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五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5

  今天,首先給諸位介紹科判的意義。所謂「科」也就是類別、分類,「判」是判定。無論是大小乘經,也不論經文的長短,它必定是有組織、有體系、有脈絡、章法結構等等。如果能將這些看得很清楚,分析得很明白,這部經裡面的義趣就能夠了然於胸。

  在大段落上來說,我們中國人所謂是「彌天高判」,這是對晉朝道安法師所說的。因為佛經當初翻譯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對於經典非常尊重,不敢輕易將經文把它分裂。而道安法師他開始將一部經分成三個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他把這一部經分成這三個部分。在當時有許多人提出反對,認為道安法師這樣的把經文分裂是對經典不恭敬。一直到以後,親光菩薩的論典就是《佛地論》翻到中國來之後,原來印度這些菩薩們也是將這個經典分為四個部分。他這四個部分跟道安法師所分的三個部分真正是不謀而合,於是大家對於道安法師這個分法才非常推崇,也能夠遵守。這個分法是大分,依這個原理每一分裡又可以分為若干個中段,而每一個中段又可以分為若干個小段,愈分愈細,這就是後來所謂二十二重科判,分得非常的精密。這是諸位看到我們這邊印的《華嚴經》科判,有《楞嚴經科會》,諸位一展開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此地我們也要先介紹,因為我們用這個本子,你看每一段經文它前面有一個標題,實際上那個標題就是科分的意思,而原本的經文上沒有這個標題,這是諸位要曉得。原本這個經從始至終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中並沒有小標題,這個小標題是大科還不是細科,標上這個標題我們對於這一章、一節,它的內容旨趣就很容易的了解,對於我們研修有許多的方便。這三分的大義,序分就是說明這部經的來源。換句話說,佛為什麼要說這部經?說明說法的因由,這才能夠啟發我們的信心,導致我們修學的意趣。第二個部分是正宗分,說明這部經的宗旨。換句話說,這部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正宗分。末後一段叫流通分,這一段在我們一般世間做文章是沒有的,唯獨佛法有,這一章裡面的意思是希望我們接受這部經典之後,不但自己要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學,而且還要流通十方,流通後世。他的意思在此地。

  所以,佛法是一切眾生的佛法,不是某些人專利的。我們看到許多經典(這從前沒有現在有)後面版權頁上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跟流通分是完全對立。流通分是勸你要流通,你還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換句話說,只准我流通不准你流通,這是違背了佛法。我們看過去所有的經典課本,你看看決定沒有這個字,都是什麼?「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歡迎翻印,功德無量」就是流通分的意思。所以每個佛弟子不論是在家、出家都有流通大法的責任。

  而流通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將來我們在經典上會讀到、會研究到。我們講解、印經是流通,是流通的一種,傳法利生是最重要的流通。在古代印度西域的高僧,像安世高、鳩摩羅什大師他們到中國來建道場、傳佛法,這是流通裡面最重要的,為什麼?因為講經時間短暫,講完了大家就散了,幾時聽到過在這裡講一天經,這個地方人聽了之後就開悟證果?如果在那裡講了十天、半個月或者講個一年、二年,聽眾裡頭沒有開悟的、沒有證果的,只能算是給眾生種一點佛法種子,做一點佛法宣傳的工作而已,這是流通的枝末不是根本。根本的是建道場。建道場也不是說建一個寺廟,而是建立宗旨,建立道風與學風,這是流通裡面最上乘的。

  佛法初到中國來的時候是宣傳,初傳,到什麼時候才建立?就是十個宗派建立的時候,我們中國才算是真正有了佛法,有開悟的人、有證果的人了。從南北朝這是剛剛開始,隋唐的時候正式建立。法華、天台、三論、唯識、禪、教、律、論都是從這個時候建立起來,每個宗派都有開悟、都有證果的,這叫做建道場。如果這裡面沒有道風,沒有學風,沒有開悟,沒有證果,這只有場不能叫道,是大家聚會的場所,有場不能講有道。

