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六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6

  請掀開經本,經文第二小段放光現瑞。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

  這段是說明這一次法會發起的因緣,也是發起序。佛在每一次法會當中,都必須要說明這一會發起的特別因緣,像《法華經》佛要說一乘實相,他就從眉間白毫放光,光中顯現法界的事相,以這個來作為緣起。本經所說的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來說非常重要,說明這個心地希有之法,當然佛也會像其他的法會一樣放光現瑞。這個地方我們所看到的他是全身放智慧之光,換句話說,就是在佛全身顯示出智慧光明,叫人一看就能看得出這個人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這種相會使一般人都能夠覺察得到。

  其實全身顯示出智慧的這種相狀,乃是我們每一個人個個都具足的。為什麼有的人相我們一看,這個人愚痴,這個人呆頭呆腦;一看到某一個人,這個人聰明,這個人有智慧,為什麼我們所看的這些眾生相各個不相同?我們見到佛菩薩,看到他的清淨莊嚴、智慧圓滿,就在相貌當中顯露出來。這個原因佛在經論裡面一再的告訴我們,我們是迷失了自己的真性,所以將本有智慧的光明埋沒不能現前,並不是這一種智慧光明唯有佛菩薩才有,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統統都具足,只是以無明、執著、煩惱而不能夠現前,就是這麼回事情。

  如果我們要想將我們本有智慧光明像諸佛如來一樣的顯露在現前,那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佛告訴我們,一定要用戒定的方法,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三無漏學。修戒,修戒的目的是得定,而得到定的目的就是智慧圓滿現前,所以說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本經是「梵網菩薩心地戒品」,依這個理論來修學戒品,所以這一品經就是講心地戒光;戒光就是智慧光明。佛說種種的戒法,像本經所講的五十八條戒法,稱之為戒法,就是戒律這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無非是發明我們自己本有的心地光明。如果我們能夠從這個地方體會得到,就曉得佛全身所放的慧光普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自己內心裡面流露出來的。

  佛有心我們也有心,佛的心地流露出智慧光明,我們的心為什麼流露無明煩惱?這是真正值得我們反省檢點的地方。我們的戒定慧到哪裡去了?實在講,我們的戒定慧就變成了貪瞋痴,所以三毒與三學是一不是二,覺悟了就叫做戒定慧,迷了就叫做貪瞋痴。所以貪瞋痴與戒定慧是同一個體性,無二無別,但是作用就不一樣,悟的作用是廣大無邊,離苦得樂;迷了那個作用也不小,它起的作用是無量的煩惱,變現出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它變現的,本來沒有,它會變現出這個境界讓你在裡面受無量苦。由此可知,迷悟是自己,升沈苦樂也是自己,這正是佛常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這一次佛在『天王宮』殿,乃至『蓮華臺藏世界』,示現『慧光所照』之處。這個意思就是顯示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無非一光所攝,也就是一個光是圓圓滿滿的統統包括盡了。這個光在唯識裡面講就是大光明藏,這是經裡面講的,《華嚴》裡面講大光明藏,唯識裡面講大圓鏡智,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土,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佛示現這個光明,大家看到,看到之後當然他就會產生疑問。所以底下一段經文,接著第三段「睹光生疑」。請看經文:

  【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這段經文是說明大眾發生了疑問,大眾有了疑問。『其中一切世界』,這是講的依報,『一切眾生』,這是講的正報,這種境界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此地所講的世界與眾生都是指天宮、華藏這兩者之間,凡是佛光所照的一切世界,所有的一切眾生,無不各個覺察到,就是看出來了,體會到了。如果你能夠覺察體會到這樣殊勝的境界,當然你歡喜,當然你也希望證得,這是一定的道理。如何證得?一定要請教佛陀,因為這個光是從他身上放出來的,我們一定要請教他。要請教他這個光是什麼因?因是講親因,是什麼緣?緣是講的助緣,乃至於無量天人見到這個光心裡面也有疑惑,也念著。「念」就是希望能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這一段只是講疑念,內心裡面有感觸,有疑一定要問。我們中國人常說學問學問,你要學就得要問,你要不問你就學不成,所以一定要問。我們看佛經也是學問,大眾看到佛現的相,有疑惑他就起來發問。底下有一位菩薩,「玄主集問」,這裡面有兩小段。我們看經文:

