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十六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6

  請掀開經本,八十三面第五行第二個字看起:

  「八者護心,護即護持,善能提防之義,謂以無相護護,使諸外道八倒,不嬈正信,以護根本,法體集散,不可護故」。這是十住菩薩十心第八。第八是講護心,我們平常講護法,這個地方給我們說的護持,護是防護的意思,我們一般講保護。預防不讓邪知邪見,不讓一些妨礙道心、障礙道行的事情發生。到後面還有廣說,也就是詳細的來討論。善能提防之義,著重在這個善。他有善巧方便,所以才能真正做到了護法。為什麼用善?就是防護的方法,我們今天講的手段非常的靈活,不是死呆板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是一成不變,達不到護持的功能,所以他一定有善巧方便,以智慧為基礎。

  底下說得很好,謂以無相護,換句話說,無相就是不取相,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心地清淨,換句話說,以清淨心護持,這才叫真正的護心。底下幾句是講外面境界,外道。外道是八倒,倒就是顛倒的知見,我們今天講邪知邪見。這到後面經文我們再詳細的來討論。它不擾亂我們的正信,正信就是根本,這一條是相當不容易。正信是佛法的根本,所以佛法是從正信開始,然後提升到正見、正行,最後到正覺。佛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得這個正信不容易。

  那就是外面的知見太多了,很容易把你的正信破壞。譬如說,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修淨土的同修,有些道友來跟你說禪好,哪個地方有個大禪師高明得很,你要不要去到他那裡跟他學學?好了,你就跑去參禪去了,你淨土的信心被破壞了。參了一點禪,那裡還有個密宗的上師,了不起有神通,你要不要去?你這個心又動了。你這個心始終是個動搖的心,沒有根本,佛法裡面學學,現在外道也興盛得很,你說這裡講的正法幾個人聽?你說他那個邪,他那聽的幾百人、幾千人,難道那麼多人都邪知邪見?你聽聽,不錯是有道理,好你跟他去學去了。不容易,相當不容易!所以要曉得許許多多外緣破壞我們的正知正見,這在從前修學是決定不容許的。

  我們在講席當中以往跟諸位報告過,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教學都著重師承,這個師承就是自己沒有開悟之前就是跟一個老師,為什麼?建立正信。開悟之後這才可以參學,無論哪個地方講經說法你可以隨喜、可以參學去。沒有悟之前只跟一個老師。所以現在人不容易開悟,原因在哪裡?他一開始學就有很多老師,有很多的法門,結果變成什麼?無所適從,聽聽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其實在任何一法裡面都沒有建立信心,虧吃在這個地方。沒有一個師承,沒有一個法門,總是猶豫不決。要曉得光陰寶貴,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就是壽命,壽命有限!這樣猶疑不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太可惜了。所以此地講「護心」,最重要的就是講護正信,正信是學佛的大根大本。底下一句說「法體集散,不可護故」,這一句話反顯出來我們要護的是什麼,這就非常明顯。

  再看底下一條「九者喜心」。喜所謂是喜悅,法喜充滿。「喜即歡喜,離苦得樂之義」。什麼時候你歡喜?真正得樂了,這個地方所得的法樂。「謂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靜照樂心,緣一切法故」。底下幾句是講喜心的相狀。這個喜心是什麼樣子?看到別人離苦得樂他歡喜了,他的歡喜心是遍緣一切法。凡夫歡喜心是有限度的,也有不少的人看別人離苦得樂,他就嫉妒,他就不高興,那是障礙,那個是妄心。這個地方是用真心,所以他的心量非常之大,見到別人離苦就跟自己離苦沒有兩樣,見到別人得樂就跟自己得樂沒有兩樣,所以他能常常得到法喜,而且曉得自己的心量廣大。我們講的拓開了心量,所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唯有大心量才能學佛,心量小是修學的障礙,所以學佛一定要從拓開心量做起,一定要從法喜充滿處得受用。