  由此可知,佛法對於流通的重視。流是像水一樣,它要向外流的,不是止於自己。我們看看過去歷代諸大師,有許多大心菩薩,像龍樹菩薩叫八宗祖師,就是大乘八個宗派都是以他為祖師。這個道場建立了,有人繼承,將它發揚光大,他到另外一個地方再建一個道場;而不是建這個道場就據為己有,不是的。在我們民國初年,雖然比不上當年的這些菩薩祖師,給我們做示範的、做典型的有虛雲老和尚。你們看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他一生發心建寺安僧。出家人沒地方修道,沒地方修行,他福報大,到處建寺廟,整修寺院。他那個寺廟一建好,馬上就請一個有修有學的出家人去做住持,他就離開了,那個東西就交給別人,再去建第二個。他一生當中所建的道場,你們在年譜裡面看到不計其數。

  倓虛大師這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師。雖然是中年出家,他出家的時候大概有四十歲,中年出家,他活了九十多歲,差不多也建了二十多個道場。他的作風跟虛雲老和尚一樣,建好了之後就交給別人,到別的地方去;哪個地方看看沒有佛法,他就發心在那裡建道場。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就是他的傳記,我們圖書館也曾經影印流通,現在我們這裡還有一些本子,你們諸位都看到過的。這兩位在近代都是流通佛法的典型,是我們應當效法的。

  流通佛法跟諸位說是修福,依教修行是修慧,因為流通是什麼?就是法布施。我們印經是布施經典,我們講解,講解是使人家能夠明白經典的大義,這也是法布施,全是布施。我們建立一個道場、建立一個寺院,供養那個地方,那是布施,那是布施大的,六波羅蜜當中第一條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就是流通大法,這樣才能夠續佛慧命。

  可是我們這部經在前面跟諸位講過,它只是大經裡面的一部分。因為《梵網經》全經一共有六十一品,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其中的一品,這一品是「菩薩心地品」,在六十品當中它是第十品;除這一品之外,其餘的部分沒有翻成中文,所以《梵網經》翻成中文本只此一品兩卷而已。雖然這一品兩卷,這一品兩卷是全部經裡面的精華。就好像我們《金剛經》,《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裡面的一卷,鳩摩羅什大師在六百卷當中,把這一卷取出來譯成中文本,單獨流通。但是全經以後玄奘大師翻出來了,這六百卷完整的本子我們也有,可是不研究完本(六百卷般若),你就讀這一部《金剛般若》就夠了,六百卷的精華統統在一卷當中。我們這個地方也是如此,就是六十一卷的精華就在這一品當中,在這兩卷。

  既然全經有這麼多,而這一品又在當中,這序分一定在前面,流通分一定在後面。換句話說,我們這兩卷經文是《梵網經》裡面的正宗分,所以諸位一看到這個經文開頭沒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沒有這個字樣,因為那是在序分裡面,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它是經典一部分,是正宗分一部分。就這一部分來講也可以分為三個段落,就是依照道安法師這個三分,也可以在這一段裡面它也有一個起頭,一個因由,也有正說、也有流通的意思,所以這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等序分,等流通分,就是等於。經文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從這個地方起一直到「問此光,光為何等相」,這一段文就等於序分;從「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眾」起,一直到下卷「四十八輕戒」,這一大段就是我們這一品裡面的正宗分,當然也是全經最主要的一部分;從「諸佛子諦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起一直到這一卷的終了,就等於是流通分。我們讀到經文就能看得很清楚。

