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二十一集)  1982/10  檔名:09-003-0021

  《六祖壇經》第十九講。

  經文第三十二頁,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個字。

  【但聽依法修行。】

  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在這一章裡面,看到的三十六對所謂天然佛法,這裡面的意思有相當的深度,到後面我們再來詳細的討論。今天,我們現在接著看經文。前面大師告訴我們,如果外面著相,就是著相求法、著相求一心,或者是著相修明心見性,乃至於著相去建道場度眾生,祖師告訴我們,「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這在禪宗裡面說;要是在淨土裡面講,那是累劫都沒有辦法得一心往生西方世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下面,大師非常之慈悲,給我們開導說,『但聽依法修行』,這「依法」兩個字很要緊,依法就是如法,依據佛法的理論與方法來修行。「行」,當然最重要的是心行,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所謂心行就是起心動念,修是修正。這個起心動念,我前天在高雄講演,有一位同修在講席當中提出一個問題,他問修淨圓覺心要從什麼地方下手?還有一點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說的「反聞聞自性」應當如何的修法?這些問題都是說到實際上修行的問題。我們在本經裡面,六祖大師在「傳香懺悔章」裡面,將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完全揭示給我們,我們在講座裡面也講得很清楚。在此地我再一次重複的提一提什麼叫「依法修行」。

  「傳香章」裡面一共是有五段的意思。第一段是要我們建立自信心,這是非常之重要。具足信心之後,先要做修行的準備工作,那就是懺除業障,這是做預備工作。我們在《圓覺經》裡面看到修行的方法,那就是二十五輪。二十五輪裡頭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斷煩惱,跟六祖大師揭示我們的懺除業障完全是同樣一個意思。業障懺除之後,要發願。發願得發自性四弘誓願,這個詳細的都不必說了,前面都曾經講過。有願才能夠導行,我們修行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了。真正修行,那就是所謂的怎樣反聞聞自性,怎麼個反法?如何返妄歸真?這就講到三皈依了。這個問題,我在講席裡頭常常勸勉大眾,佛法是要真實的去修,不是在口頭上做功夫,也不是在文字、知見上用功夫,那就是都走錯了方向。所謂反聞,反是回來,聞是講的耳根的聞性。經裡面,像《楞嚴經》,前面則是用眼根來做代表,眼根那就是講的見性,旋見。

  我們在三皈依裡講皈依,皈就是回來,依是依靠,回來就是旋復的意思,就是返的意思,返回頭來的意思。從什麼地方回來?在以往,我們都迷在六塵境界裡面,迷而不覺,現在我們從迷這一面再回來,這一回來就覺了,就不迷了。皈依佛就是皈依覺,就是從迷回到覺悟,這叫皈依佛,就是從迷反過頭來依靠悟。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我們從往昔邪知邪見裡面回來,回來之後皈依正知正見。僧是清淨的意思,從前我們是為五欲六塵所染污,現在我們從染污那個地方回過頭來,皈依為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修行的法門,佛門裡頭常講有八萬四千之多,但是這一個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的根本法門。所以說「但聽依法修行」,六祖大師給我們開導的也是開導我們根本法門。如果說根本都沒有做好了,其餘的是一迷到底,這一點希望大家要特別的注意。這就好像蓋房子一樣,這是打地基,如果你地基沒有,地基不堅固,你這上面完全蓋不成。修行也是如此,三皈依的根本法而不能夠修學,沒有成就,你所有的修為都叫做盲修瞎練。

  這個三皈,我又重複說一遍,你是不是反迷皈依覺了,是不是反邪皈依正了,是不是反染皈依淨了?我們早晨在佛菩薩面前念三皈依文,是提醒我們,我們今天一天起心動念,待人接物,處理一些事情,是不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有沒有做到?這叫真修行,這叫真正用功夫。晚課在佛菩薩面前念三皈依是反省,我們今天這一天是不是都做到了?這在修行法門裡面是根本法,五乘佛法統統不例外。換句話說,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不能夠離開三皈依,離開了三皈依就不是修行了,這不是佛門裡面的修行,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我們今天在此地又聽到六祖大師告訴我們,要依法修行。

  【又莫百物不思。】

  『莫』就是不可,不能夠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個不可以。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就變成無想定。無想定,諸位要曉得,雖然得禪定了,這個禪定是屬於四禪八定之一,是世間禪定,什麼都不想了,他的果報在無想天。這個境界裡面,跟諸位說,是增長無明。佛法是要破無明、斷煩惱、開智慧,這是佛法的修學。我們雖然是煩惱不起現行了,但是不能長智慧,永遠封閉在無明的範圍之內,這是錯誤的。所以說又不可以『百物不思』,「百物不思」就是什麼都不想,這個是錯誤的。為什麼?底下說明了。

  【而於道性窒礙。】

  這就是我剛才講的,封閉在無明的範圍之內。『道性』,「道」是菩提大道,「性」是法性、是佛性,是一切萬法的本性。本性活活潑潑,哪裡會有『窒礙』?「窒礙」就是障礙,唯有在無明範圍之內,這才發生這個障礙。

  【若聽說不修。】

  『聽說』是你聽聞佛法,譬如諸位在此地聽了這麼久的《壇經》,我們再一次這個《壇經》就圓滿了,這是你聽法。可是你聽了怎麼樣?聽了你沒有修,你對於這裡面的意思還是不明白,沒有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

