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壇經  (第八集)  1986/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05-0008

  請掀開經本,第十面第七行從當中看起,當中「善知識」這裡看起: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個幾句話,是他自己老人家,為我們做一個榜樣。『忍和尚』就是黃梅的五祖大師。他說他在五祖那裡『一聞言下便悟』,悟個什麼?就是悟本元自性清淨心。此地要緊的就是這個「一聞」,古人所謂「上上根人,一聞千悟」,一聞就是一心聞也。一心就是無分別心,也就是楞嚴會上所說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著重在一。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心聽聞,這才能夠悟入,『頓見真如本性』,以後就是將這教法輾轉流通教誡學人。他教學的目標都是教人『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這說明禪宗教學的宗旨、手段,手段是頓悟,目的是見性。古德常講「識得一,萬事畢」,所以這個一就太重要了。我們講到信、解、行、證,這個修學四個過程。信要信一心,信一心就是自性清淨心;解也要一,解一理,這就是實相般若,大師在這一段給我們開示的;行要行一門,我們今天所採取的法門是念佛法門,我們不取參究、不取觀心,我們取念佛法門(但是解與行,可以說是共同的);證,無上菩提正等正覺。由此可知,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讀誦大乘,如果要不是一心,換句話說,就沒有法子契入實相,換句話說,就沒有法子入門,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如果要想把佛教興盛起來,也要懂得「一」,這個道理。我們仔細的觀察,古往今來法門要興盛,第一個就是道場要一;道場要多了,可以說只能夠做到宣揚,勸人信佛,於佛法當中生起正信心,要想有成就不容易。所以要想真正自己有成就、大眾有成就,這個道場一定要一定。譬如六祖在曹溪,如果他要到處跑,他一生自己沒有問題,能成就;如果說一生能成就四十三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像東林,過去慧遠大師,這是修念佛法門的,他如果也是到處去傳教,決定不能個個往生。所以他一生就在廬山,從來不出山門,他是以虎溪為界,他不出這個界限。所以在一生當中自己成就了,凡是跟他在一塊念佛的個個往生。所以這個道場要一定。法門也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永無變更,這個樣子沒有不成就的。最近的,像台中蓮社,李老師就是我們一個榜樣,他在台中四十年如一日,他沒有到別處講過經,他就在台中。別處是很難得的,偶爾請他去講講演,時間都很短,而且他的原則就是當天回去,他不在外面住,譬如台北請他講演,講完了當天就回去。很少,我跟他十年,好像沒有在外面住過一晚上。這就是說道場要專一,才能夠自利利他。所以這個一太重要了,心要能專一,必定能夠悟入。下面他老人家告訴我們:

  【若自不悟。】

  這是講自己用功,真正用功還不能夠悟入,這個時候怎麼辦?

  【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這就是教給我們,自己真正想學、真正肯用功,而得不到門路可入,得不到門路可入,這個時候就要有老師。所以一定要求善知識開導,這個善知識是解行相應,能解最上乘法,請他來指示我們一條正路。

  【是善知識有大因緣。】

  這一句話很重要,這就是佛門裡頭常講的師資道合,學生對於老師一定要生極尊敬的信心,這就是大因緣。印光大師過去曾經說過,在《永思集》裡面,或者是《文鈔》裡頭,我過去看過這麼一段公案。曾經有一個學生,當然也是學佛的,親近他老人家,向他老人家請教,「佛法有沒有方法,很快的就能夠入進去」,向他提這麼一個問題。印光大師就告訴他,有。然後跟他說明,他講這個入佛門的密鑰,就是祕密的鑰匙,用這個做比喻,印光大師告訴他兩個字「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尊師重道,絕對不是老師一定要學生恭敬他,如果老師有這個心他就錯了,老師自己心還不清淨,心裡面還有名聞利養,還沒捨掉。諸位要曉得,為什麼教你生恭敬心?恭敬心你能得到東西;心不誠敬,老師怎麼教法,你也得不到。所以恭敬心是接受佛法唯一的條件。實在講世間法也是如此,凡是真正能夠學成的,特別是在道業上、學業上,講到技術、技能那個比較要其次一點,道學確確實實都是從恭敬當中得到的,這是講心性之學。這個誠敬是性德,就是真如本性本來具有的德行。凡夫是迷失了,迷失了自性,我們對一切人、一切物才有不恭敬,這是我們不能見性的原因在此地。所以這個大因緣就是師資道合,學生敬老師,老師也尊重學生,彼此互相的尊敬,這才能有成就。

