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五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5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在上一次,我們經文裡面有兩句話沒有解釋,有同學來問,什麼叫「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請看經文第五頁倒數第六行,從當中看起。「下下人有上上智」,這個意思是說,在最下等之人,往往就是偶然之間,他會有很高的智慧現前。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話說,「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就是這個意思。「上上人有沒意智」,意思就是講,在居高上地位者,聰明智慧之人,有時候他的智慧會被埋沒而不能夠現前,正是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就是這個意思。這兩句話我們在此地補出來。

  再看今天的經文,我們接著說。前面講到能大師接受了五祖傳給他的法與衣缽,五祖告訴他,悟了本性就是天人師、就是佛。禪家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這是將大乘頓教法門傳授給能大師,告訴他,你是第六代祖師了。「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囑咐他這幾句話。囑咐完了之後,這又說一首偈子,這首偈子是: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這個意思我們要給諸位介紹一下。這是接著前面講的,「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這三句話是很重要的。前面一再給諸位說明,學佛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像《金剛經》上所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什麼?就是相信性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是法。換句話說,佛、法、僧三者原是自己的一心,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寶,一心具足體、相、用三大,一心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要相信這個,才叫真正相信。信心清淨,決定沒有疑惑了,則生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明心見性,實相就是淨土法門裡面的理一心不亂,所以說是見性成佛,諸位必須要記住這個意思。五祖教他要「善自護念」,這善自護念,外緣不能夠侵犯我們,內心是常生智慧,這就是真正的護念。

  五祖給他說的這首偈子,就是『有情來下種』這首偈子,我們舉《金剛經》上一段經文來說明這首偈子的大意。《金剛經》上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想這句經文諸位一定都很熟悉。五祖這首偈子,前面兩句就是度生,「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就是度眾生。有情是說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到諸佛如來的法會,到祖師大德的法會當中,到這個地方來下種子,下菩提涅槃之種。「因地果還生」,下種是下在因地,有因必定會結果;換句話說,佛種子種在我們八識田中,只要時節因緣成熟,必定是要圓成佛果的,這是講度生。末後兩句說,『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這是講要離相,就跟《金剛經》這兩句話一個意思,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如果你要是著相了,自己能度,一切眾生為我所度,能所不忘,我執沒有破,法執也沒有破,那是凡夫不是聖人。聖人天天度眾生,天天無所度,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是離相,一切決定不執著,生心生什麼心?就是生度眾生的心。因為生度眾生的心,他不住空;因為他離相,他又不住有,正是空有二邊不住,大乘中道的精神。五祖又告訴他說: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誰相信他是傳佛衣缽之人?所以衣就是信物。

  【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

  這是信物,取信於大眾的。

  【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這兩句話很重要,特別要注意的是『自悟自解』,別人不能幫你開悟,別人也沒有法子幫你理解。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

  衣缽是大家爭執的焦點,到你手上之後不要再傳了。

  【若傳此衣。命如懸絲。】

  這兩句話我們看六祖這一生的際遇就明瞭了。

  【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雖然是盛唐,佛法的黃金時代,眾生畢竟是眾生,煩惱、惡習還是相當的深重。換句話說,嫉妒障礙、迷惑顛倒所做無量無邊的罪業是普遍能夠見到的。那個時候都如此,何況於現在?所以我們說學佛有許多的障礙,有許多的磨難,看看釋迦牟尼佛、看看六祖,我們心也就平了,我們今天受這一點小的挫折障礙算得了什麼!可見得佛祖在當時已經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了。

  【能曰。向甚處去。祖云。】

  向什麼地方去?五祖就說: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告訴他去處。這個『懷』就是懷集縣,『會』就是四會縣,前面我們畫了一個簡單的地圖,諸位都看過,我也特別叫大家留意,這個地理位置。這一段裡面有幾點重要的意思,諸位要把它聽清楚,要記住。因為這是修行很重要的一個地方,很重要的處所。圖也擺在此地,這是懷集、這是四會,現在這兩個縣都在廣東省。四會再下來就是廣州,可見它距離廣州、南海不太遠。五祖就教他在這個地區隱居。六祖在這個地方一共是隱居十五年,前面曾經說過,這兩句在此地。再看底下,下面是第十段,說明惠能大師南隱,往南方去了。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

  這是接受了五祖的傳法。

  【云。能本是南中人。】

  就是南方人。

  【久不知此山路。】

  他到黃梅來,這八個多月都沒有出過寺院的山門,所以這外面路徑當然不熟。

  【如何出得江口。】

  我們曉得,黃梅距離長江不遠。五祖就說了:

  【汝不須憂。】

  這個事情你不要擔憂。

  【吾自送汝。】

  我親自送你去。

  【祖相送直至九江驛。】

  『驛』是碼頭,一直把他送到『九江』。

  【驛邊有一隻船子。】

  大概這是五祖預先安排好了渡江。

  【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艣自搖。】

  叫他上了船,五祖搖艣。

  【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

  哪有老師去划船,學生在坐船?他說,老師您請坐,這個划船的事情應該是學生做的。

  【五祖云。合是吾渡汝。】

  我度你才對!當然是我划船,我來度你。

  【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

  我們看他師生的對話,這裡面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可見得佛法真正是最圓滿、最美滿的人情,合情合理合法,只有開悟的人才能做得到,生活裡面表演的、表現的這種情趣,一個迷惑顛倒的人決定做不到。那他說了:

  【惠能生在邊方。】

  這是中國當時的邊疆。

  【語音不正。】

  當然他帶著有濃厚的廣東話,這是我們都能夠想像得到的。

  【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你看看從生活上,他們坐一個船,兩個人在划船,從這個事都能夠會歸自性。這個是佛法常常說的,聽經最要緊的是消歸自性,修行最重要的是轉識成智,我們看看這個消歸自性、轉識成智完全在生活之中。無怪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沒錯。不僅僅是他跟五祖在一起坐船,這個境界完全會歸自性,日常在生活當中,待人接物、穿衣吃飯,真正是法法圓融,頭頭是道。所以悟的人,他生活在哪裡?他生活在法性裡面,這跟我們一般凡夫俗子境界迥然不同。所以我們讀經,這些地方要特別留意。祖師給他印證。

  【祖云。】

  這五祖說。

  【如是如是。】

  一點都不錯。這種境界悟了的人才明白,所以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是兩個都開悟的人,他們交談,彼此的境界完全都能夠理解。

  【以後佛法。由汝大行。】

  這個地方講的佛法,專指達摩祖師傳到中國來的這一支,就是禪宗。禪宗到什麼時候才發大?就是由你才發大。所謂是經是佛語,禪是佛意。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

  從這幾句話當中我們曉得,祖師真正是具足了先知。他送能大師南下了,告訴他,你去了三年之後,我就往生了。你看預知時至。一般人我們看人家往生,大概一個多月以前曉得,一、二個月以前,我們常見的;祖師三年前就曉得了,而且是真的,六祖大師離開黃梅之後第四年,五祖圓寂了。算實際的時間,真的是三年,他逝世了。可見得五祖跟能大師這一次的分別是永別,以後再沒有見面的機會了。你看看他們兩個人談話分手,這樣的輕鬆、這樣的瀟灑。如果要是有個別人知道了,這是生離死別,那心裡多難過。你看他們若無其事,談笑風生,生死自在。所以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樁事情不明白、沒有一樁事情不了解。這個是心地清淨,神通的妙用。特別告訴他講,你現在努力往南方去,『不宜速說』。為什麼?弘法的機緣沒成熟。因為佛法還有一些障難要發生了,所以前面叫他隱居,你要到懷集、四會這個地方去藏起來,不可以暴露身分,去隱藏起來,等待機緣成熟,而後才能夠弘法利生。惠能拜別之後,就往南方走了。

  【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走了兩個多月,從江西走到了廣東,到了廣東大庾嶺。大庾嶺是江西、福建跟廣東交界的地方,過了大庾嶺就是廣東的境地了。

  【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

  五祖把惠能大師送走了之後,好幾天都不上堂。終於學生們都疑惑了,老師怎麼這麼多天沒上堂,沒跟我們說法了?是不是害病了?所以到那裡去問候。

  【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

  這個問詞是佛陀在世教誡弟子們問候人的話,這幾天沒病、沒煩惱,『少病少惱』?五祖就說了,病是沒有。

  【衣法已南矣。】

  衣缽傳法往南邊去了!大家就奇怪了,就問了:

  【問誰人傳授。】

  老師你傳給哪個去了?五祖說:

  【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

  這個話是雙關的意思。『能』是什麼?有能力的人他得去了。惠能大師正好名字上有一個「能」字,於是乎大家一想,那個作偈的獦獠,一定是他得去了。他得去了,諸位想想看,這廟裡頭這些徒眾,當然就有一些不服氣的。平常根本就瞧不起他,怎麼他可以得衣缽?是不是老和尚糊塗了,怎麼可以把衣缽傳給他?

  【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

  諸位看此地記載,當然是事實,寺廟裡有一千多人,裡面就有幾百個人分頭去追,想把這個衣缽奪回來。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情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

  這個裡面去追六祖奪回衣缽,我想發起人大概就是他。因為什麼?他是『為眾人先』,他帶頭的。他一發起,我們去追去,把衣缽搶回來。於是乎大家都響應,好。這一下就有幾百個人參加,分頭去追趕。這個人到後來也是了不起的人,我們在這裡要跟諸位介紹一下。在《傳燈錄》裡面,就是惠明這一段,我們要講惠明悟法,開悟了,這是六祖大師最初度的就是惠明禪師,最初度的。在《傳燈錄》裡面,也就是禪宗史裡頭所記載的,「袁州蒙山」,這是他以後的道場,這個地方在現在的江西。「道明禪師」,就是惠明,因為六祖度了他之後,他就拜六祖為師,自己不敢稱惠,六祖稱惠能,他叫惠明,所以就改了一個名字,改作道明,避六祖的諱,所以以後稱之為道明禪師。