  現在諸位看的是本文,而我們這次發起印的是印註解,就是《梵網經直解》,跟諸位介紹過了。這個本子裡面,因為本子年代太久了,一百多年的一個本子,紙張很脆。所以為了影印而能夠保全原本,我們將這個本子拿去裱褙了一次,就是後面裱褙一張棉紙,這樣一裱褙,我們這個本子至少還可以保存五百年。這個本子很珍貴。可是這次裱褙很遺憾的,大概裱褙工人也是沒有常識,裡頭有七頁他給裱反了,這樣照相沒辦法照。我這幾天也是想辦法找別的本子,不合適,找了許多本子不合適。前天王源松同學到我這兒來,他說:法師,你把這七張打字補進去不就很好?我一想這個對,所以把這七張拿去打字,然後再補在裡面,我們這個註解的本子很快就可以付印,印好之後我們就講解這個註解的本子。前面諸位雖然沒有看到這個註子,我所講的統統是註解裡面的意思,諸位將來可以對照註解本子去研究。在此地等序分裡頭也有四段,第一段是講「化佛說法」,我們將經文念一念: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花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這一小段就是說明世尊給我們敘說心地法門的原由。『爾時』,就是無量天人、菩薩大眾俱會的時候,也就是說時節因緣成熟了,大眾有這個程度、有能力接受,又肯發心受持,這就是機會成熟了。所以「爾時」兩個字它所含的意義相當的深廣,表面上看是大眾俱會的時候,其實大眾俱會如果大家不發心,那還是不成熟,如果大家不相信也不成熟,如果大家聽不懂也不成熟,聽懂了又不能照做,佛還是不說;樣樣條件都具備了,時節因緣成熟,成熟,佛沒有不說的。為什麼?前面講流通大法,不成熟想流通沒有辦法流通,這一成熟機會來了趕緊流通,要把「菩薩心地戒品」流通給十方三世。

  『釋迦牟尼佛』。這就是說法的本師,也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這個教主諸位要記住不是宗教的教主,我們稱教主是教化主,就是主持這個教學的,好像一個學校的校長,他是這個學校的校主,他是一個學校的校主。佛是教化眾生,他不講教,他講化,化是從成就上講的。教而不化,那這個教是白費,沒有成績可言;教了之後學生都能變化氣質,教學有了成就,所以我們稱為教化主。佛的名號是音譯的,就是這五個字都是梵音,古印度的梵音,它的意思在此地必須要說明。我們在過去講席當中常常提到,佛的名號就是他教學的宗旨,佛的名號不同,就說明了他教學的宗旨不相同,為什麼?譬如小學教學的宗旨跟中學就不一樣,中學教學的宗旨跟大學又不一樣,工業教學的宗旨跟醫學院教學的宗旨又不一樣。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根性不相同,教學的宗旨怎麼能一樣?但是宗旨雖然不一樣,它的目標是共同的,目標就是教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決定不變。

  娑婆世界的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慈悲心,自私自利,這是大病。佛的教育宗旨當然第一個要治這個病,所以佛的名號當中有「釋迦」。釋迦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能仁,他能夠發起仁慈的心,他教我們每個人都能將本性裡面仁慈的德能發現出來,可見得這個名號它有用意的。其次一個毛病,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毛病是心不清淨,心是散亂的,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心不定,所以他的名號裡頭有「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是清淨、寂滅的意思,就是心裡面一點妄想都沒有,心得清淨。由此可知,佛這個名號,正是他在娑婆世界針對我們眾生毛病所定的教學宗旨。因此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所說的千經萬論,無非是教我們以清淨心發大慈悲,自利利他。「佛」的意思覺的意思,覺而不迷。這是我們的教主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名號。

  假如他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他這個名號行不行?跟諸位說不行,沒用了,因為極樂世界人個個都大慈大悲。釋迦,你看這字用不上,他都做到了;極樂世界的人心都清淨,不散亂,都是一心不亂,牟尼兩個字也用不著。所以這個名號在這兒適用,到那兒就不能用了,到那要改一個名號,要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極樂世界眾生已經是覺而不迷,這個覺要廣大,要求無量覺。你們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了,佛沒有一定的名號,在哪個地方用哪個名號,在哪個場合用哪個名號。這樁事情實在講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們現前這個身分名號也是各種不同。你要是做生意,到你公司你是老闆,人家稱你董事長,這是一個名號;回到家裡你的兒女叫你爸爸,又是一個名號,你看你在哪個場合當中你的名號馬上就變了,所以沒有一定的名號。