  【爾時眾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光照一切世界。】

  『爾時』,正是大眾心裡面起疑念的這個時候。『眾中』,就是大眾當中。大眾人很多,有些人有疑,雖有疑他還問不出來,不知道怎麼問法。所以這個大眾當中在佛經裡面一般講就有四類,《華嚴》裡面講十類,十種眾,它講得詳細、講得圓滿。第一種叫當機眾,也就是在這一會佛所講的這些理論、方法,正適合於這一類的人來修學,與他的程度相當,他得的利益最大。第二類叫發起眾,這一類他是發起這一次法會的這些人,他們來發起。第三類叫影響眾,那多半是菩薩,諸佛菩薩再來的,所以在法會裡面提出問題來請問的多半都是這些人,因為這些人都是修行證果的人;換句話說,也是再來人。大眾提不出的問題他懂得,他知道佛的心意也知道大眾這個時候的心情,他兩方面都了解,所以他可以代大眾來發問,佛來開示、來講解,叫大眾得利益,所以這是這在五種發問裡面叫「利樂有情問」。第四種叫結緣眾,結緣眾是什麼意思?就是他的根性沒成熟,雖然也參加這一會,也聽佛說法,聽得是似懂非懂,也沒有辦法依照這個修行,所謂是阿賴耶識裡面種一點種子而已,這一生不能得成就,這一類的叫結緣眾。

  這一位菩薩就是『玄通華光主菩薩』,他是華藏海會四眾當中的當機首領,就是菩薩眾裡面的班長,可見得他的資格很深。佛放這個光的確含義太深了,如果不是一個大智慧的人,沒有法子了解;不是過來人不知道佛的意思,一定要過來人。玄通華光主菩薩他歷劫修行,這些事情他見多了,佛一放光,他就曉得佛的意思要講《梵網經》,要教大家修學「心地法門」。心地法門乃是成佛的法門,成佛之道,不是修人天小果,也不是修二乘權教菩薩,是直截教我們修成佛之道。這位菩薩他有大行、有大智慧,過去曾經經歷過這種場合,所以一看到佛放光,一看到佛的表態,他就明瞭了。他在大眾當中能夠起帶頭的作用,他的名號是從他德行當中建立的。玄是玄妙,通是通達,華是代表菩薩的因行,光是表智慧,主是自在的意思,也是大眾當中首領的意思,所以他有這樣殊勝莊嚴的德號。

  『從大莊嚴華光三昧起』。可見得他原來都是在定中,什麼定?這個定的名稱我們要曉得,定的名稱要知道。這是說明因依果而起的,菩薩所修的是因,因從哪裡來的?因從果當中來的。「大」這是說的體大,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體、相、用三大;「莊嚴」就是相大,「華光明」是用大。如果要配三身來說,就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圓滿的果報。法身是體,報身是相,化身是作用,這個意思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詳細。人人都具足三身,佛能得三身的妙用,我們雖然有三身,卻把三身錯用了,迷失了三身,錯用了三身,所以我們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

  還有一個意思,「莊嚴」是表果報,「華光明」是表因行。由此可知,菩薩這一種大定裡面就顯示因與果是同時的。像佛門裡面常常以蓮花來表法,因為蓮花開花的時候,蓮子就在當中,是因果同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在佛的教學當中,它含有主伴重重的意思,主是老師,伴是學生,今天講就是師生。師生諸位要曉得也是相輔相成的,叫師資道合,老師幫助學生,學生同樣也幫助了老師,所以他這個關係是相互的,這種情形就叫做教學相長,互相的在增長。

  智慧,如果沒有人來發問,你的智慧不能現前,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老師也沒想到,他也不去想,學生一問,他的智慧就現前了,可見得智慧從哪裡顯的?從許多學生發問當中顯示出來的。譬如佛的智慧,如果沒有這些菩薩弟子發問,佛一天到晚坐在那裡面壁,盤腿面壁,閉著眼睛一句話也不說,他的智慧你能曉得嗎?因為你有問題一發問,佛給你一解答,解答得頭頭是道,才發現到他的智慧之大。佛這些智慧從哪來的?跟諸位說不是學來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而是本有的。本有的智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學來的智慧,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我學過的你沒有學過,那我有你沒有;你學過的我沒學過,那你有我沒有,唯有這個不學的智慧大家是平等的,各個人都具足的,這是真智慧。真智慧就是前面佛放光,此地菩薩放光,真正的智慧他放光。這種光明我們迷惑顛倒的眾生見不到,什麼人能見到?你有戒有定就見到了,有戒有定不但見到自己常常在放光,像佛一樣,見到諸佛放光,見到一切眾生放光,所以前面講無論是依報正報一光所照,都能夠見到。

