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四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4

  《六祖壇經》第十二講。

  經文第二十頁,第四行,「僧法達」這個地方開始。現在給諸位介紹「參請機緣」裡面的第三位,法達禪師。

  【僧法達。洪州人。】

  洪州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

  【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這位禪師的確也是宿根非常的深厚。他是很小就出家了,七歲出家,在佛門裡面所謂的小沙彌,他的教育都是在寺院裡面受的。他與《法華經》很有緣分,『常誦法華經』,這個誦是背誦,《法華經》可見得是很熟了,特別是在童年的時代。

  【來禮祖師。頭不至地。】

  他參訪祖師,在我們這個記載裡面所看到的,大概年歲也不太大,是一位年輕人,到曹溪來參禮。見到老師我們都是行最敬禮,最敬禮是五體投地。他在禮拜的時候頭沒有叩到地上,這個在禮節裡面就有虧欠。六祖看到這個人這樣的傲慢,磕頭都不老實,都沒有依照規矩,所以六祖大師就呵斥他。

  【師訶曰。禮不投地。】

  你來禮拜,頭不著地,這個就表示自己沒有恭敬心,謙敬之心不具足。如果恭敬心要不具足,這種形式的禮拜是沒有意義的。

  【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

  你跟不禮拜又有什麼兩樣?祖師就說,你的心裡頭一定有個東西為你所仗勢的,就是你好像是值得驕傲的,所以你才有這種傲慢態度表現在外面。於是就問他:

  【蘊習何事耶。】

  你胸中蘊藏平時學習的是些什麼?這問他。法達禪師就說了:

  【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我們曉得,《法華經》在佛門裡面是一部大經,在整個佛經裡面,它的分量可以與《華嚴經》等量齊觀,號為經中之王。這個經不長,只有六萬多字,將近七萬字的樣子。如果說念得很熟的話,一天可以能夠念一遍。他念《法華經》是已經『及三千部』,「及」就是圓滿、到達了,已經到達三千部了。這是說了個整數,可能還超過一些。我們曉得,這樣一部大經要把它背熟也要一段時間,就是七、八歲的小孩要背這一部經,大概也得需要一、二年的時間,才能夠把這個經背熟。背熟之後是一天念一遍,對著經本念也可以,離開經本念也可以,離開經本念就是背誦。一天一遍,我們想像這三千遍就是三千日,一年三百六十日,十年是三千六百日。諸位你就能夠想到,他背誦《法華經》至少也有十年了。十年寒窗苦讀《法華》,他今天有這樣的成就,所以表現在外面有這種傲慢的態度。他這麼一說,六祖就開導他了,對他講,你現在才不過念三千遍。

  【師曰。汝若念至萬部。】

  你再去念,你要是念到一萬部。

  【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

  念一萬遍,換句話說,你再念個二十年,現在才不過念十年,再念二十年,真正通達《法華經》的大意,而不以為比別人要強;換句話說,在任何人面前沒有貢高我慢,沒有這個心,你就可以與我偕行了。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可以與我並肩把手同行,意思是說在同一個境界上。

  【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

  可惜你今天辜負你讀經的大事,你自己都不曉得你自己的過失,這是很可憐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經是教我們斷煩惱的,是教我們開智慧的。像法達念了十年《法華經》,不但煩惱沒有斷,而且天天在增長,這就是過失。增長貢高我慢,自視輕人,這就是大煩惱。祖師說了首偈子教他:

  【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禮貌,世出世間法都一樣的,《禮記》裡面給我們講禮的本義,是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可見得禮的精神是要自己卑下,要能夠尊重別人,這是禮的真正精神。不但過去我們中國、印度是如此,我們可以說走遍了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禮無不是尊敬他人的。尊敬他人,當然自己要謙下,要謙虛、要卑下,才能夠達到禮敬的目的。禮拜為什麼頭不著地?下面兩句是說,『有我罪即生』,這個「我」就是我執、我慢,特別著重的是我慢,你只要有貢高我慢,這個就是罪,這就是過失。『亡功福無比』,這個「亡功」是將自己所修學的功德不要常常執著在心裡。所以佛法著重在迴向,將自己所修的功德都迴向給眾生,自己一絲毫都不居功,這才是真正修無漏的福德。

  這兩句說明了法達恃誦《法華經》而慢人,就是仗著自己已經念了三千部《法華經》,這是非常殊勝的功德,他自己以功德自居,認為自己功德很大,所以就生起貢高我慢的心了。對別人起了傲慢,對六祖大師也不例外,縱然是禮拜,頭還不著地。這個慢是根本煩惱,所以說增罪,增長罪業了。我們曉得根本煩惱有六條,貪瞋痴,底下就是慢,可見得這個煩惱是相當之重的煩惱。自以為有功德也是增上慢。真實功德則是定慧等持,明心見性。我們曉得,如果要是增長傲慢,增長煩惱業障,必定障礙你明心見性,這個過失就太大了。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

