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一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01

  有沒有初次來聽經的?我是問,同學當中初次來聽的,女同學當中有沒有初次來聽的?以前沒聽過,初聽。這部經比較上要深一點,不一定會有興趣,好在我們講座是老同修多,好在是同修當中老參的多。諸位以前聽過《大乘起信論》的舉手,我看看有幾位?聽過《起信論》的,你們女同學當中都沒有?只有一位。既然是這樣的,我們首先要說明佛教是什麼,必須有個明確清晰的認識,而後才能真正談得上修學。佛教,一般講這是從印度傳來的,不是我們中國的,這種說法只是就表面上來看。而實際佛教是講我們個人心性的學問;換句話說,它是無所從來。因為是屬於自己本身的,所以稱之為內學道理在此地,我們不能把它看作這是外來的。心外求法那是外來的,外來的在佛門裡面講外道,那是外來的。這個意思,在一切大乘經裡面說得很多。諸位在學校裡,或者在學社當中,我相信《佛學概要十四講表》都曾經討論過,有沒有?《十四講》有沒有討論過?那就行了,第一講裡頭「先明佛意」,諸位從第一講當中就能夠了解,在此地我們就不必多說。

  佛教之體是智慧,這個智慧絕不是我們概念當中的聰明智慧,不是的。而是本性裡面,本來具有的智慧,這就是佛教的理體。當然有體它就有作用,作用我們稱之為覺,覺照萬法,所以,佛這個字也就翻成智慧、覺悟。覺悟是要依智慧生起;換句話說,有了智慧那就無所不覺。萬法我們從大的方面來區分,不外乎人生與宇宙,人生宇宙它的真實相是什麼?換句話說,它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真相如何,徹底明白了這叫做覺。我們曉得,世間法乃至於有些所謂出世間法,都是在追究這個問題,人生宇宙從哪裡來的?人生宇宙彼此有些什麼關係?這都是每個人,尤其是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們所關切的問題。幾千年來有沒有一個令人很滿意的答案?可以說一直到今天都沒有。這個問題可不可能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有許多人懷疑,認為這個很難。可是在佛教裡面確實有很正確、很肯定的答案,要我們去證實。這樣好的一種教學,為什麼世間人不能接受?照理說這麼好的東西應該人人接受。現在教育這麼發達,這樣普及,這麼好的一門學問,還拒之於門外,學校裡還不開這個課,這些當然是令人疑惑的地方。

  現在大學法修改了,學校裡可以開這個課程,縱然是開了這個課程,在我想像當中,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不能解決?就是佛學的方法很特別,跟世間所有的教學法都不相同。你說運用世間最科學、最進步的教學法,用在佛學上無能為力,這個麻煩在此地。它有它特別的教學法,如果不用它這個教學法,我們不容易證明佛所見到的境界,佛所見到的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是什麼?第一個宇宙人生的來源,佛跟我們講是自己心識所變現的。正是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自己心識所變現之物,這是佛知見。我們學佛人在經典裡面這樣的句子看得太多,這樣的話也聽得太多,縱然聽上幾萬遍,我們還是不能相信,還是不能夠接受,甚至於還誤會。我這個心,這麼小的一個心有那麼大的能力嗎?能創造宇宙嗎?這就是連自己的心也搞不清楚,這個確實是個大問題。

  佛所講的真心,真心在不在我們這個身體裡面?不能說不在,如果說不在的話,那我們這個身體還在我們的心外嗎?哪有這個道理?如果說在裡面,外面是不是?所以你們讀《楞嚴經》,《楞嚴經》一開頭「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這些開導都是啟示我們,教我們在言語文字當中覺悟,體會到確實我們有個真心,真心是萬法的主宰,能生萬法。因此,萬法與我,就是宇宙跟人生是不一不異的,不能說是一,也不能說是異。你要說是一相,這個世界宇宙森羅萬象,它的相狀不相同,作用不一樣,所謂十法界依正莊嚴,從這裡看它不一。可是又沒有兩樣,這一相同,同什麼?同一個理體。再可以說是同一個性相,這就是了義經典裡面所講的不二法門。一切法不二,又不一又不二,你們想想看這裡面的境界,所以稱之為一真法界。一真就是不一不異,這是佛之知見,是個徹底覺悟的人他觀察宇宙萬有的現象,事實真相如此。這是我們說明佛的體與用。

