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僧璨大師信心銘—佛菩薩與凡夫的差別  (第五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6-0005

  請掀開經本。我們講堂講經停了兩個月,這兩個月當中都是用電視錄影帶在此地播放,今天我們從美國回來第一次恢復講經。

  在美國這兩個月的期間,我們走了五個大城市,就是美國的十個大城市當中我們走了五個。在國外學佛主要的當然還是中國人,其次的就是日本人,在美國佛教的勢力是日本人控制住的。美國最近大概有三百所寺廟,而日本的寺廟佔百分之九十,大概他們有二百七十多個寺廟是日本人的。日本人非常的團結,所以這個小國能夠被全世界所尊重,有它的道理。外國人對於世界人種的批評,一般認為,如果講個人來說,聰明才智中國人第一,全世界的人比不上中國人,這是個人、個人的來論;兩個人在一起,那是猶太人第一。就是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兩個人在一起他就失敗,他一個人的時候他能成功,兩個人在一塊就會失敗,為什麼?他自己要打架,不能團結。說猶太人,他們能夠和睦。說三個人在一起,全世界日本人第一。日本人團結精神是全世界第一,其次是猶太人,最不團結的是中國人。所以中國人將來在這個世界上前途的確是相當的可慮,在外國瞧不起中國人。所以對個人來講是有才華,他很尊重,尊重而瞧不起,說你有才華,但是你沒有力量,一個人不能夠發揮力量,這是中國人可悲哀之處。我們在外面所見到的確是如此,處處表現不團結。

  日本這麼多寺院,他是一家,真正是了不起,我們不能夠不敬佩,不能夠不五體投地。日本人在美國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日本城,就像這條街全部都日本人買下來的,你到裡面去看的時候,他們用的車子全部是日本自己做的,絕沒有外國車。他愛國,用他們自己的國貨,不用其他國家的東西,所以其他國家想賺日本人的錢,賺不到。日本人東西(出產的東西)賣給別人,他們自己用一定用本國貨。所以今天全世界幾乎對於日本人,連日本人到任何地方去旅行,拿著他的護照不必辦簽證,每一個國家對他都尊重。只要是日本人,不需要辦簽證手續,隨時可以到我國家來,尊重到這種地步。這麼一個小國,戰後三十年間,被全世界尊重。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對日本免除簽證手續,這是日本人在全世界無上的光榮。因為全世界還沒有第二個國家有這樣的光榮,被全世界人這麼尊重,原因在哪裡?團結。中國人在世界上人家瞧不起,原因在哪裡?不團結。所以我們在美國的博士,再有才華的人,被人家打死了,也沒人管。為什麼?人家瞧不起你,認為中國人命不值錢。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警惕的。我們如果說個人才華要真正團結起來,的確全世界承認,中國人第一。就是聰明才智全世界來說是中國人第一,如果團結起來的時候,那沒有話說,日本人敵不過我們。所以再要不團結下去的時候,的確是走上滅亡的道路。

  佛法每一個人都需要,那麼看看我們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弘法的人才太少了。所以在今天美國那邊的佛教,幾乎全是密宗的天下,勢力非常的龐大,原因在哪裡?沒有中國人弘法。大家學佛到哪裡學?西藏有一些喇嘛到了美國,在美國傳揚密宗。大家說沒有法師,於是乎(它總是佛教)都親近他,密宗的盛行是這樣起源的。我們如果再不能夠在那邊去弘揚佛法,將來那邊所有學佛的人當然都是密宗的信徒。但是密有沒有成就?很難講。凡是真正有知有識的人都了解,沒有顯教的基礎,在顯宗裡面沒有到大徹大悟,像教下沒有到大開圓解,禪宗沒有到明心見性,淨土宗沒有到理一心不亂,都沒有資格學密,學密決定不成就,這點常識我們應當要了解。他們那邊信徒很多,我這次到了,去接觸了許許多多道場,都是學密的信徒。很難得,我帶了一張章嘉大師的照片,帶在資料裡面,所以我在那裡講經,把章嘉大師照片供在前面,對於這些學密的信徒起了很大懾服的作用。因為什麼?他們講的大寶法王,講的那些,那都是章嘉大師底下的。章嘉大師則是四大活佛之一,大寶法王的地位就相當於甘珠,甘珠是章嘉大師底下的,是章嘉大師的學生,那我所講的東西才有分量,至少我不外行。所以我這次去了之後,許許多多學密的同學都改轉回來修淨土了,起了這麼大的一個作用,而且聽眾相當的踴躍。在洛杉磯講經,聽經差不多將近兩百人,比我們在國內講經,法緣要殊勝得多了。我們這次是借的人家市議會的會場,這是美國的好處,像我們中國政府機關你借不到的,他們借還不要錢,只是叫我們保持整潔。所以我們一連借了七天,在那個市議會裡面講了三十多個鐘頭,我們一天講四個小時,借人家議會的道場,這個因緣非常的殊勝。