  這是初見面,祖師就問他了,你叫什麼名字?法達禪師就說,我的名字叫法達。祖師一聽到這個名字就說了,你的名字叫法達,法是一切法,達是通達的意思,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說你能夠通達一切法,你這好名字。可惜的是你:

  【何曾達法。】

  可惜你名實不相符,你何曾通達一切法?這些話都是祖師折服他的貢高我慢。又給他說一首偈子:

  【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

  『今』也可以說你這一生、這一世,出現在世間,你的名字叫『法達』。

  【勤誦未休歇。】

  讀經的確很勤快,這是要有恆心的。十年,每一天讀誦不倦,這是相當之難得。可見得這個人有恆心、有毅力,能夠自始至終十年如一日,不容易。

  【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這兩句,第一句是說明他的過失,你這十年的勤苦只是口頭上在讀誦,所以叫『空誦』。為什麼?你心行不相應。換句話說,你這十年是白念了,沒有通達經義,所以不能夠降伏煩惱、明心見性,這是真正讀誦的目的你沒有得到。所以說是『但循聲』在那裡背誦而已。『明心號菩薩』,讀經一定要讀到明心見性,這樣才叫做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

  這是祖師也很嘉許他,剛才講了,也的確不容易。今天我們很有緣分,你從遠地到曹溪來參學,總算是很有緣分,我今天為你說。可是你先得要相信,『佛無言』。這個話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祖師為什麼要提出這樁事情來給他說?那就是他十年誦經執著在文字上,所以才起貢高我慢。這種開示的方法就是要把過去所修學的完全把它否定掉,使他這仗勢之心完全打掉,謙敬之心才能夠現起。所以要叫他相信「佛」的確是「無言」。這句話非常重要,古德所謂是至理絕言,「道本無言,言說是妄」。知道無言之言,才能夠入法華的教義,所以說『蓮華從口發』,這個「蓮華」就是指《妙法蓮華經》,才能夠真正從你的口裡面吐出來。換句話說,這《妙法蓮華經》是你自己的,而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你真正契入這個境界了。法達禪師的確也是相當有善根的人,一聽祖師的開示他就覺悟了。

  【達聞偈。】

  聽了祖師的開示。

  【悔謝曰。】

  『悔』是後悔,也就是懺悔;『謝』這是禮謝,謝謝祖師的指教。

  【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

  我從今天以後,我一定對於任何一個人,縱然是不如我的人,我對他都要真誠的謙虛、恭敬。

  【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

  這是他說出他的真心話了。雖然念了這麼多年,經念得很熟,可是經裡面的義理實在還是不懂。

  【心常有疑。】

  常常有疑問。

  【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就是請求六祖大師開導他。

  【師曰。】

  六祖大師說了。

  【法達。】

  叫他這個名字,實在上是這個意思是雙關的,『法達』。

  【法即甚達。】

  『法』是講一切萬法。如果在此地我們狹義來說,這個「法」就是指《法華經》,『達』是講它裡面所講的義理無不通達,都很明顯,的確是通達。你現在為什麼不能通達義理?

  【汝心不達。】

  《法華經》的義理的確就擺在面前,是你自己的心迷了,看不出來。

  【經本無疑。】

  這一部《妙法蓮華經》自始至終佛講得清清楚楚,哪有什麼疑問?而是你自己心迷了,自生疑惑!

  【汝心自疑。】

  你不通達,當然有疑問,有疑問自然是不通達。

  【汝念此經。以何為宗。】

  這是祖師提出一個問題來,你念這一部經,這一部經的宗旨你以為是什麼?法達禪師就說了:

  【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我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依照文字念,並不知道這經的宗趣之所在。六祖就說了: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之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六祖大師說了,我文字不認識,你把這個經念一遍給我聽聽,你念,我來給你講這個道理。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方便品。師曰止。】

  念到『方便品』,祖師就告訴他,好了,可以了。叫他止住。

  【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

  祖師一聽,這個意思完全明瞭了,這一部經原來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在世間,以這個為宗旨。

  【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

  《法華經》裡面的比喻很多,說再多的比喻也不過是如此而已。

  【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

  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建立了佛教的教學其目的就在此。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迷失了自己的佛知見而無法覺悟,佛為了憐憫這些眾生,為一切眾生做增上緣,指示個個本具佛知佛見,為這一樁事情而出現於世間。經裡頭有幾句話是相當的重要,我們在這裡特別給諸位提出來。《法華經.方便品》裡面有幾句話說,「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這幾句就是把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所謂的是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都包括在其中了。底下這一句話就非常重要,「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一句話很重要,真正對佛法修學探討者一定要牢牢的把它記住。「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離開了思量分別,佛所說的一切法我們就明瞭了。假如我們依然用思量分別,那就像法達一樣,無法通達佛所說的真實義。在開經偈裡面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這相當之不容易。