  這個意思明白之後,我們還要說一點道理。這個名號當中也顯示出大乘的宗旨,大乘法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為他大慈大悲。「釋迦」就是大慈大悲,他仁慈,既然仁慈他一定要救度眾生,救度眾生必須要跟眾生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就不能住涅槃;不像小乘阿羅漢,他住到涅槃那個境界裡頭,他不跟任何人在一起;所以叫不住涅槃。他又清淨,一心不亂清淨無為,他也不住生死。諸位要曉得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是妄念來的,心清淨就沒有輪迴,心不清淨,你起一個善念就是善道輪迴,起一個惡念就三惡道輪迴,這常說的。我們發了個心修十善,發十善的心是天道,發五戒的心是人道,貪心重的是餓鬼道,愚痴是邪正是非顛倒、分不清的,畜生道,瞋恚心重的地獄道,可見得你起心動念就落在六道輪迴。他心地清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牟尼」的意思,所以他不落在輪迴裡頭,那就是不住生死。所以佛所住的這個涅槃就是《般若經》裡面講的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這個名號裡面顯示出教學的宗旨,教我們要學他們一樣,即仁慈又清淨。還有一個意思這個「仁」必定能忍,就是忍辱。我們中國古人造字,這個字裡面有很深的意義。你看「仁」這個字是什麼?是二人,二人在一起要不能夠容忍,這兩個人就天天要吵嘴、要打架。二人是代表什麼?代表團體,代表多人,眾多之人。我們在眾多之人待人接物(這是特別從待人方面來講),首先學忍,所以經典裡面講「仁者忍也」。所以六度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布施忍辱。布施是慈悲,忍辱是仁慈,仁慈裡面不但是布施,必須有忍辱,對於一切順逆境界都能夠忍受,在佛法境界裡面更往上提升,就無生、寂滅他都能忍,無生忍,寂滅忍。這個名號裡面的意思實在是博大精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是把它展開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它的總綱領、總題目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佛的名號就是佛一代教學的宗旨,教育宗旨。

  底下要跟諸位說明他所住在的地方,他講這個經在哪裡講的?他在『第四禪地中』。我們曉得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界大致可以區分為三界二十八層天,第四禪是在色界最高的一層,無色界就不談了,是精神的世界,所以經裡面很少說它。四禪在這個世界裡面講福報最大,這個意思跟《華嚴經》善財童子參學的善知識都住在什麼?都住在南方,福城。我們環境看到了,有福報的地方。第四禪福報最大,三災不及。大三災,初禪,大三災(火災、水災、風災)它統統都有;二禪沒有火災,有水災、有風災;三禪沒有火災、也沒有水災,它有風災;第四禪是福報最大,三災都沒有。諸位想想這個意思,在這個地方講,這個地方就是最有福報的地方;換句話說,這些聽眾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這不是很顯然的嗎?

  人有福,地才有福,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佛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而不是正報隨著依報轉。人有福,地就有福,人沒有福,找這些風水看相算命要找一個好地理就有福?沒有那回事情,無非是被那些地理仙把你口袋裡鈔票騙到他口袋裡去而已,哪有這回事情。到哪時候不靈了,他又有藉口,風水輪流轉,福人居福地,他一句話就推卸掉了。這個地方是好土地,你沒有福報那有什麼辦法,你要有福報,無論住在哪個地方,這個地就是福地;你沒有福報什麼樣好風水,你一去風水就壞了。為什麼壞?被你的心破壞了。所以今天我們這裡講「地」,講「心地法門」,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必看風水了,不必看什麼,什麼都不必了,你的心清淨,心慈悲,就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報。我們要相信。所以連佛在小乘經裡面,《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小乘經,都教我們學佛弟子,真正佛弟子決不會去算命、看相、看風水、占卜,去問吉凶,去選日子,不做這個事情,曉得什麼?境隨心轉,最重要的是修心地法門。所以第四禪裡頭說的這個意思。