  在舊金山、在紐約、在達拉斯,把許許多多的同修們觀念扭正過來,特別是在達拉斯,達拉斯是新成立的一個學佛會,去年才跟我們有個聯絡。我到那個地方去非常的陌生,去了之後一想,去年寄東西給我們,我們還寄了一些書給他,所以到他那一看有很多是我們寄去的圖書,他們也是跟著那些過去的大寶法王以及大寶法王的幾個徒弟在那裡學密。我這次去了,在他那裡住了四天,講了四天。時間是多少?早晨八點鐘起到夜晚兩點鐘,四天都是如此,時間太短了,觀念扭正過來了。我教他學佛,從哪裡下手?從《安士全書》,從《了凡四訓》,從《感應篇》,從《彌陀經疏鈔演義》、《要解》,從這裡下手。這些人非常聽話,很可愛,把密宗捨棄掉了。介紹我到達拉斯去,是洛杉磯的一個夏先生,跟他們關係非常密切。他們建立這個學佛社,夏先生幫了很大的忙,夏老居士。我在紐約講經,他們那邊的社長到洛杉磯去見夏老師,夏老師就推薦,說我現在在紐約講經,機會很難得,無論如何要請淨空法師到達拉斯去給你們講經。他打電話到紐約,說是夏老師推薦的,我對夏老師很尊重。到那邊去之後,他們念頭轉過來了,要修淨土,跟我說了,他說:法師,我們現在個個人都想修淨土,可是我們對夏老師不能交代。我說怎麼?他說學密是夏老師教我們學的。我說不要緊,我到這裡來,我跟你們不認識,是夏老師推薦的,你可以一把把它推回去,你說「夏老師,這個法師是你推薦來的,你不推薦來,我們怎麼會修淨土?」是夏老師推薦來的,所以放心,沒有問題。夏老師自己現在也念佛了,因為他在洛杉磯聽了我幾次講經,也念佛了。

  所以說真正能夠有成就、有利益的,實實在在是念佛法門。我們今天講禪、講密,吸取裡面的理論、精華來幫助我們念佛,這個才是對的。真正學佛下手,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的,你看《高僧傳》、看《居士傳》、看過去古人的語錄,人家修行三年、五年就成就了。我們學佛學了幾十年,連消息都沒有,原因在什麼地方?必須認真的去反省。古德修學有門路、有層次,換句話說,有秩序,我們今天學佛是亂來,那怎麼會有成就?所以一再在講席裡頭勸勉大家,我這次在美國每一個道場都勸勉他們「一門深入」,行門、解門都要專一。沒有法師講經,這是大家深深感覺到的,沒有人領導我們,沒有法師來講經。我舉一個比喻說,你們不肯培養法師,責任在你們大眾自己身上,不能怪法師,法師講經你不來聽,法師還要講什麼?當然不講了,講了沒有人聽。哪一個人說是開頭一講經,就講得天花亂墜、就講得好?不可能的事情。講台上要講到得心應手至少要十年,這個十年當中,最初這個十年,聽眾的事情。不能說法師講經講得不好,我住得這麼遠,到這裡來聽一點意思都沒有,這就錯了。愈是講得不好,愈要來聽、愈要來捧揚,鼓勵法師。他要是一部經,從頭到尾講上幾十遍,講上十年、二十年,他怎麼會講不好?一部《彌陀經》,如果從頭到尾講個十年。從前道綽大師,我們淨土宗的祖師,講《觀經》講兩百多遍,他不講別的經,專門講《觀經》,兩百多遍講下來,那不是阿彌陀佛是什麼人!這個東西是功夫要深。所以我是勸勉大眾,所謂供養法師,這叫真供養。就是請法師講經,你肯天天來聽法師講經,這叫真供養。你要拿些財物供養的時候,這個裡頭弊病很大,法師如果有錢了,他天天心裡頭就想到錢,道就沒有了,積財喪道。這樣供養什麼?把法師供養到阿鼻地獄去了,罪過無量無邊。請法師講經,聽法師講經,這是真供養。法師能夠在講台上不斷的講上十年,以後度人無量,這個功德供養的人也是無量無邊。