  「莊嚴法身果海」有三個意思。我們在課誦的時候,在法會的時候,常常念迴向偈「莊嚴佛國土」。我們拿什麼去莊嚴?是不是買一點鮮花、供果供養在佛像面前就算莊嚴?跟諸位說決定不是。第一我們要修「六度萬行」,這叫莊嚴。一切的設施都是為了表法,我們在佛堂或者你自己的家庭,無論在什麼地方,見到花就想到花是因,開花了,後來它一定結果;成佛這是結果,修行是因,所以花就代表修行。佛前面一定供花,為什麼?叫你看到花就想起我趕快修行。佛前面供果,水果,你見到果,想到我應當快快證果,是這個意思。提醒你自己不要忘了修因證果,所以它是表法的,必須真正修行才叫做莊嚴佛國土,莊嚴佛法,莊嚴自身。

  第二個意思就是「一切智慧」,比前面一個意思提升了。前面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第二個階段就是所有修學裡面都變成了智慧了,花放光了,這是真正莊嚴。第三個意思就是證果,「第一義諦」,這是真實的莊嚴。菩薩名號實際也是表法,花剛才講了修行,修行是福德莊嚴,光明是智慧,智慧就是智慧莊嚴。第一義是什麼?常說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禪定,就是一心不亂。第一沒有二,一心不亂這個一就是第一義諦,所以我們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算不算第一義諦?如果在初學的這個階段當中算第一義,因為你在一切事相上你已經得一心,可是究竟的第一義諦是理一心不亂,這到後面我們會詳細的來說。

  由此可知,我們有行、有智慧又有一心,這三者具備就叫做大莊嚴。這三者初學的人會感覺到很困難,我們要修六度,修六度這個心怎麼能一心?譬如你又要布施又要持戒,布施裡面境界相很多,那我要很費心,我怎麼能一心?接觸大眾無量無邊的煩惱怎麼能生智慧?這三者怎麼樣同時能夠得到,這是我們要想知道的,我們要想修學的。此地所講的「大莊嚴」就是這個意思,這三者是同時的。其實我們在講堂裡面這種境界說得很多,諸位如果要是留意,我這一提起你們就明白了,明白是開悟,悟了以後怎麼樣?要起修,起修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做到,每一個境界都是無量無邊!

  我們在《華嚴•第六迴向章》裡面講的布施,六十種布施,我們講了一年,可見得這個布施境界廣大不可思議。一年能講完嗎?沒講完!《華嚴經》所講的也只是提了個綱領而已,六十種,實在講無量無邊,這是行,就是日常生活。從早到晚待人接物,處理一切瑣碎的事務,這叫行。行怎麼樣?行要有智慧,你這個行叫智慧行,智是覺而不迷,是覺悟的行不是迷惑。覺行怎麼樣?覺行是不著相的行,經裡面常講三輪體空,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是不著相。做不做?做,比世間一般的人做得還要認真,還要負責任,還要做得圓滿,盡心盡力的去做,做了不著相,這就是智慧。正因為做了不著相,所以他的心常在定中,如如不動,那就是第一義。可見得這三者確實是同時的,並沒有分家,並沒有把它分成三個階段,同時完成的,所以六度萬行、一切智慧、一心不亂是同時具足,這叫大莊嚴。諸佛菩薩是這麼修的,我們也要這樣修。

  玄通菩薩他就住在這個定中,換句話,他就住在這個大莊嚴之中。「而起」,起是什麼?他來發問,起就是起來發問,這個發問就是代我們問。由此,也就能夠明白「大莊嚴三昧」就是大定的別名,在楞嚴會上叫做「首楞嚴大定」,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叫「師子奮迅三昧」,在《彌陀經》裡面就叫做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其實是一樁事情。這個事情我還得跟諸位用簡單的話、容易明瞭的話講明白,「大莊嚴三昧」就是菩薩的因地心,前面問什麼因?就是講的因地心,也就是經論裡面所講的法性土,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都是講這個。

  六度萬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盡我們自己的心力服務社會,服務眾生,這就叫大行。我們稱普賢菩薩稱「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就是他全心全力的為大眾服務,絕對沒有私心,沒有為自己,如果有一念為自己,這個行就不大,你做得再多不能叫大,因為你有自己。不取一切相,這就是大智,《金剛經》裡面講「不取於相」,大智;「如如不動」,這就是大定,就是第一義,一而三,三而一,這叫做大定。無量無邊恆沙三昧都是從這個大定當中顯現的。一切法身大士,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大士是大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都住在這一個大定法性土中,他是安住在這個當中。如果我們自己也是安住在大行、大智、大定當中,你自己就曉得你現在的地位就是法身大士。在念佛境界裡面,你已經念得理一心不亂,到達這個境界了。菩薩雖然自己入了這樣的大定,他必定不捨棄眾生,眾生就是說他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菩薩一定要去幫助他,這也就是此地講的「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起就是必定要幫助他們。