  【令人反生邪念。】

  聽說不修,你這種知見,這是古人所謂是記問之學,我聽說佛法講的哪些道理,你是聽得來的,你在這書本上看得來的,你沒有去修。沒有去修,你所聽來的、你所看來的都是『邪念』。為什麼說是「邪念」?因為你還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你想想看,是不是邪念?這是我們要從根本上去著眼。我們細細想想,果然不錯,我們並沒有破迷開悟,並沒有反邪歸正,並沒有反染為淨。那你看看前面,「百物不思」,增長無明;「聽說不修」,增長邪見,這個地方「反生邪念」就是增長邪見。祖師實在是慈悲之極。我平常在講席裡頭常常提醒大家,佛法實實在在像開經偈所說,百千萬劫難遭遇,一旦要遇到了,我們就應當要發心、要留意,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願解如來真實義不是我們想一想就能夠得到的,也不是說我們多多的看經、多多的聽經就能夠得到的,不是的,一定要依法修行。依法修行你才能夠親證到這個境界,這就是解佛的真實義,這個才是悟道、證道。

  【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

  此地跟我們講布施,菩薩法裡面,雖然我們講六度,或者講十度,特別是在初學的這一個階段,六波羅蜜裡面,布施非常重要,忍辱非常重要。你們諸位去看《金剛經》,佛在《金剛經》裡面就特別強調這兩種的修行法。這個法布施,諸位要曉得,前面跟大家講的依法修行就是法布施。那也許大家會懷疑,我依法修行,修的是我自己,那怎麼叫布施?首先你要明瞭,你自己一個人也叫眾生。何以故?這個眾生的本意,前面跟諸位說過,是眾緣和合而現的妄相。我們的身相是四大和合所現的,我們的心相是受想行識四蘊和合而現的;換句話說,我們眼前這個身心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幻相。因此你依法修行就是度自性眾生,這是度眾生,你依法修行就是法布施。這一點做到了,然後我們再把佛法的理論、修行的方法、佛菩薩的教學將它推廣,令一切眾生個個都有聞法的機緣,人人都有在這一生也能夠依法修行證果。這種功德,像一切大乘經裡面所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因為這個功德是稱性的功德。可是在修學的時候,無論是自修、無論是利他,都要注意到無住,正如同《金剛經》裡面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此地「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

  【汝等若悟。】

  祖師說,你們大家如果是悟了,覺悟了。

  【依此說。】

  依照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所講的這些方法。

  【依此用。】

  把這些理論方法運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

  【依此行。】

  『行』就是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業的行為,這個就是『依此行』。

  【依此作。】

  『作』是起作用,自行化他。都不離開這些道理、這些方法。

  【即不失本宗。】

  這個『本宗』,狹義的來說,就是指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這一宗是有師承,而且師承記載得清清楚楚,是由釋迦牟尼佛傳給大迦葉,由迦葉尊者一代一代二十八傳到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成為我們中國第一代祖師,六傳是惠能大師。可見得這個師承清清楚楚。這就是「不失本宗」,是釋迦牟尼佛這種教學一脈相承。這幾句話的開示對我們,特別是對我們初學人來講,非常之重要,老修當然也非常重要。諸位要曉得,如果我們初學的人一入佛門就能夠覺悟這些道理,就覺悟這種方法,能夠依照這個道理方法來修行,那我可以說你是多生多劫修得的了不起的善根。為什麼?因為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這是真正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也真正像開經偈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一旦遇到了,自己要好好的珍惜,要珍重、要努力,因為你這一生決定有了不起的成就。下面這是講教學。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這個教學是教相當有程度的人。

  【若有人問汝義。】

  這個『義』就是佛法的大義,或者問你宇宙人生的道理。

  【問有將無對。】

  他要『問有』,你就答覆『無』。

  【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

  你看看,這個對答完全從問的這個人他所提出問題的反面來答覆他。這種答覆,給諸位說,答覆即是無答覆。他的用意在哪裡?就是底下這兩句話:

  【二道相因。生中道義。】

  目的在此地。換句話說,不是答覆他的問題。為什麼不答覆問題?因為根本沒有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這是迷惑。他迷在什麼地方用不著去解釋,要緊的怎麼樣?要緊是把那個迷給他點破,這是要緊的,真正是破迷開悟。禪家這些方法都是諸佛世尊破一切眾生迷惑顛倒的手法,這個法子妙極了。所以我們世間人好像看到這些問題,那真是一笑置之,這個就是所謂是「下士聞道,哈哈大笑,不笑不成為道也」,他不曉得這個用意之所在。用意不是答覆問題,是破人迷關的。

  什麼叫『二道相因,生中道義』?這一點我們要回頭來看看《般若經》裡面。諸位要曉得,佛講《般若經》時間是最長久,講了二十二年。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這個世間,雖然世壽是八十歲,這個八十歲要照現在我們來計算,實足年齡是七十九歲,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他老人家講《般若經》所佔的時間是二十二年,幾乎佔了一半。由此可知,《般若經》在整個佛法上是最重要的一個部門。在《大智度論》裡面,這個《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註解,《大論》在四十三卷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說,「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它是相對的,離二邊就是中道。實際上中道有沒有?中道沒有。二邊都離了,我們就叫它做中道。如果你要執著有個中道,那就錯了。諸位要是懂得這一點的意思,這個中道就是般若波羅蜜。

