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研習報告  (第五集)  1995/8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25-0005

  請看二十四面,十八、十九,看這兩段的小註:

  「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古來許多的大德們,對於淨土法門的讚歎,不是沒有道理的。淨宗之殊勝微妙處,的確是很稀有,就像世尊在這個會上顯示的一樣。一般境界達不到的,他實在看不出這個法門的好處,不知道這個方法與佛法所講的甚深微妙的理事完全相應。法相宗裡面所說修行的要領在轉識成智,般若會上跟我們講的無住生心,老實念佛之中就統統都做到。這不是在理論上,完全在事上做到,所以念佛就是轉識成智。因為這一句名號就是自性真如的德號,自性真如在本經裡面名字就叫做實相般若。由此可知,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實相般若、就是念真如本性。一心念、老實念他就能明心見性,這個法子比參禪還要妙,比參禪還要得受用。參禪不見性就不能算成就,依舊還搞六道輪迴;念佛人不見性也能往生,這好處就太大了。沒有見性,往生是在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見性了,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就是說為什麼淨土法門能夠在末法時期起這麼大的作用,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就,道理在此地。

  所以第一句說「便是轉識成智」就是法相宗,跟法相宗沒有兩樣。「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正智」就是跟般若法門相同,方法不一樣,效果、功行沒有兩樣。「便是即念離念」與一切大乘法修行的綱要也不謀而合。「二邊不住」,前面已經說過。末後這一條很重要,「念佛人要發大心」,因為它是大乘法門,心量窄小不能往生,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普願法界眾生同生極樂」,這就是大菩提心,就是前面所說的,令一切眾生皆得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跟那個心是一樣的,要心心念念有這個意願,願法界一切眾生同生極樂。「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我們雖然發這個願,有這個心願,但是我們力量做不到,力量做不到沒有關係,心到了,所以心的力量冥熏法界。如果有力量做,就很明顯的,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冥熏法界,與阿彌陀佛的心願相同,廣度含靈。「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麼,還怕念佛不得力麼,要緊要緊。」你能夠體會這個道理,自然你會念佛,自然功夫就得力。而大乘法裡面所說的,現前、將來無量無邊殊勝的利益,我們現在就得到。再看底下經文,這是世尊接著說明所以然的道理。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是一個是有念,一個是無念,這個念是妄念。凡夫有妄想、有雜念,佛菩薩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佛菩薩不著相,凡夫著相。所以一切法相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大類,『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是第一個執著的,執著這個身是我,能夠思惟想像的這是我。與我相對的「人相」,與我、人相對的是一切萬物,一切萬物是「眾生相」,眾緣和合的。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眾生相就包括所有一切現象。「壽者相」是時間,執著時間相續不斷,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叫壽者,壽者相就是時間。所以四相包括所有一切現象,執著以為這個是實在的,以為這個東西真有,堅固的執著,這是凡夫知見。菩薩要還是有這種執著,他是凡夫,他決定不是菩薩,這是我們自己要曉得。我們自己修行達到什麼境界了?對於一切法相還執著不執著?如果還有執著,自己心裡明白,我還是凡夫,我沒有到菩薩的地步。如果有人說他是菩薩,他是佛再來的,但是他還是四相堅固執著的話,他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是佛菩薩的話,決定沒有執著。我們仔細去體會、去觀察,對於自己修行有幫助,也不會輕易受別人欺騙。再看底下這段經文,在二十六面: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這是教給我們,一個真正覺悟的人,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方式來生活。『菩薩』就是真正覺悟的人,『於法』就是在我們現前環境裡面,「法」可以指我們現前的生活環境,應該什麼態度?『應無所住』,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住」,要用我們很粗俗的話來講,就是牽掛。世間人心裡面所牽掛的,不外乎名聞利養,不外乎親情,這些東西他放不下,這就是他心有所住。有住就錯了,有住就是你有分別、有執著,你不了解這些現象是虛妄的,《金剛經》到末後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不是真的,你執著就錯了。你要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要無所住,心裡沒有一絲毫牽掛、憂慮。