  底下一條「十者頂心」。頂是比喻,「即人頂」,我們人的頭頂,這在一個人身這是最高了,沒有比這個更高。「無過於上,尊貴之義」。這在十住裡面他已經到頂了,十住菩薩他是最高的。「謂以最上頂智」。這是我們平常講的最高的智慧,最圓滿的智慧。「滅無我輪」。最高的智慧才能將我執斷掉。輪是輪迴,無我就脫離輪迴了。所以小乘阿羅漢破了我執超越三界,大乘權教菩薩或者是圓教第七信位的菩薩也是破我執,這樣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所以「斷除十使」,十使就是見思煩惱,五利使、五鈍使。五利使是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條叫五利使,形容它的猛力。貪、瞋、痴、慢、疑這五條是思惑,叫五鈍使。雖然遲鈍不容易斷,所以古人講的斷這個鈍使往往是藕斷絲連,很難斷。我們在小乘斷證裡面也能看到這個情形,像小乘初果須陀洹就把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而三界八十一品思惑你看看二果、三果、到四果才斷盡,可見得思惑難斷。斷了之後我執就破了。

  諸位要曉得修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我執要斷,你的功夫才會有進展,處處有個我的本位,堅固的執著不容易,太不容易了。這一種堅固的我執,如果不修淨土,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決定不能成就。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破我執開始,你的我執是天天增長,這怎麼行?我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譬如持戒。你要曉得小乘人為什麼要經過那麼長的時間才能證得四果羅漢?我們想想這個道理,為什麼大乘人比他不曉得快上多少倍,原因在哪裡?大乘人持戒不固執,小乘人持戒堅固固執,固執怎麼樣?我執不容易破除,持戒堅固的持戒,持戒才能得定不能開智慧,為什麼不能開智慧?他固執,我執不破智慧不開,所以小乘人沒有智慧,有定功沒有智慧。大乘人持戒他能隨緣,小乘人持戒不隨緣,這是小乘人固執之處,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戒律,今天講持戒也很難,為什麼?沒有人懂得戒律,戒律要講清楚的,不是說教你這一條,你死守在一條,那錯誤了。每一條戒律有戒體、有戒相、有戒行、有戒法你都要懂,而且還要懂得什麼?開遮持犯。最低限度每一條戒律你要懂得這八方面,你才能談得上持戒,否則的話,就變成死在戒條裡,增長固執。充其量你得一點人天福報,除此之外,你什麼都得不到,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所以這個戒律你看看在三藏裡面佔一藏!我們今天在講戒經,《梵網經》,你想想看這個戒經薄薄的那麼一點點,你看看古德的註解,這個註解是分量最少的,註得最淺的。我們選這個本子來用,裡面有很深的道理。而且這個持戒的人還容易造罪業,往往看到大乘人,好像一切比較隨緣,瞧不起,生貢高我慢的心,輕視別人;自己戒心很清淨,他不行。

  不要說你們了。當年在唐朝的時候,我們八大宗裡面的律宗第一代的祖師道宣律師,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就犯這個過失。有一次窺基大師從終南山經過去拜訪他,他就瞧不起他,因為什麼?窺基大師太隨便了,好像是不注重這些小節,不注重這些小小戒律,他不太重視,好像是不重視這個。而道宣律師戒行精嚴,他感動的是天人供養,他住在終南山,他是持午,日中一食,真正是照戒律去做的。他每天中午天人來供養,窺基大師那一天來拜訪的時候,中午天人就沒送飯來,窺基法師走了,到了第二天中午天人又來供養了,道宣律師就責備他,昨天你為什麼沒有來給我送飯?他的意思就是說窺基大師要在此地,你看天人供養,這是一般法師所得不到的,也可以在窺基大師面前炫耀一下,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感天人送供,哪曉得天人沒來。第二天一問,這個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山的周圍都是諸天天神、護法神保護著,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這句話之後心裡慚愧到極處,他說我瞧不起的人,原來他比我高得太多太多!我感動的才一個天人供養我送飯吃,他走到那個地方諸天護法天神護衛著,連供養我的這個人都進不來。