  菩薩來問法一定要依靠佛的神力來加持,放光召集十方有緣的眾生,這樣才能夠發問,所以此地也不例外。『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這就是顯示,這也是表示,表示什麼?「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照明的作用。這幾個字的意思,「心地」剛才講了就是法性土,就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在哪裡?常寂光土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體,它起作用就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就是自受用,我們自己現在有身、有環境,自己住在實報莊嚴土,度化這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程度不一樣,有的見思煩惱斷了,那叫方便有餘土,有見思煩惱沒斷的叫凡聖同居土。諸位要曉得這四土統統在一起,沒有分開。

  像我前天講《華嚴經》裡面,偈頌那個十大段不好講,文那麼長。那十大段在文章上講叫流水文章。流水文章就是統統都一樣,沒什麼意思,看不出什麼,念念佛菩薩名號。你看看前後的句子都差不多,所以一般來說這種流水文章念念就夠了,就不講了,講一段後頭都不需要講了,可是我們還是細講。我特別跟諸位指出來,菩薩所講的修學十個階段,十個大劫就是十個階段、十個過程、十個時代。這十個時代同時的,像我們先前一會,我們大眾坐在此地,學生當中有人念大學的,有人念中學的,有人念小學的,都在一起。你問他他現在是小學時代,他現在是中學時代,他現在是大學時代,都是一九八四年,都在一起。諸位要懂這個意思,你才曉得時間與空間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所以佛在大經裡面才跟我們講念劫圓融,不但念劫圓融,四土也圓融。

  這一句裡面「心地」就是法性土,實報土。「光明」就是智慧,一切智。金剛就是第一義,就是一心不亂。「寶戒」,寶有作用,寶是有用處的,值錢,所以就是用。什麼是寶?戒是寶,戒是什麼?行,就是六度萬行,也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我們從早到晚一切造作,待人接物,這叫寶戒,為什麼?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能夠自利利他。從利益,利益就是寶的意思,利益之行就叫做戒行,是有利益的行,而不是有損害的行,是有利益的。照用就是應現自在的意思,就是作用非常自在。如果就本經德用上來說,皆得光明,也就是依照這種戒律來修學,可以破除我們的煩惱障,所知障,無明障,它的作用多大!所以叫做戒光。

  雖然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他心地清淨,不作一切智慧想,像《心經》裡面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不是沒有智慧,真有智慧。真有智慧,他絕對不會有我有智慧,諸位要曉得你要是有一念有個智慧想,你的智慧就失掉,為什麼?我有智慧,「我」是我執,智慧是法執,你二執又具足了,那是凡夫不是菩薩。雖有無量無邊的智慧,自己絕對不動一念是有智慧,自己證得無上菩提也不會有一念證得無上菩提了。沒有,這才叫真正清淨,真正的一心不亂。有一個一心不亂在心裡面就不是一心,心就不清淨。所以叫做「白雲色」,「白」是清淨,一塵不染,「雲」是非有非無。菩薩還沒有成佛,他在因地,在因地叫做「素法身」,就是他的法身沒有證得圓滿,他是證得部分。《華嚴經》裡面我們讀了很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四十一品破盡了才圓滿法身。菩薩雖證法身沒有圓滿,雖不圓滿但是已經非常的清淨了,所以用「白雲色」來表法。

  『光照一切世界』。著重在「一切世界」,說明菩薩的智慧德行是周遍圓融,無所不照而無障礙,同時這裡頭又含了一個意思,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上至諸佛下至地獄眾生,無論是依報正報,總是一光所攝。佛放光,是叫我們體會到果報必有因緣,叫我們體會這個意思。佛是已經證得果報了,果一定有因;菩薩放光,要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到因必定結果。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佛放光,菩薩也放光,這就是經上常說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他的用意是叫我們知因識果,曉得因也曉得果。我們希望這個果報,就應當要修因。

  可是我們一定要記住,修因要以自家的光明金剛寶戒為因地心才行。這是經上這麼說的。換句話講,我們講這個意思就是一定要以自己布施、持戒、六度萬行,又不取相是又如如不動,要以這個為因地心,這就是此地講的「光明金剛寶戒」。「光明」就是不取相,「寶戒」就是六度萬行,「金剛」就是如如不動,所以要用這個為因地心來修行;換句話說,修什麼?就是修這三樁事情,才能夠證得法身、智身、功德身的果報。如如不動能證法身,不取於相能證智慧身,六度萬行能證功德身,功德身證到了,福德當然包括在其中。功德裡頭一定有福報,無量無邊的福報,福德裡頭不一定有功德,功德包括福德。由這段經文裡頭就顯示出因果不二,修證不二,凡聖不二,這裡頭的含義無量無邊!所以在菩薩,你看還沒說話,光中就顯示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面。