  親情也是假的,佛給我們說,你們會變成一家人,父子、夫妻,為什麼會變成一家人?佛說不外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些事情你才會變成一家人。你看穿了,你就放下,你沒有看穿的時候,為這個執著,其實你不曉得。報恩、報怨,這年頭報恩的少,報怨的多,還債的少,討債的多,你把它看清楚,你就不會上當了。所以你跟一家人相處就跟朋友相處一樣,曉得他報恩的,他對我很好;他是來討債的,我多還他一點,還完了就沒事了,還交個好朋友。所以要把親緣變成法緣,那你聰明,變成法緣,把親情變成道友,這是最高明的做法。即使是朋友,或者是陌生人,我們在外國常常看到,外國人見面,很歡喜,點個頭打個招呼,都有緣。有的時候見人,看你不順眼,瞪一眼,也是緣。善緣、惡緣,總離不開這個「緣」字,這必須要清楚。心要清淨,一絲不掛,乾乾淨淨,那就生真智慧,你才把事情看得清楚、明白,叫照見,這是不住有,不住法相。

  但是空也不能住,不可以住空,所以要『行於布施』,要真誠、熱心的幫助別人。布施就是幫助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別人有什麼需要,就幫助什麼,所以布施不一定是金錢。今天人家一聽布施,到寺廟裡捐一點錢叫布施,這意思搞錯了。你在家裡面,你是個家庭主婦,從早到晚忙著收拾、整理你家庭環境,讓一家人生活過得很舒服,那是布施。你體力在那裡做,你雙手在那裡做,都是布施。你想應該怎麼做,做得很好,都是布施。用你的智慧去布施,用你的體力、勞力去布施,樣樣都是布施。我們講出錢出力,不是出錢就是出力,統統是布施。

  布施包括菩薩所有一切行門,菩薩行門無量無邊,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大類,叫六度,六度再歸納就是一個布施。布施裡頭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裡面有內財布施、有外財布施,外財是金錢、物品,這是身外之物,內財是我們的勞力、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智慧,我們用智慧幫助別人,我們用勞力幫助別人,這叫內財布施。除財布施之外,有法布施,法有世間法、有佛法,所以範圍非常的廣大。無畏布施是讓人家得到身心平安,遠離一切恐怖、憂患,凡是屬於這一類的都叫做無畏布施。所以,布施涵蓋了一切,像六度裡面,持戒、忍辱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它總歸納起來就一個布施,「行於布施」。所以,布施還包括了六度萬行,這是菩薩應當要做的,你做,你不住空;應無所住,不住有,空有二邊不住。到後面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生心」就是生行於布施的心,要生這個心。底下佛就舉例說了,我們看下面經文,二十八面: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是舉一個例子,告訴我們哪些東西不住。色是色相,音聲,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去學,學一個不住,你就得自在,你的心就清淨,所以叫一塵不染,「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一塵不染。法裡面有世法、有佛法,世間法不染,佛法也不染,這就對了。所以佛在這部經上明白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要捨,都不能住,何況世間法!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不住於相』就是應無所住,這個「相」就是六塵之相,一定要把它捨得乾乾淨淨,捨了之後,人就很輕鬆、很愉快。我們常聽世間俗話講負擔沉重,現在人所謂壓力很重,壓力在哪裡?在住。你住得愈多,住得愈堅固,你的壓力、負擔就愈重;你能夠到無住的話,壓力、負擔就沒有了,你就會感覺得一身非常輕鬆愉快。由此可知,減輕負擔壓力不是在事上,不是在工作上,是在心理,在觀念上,念頭。佛叫我們捨,是捨念頭,不是捨事,事不相干,再多的事情都不會煩你,煩你的是你心裡上的住、著。