  他是鄱陽人,江西鄱陽縣的人。這個人世家也相當了不起,他是陳宣帝的裔孫,就是後人,宋、齊、梁、陳,陳宣帝的後人。「少於永昌寺出家」,年輕的時候他就發心出了家了,因為他的國亡了,真是國破家亡,所以他發心出家。以後他就是依止黃梅五祖,也非常用功,「極意研尋,初無解悟」,但是沒有開悟。在五祖會下多年沒有開悟,用功倒是滿用功的,他有障礙。他在追尋六祖時,「言下悟入」,所以才以六祖為老師。這一段公案就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他也是有緣,佛法裡面常講是有緣人,他大概是追到六祖了。

  【趁及於能。】

  『趁』就是追到了,從後面追趕,追到了。

  【能擲下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於草莽中。惠明至。】

  惠能大師看到後頭有人來追趕,一發現是惠明,心裡就曉得,他來無非是來奪取衣缽的。衣缽是『表信』的,是信物,怎麼可以以力來爭?他是一個武夫,是一個粗人,力氣當然很大,曾經做過四品將軍。看他來了,這時無可奈何,把衣缽放在路旁邊的石頭上,自己躲在荒草裡面,想躲過這個劫難。惠明趕上了,看到能大師已經躲藏起來了,衣缽在石頭上,那他也很開心,目的總算是達到了。可是怎麼樣?

  【提掇不動。】

  諸位想想,這個衣缽,缽也只這麼一點大,那個衣絕對不到一公斤。我們想像當中,三、四歲的小孩都可以拿得起來,一個四品將軍居然拿不起來。當然有護法神在那邊守護住,所以這個衣缽他居然提不起來。這個時候他覺悟了,就在這個時候覺悟了,知道自己什麼?錯了。衣缽該是他的,他拿很輕鬆,拿了就走了;我想拿,拿不動。這個是一個大覺悟。

  【乃喚云。行者行者。】

  『行者』是修行人,是個帶髮修行人。他在黃梅的時候沒有出家,也沒有剃髮,在那裡做工。他說:

  【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他本來是為衣來不是為法來,就是一念覺悟,正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念頭一轉,這兩句話真的,千真萬確的,他這個時候念頭轉了。我現在到這裡來求法,我不爭衣了,來求法的。

  【能遂出。】

  惠能從草堆裡頭出來了。

  【坐盤石上。】

  盤腿坐在石頭上,求法來的。

  【惠明作禮。云。】

  真正給他禮拜了,這個時候具足了虔誠恭敬心,態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一心一意來求法。

  【望行者為我說法。能云。汝既為法而來。】

  惠能大師告訴他,你既然為法而來的。

  【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這是求法的先決條件。你既然為法了,那好,先告訴你,你把萬緣放下,先把心定下來。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平素一般人所以不能夠悟法、不能開悟,原因在哪裡?六根攀緣外面六塵,眼根攀緣色塵、耳根攀緣聲塵,所以總是向外頭攀緣而不能夠放下。這個放下,諸位要曉得,不是放下六根,也不是放下六塵,放下什麼?放下這個攀緣心,這是個妄心。『屏息諸緣』,「息」這個東西,諸位要清楚、要明瞭。達摩祖師說,「外息諸緣」,外息攀緣六塵這個心,「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這個是比喻,牆壁是無知,比喻什麼?比喻這個心定,心在境界裡不動,這個才有資格入道。如果你的心還為外境所動,這個外境六塵裡頭,五種屬於外,色、聲、香、味、觸這是外五塵;內裡面有法塵,法塵就是打妄想,想過去、想未來,過去、未來都不在眼前,這叫內攀緣法塵。內外統統把這個緣息掉,「屏息諸緣」。

  慧海禪師說,「萬緣具絕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這一句話說得很好,不但世間一切法我們要覺,不攀緣了,把這個攀緣心息掉,出世間的一切佛法也不攀緣。這個萬緣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包括在裡面,要具絕,這就叫一切法性空。「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什麼心?妄心、攀緣心。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都不能用攀緣心,這個叫屏息諸緣。你看淨土念佛堂裡打佛七,常常講「放下萬緣」,這個放下萬緣跟此地屏息諸緣是一個意思。

  『勿生一念』,慧海禪師說,「對諸境色,永無起動,即是無念」。境是境界,色是色相。這個色在此地它是六塵之首,舉一個其餘的五種都包括在其中了,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外境。永無起心動念,這叫無念,就是無妄念。無妄念就是正念現前,也就是我們講正智,正智現前,這是用功修行不可以不知道的。黃檗禪師說,「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十八界是什麼?諸緣,一念不起就是屏息,屏息諸緣。「即身便是菩提華果」,花是菩薩,果是佛,只要你在境界裡面能夠做到一念不生,你這個身就是菩薩、就是佛。「即心便是靈知」,靈知是般若智慧。這一個名詞裡面包括了三種般若,實相般若是體,觀照般若是自受用,方便般若是他受用,這都叫靈知。