  從這一句當中,你就看出這品經的妙處。一開端「第四禪」,這個經裡面講的最有福報的,第四禪叫捨念清淨地,我們講三界九地。捨念什麼?捨一切妄念。換句話說,是三界之內的一心不亂,三界之內的淨土,不是西方淨土,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淨土,也要得把妄念斷盡,心地清淨到這個地方來了。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你不要去打妄想,你一想心就不清淨了。如果你自己要捨一切妄念,心清淨了,你現在住的地方就是第四禪。跟你旁邊坐的,他是凡夫,他是凡夫地,你住的是第四禪。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他看這個世界是污穢不清淨的,你看這個世界是清淨的,為什麼?心清淨,心清淨看外面境界就清淨,心不清淨看外面境界就不清淨。

  不但這個地方在第四禪,而且在第四禪裡頭最殊勝的一個處所,那就是『摩醯首羅天王』的宮殿,這就是第四禪的天王。這個世間福報最大的當然是王,王宮這是最富麗堂皇的地方,這就是福中之福,在這個地方講的。經裡面常常講摩醯首羅天,也叫做色究竟天,就是色界裡面最高的,再沒有超過它的。而十地菩薩多半住在這個地方修學、教化眾生,十地是法雲地,就是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為什麼十地菩薩要選擇這個地方來修學?這也就是我們中國古人在《易經》裡面所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法雲地的菩薩在菩薩當中福報最大,如果沒有大福報、大心的眾生,跟他志趣不能相投,所以他必須要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眾生能夠信解、能夠奉行,他選擇這個地區長住,來自修,來教化。如果是到我們這個世間來,諸位想想恐怕十地菩薩來了,他給我們講的東西我們聽不懂,我們也不肯相信,他來就白來了。這也是屬於流通大法重要條件之一。

  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他選擇一個地方在那裡建道場,不偶然,必須種種條件都具足。這個種種條件,諸位要曉得不是講物質條件,而是講眾生心地上的條件。他的心清不清淨,慈不慈悲,能不能忍辱,然後再看他的信解行,他能信、能解、能行,條件就具足了。物質再缺乏一樣成就,局勢、時代再動亂,他也一樣成就;戰亂當中也能建道場,也能夠成就。所以條件是從這上來說的,不是說這個地方人有錢有力可以蓋大廟,可以有很多人在一塊居住,不是這樣講。那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我們要蓋一個觀光地區的條件,不是菩薩行道的條件。你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五比丘在一起,那是最初成立道場,什麼都沒有。鹿野苑是荒地,是養鹿的牧場,又沒有房子,他們五個人在一起修行,晚上是樹下一宿,白天到外面去乞食,那個道場建立了。因為這五個人條件都夠、都具足,佛才來教化他們。他們不負佛的期望,個個人都能信、能解、能行、能證,五個人都證阿羅漢果,這叫道場。鹿野苑那邊沒有房子!

  由此可知,道場的定義就是信解行證,這是道場定義。十地菩薩選擇這個地方來做道場是有道理的。佛在這個地方說法,諸位也就可想而知,他主要的對象就是度十地菩薩,為什麼?因為這個戒品不可思議。這是我們從場所能夠看出這一次的法會,佛所說的內容不可思議,也就是顯示心地道品,心地戒法,甚深祕密,清淨廣大,與這個場所恰恰相應。如果不懂這個意思,五十八條戒我們看看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看不出苗頭。每一條戒都說不盡的,到後來我們會討論到。譬如第一條戒講不殺生,不是說我們不能殺人,一切動物我們不能殺。諸位想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跟小乘戒有什麼兩樣?跟五戒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其實大大的不相同,這一條戒它的內涵是盡虛空遍法界,對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決不起一念破壞之心,這叫不殺生。你看這個境界多廣大!與《華嚴經》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對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夠保全它的圓滿,護持它的圓滿,沒有一絲毫傷害之心,這是地上菩薩的戒品,所以他的對象也是無量。