  底下這一段,簡單解釋佛知見。什麼叫佛知見?所謂佛知見就是說徹底明瞭真實之相,這個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真相,真如真見。這一個真知見是眾生與佛都有,而且是等有的、平等有,本來清淨。可惜的是一切眾生則是以虛妄的妄心、塵境所染污,被無明所覆蓋,而自迷失了自己的真知真見,就是自己的佛知見。這一樁事情祖師在此地也跟我們說得很明白,請看經文:

  【世人外迷著相。】

  這些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六祖大師對我們自家所說的,『世人』就是指我們自己,我們在外面的確是迷。迷了怎麼樣?迷了就著相,執著一切境界相為實有。

  【內迷著空。】

  這是指一些二乘,像聲聞、緣覺這一類的修行人,今天我們也可以說這一類的學者,他外面不執著了,內裡面執著一個空的境界。像佛在《楞嚴》裡面所講的,說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內守悠閒」,這個內守悠閒,守就是著,悠閒就是空,這也是迷。

  【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

  凡夫迷於外境,迷於有,二乘迷於空,這都是錯誤的,都不能夠明心見性,都不能夠證得諸法實相。所以祖師教給我們,我們對外,在一切相裡面不執著。我們前面講過,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時候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我們修什麼?修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於相離相』。我們對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也要捨離,也不執著,這就是『於空離空』,這樣才能夠達到『內外不迷』。

  【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

  如果在這個地方真正覺悟了,悟入了,『一念心開』就是頓悟,豁然大悟,這個叫『開佛知見』。『佛』是什麼?佛是覺的意思,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了,皈依佛就是皈依覺。那這裡面:

  【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

  這四個層次是一層比一層深。

  【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

  一聽開示就要能夠悟入,這個就是『覺知見』,經上所講的「佛知見」。在《法華》古人註子裡頭有說,『開』就是剛剛破無明,在這個境界裡面來講,我們以圓教來說,這就是初住菩薩,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這個境界這就是開佛知見。『示』是將所迷的這個真體指示給我們看,『悟』是講豁然大悟了、豁然貫通了,『入』是講自己契入這個境界。這是開、示、悟、入這四個字簡單的解釋,這個就是「覺知見」,就是經上講的佛知見。

  【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本來』,這是本具的、本有的,所謂是不因他得。本有,從前不能出現是被愚迷、無明、煩惱覆蓋住了。現在我們破了無明煩惱,使我們的真性,這個真性就是佛知見,又恢復了,所以說又出現了。這個『出現』就是恢復的意思。

  【汝慎勿錯解經意。】

  這是特別教誡法達禪師,你要慎重,千萬不能把經意思錯解了。

  【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

  這是經上,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釋迦牟尼佛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你以為是我們自己沒有分了,這是佛講的,我們自己無分,如果你要是這個想法那就錯了,這個想法完全把經的意思誤會了。不但誤會:

  【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

  這罪過大了,這是毀謗經典,是毀謗佛、毀謗釋迦牟尼佛。為什麼?

  【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

  『彼』是指釋迦牟尼,我們的本師,他既然是已經成佛了,成佛當然他自己已經具足了覺知見,覺悟的知見。已經具足覺悟知見,那還要開什麼?所以你應當相信。

  【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的佛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佛知見就是指我們自己的本心,指我們自己的自性,除了本心自性之外,沒有別的佛。可見得正是所謂法外無心,心外無法。他老人家出現在世間是為了一切眾生。剛才我們也提到,一切眾生:

  【自蔽光明。】

  『光明』就是覺知見,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覺知見、把自己的智慧光明障礙住了,迷失了。於是乎就:

  【貪愛塵境。】

  在五欲六塵這個境界裡面起了貪心。所以貪瞋痴慢、無量無邊的煩惱從這個地方生起來了。

  【外緣內擾。】

  『外』,向外攀緣,『內』,裡面生煩惱。

  【甘受驅馳。】

  這是被無明煩惱所『驅馳』,這個是錯誤的。這是迷的相狀。

  【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

  這個樣子才勞累,『他』就是釋迦牟尼佛,勞累釋迦牟尼佛要從三昧正受裡面現起色身,四十九年苦口婆心,在這裡勸令我們斷煩惱,就是止息貪愛。真正要求明心見性,真正要求了生死、出三界,那你就『莫向外求』。如果你要向外求,你是求不到的。不向外求,那就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了。

  【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

  這祖師就說了,他平常的教學也是這樣的,可以說與佛在世教誡沒有什麼不相同之處,也是教一切人要在自心當中常常開佛知見。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

  這些經文大家一看就明瞭,最要緊的那就是我們自己要認真的反省反省、檢點檢點,我們自家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裡面,是不是在這個境界裡面?如果我們自己在這個境界裡面,那就要覺悟了,我們所開的不是佛知見,而開的是眾生知見。開眾生知見,那我們就是生死凡夫,我們不是佛菩薩。如何超凡入聖?祖師教給我們:

  【若能正心。】

  這兩個字是相當的了不起,在前面也曾跟諸位說過。佛法跟我們儒家的教學在基本上來說是相同的。我們前面讀過大師教我們修行的程序,先要信解,然後要懺悔、要發願、要修行,而後才能夠證果,這五個次第非常的清楚。而儒家教學跟我們講的「格物致知」就是信解,「誠意正心」就是修行。格物是要格除自心中一切不善的欲念,正是祖師此地所講的邪心、愚迷、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這個格物去掉這些物欲。物欲去了之後,智慧自然就開了,致知,這是心裡面開智慧了。智慧開了,意才誠、心才正,這個時候才可以談得上真正的修行了。所以祖師在此地也是這樣跟我們提出來,『若能正心』:

  【常生智慧。】

  『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誠意正心當中生的。在佛法裡面講的正心就是講的清淨心,菩提心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就是正心。

  【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用的『自開』。換句話說,我們做眾生,我們在六道裡面受生死輪迴之苦是自作自受的,因為你自開眾生知見,你就要受眾生的果報。成佛、成菩薩也是你自己作的,不是別人給予你的,不是別人幫你得到的,是因為你『自開佛之知見』,所以你自己就成佛作祖了。更重要的是: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

  這個在修學過程當中是不能夠間斷的,為什麼?一念不覺就一念迷惑顛倒了。所以要求的是念念覺悟,『念念開佛知見』,不可以開眾生的知見。

  【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見。】

  『開佛知見,即是出世』,超越世間,這種超越是即世間而超越世間。『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的知見。

  【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這兩句話是責備、也是警惕法達禪師的,不可以勞苦、勤勞的執著天天在念經,以為念經就是功課。念經不曉得開佛知見,天天念《法華經》,你所開的知見還是眾生知見,你怎麼沒有罪過?這幾句話是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都應當要警惕的。我們每天在修行,不管你是誦經也好、參禪也好、念佛也好、弘法利生也好,或者以種種慈善事業服務社會都好,如果你還是開眾生知見,那免不了要受六祖大師的呵斥;換句話說,你免不了要挨六祖的罵。如果我們念念能開佛知見,不要說六祖了,十方諸佛菩薩無不讚歎。這個事情我們自己要覺悟,自己要曉得回頭。下面法達禪師就說了: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

  這樣的話我們平常也聽得很多。這個意思就是說,要像這樣說法,那我們只要懂得義理就可以了,就不必誦經了?諸位要是這樣想法又錯了,所謂是執理廢事。所以眾生的觀念的確不容易轉,總是有執著,不能把執著都捨棄掉。前面法達禪師是執著天天念《法華經》就有功德,認為這樣就是真正的修行。被六祖這麼一說,曉得是錯誤了,又執著另外一邊。好了,我道理通達了,那經可以不要念了,不必念經,我曉得這個道理就行了,就可以了。所以這是執著在空的一邊。前面天天念經以為有功德,執著在有的一邊。實在說,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不可以執事昧理,也不可以執理廢事,有理必有事,有事必有理,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六祖大師就告訴他了:

  【師曰。經有何過。】

  『經』沒有過失。

  【豈障汝念。】

  你念的時候哪裡會發生障礙?不障礙你。

  【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

  真正要緊的所在是迷悟,不在乎每一天的讀誦。讀誦要開悟,讀誦不可以迷在字裡行間,不可以死在經文之中。死在經文之中,世俗人念書死在文字裡面,執著、食而不化,大家稱他作書呆子;學佛要執著經典,也是泥古不化的話,那還是一個書呆子,有什麼兩樣?悟了,對自己有無量無邊的利益;不悟,對自己有損害。為什麼?增長無明、增長邪見、增長煩惱。可見得愚迷誦經是無益而有損的。

  【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這兩句是大師教他應當怎樣去念經。念經要能夠轉經,不要被經所轉。《楞嚴》裡面所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佛法裡面常講的是「大轉法輪」。這個地方很要緊,我們把這個意思給諸位多做一點介紹。『口誦』是念經,口裡面念,「口誦」經文,『心行』是心要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這就是『轉經』。這些都是《般若經》裡面常講的。後面我們特別給諸位說明,誦經,心行功德有三。這是佛法裡頭以誦經來做為修行重要的方法之一,道理也就在此地。佛法的修學,大家都曉得,它是以戒定慧為根本。雖然講法門有八萬四千,但是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如果離開這三個原則,那就不是學佛了。所以戒定慧稱之為三學。誦經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誦經心行就具足戒定慧這三種功德。