  又說「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三界是講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六道輪迴。一切凡夫無量劫來,在三界六道隨業流轉,苦不堪言,如何能夠出去?只要你真正能做到善惡都莫思量。我們想想,不說別人,反省反省自己,你看念念當中不是思善,就是思惡。思善的將來感三善道的果報,思惡的將來感三惡道的果報,有因必有果。如果善惡都不思量了,三善道的因斷了,三惡道的因也斷了,豈不是當處便出三界?這一點希望我們要特別的留意到。我們如果是真正要想求了生死出三界,真正要想求往生,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個是前方便,叫他把妄念息掉,把心定下來,「勿生一念」。必須具足這樣的條件才能說法,所說之法他能夠接受;不具足這個條件,說了也是枉然。在這個時候,惠明真聽話,他能夠頓息萬緣,一念不生。

  【良久。】

  這樣靜下來很久一段時間,這是必要的,為什麼?沒有一段時間,心靜不下來,收攝不住。整個心定下來了,六祖是一句話把他點醒。

  【謂明曰。】

  告訴惠明說: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

  正在這個時候。

  【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我們想一想,這樣的話,在禪宗來講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句話,而且是個口頭禪。我相信惠明大師在五祖會下,像這樣的口頭禪不曉得聽了多少遍了,為什麼不開悟?開悟的關鍵就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就在此地。可見得惠明在五祖會下那麼多年,從來就沒有屏息諸緣過;換句話說,一天到晚總是妄念紛飛。所以祖師每一次上堂說法都跟耳邊風一樣,不悟!我們在這裡繼續跟諸位介紹這個意思。

  『本來面目』,在《修心訣》裡頭有幾句話說,「諸法如夢」,希望諸位要細心的體會,不要以為眼前境界是真的,的確像《金剛經》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講的話千真萬確。「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諸法皆空之處,靈知不昧。即此空寂靈知之心,是汝本來面目」。你要問,什麼是本來面目?我們不要去管別人,要緊的是什麼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就像六祖說,『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我們讀了這句話,就像六祖問我們,哪個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要曉得,本來面目就是空寂靈知之心。我們現在本來面目喪失掉了,就是空寂靈知的心喪失掉了。現在你的心不空,你心裡頭亂七八糟的妄念太多,你的心不寂,寂是清淨、寂是定,你現在這個心裡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是一個渾濁之相。所以雖有知,不靈,不是靈明覺知。這就叫失去本來面目,失去空寂靈知的心,我們著諸法之相、著塵境之相,在這個裡面生起無量無邊的妄念,不知道這全是妄想。

  再看底下,「若悟此心」,此心就是空寂靈知的心,「真所謂不踐階梯,徑登佛地」。只要你真正覺悟,悟什麼?空寂靈知的心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佛性,那你就不必要經過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成佛,立刻就成佛了。正像《楞嚴》所說「歇即菩提」。經上所講的句句都是實話。

  在此地惠明禪師的緣成熟了,「只經能大師一點便大悟」。像畫龍點睛一樣,他已經畫成了,睛一點龍就飛走了,大徹大悟。什麼叫緣熟?所謂緣熟就是「頓息諸緣,於一切境不生一念也」,這就叫緣熟。我們要問我們自己,我的緣熟了沒有?我的緣要到哪一天才熟?如果你提出這個問題,我就告訴你,緣成熟與否沒有一定的時間、沒有一定的所在,問題你如果現在能夠頓息諸緣,於一切境不生一念,你的緣今天就熟了,就是現在就熟了。如果你現在不能夠息諸緣,於一切境界上還是起心動念,那你的緣今天沒熟。所以你要問緣哪一天成熟,你問別人就錯了,這個事情要問自己。換句話說,你今天肯不肯放下。今天肯放下,今天就熟了;明天放下,明天就熟了;後天放下,後天就熟了。惠明禪師在這個時候真放下了,於一切境界裡頭不生一念了,所以六祖這麼一點他言下大悟。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要知道這個事實,這是我們修學的榜樣。這個事實、這個道理我們真正明白了,試問問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作祖,你說可能不可能?還有疑惑嗎?惠明悟了以後又問:

  【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他問什麼叫『密語密意』?這樣的話,剛才我說過,五祖在黃梅不曉得說了多少遍,他都不懂,他都不開悟,這就叫迷。緣成熟了,一點就破了。所以對於緣未成熟之人,這個話就是「密語密意」。像我們讀《壇經》,你們諸位在此地聽講,你這一聽能不能言下大悟?如果不能言下大悟,這個話對你來說就是「密語密意」。如果言下大悟了,那還有什麼祕密可言?不密了。所以惠能大師說了:

  【與汝說者。即非密也。】

  給你講得這麼明白,這密什麼?

  【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你要自己回光一返照,無量無邊法門一時通達,密在哪裡?密在你自己那一邊,不在我這裡,不在外境上。

  【明曰。】

  惠明禪師就說了:

  【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

  這他承認了,老老實實說了,雖然在黃梅這麼多年,實在沒開悟,不曉得自己本來面目。

  【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今天在這個地方,承蒙你這一指點,我大徹大悟了。這個境界說不出來,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喝一杯水,你說這水冷,究竟冷到什麼程度?不曉得,說不出來的。我說這水很熱,熱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怎麼給人說,別人能體會嗎?不能體會,只有那個人親自去喝一口,他才曉得,他才能夠體會。他要不親自去喝一口,怎麼說也體會不到,何況這是大徹大悟的境界!惠能大師說:

  【能曰。汝若如是。】

  你要是這樣講,這是應當的,他是在能大師手下開悟的。所以剛才說了,這是第一個得度的,六祖一生度了四十三個開悟的,這是第一個。

  【吾與汝同師黃梅。】

  我們兩個同學,都是五祖的學生,你何必這麼客氣,要拜我為師?