  我們拿前面這幾句話來說,有是一邊,無是一邊,他來問有,你答覆無,用無來除掉他的有,他執著有。譬如人家來問,是不是有佛?你就可以答覆他無佛;如果那個人說,是不是無佛?你答覆他有佛。因為問的人他有執著的病,執著就是病,你用這個反面的話無非是破他的執著而已。可是這個執著破了之後,譬如他執著有,祖師說無來答覆他,無破了有執,破了有執之後,這個無也不能夠執著。現在一些人讀誦經論始終沒有辦法破執著,他的病在哪裡?譬如原先執著有,佛說無,於是他有不執著了,有不執著反過來執著無。實際上這些情形我們在「參請機緣」這一章裡面都見到過。

  以《涅槃經》為例子,一般人執著沒有佛性,所以佛說佛性是常。佛說有佛性是破一般人執著他無佛性來講的。可是學佛的人學了《涅槃經》之後,他又執著有佛性,佛性是真、是常。你有真常這個執著,錯了。而六祖大師說佛性無常。我們表面上看起來,六祖所說的跟佛所說的完全相違背。但是六祖與佛是一個意思,異曲而同工,佛說這個話意思在破眾生執著,六祖所說的也是在破眾生執著,這是前面我們已經給諸位講過了。這個就是「二道相因,生中道義」,著重在生,你要是能生中道,這個生就是開悟。換句話說,祖師這些言說都是誘導我們開悟的,不是給我們解答問題的,不是我們問一樁事情,他詳詳細細給我們講解,給我們答覆這個問題,不是。因為那些問題可以說都是雞毛蒜皮,都不是要緊的事,要緊的事情是叫你開悟。「二道相因」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會的人就在這個方法當中恍然大悟。這個就是此地講的「生中道義」。所以我們開悟太重要了。底下說:

  【汝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這個『理』就是叫他開悟的這個道理,叫他開悟的這個辦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底下,祖師是怕我們不會,所以再舉例給我們說。

  【設有人問。】

  『設』是假設,假設有一個人來問你。

  【何名為暗。】

  什麼叫『暗』?那你就可以答覆他:

  【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

  明暗是兩面,互為因緣,明沒有了,這就是黑暗,所以以明才顯出有個暗,以暗才顯出一個明。那我們想想,沒有白天哪有晚上?沒有晚上哪有白天?可見得白天跟晚上就是明暗互顯的。

  【來去相因。成中道義。】

  這是祖師在此地舉出這一個例子來說明。

  【餘問悉皆如此。】

  凡是有人來問,不管問什麼問題,你要是對答的話都可以援用這種方法,援用這一個例子。

  【汝等於後傳法。】

  這是大師講的,你們以後做別人的老師,傳授法門的時候。

  【依此迭相教授。】

  你就可以依照這個例子、依照這個方法代代的去相傳。

  【勿失宗旨。】

  這樣就可以不失去禪宗的『宗旨』,也不失去釋迦牟尼佛傳法的「宗旨」;換句話說,就是不失去教人開悟的宗旨。這種方法,特別是在禪宗,我們在中國禪宗語錄裡頭看得太多太多了,禪宗接引學人,這說法的方式確實不離開這一個原則。我們在語錄裡頭所見到的,可以說是與六祖的教誡,與《般若經》裡面所講的方式,真正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巧妙之極了。你看接引學人這個一問一答,實在是很巧妙,這裡面句句都是喚醒我們迷夢,處處都是在那裡解開我們的迷關。

  這一段的意思,丁福保居士在《壇經》註解裡面,《箋經雜記》裡頭,有一段話說,這個地方我們沒辦法把它全部錄下來,只能夠說摘要的錄出來,給諸位做個參考。「禪家所有語言,皆是機鋒相對」,這一點很重要,「因病與藥」,使參問者捨去執著的見解,「直入中道而已」。這幾句話可以說是做「法門對示」這一章的解答。「故圭峰禪師」,這是唐朝宗密大師,他也可以說是六祖的學生,宗密禪師說,「性不易悟」,這就是講明心見性不容易。什麼緣故不容易?「多由執相」,執就是執著,相就是法相,不是執著我相,就是執著法相,所以你沒有辦法開悟,沒有辦法明心見性。「故欲顯性」,這個顯性就是見性,在念佛人來講就是一心不亂,所謂是理一心不亂,就是一心不亂。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先須破執」,首先必須要破除執著。

  所謂破執著者,我們試以《金剛經》來做一個證明。經裡面說,「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又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又曰,「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後面還有,又曰,「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又曰,「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像這些句子太多太多了,不及備錄,這是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的。《金剛經》大家很熟悉的一部經典,《般若經》裡面像這樣的句子那更多更多了。錄這一點點,我們在這裡就可以見到,「談般若者,隨說隨掃,以破人之執著之相也」,用意在此地。所以它不是答覆問題,這三十六對不是答覆問題,是教人開悟。