  第一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把戒律都具足了。當你在念經的時候,你心裡面不會想壞事情,不會想惡的念頭,這個是諸惡莫作。佛經是佛從真如本性無念之念當中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在世出世間是最善的,我們講是至善,儒家講「止於至善」,誦經的確可以當得了這一句「止於至善」,這就是眾善奉行,大乘菩薩戒具足了。這是第一種功德,你看戒律具足了。第二種功德,你念經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不專心,經文就不能背誦;不專心,經文就會念錯。所以第二種功德是「攝心入定,妄念不起」,第二種功德是修定。第三種功德是修慧,定慧等持。因為你有定就開慧,這個經文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字字分明、清清楚楚,也不會漏失、也不會念錯,所以這叫「定慧等持,成根本智」。

  所以佛法裡面講背誦,它具足這三種功德,它的成就就是求根本智。根本智是智慧的根源,也就是智慧的根本,無量無邊的智慧從這個地方發生。所以修行裡面,我們講戒定慧一次完成是無過於誦經。可是誦經一定要心行,「口誦心行」才能夠具足這樣廣大功德利益,這個就是「轉經」,像《楞嚴》裡面所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所以讀誦在修學裡面講是最為方便,效果也最顯著,特別是對於初學人來說。如果你是『口誦心不行』,完全是依照文字去念,這心裡面種種煩惱、邪見、惡意都還是常常起來,降伏不住,你這是被經所轉了。下面祖師給他說兩首偈子。

  【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心迷』就是口誦心不行,這是迷,文字念得再熟,沒有用處,你心裡面境界不能轉;一定要心裡頭開悟,就是要開佛知見。這個「心迷」就是開眾生知見,前面經文說得很清楚;『心悟』就是開佛知見,這個時候你就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

  這是說的法達禪師,你念了三千部,念了十年,你對於經中的義理都不能夠明達,不能通達,所以說如果從經義上講,那你是很冤枉,你把這個經義做為仇家了。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這個地方要緊的就是『有無俱不計』這一句。『無念』跟『有念』在這裡是關鍵的兩個名詞,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無念、無相、無住,講過,這個地方再給諸位做一點補充說明。「無念」,我們要以唯識的講法就是離心意識。心意識就是有念,離心意識就無念,也就是唯識裡面常講的轉八識成四智,所以這個叫無念,也叫做正念。可見得無念並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他是有正念,無邪念,就是正念現前,八正道裡面講的正念。「有念」是指不捨心意識,換句話說,他一天到晚用心意識。用心意識的相就是迷、執(執著)。愚迷執著身心境界,在這裡面起有念或者是無念,起這些妄念。有念是妄,無念還是妄,這個統統叫做邪念。正念叫轉經,佛法裡面常講的轉大法輪。邪念則是被經所轉,就是剛才講的增長無明邪見,這個就是為經所轉。這一點意思我們都要把它記住,要常常在境界裡面自己提得起觀照的功夫,我們要離邪、要修正。法達禪師聽了六祖大師開示之後: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

  這『告』是稟告,他這時候真正開悟了。

  【法達。】

  這是自己稱名,這是弟子事師之禮節,自己稱名。

  【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

  為什麼?一向都是開眾生知見,愚迷不悟。

  【乃被法華轉。】

  隨著這個經,被經所轉。

  【再啟曰。】

  這是他又有一個問題提出來了。

  【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

  這是法達開悟之後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像是利樂有情問。自己開悟了,沒有悟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換句話說,被《法華經》所轉的人是大有人在。這是自己悟了以後悲憫他人,求大師為我們大家來決疑,就經上這幾句,這個疑問提出來。這個『大聲聞』,聲聞原來是小乘人,小乘四果四向都叫做聲聞。稱為「大聲聞」,就是這些小乘人已經迴小向大,實際上他已經不是小乘了,他從小乘裡頭回過頭來再學大乘,指這一類的人,這個我們稱作「大聲聞」。『乃至菩薩』,這個大乘菩薩,經上講他們這些人都是智慧非常高,定功殊勝這樣的人。說是『皆盡思共度量』,竭盡他們自己的智慧能力,大家共同來度量,也沒有辦法測佛的智慧。這是什麼緣故,佛的智慧這麼大,這些大聲聞與菩薩們都沒有辦法知道佛的究竟?可是在祖師會下,這一番開示是教我們凡夫之人,只要悟了自心就叫做佛知見了,這很難叫人相信!所以說『自非上根,未免疑謗』,要不是上上根的人,一聞就開悟,要是中下根性聽到祖師這個說法,免不了要疑惑、要毀謗。這是一個問題。

  【又經說三車。】

  這個『三車』是比喻,《法華經》裡面的比喻。

  【羊鹿之車與白牛之車。】

  經上把這個羊車比為聲聞,鹿車比作緣覺,把大白牛車比作菩薩、比作一乘法。

  【如何區別。】

  就是這個三車是怎麼個區別法?