  【善自護持。】

  你要好好的保護你自己,不可以再迷失了本性。

  【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能曰。】

  這惠明問,今後往什麼地方去?惠能大師就告訴他:

  【逢袁則止。遇蒙則居。】

  前面跟諸位說過,『袁』就是袁州,袁州的蒙山。由此可知,惠能大師似乎也有神通,能夠指點惠明禪師在某一個地方有緣,他將來在那個地區度很多的眾生,指點他的去路。所以悟了的人都有先知。

  【明禮辭。】

  惠明拜謝六祖,辭別六祖,讓六祖再往南邊去避難。

  【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

  他從『嶺下』,這個小山坡下來之後,又碰到後面追的人來了,來追趕、來找六祖的人來了。看到這些人來,就告訴他說:

  【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

  他在這裡打了個妄語,這個山崗我剛才去過了,沒有。而且這個山路又不好走,我沒有找到,恐怕從別的路上走了,咱們分頭再去找,這個我已找過了,不必去了。打個妄語。大家一聽這個話,他是個帶頭的人,大家都信了他的話了,不從這一條路追了,六祖從這個路平平安安的避難去了。這個『崔嵬』是山路、土山,這是帶石者,土山是石頭路,不好走的小路。

  向下這一段經文,我這裡標了個小標題,叫「密參真印」,參是參學,密是講密行,真正的來求一心,這一段講的歷事鍊心。我們先讀經文,經文讀了之後,我把大意給諸位來說明。

  【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

  就是這一段。這十五年當中,就是祖師真正的參學。所以我們要了解參學在哪些地方參,不是像我們一般以為參學一定去尋師訪友,哪個地方有高明的、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就跟他學這叫參學。固然那也是學,那是初級的參學,高級的參學則不然,是歷事鍊心。歷是經歷,事是一切事物,統統要去經歷,在這個事物當中經歷去鍊心。心就是一,要鍊這個。所以修行首先要明瞭這兩個字的意思。修行乃是修正行為,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它的範圍非常廣大,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行為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就統統包盡了,就是身、口、意,總不外乎這三類。身是一切的動作,一切造作,口是一切言語,意是念頭,包括了所有的行為。

  怎麼個修法?身與口要修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都是大乘法裡面修學的總綱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教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要懂得順,要懂得隨喜。在恆順隨喜裡面修什麼?剛才講了,鍊心。恆順隨喜就是歷事,身口歷事。鍊心?鍊清淨心,鍊明了心。恆順隨喜裡面樣樣明瞭,這是智慧;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才清淨,起了一個念頭就不清淨了。是非善惡都莫思量,不思善、不思惡,這個心才清淨。又明瞭,明瞭是智慧,清淨是禪定,定慧等持。這叫真正修行,這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所以六祖在懷集、四會縣一十五年修的什麼?就是修的這個。這叫真修行,真正在鍊心!

  大經裡面像《華嚴》,清涼大師教我們的《華嚴》的四分,與此地所講的大意都相當。《華嚴》四分裡頭第一個是「舉果勸樂生信」,果是講果報,如來的果報清淨莊嚴。咱們不要講《華嚴經》,《華嚴經》太複雜了,境界太廣大了,不可思議,我們就講六祖。六祖開悟的時候,他講過,「何期自性本來清淨」,好不好,這清淨好不好?「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好不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說好不好?如果你要曉得自性清淨心裡面有這樣殊勝的果報,你喜不喜歡、你信不信?如果你真正喜歡,真正信了,這是學佛第一個基礎奠定了。信了以後要理解,怎麼解?要修因,因與果要相契,這才能生解。所以解不是我多聽聽、多看看,那個解是靠不住的,那種理解不是真正的解,而是什麼?是一種記問之學。換句話說,你所理解的是聽別人說的,道聽塗說,是這種理解,這個理解不是自己的,全是別人的,靠不住。所以自己真正要解,要修因,這個因一定與果相契合,這個解是真的。

  講到修行,「託法進修」,像剛才跟諸位所說的,法,你懂得方法,必須依託這個方法來進修。可是你要證,得依人,就是要歷事鍊心,在境界裡頭鍊自己的心、智慧、光明,一切明瞭,鍊自己的心清淨、如如不動,這是真正修行。特別要記住這個四條,《華嚴》裡面提出,《華嚴》所謂是經中之王,根本法輪,信解行證這個程序,這個裡面所講的真實的境界,不可不知。違背這個原則那就是盲修瞎練,不會有成就的。