  你們想想這個大乘戒跟小乘戒差到哪裡去?小乘戒是斤斤兩兩在戒相上計較,大乘戒在心地!所以大乘菩薩法論心不論事,在事上看起來好像太隨便,所以大乘法裡講犯而不犯,事上你看到人犯了,人家心清淨沒犯;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不一樣。小乘戒是講事,在事相上結罪不論心。譬如說殺生,小乘在事相上,你殺了這個有情眾生那就是犯了殺戒,心裡沒有想殺可是殺了,犯了殺戒;大乘結罪不如此,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殺,事上殺了他沒有罪,他不結罪,這大大的不一樣!大乘戒戒在心,難,非常非常之難。所以大乘戒的人起心動念處皆罪,所以小乘戒好持,容易持。我心裡恨透了,想殺那個人沒殺他,不犯戒,但在大乘戒裡面就犯戒了,所以這個戒律要細細去研究。。

  現在講戒的地方少!像這一部戒經細細講要相當長的時間,這是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持戒不容易。真正持戒的目的是叫你得定,是叫你斷惑,是叫你離苦得樂,這是我們持戒的目的。持戒絕對不允許增長我見,增長我執,增長貢高我慢,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所以這個戒律,古德是一再告訴我們,戒律是律自己不是律別人的,持戒的人應當把別人看作佛菩薩。像道宣律師遇到這麼一回事情之後,以後他改變了,從此以後絕對不敢輕慢這一些弘法的法師們,自己戒律精嚴,不敢再輕慢別人,曉得那不一定他是古佛再來、菩薩再來,人家守的是心地戒,我們今天在事相上持戒怎麼能跟人家相比?我們要是笑話他,這個罪過多大!所以戒律是戒自己的,不是拿著戒律去批評別人,諸位要千萬記住。如果把這個概念要是搞錯了,我們學佛自自然然就有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不是障礙別人,是障礙自己。

  底下講「不受六道果」。六道的業因就是見思煩惱,此地講的十使,因斷掉了,果當然就沒有了,所以能夠斷除十使之因就不受六道的果報。「住頂三昧正定」。頂三昧正定,頂是最高的意思,這個最高剛才說過了,十住裡面最高的,當然比他更高的還有十行位,這十住是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裡面是最高的。「發行趨道性實,不離正信故」。這是信心在這個時候到圓滿了,不離正信。三昧正定,三昧是印度話,正定兩個字是中國話,這一句是梵華合一,所以一半梵語,一半中國話,意思是相通的,三昧就是正定,正定就是三昧。三昧也翻作正受,受是享受,到這個時候才是正常的享受。

  由此可知,如果我們沒有能夠離開見思煩惱,我們的享受就不正常,為什麼?你這個享受是落在煩惱心所裡面,所謂是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這五種受都不是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是離開這五種不正常的受,才叫做三昧正受,也叫正定,這個時候的心可以說念念都與道相應。道就是真如本性,所以發行,發是發起,行就是一切造作行為,它這個行為是趨道性實,真性是真實的,不離正信。

  底下跟我們說,「自此十心圓明」,十心圓明就是十住。從初住到十住,這十心都修成了,從捨到頂,十心都修成了、都修圓滿了。明是智慧現前。「空觀成就」,十住位菩薩修空觀的。「理性漸顯」,理性就是真如本性,雖然沒有完全顯露,漸漸的要顯了。「真諦不立,從此解脫趨進行位」。這裡頭這兩句話要緊得很,一個真諦不立,不立就是不固執,不守在那個地方,你要是固執守在那裡,麻煩大了,你要是建立一個真諦,好了,就死在那個地方了,不能再往上提升了。你看看這個東西要緊不要緊?如果真諦一建立了,你就解脫不了了。解脫是自在。一建立怎麼樣?你把你捆在那裡了,捆死了。