  我在外面,在在處處是苦口婆心勸勉他們,供養法師,應當如是供養。那十年之後講經的法師多了,到處都有經可以聽得到了,現在要不修,十年以後一個法師都沒有了。那些原來講經的老法師一個個都往生了,十年以後佛門裡頭沒有法師,這個罪過大家要承當,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所以修學的時候叫苦學。弘法的時候要開悟才能弘法,照本宣科的講法,當然沒有人聽,這是一定道理。你依照古人的註解去講,人家拿著註解會看。尤其是在像美國這樣地區,居住相當遠,洛杉磯這一個市,這是美國第二大城市,差不多有半個台灣大。像這一個城,城市裡面就有十幾條高速公路,從城的南面到北面高速公路開車要兩個小時,你看看差不多有我們此地到台中,這是它的市區,你說多大的範圍。講經的時候,聽經的聽眾,近距離的開車要四十分鐘,遠距離的要一個半鐘點,所以相當不容易。講的東西如果不契機,頭一天人來聽了,第二天人就沒有了,這個一定道理。我在那裡也遇到一些法師,我提示他們,經是活的不是死的,在美國是美國的講法,在美國所講的跟台灣所講的決定不一樣。為什麼?他生活方式不相同,雖然都是中國人,他的環境、他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佛法講契機,契機就是適合於他當前的需要,適合於他現前生活環境,這樣才能夠講得通。所以照古人這個註子去講不行,清朝人的註子是為清朝人講的,唐朝人的註子是為唐朝人講的,不是為現代人講的;中國人註解是對中國人講的,不是對外國人講的,經義的原理絕無變更,講解的方法,因時、因地有所不同,這樣的佛法才能被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所樂意接受的,我們如果沒有相當深厚的修養,怎麼能夠辦得到。

  這一次講《華嚴經》,我們是選講,希望大家特別的留意,所選的都是《華嚴經》裡面的精華,是佛法裡頭根本法裡面的根本法。《信心銘》是禪宗裡面第一篇文字,前面兩位祖師,達摩跟慧可大師沒有留任何文字給我們,到三祖僧璨才有這篇文章留給後人。這篇文章分量不多,總共只有五百八十個字,一百四十六句,可是這篇文章是中國禪宗的綱領,就是六祖大師的《壇經》也出不了它的界限,是中國禪宗,也就是說達摩祖師所傳來的禪法最高的指導綱要。不但是禪宗最高的指導綱要,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也離不開它的宗旨,這篇東西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禪宗的語錄,我們過去曾經講過《大珠和尚語錄》,講過《六祖壇經》,好像還講過一部什麼我記不清楚了,我記得禪宗東西過去講過三種,這是我們講禪宗東西的第四種。我們了解這種最高的指導原則,拿來幫助我們念佛,使我們很容易能在短時期當中得到一心不亂;對教理方面,幫助我們開悟,幫助我們理解,就是大開圓解,目的是在此地。今天我們再接著上一次經文,繼續看底下這兩句: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在我們現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倓虛大師法彙》裡頭節印出來的,一七七頁第三面倒數第一行。這兩句是說明,『境』、『能』同時生起,而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境」是所現,「能」是能現。在唯識裡面講能現的是識,我們如果拿阿賴耶三細相來說,能現的是見分,所現的是相分。見分也叫做轉相,就它能轉變;相分又稱為境界相,境界相是所現。這個兩句說明了,能所是一不是二,也就是唯識裡面所講的,見分跟相分同出於自證分。這是說我們自己身心世界、一切萬法從哪裡來的,兩句話八個字就說出來了,語句是簡單,義理太深了。換句話說,整個的唯識經論,無非就是發明這兩句話而已,就好像做文章一樣,這兩句是題目。唯識裡面,六經十一論是文章,這兩句是題目,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知,整個宇宙人生是從相對裡面發生的,單一決定不能成就,單有見分不能成立,單有相分也不能成立。唯識講阿賴耶的三細相,雖然在層次上說,先有無明業相,再有轉相,再有境界相。說是有三個階段,一個一個的發展,但是它的發展過程太快了,比電的速度、光的速度還要快。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當中有九百生滅,這就說明它發展過程之快。照通常的講法,說是一個勇健、身體健康的人,一彈指,不是身體很軟弱的,身體健康的人,彈指彈得快。我們一般人彈指,大概一秒鐘至少可以彈四次,速度快的時候,還不止。就以四次來算吧,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一秒鐘也有二十多萬次。換句話說,這就是二十多萬分之一秒,你看這個速度多快。這是佛從比喻上說,實際比這個數目字還要大。