  我們這個道場,過去派了幾個同修在這個地方照顧管理,他們給館長報告,說這個地方工作繁多,累死人,壓力太重了。最近館長派悟鎧、悟和兩人來管理、照顧這個地方。我來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說沒事,很輕鬆,我們天天有很多時間去讀經、念佛。同樣這麼一個環境,為什麼前面管理的人覺得負擔很重?著相,著得太重。這兩個人還是著相,大概輕一點,所以他就感覺得負擔很輕,關鍵就在此地。我們要把原因找出來,從這個地方將原因消除,你就得自在了。我們這個道場說實在的,不應該有沉重的負擔,我們道場雖然不大,足夠用,我們沒有貸款,我們沒有化緣、沒有募捐,我們生活能過得去,還有什麼負擔?講不過去。實在有負擔就是你堅固的執著,你沒有智慧,你做事情沒有程序、沒有頭緒。所以我們讀經讀到這個地方就能發現,就能把原因找出來,從這個地方消除,你就得到輕鬆愉快。所以要懂得不著相。

  所有一切工作都是修行,修什麼?修布施波羅蜜。菩薩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譬如你照顧一個家庭,你能夠把這個家整理得乾乾淨淨有條不紊,這布施裡頭又加上持戒,持戒就是家裡有規矩、有條理、有法度,這是屬於持戒。你很有耐心去做,天天都在做,很有耐心去做,忍辱波羅蜜有了。不但有耐心,常常想著要求進步,使我們的生活一天過得比一天自在、舒服,這就是精進,精進波羅蜜。心裡面有主宰,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這有禪定。裡裡外外清楚、明白,般若波羅蜜。菩薩六度在哪裡修?你看家庭主婦天天料理家事,菩薩六波羅蜜她修得圓圓滿滿,一條也不缺。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事實真相,你在公司裡面做事情,無論你是做領導人,或者是被領導人,六波羅蜜都做了。修行在哪裡?生活裡頭。菩薩行就是叫你過菩薩的生活,不必要換個環境,換個環境沒得修,就在自己本位的生活環境裡、本位的工作裡,修六度萬行、修無住生心。修學的好處太多了,下面經上說,在三十一面: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這個人真的有福。如果菩薩要住相布施,就不是福德,其煩惱不可思量,變成煩惱了,那就很麻煩,住相就有煩惱,『不住相』就有真的福德,你才曉得佛為什麼教我們「不住相」。佛不騙我們,佛是教我們得真正的利益、得真正的好處,聽佛的話沒錯。福德不可思量到什麼程度?佛在這部經裡面講得很多。這是第一段。佛有個比喻,我們看底下經文,先用比喻來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佛用虛空來作比喻,『東方虛空』太大了,問須菩提,可不可以思量?

  【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須菩提答覆的是:

  【不也。世尊。】

  佛是拿十方虛空來做個比喻。小註裡頭說,尊者答覆的『不也』不是完全否定的意思,而是「唯唯否否」之意,不是完全否定的解釋。「佛說經,隨舉一法,皆賅十方」,這什麼道理?因為佛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十方虛空廣大無有邊際,佛用這個比喻,而後把眾生不住相他所得到的福德,從這個比喻裡面顯示出來。在底下經文三十三面: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這個道理在哪裡?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的,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量小,你變現的就小;心量大,變現就大;心無所住,心就太大了,修一點點小福,得的果報無量無邊。如果心量窄小,窄小就是心有住,就是心裡頭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這個心量很小。譬如有人說他只想為他個人自己,這個心量是最小,修再大的福報,他所得的還是小,很有限,他出不了那個圈圈。有人心量大一點,為一個家庭,他所得的福也就是限於這一家。如果更大的,他的心量能夠包含一個宗族,再大,擴充到他的鄉里、國家,隨著心量得福不同。心無住的,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的心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修一點點福,他得的果報就跟虛空法界一樣,道理在此地。所以說明『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亦復如是」就像十方虛空一樣。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如何能夠修圓滿的大福德。究竟圓滿的大福報什麼人能夠修?有智慧、有福德的人能修。什麼叫有智慧有福德?不住相是有智慧,布施是有福德,不住相布施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他能修。住相又不肯修布施的,是沒有福德的人。後面,世尊在這一段做了個結論。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問的應云何住,佛到這裡說出來了,你要像我所教導的,你這樣「住」就對了,這個「住」是無所住,住無所住這就對了。請看下面經文,三十四面: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底下這段經文,科題裡面講「更明所以」,這是佛唯恐聽了前面所說未能深入,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生信心,但是信心不清淨,裡面還有疑惑。有疑惑,有些人就不敢做,不知道怎樣做才好,所以佛在此地接著補充說明。他講的方式還是用問答,跟須菩提兩個一問一答,讓我們在旁邊聽,聽了會開悟、聽了會得到啟示。他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不可以就『身相見如來』?「身相」是相,「如來」是性,可不可以就身相見性,意思是在此地。須菩提尊者的答覆說: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這個答答得很妙,很巧妙。「答,雙明」,他這個答覆是雙關語。『不也,世尊』,這個「不」字也不是否定,就是不能這個講法。因為從相上見性,就是看你會不會,會的人可以從相上見性,不會的人從相上見不了性。所以他說「不也」,意思就是不能這種說法。下面的答覆是雙關語,一個念法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一種念法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兩個意思在裡面,這個話就是雙關語,問題你會不會了!我們凡夫不會,不會就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菩薩會了,會了就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所以,會的人從相上就見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不著相就見性,著相就見不了性。相是虛妄的,雖是虛妄的,它是真性變現的,所以說性相不二,性相一如,你曉得性跟相是一,就見到了;如果你認為性跟相是二,你就見不到,他真正意思在此地。下面有解釋: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這是把雙關的道理說出來。為什麼說『身相即非身相』?相是虛妄的,體就是真性,這個意思也很難懂,古人則不得已用比喻說,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做一尊佛像,把金比喻作性,把像比喻作十法界眾生的像,明白的人,像就是金,金就是像,從像上就見到金;著相的人,這是佛像,這不是金,那就沒法子,他就見不到金。我要黃金,我這兒沒有黃金,我這兒有很多像,他不曉得像就是金,金就是像。像是假的,金是真的,像可以隨便變,我不喜歡佛像了,我把這個金另外鑄個人像,另外鑄個小貓、小狗的像,喜歡鑄什麼就鑄什麼。像是變的,會變,金不會變,不變的是真的,會變的是假的;相是虛妄的,能變的是真性。你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曉得妄相原來就是真性,從妄相上就見性,那是佛菩薩。執著妄相,相不是性,性不是相,那是凡夫。

  所以凡夫他誤以為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各個都是獨立的,各個都是實在有的,這個觀念錯誤。他不曉得世出世間只有一法,沒有二法,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佛菩薩明瞭,知道世出世間只有一法,所以他所用的是一心,一心是真性。凡夫、小乘、權教菩薩他們用的心叫妄心,妄心是什麼?二心、三心。世間人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佛教的,法相宗裡面講的三心,心、意、識叫三心,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前六識,就是我們講的八識,稱之為三心。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八識裡頭這兩種叫做意根、意識,二意。凡夫用這個,這個是妄心,不是真的,諸位讀《百法明門》就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排列在有為法,它不是無為法,有為法。《金剛經》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三心二意都是有為法,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但是它是真性所顯,你知道它不是真的就行了,問題就解決了,就曉得性相一如,真妄不二,就能夠歸一,這就是佛知佛見。唯有不知道,堅固執著,在這裡面起了分別執著,這就錯了,那就見不到如來,就不能見性,也就是說你見不到事實的真相。如果你不執著,你就見到了,離開一切妄想執著就見到。所以這是說明「身相即非身相」。後面佛給尊者印證,他說得沒錯。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就證明了,你說得沒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四句話,四句就是一首偈,這四句很重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都說出來了,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你看到一切現相非相,你就見到性、就見到真性,就從相上見性。我們把底下這些註解,這四小段念一念,「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諸相即一切相,祇須徹底明瞭皆是虛妄,則相不礙性」,就像《華嚴經》上所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就見如來,「何必滅相」。笨的人要滅了相才見性,聰明人在相上就見性,就像前面我們舉的金跟器一樣,我們用黃金塑個佛像,一定要把像滅掉,這才見到黃金,錯了。聰明人不需要,在像上就見到,像就是的,不需要滅相,「即相可以見性」。