  再說到教,教就是教學,或者我們說是教育。因此,我們要是把佛教看作宗教這就是迷信,那就開頭就錯了,這一錯錯到底,永遠你也不會開悟。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智覺的教學。這是它的真面目,我們總要把它認清楚,是大智大覺的教學。從教這個字來說,這是聖賢對一切眾生的設施,無論是言語文字,乃至於種種的藝術,它都是屬於教學的。它教學的方式、方法可以說善巧之極,不是我們世間這種種教學法能夠跟它比擬的。說到學,是我們後覺效法先覺,這就是學。佛菩薩,佛是聖人,菩薩是賢人,他們是已經覺悟的人,先知先覺。我們今天開始來學,發心來學這是後知後覺。我們修學的目的,就是要圓滿徹底證入佛知佛見;換句話說,我們要證實宇宙人生是心識所現的。我們要證實宇宙人生是不一不異的,這就叫破迷開悟,所得的成果是離苦得樂。佛教的大義,我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所以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肯定正確的認識,這是學佛的基礎,也是真正的第一課。

  其次我們要講這次講座的因緣,如果從遠因來說,在我四十七年到台中親近李老師的時候,我是剛剛到那邊去。老師教我一個原則,他說學佛必須要先明教理,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如果教理要通達了,這個理是貫一切法的;換句話說,一切法都通達了,不但是出世間法,世間法也通達。但是,這點不容易,這點在佛門的術語,教下講大開圓解,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就是從這下手的。這是最上乘的,而且也是最快的,最圓滿、最究竟的修學法。如果不行則不得已而求其次,求其次就是要從教義上下手,要從這個地方著眼。所以李老師一開始教我,就不主張在字裡行間去研究、去探討,他不是這樣教給我的。教義,義與理是貫通的,但理是圓滿的,教義是局部的,能夠通達一部分。譬如說法相有法相的教義,法性有法性的教義,他能夠通達一部分,這都是非常好的教學法。

  在文字裡面、在註疏裡面所謂尋枝摘葉,這個修學可以說是很笨拙的修學法,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一部經怎麼個講法、怎麼個修法,換上一本就不會了,這種學法都是不善於修學的。我們俗話講就是讀死書的,死讀書的,不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觸類旁通。老師這個開導,我們聽聽很有道理,所以我就請教他,應該怎麼學法?他教給我的是專心聽講。而引起的是因為在聽講當中我寫些筆記,他看到我記筆記,講完了之後下來告訴我這個方法,不必記筆記,不要用思考,為什麼?思考是第六意識。所以我在台中十年也就沒有寫筆記,只是聽。十年,我寫的筆記大概只有半本,就是平常的筆記本,十年這一本筆記本沒有寫完,後面大概空了有一半。這就是老師告訴我的,不重視在記憶、不重在研究,要緊的是要開悟,要去悟。這就是提出教理與教義的重要性。

  近因緣是你們同學們來啟請,實在說在這幾年來,學佛的同修們,往往都不免為邪外障道,就是邪知邪見,就是旁門左道障礙了我們的正修。這部論它的好處,就是替我們破除邪外的障礙,起信入門。這部論是屬於宗經論,論有兩大類,除宗經論之外,另外一類的叫釋經論,釋經論是解釋經文的,一句一句來解釋的,譬如《大智度論》就是釋經論,它是《摩訶般若經》的註解。因此,一切經的註疏都叫做釋經論。宗經論就是剛才像李老師所講的,它是著重在教理、教義上的探討,不是解釋一部經、一部論。這部論的依據,可以說是依據一切大乘了義的經;換句話說,這部論裡面所講的就是大乘了義經的教理教義。