  【願和尚再垂開示。】

  求大師來開導。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

  這兩句話說得太好了。這是你自己不會,經裡面這個意思太清楚、太明白了;換句話說,疑是你自己疑,是你自己不通、不達。下面是解釋第一個問題,我們要特別注意。

  【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這幾句話我們在今天要特別注意到,為什麼?因為今日的佛教過患就是在『度量』。尤其是在海外、國際間的佛法的發展,幾乎都是以「度量」、推論為研究的手段,而忘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換句話說,他要用分別、思量來解佛所說的義理,那就是六祖在此地講了,『轉加懸遠』,與佛所講的真理愈去愈遠了。這是經裡面講的,就是諸大聲聞乃至菩薩,如果他是用分別、思量的話,他不能解佛之義,何況凡夫?凡夫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分別、思量,能夠得到佛的真實義嗎?這是我們要認真反省、要認真辨別的。

  【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

  就像六祖大師接引的這些大眾一樣,佛是為我們大眾說法,佛在我們地球上所講的一切經,這一切理論、修行方法以及境界,必然是我們地球上眾生能夠接受的、能夠證得的。如果這些理論說太高了、方法太玄了、境界太微妙了,不是我們人間所能達得到的,那佛要說這些東西豈不是來吊我們的口味跟我們開玩笑?哪有這種佛菩薩!所以一定要曉得,經是為我們說的,境界也是為我們講的,我們必定可以通達這些道理、必定可以運用這些方法,而證得如佛所說的境界,這個才叫做契機、契理。這種說法才叫沒有白說,所說的都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說『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這就是佛所說的統統都是為我們說的,祖師所說的也不例外,是為我們講的。

  【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

  這就是《法華經》裡頭的五千退席,老早就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了。不信?不信,隨便你呀,信不信在你。你相信,你坐下來聽,我們大家在一塊共學;你要不信,隨你退席,沒有一絲毫的勉強。正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在會的大眾五千人退席,佛一句話也沒說。所以佛法的修學是民主的、是自由的,沒有一絲毫勉強,佛的教學也沒有一絲毫攀緣。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我們真正能夠守住,「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接引大眾的規範。

  【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

  這幾句話是答覆第二個問題,就是『三車』之說。祖師在此地特別給我們指出來,佛法只有一乘法,像佛在《法華經》所講的「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三車」是比喻三乘佛法,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諸位要曉得,實際上只有一佛乘,這個三乘是佛的方便說。我們已經入一佛乘了,再要去求三乘,那就錯了。一定要曉得,佛法根本就沒有三乘。祖師在前面說過,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了,哪裡還有三?那佛過去說三乘是什麼意思?要曉得三乘是方便說。雖方便,它不離真實,這個是佛法教學的了不得的所在。一乘佛法是我們的歸宿,三乘佛法是方便的誘導,一定把我們導向一乘佛法。所以說『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就是四十九年所說,全都是說的一乘佛法,這是要我們自己覺悟的。『汝何不省』,「省」就是覺悟、省覺,你為什麼不覺悟?三乘是假設的,是方便法。

  【三車是假。為昔時故。】

  『昔時』程度不夠,還不到,必須要用權巧方便誘導我們證得一佛乘。所以說:

  【一乘是實。為今時故。】

  在法華會上大家根性都成熟了,所以佛是開權顯實,句句都是講的真實話。那就是說眾生根性成熟了,程度夠了,所以『為今時故』。

  【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

  這才叫真正『歸實』。如果說歸了實之後,你心裡頭還有一個實、還有一乘法,那就又壞了。要記住,祖師說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本來無一物,哪裡還有什麼一佛乘?要有一佛乘,那就有了一物了,有一物就錯了!所以「歸實」之後,實這個名也沒有。

  【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

  這個『持法華經』就是轉《法華經》,這是從這段比喻裡頭來說的。《法華經》裡面講的所有珍寶就是我們自己的法身般若解脫,是經上常講的無量的智慧,萬德萬能,這是我們自家本有的珍寶。所以說『盡屬於汝』,是你自己的。『由汝受用』,這個智慧德用隨你自己去受用,「受」是享受,「用」是講的應用。底下這是比喻,這個『父』就是指的長者,比喻諸佛如來,諸佛如來但於我們做增上緣。『子』是指一切眾生。換句話說,既然悟入了,開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好比既得珍寶,這個時候生佛平等;不僅是生佛平等,生佛的名字也沒有了,所以說無佛無眾生。這是心地真正到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佛眾生這個名詞統統沒有了,心真正到了清淨,這叫做「持法華經」。

  【從劫至劫手不釋卷。】

  可見得理不廢事,一天到晚手裡頭還拿著經卷。

  【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不是說理悟了之後,從此以後就不要念經了,你要這樣想法就錯了。悟了之後怎麼樣?悟了之後每一天還是在念經。這個意思智者大師在《法華經玄義》裡頭有幾句話說得很好,我們可以看看。這就是《妙法蓮華經玄義》第八卷裡面所說的,「手不持卷,常讀是經」,這個是經就是《妙法蓮華經》,手裡頭沒有拿經本子,沒有拿經卷,常讀是經,「口無言聲」,口裡頭一點音聲也沒有,「遍誦眾典。佛不說法,常聞梵音。心不思維,遍照法界」。這八句諸位可以多念幾遍,這裡面意味無窮。但是你要是用分別度量要想懂得這八句的義趣,那就錯了;如果你捨去了心意識,這八句的義趣你就得到了。所以諸位多念念。法達禪師承蒙祖師的啟示之後。