  在飲食方面,你看祖師講了,他吃肉邊菜,這從飲食上說的。我們曉得,佛法裡面在飲食起居裡,它講求的是衛生、衛性、衛心,講求這三種。我們世間人所重視的只是衛生,衛生是講保衛生理,我們講生理衛生、生理健康,只曉得這個,還有兩個重要的他疏忽了,所以世間人有許多疾病。保衛是保衛三方面,他只一方面,缺少兩方面。世間宗教像伊斯蘭教,回教,他懂得衛性,不但曉得衛生,他還曉得衛性。性是什麼?性情。凡是性情不好的那些動物他們都不吃。為什麼?因為這些動物,那個不良的性情,你要是多吃了,會吸收了牠的氣分,他懂這個道理。所以他的飲食除了在衛生上有選擇,衛性上,保衛善良的性情上,他有多一重的選擇。

  講到佛法裡面生活才算是最圓滿的,除了懂得衛性之外,他懂得衛心,那就是保衛自己的清淨心,保衛自己的慈悲心,所以講的「聞其聲而不忍食其肉」。佛法裡面雖然有講三淨肉,所謂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完全是為了保衛慈悲心,保衛自己的清淨心。佛門裡面戒律禁止五葷,所謂五葷,在我們來看都是蔬菜,蔥、蒜、韭菜、蕎頭、洋蔥,這不都是蔬菜類的嗎?為什麼要禁止?因為衛性。這五類的蔬菜它的性情不好,熟吃,煮熟了吃,吃多了增長荷爾蒙;換句話說,容易引起性欲的衝動。特別是對於出家人,那就是多生許多無謂的煩惱,所以這個不吃。生吃容易增肝火,就是容易發脾氣,使性情暴躁、粗暴。所以說生吃也不好,熟吃也不好。佛法裡頭,蔬菜裡頭把這五種挑出來完全是衛性,保衛一個溫柔善良的性情,所以不吃它。可是如果用在治病上,那是有開緣、有例外的。你譬如以蒜來講,大蒜,大蒜是以生吃而不是熟吃,它能夠抗許多的疾病。我們曉得最著名的就是肺結核,今天肺結核所用的醫藥,幾乎完全是從大蒜裡面提煉的。所以為了治病,佛法有開緣,那就是統統都可以用,沒有任何的拘束。

  這一段經文裡面就是說明了六祖大師在懷集、四會這一帶,這一地區,隨著獵人,諸位知道,獵人他行蹤不定的,總在這一個山區,範圍相當之大,在這一帶打獵,行蹤不定。換句話說,六祖被他們雇用,擔任看守獵物這一個職務。這些獵人打了一些獵物,叫他來看守。他是一個修行得道之人,在這個環境裡面,這是逆緣。這修行人大慈大悲,諸位想想,他這個環境裡天天看到那麼多人去打獵、去殺生,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的逆境。就像《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的甘露火王,他是在逆境裡頭鍊自己的慈悲心,鍊自己的清淨心,在這個裡面去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看守獵物,如果這個野獸受的是輕傷,傷勢不重,被獵人抓來了,這個野獸還有活下去的可能,他就偷偷的把牠放掉;傷得很重了,放牠,牠也死了,那就不必放了,替他看守。

  同時方便說法,看到獵人有興趣的時候,興高采烈的時候,他隨便給他說幾句話,這些話裡面都有啟示,都有規勸的意思在。由此可知,這些獵人雖然造作重罪、造重業,他與六祖在往昔生中必定有很深厚的因緣。六祖將來示現出家,在曹溪弘法利生,這些獵人,我想他到晚年一定回頭,從前替我們看獵物的那個小孩,現在他是佛門祖師!諸位想想,他必定會來跟六祖學佛,一定會改過自新,回頭是岸。六祖把這批惡人統統都度了,真是自度度他,無量功德。所以我們往深遠處看,才曉得菩薩他的操行不可思議。下面一段講祖師的弘法護法的因緣,「弘護因緣」。

  【一日思惟。】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

  【時當弘法。】

  時節因緣成熟了,應當出來弘法利生。

  【不可終遯。】

  『遯』就是隱居,不讓人知道。這是自己警覺因緣成熟了。緣成熟不成熟,自己曉得。因緣成熟了,真正成熟了,就是沒有障礙了,所有的災難都已經過去了。

  【遂出。】

  這是離開獵人隊,他出來了。從懷集、四會,從這個地方走出這個範圍。

  【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

  這個機緣非常殊勝。他一出來到廣州,廣州法性寺這個地方,有一位印宗法師正在那邊講經說法,講的是《涅槃經》。這個人也是個關鍵的人物,在此地要特別跟諸位介紹一下。這一段是講「弘護因緣」。法性寺在廣州城內西北方。印宗法師,在禪宗史裡面記載的,是廣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吳郡人,吳郡是現在的江蘇。他的俗家就姓印,出家叫印宗,俗家姓印。出家之後,精涅槃大部,專攻《大涅槃經》。他也親近過五祖忍大師,「往謁忍大師」,在五祖會下也有一段時期,有這樣殊勝的因緣。五祖圓寂之後,他就到廣州住在法性寺,在法性寺講《涅槃經》。遇到六祖「始悟法理」,他開悟,真正示現開悟是在六祖的會下。