  『與無量大梵天王』,這是講聽眾。其餘的不說,只說大梵天王。梵天是初禪天主,初禪叫禪天,二禪叫光天,三禪叫淨天,四禪叫福天,福報最大。由此可知,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心地都是清淨的,受持這個戒品的也要像梵天一樣清淨才能夠正受,因為這個戒是菩薩戒不是凡夫。菩薩在二乘之上,二乘人他只要肯發心,回小向大,他就有資格受菩薩戒。他要不肯回小向大,就是二乘人心地清淨了,他沒有慈悲,所以他不能接受。接受這個戒品,既心地清淨又要大慈大悲。大梵天是凡夫,有資格了,因為他得到初禪。初禪離欲了,他脫離欲界了,欲界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他都離開了,都捨掉了。在五欲裡面決沒有貪心,沒有貪心當然就沒有瞋恚心,貪心跟瞋恚心可以說是同時起來的,得到就貪,得不到就瞋恚。沒有貪心就沒有瞋恚心,所以他心得清淨,這是得初禪,心清淨。

  四禪天人除了修禪定之外,他又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所以他有資格。換句話說,他在摩醯首羅天宮聽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他這個資格是起碼的資格,就是剛剛好有程度來接受這個大法。我們今天在此地講,諸位在此地聽,如果我們心還不清淨,還不夠慈悲,我們來聽這個經,只能算是在門外旁聽,不是在講堂裡頭正式的學生,我們在門外旁聽。旁聽有一個好處,這個機會也很難得,他都沒有旁聽這個機緣,那就很可惜了。我們還有這點福報,還能做個旁聽生,希望由旁聽生再能夠進入正科生,這就是一定要把五欲六塵捨離,要發大慈大悲,你也有資格來修學菩薩戒品。建立菩薩心地,修學菩薩戒品,以這個基礎入華嚴境界,歸實報淨土上品上生,這是我對諸位的期望。

  大梵天王說「無量」,這個無量實際上還是有數字,數字的確是很多。因為佛在經裡面跟我們講佛的教化區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個大千世界當中所包括的有一千個中千世界,一個中千世界又有一個小千世界,因此一千乘一千這裡頭有一百億。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個大梵天王,所以佛這一個教化區之內,要把所有各地區的大梵天王統統集合起來有多少?有一百億,所以稱為無量,是這個意思。一百億個大梵天王,這是梵天王,還有二禪天,二禪有光音天,三禪有遍淨天。可見得光是天王就數不清了,何況還有天人,另外還有十方這些菩薩眾,確實聽眾是無量的數字。

  『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菩薩是沒有法子計算的,除了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學生之外,還有他方世界來參學的菩薩,知道這個地方講經,有這樣殊勝的法會,所以都來了。這幾句它真正的含義是說明接受梵網心地戒品必定是大根性的人,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因為他的心量太廣大了,所以真正大根性的也就是指真正發菩提心的。發菩提心的相就是四弘誓願,真正有心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修無量法門,成無上佛道,他真有這個心願,這就是發菩提心的樣子。

  『說蓮花臺藏世界』。這一句所指的是華藏世界,是一個大世界。我們的娑婆世界是在華藏世界之內一部分,『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他今天所說這個菩薩心地戒品還不是他發明的,是他在蓮花臺藏世界盧舍那佛那個地方聽到的,輾轉在此地介紹給我們,這也是說明他有師承。他在哪裡學的?他在華藏世界學的,蓮花臺藏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他跟誰學的?他跟盧舍那佛學的。釋迦牟尼佛也有老師,也有師承。所以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他為什麼成佛?他的老師是誰?從這看到他的老師是華藏世界盧舍那佛。說無師自通,那就是像《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天然外道。沒有說無師自通的,你去找決定找不到,必得有師承。所以師承非常重要!