  所以這個阿賴耶三細相發展的過程太快太快了,使我們簡直沒有辦法覺察得到,雖然無法覺察得到,可是我們對於這個理論,也能夠想像一個大致、一種彷彿。凡夫都會作夢,夢境生起來就跟阿賴耶的三細相相彷彿,它先也是無明業相,也有轉相,然後才變成夢中的境界相。幾個人能夠察覺到,你作夢的時候先起了無明,然後再有轉相,然後再變成夢的境界,有沒有人能夠覺察得到?你有沒有在夢醒過來之後,想一想夢中也有三細相這個味道在。你明瞭這個,你就曉得整個宇宙人生,我們真如本性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變成這個三細相,就像作夢那麼快,使我們簡直沒有辦法能夠覺察到它還有三個層次。所以這三個層次,實際上來說,是一而三,三而一。祖師在此地,真是一語道破。由此可知,一切法都是自心所變現的,就是境界是由能變現的境界,「境由能境」。境是講外面的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能變現的境界。要拿唯識來說就是見分變現的相分,見相同源,見相一體。見分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境界相,它兩個互相互為依緣,相輔相成。所以這個見相兩分才能夠很明顯的顯示在我們面前。

  我們今天六根有能,眼能見,耳能聞,與六根能力相對的是六種境界,眼有色境,耳有聲境,乃至於意有法塵境界。所謂是根塵識有如膠乳,一個不存在了,三個都不存在,這是一切境界的真實相,萬事萬物的正理,真正的事實。這個事實對我們來說關係太重要了,明瞭了,就覺而不迷;不明瞭,那就迷而不覺。覺迷對我們有什麼關係?關係太大了,覺悟你就得大自在,所謂是了生死出三界,你得大自在;你要是不覺悟,不覺悟就起惑、造業、受報,免不了六道輪迴。所以這個十法界有苦樂之受不同。十法界都是自心所變的,佛境也是「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地獄、餓鬼、畜生的法界還是「境由能境,能由境能」。由此可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果報,要自己負責任,外面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幫忙。既沒有人能幫忙,換句話說,也沒有人能障礙,為什麼?一切法唯心所變。你能夠把這個道理看清楚了,明白了,你的心就清淨了。清淨心不為境轉,不管環境是順境、是逆境,都是幫助自己的清淨,好處就在此地。