  【時有風吹幡動。】

  寺院講經,從前寺院有旗杆,這個旗杆不是懸掛國旗的,是懸幡幢的。諸位曉得,佛法是教學,教學最講求的是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這是一樁很莊嚴、很隆重的大事,絕不會到外面去拉信徒,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做宣傳,我某法師經講得很好,你們大家應該要來聽。這個話說不出口的,不可以的。何況在那個時候又沒有報紙,你也不能登廣告;又沒有郵政,也不能發通知。所以在從前講經說法,就是寺院前面這個旗杆懸幡幢,幡幢懸掛了,外面都能看得很清楚。一看到寺廟今天掛著有幡,曉得了,幡就是一個表示,表示今天寺院講經。有興趣的人一看到掛幡,就到寺院裡面來聽經,這是一種信號。幡是個扁型的,長長的,也是屬於旗幟一類的,旗大概是方型的、是三角型的,長扁型的這是幡。有風的時候,幡就被風吹動,這個時候正好是有風吹動旗杆上懸的幡。

  【一僧云。風動。一僧云。幡動。議論不已。能進曰。】

  有一個出家人就說『風動』,你看風動了。另外一個出家人就不同意,他說是『幡動』。一個人講「風動」,一個人講「幡動」,彼此爭論不休,『議論不已』。正在這個時候惠能大師也到這個地方,看到他們在爭論不休,彼此都不服氣,都在爭論,於是乎他在當中就插了一句話說: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你們兩個人不要爭,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仁者心動。】

  『仁者』是尊稱他們兩位,是你們兩個人心在動。這一句話說出來的時候。

  【一眾駭然。】

  大家一聽都吃了一驚,彼此都不爭論了。這一句話破了兩方面的爭執,一句話平息了爭執。這個地方,法性寺這個地方,現在那個場地就叫風幡堂,紀念六祖大師當年到法性寺平息這個爭論。這是講到「仁者心動」,生一念心就叫心動。你看這兩個出家人,一個人是講風動,實在講他生一念心,他心動了,他以為外頭有風動;一個生一念心,說是幡動。一個著了風的相,一個是著了幡的相。實際上來說,真的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他著相的那個心在動,所以「仁者心動」。六祖這句話的目的,打破他們的偏見,打破他們的執著,令入此宗也,心靜下來了。此宗是什麼?禪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教他入這個境界,非常的高明,一語道破偏見、執著的所在。所以當時在座的大眾真是吃了一驚。印宗是了不起的人,看到這個人有這樣高的智慧,這樣簡潔的言詞,他馬上就向他來請教,「徵詰」。我們請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印宗延至上席。】

  印宗法師聽了他這一番議論之後,立刻就請他上座,把他當作貴賓來接待。

  【徵詰奧義。】

  『徵詰』就是請教,『奧義』是經典裡面深奧的義理,來向他請教。

  【見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

  惠能大師對答如流,而且言語簡潔,說理清楚。

  【宗云。】

  印宗就說了。

  【行者定非常人。】

  『行者』是像我們現在稱在家居士一樣,你一定不是平常人。

  【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

  這個事情十幾年了,十五、六年了,十五、六年以前聽說五祖傳法傳給能大師是一個行者,到南方來隱居了,他說是不是你?他懷疑了。

  【能曰。不敢。】

  惠能他很謙虛,說『不敢』。「不敢」就是承認了,的確就是我,這就承認了。

  【宗於是執弟子禮。】

  這是傳法的人,這是祖師,第六代的祖師。印宗的確是個很了不起的人,馬上就行弟子禮。

  【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告』也就是報告,請求六祖將五祖所傳的衣缽拿出來讓大家看看。這個衣缽是信物,讓大家明瞭第六代的祖師今天到我們法性寺來了,這是法性寺的一樁大事情。

  【宗復問曰。】

  印宗又問:

  【黃梅付囑。】

  五祖大師傳授囑咐你的。

  【如何指授。】

  五祖怎麼傳法給你的?向他領教。

  【能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禪定解脫』這在佛法裡面講是大事,為什麼連這個都不說?

  【謂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這幾句話裡面說出了禪宗的宗旨,一語點醒我們什麼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要記住這一句話。這個意思我們在此地跟諸位做個介紹。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第一點,「得意者越於浮言」,越是超越,「悟理者超於文字」。意是什麼?佛心,佛法的宗旨。所以禪宗是以心傳心,得意就是悟明心性,所以它超越言語文字。第二點,「發菩提心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這一點希望諸位要特別注意。菩提心是大心,真正發大心,明心見性。有文字、有言語,但是絕不執著在言語文字上,這就叫忘言,教這是講文字;換句話說,決定不執著言語文字,是一個真正得意、真正悟理之人。發菩提心者是菩薩。