  這部論裡面所說的這些道理,要是能夠貫通了,將來你去讀大乘佛經,意思自然就能夠貫通。它是大乘教義的精華之所在,所以它比一切經要深得多,也要難得多。一開頭就學這門東西,實在是有點不太容易,就好像小學生到大學裡面去旁聽,去聽聽他們講的是些什麼,當然免不了有困難。應當是要在佛法裡奠定有相當的基礎,然後再學這部論,這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大乘起信」的目的。這個信字非常不容易,不要說是我們初學好像也皈了依、信了佛,沒那麼簡單。真正講到這個信字,斷疑才能生信,我們現在對自己、對環境、對宇宙、對人生還有沒有疑問?如果有疑,有疑就不信,都沒有疑問了這才叫生信。「大乘」是什麼?大乘就是真如本性。大乘就是自己真心理體,就是一切宇宙人生萬有的根源,這就是大乘。所以曉得它這個境界是相當高的,門檻很高。

  這部書的功德利益都在因緣分中,我們再來詳細的跟諸位做個介紹。這一次講席的方式,經本我們採取梁真諦三藏的譯本,我們用的課本,是壽冶和尚從前在香港他排印的本子,在那邊大概也是以當地青年學者為對象,所以後面是唯識的部分,是個很好的教科書。這裡面冠著有科判,這個科判是賢首國師的,也就是《起信論義記》的科判。《起信論》的註解可以說是非常之多,在中國、在日本都是很流行的一部書,也可以說是為學佛人所必讀的一門課程,因此,自古以來註疏就很多。可是在一切註疏裡面,要以賢首大師的《義記》為本源,一直到今天凡是探討《起信論》的,大概都是脫不了賢首大師的關係。所以這個科判就是賢首大師。

  這次在註疏裡面,我介紹三種給諸位做研究參考的資料,這個三種在台灣都有流通,很容易找得到的。第一種就是清朝灌頂大師(續法大師),他所輯的《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這是大乘精舍前年翻印的,根據《卍續藏》這個本子印的單行本。續法大師他是乾隆時候的人,在清朝一代這些法師當中,也是很了不起的一個人,他的著作相當的豐富,也有不少書最近在台灣都有單行本流通。這位尊者他的註疏可以說是不厭其煩,很詳細的把經義介紹出來。因此,他註解的本子分量就很多,有許多人怕麻煩的,看到他的註解就顯得囉嗦。你要是不怕囉嗦、不怕麻煩的,讀他的東西有好處,為什麼?囉嗦是囉嗦,說得詳細、說得周詳,這是個很好的註解。第二種,我跟諸位介紹的就是慈舟大師的《述記》這個本子,這是往年自由書局印的,印的時間很久了,可能現在流通的很少。我在南部跟莊居士,我跟他商量,他很發心,他說他要翻印,我也鼓勵他翻印。如果能夠印出來之後,他是贈送的,我們等待這個機緣。這是很好的一個註解,這是近代人的註疏。

  第三種也是大乘精舍最近印的,是豐子愷翻譯的,日本湯次了榮所註的《大乘起信論新釋》,這也是一種很好註解的本子,很便於初學。慈舟大師、日本的湯次了榮,都是根據賢首國師的《義記》,諸位要是把這三種註解合起來看都很好,為什麼?因為所依據的思想都是賢首國師,並沒有牴觸之處,所以這三種註解可以合起來看。由於我們的講座時間很短,就是受時間的限制,只能把參考書介紹給諸位,沒有辦法依古德註疏來給諸位做詳細深入的探討。這次我們這個講解主要的參考,就是我在此地跟諸位講的,主要參考就是依據慈舟法師的《述記》,是依據這一本。這是講席的方式,給諸位就介紹到此地。