  【達蒙啟發。踊躍歡喜。】

  他自己這個時候是被祖師這一點,他就大徹大悟了,『踊躍歡喜』。

  【以偈讚曰。】

  下面這兩首偈就是他開悟的心得報告,也是說出他開悟的境界。

  【經誦三千部。】

  這個『經』就是《法華經》,他自己念了三千遍。

  【曹溪一句亡。】

  我到曹溪來,六祖大師一句話之下,就把我過去仗著三千部《法華經》,以為它有功德,起貢高我慢,這個邪知見一下就斷掉了。

  【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雖然念了三千部,還不曉得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宗旨,這個就是愚迷。這樣讀經,不明宗旨,不明經的義理,如何能夠了生死出三界?所以說『寧歇』,怎麼能夠歇,『累生』,就是生生世世的『狂』妄,煩惱!怎麼能夠把生生世世的這些煩惱把它斷掉,「歇」就是斷掉。

  【羊鹿牛權設。】

  這是講的三車,三車比喻,是佛不得已的設施,也就是說明聲聞、緣覺、菩薩這種種的教學是世尊不得已的設施。

  【初中後善揚。】

  這個『揚』就是演說、就是宣揚,初善、中善、後善,這是比喻義理深遠、言詞巧妙。

  【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火宅』是什麼?是指凡夫在生死煩惱「火宅」之中,我們的佛知見並沒有喪失,只是迷失而已。如果這個迷關一破,我們的佛知見原來是現成的。『法中王』就是指的佛知見。六祖大師聽了他的幾句話之後也很歡喜,說了: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

  你從今天以後可以稱得上是個念經的出家人了。

  【達從此領玄旨。】

  『領』是領受,經中玄妙的旨趣他通達了。可是:

  【亦不輟誦經。】

  每天還是把《法華經》念一部,一生都不輟。可見得這位大師誦經是一生如一日,這是他的成就也是不可思議的,值得我們效法的。

  《法華經》裡面講有五種法師。第一種叫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而不失,這都是對於經的義理上來說。他真正對於這個道理通達了,能夠將經中的義理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自己的生活與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合而為一,保持而不失,這是真正的菩薩。我們歷代的祖師、高僧大德無不是受持的法師。第二種是讀,讀經,讀是看著本子叫讀。第三種叫誦,誦是背誦。第四種是解說,解說就是講經說法的,這一類是屬於解說。第五種叫書寫,這個書寫是流通。諸位要曉得,從前印刷術沒有發明的時候,經典的流通都要靠手抄寫。現在我們可以說不必再用手抄寫了,我們照相、印刷比從前要進步得太多、方便太多,今天我們來印經流通,可以說稱之為書寫法師。但是這五種法師都要對於經義通達,如果對經義不通達,那是不可以的,那只算是世間修福,不能稱之為法師。法達禪師這一段的公案我們介紹到此地。下面是第四位,智通禪師。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

  這個地方是在現在安徽省壽縣的西南方,就是古時候壽州的安豐。

  【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

  我們從經文這幾句來看,很容易的發現到一個問題,這些人他之所以見了祖師之後,聽了幾句話就大徹大悟了,看起來好像開悟這樁事情不是難。可是你有沒有想到,這些人在沒有遇到祖師之前他們所做的努力,這一點決定不可以忽略的。無盡藏比丘尼常誦《涅槃經》,法達禪師誦《法華經》三千遍;現在看的智通禪師,讀《楞伽經》也念了千餘遍。如果沒有幾千遍這個基礎(不是幾千卷,是幾千遍的基礎),他遇到了祖師也是枉然。由此可知,讀誦經典求根本智的重要。這些人他在過去下了這麼多年的苦功,可以說他這個機緣是在將要成熟而未成熟的這個階段,就是未成熟將要成熟的這個處所,遇到祖師,被祖師這一點,他就大徹大悟了。如果是一個根本沒有基礎的人,你就是遇到祖師也是開不了悟的。

  我們在這個經的後面,經文寫得很清楚,大師在曹溪教學三十七年,在他會下開悟的人,就是大徹大悟像法達、智通禪師這樣的人,一共是有四十三位。我們想想,當年親近祖師何止千萬人,為什麼只有四十三個人開悟的?這就是說明,平素所用的功夫不是白費的。如果我們要想以僥倖的心理,抱著一個幸運的態度來去修學,那是決定不可能的。這是我們應當要看清楚,應當要效法的。所以讀經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同時在佛法的修學上更應當注意的,一定要一門深入。佛常常教給我們,學菩薩道要博學多聞。但是博學多聞是有次第的,換句話說,那是根本智已經得到以後,求後得智的時候才博學多聞。假如我們的根本智沒有成就,換句話說,戒定慧完全沒有基礎,就開始從博學多聞上下手,這是很容易落在狂慧上,不會有真實的成就。

