求?好境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對虛妄是平等的,所以他在境界裡沒有得失心,沒有取捨心,這個多自在!

  有得失取捨是煩惱,淨土法門裡給你講欣厭取捨對誰說的?對凡聖同居土說,對方便有餘土說的,實報土裡沒有。我們如果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現前這個境界裡面去練,練什麼?練把取捨得失這個念頭漸漸把它淡掉,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就有可能練得理一心不亂,不然的話大多數都是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要往上提升不容易,往上提升心要清淨,心要淡薄,就是分別執著妄想愈淡你的品位就愈高,曉得一切法都是幻化不是真實,要明白這個道理。把這個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提起你的觀照,觀照功夫深了,你當然就得受用。這種受用現前來說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所以要曉得修習,修是修證,習是練習,非常非常的重要。

  諸位要曉得今天跟過去的環境不一樣,過去這個取捨容易。這個環境不適合我,找一個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去找個地方去修行,清淨環境修行,也有不少的高僧大德隱居在山林當中,你還真能遇到善知識。今天沒有了!從前那個戰爭射得最遠的是弓箭,那個射箭我看能夠射一百公尺的恐怕還沒有這種人,超過一百公尺以外你就可以逃命,現在的戰爭沒有前方後方,沒地方可逃。我躲在山林裡面人跡不到的地方岩洞當中,那個原子塵一樣飄到,你有什麼辦法?沒法子。今天如果是三次大戰要爆發了,沒地方可以逃命,要警覺到!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念佛成就。原子彈爆發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什麼事都沒有了,有地方可逃,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個地方才是真正安全的地方。

  所以我們不能不用功,不能不了解佛法甚深的義理,一定要了解,一定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就是提起觀照的功夫,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在這裡面把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那就是錯誤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這叫聖行。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聖人、聖行;一天到晚起分別執著妄想,凡夫。凡聖的差別就在這裡,聖人表現的看得破,放得下。

  「功德圓足」,功德是講的禪定,這兩個字主要就是講的禪定。戒定慧都可以說是功德,可是以禪定為主。持戒這個戒要得定,那個戒算功德;持戒這個戒不能得定,那個戒是福德,不算是功德,所以功德是以禪定為標準。我們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亂是功德,念到功夫成片也是功德,因為功夫成片是屬於未到定,也是定沒有成功、沒有圓滿,所以它也是屬於功德。圓足,圓是圓滿,足是滿足,這就是三賢菩薩修畢業了,如果在淨土法門裡面來講?是上品的事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也分三輩九品,這上上品的事一心,所以說功德圓足。

  「得入平等地總持法門,自此稱聖」。從此以後不稱賢稱聖人,這是入了地上菩薩。這是初地。初地在《華嚴經》裡面稱之為歡喜地,這個地方的名稱是『體性平等地』,一個人真正的歡喜是心平等,這個時候才是名副其實的法喜充滿。這個喜悅是從心性裡面流出來的,真正的法喜充滿。跟諸位說不是充滿我們這一生,充滿盡虛空遍法界,不可思議。也許你說我不相信,你當然不相信,為什麼?不是你的境界。心性是沒有分別的,沒有界限的,超越時空的,心性裡面的法喜流露哪有界限?哪有分別?它跟心性一樣大,一樣的深廣。所以《華嚴》稱為歡喜地是從相上講,這個地方是從體性上講。

  由此可知,平等心的重要。平等心是什麼?其實就是平等性,我們的平等性為什麼失掉了?唯識裡面講「四大煩惱常相隨」,其實煩惱不止這四種,這四種是無量無邊煩惱歸納起來的四大綱領。有了這個東西在,你的平等心決定不能現前,我見、我愛、我痴、我慢那就沒法子!佛跟我們說這四種就是俱生煩惱,不是這一生的,生生世世所帶來的習氣。所以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他在境界裡面,他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這些煩惱起不起作用?在世出世間法裡面我還有沒有成見?我見就是我的見解,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跟諸位說全都錯了,為什麼?連我都沒有,你這個見解、看法從哪兒來的?

