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壇經講記  (第五集)  1981  台灣中廣  檔名:09-004-0005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言: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能曰: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能聞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過了兩天,一位童子從碓房經過,口裡唱誦著神秀的偈頌:「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說:「我一聽,就曉得這首偈沒有見得本性。雖然我來黃梅八個多月,未曾蒙和尚指導教授,但卻早已明白佛法大意。」於是就問童子:「你誦的是什麼偈?」童子說:「你這獦獠不曉得,五祖說世人生死事大,要想傳付衣法,所以命徒眾、門人作偈呈大師看,如果悟得大意,就傳衣法為第六代祖師。神秀上座在南廊牆壁上寫了這首無相偈,五祖叫大眾都誦持此偈,說依此偈修,可免墮惡道。」惠能說:「我也要誦持此偈,結來生法緣,同生佛地。上人!我來到此處,破柴踏碓有八個多月,從來沒有到過法堂,希望上人能引導我到堂前偈頌處去禮拜。」童子就引導惠能到堂前廊下,惠能說:「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我讀誦一遍。」這時,有一位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他就高聲朗誦。惠能聽了以後,就對張別駕說:「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別駕代為書寫。」張別駕說:「獦獠,你也會作偈,這真是一件希有的事。」惠能對張別駕說:「要想修學無上菩提,不得輕視初學。下下人也會有上上智慧,而上上人也會有沒意智的時候(沒意智的意思是智慧埋沒而不能現前)。如果隨便輕視人,就會有無量無邊的罪過。」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云:「過去世有威音王如來,在佛的像法時期,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同一個時期,有一位菩薩比丘,他見到出家或者在家的男女四眾,都一律禮拜讚歎說: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都應當作佛。菩薩這麼做,甚至於被人笑罵侮辱,他也不在乎,我行我素,於是人們都稱他作:常不輕菩薩。」由童子也稱他「獦獠」一詞就可以想到,六祖在黃梅八個月被人輕視。這正是孟子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祖於此期間乃是真參實學,他稱呼童子為「上人」,是常不輕菩薩無異。能受眾人輕賤而無改其平等慈悲清淨心,正是實踐受持《金剛般若》,消業障、證菩提的身教示範。由此可見佛祖真慈,教化善巧,止於至善。看經,須於此等文句中體會,才確知三寶恩重。

  【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云:亦未見性。眾人疑息。】

  張別駕說:「你只要把偈子念出來,我替你寫上。你如果得法,必須先度我,別忘了我這幾句話。」惠能的偈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張別駕將偈寫好以後,五祖門下弟子們都覺得十分驚奇,無不讚歎!驚訝的互相傳說著:「真奇怪,不能以相貌來看人!怎麼沒有多久,確使他成就肉身菩薩?」五祖看到大眾這樣大驚小怪,恐怕有人傷害惠能,於是用鞋子擦掉這首偈,說:「也沒有見性。」眾人的疑怪才平息。

  我們談談六祖這首偈頌。其實,六祖何嘗作偈?只不過是將神秀的偈子改正過來而已,替神秀指出一條出路,為末後開示「法門對示」一章的章本;也是六祖一生應機開導眾生,無所說、說無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章本。《金剛經》云:「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無所說」,也正是此意。如果要問:「六祖此時究竟有沒有見性?」此事前面我們已經談過,何況下一段還有經文明證,可知五祖所說「亦未見性」用意之所在。