  我們看佛的這些經論,以及歷代這些祖師大德語錄、傳記當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所以佛法的修學一定是先求根本智,然後再求後得智。這個根本智是一門深入,後得智是博學多聞,它這個的方式是這樣的。我們在《華嚴經》,特別是《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四十卷經裡面,善財童子示現給我們做一個一乘法裡面修行的榜樣。他求根本智只有一個老師,文殊菩薩會下所成就的。根本智得了以後,這時離開他的老師,出去參學,所謂的五十三參,這個五十三參就是說的博學多聞,成就後得智。這個後得智,我們常說的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佛在《華嚴經》裡頭早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典型的模範,我們要想真正成就,決定要遵守這個原則,要依照這個原則來修行。

  智通禪師這是讀了一千多遍的《楞伽經》,跟法達禪師一樣,也是對於經的義理不能夠通達。所以說對經中所講的『三身四智』,這個「三身」就是講的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四智」是講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是唯識裡頭所講的。《楞伽》是唯識宗六經之一,在唯識宗裡面這部經是有相當的地位,可以說它是僅次於《解深密經》,凡是研究唯識沒有不讀《楞伽經》的。他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來『禮師求解其義』。大師就告訴他了: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這幾句話一定要把它記住。為什麼?這是一語道破。『三身』在哪裡?「三身」我們哪一個不具備,哪一個不具足?但是有幾個人曉得?學佛的同修們只知道如來在果地上證得三身。經上我們看到佛所講的,成佛了,證得了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我們對於如來的果地非常羨慕。可是如果大家對於《楞嚴》還熟悉的話,佛在《楞嚴》上說了,「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圓滿菩提是成佛,到了究竟果位了,怎麼樣?沒有所得,無所得。這是《楞嚴》上說的。

  《般若心經》為大家常常讀誦的,《心經》裡面也說「無智亦無得」。我們把這些經文合起來去看看,去揣摩揣摩、研究研究,為什麼說它有得,又說無得?有得是說認識了,這些搞清楚明白了。無得是什麼?原來在迷的時候也有。迷的時候有怎麼樣?有三身、有四智,迷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有三身、有四智,不曉得,覺悟了之後才明白這樁事情。覺悟了之後只是有迷悟之差別。其實三身四智原本就如是,迷的時候並沒有失掉,悟的時候也沒有新的來,只是迷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有三身四智,悟的時候這一下才曉得原來我們統統都具足了三身四智,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個在佛法修學的過程當中,第一個階段我們要信解,曉得這樁事情,然後我們再來求證。所以祖師在此地說,經上講的「清淨法身」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家的真如本性。「圓滿報身」是什麼?是我們自己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千百億化身」是什麼?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切行為。就在我們現前境界裡面點醒了我們,我們與如來果地上所具足的三身真是無二無別。正是所謂在聖,就是佛菩薩聖人,沒有增加一點點;在凡不減,我們現在雖然是生死凡夫,我們的三身四智也沒有少一點點,你看不增不減。

  如果我們對於這段開示真正的相信了,換句話說,我們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作佛,相信自己能成佛。如果沒有信心,你就不會成就。你要有信心,這是真實的,三身四智是真的、是本有的,並沒有失去,我們當然可以證得。我們現在雖然是愚、是迷,可是愚迷不是真的,愚迷是一時的,不是真的,是一時的,我們當然可以斷得了。所以首先建立我們的信心。

  【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

  你要是離開了『本性』說『三身』,那是『有身無智』,這個「智」就是講的四智。

  【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一旦是覺悟了,曉得法身、報身、化身皆無自性,無性之性就是真性,這就叫『四智菩提』。下面祖師給他說了兩首偈。

  【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

  『具』是具足,就是每一個人的自性都具足了三身。

  【發明成四智。】

  『發』是開發,『明』是明瞭。一旦覺悟了,開發明瞭了,我們就叫它做『四智』。換句話說,「四智」與三身是分不開的。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覺悟之後,有沒有離開見聞覺知?沒有離開。凡夫在迷的時候不離開見聞覺知,諸佛菩薩在果地上也不離開見聞覺知。可見得這個東西與見聞覺知本來就無關,見聞覺知不礙三身四智,沒有妨礙!只有迷悟而已,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祖師說,我今天來對你開示,來給你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你應當要諦信,要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從今以後不要再迷失了方向。千萬不要學那些向外攀緣、心外求法的那些人,終日口說菩提,心不相應,那個就不能成就了。那是所謂佛門裡面的外道,心外求法,無有是處。這是祖師說這兩句話來答覆他,也勸勉他。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