  【所謂化導令得見性。】

  『化』是教化,老師教,學生能夠消化,聞了佛法之後,就能夠所謂是變化氣質。所以「化」是教學的成果,真正有成果。『導』是誘導他,目標是教他見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發起』就是生起。如果見了性,性是純善,所以世出世間一切善法自自然然就生。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前面說過了。就是整個的佛法,不但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三世諸佛』,過去、現在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這個經在哪裡,從什麼地方出來的?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這在《華嚴經》裡面說得清清楚楚,佛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可見得眾生與佛本來是平等的。現在為什麼不平等?為什麼不一樣?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變成眾生。我們有種種妄想,有許多執著,使我們自己迷失了本來具有的智慧德相。所以佛法所教的,總而言之,無非是教我們離妄想,除執著。能離妄想,能除執著,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就統統都現前。所以佛法講,真正的般若智慧、無量的德能都不是從外面來的,都是你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

  【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

  我們自己迷得深、迷得太重了,沒有法子自己開悟,這才求善知識來幫助我們。

  【指示方見。】

  「善知識」,這就講老師。老師對我們的好處就是開示,開示之後,做學生的人要能悟入。老師雖然講開示,學生還是不能悟入,那就沒法子了,老師只能做到這個地步。所謂「開」就是講解,把理論、方法、境界說給我們聽;「示」是做一個模範,做出一個樣子來給我們看。所以開是言教,示是身教,我們要從開示當中去悟入。所以六祖在本經裡面常說,一個人明心見性,是他自悟、自修、自證,這是一點都不錯。佛法要靠自己,老師幫忙的地方畢竟是有限,但是這個有限的幫助也非常的重要。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這是講悟入的人他心清淨了,曉得一切法都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絕對不會再向外攀緣,這是清淨心真正得到了。六祖不但有言說,他自己所做的就是一個最好的榜樣,在一生當中他無求。

  【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假如你一向還執著,心裡以為需要一個好的老師,他來教我、來傳授給我,把這個法門傳授給我,我就能夠得到解脫了,祖師說沒有這個道理。由此可知,佛法裡面決定沒有什麼祕密傳授,沒有這個道理,如果你要是有這種想法,那就錯了。下面說出這個理由出來: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沒法子救你,真正開悟的人是自悟。為什麼不悟?不悟就是你有邪見、你有迷惑、你有妄念、你有顛倒,『顛倒』就是錯誤的思想與見解。這個樣子要靠外面善知識來度你,外面這個老師雖然有教授,來教導你,可是你邪迷妄念要不能夠捨掉,縱然諸佛菩薩來也幫不上忙。由此可知,前面講的一心重要!往往我們學佛的人,聽經聽久了也知道這個事情重要,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往往把它忘掉、疏忽了,所以這樁事情是若有若無。我們一生當中用這種態度來修學,這一生必定空過。真正有成就的人,他有決心,他能夠把一切外緣統統斷掉,專修一心,不用幾年他就成就了。淨宗常說萬修萬人去,比禪宗是要方便一點,因為禪宗要不斷見思煩惱,那是一點成就都沒有。後面我們會討論到,一般修禪的人,絕大多數果報都在四禪天,這個四禪講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在這些地方,沒有法子了生死出三界。

  淨比他們的好處,就是你真正得一心,或者我們講功夫成片,就能往生,這個福報、道行那就絕對不是四禪八定的人可以比較的。但是這個法門卻又是真正難信之法。怎麼難信?我們聽了不相信,不能接受,這就是我們自己心裡起的邪迷妄想顛倒,不能接受。能接受的人有福報,我們就以倓虛法師講的諦閑法師的故事,諦閑法師一生勸多少人念佛,有幾個成就?我們在台灣這麼多年,我們看到李老師在台中教學四十年,學生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三十萬人,這是最保守的估計。我在他那個地方學了十年,我是民國五十六年離開他,那個時候已經有二十多萬學生,民國五十六年我離開他的時候已經有二十多萬人。現在離開他之後又有二十多年,快到三十年,所以說最保守的估計有三十多萬人,只有多,沒有少。天天教大家念佛,幾個人有成就?成就的也不算少,我相信一百、二百人是有的。但是不成比例,三、四十萬人當中成就的也只有二、三百人。這二、三百人相信他的,能夠依教奉行的,成就了。聽聽還是有懷疑,或者縱然沒有懷疑,還是放不下,就是我剛才講的,若有若無這一類人,這一類人這一生沒有法子成就,大家不曉得這個事情重要。再看底下經文: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這是教給我們,如果我們能起『正真般若觀照』,這是講用功夫。什麼叫「正真般若觀照」?揀別這不是假的,假的是口頭上說的是假的。你要念了幾部《般若經》,你也會說,說到做不到,這不是真正的般若,真正般若是要叫你做到。怎麼個做法?我們舉一個例子,這個很要緊,但是真正去做是要下點功夫。譬如我們眼見色,我們眼睛打開,看到外面的一切色相,見外面色相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中絕沒有分別、絕沒有執著,這個時候就是般若觀照,就是真正的般若觀照。而我們不行的在哪裡?我們一見就起分別,般若就失掉了,一見就起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就把你般若觀照墮落到意識、妄念裡面去了,就是前面說的邪迷妄念顛倒,就墮到這個裡面去了。你所看的外面一切境界就不真實了,於是乎在這個裡面就生貪瞋痴慢,順自己意思的起了貪心,不順自己意思起瞋恚心,這叫生煩惱,煩惱就生起來了。如果是真正般若智照,決定不生煩惱,只生智慧;換句話說,佛菩薩用心跟我們用心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除此之外,佛與眾生沒有兩樣。我們每天穿衣吃飯,佛也穿衣吃飯;我們也有不少應酬,佛也有不少應酬。實在講沒有兩樣,兩樣就是用心不一樣,他心清淨,我們心不清淨;他在一切境界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有分別、有執著;他在一切境界裡生智慧,我們在境界裡生煩惱,就不相同在這個地方。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教我們恢復真心,恢復我們本來面目,這樣就了脫生死輪迴。