  這底下講,「猶金之於器也,相實不可斷滅,因其本由性現也」,所以相滅不掉。譬如我們用黃金做的佛像,我現在不要佛像了,諸位想想,相能滅掉嗎?佛像不要了,你把它熔成一坨,有一坨的相;壓成扁扁的,有扁扁的相,它的相總在。相沒有了,金就沒有了,性就沒有了。所以要曉得,相是千變萬化,它沒有一定的相,但是相決定存在。十法界的相是虛妄的,沒有了,沒有底下變成什麼?變成一真法界的相,這個真相在。為什麼一真法界才叫真相,十法界是假相?十法界的相會變,一真法界的相不會變。經上給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永遠不會變,人的相永遠是那個相,沒有生老病死。十法界裡有生老病死,它就有變化,剎那剎那在變化;西方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所以他相貌不會變。一生到西方世界,身相就是那麼大,不會像我們從小孩慢慢長成,不會的。有長成,他就有死亡、就有生滅,西方世界是化生,生到那個地方,相就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他是化身過去的,所以無量壽,永遠不變。不但身相不變,所有一切物質都不變,這是我們在經上讀到的,那叫做一真法界。凡是會變的就叫十法界,十法界會變化,會變化的所以叫「皆是虛妄」。諸位要曉得,虛妄是指它的相會變,它不是永恆的。所以要曉得相跟性的關係,相跟性彼此不相妨礙。

  「不執著即不為相所轉」,修行的關鍵在此地,只要我們對一切相不分別、不執著,相就不妨礙你,「轉」就是你就不受它的影響。「且相反為我所轉」,你在這個相裡頭能作得了主宰。譬如我們舉一個最明顯的,我們的身相,我們要執著,你的心是隨相轉,那就很苦惱,心作不了主,心隨相轉。如果你對這個身不分別、不執著,你的心作主,相隨心轉,你心清淨,你的身永遠清淨。所以我們人可不可以做到不老?可以,在理論上講絕對講得通,不老、不病、不死,在理上講絕對講得通。事上能不能做得到?事跟理要能夠融合就做到了,只要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

  相會變,世間看相算命的人都會說相隨心轉,心清淨,身就清淨,相就清淨;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裡面充滿了智慧,相貌就圓滿、就放光,就這麼個道理。心裡頭要有貪瞋痴,貪瞋痴叫三毒,心裡有毒,你身就有毒,有毒就會生病,有毒就會蒼老。內裡有毒,外有感染,人怎麼會不生病?怎麼會不衰老?諸位把這些道理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佛法裡頭講的養身之道,是世間第一流的,關鍵就在不執著,就是《金剛經》上講的無住生心。「凡夫執著,住法相生煩惱,修行人厭惡世法,住非法相生煩惱,佛教人不可執著,亦不可厭惡」,二邊不住,你就得自在。「吾人用功,須先觀照,久久方能照住,最後能照見。」這是講修行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觀照,你功夫得力了。第二個階段是照住,照住是得定。第三個階段是照見,我們講開悟了,照見這見性了。照住的時候,心不為境界所動,但是沒見性,所以他在禪定的位置上,照見則屬於般若,從禪定進入到般若。