  「後世之談禪者,其法皆出於般若部」,就是六祖所講的也是從般若部裡頭出來的,「所以問者曰是,則答曰非;問者曰非,則答曰是;問者曰有,則答曰無;問者曰無,則答曰有。且即毀即讚,即讚即毀,即立即破,即破即立,即言語非言語,非言語即言語。一時權宜相當,故有與甲相宜者,未必與乙相宜,隨機說法,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故六祖為志道曰,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這個意思的確是有相當的深度,我們要明瞭,這個才是真正明瞭「法門對示」裡頭所說的真實義,不至於小看了這一段的開示。同時丁福保居士他也曾經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所以《壇經》是要給具有深厚善根的人,才能看、才能夠講。為什麼原因?最怕的是隨語生執,那個麻煩就大了。因為這類的經典是要教你隨語生解,隨語破執,如果我們不但不能夠破執,而且還增長執著,所謂是增長無明、增長邪見,那就錯了。

  我記得我學佛的時候,可以說我接觸到佛經,第一本就是《六祖壇經》。是一個很偶然的機緣,我在我一個朋友家裡做客,他家裡書不少,我在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經,就是《六祖壇經》丁福保的《箋註》。我用了三天的時間把這部書念完了,念完之後我非常的歡喜,這是我讀佛經的第一部。可是我跟老師去學習的時候,老師曾經問我,你以前看過什麼書,看過什麼佛經?我就告訴他,我看過《六祖壇經》,看過丁福保的《箋註》。老師對我是很不以為然,不是一個老師不以為然,幾個老師都不以為然。為什麼?那是我的初學,換句話說,初學是很容易,我們俗話講的「先入為主」,一開頭就是要先求破執著,這是上根利智的人才辦得到,中下根性的人都辦不到。因此古德常常講,《般若經》不是隨隨便便與初機人可以能夠說的。像這樣的意思,江味農居士好像在《金剛經講義》裡頭也曾經說過,不是隨便可以能夠開示的。

  我們曉得這個意思了,諸位畢竟是善根深厚之人,曉得在一切境界裡頭,我們要捨去執著。我們這個道理真正明白之後,如果要勘驗自己的功夫,這個事情也不難。過去生中的事情我們不曉得,可是這一生當中的事情你應當記得。我們小時候的事情忘掉了,記不得了,不要緊,你這一、二年的事情大概不會忘掉!我們認真的去反省反省、去檢點檢點,我們在這二、三年當中,我們待人、我們處世,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的分別執著、我們的妄想是一天比一天多,還是一天比一天少?假如一天比一天多,這就是迷,那就是什麼?增長無明、增長邪見。如果是一年比一年少,一天比一天少,那你就是無明轉變為覺悟了,邪念轉變為正思惟了,染污轉變為清淨了。這是非常好的境界,證明你確實在菩薩道上,不但在菩薩道上,而且你還不斷的在精進,那就是六祖此地說的「不失宗旨」。如其不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天比一天迷得深,一天比一天執著得厲害,那我們這個修行就是盲修瞎練,我們把宗旨完全喪失掉了。這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到的。這一章我們就介紹到此地,再看最後一章。

  【付囑流通第十】

  這是最後一章。這一章裡面我們將經文分為八個小段,這八個小段的題目我在此地列出來,希望諸位要記住,講到的時候我會提到。第一段是說六祖大師「預知時至」,就是他要走了,他什麼時候走,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個小段是「偈示真假」,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第三段是法海問以後傳衣傳法的事情;第四段是「開示心要」;第五段是與大眾告別,這是在曹溪與大眾分別,回到新州;第六段是講佛法的師承,就是從七佛一直說到六祖大師本人,代代的相傳;第七段是「示寂別眾」,就是大師要圓寂了,與大眾告別;第八段是「最後遺教」,有幾句話的開示,這是大師最後的,等於說是遺囑一樣,一共有八段。請看經文: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七月。】

  這是把時間很詳實、很正確的記載下來。『太極』是唐朝睿宗的年號,『元年』是『壬子』年,在這一年當中曾經有三次改元,這也是在歷史上少見的。他在這一年的五月改元為延和,延是延平的延,和是和平的和,改元為延和。七月睿宗傳位給太子隆基,隆基就是唐明皇,唐明皇就是在這一年七月做皇帝的。他在八月的時候,他又改元,改作先天。所以說一年當中三次改元。這一年,「壬子」這一年,是公元七百一十二年,我們今年是公元一九八二年。六祖大師在這個時候是公元七百一十二年,七月,也就是正式唐明皇即位的這一個月份。

  【命門人。】

  『門人』是他的徒弟,是他的學生。

  【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命促工。】

  這就是派他的學生到『新州』,「新州」是他的故鄉,他出生的地方。他的舊宅,就是他從前的老家,前面我們曾經讀過,在「唐朝徵詔」我們已經讀過,皇帝那時候下命令,為了報答六祖大師的恩德,將他的老家改建為『國恩寺』。所以「國恩寺」就是他的老家,在那裡『建塔』。「建塔」是什麼意思?塔是藏身、藏骨灰的地方;換句話說,他要走了,所以預先建塔。不但派人去建塔,而且『促工』,「促工」就是督促這個工程,趕快把塔建好。所以我這個小題目定的「預知時至」,大師在第二年八月圓寂的,你看看,頭一年派人回去建塔;換句話說,他這個往生在一年前就曉得了,就做預備了。

  【次年夏末。】

  『次年』就是公元七百一十三年,第二年『夏末』秋初的時候,他是八月間往生的,七月間的時候塔建好了。

  【落成。】

  就是完工了,就是建好了。

  【七月一日。集徒眾曰。】

  這個『七月』是次年,就是七百一十三年,也就是開元元年,就是唐明皇做皇帝的第二年。「七月一日」他就集合他的這些弟子,集合他的學生,就宣布了。前面一年前去建塔沒有宣布,一個月之前宣布了。