  實在講,生死輪迴要從理上講不難明瞭,我們於一切事迷惑,迷惑就造業。什麼叫迷?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迷。像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我們眼見外面色,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迷,迷了造業。什麼叫造業?起貪瞋這就是造業,順境裡面起貪心就造業,逆境裡面起瞋恨心就造業,造了業之後就有果報。所以你造善業就有善報,造惡業就有惡報。在接受果報的時候又迷惑,迷惑又造業,造業又受報,這就叫因果輪迴,六道輪迴就這麼來的。所以六道輪迴從什麼地方來的?自己造的,起惑、造業、受報,自己造的,不是外面有的,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如果我們不起惑、不造業,輪迴就沒有了。所以叫了生死超輪迴,不造業、不迷惑了,用心像鏡子一樣,佛菩薩用心就像鏡子。鏡子照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鏡子不分別,鏡子也不執著,它也不落印象,這就叫做正真般若觀照。這說得容易,做起來難,難在哪裡?我們起惑、造業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雖然我們現在一聽明瞭了,想斷斷不掉,這個可怕。斷不掉,不管用,還是要生死輪迴。真正要想超越,一定要用功夫,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這是講聖人的用心,他能這樣用心,『一剎那間妄念俱滅』,妄念沒有了。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哪有妄念?妄念沒有了,就是自性,就見性了。這個時候是『一悟即至佛地』。什麼是「佛」?見性是佛。所以禪家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此地諸位要記住,它所說的成佛,還不是究竟圓滿的佛,這是諸位要明白的。在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當中這是分證即佛,雖然不是究竟圓滿的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這一樁事情,我們在許多大經大論裡面都看得很清楚,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這都是明心見性的人。再看下面一段經文,講般若三昧。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這一段重要的要給我們講什麼叫做『般若三昧』。你要用『智慧觀照』,這就是你會用功夫了,換句話說,你這叫真正的修行。所以修行,諸位要記住,絕不是像現在有許多流於形式,天天早晚誦經、拜佛,做這些樣子、儀式,有這個外表,其實內心還是邪迷、妄想、顛倒,這沒用處的。真正修行人要從心地裡面做功夫,做什麼功夫?就是要用「智慧觀照」,要用這個功夫。這是講真正會用功的人。一天到晚自己要把握住,決定不能放鬆,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耳聞聲、鼻聞香、舌嘗味、身對一切的接觸、念頭的起滅,統統都要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如果像這樣,那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嗎?什麼都不知道,不行,那叫死定。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這才叫觀照。所以禪家用功比念佛難,實實在在是難。念佛是什麼?凡是所有念頭一起來,統統換成阿彌陀佛,這個容易!這個比六根對六境的觀照,實在是容易太多太多了,方便太多,功效完全可以說是相等,甚至於念佛的功效還要超過學禪的人。所以我們看看許多禪宗大德到最後統統念佛求生淨土,這個道理就在此地。