  末後需要說明就是修學的態度,這個關係很大,可以說是成敗關鍵的所在。佛法講兩門,就是行解兩門,行是著重在實踐,解是講的學問、理解,我們講學就是講的理解,講修那就是講的用功。古大德給我們提出兩條綱領,解門就是在學問上說,要消歸自性,這個我得要說一說。我們現在所發生的病症,就是沒有辦法消歸自性,沒有辦法消歸自性就變成什麼?就變成了知見。為什麼?我們聽了、我們學了並沒有消化,縱然是你用思惟去研究、去討論,全用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在那裡分別,第七識的執著,以後藏在阿賴耶識裡頭變成種子,我們現在搞的是這一套。這是病,這個沒消化,好像我們吃東西一樣是食而不化。你們都是學醫的,如果說是我們東西是吃了很多下去了,這個腸胃沒有消化的作用,酸甜苦辣鹹好比第六意識,舌頭好比第六意識,舌頭知道酸甜苦辣鹹,味道很不錯,下去了,下去了不消化,都藏在腸胃裡面,這愈積愈多是要送命的,不能消化。所以我們要是學東西這個學法,到後來就變成什麼?邪知邪見。裝了一肚子佛法,裝的誰的?統統裝的別人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一點受用都沒有。

  消就是要消化,歸要歸到自性,不能歸在阿賴耶識,落在阿賴耶識裡面就變成種子、習氣,你們在唯識裡面講到名言習氣,名言習氣從哪裡來的?就是從這麼裡頭來的,你多看多聽這些習氣。這些習氣一個就變成了邪知邪見,所知障;一個就變成了煩惱,叫煩惱障。諸位想想,你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你怎麼能開悟?這個幹法,幹上三大阿僧祇劫還是枉然。你們不要說我這個話說得過分,一點也不過分,我們過去生、過去生不曉得經歷多少三大阿僧祇劫,到現在還是博地凡夫。問一問為什麼不能成就?不要說是大成就了,連個帶業往生都沒有混到,真是可憐。為什麼?就是為了二障。你要是說我們過去生中沒有學佛,沒有好好的去修行,這個我不相信。我眼睛裡面看諸位同修們,你們在過去生中,不知道親近多少佛菩薩,發心修行也是精進不懈怠,為什麼沒有成就?就是不曉得消歸自性,統統都藏在阿賴耶識裡頭去了,這是講學我們不會學。

  會學的,跟諸位說,決定不藏在阿賴耶識裡頭,完全消化了,被身體各部門吸收了,滋養身命。所以你要能夠消化,化歸自性了,這是滋養法身慧命。這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吃了就消化,一個吃了不消化,這點我們得認清楚。修行我們會不會修?不會修,我們也搞錯了。就是求解,我們不會解,都變成了邪見,增長邪見。修行的時候是增長煩惱,增長無明,搞錯了。會修行的人是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這是會修行的人。會修行的人沒煩惱,他一遇到煩惱,他就能把它變成菩提,把它能變成智慧。我們不會修行的人,把菩提轉變成煩惱,你看看這個糟糕不糟糕?一天到晚在境界裡頭生煩惱,所以我們在行門、在解門都搞錯了。在學問裡頭求開悟,在行門裡面求證果,如果說在這個方向上就錯誤了,那結果當然是談不上。這是佛祖、古德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兩句話。解要消歸自性,行要轉識成智,我們的功夫就上軌道了,功夫也就得力。

  因此,不必依他人門戶,自己要求獨立,不要依靠別人。諸佛菩薩都不依靠,還依靠什麼旁門左道,佛門裡面看多少修道的人,你看,稱之為無依道人,無依就是獨立的。我們今天聽佛講經,接受佛法,我們依不依靠佛?不依靠佛。如果依靠佛那就錯了,依靠佛被佛牽著鼻子走,這不算好漢。釋迦牟尼佛絕不幹這個事情,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一樣。其他宗教都是教主牽著教徒走的,佛教沒有,佛教是平等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們同修當中參加過圓覺寺講座,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講過,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怎麼會牽著你的鼻子走?現在我們就要自己證明,我本來是佛,我們要把這一句話給證實。可見得成佛是本來成佛,佛在《楞嚴》裡面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不過就是證明這個事情而已。