  【吾至八月。欲離世間。】

  我到八月間我就要離開這個世間了。七月一日宣布的,一個月之前,這是公開宣布,我住在這個世間還有一個月。

  【汝等有疑。早須相問。】

  如果你們有疑問,要趁早提出來,來問我。

  【為汝破疑。】

  我來給你們解答。

  【令汝迷盡。】

  這是大師的願望,總希望把大家的疑問統統斷盡。

  【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我走了之後,恐怕以後再沒有人來教你們了。這是大師公開說明他要離開世間了。

  【法海等聞。】

  這是弟子們,『法海』在弟子當中也是上首弟子,這一部《六祖壇經》就是「法海」編輯的。大家聽了之後:

  【悉皆涕泣。】

  大家聽了之後心裡很難過,老師要走了,真是沒有想到,一個個都悲從心來,都悲傷了,有的竟然是流眼淚。

  【惟有神會。不動神情。亦無涕泣。】

  裡面沒有難過樣子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神會,他聽六祖大師宣布之後,如如不動,若無其事,像個平常人一樣。六祖禪師看到這個情形,就給大家說:

  【師曰。神會小師。】

  『小師』就是受戒還沒有滿十年,則稱之為「小師」。

  【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

  很難得,這是什麼?心地真正清淨了,得平等心了;換句話說,他證得了生無生的道理,這個生與無生在他看是一不是二,所以他能夠如如不動。這幾句話是對於神會大師的讚歎,他能夠得到這個意境,到『毀譽不動,哀樂不生』;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平常所謂八風吹不動,到這個境界了。

  【餘者不得。】

  其餘的你們都沒有得到這個境界。

  【數年在山。竟修何道。】

  這是六祖大師責備他們的話,你們在山上跟我這些年,連神會小師都不如,你們在山上這些年來修的是什麼,你們修的是什麼道?換句話說,毀譽、哀樂你們還動心。這個是讚歎神會,責備大眾。下面又說了,你們今天這個悲傷涕泣是:

  【汝今悲泣。為憂阿誰。】

  你為什麼人擔憂?

  【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

  你們是不是擔心我不曉得去處?這實在是多餘的,我曉得自己的去處。

  【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

  如果我要不曉得去處,我怎麼會預先告訴你們?明說出來是一個月,一個月以前,我預先告訴大家,實際上在動作上,一年前我就派人到新州去建塔。換句話說,如果是聰明伶俐漢,你就曉得一年前就預告大家了,通知人到新州去建塔,這個就是預告大家了。這是很明白的告訴大家自己知道去處。

  【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

  你們大家悲傷涕泣,是因為你們不曉得我的去處。

  【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

  如果你要曉得我的去處,你就不會悲泣了,像神會一樣,「毀譽不動,哀樂不生」,你就曉得了。六祖大師究竟到哪裡去?他老人家沒說,後人也不敢妄測。可是大師在此地也透了一點消息。

  【法性本無生滅去來。】

  這就是給我們透消息,這個消息透得太好了,為什麼?不但祖師如此,諸佛如來、諸菩薩眾無不如是,乃至於我們每一位同修,一切眾生,哪一個不如是?不是六祖一個人。六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曉得這樁事情,我們對這樁事情迷惑顛倒,不知道這樁事情。換句話說,生佛之間只是迷悟差別罷了,除了迷悟之外,從什麼地方有差別?諸佛如來『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我們的法性又何嘗有生滅去來?像這些道理,這些事實的真相,講席當中時時提醒。要緊的是我們要能夠從言下悟入,這個是很重要的事情。

  【汝等盡坐。吾與汝等一偈。】

  這個就是第二段,第二段就是用偈頌指示我們什麼叫真、什麼叫假。所以這首偈:

  【名曰真假動靜偈。】

  可見得這首偈子是因為大眾聽到老師要圓寂了、要入涅槃了,這個時候悲傷起來,六祖大師才說出這幾首偈頌。

  【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

  這個『誦』是背誦,你們好好的把這幾首偈念熟,念到能夠背誦,而且能夠說真正曉得偈頌的意思,跟我的意思就相同了。

  【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這個偈一共是有八首,這是第一首,第一首這就是說真假。『一切無有真』,是講一切萬法皆不是真實的,正是《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以見於真』,這句話說是不可以把一切萬法看作真實,這個「見」是見解。『若見於真者』,假如你要把一切萬法都認為是真實的。『是見盡非真』,你這個見解就錯誤了。再看第二首: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這一首從假來顯真。『若能自有真』,這是講你要是在自心,也就是自性,你要見了性,明心見性,這是真的。這個地方特別注意到「自有」,心性是自有,不是外來的。可是你要怎樣才能見到?要離假,離了假當處就是真。這首偈,我們要把這個理要給諸位說說,我們以《楞嚴經》經文來說明這個事實。《楞嚴經》裡面有一段很長的經文,「十番顯見」,說明見性是真實的。這個見性就是我們眼根的根性,叫見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這是講六根根性。六根根性是真的,不是虛妄的。說六根,那太煩了,所以在六根裡頭舉眼根當中的見性來說,佛是真費了力氣,很長的經文來給我們說明見性就是真性。因為它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也不靜,動靜二邊統統離掉了,不垢不淨,這是常住真心,這個東西是有的。