  我們學佛,在家求授三皈,給你授三皈的老師不重要,他只是給你作證明,這個不重要。你出家,出家剃頭的這個師父不重要,這只是給你做個增上緣,幫助你出家。所以佛門裡面最重要是什麼?叫法子,這是最重要的。法子是傳法的,就是師承,這是佛門裡頭最重視的。你在什麼人會下開悟的,在什麼人會下證果的,這個人是你的親教師,他是你的傳法人,這是師承。所以師承不是剃度和尚,剃度的不是師承,師承是傳法。而且這個傳法是你真正開悟證果的,這叫師承。你聽他的,你沒有開悟,不算是師承,沒有證果不算是師承,必須在他會下開悟證果才是師承。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的老師就是盧舍那佛。「盧舍那」也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淨滿,淨是清淨,滿是圓滿。淨是什麼意思?無明煩惱都斷盡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滿是什麼?福圓滿了,慧圓滿了,德能圓滿了,沒有一樣不圓滿。所以這尊佛就是圓滿報身佛,而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以千百億化身佛,剛才跟諸位說過了,他到這個地方換這個名字,到那個地方換那個名字,化身。淨滿這是永遠不會變的,無論到哪兒都不會變的。諸位懂得這個意思,叫一體三身。由此可知,他的老師是誰?他老師是根本無明煩惱斷盡了,智慧功德圓滿了,隨一切眾生心感應道交變化所作。所以這個變化所作與他的所證的這個境界,就有師承的意思在。依此類推,盧舍那有沒有老師?有老師,還有清淨法身,他是從清淨法身來的,清淨法身才是大根大本。雖然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一體三身,師承的意思有,我們在修學當中沒有師承是決定不能成就的,這是一定要懂得的。我們《壇經》講過很多遍,諸位在《壇經》裡面能夠看得很清楚,你能看出師承的重要。

  『心地法門品』。「心地品」前面說過,什麼叫「法門」?法就是方法,古人是用兩個字解釋,一個是軌,就是軌道的軌,一個是持,保持。這兩個意思很好,特別是在今天我們很容易了解。譬如,火車它有軌道,它必須保持在軌道上行走,才能到達目的地。這個軌道就是法則,它一定要遵守這個法則。我們今天汽車在高速公路行駛,高速公路就是軌道,必須在軌道上遵守這個軌道往前進,你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古人用這兩個字來解釋「法」的定義。可是解釋沒有辦法把這個意思發揮到淋漓盡致,只能夠舉出一、二個例子讓我們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方法,我們必須要遵循。無論哪一法我們今天講它有原理,它有因緣,它有發展的過程,這是我們現代觀察所用的術語,而在佛法只用這一個字就全部都概括了。「門」是通達的意思。我們這個房間因為有一個門,才可以與內外交通,所以門這個意思就是通達。理論明白通達了稱之為門,方法明白通達了稱之為門,我們境界通達了,這個也稱之為門。所以這個意思就說明我們必須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境界來修行,這樣才能夠將我們的生活,拿現在話講叫生活品質天天提高。以整個社會來講,把我們的文化水準一天一天的向上提升,使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美滿、更幸福。

  講到幸福美滿到極處,那就是四禪天。這個地方還不止,因為它是大乘佛法,要把我們的幸福美滿提到了極處,那就是如來果地,比摩醯首羅天的福報大太多太多了,那不能相比了。這才是佛說法的真正的意思,正所謂「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我們在《楞嚴經》讀過的。「婆伽梵」是梵語,也就是佛的稱號,就是十方諸佛成佛的唯一途徑。十方成佛怎麼成佛的?就是存這樣的心。我們講上卷就是存心,是用這個心;下卷是講行事,待人接物,就是「五十八戒」,那是講行為。我們存這樣的心,以這樣的行為,這是成佛的大道。