  因此佛法裡面講皈依,特別著重在自性三寶,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不是心外的三寶,不是心外有佛。自性佛就是一念覺,自性法就是一念正,自性僧就是一念淨(清淨)。諸位要記住,一念才有覺、才有正、才有淨,二念就沒有了,二念就起分別、起煩惱。諸位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就能建立修學基本的態度,就是說聽都是一心,說聽都用一心,決定不用二心,二心是第六意識,是分別心。一心還不能悟,不要緊,為什麼?再一遍、兩遍、三遍,古人是讀經千遍萬遍必定能開悟。千遍萬遍是練什麼?就練一心。我們讀經目的是在求一心,講經、聽經的目的還是在一心。如果我們講經用分別心講,諸位聽經用分別心聽,這說聽都錯了。如果用一心說聽,給諸位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你一心而聽,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個裡頭有味。

  所以這個方法與世間最科學的教學法不相同,不是一個辦法,它是個特別的方法。唯有一心與一真法界相應,一真就是真如本性,所以,禪宗裡面提出的口號叫「識得一,萬事畢」。只要你什麼時候能夠認識一了,一切萬法都圓滿。如果你在二、三裡面去探求,那是恆沙劫之後還是得不到結論,得不到一個圓滿的答案。這就是佛法教學的方式態度,與世間法的教學完全不相同的所在。我們如果是明白、懂得了,從今以後我們就運用這個方法,鍛鍊這個方法,自己才能像佛菩薩、像古大德一樣,大徹大悟、大開圓解,了生死超越輪迴,或者生他方諸佛國土都做得到,都是事實,不是欺騙人的。更希望的,是同學們能夠從這部《起信論》裡面,奠定修學的根基。

  在以往楊仁山居士就是從《起信論》入門,這也是一個大菩薩,在他傳記裡頭記載的他學佛的因緣,是有一天逛舊書攤,在舊書攤裡面看到一部《大乘起信論》,他就買回去了,這愈看愈有味道,就從這個地方真的就起信入門了,所以他是以《起信論》為基礎。在解門裡面他是專攻《華嚴》,就是用《起信論》的理論入《華嚴經》。行門裡面他是念佛的,行在彌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都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模範。這個因緣我就講到此地。

  下面是按照講經的方式,我們也一切都省略,但是經題總得要說說,這個題目是《大乘起信論》五個字。我們先說「大乘」,剛才講了,此地的大乘不能跟一般的大小乘的說法來說,為什麼?一般大小乘是從教上講的,今天這個地方是從理上說的。這一部書是一切大乘教理、教義的精髓,所以我們要從義理上講。就教相上來說,小乘,是對一些心量志趣都比較劣的一類眾生說的,佛教他們都是講淺顯的道理,他們容易接受。所以對小乘人佛是只講到第六識,末那與阿賴耶,佛是不給他們講的,講了他也不懂。大乘法是根性利的眾生,志向也大,佛給他們講究竟圓滿的大道理,教他們也能夠證入。這種說法都是從教相上說。從教理上講,大乘就是指的眾生心,本論上也講到,為什麼說眾生心是大乘?這個大在理上說,就不是大小的大,而是讚歎之語。《論》裡面也說體、相、用這三大,所謂是說的一心三大,就是講的體相用。

  我們在《圓覺經》、《華嚴經》裡面,講的「大方廣」,就是這個大的意思。一切萬法都不離自性,心生萬法,所以這是一切大乘教義之所依據。大乘法裡沒有別的,就是教你認得真心,我們在《圓覺經》裡面講的清淨心,我們講信解行證,信就是清淨心,解的還是清淨心,乃至於所修、所證的都是清淨心。在《起信論》裡面講菩提心,所謂「直心、深心、大悲心」,在《圓覺經》裡面只講了一個清淨心。這是大乘一乘了義佛法,它的修學、他的目標全都是一個。