  【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

  這一段是「眾集發問」。諸位仔細看看這一段經文,經文不長,這是說明「問果明因」的意思。『是中』。就是說玄主菩薩放光,光照十方世界,十方世界當中一切諸大菩薩,見到這個光明都到此地來『集會』,正所謂不約而同。這個意思我們要把標準降下來一點,諸位才能夠體會得到,我們現前就能得受用。學佛認真的修學,這要真修,肯為一切大眾服務,又不取相;不取相就是無條件,不需要人家報酬的,無條件的,不休息的,自己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真正做到這三點,他的風度(我們今天講風度)、風采自自然然與一般人就不一樣,這就是放光!

  心地慈悲現的那個相就是慈悲相,人家一見就歡喜,平易近人,熱忱可靠,大家對你都信任,跟諸位說這就叫放光。你走到哪個地方人家看到你都歡喜、都敬仰你,這就叫召集大眾,他跟一般人不一樣。由此可知,我們也有這個光明,不過沒有菩薩那麼大就是,也有這個光明。至少學佛的人在社會上一定是規規矩矩,奉公守法,不會做惡事,人家一聽是學佛,他就能信任;學佛的人持戒,這個人一定靠得住,會給人一種好感。換句話說,也能夠激發他向你學習,這也就是放光集眾的意思。

  『與共同心』。凡是見到這個光明,當然心裡面都有這個疑問。人不是一個,口也不是一張,但是那個疑念是一樣的、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常講異口同心,都希望知道,都想明瞭。光采就是修學「果中境界」,我們講果報,你有一分的修行就有一分果報,有二分的修行就有二分的果報,所以人家問什麼?問果中之事。所以此地這個經文裡面講「光是何等相,何因何緣」,問這個。我們學佛的人走在外面,人家一見到你就問,你怎麼修的?他就會來問你,你怎麼這麼自在?我一天到晚都煩惱,你為什麼那麼自在?他會問。甚至於好多人說你怎麼這麼年輕?你看我們李老師,李老師今年九十五歲了,過了年九十六歲了,你看到他那麼年輕,他那麼自在,他不需要人服侍,不需要人照顧,每一天還在那裡講經、還教學,別人九十多歲動都不能動了,走路都讓人扶著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人家一定會問!這就是修行的果報,問到你什麼原因?你怎麼修的?就是這個意思,人家見了一定會生疑。

  下面釋迦牟尼佛這是示現化身佛,盧舍那佛叫報身佛,這個化身佛請問報身佛,請報身佛來給我們解答。可是沒有發菩薩心的人,他只是疑這個因緣,懷疑,所以我們前面看到他問「何因何緣」。已經發心的人就不一樣,他要問你果報當中這些事、這些現相,他真想學;換句話說,他能信,他能接受,他能修學,這個不一樣。普通凡夫起疑他怎麼樣?他不信,我們中國俗話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有不為自己的人?菩薩就不為自己,真有不為自己的人。所以真正不為自己的人,他才問果中之事,他真正要學,真正要修。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底下就代我們來問,一切眾生修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緣才能成為菩薩,成為三賢菩薩,十地菩薩。成菩薩、成佛是一個什麼樣子?經裡面講「當成佛果,為何等相」,相就是樣子,境界。這個相包括的意思就很多。我們一般講樣子,樣子裡頭也很多,他的受用,他的智慧,他的德能都包括在其中。

  經文到這個地方,這個經因為是《梵網經》裡面的一品,不是完整的經,所以序分是在第一卷,在初品裡面。在這一品經裡面到這個地方是等於序分,等於序分,把法會的因緣都交代清楚了,向下就是等於是這一品裡面的正宗分,我們要正式上課了。前面都是預備介紹,把這個法會大致情形一一介紹出來,下個星期我們正式上課了。經是分上、下二卷,上卷就是講「心地」的理論,下卷是講「心地戒」,就是方法;換句話說,上卷是教我們用心,我們俗話講存心,我們應當要存什麼心,我們應當要用什麼樣的心,這非常重要的因地心。下卷是講生活,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應當要怎麼樣做法,在下卷裡面,這個境界都是廣大無有邊際的,非常非常的廣大。今天時間到了,正好我們到這裡告一個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