  我為什麼要講《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模範,就是存這個心,以這樣的行為表達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上,我們的私生活,我們的社會群體生活,那個境界就是《四十華嚴》。今天一般人所提倡的新鮮名詞「人間佛教」,什麼叫人間佛教?以梵網心地戒品入華嚴境界才是真正的人間佛教,再從人間佛教提升到實報寂光淨土,達到了極處,那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我們才選《彌陀經疏鈔》來研究、讀誦、受持。我們今天走這個道路,多麼光明、平坦,沒有一絲毫迂迴,沒有一絲毫懷疑,當生成就。《圓覺經》裡面講的「大陀羅尼門」也是屬於這個。而在這一部經的下卷裡面,佛親自跟我們說的「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這個話我們要牢牢地記住,到後來我們會念到。語重心長,就是叫我們要輾轉流通,自行化他,自己得到幸福美滿,還得要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真正美滿幸福的人生。所以佛的話真是苦口婆心,我們要能夠體會。

  所以我們自己修行不僅是為個人,為個人修與不修無所謂,修是自己得利益,不修我墮地獄活該。我墮我的與你有什麼相干?其實什麼?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個人與社會群體有分不開的關係,我自己能修行就影響別人,別人看到我這麼幸福、這麼美滿、這麼自在,他一定會問你:你怎麼會得到,我怎麼這麼苦?你就告訴他,我怎麼得來的,他就會學了!自自然然就影響大眾了。大家都肯修,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馬上就要改名字,要改成極樂世界了。你們想想這個意義多重大,所以建立道場不純為自己。如果為你自己,是諸佛菩薩護念,沒這個道理,他憑什麼護念你?護法龍天來保佑你,他憑什麼?因為道場建立給一切眾生帶來幸福,所以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保佑,他是責無旁貸,道理在此地。

  我們在修行大迴向當中,最後還要代歷代冤親債主、一切無祀鬼魂來拜佛、來修法,這個心量多廣大!不是單為自己,而是為一切眾生來修學。四弘誓願頭一願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換句話說,你的修學就是為度一切眾生,是為無盡眾生而修學,這能不努力嗎?這能不認真嗎?不認真修學,怎麼能對得起這麼多眾生。諸位真正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你自然就精進不懈,不需要人督促,這就是真正自覺。還要人督促,那還是迷惑顛倒,不覺悟。督促嚴了,心裡還不高興,這真囉唆,一天到晚找我麻煩,還生怨恨心。所以現在人家也不督促你了,為什麼?何必跟你結冤仇?你迷惑,人家看你迷惑到底;你墮落,也看著你墮落,那沒有法子,是你自己不覺悟!古德常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唯有真正覺悟的人,他能接受,不能覺悟的人,不但不接受反而結冤仇。

  佛在本經末後教給我們要傳法、要利益眾生,開心地法門。教給我們要「受持讀誦,一心而行」。千經萬論著重在一心,得到這個法門就得自在了。古人所謂是「若隱若顯」,如果在教下來講,就是顯教、密教;「若出若沒」,就是或進或退。真是隨心所欲,方便說、真實說無不自在,這叫法門。底下一段是講佛「放光現瑞」,示現瑞相,這裡頭也是表法的意思。

  我們今天講到此地是一個小段落,有人問我,這部經要講多久才能講得完?我們沒有時間限制,愈詳細愈好,愈有受用。如果不細講,諸位看這個經、看這個註解,意思看不出來。正因為你看不出來,所以我能看出多少,我就給諸位貢獻多少,不要受時間限制,諸位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我到別的地方,國外請我講經有時間限制,那就不能細講,那福報就沒有你們大,大福報的人才能夠細說。到國外,人家說:法師,你給我們講一部《金剛經》多少時間?六個鐘點。他們只有那麼長的時間,那只能夠略說,點綴點綴而已;換句話,只能夠介紹一下,說一個大意,很難得受用。真正得受用,在今天是要時時刻刻在一起仔細商量,來認真的修學。可是諸位得真發心,自己才有前途,佛法也有了前途,眾生也有了前途。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