  正如同佛菩薩在經論裡頭所示現的,處逆境,逆境是善知識,在逆境裡面修清淨心,修忍辱波羅蜜;修一切放下,放下瞋恚,放下嫉妒,放下怨恨,放下惡念與嫉害,沒有一念害人的心,沒有一念報復人的心。在逆境裡面我們學這個,逆境是我們的善知識,沒有這個逆境,我們這些惡心、這些惡念,如何能夠磨得乾乾淨淨。所以一個真正修道人,自古以來,他鍛鍊一定是先從逆境,逆境裡面鍛鍊到心清淨了,然後再從順境裡面去鍛鍊,順境裡面沒有貪愛之心、沒有留戀之心,在順境裡頭也平靜了,這才圓滿菩提。凡夫則不然,處逆境他有種反抗的心理、報復的心理,這是凡夫,那叫造業;在順境裡面他起貪戀的心,也是造業。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的修行,你看五十三參裡頭順逆境界統統有。善財童子修個什麼?只修個「戀德禮辭」,那後頭一句妙極了。戀德是什麼?得到了,順境、逆境裡面一切明瞭,智慧開了;如如不動,定成就了。無論在什麼境界,他練什麼?練定慧。禮辭什麼?禮是禮謝、感謝;辭是什麼?辭就是不著,辭是不執著。逆境、順境,心裡頭都不沾染,這就叫辭。逆境、順境都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得大定,這才感激。所以順逆都是善知識,順逆都是佛菩薩。我們講《法華經》的時候特別提出提婆達多,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對提婆達多多感謝,沒有提婆達多他成不了佛。忍辱仙人對歌利王感謝,沒有歌利王,他忍辱波羅蜜不能成就。我們今天受一點點小的逆境,心裡就怨恨不平、就起煩惱了,自己要覺悟,那是凡夫,那是造業,將來要受果報的。在順境裡面起一念貪愛,那也是造業,也要受報的。

  佛祖所傳的禪宗,實在講,就是這兩句話為基礎。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禪定,什麼叫禪?不著相叫禪。什麼叫定?一切境界裡不動心就是定。換句話說,就是《金剛經》兩句,「不取於相」就是禪,「如如不動」就是定。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拈花微笑,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授給大迦葉尊者,代代相傳,傳什麼?就是《金剛經》這兩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這兩句,這兩句就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取於相是慧,如如不動是定。六祖對五祖所說的,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因為他不著相,順逆境界都不著、都不取,所以他智慧現前;什麼境界裡他如如不動,不動的心是清淨心、是真心,所以他境與能融合成一個,他不是分做兩截。分做兩截,兩個對立,一切境界當中就常生煩惱,就不會常生智慧了。凡夫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境與能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就要想到教下常講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一不是二。我們在境界裡修行,修什麼?就修三皈依,這非常非常的重要。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就是迷了,就是迷而不覺了。

  我這次在美國,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希望我留下來,給我辦居留證,要我長住在那個地方。每到一個地方大家都要留,我就告訴他們,佛法是因緣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到任何地方都一樣,都很自在,別人到那裡還有時差,我連時差都沒有,太自在了;生活方式,走到哪個地方都適應。我告訴他們,今天這個世界動亂不安,三次世界大戰不一定什麼時候爆發。美國那邊的人也很敏感,都曉得,這個戰爭是毀滅性的戰爭,當然頭腦清醒不會打的。最怕的是什麼?是有個糊塗人,把那按鈕一按,飛彈跑出去了,戰爭就起來了。還有就怕的什麼?領袖一下發了神經,戰爭就會爆發。非常可能,隨時隨地都會爆發。不要以為,還有多少年,那個話是不可靠的,那是迷而不覺。覺悟的人曉得,這個戰爭是隨時隨地可以爆發的。我在舊金山告訴他們大眾,我一到舊金山,那邊同學就把那邊環境告訴我,美國的尖端科技在舊金山。蘇聯要是跟美國打仗的時候,第一個目標就是要轟炸舊金山,就是第一顆原子彈要投在舊金山,因為那是美國的尖端科技發展的中心,所以不安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在哪裡?在台灣,這個地方是福島,《華嚴經》裡面講的福城,這個實實在在的。你說今天我們在此地講《華嚴經》,李老師在台中講《華嚴經》,全世界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講《華嚴》的,不但沒有講《華嚴》的,講其他大經的也沒有。