  所以有一些學者們我過去見過很多,他們看佛經,對經典很有興趣,認為這是學問,他們看到的戒條,那時候《沙彌律儀》他們看到了,他說這個東西怎麼能學?條條都把人約束,都捆死了,動都不能動,一動就犯罪,這怎麼可以?這是他不明瞭戒律,單單看到這個條文,那條文真的把人捆死了。如果單單用那些條文,你要照那個條文去做,你決定不能得定。你要曉得戒的目的是什麼?是得定,定的目的是開智慧,所以定也不能守,守住就不行,要不要定?要定,沒有定不能開智慧,可是在定到那個時候不能死在定裡頭,要跨出來。

  學佛的人有很多鑽牛角尖,鑽進去,鑽進去很可憐出不來,其實也怎麼樣?你要拼命去鑽,把它鑽透,從裡頭鑽出來了,那就大徹大悟,不能守在裡頭。阿羅漢所以吃了虧,你看佛在《楞嚴經》上講的「內守幽閑」,他守在裡面,他是鑽進去了,鑽進去守在裡頭不得出來,所以他那種境界「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才是被佛呵斥。諸位要記住佛法自始至終沒有別的,就是破執著,因為無論什麼事情只要你執著,你想想看你執著的時候必然是增長我執、增長法執。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源,法執是所知障的根源,有這二障就是生死凡夫,破了二障就是佛菩薩。

  所以學佛應當怎麼樣?無論什麼事情不計較、不執著,隨緣而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學佛的人心地裡頭絕對不執著,事相什麼?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你執著,好我隨順你執著,我自己怎麼樣?決定不執著,這是學佛。他執著,他是凡夫,我要不隨順他的執著,那又有無謂的爭論,那個沒有意義,要跟人家辯論何必?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的。他執著,你說執著那個對就對,隨他,我們自己不執著,自己開智慧。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佛法裡面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真有受用。所以你看看三諦,在天台大師建立三諦,到這個境界不立了,真諦不立,不立才能超越真諦。這就是講什麼?因為從空出假,因為十住位的菩薩他修的是空觀,空觀是見真諦理,他真諦不立,他超越了,超越什麼?從空出假,就能夠超越到十行位,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從十住超越到十行,這叫解脫,得自在了。

  下面這是引經來作證,「瓔珞經云」,《瓔珞經》,好像現在我們受的優婆塞菩薩戒就是《瓔珞經》裡面。「以銅、銀、金、琉璃、水晶、瑪瑙之六輪,對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這是《瓔珞經》裡面拿七寶當中的六種,來代表菩薩的六個位次,這六個位次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用這個來比喻。「以輪對者,具有二義」。所以銅輪、金輪、琉璃輪。用這個輪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運轉」的意思,這兩個意思我們都要特別注意,因為我們自己修行這兩個意思都失掉了,所以怎麼樣勤苦的修行沒有成就。

  第一個意思是運轉,運轉就是精進不懈。諸位想想輪的作用就是要動,它要不動那就沒有作用,所以它一定要動。學道一定要精進,不能夠懈怠,不能夠休息。第二個意思「摧輾」,摧輾就是斷煩惱。我們這個心地不平,摧輾就好像那個壓路機一樣,它從這個路面走個,把地都壓平了。法輪從我們心裡面通過,把我們心地煩惱都壓平了,取這個意思。我們每天聞法、誦經、拜佛有沒有把我們煩惱習氣給它降伏住了?降伏其心,摧輾就是降伏,把它壓住。所以這兩個意思重要!這兩個意思在一個修行人來說,一分一秒都不能夠離開。

  佛法裡常講法輪常轉,諸位聽這個法輪常轉,以為我們要講經說法,天天講經叫法輪常轉。那個意思就太窄小了,這轉得再多也沒有意思,輪是要在你心裡頭常轉。這個常轉一個是精進的意思,一個是降伏煩惱的意思,這才真正叫法輪常轉,自己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然後講經說法是幫助別人,希望大家心裡面都有法輪常轉,弘法利生目的在此地。自己心裡面沒有法輪常轉,那依然是生死凡夫,無論你怎麼修行都叫做盲修瞎練。我們再看底下的文。