  假的是什麼?假的,諸位要是學過唯識,我們這個話就好講了。唯識裡面講識心,八識五十一心所,心心所皆有四分。八識五十一心所,心心所的體叫自證分;它的作用、相就叫做見分、相分,見分是它的作用,相分是它作用所產生的妄相,就是境界相。這個地方說明了「自有真」,就是我們自家本有之真性,以我們人身來說,我們本來就具有六根的根性,這個是真的。可是『離假即心真』,我們現在這個真的見性上帶了一層虛妄的妄見,這個妄見是什麼?就是心心所的見分,我們帶了這一層。見性上面附帶著心心所的見分,這個見分是妄見,這個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為帶著這一層妄見,所以你看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相都是虛妄的,所以佛才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對這種人說的。如果你要是把心心所裡面的妄見去掉,去掉之後,那就是你見性見外面的境界了,那就完全是真的了。見性所見的是真實的,因為見性本身是真實的,所以你見到外面境界也是真實的。到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說?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就不是虛妄了。

  我這樣說恐怕大家還是很難體會到,我們舉一個比喻說。譬如水,我們這個池溏裡面的水,水在極其清靜的時候,沒有風、沒有浪,這個水是平靜的,這個水起的作用就是有真見。外面景象映在水裡面,我們看水像一面鏡子一樣,對於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真見,所見到這是實相。心心所的見是什麼?心心所的見是無明風動之見。這個水一遇到風,風一起來,這個水起了波浪了,起了波浪之後,這個水還是起作用,照外面境界相,所照的是什麼?是支離破碎,而不是一個完整的相,這個相我們就叫它做虛妄相。由此可知,迷從哪裡生的?迷是依覺而生的;妄相是從哪裡生的?這個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相是從哪裡生的?虛妄相是從實相而生的。

  因此,你要問諸法實相是什麼樣子?諸法實相是一真法界裡面的體相用,那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大方廣。大是本性之體;方是本性之相,就是實相;廣就是本性的作用,不思議之德用。表現在《華嚴經》裡面,那就是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那就是講的諸法實相,那是講的一真法界。但是我們要是把五十三參這四十卷的經文展開一看,是什麼?神話小說。你為什麼看它會變成神話小說?因為你是用心意識裡面的那個妄見你去看經,用妄識去聞法,所以你看的這個相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相。

  如果你要是離假,這個離假就是離心意識,離心心所裡面的見分跟相分。那為什麼不離自證分?諸位要曉得,自證分就是本體,所以不需要離,自證分就是真性。所以要離的就是離心心所裡面的見相二分,這是假。「離假即心真」,你的真心就現出來了,你六根的根性這個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我們今天六根根性,也就是真心所起的作用,從來沒有間斷過的,為什麼?因為它是不生不滅法,它無生滅、它無來去、它無動搖。我們今天所以說是迷,就是在這個真的上面起了迷了,在自證分裡頭妄現見相二分,因此能見與所見都不實在,都變成了一個虛妄的。如果我們自心要不離假,就是你沒有能夠捨離心意識,沒有能夠離開心心所的見相兩分虛假,這『無真何處真』,能見與所見,一切萬法當中,你到哪個地方去找真實?

  我們再用一個比喻來說這個意思。譬如說我們好眼睛的人,看到外面一切色相,你見到真實的,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實實的。如果你戴上一副藍色的眼鏡,你看外面境界相就變成藍色的了;你要是戴上一副紅色的眼鏡,你看到外面境界相都變成紅色的了。這一切境界相變成紅的、變成藍的,這就叫妄相,這叫假相。是不是外頭那個假相真的變成藍的、變成紅的?不是。你要極力的把外面那個境界,那個藍色、紅色去掉,恢復它的本來,你們諸位想,能辦得到嗎?辦不到,那叫白費力氣。為什麼?原因不在那上面,原因在你這個眼鏡的鏡片。你把這個眼鏡拿掉,統統都恢復了!這個眼鏡是什麼?這個眼鏡就是虛妄的心心所裡頭的見分。去掉這個見分,一切妄境界都沒有了,就恢復到一真法界了。所以,我們如果離開了心意識,把心心所裡頭的見分去掉,再看《華嚴經》,看五十三參,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真法界,原來這是諸法實相,像經題裡面所講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也就是入一真法界。

  我們從這兩種比喻當中,諸位大概也勉強能夠體會到這一點的意思,說明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真假不二,真假一如。你會不會?你要不會,想一想,眼前這個境界、這個色相,和我們戴上一副藍眼鏡看的這個色相,再戴上一副紅眼鏡看的色相,色相是不是一樣、是不是一個?是一個。去掉眼鏡看的色相,我們叫真相、實相;戴上眼鏡看的這個色相,我們叫妄相。真相跟妄相是不是一個相?是一個相。一個是清淨心所看的,一個是迷惑顛倒心所看的。境界變了?沒有變。正如同我們戴上眼鏡看外面這個境界相,境界並沒有變藍,也沒有變紅,而是什麼?是你自己妄心在變藍、變紅,不是境界真變了。這就說之為真妄不二,真妄一如,所以說無妄亦無真。再看第三首。三、四首是講動靜,前面兩首講真假。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這一首它最主要的意思就是破坐禪的這個妄念。因為在當時,一提到修行,看靜、坐禪是當時所通行的方法,特別是接引初機人,北宗秀大師的教學就是用這個方法。六祖此地這個意思就是破他們的禪病。為什麼?看靜不是不好,坐禪不是不好,你要是執著一定這樣才叫修行,這樣才能明心見性,那你錯了。『有情即解動』,「有情」在此地是指修學大乘佛法的這些學人,他理解、知道什麼叫動、什麼叫不動,正如前面祖師在「教授坐禪」這一章所給我們說的開示。『無情即不動』,「不動」是什麼?不動的是「無情」。石頭不動,你給它放在那個地方,一千年、一萬年它都不動。如果我們要以為坐就是禪,坐就是修行,換句話說,你什麼樣的定功你也比不了石頭。要是坐在那裡不動就成佛的話,這些一切大石頭都早就成佛了。石頭為什麼不成佛?可見得成佛不是在那裡枯坐,那個辦法不行。