  『唯論見性』,這是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宗旨,禪宗修學的宗旨就是明心見性。《血脈論》裡頭,這是禪宗的書,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說,「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這叫真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有益」。這個話要記清楚,這個無有益就是講與見性不相干,與成佛不相干。你要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是人天有漏福報,只是如此而已。此地講亦無有益,亦無有益於明心見性,要曉得這個道理。其次講,「頓悟自心,即是見性,即是禪定,非見性外別有禪定」。由此可知,禪定的宗旨是在見性,是在頓悟自性。頓悟自性就是見性、就是成佛,就是圓滿的禪定。這一點意思我們必須要明瞭,一點都不可以錯會。這個地方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了,自心就是佛,自心就是自性,真心,莫污染自性,就是解脫,解脫就得大自在!怎麼叫不染污?分別、執著、妄想就是污染,如果我們自己清淨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解脫大自在就現前了。

  再講「佛法是不二法」,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什麼叫佛法,你得要搞清楚。「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即是不二之法」。這個不二法,諸位記住,這是舉一個例子去說,為什麼?見性就是禪定解脫,禪定解脫就是見性,可見得是一不是二。「頓除妄念,悟無所得」,《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世出世間法裡頭,凡是有修有證、有得有失,全屬於妄念。所以教你頓除,頓除妄念,恍然大悟,悟什麼?悟無所得。悟,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就是污染,沒有污染。有所得就有污染。「妄念不生為禪」,這是講什麼叫禪定,妄念不生就叫禪,「坐見本性為定」,這是禪定最簡單的一個解釋。我們再看經文,印宗法師又問: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剛才我們曾經說明過,法師又提出這個問題。

  【能曰。法師講涅槃經。】

  這個太好了,就現前的例子來說,你不是在這講《涅槃經》嗎?

  【經明見佛性。】

  經中就說明見佛性。

  【是佛法不二之法。】

  見佛性就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

  這就舉《涅槃經》上一段經文來說,『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這是「高貴德王菩薩」在涅槃會上向釋迦牟尼佛提出這個問題。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

  『蘊』是五蘊,『界』是十八界,五蘊和十八界。

  【凡夫見二。】

  二是差別相。

  【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這一段的意思我們在此地簡單跟諸位提示。先說高貴德王菩薩,這是在《大涅槃經》二十一卷到二十六卷,這有六卷經文都是講「高貴德王菩薩品」,他這裡頭所引用的經文就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四重禁』就是出家人四條最重的戒律,第一個是淫戒,第二個是盜戒,第三個是殺戒,第四個是妄語戒,平常我們講殺盜淫妄。這「四重戒」,出家戒是把淫擺在第一,為什麼?因為出家人目的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所以最重的要把這一條戒要能守好。在家戒是以殺戒為第一,因為在家人他並不想出三界。諸位要曉得,三界六道是以淫欲為根本,斷了淫心就超越三界了。所以說在三界之內要培養大慈悲心。所以在家戒是以殺戒擺在第一條,出家戒是以淫戒擺在第一條,他們的目的不相同,這是講犯四重罪的。

  五逆罪這是講地獄罪業,這是最重的。父母與我們恩德最大,這是大逆不孝,殺父親、殺母親;阿羅漢是天人的老師,有功德於社會,他要殺害阿羅漢;破和合僧,和合僧是真正依佛法的理論方法來修行的這一個團體,他想破壞它;第五條叫出佛身血,佛現在不在世了,如果是以惡意來毀壞佛像,等於出佛身血。這個五種罪在經裡面講都是墮阿鼻地獄,就是地獄裡頭最重的罪業,要受最苦的果報。這是說的學佛,就是佛門出家弟子破了四重戒,在家的有五種五逆罪。一闡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華語叫「不信」,就是不相信佛法,對於佛所說的理論方法,佛所講的因緣果報,他都不相信,這樣的人叫一闡提。一闡提,佛來了也度不了他。

  在這個地方,高貴德王菩薩就問了,這樣的人,犯四重禁、造五逆罪、一闡提,這樣的人還斷不斷善根佛性?佛在經上就解釋了,說『善根有二』,這個「二」實際上經裡面舉例好幾種,一個是內、一個是外,佛性非內非外,所以不斷。那又說二,一個是有漏、一個是無漏,而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所以佛性不斷。說到這個地方,善根有常、有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所以佛性不斷。下面這個善不善,意思就很容易懂了。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佛性當然不斷。二邊才有斷,不是二邊它怎麼會有斷?

  再講到五蘊與十八界,一樣的道理。『凡夫見二』,有種種差別;智者是開悟的人、大徹大悟的人,他通達,五蘊之性、十八界之性也是無二,無二之性就是佛性。這個地方我們舉出《心經》裡面所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心經》裡面講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傳心法要》裡頭說,「一念不受」,那就沒有受身;「一念不想」,就沒有想身;「決定不遷流造作」,就沒有行身;「不思量卜度分別」,就沒有識身,五蘊皆空。「據此即知,無念則五蘊空」,十八界是五蘊的擴展,五蘊空了,「十八界空」。所以五蘊性空,十八界也是性空。所以說「蘊之與界,無二無別」,意思你懂了嗎?意思懂不懂?五蘊空,十八界也空,空與空不是無二無別嗎?道理是在此地。

  印宗法師一聽這個解釋就明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乎就『歡喜合掌』,自己說了,『某甲講經』,「某甲」是自稱,我講經算什麼?像磚頭瓦塊一樣,『仁者論義,猶如真金』,這兩句話對於祖師讚歎備至。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