  如果你有我的見解,我的看法,我的想法,你的我執是天天加深。你能破我執嗎?不可能。所以你要一個問題問佛,佛你老人家如何見解?他沒有見解,你怎麼看法?他沒有看法,你們覺得怎麼好就怎麼好,為什麼?與他無干,他心清淨。「本來無一物品,何處惹塵」,哪有這麼多拉拉雜雜的事情,這是我們的大病。什麼叫我執?這就是我執,我們在世出世間法裡面還有沒有一法貪愛?在一切逆境裡面還有沒有不高興?還有沒有我慢?愚痴是對於事理真相分不清楚,把真的當作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譬如心地清淨一念不生這是真的,完全不知道,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這是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這就是愚痴!這是貪瞋痴,痴裡面的根本。

  昨天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的菩薩叫我們捨離貪瞋痴,內捨煩惱,外不著境緣。外不著相是捨,內不生煩惱,一切境界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這樣才得大自在!這個平等心我們要非常非常的重視它,要學。極不平裡面就是怨親,怨親是最不平的,所以佛經裡面常講怨親平等,那就沒有一法不平等。所以你修這個平等法,修平等法非常非常的重要,你念佛的時候的確幫助你往生,幫助你功夫成就。譬如一心或者功夫成片,這是有很大很大的幫助。我們平常功夫不能得力,主要的是我們的心不平。這一句佛號也沒有辦法把這個心壓平,佛號力量太薄弱了,如果這個不平等心一下起作用佛號立刻就沒有了。由此可知,修平等心的重要性。

  得到平等心就登地了,換句話說,你的心真正平等了,你就得理一心不亂。得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華開見佛,見彌陀報身,與《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平等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通常在經裡面講到菩提心,我都是用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來說明,這是便利諸位好懂。平等心是菩提心的本體,怎麼樣是覺正淨?平等,覺正淨都現前了,不平等裡面決定是迷、決定是邪、決定是染,沒有法子避免的。由此可知,平等心的重要。心平等了具足覺正淨,當然就得總持法門。

  總持法門的意思是說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換句話說,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學自通就叫總持法門。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必學都會了,六祖大師就是一個例子,就是一個榜樣。他沒有學過,他得到了清淨心,得到了平等心,你看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平等了,有一物就不平等,所以他心多清淨!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學,你去問他他都可以給你解釋,不但能解釋而且是最正確的解釋。往往經過他那個解釋,人家一聽就開悟了,最正確的解釋,這就是總持法門。所以你要問六祖大師他是什麼地位,就他一生跡象上來看,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因為他才有這種能力,否則的話,他不可能有這種能力。我們自己的修學要像這樣的目標、方向上精進,這樣才叫學佛。自此稱聖。

  「故云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這一句經文,大師在底下設了一個問答來給我們解釋。「問前三賢位名心,十聖名曰地」,這是什麼意思?都是心!為什麼三賢說心,十聖說地?下面解釋就很好,這底下解釋的你就曉得別教的教義非常明顯。「三賢位未證真如」,真如就是本性,他沒見性,還是以十心做主,他用什麼修?他用意識心修,我們佛門也常講,講這個意識心是罪魁禍首。造阿鼻地獄罪業的是它,是意識心;成佛做主也是它。他要肯修行回過頭來還是它,它能造惡也能造善,它能造地獄也能成為菩薩,可是那個菩薩到頂端就是十迴向的菩薩,他只能到這個境界。小乘用它來修可以到阿羅漢,可以到辟支佛。在大乘圓教裡面講他可以到十信位,圓教到十信位。圓教的十信菩薩超過聲聞、緣覺,阿羅漢只相當於七信位的菩薩,緣覺只相當八信位的菩薩,所以十信位的菩薩比阿羅漢、辟支佛要高出很多很多,這就是用的十心,沒有見性。