  「起信」,起是生起,要我們從大乘法裡面生起信心。可是信心的生起不是感情的,所以說佛教不是宗教,為什麼?宗教都是感情的。對於它什麼情形並不了解就相信了,人云亦云,上帝造人、造萬物,你就相信了,這個相信是感情的相信,不是理智的相信;理智的相信,要拿出證據來。上帝你造萬物,誰造你?總得要把這個根源搞清楚才相信,沒有搞清楚咱不相信,所以這個信不是迷信,是正信。我們現在學佛的一些同修信了佛,說實在話,那是宗教式的信仰,不是正信。為什麼?佛教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所以他這個信沒有根,當然更不能產生作用。真正的信心從什麼地方建立?要從破疑而後才能生信,一切的真相都大白了,都搞清清楚楚,沒有疑惑了,這個時候的心就叫信心。不必說我現在相信,用不著,你說我現在相信了,那還是不信。沒有疑就叫信,有疑這就不信;換句話說,我們要想在大乘法裡面起信,必須對大乘法通達理解,這才能生信。

  「論」,這是也說明了這部書的體裁,論是討論、議論,文章裡面,馬鳴菩薩假設的一問一答,反覆的來討論、來辨別這些道理,教我們在一問一答當中,覺悟大乘佛法的教義與教理。明瞭以後,於大乘法中自然就能夠生起信心,所以稱之為《大乘起信論》。至於菩薩作論的因緣,我們在經裡頭因緣分再說,因為他說得很詳細,不必我們再多講。這部論的著作人是馬鳴菩薩,馬鳴菩薩的傳記,這事略在此地我也就把它省掉,為什麼?註疏的本子上都有,希望同修們利用空餘的時間,自己去看一看,《會閱》裡面很詳細,《疏記》好像我們圖書館,我在書架上看到還有一本,諸位人數不多,可以翻一翻、可以看看。

  翻譯的人,這個本子是《起信論》,在國有兩種譯本,第一種譯本,就是「梁天竺三藏法師真諦」所譯的,諸位現在讀的這個本子是第一種譯本。第二種譯本是在唐朝時候,就是武則天做皇帝,是「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所翻譯的。實叉難陀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因為八十卷的《華嚴經》是他翻的。所以先後有兩種翻譯,這兩種翻譯自古以來,最盛行的是真諦的本子,在中國、在高麗(就是韓國)、在日本,所流傳的最為普遍是真諦的本子。至於實叉難陀所譯這個本子不太流行,而註解只有一種,就是蕅益大師的。你們也許看到《起信論》的註解裡頭,有《大乘起信論裂網疏》,蕅益大師註的。《裂網疏》所用的本子是實叉難陀翻譯的,跟我們這個本子不一樣,跟真諦大師的不一樣。而且實叉難陀的譯本只有蕅益大師的一種註解,沒有第二種註解。真諦這個本子的註解有幾十種,這是順便在此地跟諸位介紹的。

  你們同學們要求要講《起信論》,我回來之後就印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印好了之後,我又發現了一個本子,我自己收藏的這些書,那些線裝書好久我都沒有去看它。我發現一個本子就是這兩種本子,就是梁譯跟唐譯的,我有個本子這兩種翻譯的論文都合在一起的,這個本子如果做為課本也是非常的理想,但是這個本子已經印出來了。我在講台上用的本子就是這兩種譯本合起來的,但這只是用照相翻印印出來這個本子。所以這個頂行就是真諦所翻譯的,低下來這一行的就是實叉難陀翻譯的,這個也只有論文,沒有註解,但是科判,是賢首大師的科判,跟你們科判是一樣的,所以這個本子也非常的理想,就是把兩種版本也同時能夠看到。將來有機會,我再把這個本子把它印出來,這個本子分量很少,頁數不多,它只有論文並沒有註解。