  「謂佛菩薩,運轉於大法輪,則能摧輾眾生之惑業故」。這個意思是說在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的用意在什麼?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摧輾眾生之惑業,就是破除眾生的迷惑,啟發眾生,幫助他改惡向善是這個意思;幫助他改邪歸正。什麼是正?清淨心是正。如果這個法門擾亂了我們清淨心,那就不是正法,破壞了我們的正信、正見、正行,這是邪法。「因斷惑證真,各有淺深次第不同,故以六輪對六位也」。這是證果次第不一樣,有次第淺深不相同,所以佛在經上就用這六種我們世間人稱之為寶物,來比對菩薩修行這六個層次。下面大師假設個問答,這個意思我們懂得了。

  「問此十住位,以何輪對」。我們一看到用什麼輪就曉得他這個地位的淺深,修行這個位子的淺深。「答以銅寶輪對」。這個位子是最淺的。何以故?為什麼?「何故以銅,蓋似金色,不具金用」。銅的顏色有一點像金,但是價值比不上黃金,比黃金差得太遠。「雖無鐵之塵垢,而獨有渣滓在」。比鐵,鐵的那個渣滓比銅要多得太多,所以銅比鐵要美觀得多,可是銅還是有渣滓在。「若乃煉磨攻治,則能成諸器皿,濟用於世」。(它這個點點錯了,應該點在皿字這個地方,器皿),銅我們要給它冶煉,冶煉把它提煉成純銅,可以做種種的器皿,銅器。所以有許多佛像都是用銅造的,所以它能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許多的用處,它是一個有用之物。拿這個來比喻十住菩薩。

  「謂十住諸菩薩,惟修空觀」。這個底下諸位要記住,要特別留意的他們主要是修空觀。在《華嚴》裡面這個菩提心他們修的是直心,直心是什麼心?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直心,可見得直心是由空觀成就的。直心是至誠心,曾國藩說過,什麼叫誠?一念不生叫誠,一念不生心清淨!這個心裡頭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是心空空如也,連空這個念頭都沒有,如果有個空的念頭,那個心裡頭還是有一物,那就不空,他裡頭裝個空那就不空了,他還是有,所以說真空觀。真空的作用能「斷見思惑」,這我們想想是有道理,我們這個心不空才有見思煩惱,如果心空了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煩惱就沒有立足之處,非常有道理。

  「如離塵垢,四十二品無明之中,十住位人,斷前滅相一品,異相十品,若前異相十品,未能斷盡,如銅之有渣滓,惑既分斷,德亦分顯,故能隨體起用,隨類現形,化諸眾生,如器成濟世,故以銅寶輪對十住位」。這個地方是說明十住菩薩的功德。他的功就是功夫,功夫是空觀修成的,空觀從哪裡修起?諸位要記住要從捨修起,你如果樣樣東西都捨不掉,你怎麼個空法?到後面廣說的時候就舉了很多例子,叫你哪些、哪些應該要捨,捨就是布施波羅蜜。

  我們過去在《華嚴經‧第六迴向》曾經讀過,這個布施經上給我們一共講了六十種,舉了六十種例子叫我們樣樣能夠施捨!那是圓教一乘經典,這一部經是別教一乘,都是一乘法,所以功夫就是能捨,能放下,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無明一共有四相,《大乘起信論》裡面說得很清楚「生、住、異、滅」,從無明的生起生相無明,住相無明,異相無明,滅相無明,是這個順序。要斷的話,這要倒過頭來先斷滅相一品,然後再斷異相,再斷住相,最後再斷生相,生相無明要是斷了,那就圓成佛道。