  我們這次到美國去講經,大概在美國史上第一次,過去這些法師到美國去弘法都是講演,都是講個專題,沒有講過經的。我們這一次在紐約也等於是講專題,講「普賢行願的實踐」,做專題講,在達拉斯也是講專題。在舊金山、在洛杉磯我們講經,雖然沒有講一部經,我們講《六祖壇經.傳香懺悔》一章,依照規矩、按照經文來講。因為在洛杉磯的時間很充分,一共有二十八個小時,所以我們講得很詳細,這麼多時間來講這一章經,講得很詳細。在舊金山雖然只有四天,可是他每天排五個小時,所以頭三天講經一共是有十五個小時,十五個小時講這一章也講得很詳細,很難得很難得。我們將經文印出來送給大家,這正式講經。這是周宣德老居士跟我說:法師,這是第一次!在美國正式講佛經是第一次,給我們中國人講我們中國祖師自己的經典特別親切。如果講其他經典,這是從印度文翻譯過來的,《壇經》是我們中國六祖做的,六祖是中國人,特別親切。再看底下兩句: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什麼叫做『兩段』?「兩段」是講的心與法,也就是前面所講的能與境。『空』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圓融的意思,二是一,一是二,是圓融的,空有不二,心境一如。第二個意思,不染污。第三個意思,無罣礙,無障礙。首先我們要曉得這個「空」是三個意思。『元』是元本,本來心境就是圓融,本來就是不染的,本來就是無礙的,《華嚴經》裡面特別顯示這個事理。所以此地講的空,不是頑虛空的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了,不是這個,那錯誤的。也不是小乘人所講的斷滅空,小乘人的空不是真空,小乘人的空跟有還是對立的,不是圓融的。我們讀《楞嚴》,佛在《楞嚴》上說得很好,小乘人所守的是「內守幽閑」,守就是分別執著。換句話說,小乘人還是分別、執著幽閑的境界,不知道不染、無礙是原本的。所以說一念迷了,本來沒有染,好像有染,其實呢?其實並不染。

  這個道理我們讀《楞嚴經》應當特別清楚,《楞嚴經》裡面,佛講這個見性,六根的根性,舉見性做例子,詳細的發揮,十番顯見。我們見性有染污嗎?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那是見性;見性如是,覺聞嗅嘗,無一不如是。我們的根性何曾染污?什麼染污?染污就是分別、執著,分別就叫妄心,就叫妄念。而分別執著,是六根根性裡頭本來沒有的。換句話說,分別、執著就是妄心,妄心根本就是虛妄的,不是真的。你要是用妄不用真,那就好像有染污,好像不圓融,好像是有障礙。你要是用真不用妄,那是法法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問題就是你到底是用真心還是用妄心。所謂諸佛菩薩他的高明就是用真不用妄。所謂凡夫可憐在哪裡?他用妄不曉得用真。真是本有,他不用,他要用妄心,要用分別執著,那有什麼辦法?由此可知,小乘人懺罪,懺得不乾淨,不徹底。一般說來,他只能斷見思煩惱,塵沙、無明完全都存在。

  這一次我到美國,還遇到一樁事情,就是講什麼帶業往生、消業往生,在美國鬧得是滿城風雨,每一個人都提出這個問題來問,連沈家禎居士也問我。我到了洛杉磯,洛杉磯的夏老師也提到這個問題,就是陳健民居士在美國弘法,特別提出消業往生,說帶業不能往生。他們來問我,我是輕描淡寫告訴他,我說帶業也對,消業也對,一樁事情,何必打架,一樁事情。如果要是不能、不准帶業往生,西方世界誰有資格去?只有成佛才能去。為什麼?成佛才不帶業,等覺菩薩還帶一分生相無明,還帶業,不帶業的只有成佛。但是,他說淨土經論裡頭找不到帶業往生這個名詞。找不到的東西太多了,不能說經典上沒有你就反對、就不承認,那這個腦筋未免太執著了。可是經典裡面有沒有講三輩九品?有!既然講三輩九品,他怎麼不帶業?那不需要講帶業不帶業,講三輩九品,就一定帶業。消業、帶業都對,一打架都錯了,不但對於帶業往生他不懂,消業他也不懂。消一分,帶一分!凡聖同居土裡面,消見思的現行,帶見思的種子習氣;方便有餘土裡面斷見思習氣,就是消見思習氣,帶塵沙、無明;實報莊嚴土裡面消見思、消塵沙,還帶根本無明,豈不是消一分、帶一分嗎?多消一分就少帶一分,少消一分就多帶一分,所以才有三輩九品。打什麼架?打架都是不通之人才打架。我這一說,他們似乎是恍然大悟了,以後不打架了。