  「用功最要是作觀」,什麼叫作觀?「作觀即是改變想法、看法」。我們在佛教裡看的名詞術語,很不容易體會它的意思,也不曉得怎麼做法。經論、語錄上,古大德的註疏上,作觀很重要、觀照很重要,不曉得怎麼觀照、怎麼作觀。這個地方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大家好懂,改變你的想法、看法這就是作觀,就是觀照。「凡夫見思皆不離執著」,這就是錯誤,把這個錯誤的想法、看法轉變過來。「吾人終日所聞」,舉個例子說,「車聲、人聲、種種喧擾聲」,這一般人聽的噪音,很煩。修行人聽到這些聲音,他的觀念轉變,「然此實非車聲、人聲、種種喧擾聲」,他聽的是什麼?「乃無常、苦、空、無我聲,當體即空,則空有不著,乃是般若波羅蜜多聲。」這就是教給你,舉個例子,怎麼把想法、看法轉過來,這舉一個例子。你要會了,什麼環境都好修行,不必要說我要換個環境,這個環境不好。哪裡有好環境?找不到。會作觀的人,什麼環境都好,他用功都得力、都得受用;也就是會改變觀念的人、會改變想法的人,什麼環境都好修行。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條。

  「此經經文,乃至一切大乘經,無論何句,皆可作觀」,改變我們的想法、看法,「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則受用無窮,讀經,是經轉我,作觀,則為轉經」。你能把經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真的改變我們一切的看法、想法,這叫轉經,這是我轉經,不是經轉我。「經轉我,則以經轉移凡情,我轉經,則常生智慧」,那個功夫更重要了。也就是說經轉我,是接受佛的教誨;我轉經,是把佛的教誨應用到自己生活上,跟諸佛菩薩的生活沒有兩樣,這就說得相當清楚、相當透徹。須菩提尊者在這時候又向世尊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看底下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這個問得很要緊。佛前面講的,理論講得高,方法講得妙,對於修行證果有很大幫助。尊者就問,有沒有人真的會相信?『實信』就是講真的會相信。佛就說了: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你不能這麼講。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不但在當時,佛說這個法門真的有相信的人,即使到佛末法時期,末法是指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有沒有人相信?說實在的話,讀《金剛經》的人很多,依照《金剛經》修行的人不多,為什麼不多?《金剛經》所講的字字句句他並沒有了解。有些人有了解,了解得不夠透徹,不曉得把《金剛經》字字句句應用在自己實際生活上,那就沒用處,得不到利益。所以「生實信」太重要了,能不能真正得到受用,關鍵在這一句。佛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是以五百年做一個階段,「後五百歲」就是五個五百年之後,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五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我們現在正是處在佛滅度之後二千五百年以後。什麼樣的人能真的相信、能夠接受?『持戒修福』,這個話說得好,太好了。「持戒」就是守法,現在這個社會,許多眾生以為我不守法是榮耀,守法是沒出息的,是老實人,沒出息,能夠走法律漏洞,不守法的是英雄好漢。舉世的人都沒有守法的觀念,都不肯守法,這個人還肯老實,還守法、守規矩,這很難得,不容易。能守法,佛所講的這些方法他能遵守;肯修福,肯修福就是相信因果報應,真的相信作善有善果,作惡有惡報,所以他肯修福、他肯行善。肯守法,對於佛的教誨他就能接受,他能相信,他肯認真依教奉行。這種人少有,真的是不多。

  現在這個社會,諸位仔細一觀察,誰不貪財?誰不爭權?貪心永遠沒有法子滿足,在這樣一個大環境當中,他不貪財,他不爭權,不要名位,太少了,這不是普通人。所以佛底下講,諸位看四十一面: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可見得這個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會同流合污,這些人同流不合污,是他的善根深厚,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如來。在這個大環境、大染缸裡面,他不污染,他能夠接受如來正法,這談何容易?這是我們一般講,這是再來人,不是普通人。我們今天在這個道場,共同來研究討論金剛般若這幾個人?諸位看看就清楚了。你看看名利場合多少人?才知道善根深厚,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不能錯過。

#