  十住菩薩斷前滅相一品,異相十品,這是十住位。若前異相十品還沒斷盡,這就好比銅有渣滓。惑既分斷,一分一分的斷,不是一下子斷掉的。所以十住裡十個位次從初住到十住也是慢慢、慢慢的斷掉的。他斷一分煩惱就顯一分真性,所以德亦分顯,這個德,三德祕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是一分一分的、漸漸的透出來了,由此可知,性德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煩惱蓋覆住了,無明煩惱蓋覆住了,去一分無明煩惱,你的性德就顯一分。

  故能隨體起用,體就是真如本性,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斷一分惑顯一分德用,所以他能夠隨體起用,起什麼作用?起大自在的作用。隨類現形,我們今天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自在,我們今天講不自由,譬如我們事情多了,我們分身無術又不自由,要能夠分身那就自在了。到這個時候菩薩就有能力分身,像《普門品》裡面觀自在菩薩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能隨類現身,能同時在一切處現身,能現無量無邊身,同時去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多自在!楞嚴會上所講的觀自在菩薩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圓初住就有能力像佛一樣的隨類現形,化諸眾生,就有這個能力了,何況那個位子更高的!如器成濟世,好像這個銅做成一個器,做成一個器皿,可以為世間大眾去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便利他的生活。故以銅寶輪來配對十住位的菩薩。到這個地方是將十住略說。下面十行位,第二,這是第二段「釋十行名」,請看經文: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這一段是經文,下面這是註解。這個地方也都是略說,把十行位菩薩他們用的是什麼心,十住位我們要曉得,所以這些心我們要修。如果我們不修,換句話說,要試問問我們修行的是什麼?修行不是修身體,成佛這個身體成不了佛,往生西方這個身體也去不了,修的是心!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修的是心。為什麼前面要這麼樣細細的來討論三十心十地,為什麼我不先講戒律?諸位要曉得這是大乘戒律,大乘戒律講的是論心不論事,如果你不懂得修心,你把那些戒條都拿來修身,這個大乘戒就變成小乘戒,一變整個變質了。你要懂得三十心十地,後面那個戒條才是名副其實的菩薩戒。

  下面就跟我們解釋十行的菩薩心名稱、德行、地位。「此釋十行心名德位也,此位」。此位是指十行菩薩位這十位的菩薩。「於六性中,此為性種性」。前面一段等於說是導論,是總說,句句話都非常重要,在六性裡面是叫做性種性的菩薩。你看看前面十住位是習種性,習是什麼?實習,在練習,不能算是成就,學習。這個地方學習圓滿了,已經進入到性種性。什麼叫性種性,底下有幾句解釋,「謂乃雖證本性真空」。因為十住菩薩修空觀斷見思惑,他修成了,所以他雖然證得本性真空,你看看人家怎麼樣?不守住、不執著。「而不沉住空理」。這就跟阿羅漢不一樣,阿羅漢怎麼樣?阿羅漢他證本性真空他守在裡頭,他執著了,佛講什麼?內守幽閑,幽閑就是真空的境界他守在那裡,固執這個境界,不肯把它捨掉。所以他是沉住空理,接著就墮涅槃坑,好像掉到涅槃坑裡,掉到真空裡頭去了,變成怎麼樣?有體無用,不起作用了,所以佛叫他做焦芽敗種!要緊的在這個境界裡頭他要能回頭,所以菩薩不一樣,他不守在這個境界裡頭,這一出來一超越就從空出假。

  諸位要曉得十行位的菩薩修假觀,十迴向的菩薩修中觀。你看從空觀裡頭超越修假觀,空觀是根本智,假觀是後得智;空觀是般若無知,假觀是無所不知。參學就是假觀,經文上說「即能分別諸法,開化眾生,使令入佛道故」。他起作用了,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從空出假,無所不知。一切法你要問他,他樣樣給你分別、給你解說才能夠普度眾生。他為人解說,為別人分別是因他分別而分別,因他解說而解說,自己怎麼樣?自己還是住在真空裡面。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礙真空,利他不礙自利。自利就是清淨心,本來無一物,一天到晚跟別人講經說法,一句話沒說,自己心裡沒起一念,沒有動一個念,沒有起一念分別執著,可是他都能說出來,這個妙!我們凡夫能說出來都是自己起心動念才會說出來。