  人題,我跟諸位略為介紹一下,詳細的你們自己去參考傳記。梁是梁武帝這個時代,《大乘起信論》的翻譯,是在「梁元帝承聖三年」,公元五五四年,這個諸位要記住,公元五五四年九月初十於衡州建新寺翻譯的,所以這個年代、日期記得很清楚,地點,就是翻譯的處所也記得很清楚。翻譯的人是「天竺」,天竺是印度古時候的稱呼,真諦三藏是印度人。三藏法師也不必在此地多說,通達經律論三藏的,他翻譯的。第二次的譯本就是實叉難陀,他是在唐朝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年號是聖曆三年,是公元七百年,這個前後相差大概是一百五十年的樣子,這就是真諦法師翻譯之後,就是一百五十年之後,實叉難陀又做了一次翻譯,這是兩次的翻譯。唐朝這個翻譯的時間、地點記載得也很清楚,實叉難陀在聖曆三年就是公元七百年,也是在十月,他是在東都佛授記寺翻譯,東都就是洛陽,是在洛陽佛授記寺所譯出來的。人題也就不必多說了。請看經文: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照賢首大師《義記》的科判,本《論》也是分為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裡面分為兩科,第一個小段,就是「歸敬三寶」,歸敬三寶裡面有兩首偈,第一首偈這是皈依三寶。第一句講的『歸命盡十方』,「歸」是皈依,「命」在我們一切眾生的概念當中,總是以身命是第一。我們在最危急的時候,可以把一切都能夠捨掉,保住自己身命這是第一,可見得我們把這個命看得這麼重。能夠說盡命皈依,這是到了極處,這是就眾生分上來說。命也能夠說作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盡十方」是說明我們所歸敬深廣遠大,不是皈依一尊佛、一個法門,或者是一個僧團,那更不是一個法師,這裡面我們都要留意的。

  古大德接引初機跟我們講皈依,在境界相裡面,一定是盡十方的,絕不是說皈依我這個廟,我這廟就是你的道場;皈依我這個師父,除了我之外都不是你的皈依師,這就錯了。皈依是皈依三寶的,我們念皈依偈也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並沒有說皈依某某法師,沒有,而某某法師只是給我們在行皈依禮的時候,做個證明人而已。你替我證明我是皈依三寶;換句話說,三寶就是我們的老師。無論是賢愚都要平等的看待,這個才是真正皈依,這個地方說的這個心量更大了,盡十方界一切的佛法僧寶,這是我們歸命之處。這一句是總說,下面是別明。

  『最勝業遍知』,這是說明我們所歸敬的三寶,三寶依照佛法僧次序來說明。先說佛寶,佛寶裡面有三句,第一句是講佛的意業,但是在此地諸位要記住,說三寶就是說的自己,先前跟諸位說過,皈依的是自性三寶。因此,在住持三寶裡面,我們要能夠消歸自性,皈依到自性三寶當中,那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第一句說的是意業,「最勝業遍知」,最為殊勝,再沒有超過它的。業是講業用,這個意業的起作用,什麼作用?遍知,無所不知。這個知就是智慧,到後面我們所講的根本智與後得智。佛最勝業遍知現前,我們自己本性裡頭,本來具足最勝業遍知,現在不能現前;不能現前這是有障礙,並不是我們的智慧失掉了,跟諸位說,從來沒有喪失過,不但沒有喪失,也沒有被染污過。只是為煩惱、所知這兩種障障礙了,我們的智慧不能現前。去了障礙,我們的正遍知與諸佛如來是無二無別的,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要相信的。

  第二句是講的佛的身業,『色無礙自在』,「色」是講色身,我們今天這個色身是有礙,不自在。而佛的色身他是無礙、是自在,這是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他無礙,我們有礙?佛在經上常講境為心轉,心能轉境,我們現在的心不自在,所以你這身就不自在,在用的是妄心不自在,所以我們有身不自在。如果我們捨了妄心而用真心,真心是自在的,我們的色身也就自在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