  這是剛剛下手就用觀照,觀照的功夫久了就得定,那就是第二層的功夫。觀照久了,觀照久了到什麼時候功夫到了第二層?就是妄想不生,這是到了第二層的功夫。此地講,『智慧觀照,內外明徹』,可見得他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樣樣都明瞭,樣樣都清楚。不但現前的事情他樣樣清楚,過去、未來都清楚,他怎麼清楚?觀照所見到的,他是照見的。『識自本心』,這就是見性,『即本解脫』,他這個時候真正曉得、明瞭心是一回什麼事情。這個講得多、講得比較詳細的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經》。「解脫」就是自在,他得到自在。這個時候就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無分別,無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裡面,統統都是這樣的,這是第二層的功夫。觀照可以說這個功夫與我們念佛的功夫成片差不多,般若三昧相當於我們事一心不亂,這個如果是念佛人來說,功夫是相當之高。下面給我們解釋: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這是『無念』最簡單的一個解釋,換句話說,「無念」就是一切處無心,無什麼心?無染著的心。『著』是執著。『染』就是生貪瞋痴慢。在一切境界裡面絕對不生這種心,沒有貪心,沒有瞋恚心,沒有愚痴心。貪、瞋容易明白,什麼叫愚痴?不愚痴就是樣樣清楚,不是說他很迷惑,什麼都不知道,那就叫愚痴。你要問他,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瞭,這個就是智慧,他不愚痴,這個叫無念,是無這些念頭;換句話說,無念是無邪念,不是沒有正念。正念就是一切法了了分明,這是正念。所以正念也叫做無念。

  【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可見得它有體、有用,活活潑潑,不是不起作用的。如果不起作用,釋迦牟尼佛怎麼能夠教學四十九年?六祖要不起作用,怎麼能夠在曹溪弘法三十七年?它有用,天天在講經說法,天天在教導學生,所以它有用的。雖然起作用,他不執著。這個老師對學生,每一個學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的學生肯用功,有的學生不用功。見到那個很用功的,他也不生歡喜心;見到那個不用功的,偷懶的,他也不討厭他,也不厭惡他,他用心是平等的,平等的慈悲。所以他心清淨,這就跟一般凡夫用心不一樣處,就在此地。所以我們學佛要在這些地方學。因為教的學生,用功、不用功他的事情,成就、不成就也是他的事情。所以老師只要認真的教,只要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我們這個本分事情就盡到了。對於學生要用種種善巧方便來誘導他,實在不能接受,就是說給他種了善根。所以佛法裡面教學,不是一生成就的,這個諸位要記住。他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再來,來生再不能成就,下一生再來。所以佛菩薩他有這個能力,生生世世他示現在世間,生生世世在教化這些人,那個愚人、邪見之人也會有成就的。所以在《法華經》上說,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也應當作佛,就是這個道理。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這就把修行第二個層次的樣子,給我們描繪得清清楚楚,所以要心清淨。佛法修行,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它的門路雖然多,也就是方法多,手段很多,所謂講八萬四千法門,要是把它歸納一下,可以歸納為三個法門,就是覺正淨,總不離這三個大原則。像禪它是從覺這一門入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它從這一門入;教下,像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像小乘俱舍宗,這些都是從正入門,就是正知正見,從這個門入;像戒律,律宗,我們念佛的淨土宗,這是從淨,清淨心入。所以門路雖多,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大類,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要了解的。雖然用覺,這個正、淨幫助他。像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我們是以淨為主,我們也需要覺、正來做助行。假如我們不覺,心不正,要想淨,不容易淨得下來。我們也有相當的覺悟,有相當的正知見,清淨心就容易得到。所以這三個,有一個做正,兩個做助修,正助雙修這樣才能成功。成功達到的目標決定是相同的,因此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麼個道理。

  此地他老人家教給我們,『但淨本心』,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處所、在什麼境界當中,你要保持你的清淨心,就是心決定不被外境所染、不被外境所動。『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識」;『出六門』,「六門」就是六根,也是眼、耳、鼻、舌、身,內裡面叫意;六識它在六根裡面起作用,起作用的對象就是『六塵』,也就是眼見色、耳聞聲。內裡面是識,識必須要通過六門(就是六根),通過六根再接觸外面六種境界,這叫「六塵」。在這裡面學個什麼?學個『無染無雜』。真正我們心在一切境界裡不染著了,諸位想想,你怎麼會起妄念?你之所以會起妄念,就是你心在境界裡頭染污。染污就是起心動念,有了貪瞋痴慢這些東西,有了這個,有了人我是非,生起這個東西來,這個叫染污。真正到「無染無雜」,這個心一定清淨,心清淨當然就生智慧。所以,他『來去自由,通用無滯』,他沒有障礙。

  就像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表演出來給我們看,你看看修般若、修大乘佛法、修一乘佛法,男女老幼統統都可以學,各行各業也統統可以學,沒有障礙,各行各業都學菩薩道、都修的是菩薩行。你要說這個行業不行,不能學佛,那錯了,那佛法是有障礙,佛法有條件。初級的佛法有許許多多的障礙,高級的佛法沒有障礙,這個諸位要懂。初級的佛法,好像你小學生,你什麼都不懂,要定許多規條,教你要守這些規矩。高級的佛法,你已經成人了,你什麼都懂了,小學生所守的那些規矩對你就用不上,你自自然然不犯規,自自然然沒有過失,所以做到事事無礙。孔老夫子一生講修養,他老人家說,他到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事事無礙,樣樣事情隨心所欲,不會犯規矩、犯過錯,那就是《華嚴經》上的境界。