  即使你要練到不起心、不動念都說出來了,那就跟佛菩薩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到利他不礙自利,自利不礙利他,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境界能不能到?我跟諸位說能到,怎麼曉得能到?我現前就是這個境界,我能做得到,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我講這個經沒有預備,說的話沒想一想我要這麼講法,沒有,從來沒有過。說完了之後,你提出這個東西問我,我知道;你要不問,我什麼都不知道,忘得乾乾淨淨。所以跟諸位說我能到這個境界,你們都能到這個境界。可是你初學講經的時候怎麼樣?完全是用心意識,你不用心意識,上台就沒話講了,這是什麼?你用慣了心意識,你沒有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去修行。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什麼?就是修無所用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盡量去接觸六塵境界,學什麼?學無所用心。外面能隨緣,內裡頭不用心,不用分別執著,修這個!到演說上台來講經也無所用心,從空出假。

  再看底下這一段「於六觀中,此為行觀,行為修行,以修習假觀行,立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行觀」。這個地方諸位要是記得前面的話,前面叫住觀,安住,你看這講的行觀,修行。前面修行是在靜的地方修行,這個位置修行是在動中修行,換句話說,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譬如說前面是禪堂、念佛堂裡面修行,這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把你的清淨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間絕不失清淨心,可以隨緣。隨緣就是假,就是入假,知道一切相都是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不礙真,真也不礙假。前面是離一切法,此地是立一切法,前面要捨你看此地建立,這個建隨順眾生之建立而建立,並不是菩薩心裡頭有建立法,那就錯了。禪宗裡說,譬如說前面講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是前面十住位菩薩的境界;到十行位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境界超越了一層,又提高一層了。所以這兩個意思合起來,這個裡面有行有觀。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觀照的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照見一切法的真實相,這叫「行觀」。

  底下這一段文說「於六慧中,此名思慧」。前一位是叫聞慧,十住是聞思修,這三慧是一不是二,是一而三,三而一。前面三慧是以聞慧為主,這個地方是以思慧為主。「謂審思」,審是審查,思就是明瞭的意思。「勝思」,勝是殊勝,為什麼殊勝?因為他不用心意識,這個太高明了,用心意識那只叫思不叫慧。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的,審也不用心意識,就是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明瞭,不要經過思考的。通過思考的那只有思沒有慧,加上慧不要思考,不用心意識。「決定思」,決定思就是你這個見解決定不錯,決定是正確的。

  「慧即擇法覺慧」。你這個一見,六根在六塵境界上這一照立刻就明瞭,而且沒有一點錯誤,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樣做法你就有了決斷,擇是選擇,你有選擇法的覺慧。「以思惟中道理,發生無漏智慧」。這是思慧兩個字簡單的解釋,思是什麼,思中道理,不落在兩邊,換句話說,不執著兩邊。兩邊,我們今天的話就是相對的兩邊,就是空有是兩邊,好醜是兩邊,善惡是兩邊,大小是兩邊,長短是兩邊,這個世間所有的法都是兩邊。有無是兩邊,他不落在兩邊,兩邊都不執著,這是中道,這是智慧。要兩邊都不執著,換句話說,去掉執著就是中道,有了執著總落在一邊,所以不破執著絕對不能契入中道。契入中道,他這個慧叫無漏智慧,無漏智慧就是清淨的智慧。這個智慧決定不生煩惱,決定不帶無明,它的功能是破無明絕對不會增長無明,不會增長邪見。用這個來「開化眾生」,開示教化眾生。所以「二義合言,故云思慧」。

  「諸佛當知二句,結前,入堅法忍中等,起後」。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下次我們從「諸佛當知」,從這個地方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