  但是坐,初學的人坐是什麼?是攝心。因為你這個心一天到晚向六塵攀緣,心往外面境界裡頭走,叫你坐下來,閉上眼睛,其目的是把這個妄心收回來而已,是這個意思,把妄心收回來。禪宗裡面所講的坐,這個不動是什麼?是心不動。這在前面跟諸位講過,六根涉境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做禪定,這叫做坐禪。可見得這個坐禪不是盤腿面壁那個是坐禪。一天到晚行住坐臥都叫做坐禪。六祖在黃梅,天天在那裡破柴,破柴是坐禪;天天在舂米,舂米是坐禪;十六年在獵人隊裡面,跟著獵人在外面到處打獵,是坐禪;乃至於以後在曹溪三十七年的教學,每一天升堂說法,是坐禪。正是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所以我們要懂這個意思。因此,你要是『修不動行』,這個「不動行」就是長坐不臥的意思,盤腿面壁,你要是修這個方法。『同無情不動』,那你跟石頭、跟木頭有什麼兩樣?你不管怎麼修,你都不如石頭、不如木頭。這是說明修行錯誤的執著。下面給我們講:

  【若覓真不動。】

  這個『真不動』就是六根涉境心裡頭有主宰,如如不動,不為境界所轉。

  【動上有不動。】

  這是真不動。可見得身是動,眼見色、耳聞聲,口裡頭有言語、身體有動作,可是心不動,這是真不動。這個心不動是什麼心?真心,就是我們六根的根性,不來不去,不但說不動,連靜也沒有。你讀讀《楞嚴經》看,你就曉得,這個叫真不動,從來沒有動過。悟的時候不動,迷的時候還是不動。迷的時候叫妄動,動的是妄心,心意識才動,你六根根性何嘗動了?所以覺悟的人捨識用根,就跟諸佛菩薩一樣,六根涉境,誰用事?六根的根性用事,於一切境了了分明,這是長智慧,智慧圓滿;如如不動,是定圓滿、福圓滿,這是自受用。這就叫做住在一真法界,自己住在一真法界,自己住在常寂光淨土。

  就自己一身就現凡聖同居土了。所以自受用是聖人境界,是常寂光淨土,是一真法界。我們要為眾生,他受用。他受用什麼?從自受用清淨心中,從一真法界裡頭,變現十法界,從清淨心裡面變現心意識,為他受用,這就是住在六凡法界了。你看看,就在此地一身之中現凡聖同居土,自住聖境,對他來說住的是凡夫境界,凡聖不二,凡聖是一如。聖境裡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別人不能得受用,這個受用只有自己得,別人得不到。要想他人得受用,必須從自己境界裡頭變現為別人的境界,跟別人一樣的境界,這個就叫做隨類化身。這一體三身,在本經裡面,就是《壇經》裡面,說得很清楚。這是我們要覺悟的,是我們要真正去修證的。所以這個真不動是這個意思。

  【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這兩句話是責備那些誤會盤腿面壁不動才叫做不動,這是誤會。那是什麼?那是『無情無佛種』,那是石頭、是木頭,他坐在那裡不動,他是「無情」之物,他也沒「佛種」。諸位要記住,這裡是「無佛種」,不是講無佛性,因為佛性在無情的分上叫做法性,它只是無佛種,不是沒有法性。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把經文看清楚,不要有誤會。下面第五首偈是說明真正的不動,也就是說明真實的作用。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真如用』就是自性起作用,這是真不動。真不動裡頭,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是真不動。這個句子我們在前面念過,文殊菩薩讚歎維摩居士的。善能分別諸法相,這個就是覺而不迷。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是真如本性,它是真不動。假如說我們今天這個心也不動了、身也不動了,但是我們對於外面一切法相不能分別、不能明瞭,那你就要覺悟了,你有定沒有慧。有定沒有慧是什麼?增長無明;有慧沒有定,是增長邪見。這都是病,是禪病,也是一切修行的大病。真正修行是有定有慧,他的相是智慧增長,定力加深,定功一天比一天深,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這個是菩薩修行相。智慧增長就是開悟,天天有悟處,這是智慧增長。定功的增長是什麼?是不為外境所動,譬如說六根涉境,六根對五欲六塵,不起貪心、不起瞋心,沒有貪瞋,這個就是定力。

  像前面講的神會小師,聽說六祖要圓寂了,快要走了,他不動心,他有定力。別人聽到之後,又哭又流眼淚,定功不如神會。所以說不為外境所動搖,這個是定;對於外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菩薩道要這樣的修法,這個就是「能善分別相」,這是智慧增長;「第一義不動」,這是定力的增深、加深。『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你看他不像無情的不動,而是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底下這三首都是講無諍。