  我們現在功夫不到,那是有許許多多地方我們要防非止過,這是功夫不到家。如果真正是到『般若三昧,自在解脫』,那個境界就不一樣。雖然自己到了這個境界,到事事無礙,如果他要來教小學生,那怎麼辦?還要跟小學生一樣守規矩,為什麼?做個樣子給小學生看。所以就是像這些諸佛,像這些大菩薩到我們這裡來要教我們,他也要守五戒,他也要修十善業道,他要做給我們看。否則的話,他天天教我們做,他自己不做,我們看了,不相信。這就好比說,他是個大學校長,今天叫他去做小學教員去,去教小學生去,他一定要做個好榜樣給小學生看,就是這麼個道理。他自己實實在在是事事無礙,但是他要來教我們,他有許多地方還是有障礙,還是要守戒律,還是要講求防非止過。這是講的『無念行』,這個才叫做「無念行」,這是佛法所說的。底下講,從反面來說,那就錯用、誤解了,以為什麼叫無念?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這就錯了,千萬不要把無念當作什麼都不想,那就錯了。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裡面講的無念是無一切惡念,無分別念、無執著念、無貪瞋念、無嫉妒念、無瞋害念,沒有這些念頭,叫無這些念。不是連正念都沒有了,你要是把正念都沒有了,大錯特錯,那你是不了解佛法,聞了佛法又執著在佛法上,被法所繫縛住,這叫『邊見』。要是這樣修無念的話,他要修成功了,就變成無想定,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有這種人,修到無想天去了,就搞錯了,沒有真正懂得無念的意義。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底下這一段雖然只有幾句,很要緊,它是給我們說無念的功德。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

  這個功德利益在此地。為什麼一切法都通?因為你心清淨了,清淨心裡面他起照的作用。一切法一接觸他就通達,他就沒有障礙,前面講「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佛法可以說它的樞紐就是在清淨心,就是在定,三昧就是定,定就能開慧。

  【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

  從這一句裡面,你就懂得一切佛法不要學就通了,一切經典所講的就是諸佛境界。這一點六祖就是一個最好的證人,他對於一切佛法只要一接觸,他不認識字,認識字的人你把佛經念給他聽,你一念他都懂,他就能夠把這裡面的道理給你說出來,說得頭頭是道。為什麼他有這個能力?就是他心裡頭無念,所以他見到佛的境界。佛境界是什麼?因為佛也無念,你的心要無念,跟佛心一樣,心心相印。佛心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經典,跟他自己心裡面的言語、經典沒有兩樣,完全相同,所以他能見諸佛境界。末後這一句,功德更殊勝,更是究竟圓滿。

  【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那就成佛了。這三句說三種功德,一種是一切法通達,這個多半偏重講世間法,沒有一樣他不通;第二句講佛法,佛境界;第三句講佛的果位。再看底下一段,這是到末後了,末後囑咐我們流通,可見得流通太重要了。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

  『得』就是真正明瞭依教修行而有成就的人,這是得法的。

  【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這就講我們流通佛法,我們傳佛法要傳給哪些人?要傳給『同見同行』的人。他的見解跟我們不相同,他修行法門不相同,我們想勸他做,他不能接受,那就叫白費力氣。所以傳法一定就是見解相同,修學的法門相同,這就行了,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傳授給他,就是一定要幫助他。『發願受持』,肯發願、肯受持就是依教修行。『如事佛故』,這是在修行裡面第一個因素,就是普賢十願裡的第一願「禮敬諸佛」,這是講修學的誠敬就像事佛一樣。『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這樣的人決定成就,「聖位」就是菩薩位,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流。

  【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

  『默傳分付』就是以心印心,見性成佛。為什麼講「默」?實在講,你看一天講到晚,默的意思在哪裡?諸位要曉得,在言說之外。佛法的難也就難在這個地方,它是意在言外,你要細心去體會它;經典也是如此,如果你依文解義就錯了,意思都在言語文字之外,所以叫「默傳分付」。

  【不得匿其正法。】

  決定不能吝法,遇到能夠接受的人,希望修學的人,你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你要不幫助他,那就是過失,那就錯了。

  【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

  這就是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你不必傳給他,你要是傳給他的話,不但那個人不能接受,恐怕還要叫他毀謗,還要叫他造罪業。所以這個不傳是大慈大悲,免得他造罪。所以這一類人,『不得傳付』。