  佛法有個正理在,一有偏見,自己有偏見,搞得別人無所適從,真可憐!所以我去教給他們老實念佛,不要參與他們這個是非的爭論,不必參與這個,老老實實去念佛,持戒念佛,修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就決定能往西方了。不但世間法裡面我們的心要清淨,佛法裡面心還是要清淨,佛法裡面心不清淨還是障礙,佛是教我們修清淨心,不是教我們拿佛法來代替世間法,不是的。所以佛在《金剛經》裡面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所以要了解佛所講的空義,這個空義就是靈覺無相的真空,靈明覺知。一切境界眼一見統統明瞭,不但現前的境界明瞭,過去、未來無有一法不明瞭,這叫智慧眼。雖明瞭一絲毫執著都沒有,雖明瞭這個心,明瞭的心絕對不會起個心動個念,這就是真心。從明瞭的方面來說,就是般若智照。從不動的心,如如不動,就是涅槃。明瞭是菩提,菩提是覺的意思,不動就是涅槃。所謂大菩提、大涅槃,我們自己本具的與十方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真空的意思。就是空有一如,空有不二,像《心經》裡面所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境界,就是前面講的境,空就是前面講的能,是一不是二。

  【一空同兩。齊含萬象。】

  這句話意思是說心不異法,法不異心,心不異法是『一空同兩』;法不異心是『齊含萬象』,「萬象」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我們在講堂裡常常用夢境來做比喻,夢境是有相的,好比作萬象;「一空」就是能現的心,不管是真心是妄心,真心跟妄心都沒有跡象。楞嚴會上七處徵心,佛並沒有說真心跟妄心,換句話說,真心跟妄心,七處都不可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諸位去讀《楞嚴》就曉得,七處都不可得。我們現夢境是妄心,現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是真心,但是講能現、所現這個道理是很像、很彷彿,所以我們可以用夢境來做比喻,幫助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心不可得,《金剛經》裡面跟我們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講三心不可得,那講妄心。因為真心沒有三際的,講三際的是妄心。既然三心不可得,你成天打妄想就是錯誤的,你要回憶過去,是過去心不可得,你回憶是虛妄的,是染污自己,致使自己的心不清淨;想現在,現在心不可得;想明天、想將來,未來心不可得。我們果然能夠說不想現在、不想過去、不想未來,我們的心多清淨,這就是佛性現前。將來的事情,就像我在美國講,隨緣,絕不攀緣。

  所以他們這裡請我,那裡請我,我都告訴他們,我一切隨緣。如果我要說,我明年還什麼時候到這來,我就攀緣了,我就在打妄想了。你們什麼時候高興起來,需要請我來給你們講一部經,我也有這個時間的話,你們把飛機票買好送來,我就去。我們現在到美國簽證很方便,到美國辦手續,三天就辦好了。美國那邊不需要簽證,此地辦個出入境就可以了,三天就辦好了。所以隨時可以去,講完了,講完了,我就回來了。隨緣就自在,攀緣就不自在了。攀緣是什麼?是有心,有計畫,有行動。隨緣是無心,無心就得大自在。所以我在美國,哪一個地方請,只要把時間一安排,有空,哪個地方就去玩玩,多自在!我們學佛學什麼?學隨緣,不攀緣,不要去想。這個道理,諸位如果真正把《了凡四訓》多念幾遍,你也就明瞭了。你要想什麼都是空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想什麼?你所想的全是妄想,命裡有的終須有,命裡無時你怎麼想也想不到,不是說你能夠想就能想到,沒有這個道理的。袁了凡他相信這個道理,他明白了,他相信命運,所以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他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跟雲谷大師兩個在禪堂裡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他並不是功夫,他是相信什麼都命裡註定的,想也是妄想,算了,不要想它。不想心清淨,心清淨是非常高的享受,真正的享受,起心動念是煩惱。真正發心學佛的人,我在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一個真正發心學佛,自利利他,弘法利生,你的前途佛菩薩、護法神替你安排了。那我也不要想了,我要去想護法神就不護持了,他就不替我安排了,所以我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什麼事情護法神他要負責任,他要去給我安排,去照顧。那我們一切隨緣,這多自在!何必要自己去操一點心?所以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什麼念頭都沒有,心地清淨,心地清淨就放光明。