  【報諸學道人。】

  這個『報』就是告訴,告訴你們這些學道的人。

  【努力須用意。】

  這個『用意』不是說用第六意識,這個「用意」就是用心的意思,你們要努力、你們要用心。

  【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大乘』法門是圓頓的法門,是圓滿、是頓悟,是叫你開悟的。這個法門決定不能夠執著『生死智』,這個「生死智」就是生死的見解。生死的見解就是二邊的見解,不可以有這個見解。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這是無諍的本意,所謂說是一切菩薩入於大眾,總是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我們談佛法,如果投機,就是『言下相應』,我們跟人討論佛法,彼此見解相同,志同道合,『即共論佛義』,我們可以共同來討論佛法。這個就所謂是志同道合,見解一致,可以討論。如果不相應的,見解不相同的,那這時候怎麼辦?不必跟他爭。為什麼?你真正通達佛法,佛法是無諍法門,他不懂,他迷惑顛倒,你怎麼跟他講,愈講他愈迷。這個時候不講,聽他講,他講了之後,合掌,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不跟他爭,不跟他辯論,為什麼?他時候沒到,時節因緣沒到,這個事情是愈辯愈複雜,愈辯愈辯不清楚。所以大的辯別是一句話不說,『合掌令歡喜』,這個方法妙極了。

  你看一般在意見不合的時候辯論,辯論到最後變成仇家,變成冤仇。變成冤仇怎麼樣?他有成見了。成見深了,到以後你沒有辦法度他。為什麼?一提到某人,他心裡恨就來了。不如怎麼樣?合掌令歡喜,一句話不說。到哪一天他自己覺悟了,「我錯了」,他還來找你,還來跟你請教,你一語可以把他點破,叫他大徹大悟。所以教學要觀機,機沒有成熟的時候,就是叫他生歡喜心,不跟他說法;機緣成熟的時候,一句話就把他點破了。這些例子我們在「參請機緣」裡面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所以我們入眾、我們待人,意見不合的,我們就是「合掌令歡喜」。希望大家記住這個原則,不要跟人爭論。因為那個人他堅固的執著,你愈爭,他執著得愈厲害。佛法就是破人執著而已,你要是把人家的執著加深,那你已經失去了慈悲。這個是接眾的原則。末後一首偈子:

  【此宗本無諍。】

  狹義的說是指禪宗,廣義的說是整個佛法,佛法是『無諍』之法,佛門是「無諍」之門。

  【諍即失道意。】

  「一念不生,諸法無諍」,這兩句話諸位想想,有念是妄念,無念是正念,一念不生是一個妄念也沒有,一切諸法哪有爭執?如果有爭執,我們自己就錯了。六祖大師說,「諍是勝負心」,你這個勝負的心你還沒捨棄掉。有勝負之心,「與道相違背」,為什麼?「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這四相就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換句話說,你心裡一有勝負,這四相就起來了。有了四相,《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不是菩薩,菩薩是什麼?是覺悟的人;換句話說,你不是覺悟的人,你就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何由,有什麼理由,你能夠得到三昧?三昧是正定。如果在念佛上就是一心,你要有勝負之心,還要有與人爭論,你念佛怎麼會到一心不亂?《華嚴經》上有兩句話說,「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

  可見得這個「諍」,大師在此地提出來,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要記住,在一切順境、逆境裡頭,特別是逆境,要記住修什麼?修無諍三昧。你看我們在《金剛經》裡面,看到須菩提尊者,世尊常常讚歎須菩提,須菩提自己也說,他得的是無諍三昧,所以佛常常讚歎他,他在人中最為第一。最為第一就是無諍之人,『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這是最後兩句。『執』是執著,『逆』是逆境,違逆自己意思。如果你要是執著,凡是違背自己意思的,不稱心、不如意的,你就起了爭執之心,就與人爭論,這是學佛修行人的大病。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道,如果我們看社會世間人,某人有沒有道德,你就看他在逆境裡頭他有沒有爭執。如果在逆境裡面,他有爭執,有強烈的爭執,在世間法裡面,那個道德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佛法裡面,這種人沒有定慧。為什麼?小小一點境界風就把他吹動了,他就迷惑顛倒了,他對於一切諸法這個善於分別失掉了。『自性入生死』,這個「自性」就是自性變為阿賴耶識,隨著六道去輪迴了。所以諸位要曉得,有爭,爭一定是瞋恨,瞋恨這種煩惱與地獄相應、與三途相應。墮落在三途,大多數的業因就是發生在瞋恚上。所以佛教給我們斷煩惱,特別指出來貪瞋痴三毒煩惱。三毒煩惱如果能夠消除了,一切爭論自然不生。六祖大師在此地提出這幾句話很有道理,因為在那個時候,這種鬥爭堅固的情形已經充斥在佛門裡面了,這是我們在前面都看到的。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

  大家都禮拜,聽了大師八首偈頌的開示。

  【並體師意。各各攝心。】

  大家都能夠體會到祖師的意思,每一個人都能夠攝心,不敢散亂。

  【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

  這個時候曉得老師在世間住世大概只有一個多月了,不會太久了,彼此也不敢爭論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這是一個小段。下面是「問傳衣法」,我們留在下一次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