  【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所以,佛教誡那個人是大慈大悲,佛要不教那個人還是大慈大悲,因為他知道那個人不能接受,怕他毀謗正法,毀謗正法是有罪過的。這是最後囑咐流通的幾句話,可見流通一定是因人,這個人可以教,要努力幫助他,不能教就不必。現在有很多人,的確有許多太熱心了,不能教的,他也勉強去教,這樣不好,用不著勉強。他肯接受的,能接受一分教他一分,能接受兩分的教他兩分。能接受的一分的,你教他兩分,他還是只能接受一分,多餘的那一分裝不進去,所以沒有用處。這是教學、傳法,一定要曉得這個原則。下面這是「無相頌」,這是一共有十五首,有六十句,也是多半都是屬於重頌,說明前面所講的大意。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

  『無相』的意思就是離相,與一切相不要執著。前面大師所說的這些法都是教我們不執著,教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用真正的般若觀照,所以下面偈頌也是如此。

  【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這個幾句話說得很明白,修行在家出家一樣,一樣的成就,你要懂理論、要懂方法。如果自己不真正的修,『修』就是修正,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這個叫修行。如果自己不修,把這個經典、註解記得再熟,沒用,一點用處都沒有。我們看底下這十五首偈,每一段裡頭它都有一個宗旨,我們仔細來研究它。第一首偈,它這是五言的,每一句五個字,四句是一首。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這一首是說整個佛法教學的宗旨,簡簡單單的給我們揭示出來,『說通』就是講的教下,『心通』就是講的宗門,所以這一句就是把整個佛法十大宗都包括了。「心通」就是禪宗,除禪宗之外統統叫做教下。所以佛門自己稱宗教就是這個意思,它與現在我們世間人一般講宗教定義不相同,佛教自己稱宗教就是宗門教下。宗門裡面它的特色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個是手段不一樣。教下都是有經典依據,就好像我們辦學校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樣一層一層循序漸進,這個都叫「說通」。還有一個意思,「心通」有證悟實相的意思;「說通」是對於佛法能夠理解,沒有能夠證得。真正證得了,這是心通。心通,說沒有不通的;能有說通,未必有心通。所以博聞強記的人,他能說通,他心不通;心通的人,沒有說說不通。這就是心通比說通境界要高。由此可知,說通與心通,宗門、教下都有。

  這一句是比喻,『如日處虛空』,「日」是代表光明,佛法就像慧日一樣在虛空。「虛空」這個意思顯示出它不著,如果要著,它就不動,太陽是動的,它在空中不住空,佛法最要緊就是教我們要不執著。『唯傳見性法』,宗門、教下都是以這個為宗旨,禪宗教我們明心見性,教下也是教我們明心見性,不過教下那個名詞不一樣,叫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我們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也是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一樁事情,名字叫的不一樣,其實是一樁事情,都是講的見性法,所以是「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出世」,出現在這個世間,在這個世間建立佛法的教學是為什麼?是破那些邪知邪見的。換句話說,凡是不以明心見性為教學宗旨的,佛門裡都稱之為「邪宗」。他這個是標準定得高,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他是一個高標準的看法。

  因為不見性,實實在在講很麻煩,即使修善業,固然來生得善報,可是這個善報,他享福,享人天福報,凡是享人天福報的享盡了,享盡了還是要墮落。因為我們造業不是一生,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之中,仔細想來,我們造的惡業多,造的善業少,這是必定的。如果要不信,我們自己可以很冷靜的去想一想,我從早到晚,這一天當中、這幾個小時當中我的起心動念,如果諸位自己要把它記錄一下,我起了多少個善念、多少個惡念。古人有用這個來練心的,他起個惡念就用個黑豆,他放兩個瓶,起個惡念拿個黑豆丟瓶裡,起個善念找一個白豆丟瓶裡,結果一天看起來,那個黑豆的瓶裡好多好多,白豆只有幾粒。這檢查就曉得,自己起心動念惡念多、善念少。所以你不認真檢點,不曉得,認真檢點,才知道念頭的可怕。袁了凡居士用功過格就是檢點自己的善惡,自己知道了,知道就改,總希望自己每一天善念多、惡念少,他才能真正改。你要不認真檢點,沒有法子改過,為什麼?不知道善惡,總以為自己:我善多,惡念不多。你沒有記錄,你有記錄就不一樣了。既然是有惡業,必定墮三途。所以說那些是邪宗,實實在在有道理。第二首偈是講理法,佛教法寶中有教理行果。前面是講教學,這個地方講理論,佛法裡頭講的理論。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這是講佛教的理,從理上講法是平等的,哪有什麼頓與漸?『頓』就是指禪宗,『漸』就是指教下。實在講,法沒有頓漸。頓漸從哪裡來?頓漸從人來的。其實人也是平等的。人裡頭為什麼有分?人裡面就是迷悟不相同。有人迷得重的,他就悟得少;悟得深的,他就迷得輕。所以說一切眾生迷悟不相同。迷得重的人,他悟得就慢;迷得輕的人,他悟得就快,這樣才變成好像教也有頓漸了,這個現象是從這麼產生的。六祖所傳的是直截了當明心見性,這個必須要有很高的悟性,迷得很淺的人才能夠辦得到。所以說『愚人不可悉』,「愚人」就是迷得重的人,業障重的人沒有法子。換句話說,他的教學不接引這一類人,迷惑太重的人他沒法子,他是要接引上上乘人,那是他教化的對象。底下有三首偈是講行法。第三首是總說,第四首這是別說。我們先看第三首: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這是講修行法門裡面總綱領。『說』是講經說法,就是教學。教學的宗派很多,宗派就像一個學校的院系一樣,佛門裡很多很多;法門就好比課程,課程就更多了。就以經典來說,現在佛教的《大藏經》,從印度直接翻譯過來的三千多部,沒有翻過來的還是很多;如果加上歷代這些註疏,這些祖師大德們的註疏,現在有十幾萬卷。實在講,分量非常之大。這是教學。教學雖然是多,有萬般,理是一個。什麼理?都是誘導我們明心見性,這是一個理。『合理還歸一』,佛門常說殊途同歸,不管是哪個法門,到最後一定是教你明心見性。性在哪裡?性就在煩惱當中。所以他特別提醒我們,『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迷了就是煩惱,悟了就是自性、就是慧日。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教我們要覺而不迷,必須要知道煩惱是迷的相,智慧是覺悟的相,破迷開悟就是轉煩惱為菩提。第四首這是講生智慧:

  【邪來煩惱至。】

  煩惱現前,自己要覺悟,那就是邪來了,邪知邪見才會有煩惱。

  【正來煩惱除。】

  『正』就是正知正見,煩惱就消失了。可是一個真正修行人,應該用什麼態度?

  【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你心裡有個正法,固然是不錯,是能夠不生煩惱,但是你也不開智慧。你心裡面如果有正,心裡頭如果有佛法、有一切善法,心裡頭有一切善法,果報在三善道;心裡面有佛法,大概果報在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不能見性,為什麼?清淨心裡面沒有佛法。「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清淨心裡頭還有個佛,有個佛你的心就不清淨,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我們現在心裡頭要有佛,因為我們是很不清淨。到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佛才不要?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我們才不要,我們才能把境界再往上提升。現在我們一心一意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裡頭非有阿彌陀佛不可,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看了禪宗這些語錄、經典,看到這個,佛也不要,好了,你阿彌陀佛也不念了,那個麻煩就大了,這就把它那個意思錯解了,因為他講的話沒錯,他那是高境界。

  到法身大士,他就不能有佛,如果再有的話,他境界決定不能向上提升,就是他不能見性,你可以得定,不能見性。換句話說,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如果心裡頭真有佛,你阿彌陀佛念得再好,是事一心不亂,決定不能到理一心不亂。因為理一心不亂你還有個佛,與理不合,理裡頭沒有佛。可是你要曉得,你要到事一心不亂之後,才可以心裡頭沒有佛。沒有佛要不要念?要念。怎麼沒有佛也要念?那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有念不礙無念,無念不礙有念,那叫真的無。所以這個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那就錯了。無是什麼?沒有執著,沒有分別,雖然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分別這樁事情,也沒有執著這個事情,這才是般若,這個才是觀照。如果你什麼都不念,你又落在空無裡頭,就是又落在無想定裡面,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你看《楞嚴經》,這上面講大勢至菩薩,他是用念佛修楞嚴大定的。你看他老人家所講的,二六時中,「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念!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沒斷。淨是什麼?淨,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心裡頭真的沒有,口裡頭真念,這個才叫做真正的清淨,這個才叫真正的無念。跟六祖所講這個無念道理是一樣的,無念就是無分別、無執著,決定還是在念,這個才叫做無念。所以講『邪正俱不用』,為什麼?「邪正」是二邊、是相對的,相對的與性不相應,真如本性不是相對的。所以凡是相對的,都要把它捨掉,你這個心才到真正的清淨。『清淨至無餘』,就是到最極清淨,最極清淨也就叫做大涅槃。所以,「清淨至無餘」,也就是證得大涅槃的境界。再看底下一首,第五首講自覺: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這個好,這首偈子說得非常之好。『菩提』就是大覺,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就有覺性,由此可知,菩提不是修來的,是你自己本來有的。本有的大菩提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因為我們在一切境界當中起心動念,所以把本來具有的覺性失掉了。所以第二句跟我們說,『起心即是妄』,妄是在這個地方。雖然是有妄,我們這個真的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真跟妄是同時的。『淨心』是真的,譬如我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誠敬心哪個人沒有?誠敬心就是真如本性,就是佛性。我們在別人面前起了貢高我慢,這是妄心。妄心起來了,我們誠敬心有沒有?誠敬心當然有,誠敬是本來有的,妄心是本來無的,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本來無的,一定可以斷得掉,可以去掉,本來有的,決定可以現前。「淨心」是真如本性,在哪裡?就在煩惱裡面,就在妄心裡面,真妄和合,我們要明瞭、要曉得哪是真哪是妄。