  六祖偈中「本來無一物」一句,也就成了而後開東山法門接上上根人的頓教宗旨;這一句的確是大乘了義圓頓教的總綱領。佛法於「本來無一物」上,建立四諦、菩提、般若、六度諸法,是四諦、菩提等諸法「本來無一物」也,於是諸法中執取便錯了。世間法又何嘗不是於本來無一物上,建立生死流轉、六道輪迴、一切因果,是生死六道等法「本來無一物」也。悟本來無一物,就叫做佛菩薩;迷本來無一物,就叫做凡夫。其實,佛菩薩和凡夫也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哪裡還有什麼叫佛、叫菩薩、叫眾生的!本來無一物究竟是什麼樣子?人生宇宙的體、相、作用的真實相,就是所謂諸法實相,「本來無一物」。怎麼證得?佛教人不住塵境而生的清淨心便是。下面一段經文,說明五祖傳法、六祖得法的經過情形。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即問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第二天,五祖不讓別人見到,一個人潛到碓房來,看見惠能腰上綁著石頭正在舂米。五祖說:「求道的人,為法忘軀,應當是這樣的。」隨即問道:「米熟了沒有?」惠能答道:「米早已熟,只欠一篩。」這一番問對原是一個謎,意在言外。五祖是問他:見性了沒有,覺悟了沒有?惠能答說:「早就見性,覺了、悟了,只欠和尚為作印證而已。」於是,五祖以手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惠能當下就領會五祖的意思,於夜晚三更時進入五祖的方丈室。五祖用袈裟遮圍著窗戶,不讓別人看見,為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於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真理。

  六祖《金剛經註》云:眾生的心本無所住,因外境與根身相接觸,於是隨境生心動念。而不知根身觸境是本來空,誤以為世間諸法是實境,便於境界上住心;起分別、生執著、牽腸掛肚,就是住心的相,就像「猿猴捉月,病眼見花」一樣。應當明瞭,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如果悟明真性,心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就是真智慧,決定不起煩惱。譬如虛空,無有罣礙。心有所住,就是妄念,六塵競起,像浮雲似的飄盪不定。《維摩經》云:「欲得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離卻有無一切諸法,此心如日月臨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時,一念不生,覺性現前,就是行諸佛行,如同諸佛,無所不覺,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此時破無始之迷妄,開真實之知見,大徹大悟,徹見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故能息心達本源。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於是他向五祖說:「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清淨,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沒有想到自性本來具足一切,沒有想到自性本無動搖,沒有想到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才是惠能大師向五祖陳述悟後的見解,可見前面請張別駕所寫的,確實是改正神秀之作。六祖此處所陳,與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開示阿難尊者「十番顯見」之經義、旨趣全同。佛陀指示阿難:「見性是見真心,就是自性。此性本來不動、本來不滅,不失、無還、不雜、無礙、不分、超情識、離妄見。」又云:「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又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經上又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這幾句經文,皆可作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及「何期」五句入佛知見的印證。

  【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五祖聽了惠能所說,知道他已經悟見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流通本經文在「祖知悟本性」下,有「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二十一個字曹溪原本沒有。「丈夫」,就是佛陀十種通號之一的「調御丈夫」,佛能善調善御一切眾生。六道之中,諸天及人無不以佛為師,故又稱「天人師」。黃檗禪師說: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學道人祇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之人要想成佛,一切佛法總不可用心意識來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為的是對治八萬四千煩惱,只是教化接引的方便門徑。其實,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息即是法,放下即是法;知道離,知道息,知道放下,就是佛。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心法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惠能大師三更接受五祖傳法,寺內大眾皆不知。五祖傳授他頓教心法及衣缽二物,對能大師說:「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五祖這四句話實在是語重心長,自度度他成敗關鍵就在能不能善自護念。何謂頓教?《修心訣》云:「頓悟者,凡夫迷時,四大為身,妄想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靈知是真佛。更向心外覓佛,勞苦參學,萬里尋師。忽被善知識,指點入路,一念迴光,見自本性。而此性地,原無煩惱。無漏智慧,本來具足,與十方三世諸佛分毫不差。故云頓悟也。」到底要如何護念、流布?五祖又為能大師說偈:

  【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一句,一切有情眾生來此種下成佛的種子。第二句,由因地菩提種子,佛果還從此而生。後兩句是離相,與《金剛經》所說的「即非、是名」同屬一類的格式。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雙照雙遮,遮照不二。《楞嚴經》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就是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不礙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也。此偈前兩句是有為,後兩句是無為;前兩句是慈悲普度,後兩句是清淨平等。正如佛在般若會上教須菩提:「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正是無住生心的樣子,是我們應當記取修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