  所以我在外面講東西,這一次在美國預定的是兩個地方,洛杉磯跟紐約,達拉斯跟舊金山是臨時找我的。在舊金山是講一部經,也是講的《六祖壇經.傳香懺悔章》,是他們要求的。達拉斯那邊就沒有了,一天十幾個小時,題目隨時出,時間隨時現,出個題目要我講幾個鐘點就給你講幾個鐘點,可長可短,可深可淺。怎麼講出來的?清淨心裡面流出的,沒有預備,沒有起稿子。我在那裡所講的,他們全部錄影了,不但有錄音,還有錄影。我在達拉斯跟洛杉磯他們現場有錄影。

  所以,為什麼不修清淨心?為什麼要起心動念?記住《金剛經》裡頭三心不可得,「一空同兩」。境界相,境界相是緣生的。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所以境也不可得。這就是照顧前面講的,能變的心不可得,所變的境也不可得。你要以為在這個境界裡還有得失,那是大大的錯誤,那叫迷惑顛倒。迷才不自在,悟了就得大自在。悟了什麼?沒有得失,曉得是「一空同兩,齊含萬象」。明白這個道理,就如同夢境裡面所現的,夢境裡面哪一個境界不是心?都是心變現的。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再看眼前森羅萬象,哪一法不是真如本性?所以說法法皆是。禪宗裡面所講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源是什麼?真如本性,道也是真如本性,見色聞聲統統是真如本性,這才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見個什麼?就是見到「一空同兩,齊含萬象」,這見性。「一空同兩」是明心,「齊含萬象」是見性。好像自己在作夢,在夢裡頭忽然覺悟了,我在作夢,整個夢境都是我心變現的,整個夢境就是我自己一個人,全夢是心,全心是夢。心是什麼樣子?夢境就是心的相分。你要問我們真如本性是什麼樣子?眼前十法界森羅萬象就是我們真如本性的相分,除真如本性之外什麼都沒有,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所以見相就是見性。古德實在是無可奈何了,舉這個金做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在哪裡?器就是金;器是什麼?相,見到相就曉得是體,體跟相不能分的。這是無可奈何的比方,教我們從這個裡面去覺悟、去體會。

  所以古人說,見色便是見性,聞聲便是見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真性。如果在六塵境界裡頭起心動念,那就見到自己的妄心。知道見到自己的妄心,雖然妄心在不迷了,就不迷了。就怕是妄心起來的時候,不知道那是妄心,那就愈迷愈深了。曉得這個是妄心,不迷,還是真心當家,還是真心做主。所以佛法裡頭說「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這個一法就是法性。我們講在有情眾生叫佛性,在無情的眾生叫法性,法性可以包括佛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說一切法都法性所變出來的,離開了法性實無有一法,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實實在在講就可以幫助我們放下萬緣,使我們在一切境界裡,無論順境、無論逆境我們都能夠隨順,做到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能恆順。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順?就是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夠隨順,能隨順就有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定慧的增長,也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功德。像六祖所說的「弟子自心,常生智慧」,那個常生智慧就是功德。生智慧當然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慧。說慧,慧一定包括定;說定,定不一定包括慧。常生智慧,一定心清淨,一定是在大定之中,他才會常生智慧,這就叫隨喜功德。隨喜當中就是隨順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我都能夠隨喜、都能夠恆順,在這個境界裡面成就自己,了了分明,常生智慧;成就自己,如如不動。所謂是修大菩提、大涅槃就在這個地方修,在日用平常待人接物當中成就了大菩提、大涅槃。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