  只要你正就行了,正就沒有三障。『正』是正心,正心就是菩提心,我們常說發菩提心,只要你一發菩提心就沒有三障。『三障』就是講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障」是什麼意思?就是障礙了菩提涅槃,障礙了明心見性,這有三類的障礙。只要你能夠正心,這三障就沒有。這個正心,菩提心裡面所說的至誠心,這是正的本體;深心、大悲心是正心的作用,有體、有用。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是體,正心就是作用、就是起用,用在我們生活上,用在我們社會上,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跟佛法所講的是一個道理。佛法講的直心就是至誠心,就是誠意;講的深心就是清淨心。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慈悲,這就是正。自己清淨,對人慈悲,你三障就能夠消除。所以這一首是教我們自覺,自覺的祕訣就是要正心。再看底下有三首,六、七、八這三首,都是講覺他。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這講『修道』,「修道」就是修明心見性。『一切盡不妨』,這個「一切」就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沒有障礙,甚至於修其他的宗教也不妨礙。我們在《華嚴經》裡面就看到幾個,像勝熱婆羅門,他不是佛教徒,他是婆羅門教;遍行外道那更不是佛教,我們看到五個不是佛教的,就是其他宗教的宗教徒,不妨礙,一樣可以學佛,一樣可以明心見性。所以它與宗教不相妨礙,不管信仰什麼宗教,都可以修學這個法門,所以說一切盡不妨。可是要緊的在哪裡?要『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為什麼?修行就是改過,我們行為當中有過失,把它改正過來、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如果你自己連過失都見不到,試問問你修什麼,你怎麼個修法?你沒有辦法修正。你要想修正你的行為,首先你要知道行為的過失,哪些地方是不對、錯的,你能把它改過來。天天改,不貳過,這就是菩薩道。所以這兩句話非常重要。第七首說: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色類』是指一切眾生之類,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我們今天,現在世間人他曉得了,地球上要講求生態平衡,這就是此地講的「色類自有道」。你要是把生態當中某一種東西把它消滅掉,它會影響別的,它就不平衡,整個大自然它就失去了平衡,這是錯誤的。佛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有無量法門?原因就在此地,要這個法門能適合你,你就用這個方法,不必跟著別人去學,用不著。門門都能見性,門門都能證果,這就對了,這是佛法的好處!它能夠說出種種法門,適合男女老少,適合各行各業,甚至於適合各種不同的宗教,絕對不反對你的宗教,你還是學你的宗教,一樣能成就。

  再跟諸位說,西藏尼泊爾的密宗就是有他們原來的宗教,他們信神,他們有信婆羅門教,有信印度教,他們也學佛,學佛還拜他的神。所以我們往往看到,他們密宗裡頭有很多奇奇怪怪、神祕的,就是他是帶著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就是印度古老的那些神教的色彩在裡面。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他在那個環境裡,佛就教他那個方法來學佛,他學起來很順利。所以他用不著學中國的,中國人也用不著學他的,為什麼?每一個國家民族文化背景不相同,意識形態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而佛法統統能適應,好處它就在此地。所以一定要記住,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彼此不相妨礙,也不會彼此生煩惱,不會的。『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道本不離人,道是要向自己心中去求,不要到外頭去找,外頭找不到的。再看底下一首,還是屬於這個性質一類的。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末後這兩句,把真道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要是「離道別覓道」,那個道就是你自己的清淨心,你要離開自己的清淨信心,到處去求道,你一生也不會見道。這個樣子,你勞勞碌碌的奔波一生,到後來你就後悔,沒有不後悔的。『欲得見真道』,你要想見到真道,諸佛所證的真道,諸佛所傳的真道是什麼?你的『行正』就是道,你心正,你的行正,這就是佛道。諸佛菩薩個個心正、行正,我自己心也正、行也正,這就是道,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所見、所行、所證,無二無別。所以六祖他這一段無相頌,十五首六十句,可以說把整個佛法的精髓說盡了,就是這一部《壇經》前前後後所說的,總不出這六十句的範圍。前面跟諸位說過《壇經》是大乘佛法的精華,這六十句是《壇經》的精髓,也可以說這六十句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精要處,所以他老人家教我們記住,教我們依教奉行,很有道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