  「非所依處」,這一句話很要緊,不是我們依靠的地方!為什麼?他還會退轉,如果你的定力要失掉的話他就會退轉,不是菩薩所依的。菩薩所依一定是依六根根性,就是交光大師所說的捨識用根。菩薩見色是用見性見色,決不是用的眼識,決不是用的第六意識、第七識,不是用的這個。菩薩是依六根根性那是真的,所以他的見性是真的,他見到外面他見色性。諸位要曉得六根的根性,見性、聞性,它的總名詞叫佛性,分開來講就是六根的六種性,總說就叫佛性。外面這個六塵如果分開講色性,聲性、香性、味性,要這麼分開來說,把它合起來講就是法性。由此可知,佛性見法性,佛性跟法性名詞不同,性是一個,所以大經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麼個道理。一心無二心,性決定平等,決定清淨,決定不迷,所以覺正淨到這個時候也就是圓,也就是功德圓足。

  這些道理、這些方法以及境界,大經大論裡面世尊是苦口婆心,時時給我們提起,希望我們要覺悟。一悟就得受用,怕得是你不悟,悟了之後你就真正覺到用六根的根性比用八識實在要好得太多!這裡面可以說差別簡直沒法子比喻,真正明瞭他為什麼不用根性,他還會用八識嗎?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沒覺悟,悟了以後絕對不會再退轉回來。用根性得大自在!法身、般若、解脫都現前了,所以說是一轉識成智法身般若立刻就現前。此地十聖位的菩薩就是捨識用根,捨虛妄的心(捨妄心)用真心,真心就是真如,是諸佛菩薩所依之處。

  「此十聖位,乃佛界地,為一切所依,住一切功德,生一切功德,故易心名地也」。這幾句話解釋得很清楚,這些菩薩他們的地位雖然不是佛,他跟佛用的是一個心,都是真心。佛用真心他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他這個真心證得並不圓滿,但是他決定是真的,決定不是妄語;換句話,就是帶著無明的真心,他不帶煩惱。因為四十一品無明他破了一分,他真心顯露他就用了一分,雖用這一分他還帶著有四十品的無明,他有能力他不用那四十品無明,他就用這一品真心,所以他的作用與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

  諸位要曉得妄心是會變的,剎那剎那會變,真心是不變的,這才靠得住。靠得住才是所依處,妄心剎那剎那會變那個靠不住,所以真心是為一切所依。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所以諸位假如你要是捨識用根,這個真心現前了,你看到今天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曉得這個依正莊嚴是從真心裡面變現出來的,就是真心的相,我們講體相用,真心的相。真心的相就叫實相,諸法實相,就叫實相,所以說是為一切所依,為一切諸法實相所依。

  「住一切功德,生一切功德」。由此可知,前面這個三十心只能夠長養一切功德,它不能生,它也不能住,所以前面講長養是屬於增上緣,這個地方是屬於親因緣,不相同。住一切功德怎麼講法?住就是安心的意思,就是《金剛經》上講「應云何住」,二祖可大師見達摩祖師所說的:求你老人家給我安心。就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地上菩薩他這個心安住在哪裡?安住在無量無邊功德海中。這個功德是大定大慧,你看大經裡面常講的薩婆若海,一切智海,楞嚴大定,他住這裡,這是功德。

  生一切功德。從此以後如果就圓教來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功德都是從真性所生,所以這個時候不叫心,叫地。地怎麼?地能生,地這個生長萬物非常的顯著,心當然也能夠生一些妄念並不顯著,你要不說出來、不表現出來,人家看不出來。地上長個東西人人都看得見,非常的顯著,所以這個時候用地來比喻,不叫它做心叫它做地。由此可知,地也是代表真心,那個心怎麼樣?說心裡面還有真還有妄,真妄和合,唯識裡面講心意識,阿賴耶叫心,阿賴耶真妄和合;講地,純真無妄,純真無妄的心就叫地,用這個字來代表。帶著妄的那個半真半妄的,我們叫它做心,叫它做意,叫它做識,差別就在此地。這是把十聖為什麼稱作地給我們解釋出來了,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